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資本主義如何發展工業

資本主義如何發展工業

發布時間:2022-02-05 14:37:23

Ⅰ 資本主義是怎樣產生並發展的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產生於封建社會內部。封建社會經濟結構的解體使資本主義的要素得到解放。14、15世紀,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例如威尼斯)已經稀疏地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但是資本主義時代是從16世紀才開始的。

在封建社會末期,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封建社會自然經濟的解體,引起小商品生產者的兩極分化。資本的原始積累加速了這種分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基本條件是:

一方面,產生大批失去生產資料而不得不出賣自己勞動力的無產者;

另一方面,巨額的貨幣和生產資料集中在少數人手裡轉化為資本。所謂資本原始積累,就是強制地使勞動者同他們的生產資料分離的歷史過程,而對農民土地的剝奪是全部過程的基礎。其產生的途徑有兩個:

一是從小商品經濟分化出來;

二是從商人和高利貸者轉化而成。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被破壞,大量農民和手工業者破產,從而既給資本主義提供了自由勞動力,又給它造成了商品市場。剝奪農民和手工業者的歷史在不同國家帶有不同的特點,經歷不同的階段。

勞動力轉化為商品和生產資料轉化為資本,標志著簡單商品生產向資本主義生產的過渡,也標志著對勞動者的剝削形式的變換,即由封建剝削變成資本主義剝削。資本原始積累還包括對殖民地的侵佔和掠奪,以及其他利用國家權力的暴力手段。

發展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同封建制度的地方特權、等級制度和人身依附是相矛盾的。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的經濟、政治力量不斷壯大,為各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准備了條件。荷蘭在16世紀末,英國在17世紀中葉,法國在18世紀末,德國及其他一些國家在19世紀中葉,先後爆發資產階級革命,變革了封建制度,從而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取代封建的生產方式掃清了道路。

資本主義經濟是經過工業革命,由工場手工業過渡到機器大工業以後最終確立的。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以及隨之而來的殖民地的開拓,使銷售市場擴大了許多倍,加速了手工業向工場手工業的轉化。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由於在工場內部實行勞動分工,比資本主義初期實行簡單協作的手工業,大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到18世紀,在英國等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裡,國內市場與世界市場的迅速擴大,越來越同工場手工業的狹隘的技術基礎發生矛盾。資本家為了在競爭中獲取更多的利潤,要求進一步改進生產技術。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誕生的機器大工業,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物質技術基礎已經建立。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抗階級成為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的階級結構。

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於生產,促進了生產力迅速發展,使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擴展到一切生產部門,同時也使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抗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在各個國傢具有共同的規律並帶來類似的後果,但是各個國家由於具體的歷史條件不同,也具有各自的特點。

社會化生產和資本主義所有制之間的矛盾還表現為個別企業生產的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對立。簡單商品生產已經包含著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的萌芽,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把這種無政府狀態推向極端。

大工業和世界市場的形成使資本家之間的斗爭具有普遍性和空前激烈性。資本家為了佔有更多的剩餘價值,同時也在競爭規律的支配下,竭力應用科學技術的成果,不斷改進機器,加強自己企業中社會化生產所具有的組織性,其結果是不斷加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

資本主義大工業巨大的擴張遇到了資本主義佔有所造成的市場相對狹小的限制,社會化生產所必需的客觀比例遇到了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的破壞,沖突便成為不可避免。1825年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地爆發,就是這種沖突的突出表現。在危機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部機構在自己創造的生產力的壓力下失靈了。

周期性經濟危機表明,社會生產力以日益增長的威力要求擺脫它作為資本的那種屬性,要求在事實上承認它作為社會生產力的性質。生產力的這種反抗,迫使資本家階級不得不在資本關系內部可能的限度內,部分地承認生產力的社會性質。

由資本集中而產生的股份公司、壟斷組織以及國家佔有就是這種趨勢的表現。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過渡到它的最高階段,即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1)資本主義如何發展工業擴展閱讀:

在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初,大資產階級包括包稅人、軍火供應者、國家特許公司的重要股東。他們與封建專制制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部分人不願意推翻封建專制制度,只希望通過改革限制一下君主的權力,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及消除舊制度的某些弊害。一般而言,大資產階級就是不僅掌握雄厚的經濟實力而且控制一部分政治大權的資產階級。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大資產階級往往是從「買辦」開始起家的。「買辦」一詞來源於葡萄牙文Comprador的音譯,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替外國資本家在本國市場上服務的中間人和經理人,他們與封建統治階級和外國資本主義有密切的聯系,並通過出賣民族利益聚積起十分龐大的經濟和政治勢力,最終發展為官僚資產階級,例如中國的四大家族。

在法國,中等資產階級包括手工工場主、中等商人和海運者,他們擁有較強的經濟力量,採用大機器生產,生產規模大,對工人剝削程度深。但是他們與政治權利無緣,自己的利益經常得不到保障,生產上受封建統治者阻礙和大資產階級的控制,所以他們意識到封建制度是自己發展的障礙,政治上要求徹底廢除封建土地關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中等資產階級就是民族資產階級,如早期資本家陳啟源、朱其昂等人。他們在生產中艱難起家,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壓迫和束縛。在完成反帝反封建斗爭的任務中,他們屬於革命階級,但是革命中又具有兩面性。解放後,通過社會主義改造,這個階級被轉化為社會主義的勞動者。

Ⅱ 英國的資本主義經濟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雖然在14世紀和15世紀,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如義大利北部的佛羅倫薩就已經稀疏地出現了資本主義的最初萌芽,並在16世紀西歐一些國傢具備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基本條件,但是直到17世紀40年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才真正開始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的時代。在資本主義歷史發展的第一個階段,英國資產階級並沒有立即建立起與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先進生產力,它們沿用的還是封建社會母體內成長起來的現存的社會生產力。在經濟上,它們並不是依靠生產力的發展求得資本的積累,而主要是依靠政權的強制力量,進行在國內以「圈地運動」和在國外以瘋狂的殖民掠奪為主要形式的「原始積累」。資產階級是以血與火的文字寫就了它們經濟發展初始階段的歷史。處在初期階段的資本主義經濟關系並不穩固,作為這一經濟關系軸心——僱傭勞動對資本還處在「形式隸屬」的階段。
從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末,是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的發展階段,也是自由競爭資本主義轉向壟斷資本主義的階段
以蒸汽機的發明及其廣泛使用為標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是歷史無代價地饋贈給資產階級的一份「厚禮」。實現了自然力代替人力的變革,導致近代機器製造業的蓬勃興起和交通運輸業的革命性變革。確實,在1760年之後的不到一百年的歷史中,英國就實現了以機器大工業為主體的工廠制度取代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工廠手工業的革命,創立了物質文明進步的奇跡,使英國率先成為以機器大工業占據優勢的先進的工業國。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彪炳千古的《共產黨宣言》中深刻地回顧了這一歷史成就,他們指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之後,18世紀後半期,美國和法國也先後取得了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19世紀中葉,德國、俄國和日本也經歷了不同形式的資產階級革命。這些國家在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也相繼完成了產業革命,普遍建立了自由竟爭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1 ,工業革命:17世紀40年代
蒸汽機的發明-瓦特
2 ,第二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70年代-電力的廣泛使用。
3 ,科技革命,即第三次工業革命-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使用。

Ⅲ 資本主義是怎樣產生並發展的(按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分析)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產生於封建社會內部。封建社會經濟結構的解體使資本主義的要素得到解放。14、15世紀,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例如威尼斯)已經稀疏地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但是資本主義時代是從16世紀才開始的。在封建社會末期,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封建社會自然經濟的解體,引起小商品生產者的兩極分化。資本的原始積累加速了這種分化,造成資本主義生產的基本條件是:一方面,產生大批失去生產資料而不得不出賣自己勞動力的無產者;另一方面,巨額的貨幣和生產資料集中在少數人手裡轉化為資本。所謂資本原始積累,就是強制地使勞動者同他們的生產資料分離的歷史過程,而對農民土地的剝奪是全部過程的基礎。其產生的途徑有兩個:一是從小商品經濟分化出來;二是從商人和高利貸者轉化而成。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被破壞,大量農民和手工業者破產,從而既給資本主義造成了勞動力市場,又給它造成了商品市場。剝奪農民和手工業者的歷史在不同國家帶有不同的特點,經歷不同的階段。勞動力轉化為商品和生產資料轉化為資本,標志著簡單商品生產向資本主義生產的過渡,也標志著對勞動者的剝削形式的變換,即由封建剝削變成資本主義剝削。資本原始積累還包括對殖民地的侵佔和掠奪,以及其他利用國家權力的暴力手段。 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同封建制度的地方特權、等級制度和人身依附是相矛盾的。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的經濟、政治力量不斷壯大,為各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准備了條件。荷蘭在16世紀末,英國在17世紀中葉,法國在18世紀末,德國及其他一些國家在19世紀中葉,先後爆發資產階級革命,變革了封建制度,從而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取代封建的生產方式掃清了道路。 資本主義制度是經過工業革命,由工場手工業過渡到機器大工業以後最終確立的。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以及隨之而來的殖民地的開拓,使銷售市場擴大了許多倍,加速了手工業向工場手工業的轉化。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由於在工場內部實行勞動分工,比資本主義初期實行簡單協作的手工業,大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到18世紀,在英國等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裡,國內市場與世界市場的迅速擴大,越來越同工場手工業的狹隘的技術基礎發生矛盾。資本家為了在競爭中獲取更多的利潤,要求進一步改進生產技術。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誕生的機器大工業,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物質技術基礎已經建立。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抗階級成為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的階級結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於生產,促進了生產力迅速發展,使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擴展到一切生產部門,同時也使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抗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在各個國傢具有共同的規律並帶來類似的後果,但是各個國家由於具體的歷史條件不同,也具有各自的特點。 社會化生產和資本主義所有制之間的矛盾還表現為個別企業生產的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對立。簡單商品生產已經包含著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的萌芽,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把這種無政府狀態推向極端。大工業和世界市場的形成使資本家之間的斗爭具有普遍性和空前激烈性。資本家為了佔有更多的剩餘價值,同時也在競爭規律的支配下,竭力應用科學技術的成果,不斷改進機器,加強自己企業中社會化生產所具有的組織性,其結果是不斷加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資本主義大工業巨大的擴張遇到了資本主義佔有所造成的市場相對狹小的限制,社會化生產所必需的客觀比例遇到了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的破壞,沖突便成為不可避免。1825年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地爆發,就是這種沖突的突出表現。在危機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部機構在自己創造的生產力的壓力下失靈了。周期性經濟危機表明,社會生產力以日益增長的威力要求擺脫它作為資本的那種屬性,要求在事實上承認它作為社會生產力的性質。生產力的這種反抗,迫使資本家階級不得不在資本關系內部可能的限度內,部分地承認生產力的社會性質。由資本集中而產生的股份公司、壟斷組織以及國家佔有就是這種趨勢的表現。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過渡到它的最高階段,即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Ⅳ 資本主義世界工業文明飛速發展的根本原因

生產關系使生產力的快速發展

Ⅳ 資本主義國家是怎麼發展的

一、世界資本主義發展歷程

1、萌芽——簡單協作時期(14—16世紀)
重大事件:新航路開辟、早期殖民擴張、文藝復興、宗教改革
2、興起——工場手工業時期(17—19世紀初期)
重大事件:早期資產階級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歐洲封建國家改革、啟蒙運動
3、發展——蒸汽時代 (19初-1870年)
重大事件:工業革命、資產階級革命與改革運動(美國內戰、日俄改革、意德統一)、社會主義運動(馬克思主義誕生、第一國際、巴黎公社)、民族解放運動(亞洲革命風暴)
4、成熟——電氣化時代前期 (1870年—1917年)
重大事件:第二次工業革命、壟斷組織產生、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加劇,一戰爆發
5、相對穩定發展——電氣化時代後期(1918-1945年)
①戰後初期(1918--1923),一戰給歐洲資本主義國家造成嚴重破壞,美國開始取代英國掌握世界經濟霸權
②二十年代(1923--1929),經濟復甦,相對穩定繁榮
③三十年代(1929--1939),爆發世界經濟大危機,法西斯上台並對外侵略擴張
④二戰時期(1939--1945),二戰爆發,法西斯與反法西斯的矛盾成為世界主要矛盾
6、進一步發展——信息時代、知識經濟時代 (1945 年-至今)
①1945-1950年,西歐、日本經濟快速復甦並達到戰前水平,美國掌握世界經濟霸權
②1950—1973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高速增長,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強(西德、日本經濟崛起),經濟格局由美國獨霸發展美日歐三足鼎立
③1973-80年代初,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相互交織(「滯脹」階段)
④1980初-90年代初,經濟回升並增長
⑤90年代後,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集團化趨勢加強、知識經濟興起
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
1、形成過程:
①開始形成:新航路開辟後
原因:新航路開辟後,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加強各地之間的聯系,早期殖民擴張使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②初步形成:19世紀六七十年代
原因:第一次工業革命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推動工業資產階級對外強占商品市場與原料產地,世界各地許多國家和地區被淪為列強的經濟附庸,世界市場初步形成。其標志是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經濟危機的爆發。
③最終形成:二十世紀初
原因: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列強加緊對外侵略擴張,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世界被瓜分殆盡,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2、世界市場的作用(評價)
①促進了世界各國生產力的蓬勃發展
②進一步促進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客觀上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擴展到世界各地,沖擊了當地落後的社會生產方式
③加強了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聯系,導致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三、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格局的演變
1、19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①確立原因:
a、英國最早發生工業革命,經濟實力最強
b、英國擁有廣闊的殖民地
喪失原因:
a、19世紀末20世紀初,向帝國主義過渡過程中,資本家不願採用新技術和新設備
b、美德經濟的迅速發展,超過英國
2、二戰後初期,美國確立了世界經濟霸權地位,日本、西歐受控於美國
原因:
a、美國在向帝國主義過渡的過程中,工業總產值躍居世界第一位
b、兩次世界大戰,使美國大必橫財
c、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力量在戰爭中被削弱
3、二十世紀六七十年年代以後,出現美、日、歐三足鼎立的局面
原因:日本、西歐經濟崛起,開始沖擊美國經濟霸主地位,美國經濟實力則相對衰落
4、九十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多極化格局形成
原因: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和全球一體化趨勢加強
四、世界近現代史上資本主義經濟有四次快速發展,是哪四次?原因分別是什麼?分別造成什麼影響?
1、第一次:19世紀中期
原因:
①第一次工業革命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
②新興資產階級在世界范圍內搶占更為廣闊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
特點: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影響:
①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
②資本主義國家進一步對外侵略擴張,最終東方從屬於西方
③促進社會進步,工業文明逐漸取代農業文明
④三大進步潮流自由主義、民族主義、社會主義相位而生
2、第二次:1870~1913年
原因:
①第二次工業革命提高了社會生產力
②帝國主義瘋狂瓜分世界,促進經濟的發展
③歐美處於相對和平發展時期
④資本主義產生了壟斷組織,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特點: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美德經濟迅速發展,英法相對緩慢,英國喪失世界工廠地位,俄日發展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殘余
影響:
①列強瘋狂瓜分世界和資本輸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殖民體系最終形成
②帝國主義矛盾加深,最終引發一戰
3、第三次:1923~1929年
原因:
①歐美各國重視技術的革新,注重調整政策
②戰勝國以「委任統治」的形式對殖民地進行瓜分
③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世界形勢相對和平
特點:美、日發展突出,美國掌握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霸權。德國經濟重新崛起
影響:
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加據,帝國主義國家間矛盾日益尖銳,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激化,最終爆發1929-1933年經濟危機
4、第四次:20世紀50~70年代
原因: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
②發達國家利用國際經濟舊秩序,加強對第三世界的掠奪
③雅爾塔體系的確立,在一定時期內使世界局勢相對安定
④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空前發展
特點:日本、西歐發展迅速,美國經濟霸主地位動搖。
影響:
①70年代,美、日、歐三足鼎立的經濟格局形成
②西方大國利用雄厚的經濟實力,加強對第三世界國家的干預
③使世界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科教在國際競爭中的戰略地位日益突出

Ⅵ 為什麼說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1.工業革命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先進的生產力,使得資本主義的生產組織形式由手工工場轉變為大機器生產的工廠,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2.工業革命發展壯大了資產階級,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為資本主義確立在世界范圍內的統治奠定基礎.
3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國家需要更多的海外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刺激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擴張海外殖民地的野心,促進了西方殖民活動的發展.
4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社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此,資本主義社會開始出現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工業無產階級為爭取生存和權力展開了斗爭.
5工業革命的開展,深刻影響到了資本主義國家人民的生活方式,促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城市化進程和近代城市的興起.

Ⅶ 資本主義工業發展階段的介紹

development stage of capitalist instry 資本主義工業在其發展過程中經歷的簡單協作、工場手工業和機器大工業三個階段。這幾個階段既是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和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的過程,又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不斷發展,資本對僱傭勞動的剝削和統治不斷加強,相對剩餘價值生產不斷擴大的過程。

Ⅷ 資本主義的確立和發展是怎樣的

是工業化以及工業革命給資本主義帶來確定和發展。例如在最早英國的殖民地北美大陸,資本主義制度是社會的主題,而封建制度是社會的殘余,當然社會還有少部分的奴隸制度。在北美發生獨立戰爭之前,在英國的管轄之內北美大陸已經擁有一個完善的工業社會基礎,雖然早期的英國確實在不斷虐奪美洲大陸的物質和財富,它也將工業化傳到了北美,再加上北美大地物產豐富,很少出現飢荒,糧荒等問題,所以工業化在北美得以發展,隨即資本主義的浪潮也隨即來臨。

而在英國早在十四世紀,出現紡織業的時候,社會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苗頭,而到了十五世紀,已經出現了大量紡織行業的工廠,在資本主義的擴張下,紡織行業不斷分工從采購材料,加工製造,到最後進貨銷售,這些階段一步一步由商人開始接管運行,而被僱傭者,只是獲取一定程度的加工費,商人便成為了資本主義的傳播載體。最後從紡織業到其他行業,商人群體不斷增加,資本主義的發展也得以按下快進鍵。

Ⅸ 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的原因有哪些問題

影響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1.推動的因素
(1)西方列強的侵略,在給中華民族帶來沉重災難的同時,也不斷地沖擊著中國的生產方式和思想觀念,瓦解著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客觀上為民族工業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某些條件和可能。
(2)由於時代潮流的沖擊和鞏固統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國歷屆政府都鼓勵興辦實業。
(3)中國人民反帝愛國熱情不斷高漲,使實業救國具有日益廣泛的社會基礎,有力地推動了民族工業的發展。
(4)實業家們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是支撐近代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力量源泉。
2.阻礙的因素
(1)缺乏資本、人才、技術、市場和思想觀念的准備。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環境,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束縛,這是阻礙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3)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投資方向和發展主要在輕工業領域,重工業基礎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這種工業結構和地區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業呈畸形發展,未能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
(4)近代中國政局長期動盪,使民族工業的發展缺乏穩定的社會環境。

Ⅹ 工業革命怎樣促進資本主義發展

同意樓上所說的第一、第二點。但資本主義思想應該最早產生於新航路開辟那個時期,而工業革命是使資本主義更加發展而已。

閱讀全文

與資本主義如何發展工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芬蘭的汽車是哪個國家的 瀏覽:482
賓士gts如何彈射 瀏覽:913
汽車懸掛異響有哪些 瀏覽:618
輕工業什麼行業好 瀏覽:920
到汽車西站怎麼坐車 瀏覽:716
玉環機電工業園怎麼去 瀏覽:466
賣房和汽車哪個好 瀏覽:600
易縣汽車總站到西站要多久 瀏覽:553
立體裁片怎麼轉換工業標准紙 瀏覽:85
汽車年檢可以推遲多久 瀏覽:563
長城汽車加美孚嘉實多殼牌哪個好 瀏覽:939
寶馬7系從廠家到4s店一般多久 瀏覽:291
奧迪牽引力怎麼樣 瀏覽:464
工業環保酒精成分是什麼 瀏覽:75
什邡中煙工業和五糧液哪個待遇好 瀏覽:15
賓士amge43兩門版報價多少 瀏覽:931
工業園泉河村什麼時候拆遷徵收 瀏覽:275
深圳哪裡有汽車漂移 瀏覽:945
建汽車超級快充站多少錢 瀏覽:710
寶馬哪個車子好看 瀏覽: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