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士農工商」是怎麼來的啊
是從春秋戰國一書中來的。
士農工商 shì nóng gōng shāng
【釋疑】:古代所謂四民,經指大學士、種田的、做工的、商的。
【出處】:《管子·小匡》:「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柱石)民也。」《淮南子·齊俗訓》:「是以人不兼官, 官不兼事,士農工商,鄉別州異,是故農與農言力,士與士言行,工與工言巧, 商與商言數。」
士農工商是古人按著為社會貢獻大小的順序來排列的。
士為何排第一:「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立德於心,建功於世,宣德功於言,澤被後人。
農為何排第二:「倉廩實而知禮節」、「民以食為天」「家有餘糧、心裡不慌」,尤其在農業為主的國家。
工為何排第三:「欲善其事,先利其器」,藉助工具可以提高效率。
商為何排第四: 商是互通有無的,必依賴他人而後能行。只可少數參與,如果大家都去經商,都去依賴他 人,則無人可以依賴了。商的地位排在末尾,有不禁止又不提倡的深意。
② 什麼叫工業用地,工業用地能種地嗎能養殖嗎
工業用地是指獨立設置的工廠、車間、手工業作坊、建築安裝的生產場地、排渣(灰)場地等用地。不能種地
③ 社會更需要農民,還是更需要農民工
農民工是產業工人的一部分承認農民工是產業工人有助於推動城鎮化
農民工是指常年或大部分時間在城市企業務工,但戶籍仍在農村的一個社會群體。他們實際上已從農民中分離,作為一個社會群體,農民工已具備產業工人的一般特徵。農民工的數量已超過了傳統意義上的、主要由城鎮居民構成的產業工人,為產業工人隊伍補充了新鮮血液。長期以來,我們把農民工看作農民而不是工人,這種偏差導致了很多城鎮出台了限制乃至歧視農民工的規定。因此,把農民工納入到產業工人的范疇,享受真正的國民待遇,將有利於改變城鄉二元結構,打破戶籍壁壘,既促進了社會民主化、現代化的進程和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符合WTO規則。更重要的是,有利於緩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穩定。
反方陳述:農民工是城鄉雙向邊緣人群農民工面臨的問題首先是中國農民的問題
農民工作為一個群體並沒有真正從農民中分離出來,而且很難做到從家鄉「連根拔起」,真正進入城市產業工人的行列。但是,外出打工的經歷又使他們很難完全回歸到原有的生活中去。因此,他們准確的社會角色是城鄉雙向的邊緣人群。目前,工人隊伍已由原來的整體同一性分化成不同的階層,這是一種由市場經濟催生的職業分化。將農民工歸屬到產業工人的范疇並不能彌合這種分化的現實,相反卻容易忽視農民工自身具有的特點。
農民工問題的出現,的確與我國城鎮化進程嚴重滯後密切相關。但是,並不是宣布了農民工的工人身份,就可以毫無阻力地推進我國城鎮化進程。
農民工問題首先是中國的農民問題,即「三農」問題的具體體現。只有切實解決好「三農」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好農民工面臨的根本問題。(編輯:農夫)
④ 農民的工作單位和職務填什麼
農民的工作單位和職務填務農和農業。
農民的職業填寫「農民」或「農業」,職務填寫「無」即可,職務是指組織內具有相當數量和重要性的一系列職位的集合或統稱,它是一組重要責任相似或相同的崗位。
在一個特定的企業組織中、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內、由一個特定的人所擔負的一個或數個任務所組成。簡單地講,職位是指企業的某個員工需要完成的一個或一組任務,隨著語義的拓展職位也可代表職務。
農民職業特點
我國正處於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的關鍵時期,大量先進農業科學技術、高效率農業設施裝備、現代化經營管理理念越來越多被引入到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迫切需要高素質的職業化農民。
然而,長期的城鄉二元結構,農民是一種生活在農村、收入低、素質差的群體,是貧窮的「身份」和「稱呼」,而不是可致富、有尊嚴、有保障的職業。在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進程中,農民一夜之間發現,「農民」一樣可以到城市掙錢,特別是青年農民對在農村種田已經徹底放棄。
雖然在城市扎不下根,但除非老了、干不動了,才會回到農村種田。另外,從農村出去的大中專學生,甚至農業院校畢業的,更是不願意回到農村工作。如果不早作準備,及時應對,今後的農村將長期處於老齡化社會,「今後誰來種田」問題絕不是危言聳聽。
因此,我們必須未雨綢繆,真正要進行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跟進,一方面引導優秀的人才進入農村,另一方面大力發展農民教育培訓事業,培養新型職業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