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梅州主要是什麼產業
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按照「工業新城、生態園區」和「錯位發展、功能互補」的原則,由廣州市按照廣州科學城的規劃理念和「統一規劃、分步開發、梯度推進、協調發展」的要求進行規劃,「工業新城」規劃面積為45平方公里,其中23平方公里為「生態工業園」;整個園區劃分主導產業區、關聯產業區、綜合服務區和生態休閑區等4個功能區。
在規劃中,突出保護園區生態景觀,盡量保留園區內的水域及周圍自然生態林地、山丘等,合理利用原生態環境,著力打造適宜居住、適宜創新、適宜就業的生態新城。
園區突出以汽車零部件為主導產業,以通訊電子設備、電氣機械製造、金屬製品、研發、物流等產業相配套。
堅持以廣州市的支柱產業汽車產業為龍頭,以梅州市現有的汽車零部件產業為基礎,以省市共建汽車零部件產業梅州基地為紐帶,打造廣東省汽車零部件產業的重要生產基地。園區與省經貿委、廣州市、廣汽集團、華南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等單位達成一系列關於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的戰略合作協議,為園區主導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園區全面建成後,可實現工業產值510億元,稅收51億元,吸納用工15萬人以上,在工業發展上再造一個梅州,在城市發展上再造一座30萬人口的宜居宜業新城。
㈡ 梅州發展如何
隨著梅州地區以高速公路為主的道路建設全面鋪開,梅州市經濟得到前所未有的迅速發展。
2008年,梅州以「山洽會」為龍頭,以打好經濟攻堅戰和過好社會穩定關為重點,經濟社會在困難中得到新的發展。全年生產總值477.88億元,比上年增長10.2%。生產總值中三次產業構成為21.9∶42.5∶35.6,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二、三產業比重上升。
【第一產業】全市全年第一產業增加值104.75億元,增長6.1%。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著力抓好農業龍頭企業建設,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全年糧食總產136.91萬噸,增長2.8%。其中,稻穀增長2.5%,水果增長2.2%。農業產業化、商品化水平逐步提高。
【第二產業】全市全年第二產業增加值202.99億元,增長8.2%,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119.39億元,增長15.1%。其中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增加值87.19億元,增長15.4%。全年工業用電量29.92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3.4%。全年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為196.57%,比上年提高26.2個百分點。其中:資產負債率比上年下降6.7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比上年增長15.5%,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全年實現利稅總額45.10億元,比上年增長28.7%。
【第三產業】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170.14億元,增長14.7%。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4.68億元,增長17.4%,剔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136.92億元,增長17.2%,餐飲業零售額16.54億元,增長21.8%。全年交通運輸業完成增加值18.21億元,比上年增長9.6%。各種交通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88.96億噸公里,增長13.1%;完成旅客周轉量79.48億人公里,增長12.0%;郵政、電信業營業收入14.24億元,增長3.4%,固定電話、行動電話、互聯網路服務日益發達。全市接待國內外旅客337.14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2.3%,旅遊總收入36.74億元,增長12.6%。
【基礎設施】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全年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9.24億元,增長1.1%,剔除高速公路工程投資5.84億元,全市地方固定資產投資為133.40億元,增長6.5%。
【財政金融】全年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8.25億元,同比增長20.26%。全年全市稅收收入58.61億元,比上年增加4.55億元,增長8.4%。金融形勢比較穩定。2006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471.73億元,比年初增長9.7%。城鄉居民儲蓄人民幣存款余額345.36億元,比年初增長8.3%。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04.78億元,比年初減少0.4%。
【外經外貿和利用外資】 全年進口總額4642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8.2%。全年出口總額38122萬美元,增長22.8%,其中國有企業出口836萬美元,減少79.8%;「三資」企業出口14993萬美元,增長109.1%;私營企業出口21813萬美元,增長13.28%。全年合同利用外資項目165個,金額26862萬美元,比上年增長6.8%,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820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7.0%。
【物價和人民生活】市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0.2%(上年為100%),上漲0.2個百分點。城鄉人民生活有新改善。據抽樣調查,梅州市區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259元,剔除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6.3%;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4369元,剔除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4.3%。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有所提高,市區為43.2%,比上年降低2.1個百分點;農村為45.6%,比上年降低1.3個百分點。全市在崗職工年人均工資15788元,剔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6%。群眾生產生活環境繼續改善。當年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49650.9萬元,廢水排放達標率為77.6%,廢氣排放得到進一步控制。「三廢」綜合利用產品產值達6775.5萬元。全市各類社會福利單位收養人數3118人,城鄉各種社會救濟對象得到各級政府救濟人數17.98萬人次。全市大部分鄉鎮初步建立農村社會保障網路,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取得新進展。人口增長得到有效控制。抽樣調查推算,全市人口出生率為10.28‰,死亡率為5.35‰,自然增長率為4.93‰。
目前, 全市五家民營企業入選廣東民企百強,她們是梅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威華集團有限公司、廣東明珠集團有限公司、寶麗華集團有限公司、梅州市龍祥建材集團有限公司。
私營企業情況:
到2004年底,全市有2640戶私企,投資者680人,僱用員工32568人,注冊資本64.37億元。其中:農業企業50戶、采礦業38戶、製造業844戶、建築業125戶、電力企業57戶、交通運輸業40戶、批發零售業1019戶,居民服務業189戶,信息軟體業8戶。
個體經營戶資料:
到2004年底,全市個體工商戶64137戶,從業12萬多人,注冊資金10.55億元。主要分布如下:
批發零售業40429戶,其中住宿餐飲業5397戶,租賃商務服務221戶,咨詢調查業9戶。
居民服務業5562戶,其中理發美容保健業2024戶。
農林類142戶。
采礦業385戶。
製造業7195戶。
農副食品加工業822戶。
服裝靴帽百貨業664戶,印刷媒介475戶。
電力燃氣323戶,電器器材181戶。
交通運輸600戶。
信息傳輸互聯網服務245戶,租賃商務服務221戶。
2004年度,新發展私營企業665戶,新增注冊資金20.5億元;新開個體戶9277戶,新增注冊資金10.5億元。本期注銷個體戶8829戶,實際新增442家個體戶。
特色經濟提升壯大
伴隨著招商引資工作和民營經濟發展的加快,各縣(市、區)充分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努力培育壯大特色經濟。
興寧市重點扶持機電製造業,特別是廣東明珠、南豐電氣、鵬鑫科技三家企業全部實現預定目標後,興寧機電製造業的總產值將超過8億元;服務好總投資45億元、總裝機容量87萬千瓦的興達電廠,總投資2.5億元的寧江建材日產2500噸干法旋窯水泥生產線項目等,力爭用幾年時間把資源型工業打造成年產值超30億元的產業;充分發揮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優勢,提升壯大工藝紡織這個傳統產業,籌建集漂染、織造、整理、加工為一體的紡織工業村。
㈢ 廣東韶關、陽江和梅州,各自有什麼產業發展優勢呢
眾所周知,我國的廣東省是一個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的地方,這里雖然面積不算太大但是城市眾多,在優秀的城市們帶動下爭相發展,推動著省內經濟實力不斷提高。
今天小編也帶領大家來到廣東省,有這樣三座經濟實力相當的城市被人們寄予了厚望,雖然目前的名次不夠亮眼,但是它們富有突破自我的潛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誰將會是第一個脫穎而出的城市吧。
綜上所述,可見以上這些在廣東省排名靠後的城市經濟實力也不差,經過小編的描述,你認為誰會是第一個突出重圍刷新名次的地方呢?歡迎在評論區踴躍表達你的看法。
㈣ 梅州畲江工業園區的發展趨勢
不知道你是想知道官方的話還是現實的話?
官:
畲江工業園規劃2361公頃,園區以承接和發展汽車零部件為主導產業,以通訊電子設備、電氣機械製造、金屬製品、研發、物流等產業相配套,重點發展,汽車變速器、車橋、起動機、發電機、汽車齒輪、汽車電器等產品。
GDP按照官方意思肯定沒有問題,周邊的村民肯定能受益!
現實:
1:規劃的2361公頃現在大部分還在村民手中,因為現在來投資的很少!規模現在還小!
2:我個人認為發展汽車零部件為主導產業是錯誤的,一:梅州沒有汽車廠,假如生產了,基本靠外地銷,二:汽車配件主要原材料『鋼材』缺乏,本市的鋼鐵產量實在太低,就連建房子的鋼筋大部分都是外來的,鑄鋼廠質量跟不上,現在基本停留在做『鋼球)的階段(鋼球是水泥廠,石灰廠等球磨機配件),
汽車電器倒是可以發展的,可是珠三角地區的電子廠規模我想很多人是知道的,引遷過來我看效果不大,
3:最要命的是每逢過年過節的『有關部門』就會來討要贊助,就連在珠三角地區開廠的梅州老闆都不能免辛!雖然稅收有減免,但是煩!這個就是很多老闆不願意來的原因!
4:假如工業區有一定規模,當然會拉動本地的GDP,周邊的村民就可以建房子出租,做包租公,包租婆日子!
5:至於利弊,肯定是利大於弊,人多了治安方面肯定會差很多,社會問題也會多起來,但是這些可以管,經濟繁榮了,什麼好事都多了!
㈤ 梅州的發展怎麼樣
梅州發展,不知道你所指的是那個方面,經濟的話,發展速度還算可以,但是工業基礎稍差,目前正在快速發展中,上市企業在全省市排行前列,甚至超過珠三角城市,擁有梅州嘉應制葯,梅雁集團,塔牌集團,寶麗華集團,威華集團,超華集團,明珠集團等上市企業,但是工業總量還是在初步階段,擁有全省納稅大戶,全省納稅排行第六的梅州(五葉神)卷煙廠,汽車零部件,汽車製造業發展中,
交通來說,梅州交通還是比較發達的,跨省國道,縱橫的高速公路,梅縣機場,火車站,甚至超越珠三角城市。
但總體經濟來說,還是比較落後的,畢竟是山區,地理位置不夠優越,限制了其工業的發展。
教育來說,梅州一直都是排頭兵。
㈥ 問問各位,梅州現今發展的如何!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邁上了一個大台階,尤其是沿海地區的變化發展更是日新月異。然而梅州作為較發達省份的一個城市,其發展卻是相當的緩慢。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分別只是佔了全省的5.8%,1.3%,1.5%,而工業總產值也只才佔了全省的0.9%。
從上述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梅州的工業發展遠遠落後於珠三角地區。居民的人均純收入水平還達不到省內的平均水平。
㈦ 梅州以後的發展怎樣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邁上了一個大台階,尤其是沿海地區的變化發展更是日新月異。然而梅州作為較發達省份的一個城市,其發展卻是相當的緩慢。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分別只是佔了全省的5.8%,1.3%,1.5%,而工業總產值也只才佔了全省的0.9%。
從上述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梅州的工業發展遠遠落後於珠三角地區。居民的人均純收入水平還達不到省內的平均水平。制約著梅州的經濟發展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一是基礎設施差,尤其是缺乏極為重要的條件——方便的交通運輸環境;二是缺乏產業聚集效應,梅州不論在農業內部結構或整個國民經濟產業結構方面與珠三角、全省都存在明顯差距。2002年梅州的三次產業結構為29.1∶36.2∶34.7,第一產業幾乎佔了1/3,而同期全省平均水平是8.8%。就梅州農業內部結構看,種植業特別是糧食作物佔有主導地位,經濟作物以及市場適銷對路、高效農作物所佔比重較小;三是梅州缺乏營商所需的「城市氛圍」。「城市氛圍」包括:法律秩序、人文條件、行政效率、分工與協作體系等內容。盡管梅州的經濟發展困難重重,但是近幾年來,梅州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帶領下,抓住新機遇,謀劃新發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經濟發展顯現好勢頭,去年梅州市GDP實現了自1995年以來的首次兩位數增長,今年經濟發展又實現了「開門紅」。招商引資取得成效,工業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梅州是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的。
在地理位置上,梅州是閩粵贛三省的結合部,梅州位於泛珠三角東部閩粵贛三省交界地區的區位優勢。在地圖上,底邊靠著廣州、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等沿海開放城市,背面依的是江西等內陸地區。可以說,在泛珠三角經濟圈東部區域,梅州處於連結沿海內地,承接東西的樞紐位置,這里是發展配套產業的好地方。如在梅州投資汽車零配件產業,既可以為廣州的汽車工業提供配套,也可以為閩東南的汽車廠商提供配套。在交通方面,過去交通一直落後的梅州後來居上,全市鐵路營業里程達371公里,廣梅汕鐵路、梅坎鐵路已全線投入運營。目前梅州公路密度居全省山區市之首。梅州至福建龍岩高速公路即將動工,梅州至江西贛州、福建漳州高速公路也已在規劃之中。在這4條高速公路建成後,梅州將成為閩粵贛邊區通往珠三角中心城市的交通樞紐。其次,是產業梯度轉移。沿海地區製造業在升級,梅州處於沿海和內陸過渡地帶,生產成本低、資源豐富、靠近市場等,對沿海產業轉移有較大的吸引力。在自然資源方面,擁有豐富的地下資源豐富,礦藏點多面廣,開發前景廣闊。已探明的有煤、鐵、銅、錳、鉛、鋅、銀、銻、稀土、石灰石、花崗岩、大理石等48種,530多處礦床。 其中煤儲量2.7億噸,佔全省第二位;錳、 鐵儲量分別佔全省的20%和30%。梅縣的銅、蕉嶺的石灰石、大埔的瓷土、興寧的煤、平遠的鐵,以其儲量豐富、品位高而頗負盛名。水資源豐富,境內多年平均降雨量250.3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28.7億立方米,產水量259.7億立方米,水力資源理論發電量77.5萬千瓦,地下溫泉多、水溫高、水量大,還有豐富的礦泉水資源。以及豐富的旅遊資源,有較多的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始建於唐代的千年古剎靈光寺、陰那山五指峰、鬆口元魁塔、泮坑瀑布、蕉嶺長潭一線天、興寧合水水庫、神光山、大埔豐溪自然保護區、平遠南台山、五指石、五華益塘水庫、豐順溫泉等景點,均以其雄、奇、幽、秀之特色吸引許多遊客。此外,梅州還是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素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稱譽。近年隨著梅州社會各行業的不斷發展,特別是開發性農業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梅州又有了「單叢茶之鄉」,「山歌之鄉」, 「金柚之鄉」的「新三鄉」之稱。隨著交通基礎設施對接,區域內物流將增加,將為梅州帶來發展商貿物流業的機遇,概括地說有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文化優勢、僑鄉優勢、生態優勢等。所以我們說梅州山區潛力巨大,梅州發展充滿希望,投資梅州充滿商機!
所謂「無工不富」,工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一匹快馬。當前珠三角等地區的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其產業發展規模不停狀大。「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推進與加強,梅州的經濟發展空間將進一步拓寬,後發優勢將進一步顯現,梅州將成為新一輪加快發展過程中外商投資廣東的一片熱土。梅州正好此機會,利用各方面的優勢,加快工業發展進程,抓住省、市高速公路開通和廣州對口幫扶梅州的契機,大搞招商引資、外引內聯,主動承接珠三角地區的產業轉移,發展配套產品,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還可以充分利用僑鄉優勢,推出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資,加快第二產業發展,趕上工業發展的「未班車」。另外,利用廉價的勞動力,結合當地各種資源,發展農副產業和各類手工加工業,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此類工業的發展成本低,就地取材,市場靈活,風險低,收益快。既能給當地人們提供廣闊的就業機會,又能很好的激活市場,繁榮經濟。如今,梅州已有不少地方品牌,如梅縣的金柚、五葉神香煙、雁南飛的茶田、五華的長樂燒酒、大埔的陶瓷等。在此基礎上,應注意引進高新技術,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以質量求生存,以效益求發展,力爭打響品牌,使梅州成為連接各地商品交換的中介市場。
從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口號的提出,可以看出發展特色經濟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沒有特色和優勢的經濟,是沒有競爭力和發展後勁的經濟。而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城鄉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旅遊業發展日益興旺,將會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個快速增長點。梅州正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憑借山區的秀麗風景,參照江南水鄉的旅遊發展經驗,發展生態旅遊、綠色旅遊、鄉趣旅遊,開發一套具有梅州客家特色的旅遊服務業!雁南飛的「旅遊與農業齊飛」就是一個典型的範例。對於旅遊業而言,依託利用農業、林業、水利、城市建設等進行開發,可以減少投資,縮短建設周期,推出更多各具特色的新產品。
以興寧為例,興寧的渡田河位於興寧市羅浮鎮西北部,離興城68公里,離羅浮鎮13公里是清澄碧綠的東江河的源頭。因楓樹壩水庫的興建,渡田河就象是「高峽出平湖」。它長約30多公里,最寬處2公里。北接江西尋鄔縣,南連楓樹壩水庫,是龍川至興寧的水上運輸線。渡田河區,藍天祥雲,湖光山色,景色十分迷人,春秋時節,到處可風流泉飛瀑,鳥語花香;秋冬季節,層林盡染……是一個極具開發價值的地區。政府可採取與民間共同投資合作的方式,把附近的村落納入旅遊區范圍內,投入大量資金,搞好公路、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把客家的風土人情,鄉村生活與大自然的秀麗風光組合起來,創造一個英國式的鄉村花園!
隨著地球村的發展,世界上眾多國家的多元文化不停地互相碰撞與交融著,正走向大同的趨勢。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東方古國,擁有五十六個民族,千萬種風俗習慣,在此種情況下實在有必要保持自己獨立的民族風格。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地方歷代流轉下來的文化習俗正逐漸逐漸地淹沒在改革開放的潮流中的。而梅州是客家聚居之地,還保存著眾多的特色文化,就如客家的圍龍屋,舉世聞名,還有客家的婚禮習俗、客家的山歌、客家的小吃,如鹽局雞、釀豆腐、砸棕、田艾板、琴花、珍珠紅、雞炒酒等等。因而興寧要發展特色的旅遊業,可以在旅遊區內重建圍龍屋,用發展的目光,把古代特色與現代元素融合一起,建造一座座山上城堡,讓遊人享受別具一格的賓館服務,盡現梅州人們的聰明才智。為適應不同層次的消費者,村民可以將自家房子改造成「家庭客棧」,面向廣大遊人,不但可以讓旅客享受方便實惠的服務,更可以體驗梅州人濃濃的人情味。每逢節假日,或約四五知己,或帶家人同來渡田河,日間可隨同主人到田間耕作,到果林里採集,到山坡上放牛羊;日落在河上泛舟捕魚,高歌一曲;晚間圍坐一起,吃上幾味地道農家菜,品嘗幾口美酒,欣賞動聽山歌,遠離塵囂,一家大小,樂也融融。如此創造一個鄉村的「世外桃源」,使遊人享受一種真正回歸自然,回歸純朴的田園生活!當地政府還可以統一規劃布局村裡的農田、果林、漁業,竹林,招引外商投資,在附近建造加工廠,引進先進技術,製造各種健康食品,打造綠色品牌,製造出另一個「雁南飛」,走上一條集工業、農業、旅遊,生態四位一體的經濟大道!發展獨樹一幟的旅遊業。
在梅州的不少縣鎮都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但由於不同區域區位條件、自然資源、經濟發展必然存在的差異,要加快梅州地區整體的經濟發展,就有必要實施區域非均衡發展戰略,加快重點區域的開發建設。因而可將此種形式的旅遊業首先在梅縣、豐順、興寧、大埔等地推廣。然後再以點帶動面,推動整個梅州的經濟發展!把梅州建設成為一個集工業、旅遊、悠閑、娛樂於一體的度假觀光聖地!使梅州走出廣東,面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