⑴ 聽說淮安有個什麼千年古鎮
河下古鎮!
河下[1]
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鑿了溝,河下通長江和淮河的邗溝,在淮安城北河下(當時稱末口)與淮河相接,以利於向北方運送軍隊和糧草。公元605年,隋煬帝又開鑿了大運河(當時稱山陽瀆),溝通江淮的水路交通。周世宗(955-960)伐南唐以後,即於此建滿浦關以通水路。後又建壩築閘,更將閘改為壩。宋隆興中(1163-1164),魏勝與金人打仗,即由此調兵運糧。韓世忠、梁紅玉曾駐兵於此,與金兵對抗。在元朝時,山陽縣儒學就建在河下,到了明朝洪武年間才遷入縣城。清代朝廷特派鹽運使駐於淮安河下,主管鹽政,並分巡各鹽場。沿海各地所產淮鹽,全部運到河下,經檢驗抽稅後再分運各地銷售。河下為淮安重要的商埠。
⑵ 淮安的行政區劃
淮安市是江蘇省省轄市,下轄4區3縣:清江浦區、淮陰區、淮安區、洪澤區、漣水縣、盱眙縣、金湖縣。此外,國家級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計劃單列。截至2016年底,淮安市擁有17個街道辦事處,108個鄉鎮,其中22個鄉、86個鎮。
國務院批復淮安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
2016年08月,經國務院批准,淮安市行政區劃將作如下調整:撤銷淮安市清河區、清浦區,設立淮安市清江浦區,以原清河區、清浦區的行政區域為清江浦區的行政區域;撤銷洪澤縣,設立淮安市洪澤區,以原洪澤縣的行政區域為洪澤區的行政區域。有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此次區劃調整,有利於淮安更好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在區域協調發展中形成優勢、彰顯特色;有利於加快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設,推動淮安城鄉一體化發展;有利於保護洪澤湖生態和水利安全,保障南水北調輸水水質和里下河地區百姓用水安全;有利於進一步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服務效能。
淮安市將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文化傳承的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創新體制機制,進一步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加大區域資源整合力度,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調整後,不新建政府性樓堂館所,不增加財政供養人員,不增加「三公經費」。
⑶ 淮安繁華的鄉鎮有哪些
看來還要我們本地人來回答咯。大的集鎮(按我們口碑排名和我本人的閱歷):
市區的:徐揚(新興的開發區,大型公司、外地人很多)。
楚州的:淮城鎮(區府所在地、首位鎮),車橋(江蘇省重點鎮)、施河(民富最牛)、欽工、范集(區域中心)、
淮陰區:王營(區府),徐溜鎮(節點鎮)南陳集鎮、漁溝鎮(區域中心)
漣水縣:漣城鎮(縣城),高溝(省重點鎮)
洪澤縣:高良澗鎮(縣城)岔河鎮\三河鎮(重點鎮)
金湖縣:黎城(縣城),呂良鎮、閔橋鎮(重點鎮)
盱眙縣:盱城鎮(縣城)、馬壩(省重點鎮),管鎮、桂五(重點鎮)
上述的鎮在淮安都是列入重點城鎮發展的,還有其他的一些原因,淮安的這些鎮在本地算是繁華的,但是遠不及蘇南的,望你體諒。
⑷ 淮安市共有多少個鄉鎮
截至2016年底,淮安市擁有17個街道辦事處,108個鄉鎮,其中22個鄉、86個鎮。
1、清江浦區總面積309.28平方公里,2016年,清江浦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0.3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2015年增長8.8%。[3]2016年末轄12個街道、4個鄉鎮、2個省級開發區,總人口70萬人。
2、淮安區轄轄3個街道、23個鄉鎮、1個農場,有306個村民委員會、35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1194853人。
3、淮陰區因古代縣域在淮河南岸(水之南為陰)而得名。截至2016年,下轄14鎮、7鄉 ,總人口93.3603萬人。
4、截至2014年10月,淮安市洪澤區轄6個鎮、3個街道、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洪澤區人民政府駐高良澗街道東九道(現洪澤湖大道)26號。
(4)江蘇淮安協盛工業區是什麼鎮擴展閱讀:
1987年,淮安縣、宿遷縣改為縣級市。
1996年8月,宿遷市、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4個縣市從淮陰市析出,成立地級宿遷市。同時將灌南縣劃入連雲港市。
2001年,江蘇省政府實施「三淮一體」戰略,地級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縣級淮安市更名為淮安市楚州區,淮陰縣更名為淮安市淮陰區。
2012年,淮安市楚州區更名為淮安區。
2016年,淮安市清河區、清浦區合並更名為清江浦區,洪澤縣更名為淮安市洪澤區。
至此,淮安市下轄4區3縣:清江浦區、淮陰區、淮安區、洪澤區、漣水縣、盱眙縣、金湖縣。
⑸ 江蘇省淮安市郵編是多少呢
江蘇省 淮安市 223001
郵編 行政區域
211600 江蘇省 淮安市 金湖縣
211700 江蘇省 淮安市 盱眙縣
223001 江蘇省 淮安市 清河區
223001 江蘇省 淮安市 清浦區
223100 江蘇省 淮安市 洪澤縣
223200 江蘇省 淮安市 楚州區
223300 江蘇省 淮安市 淮陰區
223400 江蘇省 淮安市 漣水縣
⑹ 江蘇淮安在什麼地方靠近哪裡
淮安位於江蘇省中北部,江淮平原東部。靠近連雲港市、鹽城市。
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是蘇北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緊密圈層城市。坐落於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點,境內有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低碳試點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與揚州等為淮揚菜的主要發源地,是江淮流域古文化發源地之一。
(6)江蘇淮安協盛工業區是什麼鎮擴展閱讀:
淮安人傑地靈,是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的故鄉。歷史上誕生過大軍事家韓信、漢賦大家枚乘、巾幗英雄梁紅玉、《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民族英雄關天培、《老殘游記》作者劉鶚等。
2005年9月,在河南鄭州召開的中國國際友好城市聯合會第四屆全國理事會上,淮安榮獲全國友協頒發的「中國國際友好城市貢獻獎」。
2017年11月,淮安獲評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區)。
2017年12月24日,淮安入圍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⑺ 宿遷市屬於江蘇的還是淮安的,誰知道
宿遷市是個小地方,宿遷,位於江蘇省北部,屬淮海經濟帶、沿海經濟帶、沿江經濟帶的交叉輻射區。境內平原遼闊、土地肥沃、河湖交錯,是著名的「楊樹之鄉」、「水產之鄉」、「名酒之鄉」、「花卉
之鄉」和「蠶繭之鄉」。自古便有「北望齊魯、南接江淮居兩水(即黃河、長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稱。宿遷是世界生物進化中心之一,也是
人類起源中心之一,被譽為地球上的「生命聖地」。 2012年8月,宿遷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酒業協會正式授予「中國白酒之都」稱號。
⑻ 淮安是怎樣得名的
淮安的歷史沿革
夏商周時期 市境已獲相當程度的開發,「交通灌溉之利甲於全國」,既有邗溝(即京杭運河的揚州至楚州段)溝通江、淮,又有陸上幹道—善道通達南北,故成為春秋戰國列強爭奪的重要地區,先後為吳、越、楚所有。 秦漢時期 秦統一六國後,推行郡縣制。市境始置縣邑有淮陰(今楚州區)、盱眙(今盱眙縣城北)、東陽(今盱眙縣馬壩)。在秦末農民大起義中,淮安人民蜂起響應。著名軍事家韓信即於此時仗劍從戎,立下赫赫戰功。西漢年間,市境又增置淮浦(今漣水縣西)、射陽(今楚州區東南)、富陵(今洪澤湖中)等縣。秦漢時期,境內農業生產條件特別是灌溉條件得到顯著改善。東漢末年廣陵太守陳登築高家堰(今洪澤湖大堤)30里,遏淮河洪水,保護農田,並修破釜塘灌溉農田。鐵制農具和牛耕也得到推廣,故雖迭經戰亂農業生產仍有較大發展。同時交通運輸也有改善。秦始皇修築的馳道自境內穿過,陳登則築邗溝西道,使江淮交通更便捷。由此,承平之年,境內手工業和商業比較繁榮,文化也發展到較高水平,漢代興起家學和私學,並涌現出一批文學大家,如漢賦大家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 魏晉南北朝時期 市境長期處於戰爭和對峙的前沿。長年戰亂帶來的是「江淮之間,赤地千里」的凄慘景象,經濟和文化遭到嚴重破壞。值得一提的是,南齊永明七年(489年),割直瀆、破釜以東,淮陰鎮下流雜100戶置淮安縣,「淮安」之名始見。 隋唐五代時期 境內長期處於安定的環境,經濟得以持續發展和重新繁榮。其間大運河的開鑿和淮北鹽場的建灘對市境的繁榮產生了巨大的作用。隋大業年間,自洛陽至揚州的漕運(供給皇糧的水上運輸)要道——大運河鑿成,境內則成為漕運重要孔道。自隋至清末,朝廷一直在淮安設置官署,委派大員掌管、督辦漕運。唐初,漣水成為全國四大鹽場之一。為運銷淮鹽,垂拱年間開運鹽河,淮安鹽運又興。楚州(治今楚州區淮城鎮)、泗州(治今盱眙縣城對岸)成為運河沿線的兩座名城,其中楚州被白居易譽為「淮水東南第一州」,素有「襟吳帶楚客多游,壯麗東南第一州」。 宋元時期 北宋年間,境內較為太平,漕運、鹽運得到進一步發展。政府鼓勵墾殖,修復和增建灌溉設施,引進推廣「占城稻」。「黃柑紫蟹見江海,紅稻白魚飽兒女」,正是這一時期的生動寫照。南宋和金、元對峙時期,市境再度成為前線,遭受兵火的長期荼毒。經歷長期戰亂,市境一片凄涼。而由黃河奪淮帶來的頻繁水災,又使市境雪上加霜,益加蕭條。宋元時期,境內文化在太平之年有所發展,府、州、縣學普遍建立,受教育者增多。文化名人也頗多,如著名詩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主修《奉元歷》的著名盲人天文歷算家衛朴,開明清寫意畫先河的著名畫家龔開,《畫鑒》作者、著名書畫鑒賞家和理論家湯卮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盱眙第一山的宋元題刻,其中不乏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趙孟頫等大家的珍品。 明清時期 境內置淮安府,府治於山陽縣(今楚州淮城)。明永樂年間,淮安(今楚州)漕運又興,境西北清江浦鎮也隨之開始興起。明中葉以後,黃河全流奪淮,境內水患愈演愈烈,農業衰落,魚米之鄉的盛景不再。明清兩朝都委派大員駐淮治河。淮安城(今楚州)扼漕運、鹽運、河工、榷關、郵驛之機杼,進入鼎盛時期,與揚州、蘇州、杭州並稱運河線上的「四大都市」。淮安城市的繁華,帶來了人文薈萃的局面。明清兩朝僅山陽(今楚州)一縣就有進士200餘人,河下鎮還出了狀元、榜眼、探花,留下「河下三鼎甲」的佳話。這里還產生了《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著名經學大師閻若璩,「揚州八怪」之一的花鳥畫家邊壽民,中醫四大經典之一《溫病條辨》的作者吳鞠通等一批名人。 民國時期 淮安府撤銷,市境大部始屬淮揚道,後屬淮陰行政督察區。境內漕、鹽、河、榷之利皆失,進一步衰微。而長年戰亂又給剛剛興起的近代交通運輸業和工礦業以沉重打擊。中國共產黨組織於1927年成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境內成為重要的根據地和解放區,中共中央華中局、新四軍軍部、中共中央華中分局、華中軍區、蘇皖邊區政府等都曾駐節境內,劉少奇、陳毅、黃克誠、彭雪楓、鄧子恢、羅炳輝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人民軍隊高級將領都曾在此戰斗過。淮安人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建立了巨大功勛。1948年12月,市境全部解放。1949年5月,成立淮陰專區。 建國後 建國以來,淮安人民發揚老區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後,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把一個「一窮二白」的淮安建設成為江蘇新興的交通樞紐、工業城市,全國重要的農副產品產加銷基地,江淮平原的重要商埠。 幾經調整,至1971年今市境始全屬淮陰專區。1983年,淮陰專區改為淮陰市。1987年,轄縣淮安、宿遷改為縣級市。1996年8月,宿遷、泗陽、沭陽、泗洪四縣(市)從淮陰市析出,成立地級宿遷市,同時灌南縣劃歸連雲港市。2001年2月,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原縣級淮安市改為淮安市楚州區,原淮陰縣改為淮安市淮陰區。 2001年區劃調整前,地級淮安市原名淮陰市,轄清河、清浦兩區和漣水、淮陰、洪澤、盱眙、金湖五縣、以及代管一個縣級淮安市。 2001年市政府實施「三淮一體」戰略(即原地級淮陰市、原縣級淮安市、原淮陰縣「三淮一體」),充分利用原縣級淮安市的歷史人文等資源(註:原縣級淮安市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周恩來總理故鄉,並作為地區州、郡、府治所達千百年,長期為江淮平原中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中心,人文歷史資源非常豐富),提升本地區整體知名度,原地級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原縣級淮安市更名為楚州區整體劃歸為新地級淮安市的市轄區,原淮陰縣劃歸為新地級淮安市的淮陰區。如此,「三淮」整合為新地級淮安市,轄清河、清浦、楚州、淮陰四區。 有著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淮安,曾是南船北馬交匯之地,清乾隆年間盛極一時,其轄區楚州(原縣級淮安市)與運河沿線的揚州、蘇州、杭州並稱為「四大都市」,並享有「壯麗東南第一州」之譽。 淮安歷史上英才輩出,尤以楚州區為甚: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總理周恩來就誕生在這里,此外還有漢代軍事家韓信,漢代辭賦家枚乘,南宋抗金女英雄梁紅玉,「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清朝的抗英民族英雄關天培等,《老殘游記》作者劉鶚也是在淮安楚州區長期定居期間創作了《老殘游記》這一名作,吳鞠通為中醫四大經典之一《溫病條辨》的作者。 淮安不僅人傑地靈,而且風景優美,沿大運河,環洪澤湖,既可領略自然風光,又可觀賞名勝古跡。境內的盱眙第一山國家森林公園和明祖陵,以及秀美的河湖風光,為淮安新世紀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江蘇省淮安市,古名:淮陰、楚州、清江浦、清江、清河、古楚,位於江淮平原東部,地處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是長三角城市群22城市之一,是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成員市。淮安市屬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帶,市區東距黃海海岸線僅100多公里,通達億噸大港--連雲港港港和大豐港兩個沿海開放港口均僅需1.5小時。京杭大運河與古淮河在淮安交匯,市境內有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澤湖。
⑼ 淮安市洪澤縣有哪些鄉鎮
朱壩 共和 仁和 三和 老子山 漿壩 黃集 岔河 西順河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