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近代中國工業化屢屢受挫的原因
1、科學技術的限制,專業人才稀缺。
2、被接連不斷的戰爭摧毀。
3、外國列強的經濟入侵。
4、近代中國是農業國,工業基礎薄弱。
中國近代工業是指在1840~1949年間在中國設立的使用機器和機械動力生產的製造工業,中國近代工業主要的特徵是短暫、快速、發展迅猛。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西方列強卷土重來,中國民族工業普遍地遇到了外國勢力爭奪市場的壓力。戰時發展迅速的棉紡織業這時出現了引人注目的變化。
(1)中國工業化為什麼這么短擴展閱讀:
甲午戰爭後,民族矛盾日趨激化,抵制外貨,設廠自救的呼聲遍及全國。1895~1913年,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進入初步發展時期,並且在1896~1898年和1905~1908年出現了兩次投資工業的熱潮。
這19年中國內新創辦的、資本在1萬元以上的工廠共有468家,平均每年增設24.6家,新投資總額達9822萬元,平均每年新投資為516.9萬元。
B. 中國的工業技術是從哪引進的誰帶動中國短短時間突然發達
中國工業化和工業現代化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洋務運動」時期。1949年以來,工業化和工業現代化一直是中國經濟建設的重中之重。20世紀中國提出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技現代化的戰略目標。21世紀中國提出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的新構想。
18世紀初,中國工業生產規模曾經處於世界前列。18世紀以來,中國製造業佔世界製造業的比例經歷了下降和上升兩個階段。如今,中國工業產規模再次走到世界前列。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中國工業百年發展歷程。
洋務運動 中國工業邁開第一步
洋務運動,又稱自救運動、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前期口號為「自強」,後期口號為「求富」。
洋務運動主要指導思想就是「師夷制夷」 、「中體西用」 八個字。前四個字「師夷制夷」 表明洋務運動與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者的關系,即學習西方的長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
在清朝中葉開始,手工業的大發展基本上滿足了國內生產需求了,所以重工業幾乎是不存在的。直到清朝後期的洋務運動,開辦了工業學堂之後,滿洲里也就是現在的東北地區才正式接觸機械製造業等重工業的行業。
運10
汽車產業也是類似,當年國外幾大車企在中國合資設廠的前提條件就是要求中國解散國內汽車研發團隊,在生產合資車可以躺著賺錢的情況下,國內不少車企也就缺乏研發自主汽車的動力了。
集成電路是政府報告中提出的重點發展方向,但是在過去,我們過分注重技術引進,輕視了消化吸收。國內少數手機晶元設計公司在近10年時間里,歷代產品用的都是ARM的內核,所有的CPU源碼都是從ARM手裡買的,可謂「引進一代、落後一代、反復引進」,並沒有做到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始終是買買買。
因此,如果只是引進技術,但放棄消耗吸收和自主研發,重則一個產業受到毀滅性打擊,輕則只能當整機組裝廠,並導致技術和利潤受制於人。在引進技術之後,必須重視消化吸收,成功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僅僅是國內企業技術升級的第一步。只做引進技術,放棄消化吸收和自主研發的做法不妥當,同理,關起門來自主研發,閉門造車也是不合時宜的。
在中國技術升級的過程中,特別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五大領域,除了5G通訊這項與國外同步發展的技術之外,在其餘幾個方面,完全可以採用兩條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重點扶持國內團隊自主研發,同時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並進行消化吸收和再創新。類似於90年代沈飛引進蘇27的同時,成飛可以自主研發殲10,實現互相促進,殊途同歸。
可以說,技術引進和自主研發就像人的兩條腿,不可偏廢。相對於單腳跳,兩條腿走路,可以走的更快,走的更穩。
C. 中國歷史上為什麼沒有工業化
因為中國歷史基本都是封建主義專政,思想很固化,朝廷也一直對外來文化和工業進行封鎖,認為我們中國的發展已經夠好了,工業對我們沒有什麼幫助,從而狂妄自大,直到現代中國才開始工業化,認識到了工業化的重要性。
D. 新中國的工業化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了重大突破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用簡單的話說
主要是以重工業發展為主
E. 為什麼中國的工業化在短期內取得了突破
現在,我國已經融入到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
國家的繁榮,經濟的發展從根本上取決於企業競爭優勢或產業競爭優勢。而這種優勢的建立,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選擇一條什麼樣的工業化道路。上世紀70年代以來,很多發展中國家都開始反思他們走過的工業化之路,經濟學家們也開始反思早期的發展經濟學理念。很多發展中國家開始基於新的發展經濟學的理念進行改革,開始重新選擇和設計新的工業化道路。
建國以後,我國選擇了傳統的工業化道路雖然使我國經濟得到了巨大發展,工業產出佔GDP的比重提升得很快,但它只完成了初步工業化的任務,還處於較低水平。在新的歷史時期,傳統的工業化道路很難再培養出新的企業競爭優勢和產業競爭優勢。如果繼續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我們原本有的競爭優勢可能會逐步喪失掉,也很難在2020年實現基本工業化。所以必須實行轉型,走一條新型的工業化道路。
F. 中國的工業化是從1949年算起也只用了72年對嗎
不對。應該73年。
G. 為什麼西方的工業化更早而中國更晚
西方工業化來自文藝復興,文藝復興來自義大利半島,就在地中海中間。
一:
地中海:南邊黑人出苦力,東邊阿拉伯波斯出金錢,北邊白人去探索。(地中海旁邊:歐洲,亞洲,非洲三國鼎立,各洲周邊吸引力太大、無法統一)(長期的混亂,導致長期的探索:矛盾,進化,平衡)(西方人自稱的黑暗的中世紀:一千年)
中國:北邊雪地,西邊沙漠和喜馬拉雅山脈,南邊森林,東邊大海。(周邊阻力太大,無法突圍)(矛盾少,競爭(進化)少,平衡少:舒服,安逸,沉睡)
二:
西方百姓普遍使用玻璃,玻璃衍生放大鏡,放大鏡衍生顯微鏡。(玻璃使用久了,必然發現放大鏡原理,必然發明望遠鏡,必然發現生物與土壤組織與天文學的細微結構,必然使宗教文科轉向理科的物理與化學)(玻璃讓人的眼睛直觀的觀察到各種物質的細微結構,必然使人的思維迅速的理性與客觀)
東方百姓普遍使用陶瓷。中國玻璃只局限於少數貴族裝飾品使用。(因為沒有玻璃的放大鏡功能的普及,只能認識普通表面的現象。使人們沉溺文科,無法迅速的轉向理科)
三:
西方:地中海周圍石材多(海水的沖刷),(因為長期活動在海邊,所以使用海邊的物質次數多)製造玻璃的材料多。埃及的金字塔,間接影響數學的發展。
中國:長期居住在內陸地區,接觸的海邊的物質次數少。使用內陸的物質多。
四:
西方的圖書館:
第一:西方各地的宗教圖書館,公開查閱,有利於科學家去查閱前者的學問資料,節約基礎知識研究的時間,可以快速延伸學問的發展。
第二:各地分散的圖書,不會因為放在一個地方,而被災難性的一次性毀滅。
中國的圖書館:
各地的私家圖書館,科學家無法去查閱。
官府的圖書館,很少開放,容易被刪除修改丟棄。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三個人合作,勝過單獨一個人。
所以:中國必須與外國人 打成一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廣泛,更包容,密切合作。
H. 蘇聯歷時十年即實現了工業化,中國為何數十年至今仍不能實現工業化
蘇聯從一九二八年開始進行有系統的工業重建,歷時四個五年計劃基本上實現了工業化。短短的二十年中,蘇聯的工業產值一舉躍居世界第二位,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工業強國,其發展速度大大高出同期資本主義國家,顯示出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獨特的優越性。但是,蘇聯的工業化有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一,這期間蘇聯主要發展的是重工業,輕工業的發展卻相對滯後很多,到了後期,整個工業體系輕重工業嚴重失調,導致了蘇聯的工業經濟開始逐漸的衰退。二,蘇聯工業的資源性很強,而貿易對其工業經濟的拉動作用卻很微小,工業發展的持續性較弱。三,蘇聯工業在發展過程中,雖然產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工人技術水平和工業設備水平等方面落後於歐美等國,缺乏核心競爭力。中國前期工業化基本上是走的蘇聯的老路子,重工業以國民經濟中的比例過大。
中國不像他那樣亂搞
I. 中國工業化和英國和蘇聯工業化相比有哪些不同點
1、時間:英國起步早,經歷的時間長,而蘇聯起步晚,經歷的時間短。中國在所有的工業國家中起步基本上最晚(比四小龍早點),但是發展的最快,總量也最大。
2、途徑:英國先輕工業後重工業,而蘇聯則是優先發展重工業。中國是50年代輕重工業並舉,著重重工業,在80年代後重點發展加工工業。
3、資本來源:蘇聯是國家投入,英國是民間資本自願投入。中國是蘇聯給的資金和技術。
4、結果,英國是國家太小,經濟支持不了重工業發展,蘇聯是重工業和輕工業發展不平衡,導致國家解體,中國是輕重工業均衡發展,至今發展迅速。
J. 近代中國工業化為什麼發展緩慢
因為大清葯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