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工業化時期德國如何看待壟斷

工業化時期德國如何看待壟斷

發布時間:2022-07-29 02:04:17

① 為什麼德國在工業化時期要實行反壟斷機制

(一)德國促進工業發展的基本政策思路:促進市場公平和反壟斷

聯邦德國在戰後實行以市場競爭為核心,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和國家對市場經濟運行具有指導和協調職能的「社會市場經濟」制度,這是聯邦德國高速發展並走出一條與眾不同工業化道路的制度基礎。從政府幹預經濟的方式上看,德國採用的是社會合作主義的協商干預形式,在這種干預體制下,既沒有國家對產業的所有權控制,也沒有國家直接的實施計劃,只有對產業投資政策的間接控制和影響。從政策的側重點看,德國政府十分重視對產業組織的引導和規制,而對產業結構的干預相對較小。德國經濟學家認為市場秩序的公平比產業結構優化更為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反壟斷優先」是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的精髓所在。從支柱產業的選擇看,德國政府沒有嚴格選定過支柱產業。德國主導產業的形成和發展主要是市場競爭的自發過程,政府在其中只是為維護社會市場經濟競爭的秩序性創造必要的制度前提並提供寬松的宏觀經濟環境。從對外貿易看,德國從二戰後初期的艾哈德時代起的各個時期的政府都主張自由貿易,並始終採取自由放任的對內對外投資政策。

(二)產業扶持資金的重點是中小企業和科研機構

從扶持的方式看,德國政府通常不直接向某個企業提供財政補貼,而是通過各類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渠道和融資服務來扶持和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德國政府也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銀行提供利息補貼,政府還出資在不少地方建立了信用保證協會,在中小企業向銀行貸款時提供信用擔保,以解決中小企業的貸款困難。從扶持重點看,刺激技術進步,特別是前瞻性技術的研發和成果擴散是產業資金扶持的重點。例如,2006年至2009年期間,政府投入120億歐元用於扶持納米、生物、微系統等17個重點領域內科技研發和推廣。

(三)營造私人部門為主體創新環境,促進技術進步與共性技術轉化

一方面,政府較少干預具體的技術研發活動,研究開發活動具有獨立自主性。1949年,德國憲法規定了科學是完全獨立的,聯邦政府和州政府並不會通過政策使國家科技資源向某個具體方向或領域集中,科技政策也不會制定很具體的使命取向、發展目標。另一方面,注重共性技術的傳播和轉化。德國各個科研聯合會在共性技術的傳播和轉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獨特的籌資機制、合作模式、評估方式和轉化機制保障了技術研發成果的產業化和商業化。

(四)以技術進步為重點的中小企業扶持和促進政策

首先,鼓勵中小企業的創辦,協助中小企業融資。德國聯邦政府和銀行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實施了「自有資本援助計劃」、「共同任務」項下的改善地區結構計劃等旨在幫助中小企業創辦的各種政策和計劃,對新開業企業進行資金補助和技術、人才幫助。其次,促進中小企業技術進步。具體的政策包括:(1)中小企業制定科技轉讓促進政策。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專門計劃,以促進多家企業與研究所開展共同研究項目和簽訂第三方研究開發合同。(2)企業研發人員間接促進政策。1989年,德國在西部地區實施「工商企業研究開發人員增長促進計劃」,其主要內容是對企業的新聘科技人員提供一定數量的工資補助,以促進科技人員流動。(3)企業技術創新風險分擔計劃。通過低息貸款和承擔部門責任的方式鼓勵投資公司、風險投資公司以及其他投資者盡可能早地介入新技術企業的投資中去。總之,聯邦政府各方面的政策都給中小企業扶持和引導,不幹預主義和非歧視產業政策,再加上價格穩定和持續的經濟增長,為德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五)通過終身學習機制實現勞動技能提升

首先,德國鼓勵終身學習與勞動力技能提升的政策有明確而統一的方向。德國終身學習與勞動力技能提升的政策體系不斷完善並與時俱進,從最初倡導繼續學習開始,到提出終身學習的方式。其次,終身學習和勞動力技能提升的主要途徑是繼續教育。德國擁有全球體系最大、覆蓋最廣、能量最強的成人教育機構。成人教育中心的辦學靈活,收費低廉,勞動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以很低成本接受到需要的培訓。第三,終身學習已經成為德國工業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德國對終身學習和技能提升的激勵也是全方位的。例如,對全時參加學習並獨立開辦企業的人員給予自主並部分免於歸還貸款。

(六)促進知識產業聚集的集群策動政策

作為產業集群的行動主體之一,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在產業集群發展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為企業家的創業和外地企業家的投資創造良好的環境;二是創造合理的制度環境,增進廠商之間的信任,催生廠商之間良性的競爭與合作格局;三是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務,促進產業集群的成長與升級;四是發揮產業集群政策的策動效應,即從單個的集群內部主體間的合作到集群整體的創新,從單個的集群創新轉型到集群之間的合作。

二、德國工業化中後期發展經驗對中國工業化的啟示

首先,實行科技立國。德國以私人經濟部門為主體的技術資源結構和促進優化創新環境的政策值得我國借鑒。通過各種研究學會組織,政府資助的基礎研究與企業主導的應用研究很好的結合在一起,這不僅打通了高校、科研機構與產業應用的通道,同時也使得不具有直接經濟效益的基礎研發獲得資金保障。德國政府還非常重視對前沿技術和未來技術的研發,通過長期的技術積累,德國企業在新興產業領域不斷掌握了核心技術的優勢。

其次,重視中小企業發展。一是規范市場競爭,促進中小企業的繁榮。我國雖也制定了放開搞活國有中小型企業以及促進非國有企業的發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其中有一些措施不是從反對限制競爭的立場出發,而恰好是從限制競爭的角度去制定政策。可以借鑒德國規范市場競爭和產業組織方面的政策措施,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公平環境。二是規范政府職能,完善服務體系。中小企業曾對我國經濟發展和工業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於長期缺乏各級管理部門的服務,2000年以後中小企業的發展日益艱難。應該學習德國政府的做法,政府對中小企業的管理重在「服務」而不是規制,重在創造良好發展環境而不是針對具體企業具體項目的資助。三是重點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政府對中小企業信貸不是直接對企業,而是通過中小企業銀行,政府給予貼息支持。對中小企業股份投資和風險投資方面,德國政府對新型行業、高科技中小企業等進行直接投資,但不參與企業管理。

最後,努力提高勞動力素質。第一,終身學習由政府主導並提供支持。建立終身教育體系和創建學習型社會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由政府統籌領導協調規劃,充分發揮各類教育機構的功能,有效整合各類教育資源,促進資源共享。第二,加強不同教育體系間的合作。我國學校教育體系內部各種學校體系之間並沒有建立起有效的相互溝通與銜接的關系。應進一步改革教育教學制度,加強各類學校之間的溝通與銜接;建立非學歷教育學習成績的評估鑒定和學分互認等制度;加強教育制度的彈性、多樣性和開放性,變單一的,只有通過大學才能成才的「獨木橋」為通過各種途徑努力學習和創新都可以成才的「立交橋」。第三,以政策法規為引導。德國從兒童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教育到終身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很多,其完備的法律體系也是終身學習快速發展的基礎和保證。我國的終身教育還處於起步階段,相關的立法還比較缺乏。應借鑒德國經驗,大力加強終身學習的法制建設,明確政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的權利、義務及相關責任,將終身學習和終身教育體系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

② 為什麼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德國壟斷組織形成

產生的原因:
客觀原因:
一方面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導致的生產力高度發展所造成。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出現的新興工業部門,以及因採用新技術而得到迅速發展的傳統工業部門,如煉鋼工業等,都要求大量的生產資料,進行大規模生產和巨額投資,因而其企業的規模都是很大的,壟斷組織在這些工業部門中發展的程度較高。
另一方面也是由於競爭的結果。由於大企業的勞動生產率要高得多,因此在競爭中獲得勝利的必然是設備精良、經營管理有方的大企業。
主觀原因:
建立壟斷組織的目的,自然是為了獨占生產和市場,以攫取高額利潤。

③ 第二次工業革命給德國帶來什麼影響

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發明了內燃機、汽車,無軌電車等。德國後來居上超過英法後,為與英國爭霸,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國,與英國為核心的三國協約擴軍備戰,最終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④ 高三歷史:第二次工業革命和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

第一題答案選B。A項資產階級開始在世界范圍內擴張始於工業革命,即19世紀中期;德國在統一後有了強大的中央政府,日本明治維新後天皇權力空前加強,有利於依靠政府力量發展資本主義。
第二題答案選C。題目中這段話正是修正主義的體現。19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壟斷組織的產生,資本主義經濟生產力大大提高,歐洲資產階級為了避免巴黎公社式的暴力革命重演,拿出自己高額利潤中的一點點來提高工人的政治經濟待遇,通過社會立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工人權益。工人運動中尤其是一些上層工人運動領袖革命性發生動搖,修正主義——反對無產階級暴力革命,主張以和平合法的方式奪權的思想——占據上風。所以嘛……選C.

⑤ 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卓越表現

第二次工業革命
時間: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
概況:①1866年,德國工程師西門子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發電機,這標志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始。
②第二次工業革命以美國、德國為中心。電力的廣泛應用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
成果:①1866年,德國工程師西門子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發電機。
②1876年,美國人貝爾發明了電話。
③1879年,美國發明家愛迪生發明出電燈。
④1893年,德國人本茨發明了一內燃機為動力的四輪車。標志著現代汽車工業的開始。
⑤1896年,義大利人馬可尼發明出無線電報。
⑥190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出飛機。
影響:①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電力、汽車、化工等新興產業的誕生。
②它使得世界各地的聯系與溝通變得更加緊密,有利於促進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
③它促進了生產的集中,產生了壟斷組織,同時也促進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完成向帝國主義的轉變。

⑥ 「大國博弈」工業革命之後,德國要如何應對「一夜暴富」的英國呢

前言:

英國在率先實現工業革命之後,發展出了自由貿易,並與其他還未跟上腳步的國家之間形成了巨大的產業落差。這也就能讓英國對其他國家形成經濟上的降維打擊能力。這樣一來,英國的受益面就變得非常大,十分利於本國的發展。但是這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就是一件很不舒服的事情,所以他們就必須得想方設法地去對抗英國的降維打擊。

那麼它們到底該怎樣做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拿德國的反抗思路來舉個例子。而想了解德國的反抗思路,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19世紀前期德國重要的經濟學家弗利德里希 · 李斯特。為什麼要說他呢?因為他的理論就已經代表著工業革命時代德國對英國的反擊思路。

總結:

英國所開展的自由貿易,對歐洲其他國家形成了我們所說的降維打擊。而德國在對英國的反擊過程中,先從理論再到實踐,實行了李斯特的國民經濟學的路線,最終成功實現了對英國的反擊。當然了,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工業革命之後,德國面對「一夜暴富 」的英國,其態度還是比較積極的。當然了,也許這個時間間隔有些長,但無論怎樣,最終它還是走到了工業大國這一行列中。

⑦ 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為什麼會出現壟斷組織

壟斷組織的概念:壟斷組織,一般是指資本主義大企業間為了獨占生產和市場,以攫取高額利潤而聯合組成的壟斷經濟同盟。壟斷組織有多種形式,如卡特爾是生產同類商品的大企業通過簽訂關於產品價格、銷售市場、生產規模等協定建立的壟斷組織;辛迪加是同一生產部門的少數大企業通過簽訂統一銷售商品和采購原料的協定建立的壟斷組織;托拉斯是由若干生產同類商品的大企業或產品有密切關系的大企業合並組成的壟斷組織;康采恩是共同依賴某一大金融資本集團的不同經濟部門的大企業、大公司和銀行聯合組成的壟斷組織。不論壟斷組織採取何種形式,它們都是以生產集中,個別企業規模越來越大的前提而形成的,卡特爾和辛迪加的參加者雖然在生產上還是獨立的,但它們都是一些大型企業;托拉斯和康采恩則已是大型企業合並組成的規模極大的企業和企業群。因此,壟斷組織既是一種旨在攫取高額利潤的獨占生產與市場的經濟聯合,又是生產高度社會化的超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
壟斷組織產生的原因:1870年以後,隨著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工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特別是重工業的興起,使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要求的資本也就越來越多,於是股份公司這種早已出現的集資經營方式開始得到廣泛的發展。隨著股份公司的發展,資本與生產迅速地集中了。此外,資本主義的激烈競爭也加速了大資本吞噬小資本的進程。生產的集中引起了壟斷組織的產生。早在19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初,歐美先進資本主義國家中就已開始出現個別的壟斷組織。1873年的經濟危機使許多中小企業破產,進一步推動了生產的集中,於是壟斷組織較多地發展起來。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壟斷組織在所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地發展起來,成為全部經濟生活的基礎。
在各國的表現:由於各國的社會經濟和歷史條件不同,壟斷組織發展的程度和形式也有所不同。
1.美國:美國的壟斷組織主要採取托拉斯的形式,這同美國工業生產的集中程度很高有密切聯系。美國的許多企業是在採用當時最新技術的基礎上建立的,創業之初規模就很大。它們在競爭中擁有優勢,很快擠垮了技術落後的中小企業,把生產集中到自己手中。這樣,同一部門的少數大企業為了壟斷銷售市場和加強競爭能力,又進一步採取合並的形式組成「托拉斯」,確立了它們的壟斷地位。1904年,產值在100萬美元以上的大企業約有1900個,占企業總數的0.9%,而它們擁有的工人占工人總數的25.6%,它們的產值占總產值的38%。美國出現的第一個托拉斯是1879年成立的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它在建立之初就掌握了全國石油的90%,是美國最大的壟斷組織之一。19世紀末20世紀初,壟斷組織在美國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到1904年,美國共有318個工業托拉斯,擁有全部加工工業資本額的40%。美國的各重要工業部門都已被一兩個或少數幾個大托拉斯所壟斷。
2.德國:壟斷組織發展的程度僅次於美國。由於德國農村中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國內市場狹小,它作為較晚興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擴大國外市場方面又面臨激烈的競爭,因而解決銷售市場問題十分緊迫。德國雖然也在生產集中的基礎上形成了許多大企業,但還存在大量的中小企業。這些條件,使得在產品銷售上進行壟斷聯合的「卡特爾」成為德國壟斷組織最普遍的形式。1857年德國出現了第一個卡特爾,到1870年增加到6個。1873年經濟危機爆發後,卡特爾迅速增加,1879年已有14個,1890年猛增到210個。在19世紀末的高漲和1900—1903年的危機期間,壟斷組織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1905年卡特爾已發展到385個,壟斷組織遍及採煤、冶金、電氣、化學、食品等工業部門。再20世紀初,卡特爾開始向高級形式——擁有統一銷售組織的辛迪加發展。與此同時,在一些主要生產部門還出現了為數不多的巨大托拉斯和康采恩。因此,20世紀初壟斷組織已成為德國全部經濟生活的基礎。1907年,擁有50個工人以上的大企業僅占企業總數的0.9%,而它們擁有的工人總數占工人總數的39.4%,佔佔有的蒸汽馬力和電力分別高達75.3%和77.2%。特別是重工業和運輸業中,許多往往被一兩個壟斷組織所支配。1910年,萊茵—威斯特法利亞煤業辛迪加的煤產量超過全國的一半以上。德國鋼業聯盟和鐵業聯盟壟斷了全國鋼鐵產量的98%。電氣工業基本上被電氣總公司和西門子公司兩個集團控制,航運業則集中於漢堡—美利堅公司和北德意志航運公司手中。
3.英國:由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經濟的發展速度緩慢,占優勢的紡織業等舊工業部門的生產集中程度較低,以及擁有龐大的殖民地為資產階級帶來高額利潤等因素的影響,壟斷化的進程比較緩慢,壟斷組織的發展程度也比美、德兩國要低。就壟斷組織的形式而言,由於英國奉行自由貿易政策,在銷售方面較少實行聯合的辛迪加和卡特爾。它的壟斷組織一般都是經過激烈的競爭,由若幹家大企業合並改組為大股份公司,並進行一系列兼並活動後形成的生產上的聯合。壟斷組織在各工業部門中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在重工業方面,特別是新興工業中發展較快,壟斷程度也較高,並開始出現跨部門的壟斷聯合企業;在輕工業方面,特別是在棉紡和棉織這兩個部門中甚至尚未形成壟斷組織。而在生產比較集中的棉線和染整業中也出現了壟斷組織;為了抵制美國煙草公司的傾銷,英國的制煙大企業也於1900年合並成帝國煙草公司。
4.法國:法國向壟斷階段過渡時,工業生產的發展也是比較緩慢的。法國中小企業比重很大,工業生產集中程度比較低,因而在壟斷組織的發展速度和程度上比不上美國和德國。同時,它也沒有形成某種比較突出的壟斷組織形式,卡特爾、辛迪加和托拉斯在法國都有所發展。法國的壟斷組織首先發生在重工業部門,特別是冶金工業以及與冶金工業密切有關的部門。
5.俄國:俄國資本主義起步雖晚,但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也開始進入壟斷階段。在俄國,辛迪加成為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這是因為重要工業企業一般都分別掌握在不同國別的外國資本家手中,它們在生產上難以聯合組成托拉斯;而政府的大批訂貨和保護關稅政策,又使資本家爭奪訂貨和國內市場的斗爭異常激烈。於是它們便組成辛迪加加以調節彼此間的矛盾。早在19世紀80年代,俄國就出現了一批壟斷聯合組織。但壟斷組織的廣泛發展是在1900至1903年的危機以後。
6.日本:日本經濟發展水平雖然比歐美先進國家落後得多,但它的近代工業一開始就操縱在得到政府特殊保護與扶持的少數特權資本手中。這類特權資本原來就廣泛從事商業、金融、運輸、工業生產等各個部門的活動,以後它們又在對外侵略戰爭和殖民掠奪中膨脹起來,很快便轉化為壟斷資本。它們大多採取康采恩的形式,其主要代表是三井、三菱等財閥。
在工業生產集中並形成壟斷的同時,銀行資本的集中和壟斷也達到很高的程度。隨著銀行資本的集中與壟斷,它們控制了全社會工商業的經營,並在此基礎上開始與工業資本相融合,形成所謂「金融資本」。在比較年輕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和德國,金融資本形成的過程表現得最為明顯。在這些國家,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了許多新興的工業部門,一些資本家缺乏創辦這類企業的資金,於是銀行的貸款成為它們所需要的重要來源,這就促使銀行資本與工業資本的結合。如美國的摩根和洛克菲勒兩大銀行集團不僅統治者美國的整個銀行業,還是擁有成百家工業企業的巨頭。
影響:壟斷組織作為獨占生產與市場的經濟聯合體,必然會帶來停滯和腐朽的趨勢,但作為高度社會化的超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它的出現卻是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的。
1.壟斷組織的出現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它產生後又促進了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壟斷是在競爭中形成的。由於大企業的勞動生產率要高得多,因此在競爭中獲得勝利的必然是設備精良、經營管理有方的大企業。它們在發展成為壟斷組織後,使企業的規模進一步擴大,這自然會有利於勞動生產率的進一步提高。同時,它也使技術發明和改良的過程社會化了。資金雄厚的壟斷組織所能提供的條件,使科學技術的研究能夠更大規模和更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從而取得新的成果,運用於生產之中。這一切都為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
2.是為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而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由於第二次工業革命使社會生產力有了巨大的發展,工業產品的增長幅度暫時超過了市場需求的增長幅度,結果導致了價格、利潤的普遍下降以及經濟危機的更加頻繁、深刻和持久。因此,為了擺脫危機,國內同一工業部門的大生產者聯合為一個「托拉斯」,即一個以調節生產為目的的聯盟,他們規定應該生產的總量,在他們中間加以分配,並且強制實行預先規定的出售價格。
3.托拉斯和康采恩等高級形式的壟斷組織,對於改善企業經營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也具有更為有利的條件。通過企業合並而極大地擴大規模之後,在生產和經營管理方面可以產生如下一些優越性:企業合並後擁有大量的生產資料,這就有可能使用那些位置最有利的工廠和最有效率的機器設備來進行生產;大規模的生產可以實行更有效的分工,在不同的工廠里實行生產的專業化,同時它也能使副產品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當一個托拉斯擁有生產同一產品的許多工廠時,就可以通過對各家工廠進行仔細的比較,發現既節約又效率高的生產方法;通過許多企業的合並,可以取消重復的高薪職位,以減少行政費用,並獲得最有才乾的技術專家和經營管理人員;如果托拉斯進一步實行縱向聯合,不僅控制生產,而且控制原料資源和加工以及產品的銷售,就可以進一步改善企業的經營,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4.壟斷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在經濟上開始成熟的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壟斷並不意味著完全排除世界市場上的競爭,競爭仍然是生產發展的一種強大的推動力量。壟斷組織的形成與發展,不僅沒有使經濟發展的速度放慢,反而使它加快了。20世紀初,壟斷組織的發展程度很高的美國和德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最快,其工業生產的年平均率分別為4.8%和4.2%。相對緩慢的英法兩國也分別為1.4%和3.3%。
壟斷組織雖然有促進生產發展的積極一面,但是它也有其消極的一面:
1.壟斷組織壟斷市場、壟斷價格,勢必降低廣大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壟斷組織的形成,意味著加強對於勞動人民的掠奪。
2.壟斷資本的形成,就是大生產吞噬小生產的結果,其間充滿了暴力、欺詐的行為及種種卑鄙丑惡的手法。
3.壟斷組織的形成,必然伴隨者食利階層的出現,他們靠海外投資及向外國放貸(如法國對俄國的貸款),坐享超額利潤及高利息收入,因而成為游手好閑的寄生蟲階層。
4.壟斷組織推動了殖民擴張。它不僅繼續要擴大商品銷售市場及原料供應地,而且也要求擴大資本輸出地,因此出現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有更多的國家、地區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
5.壟斷資本是戰爭的根源。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擴張,必然導致它們之間的爭霸,不可避免地導致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⑧ 求: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壟斷組織的出現對社會的影響!尤其是對社會底層的人們!

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以電力的廣泛應用和內燃機的發明為主要標志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社會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自由資本主義開始向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過渡。隨著世界被列強瓜分完畢,資本主義體系最終確立起來。資本主義的發展使社會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出現了新的發展特點。而資本主義經濟與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則導致列強爭奪矛盾加劇,最終爆發一戰。

(1)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出現

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自然科學的研究工作呈現空前活躍的局面,並取得許多重大突破。自然科學同技術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19世紀自然科學的重大突破,為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所要求的新技術革命創造了條件。這些科學技術的新成果被迅速、廣泛地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這是近代以來科學技術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業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即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

(2)電力的廣泛應用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早在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提出了發電機的理論基礎。科學家們根據這一發現,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對電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現了一系列電氣發明。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發電機。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這一時期,能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電動機也被發明出來,電力開始用於帶動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蒸汽動力的新能源。隨後,電燈、電車、電鑽、電焊等電氣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但是,要把電力應用於生產,還必須解決遠距離輸送問題。1882年,法國人德普勒發現了遠距離送電的方法,美國科學家愛迪生建立了美國第一個火力發電站,把輸電線聯接成網路。電力是一種優良而價廉的新能源。它的廣泛應用,推動了電力工業和電器製造業等一系列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人類歷史從「蒸汽時代」跨入了「電氣時代」。

建議以【歷史縱橫】《印度工人正在鋪設電纜》為素材,引導學生了解近代電訊業的發生:在這一時期,電訊事業廣泛地發展起來。1876年,定居美國波士頓的蘇格蘭人貝爾試通電話成功,愛迪生等人在貝爾發明的基礎上作了重要改進,使電話通訊很快風行全球的許多國家。1877年,美國建成第一座電話交換台。隨後,在巴黎、柏林、彼得堡、莫斯科和華沙等地相繼成立了電話局。無線電的發明是19世紀末最為重要的技術成就之一。1888年,德國科學家赫茲發現了電磁波。利用這種電磁波,義大利人馬可尼制出了無線電通訊設備。1899年,馬可尼在英法之間發報成功;1901年,橫越大西洋發報成功。近代電訊事業的發展,為快速傳遞信息提供了方便。從此世界各地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聯系進一步加強。

(3)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

這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應用技術上的一個重大成就。19世紀80年代中期,德國發明家戴姆勒和卡爾·本茨提出了輕內燃發動機的設計,這種發動機以汽油為燃料。90年代,德國工程師狄塞爾設計了一種效率較高的內燃發動機,因它可以使用柴油作燃料,又名柴油機。內燃機的發明,一方面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引起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命性變革。19世紀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車出現了。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成功地製成了第一輛用汽油內燃機驅動的汽車。1896年,美國人亨利·福特製造出他的第一輛四輪汽車。與此同時,許多國家都開始建立汽車工業。隨後,以內燃機為動力的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不斷涌現出來。190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製造的飛機試飛成功,實現了人類翱翔天空的夢想,預告了交通運輸新紀元的到來。另一方面,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學工業的產生。石油也像電力一樣成為一種極為重要的新能源。1870年,全世界開採的石油只有80萬噸,到1900年猛增至2 000萬噸。

(4)化學工業的建立

化學工業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出現的新興工業部門。在無機化學工業方面,19世紀60~70年代發明了以氨為媒介生產純鹼和利用氧化氮為催化劑生產硫酸的新方法,使這兩種化學工業的基本原料的綜合利用得到迅速發展。有機化學工業也隨著煤焦油的綜合利用得到迅速發展。從80年代起,人們開始從煤焦油中提煉氨、苯、人造染料等。利用化學合成方法,美國人發明了塑料,法國人發明了人造纖維。化學工業的發展,極大地改變和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5)「鋼鐵時代」

伴隨「電氣時代」而來的是「鋼鐵時代」。新的技術革命也推動了老工業部門的發展,最突出的是鋼鐵工業。19世紀上半葉,由於房屋結構和鐵路的需要,熟鐵和鑄鐵的產量提高極快,但鋼的產量裹足不前。英國是當時世界上鋼產量最多的國家,1850年年產量不過6萬噸,同年它的鐵產量卻達到250萬噸。由於冶煉工藝的限制,鋼產量不高,價格昂貴,其用途局限於工具和儀表。19世紀下半葉,由於西門子、托馬斯等人在鋼鐵冶煉技術方面的貢獻,鋼得以大量生產且質量大幅度提高,因而逐漸代替熟鐵,作為機械製造、鐵路建設、房屋橋梁建築等方面的新材料而風行全球。鋼鐵工業的發展如日中天,導致重工業在工業中的比重直線上升,史稱「鋼鐵時代」。

教學建議:初中教材對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介紹僅限於「電力的廣泛應用」和「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高中教學需使學生對第二次工業革命形成較全面的認識。可以引導學生在回顧初中知識的基礎上,通過閱讀教材,提取有效信息,認識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

第五目壟斷組織的出現。教材從主要介紹了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產生了壟斷,以及壟斷的影響。

(1)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同第一次工業革命一樣,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但第二次工業革命同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又具有一些新的特點。關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教材並未直接說明,可以請學生解答【探究學習總結】中「本課測評」的問題,引導學生從與科學技術結合的程度、產業結構側重以及廣度及深度等角度對兩次工業革命進行對比,由此得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第一,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許多技術發明都來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這些工匠並不具備科學理論知識,因此,這一時期的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比如,珍妮紡紗機的發明者哈格里夫斯是個織工,水力紡紗機的發明者阿克萊特是個鍾表匠。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由於自然科學的新發展,並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起來,使科學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科學和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第二,第一次工業革命揭開了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序幕,第二次工業革命則將工業化推進到一個新階段。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工業化的重點是發展輕工業,主要任務是在以紡織工業為代表的輕工業部門中,用機器代替手工生產,實現了手工工場制度向工廠制的過渡。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工業化已經發展到以重工業為重點的新階段,其主要任務是改造、擴大和創新重工業的各個部門。第三,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重要的新機器和新生產方法主要是在英國發明的。在英國的帶動下,其他國家也開始了工業革命,但發展進程相對緩慢。第二次工業革命則幾乎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這一時期,英國雖然仍有一些重要發明,但是,新的技術和發明已超出一國的范圍,其中有不少出現於德國、美國,其規模更加廣泛,發展也比較迅速。

(2)壟斷的產生

19世紀晚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資本主義經濟開始發生重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表現為:一方面,科學技術的新成果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生產的發展,使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大,集中的程度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的發展,使大量的社會財富日益集中到少數大資本家手中。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產生了壟斷。

(3)「壟斷」的影響

19世紀晚期,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壟斷組織的出現正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它產生後,企業的規模進一步擴大,這自然會有利於勞動生產率的進一步提高。同時,它也使技術發明和改進的過程社會化了。資金雄厚的壟斷組織能夠提供條件,使科學技術研究能夠更大規模和更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科技研究取得的新成果,也能夠較快地運用於生產。托拉斯等高級形式壟斷組織的出現,更有利於改善企業經營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這一切都為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所以,壟斷的出現,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實力的發展和增強,資本主義各國的壟斷資本家從控制國家經濟命脈進而控制國家政權,越來越多地干涉國家的政治、經濟生活,以賺取日益增多的最大限度的利潤。隨著各國壟斷組織的出現,國內市場也相對狹小,壟斷資本家極力到全球各地爭奪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在世界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形成了國際壟斷集團。代表壟斷組織利益的資本主義國家加緊對外侵略擴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紀末,整個世界已被瓜分完畢。

教學建議:關於「壟斷組織的出現」,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回答【探究學習總結】的問題,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完成學習。教學時可以首先讓學生結合初中所學知識,思考什麼叫壟斷?什麼是壟斷組織?壟斷組織——大企業之間為控制生產與市場以獲取更大利潤而結成的經濟聯合體。這種控制是通過訂立各種協議規定價格、劃分市場、分配產量來達到目的的。然後再問壟斷是怎樣出現的?有何作用與影響?引入學習內容。教學建議,可指導學生從壟斷組織的出現原因來分析壟斷組織的影響。最好先讓學生分組討論「壟斷組織的出現有何影響?有人說壟斷加劇了競爭,是資本主義走向衰亡的表現,對此你有何評價?評價歷史事件的標准應當是什麼?」這些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也有利於培養學生辯證分析和看待歷史問題的能力。

第六目世界連成一體。教材從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深度、廣度、提供的技術進步和物質手段等角度闡明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世界市場的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形成所起的推動作用。

第二次工業革命在帶來各國民眾社會生活新變化的同時,也影響到全球人類共同體的面貌,其中之一便是極大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整體化趨勢。第二次工業革命為資產階級「征服世界」提供了更加空前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物質手段,成為將局部性的國際交流推進到全球性的溝通,將分散的、局部性的世界變成互動的、聯成一體的整體性世界的根本動力。19世紀最後30年間,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的經濟有了飛速發展,世界工業總產量增長了兩倍以上。1870~1913年,世界貿易增長了3倍多。在生產力大發展的基礎上,生產的社會化程度獲得極大提高,國際分工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國際間的聯系更趨密切。隨著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階段發展到壟斷階段,壟斷資本確立了對世界的統治,資本輸出成為金融資本向全球擴張的主要經濟手段。相應地,資本主義列強加快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步伐,直至最後將世界瓜分完畢。此時,國際分工達到「世界城市」和「世界農村」的分離與對立的完成階段,形成日漸明朗的分工格局:糧食和原料的生產越來越集中於發展相對滯後的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工業生產則集中於工業化程度高、科技先進的歐美和日本諸國。於是,由少數金融寡頭壟斷的統一的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最終形成,並且形成「中心一邊緣」的世界經濟格局。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最終建立。

建議組織學生討論「第二次工業革命」與「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之間的關系。請學生思考:所謂「世界市場」的概念是什麼?它需要什麼條件?(世界市場在廣義上指的是國際間商品交換關系的總合,它的出現,需要物質基礎和技術條件。)從而引導學生明確兩次工業革命對於世界市場的形成、發展的推動作用。

⑨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德國工業革命有哪些特點

第一次工業革命與第二次工業革命有何異同?
(1)相同點:它們都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又都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它們都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變化,第一次工業革命促進了自由資本主義的發展,導致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階級的出現;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2)不同點在於第二次工業革命在規模上、深度上和影響上都遠比第一次工業革命要大得多。
a它有堅實的科學基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許多技術的發明來源於有生產實踐經驗的工匠。如珍妮機的發明者是個織工,水力紡紗的發明者阿克萊特是鍾表匠,發明蒸汽機的瓦特,也是個機工。因此,這個時期的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所有發明發現成果都是科學技術運用於生產而創造出來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原理,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b它是在幾個先進的大國同時起步、相互促進下進行。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重要的新機器和新的生產方法主要在英國發明的,其他國家工業革命的發展進程相對緩慢。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全面開花取代了一枝獨秀的局面,其中德國、美國貢獻尤多。而且,其規模更加廣泛,某一國的重大發明,很快就被別國所吸收,相互推動,發展迅速。c 它開始於多數國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之時,形成了兩次工業革命時間上的交叉,如德國、日本就屬於這種狀況。因此對它們來說,兩次工業革命是交叉進行的,既可吸收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技術,經濟發展的速度就比較快。
兩次工業革命比較:
起止時期:
18世紀60年代-19世紀70年代
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期
開始部門:
從棉紡織業開始
從重工業變革開始
標志:
蒸汽機的使用
電力的應用
社會結構:
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下降,人類從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
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居主導地位,工業化社會建立
生產組織:
資本主義工廠制確立
各行業壟斷組織形成
經濟思想:
自由主義盛行
凱恩斯主義形成 檢舉 回答人的補充 2009-10-27 21:26 首先,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許多技術發明都來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自然科學的新發展,開始同工業革命緊密的結合起來,科學在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他與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次,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重要的新機器和新生產方法主要是在英國發明的,其他國家工業革命發展進程相對緩慢;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新的技術和發明超出一國的范圍,其規模更加廣泛,發展也比較迅速。第三,由於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有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比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對他們來說,兩次工業革命是交叉進行的。他們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技術,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也比較快。

⑩ 德國工業革命的影響

經濟: ①生產力,迅猛提高,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 ②生產關系,壟斷與壟斷組織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③經濟結構,重工業有長足發展,逐步佔主導; ④工業布局,形成西歐和北美兩大工業地帶 ⑤世界經濟格局,英國喪失了世界工廠的地位,美德實力超過英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⑥能源結構,人、畜、風、水、煤——-電、石油 (2)政治: ①政治制度,形成比較健全的以代議制民主、政黨政治和公民自由為特徵資本主義政治模式 ②社會主義運動,促進了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發展和列寧主義誕生。 ③對外政策,列強加緊對外侵略擴張,瓜分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侵略方式的變化(商品輸出為主——資本輸出為主)。 蒸汽火車
④民主民族運動:促進了新型的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⑤國際關系(世界政治格局),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戰。 (3)思想文化: ①壟斷主義 ②思想觀念,競爭意識和參與意識增強 (4)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思想觀念 (5)環境問題,汽車的出現,促進石油的大規模使用,使大氣中,氮氧化合物,碳氫化合物的濃度增加而產生光化學煙霧等大氣污染問題。

對中國的影響:
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西方國家需要在更廣闊的范圍內開展殖民活動,爭奪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在全世界領土已被瓜分完畢的情況下,中國則成了它們掠奪的中心,這次工業革命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1.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從邊疆危機到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從強占租界地、劃分勢力范圍、瓜分狂潮到八國聯軍侵華,帝國主義展開瓜分中國的狂潮。《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3.中國人民的抗爭和探索
邊疆危機、中法戰爭和甲午戰爭中的愛國官兵英勇抗爭;農民階級的義和團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的維新變法運動;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4.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
甲午戰爭後簽訂《馬關條約》,使外國在華投資設廠合法化。列強競相對華輸出資本,加劇經濟侵略,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為維新變法運動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提供了社會基礎和階級基礎,這是世界歷史發展潮流所產生的必然結果。
5.中國近代科技進一步發展
西方列強的侵略,客觀上也傳播著進步和文明,促進了中國近代科技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工業化時期德國如何看待壟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拍汽車車體 瀏覽:313
發動不起來汽車該如何操作 瀏覽:425
賓士內飾什麼顏色好看 瀏覽:362
奧迪a6超車擋怎麼換 瀏覽:493
為什麼很多工業產品含鉛 瀏覽:26
奧迪a5防滑燈亮了修一下多少錢 瀏覽:624
重慶求購汽車配件模具都有哪些 瀏覽:927
汽車牌製作要多久 瀏覽:61
汽車雨刷水箱在哪裡 瀏覽:118
華晨寶馬機電專員具體干什麼 瀏覽:709
04年奧迪A6雨刮怎麼匹配 瀏覽:852
奧迪a8現在多少錢一輛 瀏覽:440
電動汽車充電樁起什麼責任 瀏覽:579
賓士貨車哪裡產的 瀏覽:896
汽車什麼好玩的 瀏覽:530
汽車放多久會電壓低 瀏覽:332
冬天汽車打不著火如何處理 瀏覽:224
寶馬新三系斷電以後有什麼反應 瀏覽:867
賓士電混新車多少錢 瀏覽:367
汽車油表一個a一個b什麼意思 瀏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