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鈷礦工業需要什麼條件

鈷礦工業需要什麼條件

發布時間:2022-07-26 19:17:50

❶  有色金屬礦產

1)銅

全球銅資源潛力大,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世界陸地銅資源量估計為16×108t,深海結核中估計為7×108t。1998年世界銅儲量為34000×104t,其靜態保證為29年,儲量基礎為65000×104t。其保證年限為56年。中國銅儲量雖然僅次於美國和原蘇聯,佔世界第三位,但可供開採的儲量不足,銅進口量年復一年增加,銅資源較緊張的局勢還將持續較長時間,成為中國有色金屬礦產中缺口最大的礦種。

世界銅資源分布廣泛,遍及五大洲,其中銅儲量基礎較多的國家有智利(23.7%)、美國(15.3%)、波蘭、尚比亞、俄羅斯等國。從近年的找礦實踐看,環太平洋斑岩銅礦帶具有最大的銅資源潛力。東太平洋的智利安第斯斑岩銅礦帶,80年代以來又新發現了銅金屬量在500×104t以上的5個超大型銅礦(智利的科亞瓦西、楚基北、曼薩米納、扎爾迪瓦爾和印度尼西亞的格拉斯貝格礦床),西南太平洋除印尼之外,菲律賓和斐濟等也都新發現有大型斑岩銅金礦。

世界銅成礦類型多樣,按其地質-工業類型可分為:斑岩型、砂頁岩型、銅鎳硫化物型、海相火山岩型、銅-鈾-金型、自然銅型、脈型、碳酸岩型和夕卡岩型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前四類,它們佔世界銅總儲量的96%左右,是目前世界勘查和開採的主要銅礦類型。尤其是斑岩型和砂頁岩型各佔世界總儲量55%和29%。據初步統計,世界銅金屬儲量超過500×104t的超大型礦床有60個左右,其中斑岩型38個,佔63%,占儲量的64%,而砂頁岩型有15個,佔25%,占儲量的24%。現將這些礦床類型簡述如下:

(1)斑岩銅礦:這是世界最佳找礦類型之一。英國礦床學家R.H.西利托研究認為在大量硫砷銅礦脈之下可能有斑岩銅礦的存在,這就為尋找深部隱伏斑岩銅礦指出了方向,提供了思路。

(2)砂頁岩型銅礦:這種銅礦泛指不同時代沉積岩中的層控銅礦。加拿大地質調查局S.S.甘迪提出該類銅礦的原始物質來源是基底的奧林匹克壩型礦床,認為阿德雷德銅礦是奧林匹克壩的「派生礦」,這也為世界各地具有砂頁岩型銅礦地區進一步找礦提供了新思路。

(3)銅鎳硫化物型銅礦:礦床主要出現在元古宙和中生代,產出在克拉通地區陸內裂谷。代表性的礦床有加拿大的薩德伯里、美國的德盧斯、俄羅斯諾里爾斯克和中國的金川等。

(4)海相火山岩型銅礦:這是與海底火山作用有一定聯系的含有大量黃鐵礦和一定數量銅、鉛、鋅的礦床。產於加拿大地盾、西班牙-葡萄牙黃鐵礦帶和俄羅斯烏拉爾等地。這類礦床常有後期疊加的大脈型或細脈浸染型金礦,往往規模巨大,有重要意義。

除以上四類外,銅-鈾-金型和自然銅型也佔有一定比例,特別是巨大的奧林匹克壩銅-鈾-金型這種新礦床類型的出現更具重要意義,使其所佔儲量比例(4%)高出了海相火山岩型礦床所佔比例(2%)。此外,各類型礦床往往相伴而生,如斑岩型多與脈型、夕卡岩型伴生,砂頁岩型常與自然銅型、銅-鈾-金型一起產出,海相火山岩型往往與銅鎳硫化物型產在同一個地質單元內。因此,象夕卡岩型銅礦在許多國家將其儲量計入斑岩型礦床中而未單獨列出。

據芮宗瑤等(1997)對銅金屬大於5×104t的礦床統計,我國銅資源量在5個主要礦床類型上的分配如下:斑岩型42.1%,夕卡岩型22.3%,海相火山岩型15.0%,砂頁岩型11.3%和銅鎳硫化物型7.3%,鑒於我國銅礦資源短缺的局面短期內難以解決,應實施銅礦專項找礦工程,在東部尋找隱伏礦床,擴大老區遠景,在西部沿古絲綢之路和「三江-雅江」流域兩條路線向周圍展開,重點抓斑岩型、海相火山岩型及銅鎳硫化物型礦床,以求取得重大的突破。戴自希(1999)認為我國中西部地區勘查程度相對低,有相當的找銅潛力,該地區保有儲量佔全國銅儲量的91%,已發現的大型銅礦25個,中型90多個,近年來在新疆、雲南、甘肅、內蒙古和四川等地均有上述5種主要銅礦類型的新發現,說明中西部地區具有較好的找銅前景,應加大勘查力度,尋找大銅礦和富銅礦。

2)鉛和鋅

世界范圍內鉛鋅資源是豐富的,據美國地質調查局1999年統計,世界已查明鉛鋅資源量約為15和19×108t。現有鉛鋅儲量可保證世界礦山分別開采23年和20年。世界鉛鋅儲量和儲量基礎較多的國家有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原蘇聯、中國和秘魯等,它們合計佔世界鉛鋅儲量基礎的74%和63%。據初步統計,世界鉛鋅金屬儲量超過500×104t的超大型礦床約有44個,其中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這3個國家集中了世界上約50%的超大型鉛鋅礦床。近年來,雖然對鉛鋅勘查投入較少,但不斷有新礦床發現,說明全球鉛鋅資源潛力大。

全球各個歷史時期均有鉛鋅礦床產出,但以元古宙和古生代最為集中,佔世界總儲量的80%以上,中新生代的鉛鋅礦床相對較少。鉛鋅礦床工業類型繁多,世界目前勘查和開採的鉛鋅礦床主要類型有:①噴氣沉積型礦床(SEDEX):這類礦床是世界上鉛鋅的主要來源之一,為最重要的礦床勘查類型;②密西西比河谷型礦床(MVT);③火山成因塊狀硫化物礦床(VMS):這類礦床在銅礦中稱為黃鐵礦型銅多金屬礦床或黑礦型礦床;④砂岩型鉛鋅礦床:此類型在法國和瑞典均有產出,有人認為中國雲南的金頂超大型鉛鋅礦床也屬此類型。除上述4類外,還有沉積變質型如朝鮮檢德鉛鋅礦床,它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鉛鋅礦床以及夕卡岩型、熱液交代型、脈型和斑岩型礦床等。此外,還有淺生富集或紅土化作用形成的鋅礦床。當前在國際上越來越重視對易采價廉的氧化礦-菱鋅礦的開發利用。

上述4個類型鉛鋅礦床前3類在我國都有產出,而且礦床規模較大,區帶分布明顯,是我國鉛鋅資源主要開發和進一步勘查對象。它們的重要性和典型代表依次是:SEDEX型(廠壩、東升廟等);MVT型(凡口、大梁子等)和VMS型(小鐵山、呷村等)。至於我國最大的鉛鋅礦床,即雲南金頂鉛鋅礦床的類型歸屬尚存在較大的爭議,或屬SEDEX型,或屬砂岩型,或為一獨特類型(暫可稱之為金頂型)。今後,在勘查部署上,應在我國中西部地區,加大規模大、品位富、經濟價值巨大的SEDEX型以及金頂式和VMS型等鉛鋅礦床的找礦力度。近20年來世界所發現的大型、巨型礦床基本上都是SEDEX型。國內外均很重視這一類型礦床。

3)鋁

鋁的產量和消費量在金屬中位居第二,僅次於鐵。世界鋁土礦資源豐富,儲量充足,且還在不斷增長。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1998年世界鋁土礦儲量為250×108t,儲量基礎為340×108t。其靜態保證年限為205年和50年,而且其儲量僅占資源量的30%~42%,鋁土礦還有大量待勘查的資源。世界各國對鋁土礦礦床的分類很不統一,按其下伏基岩性質大致分為兩大類型-硅酸鹽岩上的紅土型和碳酸鹽岩上的岩溶型鋁土礦礦床。另外,較次要的還有陸源岩層之上的沉積鋁土礦礦床,也稱為齊赫文型鋁土礦礦床。

(1)紅土型鋁土礦礦床。它主要是由酸性、中性和基性成分的含鋁硅酸鹽岩石在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條件下經深度化學風化形成的紅土礦床,特別是新生代熱帶地區的紅土礦床工業價值很大。據原蘇聯學者統計,此類礦床佔世界現有儲量86%,佔世界鋁土礦產量65%,大於10×108t的6大紅土型鋁土礦區是在澳大利亞、幾內亞、巴西、喀麥隆、越南和印度。澳大利亞的韋帕礦床是這類礦床的典型代表。

(2)岩溶型鋁土礦礦床。這類礦床一般覆蓋在石灰岩和白雲岩凹凸不平的岩溶化表面。礦床和基岩之間為不整合或假整合。這類礦床加上陸源岩層之上的沉積鋁土礦礦床的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35%,其儲量佔世界鋁土礦總儲量14%,主要分布於南歐和加勒比地區。我國的大部分鋁土礦礦床屬於這一類型,牙買加的鋁土礦床為此類礦床的典型代表。

(3)沉積型鋁土礦礦床。這類礦床一般呈不整合覆蓋在不同的鋁硅酸鹽岩石的表面,與下伏岩石沒有直接的成因關系,成礦物質是從其它地方搬運來的。這類礦床只佔世界總儲量不到1%,工業意義不大。

4)鎳

世界鎳資源非常豐富,儲量充足。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1998年世界鎳儲量為4000×104t,儲量基礎為14000×104t,平均含鎳接近(或大於)1%的礦床查明資源為1.3×108t,其中60%產於紅土型礦床,40%產於硫化物礦床,還有大量較低品位鎳礦床的資源量。世界鎳資源分布極不均勻,主要集中在古巴、加拿大、俄羅斯、新喀里多尼亞、印尼、南非、澳大利亞等國,它們佔世界鎳總儲量的92%。另外,海底錳結核和錳結殼中還有大量鎳資源,主要分布於太平洋洋底。目前勘查和開採的主要類型為硫化鎳型和紅土型。從開采量看以硫化物鎳礦佔多數。

(1)岩漿硫化銅鎳礦床。這類礦床在空間上和成因上與基性和超基性岩(包括成分相似的噴出岩)有關,按照成礦環境主要可分為3種類型:①前寒武紀綠岩型礦床,該類礦床的基本特徵是礦床均產於前寒武紀綠岩帶內,含礦岩體與科馬提岩套或鎂鐵質岩系緊密伴生。根據岩體的岩石類型和侵位方式可細分為與科馬提岩套有關的或與拉斑玄武岩有關的兩類礦床。②與大陸裂谷作用有關的礦床,該類礦床的成礦構造環境為克拉通內的裂谷及克拉通之間或邊緣的活動帶。根據岩體類型和成礦背景可細分為與溢流玄武岩有關的侵入體內的礦床和大型層狀侵入雜岩體中的礦床兩類。加拿大薩德伯里硫化銅鎳礦床的成礦地質背景和礦床特點類似於大型層狀侵入體礦床,對該礦床成因觀點看法不一,大多數研究者認為是岩漿熔離型,還有不少人認為岩體屬隕石沖擊成因。該礦床儲量巨大,鎳品位高,被認為是一種特殊類型。③顯生宙造山帶內與基性-超基性侵入體有關的礦床,這類礦床分布很廣,但成大礦的不多。

(2)紅土型鎳礦床(包括硅酸鎳礦床在內)。這類礦床是含鎳超基性岩(主要是純橄岩、橄欖岩、輝石岩或蛇紋岩)裸露地表,在長期風化和侵蝕作用過程中高含量鎳的富集的結果。氣候條件對此類礦床形成很重要,最富的礦床見於亞熱帶氣候區。世界最重要的紅土型鎳礦床是在新喀里多尼亞,該處蛇紋石化橄欖岩分布廣泛,礦床規模大,品位高,埋藏淺,品位穩定,適於露采,已有一百多年的開采歷史。

世界現有鎳儲量至少已可維持21世紀前半個世紀的生產,儲量基礎可保證整個21世紀鎳礦山的生產,現有鎳儲量占儲量基礎的43%,占資源量的36%,說明資源的勘查程度不算很高,還有大量資源有待探明。近年加拿大在薩德伯里老礦區深部繼續有大的發現。象牙海岸在已知的錫皮盧礦床附近繼續勘查,查明大的紅土鎳礦床,已查明礦石資源5.4×108t。此外,在西澳大利亞和坦尚尼亞均有新的發現,另外還有大量鎳品位小於1%的低品位鎳資源,以及海底錳結核和錳結殼中的鎳資源,這使世界鎳儲量基礎不斷增多,提高了鎳資源的保證程度。

5)鈷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1998年世界鈷儲量為430×104t,儲量基礎為950×104t,世界鈷儲量高度集中於剛果、古巴、尚比亞、澳大利亞、新喀里多尼亞和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鈷主要作為開采銅和鎳等有色金屬的副產品回收,其產量取決於這些金屬的開采量。扎伊爾和尚比亞的鈷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65%~70%。陸地上鈷極少單獨成礦床,絕大部分伴生在其它礦床中,因此鈷礦床的分類主要取決於鈷所賦存的礦床類型,可將礦床劃分為如下7個類型:

(1)銅鈷礦床。主要分布於扎伊爾南部、尚比亞北部,屬中非含銅頁岩帶范圍,是目前世界鈷的主要來源。值得注意的是,80年代初在加拿大發現這類礦床。另外在秘魯南部也找到了一個有遠景的銅鈷礦床。

(2)含鈷硫化銅鎳礦床。這類礦床大多數都含有少量鈷,主要分布於加拿大、原蘇聯和澳大利亞。最著名的加拿大薩德伯里含鈷銅鎳礦床礦石儲量為3×108t,平均含鈷0.07%,每年大約從中生產2000t鈷。

(3)含鈷紅土型鎳礦床。這類礦床屬超基性岩體裸露地表經長期強烈的風化和侵蝕作用形成富含鐵、鎳、鈷的紅土。鈷的巨大儲量集中在紅土風化殼礦床中。礦床品位的高低,主要取決於風化作用的程度。

(4)含鈷多金屬礦脈。這類礦脈世界各地都有發現,規模較大的有摩洛哥的布阿澤爾,加拿大科博爾特(安大略)和大熊湖和原蘇聯的霍伍阿克塞鈷礦床等。此外,芬蘭、印度、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火山沉積岩中的金鈷鈾、鈾鎳鈷鉬和鎳鈷銀鉍礦化產鈷,並伴隨鈾礦化產出。

(5)含鈷黃鐵礦礦床。含鈷量高的含銅黃鐵礦型礦床在世界上罕見,其典型實例是原蘇聯中烏拉爾的佩什明-克柳切夫礦床,芬蘭的奧托昆普礦床和美國愛達荷州艾恩河的無名(no-name)礦床等。

(6)含鈷夕卡岩鐵礦床。這類礦床主要是夕卡岩磁鐵礦礦床,雖然鈷在這類礦床中為鐵礦的副產品,每年僅提供世界鈷產量的1%~2%,但在美國卻是鈷的重要來源。

(7)含鈷鉛鋅礦床。具有獨立鈷礦物的鉛鋅礦床極為罕見。含有分散狀鈷的鉛鋅礦床分布很廣,但鈷含量一般不高。國外某些礦床的鈷已被回收利用,主要是從閃鋅礦精礦中順便回收鈷。

總之,目前世界鈷礦生產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中非的銅鈷礦床以及加拿大、原蘇聯、澳大利亞等地的含鈷硫化銅鎳礦床。紅土型鎳礦床雖然鈷儲量較大,但產量少,僅為潛力很大的鈷資源。其餘各類礦床居次要地位。世界鎳資源豐富,儲量充足,現有鎳儲量和儲量基礎靜態保證年限分別為141年和310年。此外,海底還有豐富的鈷資源,賦存在錳結核和錳結殼內。據估算,太平洋幾個海域中潛在鈷資源量總計約1020×104t,表明海底蘊藏有巨大的潛在鈷資源。

6)鎢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1998年世界鎢儲量為200×104t,儲量基礎320×104t,主要集中在中國、俄羅斯、加拿大和美國。世界勘查和開採的主要鎢礦床類型有:

(1)夕卡岩型白鎢礦床。根據礦床的主要成分可細分為夕卡岩型鉬鎢、銅鎢、錫鎢和鎢礦床。夕卡岩型白鎢礦礦床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鎢礦類型,其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的1/2,往往形成大型礦區,如中國的湖南柿竹園鎢礦床。

(2)石英脈型黑鎢礦床。它可劃分為石英大脈型和細脈帶型礦床。就其形成溫度還可劃分為高、中和低溫熱液礦床。熱液型大型鎢礦床主要分布在中國南方的江西、廣東、湖南和廣西等省區。熱液型石英脈黑鎢礦礦床是當前世界上生產黑鎢礦的主要類型,其儲量約占鎢礦總儲量的1/4左右,如中國江西西華山和大吉山等鎢礦床。

(3)斑岩型鎢礦床。它與某些斑岩銅礦類似。根據成分可將這類礦床劃分為斑岩鉬鎢礦床和斑岩鎢礦床,前者如美國的克萊梅克斯礦床,後者如加拿大的普萊曾特山礦床。斑岩鎢礦床品位低(0.1%左右),儲量大,約占鎢礦總儲量的1/4,礦石礦物中黑鎢礦和白鎢礦幾乎各佔一半,如中國江西楊儲嶺鎢礦床。

(4)層控型鎢礦床。此類礦床罕見,東阿爾卑斯山倫納爾塔爾和費貝塔爾的層控礦床屬此類型。中國江西上饒焦里白鎢礦床亦屬此類型(盛繼福,1994)。

世界鎢資源較豐富,1994年世界鎢儲量和儲量基礎靜態保證年限分別為57年和86年,現有儲量至少能保證21世紀前半個世紀世界鎢的生產。但全球資源分布不平衡,中國佔世界總儲量40%左右,占國際市場供應量60%左右。因此,中國控制了世界鎢的生產與銷售。中國江西黑鎢礦、湖南白鎢礦和秦嶺將成為重要鎢礦基地。未來世界鎢業發展前景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的鎢的出口政策。

7)錫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資料,1998年世界錫儲量和儲量基礎分別為770×104t和1200×104t。世界錫資源分布相對集中,太平洋沿岸地區佔3/4以上,尤以東南亞地區的礦化區更為重要,錫的儲量分布相對集中,中國、巴西、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扎伊爾、玻利維亞、俄羅斯和秘魯等國就佔世界錫儲量的99%以上。錫的成礦條件多樣,形成多種類型礦床。目前已開採的錫礦床有:

(1)熱液型礦床。按礦物成分可分為:①錫石-石英脈礦床,產於花崗岩岩基附近,礦床規模以中小型為主,也見有大型和特大型礦床,礦石品位高。這類礦床的錫儲量約占原生礦床錫儲量的50%左右。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和歐洲,是形成砂錫礦床最主要的物質來源。②錫石-硫化物礦床,常與偏基性花崗岩類岩體、中性和基性岩牆帶有關,礦床規模多為大中型,少數為特大型。這類礦床主要分布於中國、玻利維亞和原蘇聯的東部沿海區。其錫儲量約占原生礦錫儲量的40%。80年代加拿大發現東肯普特維爾大型錫礦床,它將成為北美第一個原生錫礦礦山。

(2)偉晶岩型礦床。礦體呈脈狀產於花崗岩體及其附近的斷裂中。形成時代從寒武紀到第三紀,但最具經濟意義的產於前寒武紀地區。這類礦床的錫儲量約占原生礦床錫儲量的9%左右。主要分布於非洲、巴西、澳大利亞西部等地。

(3)砂礦床。目前開採的主要為沖積砂礦和海濱砂礦。這類礦床主要分布於東南亞、中南非、西澳大利亞等地。砂礦床儲量占國外錫儲量的64%,產量占錫總產量的60%~70%。典型礦床有馬來西亞的近打河谷砂礦。80年代在巴西亞馬孫州發現皮廷加大型含稀散金屬的錫礦床,主要開采沖積礦床和部分殘積礦床,是一世界級大錫礦。該礦的發現使巴西錫礦儲量增加了兩倍,除錫之外還有豐富的鉿、鈮、鉭和釔等資源。

世界錫資源充足,現有儲量和儲量基礎靜態保證年限分別為36年和52年,可見全球錫資源的保證程度是較高的,足以維持世界21世紀頭30年的生產。人們通過大量研究發現,錫礦化僅與一定特徵的花崗岩有關。所以含錫花崗岩研究是了解錫成礦作用和找礦的關鍵。

8)鉬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1998年世界儲量和儲量基礎各為550×104t和1200×104t。鉬資源高度集中在北、南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和中國東秦嶺和燕遼地區。儲量最多的國家有美國、中國、加拿大、智利和俄羅斯等,占儲量85%左右,尤其美國獨占儲量基礎45%。世界鉬礦床按地質成因可劃分為以下類型:

(1)斑岩型鉬礦床。這類礦床的經濟意義最大,佔世界鉬儲量和鉬產量的80%以上。斑岩型鉬礦床的共同特點是礦化呈細(網)脈浸染狀,礦床規模大、品位低,適宜露天開采。按金屬成分可分為獨立的斑岩型鉬礦床和銅-鉬礦床兩個亞類。斑岩型礦床是鉬的重要來源。在西方國家中其儲量和產量分別佔31.2%和29.6%。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型鉬礦床有美國的克萊梅克斯、亨德森、石英山,中國陝西的金堆城、蘭家溝,加拿大的恩達科、基特索爾特等。斑岩型銅鉬礦床是鉬的另一重要來源,鉬作為副產品回收。

(2)斑岩-夕卡岩型鉬(鎢或鐵)礦床。這類礦床與花崗斑岩或似斑狀花崗岩有空間和成因上的聯系。花崗岩類侵入體與鋁硅酸鹽層相接觸,分別產生角岩化和夕卡岩化,成礦熱液活動導致礦化疊加在花崗岩類岩體、角岩和夕卡岩之上而形成本類型鉬礦床。這一類型在中國不但較廣泛產出,且有重要工業意義,如河南欒川南泥湖-三道庄鉬(鎢)礦床和上房溝鉬(鐵)礦床等。

(3)夕卡岩型鉬礦床。這類鉬礦床在空間上和成因上與花崗岩類侵入體有關。按礦石礦物成分有夕卡岩型銅鉬和鉬鎢兩類礦床。此類礦床主要分布在原蘇聯和中國,如俄羅斯北高加索的特而內奧茲鎢鉬礦床。

(4)碳酸岩脈型鉬(鉛)礦床。與碳酸岩有關的鉬、稀土礦化曾見於原蘇聯東西伯利亞和科拉半島地區,但未構成以鉬為主的礦床,只有中國陝西黃龍鋪大型鉬(鉛)礦床是這一類型的代表。礦體由含鉬(鉛)石英-方解石碳酸岩脈組成。其礦石物質成分和輝鉬礦富含錸,明顯不同於其他類型以鉬為主的礦床。

(5)石英脈型鉬礦床。這類礦床與花崗岩侵入體有成因聯系,屬高-中溫熱液礦床。礦床規模不大。常與鎢礦床伴生,鉬往往作為鎢礦山的副產品回收。

(6)沉積型鉬礦床。目前已知黑色頁岩中有鉬、鎳、釩、鈾或鉑族元素礦化,如在中國南方諸省的下寒武統黑色頁岩普遍發育富含鉬、鎳或鉬、鈾礦化。這一類型鉬礦是一種潛在的鉬礦資源。

世界鉬礦床的成礦時代大多集中在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與該時代構造岩漿作用有關,中生代—新生代是最重要的鉬礦成礦時代,其次是海西期。世界主要鉬礦床的分布可劃分出3個全球性成礦帶,即環太平洋成礦帶、地中海阿爾卑斯成礦帶和烏拉爾-蒙古鉬礦成礦帶。世界鉬資源豐富,現有儲量和儲量基礎靜態保證年限分別為39年和85年,可供全球21世紀前半個世紀的開采。中國是世界第2大鉬資源國,集中分布在陝西、河南、吉林、遼寧和山東等省。

9)汞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1998年世界汞的探明儲量為12×104t,儲量基礎為24×104t,汞礦產出較多的有西班牙、義大利、吉爾吉斯斯坦、墨西哥等國。世界已查明的汞資源約有60×104t,地中海(沿岸)-中亞構造成礦帶是世界汞礦床最集中的產地,佔世界70%的儲量和儲量基礎。其次為環太平洋構造成礦帶。從地質構造上看,這兩個帶都是古生代和新生代的構造活動帶。世界汞礦床的成礦時代較新,絕大多數是阿爾卑斯的,還有一些,如義大利的芒特阿米亞特礦床及熱泉型礦床,均屬第四紀。

目前世界所提出的汞礦床分類方案不一致。根據礦體形態、成礦元素組合、熱液活動特點,並結合地質生產的實用性可將汞礦床劃分為如下4類:①熱液層狀汞礦床,這類礦床最為重要,是世界汞儲量和產量的首要來源。世界著名的大型和巨型礦床,如美國的新阿爾馬登、新伊德里亞礦床和烏克蘭的尼基托夫礦床均屬於這類礦床。②熱液層狀汞銻礦床,礦床的規模一般不大,但在中亞地區卻具有重要意義。③熱液脈狀汞礦床,礦床規模以中小型為主。④熱泉型汞銻礦床,礦床規模不大,儲量不多,僅具有一定的成因意義。汞礦床的工業類型主要有2種:①與岩漿作用關系不明的低溫熱液汞礦,它們多分布在大范圍內無火成岩出露的地區,常形成規模很大的(往往達到大型和超大型)層狀、似層狀礦體;②與火山作用關系密切的淺成低溫熱液礦床,它們常與第三紀甚至近代火山及溫泉活動有關。

10)銻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1998年世界銻儲量為210×104t,儲量基礎為320×104t,世界主要查明銻資源約510×104t,現有儲量可保證世界21世紀前半個世紀的生產與需求。世界銻資源分布極不平衡,它高度集中在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銻資源國,銻儲量和儲量基礎分別佔世界總量的37.5%和52.8%,因此,中國銻資源開發政策將對世界銻資源保證程度起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有上百處銻礦產地,已開發利用的有60多處,集中分布在湖南、廣西和雲南三省,其次為玻利維亞、原蘇聯、泰國和南非等國,在這些產地中,中國銻礦勘查程度最高,開發條件最好。世界已知銻礦床絕大部分集中在全球性的3個成礦帶中,即環太平洋成礦帶(世界77%的銻儲量,經濟意義最大)、地中海成礦帶和亞洲大陸東西礦帶中。工業銻礦床的形成主要是與各種成因(包括深成、火山及非岩漿成因)的熱液活動有關。因此銻礦床的成因類型均屬熱液型,具經濟價值的銻礦床主要為中、低溫熱液型,呈脈狀的銻和金-銻礦床以及呈層狀的銻和汞-銻礦床。

(1)熱液層狀銻礦床。這是最重要的工業類型,銻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的50%以上,提供了世界60%以上的銻礦山產量。這類礦床主要分布在中國,其次是中亞、地中海沿岸等地區。礦床一般遠離侵入體而產在大斷層附近,並受一定地層層位和岩性的控制;含礦地層主要是碳酸鹽地層,少數為火山-沉積地層。礦床規模以大中型為主,按礦物組合可分為單銻型(如錫礦山、扎亞查)和銻汞型(吉日克魯特等)。

(2)熱液脈狀銻礦床。這類礦床分布較廣泛,規模以中小型為主,也有大型礦床。銻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的40%以上,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1/3,因此也是銻礦床的主要類型。脈狀銻礦床主要產在中、新生代的褶皺斷裂帶和古老地塊內的活動性斷裂構造中。按成分可分為銻金型、銻鎢金型、銻汞型和銻多金屬礦床等4個亞類。

11)鉍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1998年世界鉍儲量為11×104t,儲量基礎為26×104t。鉍極少單獨成礦,一般都同鉛、鋅、銅、鉬、鈷、金、錫、銀和鎢等伴生。玻利維亞有一個可單獨開採的鉍礦床,礦石中鉍含量高達40%,中國也有獨立鉍礦床。鉍大多數是在處理鉛、銅、金、銀、鈷、鎳及鎢等礦石過程中綜合提取的,主要是作為鉛和銅的副產品回收。因此其產量受主金屬產量、消費量的控制,而對需求的反應不敏感。世界主要產鉍國是中國、秘魯、墨西哥、日本和澳大利亞。中國生產的鉍大部分是鎢礦的副產品;日本生產的鉍主要是鉛的副產品;秘魯從銅、鉛、銀礦中提取鉍;澳大利亞的鉍大都來自鉛鋅銀礦和銅礦山;墨西哥的鉍多來自鉛和銅礦;加拿大的鉍取自鉬、鉛鋅和銅礦石;美國最重要的來源是鉛鋅銀交代礦床;玻利維亞從銅和錫礦石中提取鉍。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是一個鉍資源大國,鉍產量逐年增加,1985年,中國鉍產量僅佔世界產量的6%,1990年增長到26%,躍居為世界第一位。從此,中國鉍產量約佔世界的1/4左右。中國作為一個鉍的生產和出口大國對世界鉍市場的供需平衡起著重要作用,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國內對鉍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以及鎢產量大幅度減少,作為其副產品的鉍大幅度減少,中國鉍的出口量將大幅度減少,這將使國際鉍市場供過於求狀況得到緩解。

❷ 魔獸 采礦/珠寶,如何獲得鈷礦 或 薩隆 或選礦出來的綠色品質寶石

1、萬能的拍賣行能解決
2、鈷質寶箱中可以有概率開出
3、部分副本中,烏堡中可以採集
4、你還是去諾森德吧
說實話你這個問題有點強人所難

❸ 我國企業在剛果(金)開發利用鈷礦時大多需要自建

我國企業在剛果(金)開發利用鈷礦時大多需要自建礦業。
剛果(金)礦產資源受到持不同政見的實力派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礦產開發可操作性的難度。例如,加丹加省銅-鈷礦帶被卡比拉總統派控制,錫礦帶則被剛果民主聯盟控制,能源、金礦和寶石等也由不同的政權組織相互爭奪著。
剛果的銅鈷礦肯定在剛果共和國。好像在剛果共和國的西部。這個同框還是非常大的。銅含量非常高。容易開發。很多大企業都在這里進行招標。

❹  青海瑪沁德爾尼銅鈷礦床

一、大地構造位置

德爾尼礦區位於巴顏喀拉褶皺系阿尼瑪卿褶皺帶東段,阿尼瑪卿前緣大斷裂北側,阿尼瑪卿超基性岩帶東段的德爾尼超基性岩體中部(圖2-24)。阿尼瑪卿褶皺帶為一裂谷系。

圖2-24德爾尼地區區域地質略圖Fig.2-24Regional geological sketch of Dur'ngoi area

R—第三系紅色砂礫岩、泥岩;1—白堊系紫紅色礫岩、砂礫岩、砂岩;2—中、下侏羅統含煤碎屑岩;3—上二疊統石灰岩夾砂岩;4—下二疊統上組變質砂岩、板岩夾灰岩;5—下二疊統下組板岩、變砂岩夾火山岩;6—上石炭統結晶灰岩、大理岩夾角閃片岩;7—花崗岩;8—正長岩;9—閃長岩;10—超基性岩;11—地質界線;12—沉積不整合線;13—實測、推測逆斷層;14—實測、推測性質不明斷層;15—構造破碎帶;16—德爾尼礦區

二、區域地質

(一)地層概況

區內地層以上古生界為主,其次有中下侏羅統、白堊系、第三系及第四系。由老到新簡述如下:

上石炭統(C2):出露於區域中部,呈NW—SE向條狀分布。分為四層:即斜長角閃片岩夾大理岩、大理岩、生物灰岩和結晶灰岩。各岩層之間呈漸變關系。生物灰岩中盛產

和腕足類化石,地層時代為上石炭統。但是,在德爾尼分水嶺北側之斜長角閃岩,角閃石K-Ar法年齡值742Ma。1991年西北有色地研所對礦區北側斜長角閃岩和大理岩,測得Rb-Sr等時線年齡值203Ma,說明該區岩石中夾有新元古代構造殘片。

二疊系(P):本區分布較廣,主要在南半部。

下二疊統下組(

):主要由板岩、變砂岩組成,並夾有變火山岩的透鏡體。

下二疊統上組(

):主要出露於區域南部,呈北西向帶狀延伸,由變砂岩、板岩、石灰岩組成,偶夾有變火山岩,構成了類復理石的沉積建造。在灰岩中盛產

類化石。

上二疊統(P2):主要出露於區域中部,由石灰岩及砂岩組成。

中、下侏羅統(J1-2):分布於區域東端,由一套含煤碎屑岩組成,以砂岩、砂質頁岩及頁岩為主,底部有礫岩。這一套岩石屬陸相湖盆沉積。

白堊系(K):分布於區域北半部,為一套紫紅色礫岩、砂礫岩、砂岩。

第三系(R):出露於區域中部,由一套紅色礫岩、砂礫岩、泥岩組成。

(二)區域岩漿活動

沿積石山和阿尼瑪卿山脈長達約300km,斷續分布著超基性岩體,構成「積石山超基性岩帶」。在青海省境內稱「阿尼瑪卿山超基性岩帶」,該岩帶總體呈NW或NWW向。酸性侵入岩分布於岩帶北側,而以超基性岩分布在岩帶南側。而以超基性岩體占優勢。這些侵入岩往往與斷裂構造密集在一起,構成了寬約3~5km的斷裂-侵入岩帶。

1.超基性侵入岩

「阿尼瑪卿山超基性岩帶」由一系列大小不等、互相平行或互相銜接的岩體組成。最大的岩體為德爾尼含礦岩體,長達17km,最寬處1000m。小岩體長僅數米至數十米。

超基性岩體以斜輝輝橄岩為主,次為橄欖岩、純橄岩、輝石岩,還有少量輝長岩。除輝長岩外,其餘岩石均已成為蛇紋岩。岩石成分主要由纖蛇紋石、葉蛇紋石、膠蛇紋石及絹石組成,局部見斜方輝石殘晶,岩石中有較多的硫化物、磁鐵礦、尖晶石等。

超基性岩幾乎都產於下二疊統下組,極個別產於上石炭統或上二疊統中。岩體平面上呈不規則的長條狀,多為順層產出,隨地層產狀變化而變化,與圍岩接觸一般無接觸變質帶,有時可見混染現象。

原將這套超基性岩定為晚華力西期侵入產物。近幾年來提出二種新看法,一種認為這套超基性岩屬古元古代(Pt1-2)火山橄欖岩系列,測得超基性岩和玄武岩系Sm-Nb等時線年齡為1027Ma,Rb-Sr等時線年齡為672Ma;另一種認為阿尼瑪卿山超基性岩帶屬於蛇綠岩組合特徵。

2.酸性侵入岩

分布於超基性岩帶北側,大小岩體密集出露,在區內構成了酸性侵入岩帶。岩性以花崗岩為主,其餘為花崗閃長岩、角閃花崗岩、花崗正長岩、正長岩、閃長岩等。這些岩石均呈小岩體出現,規模很小。

花崗岩主體為黑雲花崗岩,局部為片麻狀構造極為發育的碎裂花崗岩,礦區附近,尤為明顯。時代為燕山期。但有人認為是混合花崗岩,屬老的構造殘片產物。

3.火山岩

該區的火山岩分布在二疊系中,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偶見凝灰岩。變安山岩順地層產出,斷續成透鏡體分布,在安山岩與板岩接觸處,其成分有漸變現象,為水下噴發形成。

(三)區域構造基本特點

區域總體構造線為NW向。岩體長軸方向及褶皺軸向和斷裂帶方向大體一致為300°~330°。它是在一組NE—SW向具有長期活動和繼承性特點的擠壓應力作用下發生的。

古元古代時以柴達木地塊為核心的大陸已經存在,阿尼瑪卿山一帶是中新元古代柴達木古陸增生的結果。本帶的玄武岩是活動大陸邊緣的產物,屬北部柴達木古陸的一部分。晚古生代時,在阿尼瑪卿昆南-瑪沁斷裂和布青山-江千斷裂再次活動,形成石炭—早二疊世活動性裂陷槽,深度大,活動性強,出現典型的島弧型及活動性大陸邊緣的環境,岩石具蛇綠岩組合特徵。二疊紀末回返封閉成陸。三疊紀發生大規模特提斯海沉積,被阿尼瑪卿山所阻,形成性質截然不同的南北二個特提斯海域。布青山-江千斷裂附近有「混雜堆積」特點。侏羅紀以來,本區表現為陸相斷陷沉積,以上升擠壓和剝蝕作用為主,產生一系列推覆構造,伴有中酸性-酸性侵入岩多次活動。

(四)區域地球物理航磁特徵

該區航磁異常呈串珠狀展布在積石山、阿尼瑪卿山斷裂-超基性岩帶上。分布長度達150km。其中有5個較大的異常,異常長軸3~25km,短軸1.5~15km,中心磁場強度30~170nT不等。

1369號異常中心位置為德爾尼銅礦區,引起該異常的關鍵地質體為超基性岩帶。F18斷裂控制了扎崩溝-德爾尼基性-超基性岩體的分布。

三、礦床地質特徵

(一)礦區地層和岩石

德爾尼銅鈷礦位於積石山超基性岩帶的中段,礦區出露的地層有上石炭統(C2)和下二疊統下組。超基性岩體的出露縱貫全礦區,占據礦區絕大部分面積(圖2-25)。

圖2-25德爾尼銅礦區地質略圖Fig.2-25Geological sketch of Dur'ngoi copper deposit

α—變安山岩;Ba—凝灰質板岩;μ—硅質岩;γ—花崗岩;γδ—花崗閃長岩;φ—超基性岩,以輝橄岩為主體,普遍蛇紋石化和碳酸鹽化;φsic—硅化碳酸鹽化蛇紋岩;φjc—碳酸鹽化角礫狀蛇紋岩:φс—碳酸鹽化蛇紋石;φse—片狀蛇紋岩;t—鐵帽;1—

下二疊統下組千枚狀炭質板岩、千枚岩,夾砂岩、變砂礫岩,偶夾變火山岩;2—C3上石炭統大理岩、結晶灰岩,夾角閃片岩;3—推測正斷層;4—推測逆斷層;5—實測、推測平移斷層;6—實測、推測性質不明斷層;7—地層產狀;8—片理產狀;9—礦體水平投影邊界

岩體以北為上石炭統的大理岩夾角閃片岩和下二疊統下組的砂岩、炭質板岩、千枚岩夾凝灰質板岩和硅質岩。岩體以南為下二疊統下組的千枚狀板岩,其中夾有玄武岩、玄武-安山岩透鏡體。

德爾尼岩體群長17km,按地表出露情況,分為北、中、南三個岩帶。德爾尼礦區位於中岩帶最寬部位,寬約800m,兩端逐漸變窄,西端有扎崩溝北礦帶。南岩帶在礦區南側,至扎崩溝地區變寬,地表並有扎崩溝南礦帶。北岩帶呈斷續出露,規模較小,西端有圓池山礦化點。總體講,三個岩帶向西收斂,向東撒開。中岩帶和南岩帶圍岩為下二疊統下組砂岩、千枚狀板岩、炭質板岩、玄武岩等。岩體中常見圍岩的殘留體存在。中岩帶北部邊緣分布有混合岩化碎裂花岩崗。北岩帶圍岩除下二疊統外,尚有上石炭統。超基性岩體的產狀與圍岩產狀同步變化,與圍岩呈整合產出。岩體以輝橄岩為主體,其次有橄欖岩,少量純橄岩、橄輝岩、輝石岩等。岩體普遍蛇紋石化,鏡下幾乎無橄欖石。輝石均絹石化,僅見輝石殘晶。岩石類型屬鎂質超基性岩,鎂鐵比值平均9.6,為正常系列和鋁過飽和系列兩種,Fe2O3含量高於FeO,氧化程度高。

(二)礦區構造

礦區位於德爾尼復背斜的南翼接近軸部。

褶皺構造:在圍岩和岩體中均有較多褶皺,軸向NW,與地層和岩體走向一致。岩體中心位置與背斜吻合。背斜南北兩側各有一個向斜。Ⅰ號礦體位於背斜軸部,Ⅱ號礦體位於南側向斜軸部,Ⅶ號礦體位於背斜的北翼。

斷裂構造:礦區斷裂構造以縱向斷裂為主,橫向及斜斷裂不發育。縱向斷裂表現為逆斷層帶,片理化帶及角礫帶。

(三)礦體特徵

礦體:礦區內有Ⅰ、Ⅱ、Ⅴ、Ⅶ四個主礦體(表2-10),22個小礦體,均產於超基性岩體中,幾乎全部為埋藏不深的隱伏礦,呈透鏡狀或似層狀,與圍岩界線清楚,但具明顯的褶皺形態。各礦體一般中部厚,向兩端逐漸變薄。礦體雖然產在超基性岩體的中部,但局部地段的礦體的直接頂板岩層為一厚度不大的板岩夾變砂岩層(圖2-26)。

表2-10主礦體礦量、規模及含量一覽表Table 2-10Schele of dimension,grade and ore reserves of main ore bodies

礦石礦物成分見表2-11。

表2-11各類礦石的礦物成分Table 2-11Mineral content of ore

圖2-26德爾尼銅礦Ⅰ號礦體橫剖面圖Fig.2-26cross section of ore body No.1 in ur'ngoi copper deposit

1—第四系殘坡積物.2—板岩;3—蛇紋岩;4—碳酸鹽化角礫狀蛇紋岩;5—礦化片狀蛇紋岩;6—銅鋅鈷硫礦石;7—銅鋅硫礦石;8—銅鐵硫礦石;9—銅硫礦石;10—銅硫(暫難利用)礦石;11—鈷硫礦石;12—銅礦石(氧化礦);13—銅礦石(氧化礦暫准利用);14—夾石;15—鐵帽;16—礦體邊界線;17—礦石工業類型邊界線;18—地質界線;19—斷層;1—主礦體及小礦體編號

礦石中主要組分:銅、鋅、鈷、硫均可單獨圈出礦體。銅含量在1%左右,個別樣品高達10%。鋅含量在1%左右,個別樣品高達7.28%。鈷含量為0.08%~0.1%,個別樣品達0.4%。鈷主要分散在黃鐵礦和磁黃鐵礦中。黃鐵礦含鈷量最高,其次是磁黃鐵礦;各期黃鐵礦中早期黃鐵礦含鈷量最高。硫一般含量在30%~40%,一部分樣品含硫達50%。

伴生組分:各主礦體含量較高的伴生組分為Au、Ag、Se、Cd、Ga、In。Au、Ag在氧化礦石中含量高於原生礦石。礦石中還含有微量Th和U。

礦石的結構和構造見表2-12。

礦石類型:絕大部分為原生礦石,局部地表有少量氧化礦石。原生礦石為塊狀和條帶狀含銅黃鐵礦礦石,構成礦體的主體部分,它主要分布在礦體上半部。條帶狀含銅黃鐵礦礦石主要分布在礦體下半部以及礦體兩端尖滅部位。浸染狀和角礫狀礦石分布不廣。礦石工業類型以銅鋅鈷硫礦石、銅鋅硫礦石、銅鈷硫礦石為主體。

主要組分的分布規律:銅、鈷和硫基本上分布在整個礦體中,鋅主要分布在礦體上部。

(四)圍岩蝕變

礦體圍岩蝕變以碳酸鹽化和蛇紋石化最為發育,分布最廣,與礦體空間關系密切。其次有滑石化、綠泥石化、鈉閃石化、硅化、綠簾石化、閃石化、黑雲母化、金雲母化、石榴子石化等。這些蝕變較弱,分布不普遍,與礦體關系不密切。

表2-12礦石的結構和構造分類Table 2-12Texture and structure of ore

碳酸鹽化:超基性岩內碳酸鹽化廣泛發育,蝕變礦物有方解石、白雲石、菱鎂礦等。

蛇紋石化:蛇紋石化幾乎遍及整個超基性岩體,圍繞礦體形成一個寬約數十米至數百米的蛇紋岩包圍圈,內圈為碳酸鹽化蛇紋岩。蝕變礦物主要為纖蛇紋石、葉蛇紋石、膠蛇紋石等。超基性岩體的蛇紋石化的形成共有三期,其中第二期蛇紋石化與礦化伴生。

(五)成礦作用

1.地質構造背景

布青山-阿尼瑪卿山帶的主要特徵有:

(1)從衛片上清楚地看出,阿尼瑪卿帶北側修溝-瑪沁一帶有一條區域性大斷裂存在,區域重力、航磁也顯示深大斷裂的特徵。該斷裂是具有繼承性和長期性的深大斷裂帶,是塔柴古陸(或華北古陸)與華南古陸過渡地帶,中新元古代具有華北古陸邊緣的演化史,古生代及以後則具有華南古陸的特徵。

(2)區內地層以上古生界為主,岩石變質程度深,一般出現千枚岩、變砂岩、大理岩,甚至出現片岩、片麻岩。

(3)德爾尼北側中-酸性侵入岩的同位素年齡為120Ma、153Ma、174Ma,為燕山期,也還有可能印支期和喜馬拉雅期岩體。德爾尼岩體北側碎裂花崗岩有的為混合花崗岩。

(4)基性、超基性岩帶呈NW或NWW向延展,斷續分布長達300餘公里,成群出現。岩體呈長條狀,密集平行排列,斷續延伸。岩帶中也有中古元古代的古老構造殘片出露。德爾尼礦區北側斜長角閃岩K-Ar法年齡值742Ma,德爾尼地區超基性岩及玄武岩Sm-Nd法年齡值1027Ma,Rb-Sr法年齡值672Ma。

2.超基性岩的成因

隨著地質研究程度的加強,對超基性岩的認識不斷加深。

(1)據鑽孔資料,在深達1000m處,超基性岩體仍然存在,並有銅礦體或礦脈。

(2)德爾尼礦區超基性岩體直接產於

砂板岩中,但

中火山岩夾層並不與超基性岩直接接觸,未見二者的過渡關系。扎崩溝地區玄武岩與超基性岩呈整合接觸,無蝕變作用,玄武質火山碎屑岩有硅質岩。圓池西山塊狀含銅黃鐵礦產於玄武岩中,而玄武岩在超基性岩中呈小包體產出。

(3)岩體與圍岩接觸一般見不到接觸變質現象,接觸處偶有規模不大的片狀蛇紋岩,這僅是構造接觸的標志。

(4)「角礫狀」超基性岩的形態產狀和成因是復雜的。一種呈線型分布,蛇紋岩破碎成角礫,被碳酸鹽膠結,方解石呈網脈狀,可能屬於就地破碎後期構造擠壓形成;第二種是角礫狀與塊狀蛇蚊岩呈漸變過渡關系。角礫狀蛇紋岩的角礫和膠結物均為超基性岩物質,角礫大小不等,角礫和膠結物比值變化極大,特別在扎崩溝地段如此。角礫狀超基性岩分布大致呈橢圓形,可能具隱爆性質;第三類角礫和膠結物均為超基性物質的岩石,呈線型分布,或呈長軸狀透鏡體,膠結成分比例較低,角礫稜角模糊,可能是超基性岩流中自破碎角礫岩。

(5)德爾尼礦區及其外圍超基性岩體岩石中見有交織鬣刺、梳狀顯微結構,並有火焰狀構造,說明該礦區有科馬提質橄欖熔岩流存在(西北有色地質研究所,1991年)。

(6)超基性岩與圍岩的形成具有同時性。

布青山-阿尼瑪卿山岩帶超基性岩生成於兩個時代:中晚元古代便有具火山噴流特點為主的超基性岩,早二疊世是生成該帶超基性岩的主體時期,形成侵入性質的超基性岩,而且與夾火山岩的沉積地層相隔時間不大。

3.成礦條件

(1)德爾尼礦床的成礦受超基性岩體控制,岩體規模大小與成礦有一定的關系,一般說岩體愈大,對成礦愈有利,但不是絕對的。

(2)超基性岩受

砂板岩地層控制,二者生成時間相近,並且,

中火山岩夾層愈多,其附近超基性岩成礦可能性愈大。

(3)超基性岩帶與斷裂帶分布一致,換言之即與礦帶分布也一致。

(4)超基性岩體中夾有較多圍岩包體,包體長軸方向與區域構造方向一致。有的圍岩包體明顯呈向斜構造,向斜軸部有成礦的可能性。

(5)整個岩帶中,若超基性岩體附近出露有中酸性-酸性侵入岩,則超基性岩體有礦化顯示,說明二者在成礦上有一定聯系。

(6)超基性岩體大致分為三個岩帶。如果岩帶彼此接近,或岩帶膨大縮小,在其產狀變化部位,均有礦化現象或工業礦體。

(7)超基性岩體中有噴發性質與侵入性質超基性岩石(實際較難區分)共生時,對成礦有利。

(8)在淺綠色葉蛇紋岩(有時有片理化)附近存在塊狀暗綠色纖維蛇紋岩,在後者中或在二者過渡處有礦化存在。

四、礦床成因

(一)礦床一般特徵

(1)礦體圍岩主要是角礫狀蛇紋岩、暗綠色蛇紋岩和葉蛇紋石白雲岩,局部為碳質沉凝灰岩。後者往往產於礦體上盤。

(2)礦體與圍岩界線清楚。在礦體周圍發育有似外帶的浸染狀礦化(黃鐵礦、黃銅礦),厚數厘米至數米不等。在德爾尼西部或扎崩溝,地表有厚1~2m呈塊狀和脈狀的礦體位於浸染狀礦帶中。

(3)礦區有34個礦體群,各群中有一主礦體,附屬有若干小礦體。

(4)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雁行狀排列,有3個層位,各礦體首尾相連。

(5)礦體與圍岩(砂板岩)具有同步褶皺。

(6)主礦體中上部為含銅黃鐵礦石,下部為含銅磁黃鐵礦石。金屬礦物組成:黃鐵礦80%~90%、磁黃鐵礦5%、磁鐵礦2%、黃銅礦1%~2%、閃鋅礦0.5%~2%。德爾尼西部深處見稠密塊狀磁黃鐵礦礦石,磁黃鐵礦70%~80%、黃鐵礦20%~330%、黃銅礦、閃鋅礦極微。

(7)礦石中非金屬礦物以碳酸鹽(方解石和白雲石,少量菱鎂礦)和石英為主。前者含量20%以下,石英3%以下。碳酸鹽和石英與金屬礦物呈不規則共生,部分為脈狀產出。礦石中一般不見超基性岩的礦物成分。

(8)堆晶結構,塊狀和條帶塊狀是主要礦石結構構造。浸染狀構造發育在礦體邊部、四周和尖滅部,以及附屬的小礦體中。角礫狀構造在礦石中分布較廣,無明顯規律。

(9)碳酸鹽化和蛇紋石化是主要的圍岩蝕變。碳酸鹽化產於礦體上盤,底板未見。礦體頂底板一般有片狀或碎裂蛇紋岩帶出現。這兩種蝕變與礦體僅有空間關系。

(二)成礦物質來源

(1)礦體產於超基性岩中,岩體中各類岩石到處可見星點狀硫化物,特別是黃鐵礦分布廣。

(2)超基性岩中Cu只有地殼平均豐度的1/3,Co不足平均豐度1/2,Zn低於平均值。表明原始岩漿分異好,Cu、Zn、Co已集中於礦化流體中。

(3)岩石和礦石的稀土模式表明,超基性岩是地幔低度熔融產物,浸染狀礦石和塊狀礦石為同源分異產物。岩、礦石是在較氧化條件下生成的。礦石顯δEu正異常,岩石顯弱負異常。玄武岩和超基性岩屬同源而非直系相關。

(4)礦石硫同位素δ34S為—6.15‰~6.64‰(12件),平均6.88‰。1991年資料δ34S為—4.32‰~+8.89‰(11件)。變化范圍小,比隕石硫范圍稍大,可認為硫源主要來自上地幔,有部分地殼硫混入。

(5)超基性岩石的初始釹0.510899,接近地幔岩的初始值。礦石磁鐵礦δ18O為0.52‰~7.85‰,平均4.42‰(13件);岩石中磁鐵礦2.41‰;全岩δ18O為5.71‰~10.82‰(13件),平均8.37‰,較一般超基性岩高。說明屬岩漿來源,有外來物質混染。

(6)據少量硫、氧同位素地質溫度計計算結果,蛇紋岩成岩溫度1412~1496℃,其中硫化物形成溫度大於320℃。個別黃鐵礦的生成溫度為210℃(段國連,1991)。

(三)幾種不同的礦床成因觀點

目前對德爾尼礦床成因認識分歧意見較大。綜合有以下觀點:熱液礦床、沉積礦床或噴發-沉積礦床、熔離貫入或熔離貫入-熱液礦床、「德爾尼式」銅礦床、復合礦床、二重性礦床,該礦床具有岩漿礦床和噴氣沉積礦床的雙重特點。

❺ WOW鈷礦哪張圖多

鈷礦可以通過開采鈷礦脈獲得,多的地圖有祖達克(221)、嚎風峽灣(179)、北風苔原(168),刷新位置如下:

1、祖達克

除此之外還可以去龍骨荒野(147)、灰熊丘陵 (123)、風暴峭壁(16)和晶歌森林(11),都有刷新點,可以根據玩家等級去相應的地圖采礦。

(5)鈷礦工業需要什麼條件擴展閱讀

魔獸采礦的技巧

1、在采礦訓練師旁邊一般有采礦供應商,在供應商那裡買一隻采礦用的鋤頭才能開始采礦。

2、學習了采礦之後,可以在右上角小地圖的放大鏡子菜單中選擇搜尋礦脈,這樣當到達有礦脈的地方,小地圖上會顯示一個黃色的點,在黃點位置就有礦石。

3、採集來的礦石一般只有珠寶加工專業才能使用,而像鍛造工程學這樣的專業需要將礦石熔煉成錠之後才能作為材料被使用。

4、熔煉礦石需要找到熔爐,在各大主城的采礦訓練師旁都有熔爐,站在熔爐邊按K鍵打開技能書,使用熔煉技能就能把礦石熔煉成相應的金屬錠了。

❻ 魔獸世界采礦375-450

鈷礦分布於嘯風峽灣、北風苔原、灰熊丘陵、龍骨荒野和祖達克(推薦采礦地圖),富礦僅僅是非富礦的隨機替代品而已。一個富礦與貧礦唯一的差別,就是貧礦能夠采2-4次,富礦為5-8次。(外形沒差別哦)

熔煉一塊鈷礦錠現在只需要一塊礦石,需要采礦350(黃),362變綠,375變灰。採集鈷礦礦點需要采礦350;採集富鈷礦礦點需要采礦375
薩隆邪鐵分布於冰冠冰川、風暴群巔、肖拉查盆地(推薦采礦地圖)、冬擁湖,並少量分布於祖達克,富礦與貧礦的差別如同鈷礦般沒有任何可見區別(除了我沒有在祖達克發現過任何富薩隆邪鐵礦點)。

熔煉一塊薩隆邪鐵錠需要兩塊礦石,需要采礦400。採集薩隆邪鐵礦點需要采礦400;採集富薩隆邪鐵礦點需要采礦425.

泰坦礦分布於除祖達克以外的所有有薩隆邪鐵的地方,是薩隆邪鐵的隨機替代礦點(類似銀礦代替錫礦)。採集次數為2-4次;伴生1-2個晶化風/水/火,1-4個地,以及藍綠寶石,晶化物幾率為50%。

2*熔煉一塊泰坦錠需要兩塊礦石,需要采礦技能450.採集泰坦礦點需要采礦技能450.

所有礦點在你的采礦技能高於其下限26時變黃,51時變綠,76時變灰。

閱讀全文

與鈷礦工業需要什麼條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車牌上的w什麼意思 瀏覽:803
嘉祥工業園位於嘉祥哪裡 瀏覽:16
岳陽市區哪裡有培訓汽車的 瀏覽:373
汽車和高鐵哪個厲害 瀏覽:439
奧迪q5進取型藍牙在哪裡打開 瀏覽:943
廣州汽車貼車衣哪裡好 瀏覽:496
新型工業都有哪些 瀏覽:296
北京美孚工業油一般多少錢 瀏覽:436
工業化如何改變童年英文演講視頻 瀏覽:915
汽車怎麼翻新大燈 瀏覽:602
寶馬x3電池怎麼換電池 瀏覽:347
連平三角工業園有個什麼學校 瀏覽:668
河北工業氧氣多少錢 瀏覽:276
三河工業新區管委會有哪些大學 瀏覽:178
路虎賓士g哪個好 瀏覽:585
廣東省核工業局單位如何 瀏覽:275
汽車劃痕怎麼局部噴漆 瀏覽:766
賓士c180適合什麼腳墊 瀏覽:207
綿陽到遵義的汽車多久 瀏覽:243
奧迪田宮哪個質量好 瀏覽: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