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由於農村工業化,城鎮化,當代農村發生深刻變化,有何感觸
齊頌黨的政策好!
② 如何理解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意義
答:(1) 十六大報告指出,要「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①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完善中國市場經濟體制。適應信息化時代發展。加快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優化產業就業結構。
(2)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意義:
①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遏制城鄉差距拉大趨勢,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的一個重要舉措。是擴大農村市場需求,消化富餘的工業生產能力的根本出路。是統籌城鄉發展,構建新型的城鄉關系的一個實際步驟。也是我們黨執政為民和代表最大多數人利益的集中體現。
(3)統籌區域發展的重大意義:
所謂統籌區域發展,就是中央政府從區域經濟發展全局的高度,運用宏觀調控手段將不斷擴大的區域差距重新回歸到民眾能夠普遍接受的范圍,從而逐步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目標的動態努力過程。縮小區域發展差距,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優化區域產業結構,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合理人口,經濟,國土,城鎮格局,引導生產要素合理流動。
③ 如何看待中國由鄉村社會向城市社會的轉型
這種形式是必然的。
一、隨著經濟的發展,第二第三產業比重的增大,中國鄉村社會向城市社會轉型是必然的。因為二三產業主要的分布在城市,農村人口會逐漸向城市流動,使城市化率逐步提高。
二、所謂城市化,通俗地說,是指人口在城市迅速集中的現象。從世界各國發展的經驗看,城市化是工業化推動的結果。工業化需要勞動力在某些經濟區域迅速集中,這樣可以產生聚集的經濟效益,帶來集約化經營的眾多好處。而城市不僅可以提供集約化經營的場所,而且可以創造新的市場、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就業需求。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城市化速度有明顯加快的趨勢。預計到2010年,我國城市戶籍人口比例會上升到50%左右,即城市和農村戶籍人口持平,各佔一半。這在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因此,有必要科學看待和認真分析我國的城市化現象。
三、我國城市化的特點
發達國家的城市化進程大體上可分為前後相繼的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集中化」為特徵。從工業革命開始到20世紀50年代前後,人口持續大規模地向城市集中,城市數目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第二階段則以「分散化」為特徵。20世紀60年代以後,西方發達國家城市化中出現了所謂市郊化、超市郊化現象,即大批居民從城市的中心區域遷往城市的郊區地帶。這一階段,城市中心區域人口增長停滯,衛星城式的居民區發展迅速。當然,近來也有學者提出第三個階段,即所謂「紳士階級迴流」的說法,指中產階級又從郊區遷回到市中心。
我國城市發展的進程走的是一條十分復雜的道路。從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中葉,由於列強侵略和軍閥割據,我國城市化的發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區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擴張;另一些地區則完全處在工業化的進程之外。新中國成立後,城市布局有了比較明確的規劃。但自50年代中期以後,我國建立了城鄉二元分割的戶籍制度,使得城市化長期處於停滯狀態。改革開放以後,人口從農村向城市的流動呈現出一種突然爆發的局面。我國的城市化缺少一個漸進的過程,現階段城市化加速發展也產生了許多問題。
四、我國巨大的城鄉差異使城市化的進程不同於其他國家。一般說來,城市的生活水平、基礎設施、資金投入等,都是農村所無法比擬的。城鄉之間的巨大經濟差異,導致農民大量從農村流入城市。發達地區與落後地區的城市化也處於不同的階段。一些發達地區,比如北京、上海、廣州,已出現了生活富裕起來的階層從城裡向郊區遷移的趨勢,也就是說進入到城市化發展的第二階段——「市郊化階段」。然而,絕大多數地區仍處在第一階段,即人口由農村向城市集中的階段。不同發展階段同處於一個歷史時期,給制定城市化政策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我國城市化的壓力非常大。根據現代化的標准,城市人口至少要達到60%,才稱得上是現代化國家。即使按照這樣的低標准,我國也面臨著將幾億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的任務。如此眾多人口的城市化,在世界上是沒有先例的。我國的城市不僅面臨著多方面設施的投資與建設任務,而且需要付出使數億人口改變生活方式的艱巨努力。同時,由於人均土地面積少等原因,未來我國的城市化不會是人均有較大空間的城市化,而會是人口高密度居住的城市化。
④ 什麼是鄉村工業
鄉村工業化是指鄉村地區以工業為主的非農產業的發展過程。表現為鄉村居民職業構成中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逐步增加,鄉村社會總產值中非農產業產值比重不斷提高。鄉村非農產業主要包括加工工業、採掘工業、建築業、運輸業及商業服務業等。鄉村工業化既不同於早期發達國家以城市為中心的工業化,也不同於目前發達國家中的工業分散化。起源於18世紀英國的工業化進程的主要特徵是工業迅速發展,在國民經濟中工業比重增加,工業和勞動力向城市集聚。而現代鄉村工業化是在鄉村地區興辦工業,就地吸收、轉化農業勞動力,或成為完全脫離土地的「永久」工人,或成為亦工亦農的兼業型工人,但都不離開鄉村。鄉村工業化在農業還占重要地位的發展中國家表現較為明顯,是工業化的一種新形式。
⑤ 如何看待近代農村手工業的轉型,中國近代,中國近代
隨著市場的擴大,手工業品的流通不再局限於區域內市場,而是向區域外市場以及國際市場延伸,從而形成市場多極化的現象。比如四川蠶絲市場可以分為產地市場,集散市場和出口市場。產地市場屬於產絲地區的農村集鎮市場,這一市場發展最為廣泛,遍布於蠶桑生產的廣大地區。集散市場屬於交通便利的城鎮,其市場貿易主要是集合各產地商販運來之絲,這些絲除就地消費一部分外,其餘的則運往出口市場。如川北之三台、閬中、川東之合川等轉口市場,附近各地所產之絲多就近集中此等中級(即集散)市場,然後再輾轉運銷往重慶等地。集中於成都、樂山、南充等地的絲,一部分就地消費其餘部分則運往重慶等出口市場。出口市場是指把川絲直接銷往省外的重慶、萬縣和宜賓。四川桐油市場也分為產地市場、集散市場和出口市場。萬縣、重慶是當時四川桐油之兩大出口市場。僅次於萬縣、重慶的桐油市場有合川、宜賓、涪陵、南充、瀘洲、太和鎮、三匯、江津等轉口市場(集散市場)。此外便是產桐區域眾多的地方性市場。多級化市場網路的形成不僅促進了省內商品經濟的交流,還加強了四川與長江中下游地區及國際市場之間的聯系。
隨著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商人的職能也隨之發生著變化。開埠之後,四川開始出現不斷擴大的對外貿易市場,洋紗、匹頭、五金百貨等大宗洋貨的進口和生絲、山貨、豬鬃等大宗土貨的出口日益增加。在這一新形勢下,四川除原有的鹽商、茶商、葯材商、典當商而外,涌現出了以重慶為中心的一大批從事進出口貿易並在不同程度上充當洋行買辦的巨商大賈。他們經營錢庄業務,擁有雄厚的周轉資金,還兼營洋貨的進口和出口。如聚興城銀行的創辦人楊文光最初只是經營匹頭、棉紗、蘇廣雜貨,資本也只有一萬兩。隨著實力的增加,逐步擴展到機器五金、洋雜貨以及糖、銀耳、葯材、山貨、牛羊皮等土產的販運業務。楊文光不僅自己兼做票號業務,而且還與在重慶的外省商人建立了聯系,如山西幫的蔚長厚、百川通、大德通、日升昌,雲南幫的天順祥以及陝西幫與成都幫合資經營的協同慶等。到民國初年,聚興城商號兼營的存、放、匯兌的總金額第年已超過了920萬兩。在資金不斷增多的情況下,楊文光還把業務擴展到了銀行,桐油的出口貿易、航運、洋行的代理、經銷等業務上。這類代表性的商人還有湯子敬、黃錫滋、劉繼陶及子劉象曦等。
⑥ 人均耕地越來越少,未來的農村會不會淹沒在工業化當中
在我看來應該是不會淹沒在工業化當中。雖然現今農村的發展越來越好,但是要想完成農村工業化在短時間內是根本不可能的,並不是說國家不重視農村的發展,而是我國的國情在現階段根本不允許農村全面工業化。
而且,現在農村的人口也越來越少,他們大多數都是大城市的外來務工人員,農村土地也在逐年減少,大家可能就會認為農民會放棄耕種,其實國家早就注意到了這一點,大力支持農民去播種生產,在這一點上確實可以看出我國農村也在像那些超級大國那樣想實現農田工業化,但是在設備和國家發展的情況上看,這還是需要很長時間的。
⑦ 工業化在農村生活中的影響
應試著從兩個方面分析:
1。有利的方面--改變了農村的就業結構、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生活質量(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改善了農民的生存條件、縮小了城鄉差別、推動了整個社會的發展。工業化在農村的發展在我們這樣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來說是歷史的必然。
2。負面影響--環境污染、人員的流動加速了治安管理的難度。
⑧ 如何理解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統籌區域發展的重大意義
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我國實現工業化的新道路。工業化是工業(特別是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是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高度發達的工業社會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在新的科技革命突飛猛進、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資源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我國必須突破傳統工業化模式,走一條有時代發展特點、符合客觀規律和我國國情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才能確保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共十六大報告指出,實現工業化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要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改善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要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要優先發展信息產業,在經濟和社會領域廣泛應用信息技術。要正確處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虛擬經濟和實
體經濟的關系。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決「三農」問題的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體現,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新理念。解決「三農」問題,關鍵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吃透中央精神,掌握科學發展觀的實質,始終不渝地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戰略任務,切實取得實實在在的進展,真正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為惠及廣大農民的民心工程。
統籌區域發展是應時之舉的另一個體現是,它是基於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基礎之上的正確決斷。在十六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統籌區域發展」是五個統籌之一。時下,十一五規劃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表示,編制區域規劃是十一五規劃工作的一個新任務,要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⑨ 如何認識農村城鎮化的戰略意義
1.加快農村城鎮化的條件和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經歷了三次改革與發展的「浪潮」:第一次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這場生產關系領域內的大變革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生產連年增長,解決了絕大多數地區的溫飽問題,也為城市企業改革創造了良好的初始條件;第二次是80年代鄉鎮企業異軍突起,通過「離土不離鄉」的鄉村工業化模式,轉移了1億多農村剩餘勞動力, 扭轉了明清以來中國農業高土地生產率和低勞動生產率緊密結合的「農業內卷化」傾向。國外有的學者甚至稱之為80年代中國發生的「一場靜悄悄的產業革命」;目前中國農村正面臨改革與發展的第三次「浪潮」,即農村城鎮化。隨著80年代農村工業化的迅速發展,中國城鎮化水平已明顯滯後於工業化,這種「沒有城鎮化的工業化」盡管避免了許多國家曾出現過的「城市病」,但卻使鄉鎮企業布局分散,信息不靈,交通不便,經營成本高、效率低,甚至帶來浪費耕地、污染環境等「農村病」,阻礙了鄉鎮企業上規模、上水平。以工業化推動的經濟增長勢頭在80年代末開始減弱,直到1992年在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加快農村城鎮化發展後,中國經濟才開始了新一輪的由城鎮化推動的高速增長。有的學者認為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軸心發生了轉移,即從工業化推動型經濟增長轉移到城市化推動型經濟增長的新階段(周振華,1995)。
可以看出,中國農村改革與發展的三個階段是相互依存、依次演進的,正是由於前兩個階段農業生產的大發展和農村鄉鎮企業的崛起,使中國農村城鎮化具備了加快發展的條件和基礎。這些條件和基礎主要有:
1.1農民已具有從事非農產業的經驗和適應城鎮生活的能力,城鎮化的主體已經成長壯大起來
從80年代起,中國一部分農村剩餘勞動力採取「亦工亦農」和「離土不離鄉」的就地轉移模式進入鄉鎮企業從事生產;一部分農民以自理口糧形式進入中小城鎮務工經商;還有一部分農民則以流動人口的形式進入沿海地區和大中城市就業。他們在這種地域轉移和職業轉換過程中,積累了從事非農產業生產的技能。一部分人還有了在城市生活的親身經歷。他們嚮往城市生活,迫切希望成為城鎮中的正式一員。他們作為農村城鎮化的主體已經成長壯大起來,為加快中國農村城鎮化提供了直接的動力。
1.2鄉鎮企業的崛起使農村非農化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為農村城鎮化創造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中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始於農村,在城鎮國有企業仍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束縛時,農村鄉鎮企業發揮了其機制靈活的特點,在全國各地異軍突起,農村非農化取得突破性進展。據統計,1992年全國農村工業總產值達到1 217.9億元,占農村社會總產值的50.09%,所佔比重首次上升到50%以上。在蘇南等鄉鎮企業發達地區,農村工業更是早已從「半壁江山」發展為「三分天下有其二」。這些鄉鎮企業在農村地區生根以後,直接帶動了農產品交易市場和其它非農產業的發展,使小城鎮的興起具備了二三產業的基礎。
1.3農村改革的成功使農產品出現剩餘, 一部分農民家庭已積累了相當數量的民間資本,為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到城鎮奠定了基礎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後,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從1978年到1984年,中國農業生產連年增長,絕大多數農產品已出現剩餘,城鎮非農業人口憑票購買糧食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這就撤除了阻礙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到城鎮務工經商的藩籬。同時國家大幅度提高了農產品價格,改善了農業貿易條件,農民收入水平得到迅速提高。1979~1994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34元增長到1 224元。一部分農民家庭已積累了相當數量的民間資本,給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到城鎮提供了初始資本。
1.4中國農村城鎮經過近20年的發展, 已形成「縣城—縣域中心鎮—鄉集鎮」等多層次的農村城鎮體系,農村城鎮化具有了一定的城鎮體系基礎
改革開放以後,農村小城鎮開始恢復活力,全國范圍內出現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鎮。1979年時,全國建制鎮只有2 600個, 到1994年末就發展到16 433個,為1979年的6.3倍。包括縣城、建制鎮、 鄉政府所在地集鎮的小城鎮已有5萬多個,平均每個縣有6個建制鎮,14個鄉集鎮。大約每5.6萬農村人口的區域內就有一個建制鎮(國家體改委,1996)。這使中國以前城鎮體系中大城市比重過高、小城鎮發展不足,「頭重腳輕」的狀況有所改善,為進一步加快城鎮化奠定了城鎮體系的基礎。
1.5農村小城鎮建設所需要的必需品供給充足, 城鎮化的成本大大降低
當前中國工業產品總體上供過於求,農民進城建房和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要的鋼材、水泥等建築材料價格平穩,這就減少了農民進城建房、購房和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本,使積累了一定資金的一般農戶也能到城鎮購建住房,極大地激發了農民進城的熱情。
2.農村城鎮化的戰略意義
從近期中國宏觀經濟形勢來看,市場上已出現產品相對過剩的狀況,有效需求嚴重不足。特別是隨著東南亞金融危機的逐步加深,通過出口帶動經濟增長的作用越來越有限。政府迫切需要採取措施刺激國內需求,拉動經濟增長。而農村城鎮化在增加農民收入、改變農民消費模式從而增加有效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從近期來看,加快農村城鎮化,可以啟動農村市場、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扭轉中國宏觀經濟「偏冷」的趨勢。從長遠來看,農村城鎮化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中國農村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農村城鎮化的發展對打破城鄉二元社會經濟結構,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市化和工業化協調發展,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土地、勞動力、資金等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
2.1在新的歷史時期, 農村城鎮化能有效地克服農民收入徘徊和停滯的局面,拉動農村居民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成為啟動中國農村市場乃至整個國內市場,解決需求嚴重不足問題的「切入點」
中國要扭轉宏觀經濟「偏冷」的趨勢,保持經濟快速增長,必須立足於國內需求的增長。當前國內需求不旺,出現所謂的「過剩經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由於農民收入長期徘徊不前、農民消費觀念落後,使農村市場增長緩慢。據統計,1997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達到26 643億元,但縣及縣以下農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只有10 449億元,僅佔全國的38.9%(《人民日報》,1998)。8 億多農民實現的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已由80年代前半期的35%降到90年代以來的20%,農民人均消費額只相當於城市居民的40%左右(《人民日報》,1998)。因此,啟動農村市場成為擴大國內需求的關鍵。
加快農村城鎮化可以成為啟動農村市場乃至擴大整個國內需求的切入點,這是因為:
第一,加快農村城鎮化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自1985年以來,農民收入一直處於緩慢增長和徘徊階段,農民增產不增收。這主要是由於人多地少,在大量剩餘勞動力沒有轉移出去的情況下,平均每戶經營的土地已不足半公頃,農業經營缺乏規模,農業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經濟效益日益降低。為了解決農民增收的問題,傳統的思路是提價減賦。但目前中國主要農產品的價格已達到國際市場上的水平,而且,在中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很高的情況下,國家有限的財力根本無力對農業實行過多的保護,這意味著通過農產品提價來增加農民收入的辦法已達到極限。因此,增加農民收入需要轉變思路,探索新途徑。當前最現實的選擇就是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把部分農民轉變成市民,通過減少農民的辦法增加農民收入。這樣,一方面,農民轉移到城鎮成為市民後,徹底割斷了同土地的「臍帶」,耕地可以向種田能手集中,從而擴大農戶的經營規模,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另一方面,轉移到城鎮從事二三產業的農民成為農副產品的購買者,可以擴大農副產品的需求量,有利於解決當前對農產品需求不旺,農副產品「賣出難」、「賣價低」等問題。
第二,城鎮化將吸引大批農民進入城鎮生產與生活,農民進入城鎮轉變為市民後,「脫了草鞋換皮鞋」,不僅本身成為農副產品的消費者,而且,其消費方式也將發生質的變化。目前,中國一個市民的消費水平高於農民3倍以上,這就意味著全國城鎮人口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相應上升1.4個百分點。
第三,加快小城鎮交通、供水、供電、通信、文化娛樂設施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引導農民進鎮建房、買房,可以直接帶動建築、建材、輕工裝飾、機化、家電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第四,小城鎮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可以有效地消除以往農民買洗衣機當糧缸、買電視機當裝飾、買電冰箱當衣櫃等制約農民消費的障礙因素,把農民的潛在購買力轉變為現實的有效需求。
2.2農村城鎮化為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緩解了農村人口壓力與土地承載力之間的矛盾,成為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蓄水池」
自90年代以來,隨著鄉鎮企業有機構成的提高,鄉鎮企業吸納就業者的能力已明顯減弱,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開始「離土又離鄉」,從農村跨省、跨地區流徙到沿海地區和大城市,不僅給大城市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而且,隨著城鎮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大量富餘人員將會象擠水一樣從國有企業這塊大「海綿」中被逐步排擠出來,城鎮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因此,依靠現有大城市來吸納和消化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想法是不現實的。
小城鎮的快速發展,可以就近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這是今後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主渠道。中國現有2 000多個縣, 可以設想把每個縣基礎設施較好、具有吸引力的縣城或縣域首位鎮作為農村城鎮化的「龍頭」,把它們分別建成規模不同的中小城市。如果每個縣城平均吸納5萬人,就可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近1億人。另外, 在全國的建制鎮中選擇2 000個交通發達、城鎮基礎較好、 有一定規模的中心鎮重點發展「農民城」,吸引農民務工經商,至少可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1 億人左右。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到小城鎮後,一方面可以緩解流動人口對大城市造成的壓力;另一方面,農村人口從土地上轉移出去後,留在農村地區的人口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可以緩解農村人口壓力和土地承載力之間的矛盾。當然,鄉鎮企業及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勢必會增加城鎮建設用地,但不能認為農村城鎮化就是一種「浪費土地」的過程。非農產業在城鎮集聚比「天女散花」式地分布於廣大的鄉村更能共享基礎設施、節約基建和項目耕地佔用。而且農村人口城鎮化通過城鎮與鄉村住宅用地的置換,能節約更多的農村人口建房用地,從總量上減少住宅佔地。根據管理部門90年代初期的分析匡算,每增加一個城鎮人口需要佔用的土地面積(包括就業和生活用地)80~100平方米, 而農村人均宅基地加上鄉村建設用地,北方地區超過160平方米,南方地區超過100平方米,明顯高出城鎮建設和住房佔地(國務院研究室課題組,1994)。
2.3農村城鎮化推動著鄉村工業的集聚發展和結構升級, 成為轉變農村經濟增長方式、推動鄉鎮企業向集約化發展的「突破口」
80年代那種「村村點火,戶戶冒煙」式的分散的鄉鎮企業,在提高農民收入、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避免出現「城市病」等方面確實起了重要作用,但也浪費了大量的自然資源,引發了「工業鄉土化、農業副業化、離農人口『兩棲化』、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等「農村病」。從增長方式上來看,基本上還是一種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以耕地資源為例,目前鄉鎮企業人均佔地面積比城市大中型工業企業高出3倍以上, 許多鄉鎮企業廠房的佔地大大超過工業用地的正常標准。僅1979~1984年,全國鄉鎮企業累計佔用耕地8 000萬畝。 特別是由於鄉鎮企業布局過於分散,每個鄉鎮企業都不得不獨立地解決交通、通訊、供電、供水、倉儲等問題,不僅難以獲得規模效益和集聚效益,而且使農村各個地區間出現產業結構同構的現象。
中國經濟在經過近20年的快速發展,供求總量不平衡的矛盾基本得到解決後,迫切需要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的方式。目前全國鄉鎮企業職工人數已經超過國有企業職工人數,在社會總產值中已佔據一半,如果鄉鎮企業的增長方式不轉變,也就談不上整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而鄉鎮企業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根本出路又在於農村城鎮化。首先,將分散的鄉鎮企業向交通方便、基礎設施較完善的小城鎮適當集中,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城鎮的集聚效益,集中治理環境污染問題,減少對耕地資源的佔用,從而提高鄉鎮企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促進鄉鎮企業邁上新的台階,推動農村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其次,鄉鎮企業向城鎮集中,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可以帶動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和升級。第三產業的發展與城鎮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第三產業的發展必須以人口一定程度的聚集為基礎。撇開城鎮化,試圖單純推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將事與願違。而如果將分散的鄉鎮企業適當聚集起來,吸引農村人口到城鎮務工經商,就可以為第三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再次,小城鎮作為農村之首,城市之尾,是溝通城市與鄉村的橋梁。小城鎮的快速發展,使農民能夠方便地獲得農業生產技術和市場需求信息,從而引導農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組織生產,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克服農業生產的盲目性。
2.4農村城鎮化拓展了農業產前產後發展的空間, 為孕育和培植大批龍頭企業和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創造了條件,成為農業產業化向深層次發展的載體
實踐證明,要解決分散經營的小農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的矛盾,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是發展社會化的農業生產服務體系,延長農業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實現「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經營。在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關鍵的一條是要建設好上聯市場、下聯農戶的龍頭企業,龍頭企業活了,才能帶動一大批農民致富。過去,為農業產前產後服務的龍頭企業由於沒有城鎮作依託,企業經營環境惡劣,市場信息不靈,資金技術不足,經濟效益欠佳,難以帶動農村經濟發展。
小城鎮作為農村地區資金、技術、信息的聚集地,是龍頭企業天然的載體和依託。通過大力發展小城鎮,加強小城鎮連接大中城市和輻射農村的功能,可以促進各種市場中介組織和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為龍頭企業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孕育和培植大批龍頭企業和農副產品交易市場。許多地區正是通過「城鎮興龍頭,農村建基地」的方式,充分發揮城鎮在拓展農業產前產後發展空間的作用,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果。如襄樊市依託城鎮而興起的龍頭企業已有300 多家,固定資產總額達到50多億元,年創產值60億元,利稅5.5億元, 依託城鎮而建的交易市場有450個,年交易額達40多億元(《襄樊日報》,1998)。這些依託小城鎮發展起來的龍頭企業,上聯國內外大市場,下聯當地的種植、養殖業大戶,實行產供銷一條龍服務,分散了農戶在農副產品銷售方面的風險,直接帶動了當地糧、棉、油、林、果、茶、煙、水產等農副產品生產的發展。
2.5農村城鎮化打破了原有城鄉隔絕的格局, 使農民既發生職業轉換,也實現地域轉移,農村由封閉走向開放,成為轉變農民生活方式和觀念、激發農民創新精神和冒險精神、塑造一代新農民的「催化劑」
新中國成立以來,政府便一直致力於消除城鄉對立和差別,實現農村的現代化,然而,由於實行了嚴格控制農村人口進入城市的戶籍制度,使大量人口被滯留在鄉村。80年代,政府提倡「離土不離鄉」的工業化模式,盡管許多農民實現了職業的轉換,但他們仍然過著農民的生活。可見,農村的現代化離不開農村城鎮化,具體表現為:
第一,農村城鎮化可以打破原有城鄉隔絕的格局,使農村由封閉逐步邁上開放發展的道路。與現代城市社會相比,目前中國農村社會還是一個相互接觸少、相對分散和孤立、缺乏流動的社會。在孤立與分散的鄉村社會里,容易使人墨守成規、固步自封、安土重遷、小富即安。人們的思想觀念往往落後於時代的發展。與之相反,城鎮卻把人口、資金、技術、信息等各種要素聚集在一起,交通便利、信息靈通、新思想、新觀念層出不窮,並能賦予人開拓進取的精神。加快農村城鎮化步伐,讓流入小城鎮務工經商的農民取得城鎮戶口,不但實現了農民的職業轉換,也實現了地域轉移。而且城鄉間勞動力的流動還可以帶動資金、技術、信息等要素的流動,從而打破城鄉相互隔絕的格局,使農村由封閉逐步邁上開放發展的道路。
第二,農村城鎮化是轉變農民生育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根本途徑。加快農村城鎮化,讓大量農民進入城鎮生活後,他們很快就會拋棄一些農村粗俗的生活方式。如一些邊遠封閉農村地區的農民進城後很快改變了不刷牙、不洗澡、污水亂倒、垃圾亂扔等不衛生的行為。特別是在農民生育觀念的轉變上,農村城鎮化的作用更為明顯。目前的農業生產,以勞動力投入為主,對勞動者體力要求高,素質要求卻低,加上農村缺乏社會保障,年老的父母完全依賴子女贍養,對於那些年老後不能享受社會養老保障待遇的育齡夫婦來說,必然會多生育子女。而農民進城後,其生產方式發生改變。在城鎮里,家庭收入更多地依賴於家庭成員的素質,而不是數量,年老的父母也不再單純依靠子女贍養。這些都會潛移默化地改變傳統「多子多福」的生育觀念,使農村人口控制由被動的強制行為日益轉變為農民主動的自覺行為。
第三,城鎮是現代文明的載體,是新觀念、新技術、新信息的輻射源。農民進入城鎮後,會極大地增加彼此的交往和接觸,開闊自己的視野。特別是城鎮社會是一個彼此競爭的社會,人們只有不斷超越自我,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才能在城鎮立足。農民一旦被捲入現代社會生活的旋渦中,他們就會不滿足現狀,也不安於現狀。因此,城鎮化實際上是激發農民創新精神和冒險精神、塑造一代新農民的「催化劑」。
3.加快農村城鎮化的對策思路
由上可見,農村城鎮化已成為關繫到中國下一個世紀社會經濟發展的大戰略,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必須做好農村城鎮化這篇大文章。具體對策思路為:
(1 )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農村城鎮化在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加強政府在農村城鎮化中的引導作用,適時把由農民自發推動的城鎮化轉到由政府引導和規劃的城鎮化方向上來,實現由自下而上城鎮化向自上而下城鎮化的轉變。
(2)進行小城鎮建設投資體制的改革,實行投資主體的多元化,調動民間投資建設小城鎮的積極性。當前特別要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村城鎮化的財政支持和金融支持,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小城鎮的城市化水平,增強城鎮的吸引力和輻射力。
(3 )小城鎮要大力發展服務於農村社會的第三產業和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加工業,突出資源優勢,做到「一市(鎮)一品」,把農業產業化與農村城鎮化有機結合起來,既奠定小城鎮的產業基礎,又帶動農業「龍頭」企業興起和周邊農村地區的發展。
(4)遵循城鎮發展規律和城鎮區域布局規律, 克服城鎮規劃與布局上的分散性、隨意性和無序性,規劃出功能互補、協調發展的城市體系。當前特別要集中力量建設基礎設施好、有區位優勢的縣城或縣域首位鎮,穩步發展具有一定規模的中心鎮,防止一哄而上的小城鎮化傾向。
(5)進行戶籍制度、城鎮企業管理體制等方面的改革與創新,促進各種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大力加強城鎮與鄉村之間的「商品鏈」、「資金鏈」、「信息鏈」、「人才鏈」、「交通鏈」,將城鎮發展成為城鄉一體化網路的「鏈結」或結合部。
(6)培植農村城鎮化的主體,鼓勵農村「能人」、 「富人」率先走農村城鎮化道路,讓農村「精英」成為農村城鎮化的發動者,並通過他們的示範作用,由點到面地推進農村城鎮化。
(7)要克服「重建設、輕管理」,「重經濟、輕文化」, 「重局部(個人)、輕整體」,「重硬體、輕軟體」建設的不良傾向,進行小城鎮管理體制的創新,防止出現「新城鎮、舊體制」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