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食品安全法添加天然色素在食品配料表需要標注顏色么
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宗旨是:為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⑵ 工業色素和食用色素有什麼不同
所含雜質成份比例不同,也就是對人體的危害性是否在安全級別。食用色素所含的雜質、添加劑成份比例都在正常人體耐受范圍,可以安全食用,工業色素就不行了。
⑶ 產品標准中要求使用的原料未在配料表中標注如何處罰
摘要 食品配料表不全違反我國《食品安全法》中規定的食品安全標准,法律規定食品預包裝上應當有標簽,標簽上註明配料表,如有違反將受到行政處罰,相關部門責令改正或者處以罰款。
⑷ 食品配料表如何標注
配料表按照你的這種食品中所用的原料量的多少依次標注就可以
了
⑸ 加工助劑是不是可以不用在配料表中標示出來
根據GB7718的規定,加工助劑不需要標示。
4.1.3.1.1 配料表應以「配料」或「配料表」為引導詞。當加工過程中所用的原料已改變為其他成分(如
酒、醬油、食醋等發酵產品)時,可用「原料」或「原料與輔料」代替「配料」、「配料表」,並按本
標准相應條款的要求標示各種原料、輔料和食品添加劑。加工助劑不需要標示。
⑹ 不同化學色素裡面,哪一些是植物的色素
日常生活中,有一個例子:當我們把切開的紅心火龍果放在水中時,火龍果會將水染紅。在這時,很多人會懷疑是不是火龍果染色了?不染色為什麼掉色呢?
而更有非常心細的網友發現了一個秘密:當我們吃過一些紅心火龍果後,會發現自己的尿液也會變紅。頓時,有人就更加驚慌了,懷疑是不是火龍果有毒。
真正的天然色素實際上不僅僅無害,而且還對人體有很大的好處。比如說花青素,就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能延緩人體機能的衰老。像藍莓這樣的水果之所以被追捧,和較高的花青色含量有很大的關系。
我們在聽到某一食品、某一飲料含「色素」的時候,是不應該產生「色素對身體不好」這一想法的,而更應該想得是「色素對人體的益處。」目前,沒有什麼食品不含色素的。我們吃得水果、糧食,喝得果汁、飲料,都含有色素。
含有色素,不應該是「食品」的原罪。我們應該判斷的是這個食品含得是什麼色素?是天然的色素還是工業色素?以此來判斷該食品是否有害健康,僅僅看到配料表上寫著色素兩個字,就判定這東西有毒,也是一種不理性的消費習慣。
在水果、蔬菜等農產品中,提取色素,來應用色素,是今後色素研究利用的一大方向,我們應該更加支持天然色素的研究和提取,不能將色素簡單的化為「蘇丹紅的同類」,把色素給妖魔化了。
⑺ 如何看食品配料表
食品配料表看其是否有問題,就看是否符合《GB7718-2011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對於配料一項有如下要求:
1、各種配料應按製造或加工食品時加入量遞減順序排列(如飲料水最多,水應排在第一位);
2、如果某種配料是由兩種或以上的其他配料構成的復合配料,應在配料表中標示復合配料的名稱,隨後將復合配料的原始配料在括弧內按加入量的遞減順序標示.如巧克力(可可液塊、白砂糖、可可脂、磷脂、實用香精、檸檬黃),不能僅標巧克力在配料表中.
3、食品添加劑應標示其在《GB2760食品添加劑》標准中的通用名稱,不能僅標示其功能類別名稱.如著色劑(檸檬黃),就不能僅標著色劑(功能名稱).
4、之前舊的標注單一成分的食品可以不標配料表,但是新標准需標注.如:純凈水、大米之類的若無標注就是有問題.
食品營養標簽是否符合要求,就看其是否符合《GB28050-2011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要求,上面也有很多規定的,我就講主要的問題所在:
1、除了一些可以豁免的食品可以不標營養成分表,其餘均需標注;
2、營養成分表核心營養素標注一定要按四加一的順序,即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否則錯誤.
3、包裝上宣傳「含有、高、低、無」等之類的,一定要在營養成分表中標准具體含量.如高鈣,一定要標注鈣含量;
3、修約間隔錯誤;(較專業,一兩句講不清楚)
如果想深入了解可再聯系我發標准.
⑻ 如何看配料表
食品的營養品質,本質上取決於原料及其比例。按法規要求,含量最大的原料應當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排在最後一位。 例如,某麥片產品的配料表上寫著米粉,蔗糖,麥芽糊精,燕麥,核桃,,說明其中的米粉含量最高,蔗糖次之,其中的燕麥和核桃都很少。這樣的產品,營養價值可想而知。
⑼ 視屏的配料表、原料或者營養成分表 是怎樣得出來的
2013年1月1日起,《GB2805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正式實施,這也是我國第一個食品營養標簽國家標准,標志著我國將強制執行食品營養標簽管理制度。對於公眾來說,如何看懂一些常見食品的標簽?又該重點關注哪些成分?專家表示,食品營養標簽的內容非常廣泛,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可以從中選取一些重點內容予以關注,比如食品營養成分表及配料表等。
■ 名詞解釋
預包裝食品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張佳介紹,「所謂預包裝食品,是指食品為非現制的,即消費者在購買時已經包裝好的食品。需要說明的是,超市出售的一些熟食、麵包等,雖然也有一定的包裝,但並不屬於預包裝食品,此外,一些營養素含量波動大的食品例如生鮮食品、現制現售食品及包裝較小,不能滿足營養標簽內容的,例如糖果、食用量小的例如花椒、大料等以及對機體營養素的攝入貢獻較小的食品,如包裝飲用水等,都不屬於預包裝食品的范疇」。
■ 教你看標簽
食品類別 注意區分乳飲料與奶類
「首先要注重看產品類別,標簽上必然會標明食品的類別,而類別的名稱必須是國家許可的規范名稱,能反映出食品的本質」,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介紹,舉例來說,如果飲料包裝上註明「咖啡乳」,要確定其究竟是飲料還是牛奶產品,可以查看食品標簽,如果標簽上的「食品類別」項目註明「調味牛奶」或「調味乳」,則說明產品是在牛奶中加了咖啡和糖,而不是用水添加了糖、增稠劑、咖啡和少量牛奶製成的。如果是後者,那麼在食品類別上就屬於「乳飲料」,而不屬於牛奶。
同樣,對於一些乳飲料和奶類產品的區分,市民也可留意產品標簽。按國家標准,乳飲料不能算作奶類產品,而是飲料,其營養素濃度通常是牛奶的三分之一,營養價值與牛奶不可同日而語。主要的辨別方法有兩點。一是細看包裝,在產品名稱的右下方,通常會隱藏著「飲料」或「飲品」二字。二是可以查看包裝盒側壁上的配料一欄。乳飲料的第一位原料是水,第二位才是牛奶。另外,在營養素含量一欄,其中標示蛋白質濃度大於等於1%的是乳飲料,而按照國家規定,牛奶產品的蛋白質含量必須大於等於2.9%,目前大部分產品都在3%以上。
配料表 原料含量按多少從高到低排序
范志紅說,在購買預包裝產品時,還要留意查看配料表。「食品的營養品質,本質上取決於原料及其比例。按法規要求,含量最大的原料應當排在第一位,按照從多到少的順序,最少的原料排在最後一位」,以麥片產品為例,產品的配料表上如果標示「米粉,蔗糖,麥芽糊精,燕麥,核桃……」說明其中的米粉含量最高,蔗糖次之,其中的燕麥和核桃都很少。如果產品的配料表標示「燕麥,米粉,蔗糖,麥芽糊精,核桃……」其營養品質應當會好得多。
另外,一些「混搭」類產品也會迷惑不少消費者。范志紅建議,產品配料表中內容越復雜,那麼越要仔細看看內容如何。一些飲料產品上通常會註明「原果汁含量>10%」或者「牛奶含量>30%」等字樣,這表明其中有多大比例來自天然原料,其他部分是用沒有營養的配料和水調配而成的。
食品添加劑也是需要格外關注的一項內容。按國家標准,食品中所使用的所有食品添加劑都必須註明在配料表中。通常我們會看到「食品添加劑:」或「食品添加劑()」的字樣,而冒號後面或括弧裡面的內容,就是食品添加劑。因為添加劑的使用量都非常小,低於1%,所以它們「排名不分先後」。按法規要求,食品添加劑不能簡單用「色素」、「甜味劑」等模糊的名稱,而必須註明其具體名稱。這樣,消費者可以從配料表的「食品添加劑」一詞後面看到一些自己平日看不懂的名稱,比如「檸檬黃」、「胭脂紅」等和顏色有關的一定是色素;「阿斯巴甜」、「甜蜜素」等與甜味有關的一定是甜味劑。
成分表 每種食品必須註明5種基本營養數據
營養成分表是食品中最難看懂的部分,需要有一定的營養知識基礎。范志紅解釋,按我國食品標簽相關法規,2013年1月1日後出廠的每一種產品都必須註明5個基本營養數據,包括食品中所含的能量(熱量、卡路里)、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鈉的含量,以及這些含量佔一日營養供應參考值(NRV)的比例。而對於以口感取勝的食物來說,也要小心其中的熱量、脂肪、鈉含量等指標。舉例來說,在購買豆漿粉時,一般是為了獲得其中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成分。通常蛋白質含量越高的產品,其中從大豆中提取的成分越多,對健康也更有益。對於要控制體重的人來說,在購買一些餅干或蛋糕類食品時,要留意查看其中含有的能量和脂肪。如果一個產品脂肪含量特別高,比如100克中含有35克脂肪,它的能量一定也會特別高。在「佔NRV%」這一欄,其中能量一行的數值越高,說明在攝入同等數量食品的情況下,這種產品更容易讓人長胖。
■ 熱點問答
過敏體質人群看清過敏原標志
Q在超市可以發現,一些食品中標示出了食物過敏原,但有些並未標注,有過敏體質的市民該如何選擇?
張佳:從體質上來看,中國人對食物的過敏情況比國外要少,一些比較大的跨國企業會在其產品中標注出過敏原,但這種標示並非強制性的。《通則》中規定了以下食品如果用作配料,宜在配料表中使用易辨識的名稱,或在配料表鄰近位置加以提示:含有麩質的穀物及其製品(如小麥、黑麥、大麥、燕麥等);甲殼綱類動物及其製品(如蝦、龍蝦、蟹等);魚類及其製品;蛋類及其製品;花生及其製品;大豆及其製品;乳及乳製品(包括乳糖);堅果及其果仁類製品。
范志紅:雖然大部分人並沒有明顯的食物過敏,但對少數人來說,含有過敏成分很可能會讓他們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甚至可能危及性命。食物中常見標示的過敏原包括花生、堅果、大豆、牛奶、雞蛋、小麥麵筋蛋白(麩質)等。
Q在一些烘焙類食品的標簽中可以發現,食品原料中含有氫化植物油,但標注反式脂肪酸為零,這是否合理?
張佳:一般食品的營養成分表中會標示出能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四類,同時會標注出鈉的含量,但烘焙類食品在此基礎上,需要標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因為烘焙食品在生產過程中,可能會使用氫化植物油。但也存在特殊情況,即如果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氫化植物油氫化程度特別高,其中含有比較微量的反式脂肪酸,這種情況下可以在營養成分表中標注反式脂肪酸含量為零,關於具體的量化標准,每100克產品中含反式脂肪酸含量小於等於0.3g,即可標注為「0」。
Q一些食品的包裝上標注出各種認證信息,如有機食品認證、ISO認證、無公害食品標志等,對於這些信息,消費者在購買時應如何選擇?
范志紅:ISO認證標志代表著企業的管理質量,表明對生產過程的控制和管理能力較強,有利於預防生產事故和不合格產品的出現,但與營養價值沒有關系。對於其他標志,消費者可以在網上查詢各種認證標志的圖形和具體意義。一般來說,在其他指標相同的情況下,最好能夠優先選擇有認證的產品。
⑽ 現在工業色素都有那幾種有分
色素分為天然色素、後色素、人工合成素。
根據用途不同則分為食用色素和工業色素。化學合成色素是從煤焦油中提取的,多以苯、甲苯等化合物為原料合成,其化學構成物質本身對人體有害,同時在合成過程中產生的砷、汞、鉛等雜質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