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工業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工業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發布時間:2022-07-18 05:31:58

㈠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採取的措施和做法有什麼

國家方案,應對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問題是國際社會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正確處理社會經濟發展、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適應氣候變化三者之間的關系,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為了切實加強對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指導,5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頒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以下簡稱「國家方案」)。
為什麼要出台國家方案
第一,編制國家方案是我國政府履行國際義務的需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要求所有締約方制定、執行、公布並經常更新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方案。
第二,制定國家方案也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我國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水平低、氣候條件差、生態環境脆弱,是最易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國家之一。同時我國正處於經濟快速發展階段,近年來由於能源消費量的大幅上升,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迅速增加,實現「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的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取得成效的目標,形勢嚴峻、任務艱巨。
第三,國家方案是我國第一份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性文件,也是發展中國家頒布的第一部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頒布實施國家方案,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態度,將對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產生積極的作用,也將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新的貢獻。
國家方案要解決什麼問題
我國氣象災害頻發,其災域之廣、災種之多、災情之重、受災人口之眾,在世界上都是少見的。氣候變化對我國影響體現在農業、森林和其他生態系統等領域。
國家方案指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面臨著七大挑戰:
一是發展模式。隨著經濟發展,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要持續增長,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將使我國面臨開創新型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挑戰。
二是能源結構。目前,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以煤為主要燃料的國家。與石油、天然氣燃料相比,單位熱量燃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高出約36%和61%。
三是能源技術自主創新。我國能源生產和利用技術落後是能源利用效率較低和溫室氣體排放強度較高的一個主要原因。
四是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保護林地、濕地的任務加重,壓力加大。
五是農業。我國是世界上農業氣象災害多發地區,人均耕地資源少、農業經濟不發達、適應能力非常有限。如何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合理調整農業生產布局和結構,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確保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對我國農業領域提高氣候變化適應能力和抵禦氣候災害能力提出了長期的挑戰。
六是水資源開發和保護。如何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加強水資源管理,優化水資源配置;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活用水,確保經濟社會的正常運行;切實保護好河流生態系統,對我國水資源開發和保護領域提高氣候變化適應能力提出了長期的挑戰。
七是未來我國沿海由於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岸侵蝕、海水入侵、土壤鹽漬化、河口海水倒灌等問題,對沿海地區應對氣候變化提出了挑戰。
為此,國家方案提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總體目標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取得明顯成效,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不斷增強,氣候變化相關的科技與研究水平取得新的進展,公眾的氣候變化意識得到較大提高,氣候變化領域的機構和體制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國家方案同時提出了到2010年的主要任務:一是通過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總量在一次能源供應結構中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等目標,努力減緩二氧化碳排放。二是通過實現新增改良草地2400萬公頃、治理退化、沙化和鹼化草地5200萬公頃等目標,不斷增強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國家方案提出的政策措施
一是提出了一系列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措施。國家方案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全面落實國務院確定的各項節能降耗措施,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科技進步、加強依法管理、完善激勵政策和動員全民參與,大力推進節能降耗。逐步改善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水電、風電、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和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積極推進核電建設。繼續開展植樹造林工作,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資源保護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清潔生產,發展煤層氣產業,最大限度地減少煤炭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浪費和甲烷排放,加強農村沼氣建設和城市垃圾填埋氣回收利用。繼續貫徹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嚴格控制人口增長。
二是提出了增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的政策措施。國家方案要求,各有關地區和部門要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調整農業生產布局,選育抗逆品種,治理草原退化和土地荒漠化。加強對森林資源和其他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合理開發和優化配置水資源,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加大節水力度,建設大江大河防洪工程體系,提高農田抗旱標准。加強海洋和海岸帶生態系統監測能力、海洋災害應急能力建設,建設沿海防護林體系,提高沿海地區抵禦海洋災害的能力。加強對各類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的監測、預警、預報,科學防範和應對極端天氣與氣候災害事件。
三是提出了加強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政策措施。國家方案指出,要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的作用,加大對氣候變化相關科技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投入力度,加快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領域重大技術的研發、示範和推廣。加強氣候觀測系統建設,開發全球氣候變化監測預測預警技術、溫室氣體減排技術和氣候變化適應技術等。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戰略和方案研究,加強氣候變化科技領域的人才培養。
四是提出了提高氣候變化公眾意識的政策措施。國家方案認為,應逐步建立一支具有科學發展觀和政績觀的幹部隊伍。充分利用媒體,加強對社會各階層公眾進行氣候變化方面的宣傳和教育活動,鼓勵和倡導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建立公眾和企業界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機制和渠道,發揮企業參與和公眾監督的作用。完善氣候變化信息發布的渠道和制度,充分發揮新聞媒介的輿論監督和導向作用。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借鑒國際上好的做法。
五是提出了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機構建設的具體方案。國家方案提出,為切實加強對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領導,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對本地區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組織領導,抓緊制定本地區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案,並認真組織實施。
另外,國家方案還闡明了我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一些基本立場。例如,國家方案指出:各締約方均應切實履行其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下的各項承諾,發達國家應切實履行其率先採取減排溫室氣體行動,並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轉讓技術的承諾。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國家,將認真履行其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下的義務。
(編輯:王謙)

㈡ 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重大全球性問題。氣候變化既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但歸根到底是發展問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氣候公約》)指出,歷史上和目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排放仍相對較低,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排放中所佔的份額將會增加,以滿足其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氣候公約》明確提出,各締約方應在公平的基礎上,根據他們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的能力,為人類當代和後代的利益保護氣候系統,發達國家締約方應率先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及其不利影響。《氣候公約》同時也要求所有締約方制定、執行、公布並經常更新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方案。

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對氣候變化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成立了國家氣候變化對策協調機構,並根據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採取了一系列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政策和措施,為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作為履行《氣候公約》的一項重要義務,中國政府特製定《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本方案明確了到2010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目標、基本原則、重點領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國將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認真落實《國家方案》中提出的各項任務,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減緩與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為保護全球氣候繼續做出貢獻。

《氣候公約》第四條第7款規定:「發展中國家締約方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約下的承諾,將取決於發達國家締約方對其在本公約下所承擔的有關資金和技術轉讓承諾的有效履行,並將充分考慮到經濟和社會發展及消除貧困是發展中國家締約方的首要和壓倒一切的優先事項」。中國願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與國際社會和有關國家積極開展有效務實的合作,努力實施本方案。

第一部分 中國氣候變化的現狀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

近百年來,許多觀測資料表明,地球氣候正經歷一次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的顯著變化,中國的氣候變化趨勢與全球的總趨勢基本一致。為應對氣候變化,促進可持續發展,中國政府通過實施調整經濟結構、提高能源效率、開發利用水電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強生態建設以及實行計劃生育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為減緩氣候變化做出了顯著的貢獻。

一、中國氣候變化的觀測事實與趨勢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三次評估報告指出,近50年的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的增溫效應造成的。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中國近百年的氣候也發生了明顯變化。有關中國氣候變化的主要觀測事實包括:一是近百年來,中國年平均氣溫升高了0.5~0.8℃,略高於同期全球增溫平均值,近50年變暖尤其明顯。從地域分布看,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氣候變暖明顯,長江以南地區變暖趨勢不顯著;從季節分布看,冬季增溫最明顯。從1986年到2005年,中國連續出現了20個全國性暖冬。二是近百年來,中國年均降水量變化趨勢不顯著,但區域降水變化波動較大。中國年平均降水量在20世紀50年代以後開始逐漸減少,平均每10年減少2.9毫米,但1991年到2000年略有增加。從地域分布看,華北大部分地區、西北東部和東北地區降水量明顯減少,平均每10年減少20~40毫米,其中華北地區最為明顯;華南與西南地區降水明顯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20~60毫米。三是近50年來,中國主要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的頻率和強度出現了明顯變化。華北和東北地區乾旱趨重,長江中下游地區和東南地區洪澇加重。1990年以來,多數年份全國年降水量高於常年,出現南澇北旱的雨型,乾旱和洪水災害頻繁發生。四是近50年來,中國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為2.5毫米,略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五是中國山地冰川快速退縮,並有加速趨勢。

中國未來的氣候變暖趨勢將進一步加劇。中國科學家的預測結果表明:一是與2000年相比,2020年中國年平均氣溫將升高1.3~2.1℃,2050年將升高2.3~3.3℃。全國溫度升高的幅度由南向北遞增,西北和東北地區溫度上升明顯。預測到2030年,西北地區氣溫可能上升1.9~2.3℃,西南可能上升1.6~2.0℃,青藏高原可能上升2.2~2.6℃。二是未來50年中國年平均降水量將呈增加趨勢,預計到2020年,全國年平均降水量將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其中東南沿海增幅最大。三是未來100年中國境內的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可能性增大,將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的生活產生很大影響。四是中國乾旱區范圍可能擴大、荒漠化可能性加重。五是中國沿海海平面仍將繼續上升。六是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將加速退縮,一些小型冰川將消失。

二、中國溫室氣體排放現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變化初始國家信息通報》,1994年中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40.6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扣除碳匯後的凈排放量為36.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為30.7億噸,甲烷為7.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氧化亞氮為2.6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據中國有關專家初步估算,2004年中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約為6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扣除碳匯後的凈排放量約為56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50.7億噸,甲烷約為7.2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氧化亞氮約為3.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從1994年到2004年,中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年均增長率約為4%,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中所佔的比重由1994年的76%上升到2004年的83%。

中國溫室氣體歷史排放量很低,且人均排放一直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研究結果,1950年中國化石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量為7900萬噸,僅占當時世界總排放量的1.31%;1950~2002年間中國化石燃料燃燒二氧化碳累計排放量佔世界同期的9.33%,人均累計二氧化碳排放量61.7噸,居世界第92位。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統計,2004年中國化石燃料燃燒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3.65噸,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87%、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的33%。

在經濟社會穩步發展的同時,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總體呈下降趨勢。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統計數據,1990年中國單位GDP化石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為5.47kgCO2/美元(2000年價),2004年下降為2.76kgCO2/美元,下降了49.5%,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只下降了12.6%,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下降了16.1%。

三、中國減緩氣候變化的努力與成就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自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以後,中國政府率先組織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並從國情出發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減緩全球氣候變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第一,調整經濟結構,推進技術進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中國政府更加註重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將降低資源和能源消耗、推進清潔生產、防治工業污染作為中國產業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施一系列產業政策,加快第三產業發展,調整第二產業內部結構,使產業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1990年中國三次產業的產值構成為26.9:41.3:31.8,2005年為12.6:47.5:39.9,第一產業的比重持續下降,第三產業有了很大發展,尤其是電信、旅遊、金融等行業,盡管第二產業的比重有所上升,但產業內部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機械、信息、電子等行業的迅速發展提高了高附加值產品的比重,這種產業結構的變化帶來了較大的節能效益。1991-2005年中國以年均5.6%的能源消費增長速度支持了國民經濟年均10.2%的增長速度,能源消費彈性系數約為0.55。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政府制定了「開發與節約並重、近期把節約放在優先地位」的方針,確立了節能在能源發展中的戰略地位。通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及相關法規,制定節能專項規劃,制定和實施鼓勵節能的技術、經濟、財稅和管理政策,制定和實施能源效率標准與標識,鼓勵節能技術的研究、開發、示範與推廣,引進和吸收先進節能技術,建立和推行節能新機制,加強節能重點工程建設等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進了節能工作的開展。中國萬元GDP能耗由1990年的2.68噸標准煤下降到2005年的1.43噸標准煤(以2000年可比價計算),年均降低4.1%;工業部門中高耗能產品的單位能耗也有了明顯的下降:2004年與1990年相比,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供電煤耗由每千瓦時427克標准煤下降到376克標准煤,重點企業噸鋼可比能耗由997千克標准煤下降到702千克標准煤,大中型企業的水泥綜合能耗由每噸201千克標准煤下降到157千克標准煤。按環比法計算,1991~2005年的15年間,通過經濟結構調整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國累計節約和少用能源約8億噸標准煤。如按照中國1994年每噸標准煤排放二氧化碳2.277噸計算,相當於減少約18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第二,發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結構。通過國家政策引導和資金投入,加強了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氣和煤層氣的開發和利用,支持在農村、邊遠地區和條件適宜地區開發利用生物質能、太陽能、地熱、風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使優質清潔能源比重有所提高。在中國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中,煤炭所佔的比重由1990年的76.2%下降到2005年的68.9%,而石油、天然氣、水電所佔的比重分別由1990年的16.6%、2.1%和5.1%,上升到2005年的21.0%、2.9%和7.2%。

到2005年底,中國的水電裝機容量已經達到1.17億千瓦,佔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的23%,年發電量為4010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16.2%;戶用沼氣池已達到1700多萬口,年產沼氣約65億立方米,建成大中型沼氣工程1500多處,年產沼氣約15億立方米;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約為200萬千瓦,其中蔗渣發電約170萬千瓦、垃圾發電約20萬千瓦;以糧食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年生產能力約102萬噸;已建成並網風電場60多個,總裝機容量為126萬千瓦,在偏遠地區還有約20萬台、總容量約4萬千瓦的小型獨立運行風力發電機;光伏發電的總容量約為7萬千瓦,主要為偏遠地區居民供電;在用太陽能熱水器的總集熱面積達8500萬平方米。2005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已經達到1.66億噸標准煤(包括大水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7.5%左右,相當於減排3.8億噸二氧化碳。

第三,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加強生態建設和保護。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重點林業生態工程的實施,植樹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績,據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中國人工造林保存面積達到0.54億公頃,蓄積量15.05億立方米,人工林面積居世界第一。全國森林面積達到1749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2005年的18.21%。除植樹造林以外,中國還積極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草原建設和管理、自然保護區建設等生態建設與保護政策,進一步增強了林業作為溫室氣體吸收匯的能力。與此同時,中國城市綠化工作也得到了較快發展,2005年中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到106萬公頃,綠化覆蓋率為33%,城市人均公共綠地7.9平方米,這部分綠地對吸收大氣二氧化碳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據專家估算,1980~2005年中國造林活動累計凈吸收約30.6億噸二氧化碳,森林管理累計凈吸收16.2億噸二氧化碳,減少毀林排放4.3億噸二氧化碳。

第四,實施計劃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長。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政府一直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基本國策,使人口增長過快的勢頭得到有效控制。根據聯合國的資料,中國的生育率不僅明顯低於其他發展中國家,也低於世界平均水平。2005年中國人口出生率為12.40‰,自然增長率為5.89‰,分別比1990年低了8.66和8.50個千分點,進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國家行列。中國在經濟不發達的情況下,用較短的時間實現了人口再生產類型從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歷史性轉變,走完了一些發達國家數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走完的路。通過計劃生育,到2005年中國累計少出生3億多人口,按照國際能源機構統計的全球人均排放水平估算,僅2005年一年就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3億噸,這是中國對緩解世界人口增長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做出的重大貢獻。

第五,加強了應對氣候變化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的制定。針對近幾年出現的新問題,中國政府提出了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進一步強化了一系列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政策措施。2004年國務院通過了《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04-2020)》(草案)。2004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中國第一個《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2005年2月,全國人大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明確了政府、企業和用戶在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中的責任和義務,提出了包括總量目標制度、發電並網制度、價格管理制度、費用分攤制度、專項資金制度、稅收優惠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2005年8月,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和《關於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2005年12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發布實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的決定》和《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2006年8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這些政策性文件為進一步增強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

第六,進一步完善了相關體制和機構建設。中國政府成立了共有17個部門組成的國家氣候變化對策協調機構,在研究、制定和協調有關氣候變化的政策等領域開展了多方面的工作,為中央政府各部門和地方政府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提供了指導。為切實履行中國政府對《氣候公約》的承諾,從2001年開始,國家氣候變化對策協調機構組織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變化初始國家信息通報》的編寫工作,並於2004年底向《氣候公約》第十次締約方大會正式提交了該報告。近年來中國政府還不斷加強了與應對氣候變化緊密相關的能源綜合管理,成立了國家能源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進一步強化了對能源工作的領導。為規范和推動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在中國的有序開展,2005年10月中國政府有關部門頒布了經修訂後的《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運行管理辦法》。

第七,高度重視氣候變化研究及能力建設。中國政府重視並不斷提高氣候變化相關科研支撐能力,組織實施了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全球氣候變化預測、影響和對策研究」、「全球氣候變化與環境政策研究」等,開展了國家攀登計劃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中國重大氣候和天氣災害形成機理與預測理論研究」、「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及其驅動機制研究」等研究工作,完成了「中國陸地和近海生態系統碳收支研究」等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開展了「中國氣候與海平面變化及其趨勢和影響的研究」等重大項目研究,並組織編寫了《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為國家制定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政策和參加《氣候公約》談判提供了科學依據。中國政府有關部門還開展了一些有關清潔發展機制能力建設的國際合作項目。

第八,加大氣候變化教育與宣傳力度。中國政府一直重視環境與氣候變化領域的教育、宣傳與公眾意識的提高。在《中國21世紀初可持續發展行動綱要》中明確提出:積極發展各級各類教育,提高全民可持續發展意識;強化人力資源開發,提高公眾參與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文化素質。近年來,中國加大了氣候變化問題的宣傳和教育力度,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有關氣候變化的知識講座和報告會,舉辦了多期中央及省級決策者氣候變化培訓班,召開了「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等大型研討會,開通了全方位提供氣候變化信息的中英文雙語政府網站《中國氣候變化信息網》等,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㈢ 應對氣候變暖,企業如何節能減排。

節能減排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基本要求。我國當前面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人口增長與資源環境約束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國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已經達到自然生態環境所能承受的極限,為了使經濟增長可持續,緩解巨大的環境壓力,必須以環境友好的方式推動經濟增長。節能減排就是要從源頭預防污染產生,最有效地減少資源消耗,不排放廢棄物,從而真正解決當代中國的發展困境。

其次,節能減排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迫切需要。溫室氣體排放引起的全球氣候變化一直備受國際社會的關注。07年以來,從世界環境日、八國峰會、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到夏季達沃斯峰會等,氣候變化、節能減排幾乎是逢會必談的主題。目前,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與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過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密切相關。氣候變暖是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需要國際社會共同應對。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盡管發展經濟、消除貧困依然是我們的主題,但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也要主動承擔節能減排的國際責任。因為減少排放、保護環境是我們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的要求,是我們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我們要努力走出一條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產出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努力實現經濟發展和保護環境「雙贏」的目標,這是對世界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的一大貢獻。

最後,節能減排倡導正確的政績觀。今年8月26日,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國務院「關於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工作情況」的報告中透露,今年下半年全國省級領導班子換屆,節能減排工作將成為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這就表明,幹部考核中節能減排指標的硬化,將塑造一個嶄新的政績觀。

節能減排的實施路徑

為了化解現實中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探尋節能減排的有效路徑:

1.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引導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第三產業的大力發展,無疑會降低單位GDP能耗。但在現實中結構調整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是一個部門所能解決的,應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通過制度安排和政策引導來實現。要使各級領導和管理者處理好當前利益與長期利益的關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關系,兼顧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的保護。要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減少管理和政策的相互抵消效應,防止部門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由此產生的腐敗問題。

2.以綠色科技為動力,提高節能減排效益。發展綠色科技不僅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重要動力,也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突破綠色貿易壁壘的重要措施。科技創新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節能減排、保護環境。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要開發能最有效地利用資源、盡可能地減少污染物排放的技術和工藝,實行清潔生產,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節能減排中的作用。

3.變革發展理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近代以來,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人類始終以征服者的姿態自居,人類中心主義成為文明提升和社會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正是人類中心主義的不斷強化,導致了人與自然關系的沖突和緊張。節能減排是建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前提和基礎。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時應把自然也作為主體,把自然看做是與人類平等的生存對象,把人類社會的道德倫理延伸到自然界,這樣我們的政策才會既關注到人,也關注到自然,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改變GDP等於發展、重化工就是工業化等片面認識,改進對政府經濟社會發展實績的考核,使經濟增長方式朝著有利於生態環境的方向發展。

4.建立長期有效的制度保障。首先應建立健全有利於環境保護的決策體系。建立環境問責制,將環境考核情況作為幹部選拔任用和獎懲的依據之一;探索綠色國民經濟核算方法,將發展過程中的資源消耗、環境損失和環境效益納入經濟發展的評價體系;積極推動以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為主的戰略環評,從發展的源頭保護環境;保障公眾的環境知情權、監督權和參與權,擴大環境信息公開范圍。

5.建立以循環經濟為重要特徵的經濟發展模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是節能減排的具體體現,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要優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生產、轉化和利用效率。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徵,實現最佳生產、最適消費、最少廢棄。

6.積極倡導環境友好的消費方式。大力倡導適度消費、公平消費和綠色消費,反對和限制盲目消費、過度消費、奢侈浪費和不利於環境保護的消費。通過環境友好的消費選擇向生產領域發出價格和需求的激勵信號,刺激生產領域清潔技術與工藝的研發和應用,帶動環境友好產品的生產和服務。同時,通過生產技術與工藝的改進,不斷降低環境友好產品的成本,促進綠色消費,最終形成綠色消費與綠色生產之間的良性互動。

㈣ 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有哪些措施

1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這是肯定的,氣候變化的主因是二氧化碳增多,植物會吸收二氧化碳並轉化為氧氣,促進碳循環和碳氧平衡。 2另外,造成溫室效應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化石燃料的燃燒,如煤,天然氣,石油。會釋放二氧化碳。所以要大力開發新型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3汽車尾氣排放會排放出溫室氣體,不只是二氧化碳,還有氮氧化合物等。所以現在有些城市已經推出了公共自行車系統,新能源【電動】計程車,和新能源公共汽車等,號召人們環保出行。 4 制定碳排放計劃,限制全年總碳排放,制定法律法規,對汽車的碳排放量進行規定,關停不合格的工廠。 5加強公眾環保意識教育,減少對木材資源,電資源,水資源的浪費。

㈤ 我國是怎樣應對氣候變化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

近百年來,全球的氣候與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主要表現在水資源短缺、生態系統退化、土壤侵蝕加劇、生物多樣性銳減、臭氧層耗損、大氣成分改變等等方面,對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引起了世界各國政府和公眾的廣泛關注。 全球氣候變化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我國的氣候與環境也因此發生了顯著變化。根據氣候模式預估,未來100年全球可能還將升溫1.4~5.8℃,全球平均降水將有明顯變化,北半球雪蓋和海冰范圍將進一步縮小;一些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如高溫、強降水、熱帶氣旋等)發生的頻率會增加;許多地區的乾旱將加劇,海平面將加速上升,全球平均海平面到2100年時有可能將比1990年上升0.09~0.88m。 二十一世紀我國氣候可能將繼續明顯變暖,尤以冬半年、北方最為明顯。我國近百年增暖的幅度為0.5~0.8℃,近50年我國年平均氣溫升高以北方為主,其中東北北部、內蒙古及西部盆地已經上升了2℃以上。氣候變暖後,我國的天氣氣候極端事件的發生頻率趨多、趨強,夏季高溫熱浪增多。氣候變化將對我國農業產生一些影響,如作物生長加快,生長期縮短,可能減少物質積累和籽粒產量,從而對農業這一對氣候變化最為敏感的部門產生重大影響,種植制度將發生改變,主要作物品種的布局也將發生變化。《京都議定書》生效後,國際社會對發展中國家參與溫室氣體減排行動的壓力日益增加,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目前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已佔世界第二,我國面臨嚴峻的減排形勢和快速發展經濟的雙重任務。 根據我國實際情況,正確理解氣候變化對各個方面影響的深度和廣度,分析其利弊關系,提出相應的適應及減緩對策,是我國面臨的重大課題。為此,我們建議: 第一、採取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 除了根據溫度、水資源、生物等氣候與環境因子的空間格局與演化趨勢,調整生產結構與生活方式外,還要認真採取水資源、海岸帶、農業、森林、草原、人類健康等方面的適應對策,特別要重視需在現有認識基礎上,選擇有利於對付氣候和環境變化及其影響和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無悔對策和措施",形成有利於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產業結構和消費方式,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 在制定發展規劃時,應把全球氣候變暖將產生的影響考慮進去。例如,依據過去50年氣候資料,目前計劃到2020年耗資830.6億元建設淤地壩16.3萬座,在主要入黃支流建成較為完善的溝道壩系。但實際上由於氣候變暖,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加劇,西北高原夏季降雨量將明顯增加,非但淤地壩的作用會減小,而且可能造成區域性連鎖塌、垮壩,從而造成重大災害。所以,「十一五」規劃一定要根據氣候變化採取適應措施,趨利避害。 第二、採取減緩氣候變化的措施 在充分考慮國家長期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前提下,積極採取多種減緩措施,堅持把減緩氣候變化的核心技術作為優先領域,加大研發投入,加快先進技術產業化步伐;實施節能優先的能源政策,對能源生產、輸送、加工、轉換到最終利用的全過程實施節能管理;積極開發可再生能源技術、先進核能技術以及高效、潔凈、低排放的煤炭利用技術和氫能技術,重點突破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太陽能建築一體化技術以及生物質液化、氣化技術,積極研發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堅持走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改進土地利用方式,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結合國家重點生態建設綜合治理工程,大力推進植樹造林;減緩氣候變化戰略與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相協調。當前以解決國內日益嚴重和緊迫的環境污染問題和能源資源供應緊缺問題為驅動力和切入點,推進減緩氣候變化戰略的實施,並將減緩碳排放作為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目標。 第三、加強氣候變化領域的科研與業務工作 由於未來人為排放方案的多樣性、氣候模式的不確定性、氣候自然變化的難以預測性以及氣候系統各圈層和多種影響因子的相互作用和反饋的復雜性等,對未來氣候變化的預估包含有相當的不確定性。加強科學研究,不斷地改進和提高人類對氣候系統及其變化的認識,解決和減少不確定性是目前和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科學界的重要任務。要深入理解全球氣候系統中各圈層的相互作用和反饋過程,了解溫室氣體和氣溶膠等的循環過程及其機理,掌握氣候變化檢測和預估的方法。應當盡快部署和實施中國氣候系統觀測、大氣成分觀測以及氣候模式系統等一系列重大科學研究計劃,以加深我們對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的認識,使我們在全球變化與人類活動對中國氣候變化強信號區的影響方面獲得新的觀測事實,提高對未來氣候變化預測的准確率。

㈥ 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有何影響,該如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影響極大。

全球氣候變化是指在全球范圍內,氣候平均狀態統計學意義上的巨大改變或者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典型的為10年或更長)的氣候變動。氣候變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內部進程,或是外部強迫,或者是人為地持續對大氣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變。

盡管還存在一點不確定因素,但大多數科學家仍認為及時採取預防措施是必需的。針對氣候變化的國際響應是隨著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條約(UNFCCC)的發展而逐漸成型的。1992年UNFCCC闡明了其行動框架,力求把溫室氣體的大氣濃度穩定在某一水平,從而防止人類活動對氣候系統產生「負面影響」。

應對:

1、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各個國家要肩負起積極應對全球變暖、保護世界生態環境的重任

2、各工業化國家要積極開展「節能減排」,調整產業結構,應用新能源;發展中國家應該淘汰或改進落後產業、產能,提高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鼓勵科研機構、高校、企業等開發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以應對能源資源日益枯竭而帶來的發展問題.發達國家在這方面要增加投資,並努力促進研究成果的轉化.

4、發達國家要切實承擔起應負的責任,像美國必須改變傳統的高消費、高能耗的生產生活方式,積極節約資源能源,並幫助不發達國家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

5、各國要開展全民環保教育,促使社會各界形成「愛我地球、保護生態」的良好意願,並將這種意願付諸行動.

㈦ 氣候變化問題一直是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該怎樣合力應對氣候變化

一、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和義務。除在國家和地區層面開展減排行動外,還應加強國際合作。各國在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方面的能力各不相同,公平的協同行動將有助於進一步開展合作和採取行動。

六、持續推動地方開展各類低碳試點示範,鼓勵地方制定低碳發展戰略和政策。推進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建設,開展碳市場能力建設。積極開展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提升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宣傳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和行動。全社會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的意識明顯提高。

㈧ 氣候對工業的影響

1、氣候變化對工業生產的影響包括兩方面:一是氣候變化及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對工業生產的直接影響,二是承擔溫室氣體減排義務對工業生產的制約。

2、氣候變化尤其是極端氣候天氣事件,如極端氣溫、強風、暴雨、高濕、冰雪、惡劣能見度等影響工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增加能耗,尤其對能源、建築、采礦、交通、食品、石油化工等行業影響大。眾所周知,電網的傳輸系統會受到極端事件如熱帶氣旋、龍卷風和冰雹等的影響,全球氣溫升高導致製冷能耗增加而取暖用能減少,炎熱天氣增加將增加製冷用能,而寒潮天氣減少則降低取暖用能。如耗資10億美元於1997年建成通車的加拿大聯邦大橋,為適應設計壽命內(100年)氣候變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的影響使得其造價大大增加。如在美國新澤西州建造一所房子,為降低大風的損害、洪水的威脅以及室內高溫的影響將增加5%的成本。

3、承擔約束性溫室氣體減排義務,其直接後果將是制約我國目前能源工業和製造業的發展,削弱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甚至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力,壓制我國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從而使我國整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受到嚴重製約。另外,氣候變化對我國的有關重大工程可能產生一定影響。氣候變化可能增加長江流域上游降水,引發三峽庫區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氣候變化對南水北調工程的影響不大,但氣溫升高對南水北調東線水質的影響不可忽視。未來青藏高原氣溫有可能變暖,青藏鐵路沿線多年凍土會進一步退化,影響某些地段鐵路路基的穩定性。氣候變化對我國六大林業重點工程的影響有利也有弊,某些樹種的生長率將提高,但部分工程區內的宜林荒地和退耕地可能逐步轉化為非宜林地,「三北」地區、太行山、西南乾旱乾熱河谷地區的環境可能變得更為惡劣,造林更為困難。

㈨ 發達、發展中國家如何造成和應對氣候變化

發達國家將重工業企業建立在發展中國家,以此減少國內的污染和碳排放量。因此,發達國家要給予發展中國家技術支持。而發達國家,比如英國,存在許多歷史遺留問題,因此要通過減少工廠或改進技術、更新設備來減少國內工業污染和碳排放量。發展中國家要開發新能源。因為發展中國家的發電依舊是以火力發電為主,而工業發展必然需要大量的用電,因此,發展中國家最緊要的任務是開發新能源以及資源的循環利用。(這是我自己的一點想法,能用最好,不能用也希望樓主和各位過客不要罵我。。嘿嘿^^~)

㈩ 《經濟學人》: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和一年前低調的哥本哈根全球氣候峰會相比,人們對下周在坎昆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大會更加失去信心。一方面是由於去年的峰會以失敗告終,另一方面是因為公眾的期望急轉而下。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之後,更多的人認為各國難以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達成一致。也許幾次反常的氣候災難之後能夠有助於推動解決氣候變化問題。 難以在氣候問題上達成一致並不意味著無動於衷。進化史上,生物不斷地努力適應氣候和環境的變化,不幸地是適應往往以大規模的死亡告終。人類比大多數物種都幸運,我們能夠思考並應對將要發生的變化。面對現在氣候變化的局勢,我們需要採取行動。 雖然目前削減排放量的步伐穩健,但截至本世紀末,地球溫度很有可能將比工業革命時代早期高出至少3攝氏度。熱浪襲擊已經成為家常便飯。生物系統將隨氣候變化而改變,可能導致物種瀕危。降雨將在一些地區加強,帶來洪水災害;而在乾旱地區,旱災的問題加重,也許使這些地區荒漠化。兩級冰川將在夏天時加速融化,將導致凍土無常變化和海平面的持續上升。氣候的變化無疑將給大部分地區帶來災難,乾旱和洪水塗炭生靈無數,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更是如此。 一些人認為最好的保護全球變暖的方式就是全球經濟的繁榮。面對氣候的變化,人們可以搬遷或種植另一種農作物。隨著人們更加富裕和健康,才能夠有能力承擔不斷上漲的食品價格,投資發明新的農業技術和遷移到更加適宜居住的地區。發達的經濟體對於農業的依賴更少,從而不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但是經濟發展並不能夠輕而易舉的解決氣候問題。不少發展中國家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氣候變化的問題並不能夠阻止他們經濟發展的步伐。對於氣候變化,發達國家應該在解決氣候問題上承擔更多責任,幫助貧窮國家發展。這不是出於人道主義,而是出於公平。畢竟發達國家是現在的氣候問題的罪魁禍首。 此外,依靠經濟發展來解決氣候問題還有另一弊端。雖然經濟發展能夠保護貧窮國家免受氣候災難,但是也許會加速氣候問題的惡化。隨著經濟發展,發展中國家需要更多的能源消耗。面對這個問題,發達國家可以伸出援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綠色能源技術。這將使得發展中國家的資源需求從風能、水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中得到滿足。 除了鼓勵可持續的經濟發展以外,政府還需要格外注意基礎建設、移民安置和食物供給三方面。荷蘭在預防洪水災害上有幾百年的經驗,已經計劃進行基礎設施以減少海平面上升帶來的洪水災害。此外,政府需要評估氣候變化將給城市帶來的影響,包括高溫、強降雨、嚴重颶風和海平面上升的影響。而且,隨著氣候問題的加劇,人們可能需要移民安置到其他的國家,發達國家可以吸納發展中國家的移民。對於易受氣候影響的脆弱地區,比如佛羅里達州海岸地區,政府應該減少對這些地區的保險補貼,鼓勵人們搬離脆弱地區。 食物供給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為了應對氣候的變化,人們需要更多抗旱的農作物種子,這就需要基因技術和政府的資助。除了種子以外,還需要更好的土壤保護、種植技術和天氣預報。全球農作物市場應該努力向更加穩健的方向發展,以確保穩定的食物供給,這就意味著政府需要在廢除農業保護主義上達成共識。 然而,這一切都不能確保人們成功控制氣候的變化,這仍然是人類史上最瘋狂的一次實驗。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溫度計的汞還將持續上升,人類只能竭力和氣候問題斗爭。(安吉)

閱讀全文

與工業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南哪個縣有工業重鎮 瀏覽:308
寶馬車鑰匙沒有電如何開車門 瀏覽:771
寶馬車門縫白色的是什麼 瀏覽:371
杭州市內工業設計哪個學院好 瀏覽:464
銀川工業排風機大概多少錢 瀏覽:924
純種汗血寶馬要多少錢 瀏覽:686
賓士272機油壓力怎麼測試 瀏覽:237
賓士變速箱油超聲波檢查什麼意思 瀏覽:806
海軍工業大學在哪裡 瀏覽:772
工業園區的cbd是什麼意思 瀏覽:161
汽車為什麼鎖不住 瀏覽:216
汽車膜烤膜哪個位置好 瀏覽:320
寶馬二系三缸用多少機油 瀏覽:145
寶馬m4c多少馬力 瀏覽:998
汽車電瓶多久加一次電瓶液 瀏覽:434
汽車有個叉是什麼車 瀏覽:191
東莞長安銀城工業銀城三路2是什麼廠 瀏覽:650
汽車水箱水堵上面那個白色是什麼 瀏覽:678
賓士gls怎麼開啟維修模式 瀏覽:63
廣東省廣州市工業園支行是哪個區 瀏覽: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