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工業部門是日本最重要的工業基地
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3 7 9 4 8 多億
美元,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的第二位。主要工業部門
有電子、鋼鐵、汽車、電機、造船、石油化學、紡織等
,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9 0 %。1 9 9 1 年度生
產粗鋼1 1 0 0 0 多萬噸,產量位居世界前列;產汽車
1 3 0 0 多萬輛;造船7 0 0 萬總噸,造船噸位長期位
居世界首位,有「造船王國」之稱。紡織工業和電器電
子工業在工業中佔有一定地位。工業臨海分布是日本經
濟地理的一大特點,工業生產7 3 %集中在太平洋沿岸
地區。從本州的東京灣到九州的北部是日本最重要的工
業地帶,其中以東京區(東京—橫濱)、大阪區(大阪
—神戶)、名古屋區和九州北部區為四個最重要的工業
區。東京—橫濱工業區以造船、飛機製造、汽車製造、
冶金、化學和輕工業最發達,首都東京是最大工業中心
;近年來東京附近的千葉成了以鋼鐵工業為主的重工業
中心。大阪—神戶工業區是全國最大紡織工業基地,化
學、冶金、造船、機械製造等工業很發達。名古屋工業
區歷來以麵粉、紡織、陶瓷等工業部門為主,現在新發
展了汽車製造等工業。九州北部工業區是在本地煤炭資
源的基礎上,進口礦石和廢鐵而發展起來的日本最早的
鋼鐵工業基地,現在仍然是日本最大的鋼鐵產地,北九
州的八幡是全國最大鋼鐵工業中心。橫須賀、神戶、長
崎、大阪是主要造船工業中心。四國北部的別子以產銅
聞名。北海道造紙工業發達。
日本農業用地面積狹小,農業生產集約化程度很高
。主要農作物是稻子,稻田面積約佔全部耕地面積的一
半。年產稻穀1 0 0 0 萬噸左右。小麥多分布在太平洋
沿岸和瀨戶內海區域,年產量約1 0 0 萬噸。其它有馬
鈴薯、甘薯、蕎麥等。糧食自給不足。丘陵地區普遍種
植桑和茶,茶葉為日本傳統輸出商品。海洋漁業發達,
常年捕魚量在1 0 0 0 萬噸以上,位居世界前列,北海
道的函館和本州的下關是最大的漁業基地。
主要貿易對象是美國、中東和亞洲。出口鋼鐵、機
械、船隻、汽車、電視機、紡織品、魚產品等。絕大部
分工業原料均依靠進口,鐵礦石、錳礦石、銅、鉛、鋅
、鋁、鎳、煤、原油等九項最重要的工業原料對進口的
依靠程度超過5 0 %,其中原油、鐵礦石、鋁、鎳等幾
乎全部依靠進口。此外,還進口廢鋼鐵、羊毛、小麥、
糖及其它工業原料。
B. 日本有幾大工業區分別是什麼如題 謝謝了
五大工業區,分別是: 阪神工業區, 京濱工業區,北九州工業區,瀨戶內海工業區,東京工業區
C. 日本第三大產業是什麼
日本經濟三大產業是數字媒體產業。
日本國內第三產業比較發達,使得加工貿易興盛,所以製造業也比較強。特別是工業技術在世界上屬於高水平,在眾多領域之中,是其他發達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典範,同時也是個威脅。尤其是汽車、電子學、造船以及鋼鐵等產業在世界大戰之後有很大的成長,擁有多數世界企業。技術貿易對於技術的依存性,從進口過量到輸出過量有長期性的變化傾向。工業用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的附加價值很高,到處都能看到獨自的技術開發成果。例如日本對於工業用機器人的生產量約佔世界的七成,以及世界上所使用的工業用機器人約有六成都是在日本運作。日本的工業界幾乎都是機械化,而且可以說是效率非常高的產業。此外,家庭用機器人這個概念也是由日本所提出來的。
日本三大產業:
1)70年代以後,汽車業取代了鋼鐵業成為日本的支柱產業,
(2)年產值230萬億日元的日本第二大支柱產業:動漫
(3)日本是世界上數字媒體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成為日本目前三大經濟支柱產業之一
參考http://ribendili.ke.com/article-10732.html
D. 日本最大工業區
京濱工業區,以東京為中心,關東平原為腹地,包括東京、橫濱以及川崎、千葉、橫須賀 等大中城市在內的日本最大的工業區。
E. 日本有哪四大工業區
1,京濱工業區。它位於日本首都東京及圍繞東經灣的附近地區。東京灣東面的鹿島是工業最集中的地區,以鋼鐵,汽車,機械,鋼鐵為主。
2,阪神工業區。該區以大阪和神戶為中心,大阪和神戶的港口是日本最大的貿易港。工業以造船,車輛。機械,鋼鐵為主。
3,中京工業區。該區位於東京與京都之間的名古屋及其附近地區。它以名古屋港口為依託,由紡織,陶瓷,汽車,機械,鋼鐵,煉油和化工等工業。
4,北九州工業區。
F. 日本的前五大產業是什麼按順序來
1、汽車產業:進入70年代以後,汽車業取代了鋼鐵業成為日本的支柱產業,汽車在日本得到普及。 占日本每年經濟比重抵達45%—50%左右,是日本的龍頭產業。
日本因為國土面積小,資源與能源貧乏,所以很謹慎開發大排量車型,日本汽車的總體特色是注重經濟實用,更加追求良好的性價比,對於節約資源和降低石油消耗的造車理念讓日本汽車先於歐美、成為節能、降耗的先行者。
2、動漫產業:年產值230萬億日元的日本第二大支柱產業,占日本每年經濟比重抵達18%—25%左右。
日本動漫對日本社會的影響非常深遠,幾乎所有當代日本人都受到過漫畫的影響,如同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的連環畫(小人書)對中國人的影響一樣。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日本漫畫也隨之變化,持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3、數字媒體產業:日本是世界上數字媒體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數字媒體產業的產值已經超過鋼鐵製造業等傳統產業,成為日本目前三大經濟支柱產業之一。占日本每年經濟比重抵達15%—17%左右。
4、情色產業,占日本每年經濟比重抵達13%——20%左右。眾所周知,日本的情色產業,在戰後幫助日本度過了一段經濟低迷期。
5、電器製造業,占日本每年經濟比重抵達4%—11%左右左右。
(6)日本大工業是什麼擴展閱讀
日本經濟的大致發展:
回顧日本的經濟發展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條從「成功」轉向「失落」的曲線。
二戰以後,日本經濟率先復甦,突飛猛進,曾一舉躍升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2010年被中國超越)。
1985年,日本經濟進入泡沫化階段,20世紀90年代初泡沫破滅之後,日本經濟一蹶不振,陷入「失落年代」,至今仍未能完全走出來。
1868年~1945年屬於明治維新後的崛起階段。
經過1894年的甲午海戰和1904年的日俄戰爭,日本獲得了大量的戰爭賠款,並從殖民地、半殖民地攫取了大量的資源類產品,成為西方國家中的後起之秀。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的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達到56.8%,從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但在1929年~1933年的大危機中,日本同樣受到巨大打擊,工業生產降幅超過35%。
在此背景下,日方開始宣揚對外擴張理論,並走上了擴軍備戰之路。
從1931年入侵我國東北到1937年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再到1941年挑起太平洋戰爭,日本的戰爭費用直線上升,國債余額從1930年的62億日元增加到1945年底的1439億日元。戰爭最終拖垮了日本經濟,到1945年戰爭結束,日本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1946年~1985年屬於戰後經濟復興及高速增長階段。這個階段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1946年~1955年為戰後經濟復興時期。戰後,日本在美國佔領當局的「間接統治」下,推進了解散財閥、農地改革、勞動立法等一系列民主改革,完成了從戰時統治經濟向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的轉變,這被稱為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的「第二次大改革」。
1946年採取的「傾斜生產方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一方式將經濟重建重點放在煤炭、鋼鐵的擴大生產上,通過兩者的循環增產,階段性地帶動其它產業發展。
1951年爆發的朝鮮戰爭為日本經濟起飛帶來了機遇,大量的戰爭特需使日本工礦業明顯活躍起來,經濟觸底反彈。1951年日本與美國簽訂《舊金山和約》,宣告美國對日本全面軍事佔領時期的結束,日本取得主權國家地位。
1953年日本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1955年又加入關貿總協定(現為世界貿易組織),以二戰戰敗國身份回歸國際社會。到1955年,日本的所有經濟指標已全面恢復或超過戰前水平。
G. 日本有哪四大工業區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工業國。該國資源貧乏,原來工業的水平也不高。二戰以後,它卻利用勞動力的低工資,通過技術培訓提高其水平,加上合理的組織,吸收消化他國技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出口為導向,面向世界取得顯著成績。由於需要進口原料,輸出產品,其工業區都是面向太平洋一邊。
1,京濱工業區。它位於日本首都東京及圍繞東經灣的附近地區。東京灣東面的鹿島是工業最集中的地區,以鋼鐵,汽車,機械,鋼鐵為主。
2,阪神工業區。該區以大阪和神戶為中心,大阪和神戶的港口是日本最大的貿易港。工業以造船,車輛。機械,鋼鐵為主。
3,中京工業區。該區位於東京與京都之間的名古屋及其附近地區。它以名古屋港口為依託,由紡織,陶瓷,汽車,機械,鋼鐵,煉油和化工等工業。
4,北九州工業區。
H. 日本的兩大工業是什麼
汽車(公認的)和核電工業,擁有核發電場52座。中國才一位數……
I. 日本主要是什麼工業
輕工業!
日本工業分布的最突出特點是臨海性。工業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區,尤其是所謂「三灣一海」地區,即東京灣、伊勢灣和大阪灣以及瀨戶內海沿岸地區。東起東京灣東側的鹿島,向西經千葉、東京、橫濱—駿河灣沿岸—名古屋—大阪、神戶—瀨戶內海沿岸,最後直達北九州,長達1,000公里,包括京濱、中京、阪神、瀨戶內、北九州等五大工業地帶及其毗連地帶,呈東西向的條帶狀地區,通常稱之為「太平洋帶狀工業地帶」。該地帶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4%,但卻擁有日本全國人口和工廠數的 60%,工人總數的67%以上,工業產值的75%,大型鋼鐵聯合企業設備能力的95%,以及重化學工業產值的90%以上。特別是戰後新建的大量消費原料的資源型工業,全部分布在這一帶,成為臨海型工業區的典型代表。太平洋帶狀工業地帶不僅是日本、也是世界最發達的工業區之一。日本工業高度集中在這一帶狀地區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日本發展工業的原料、燃料大部分依靠輸入,產品又大部分依靠輸出,面向國外市場是戰後日本工業布局的基本出發點。在太平洋沿岸一側的許多專業碼頭上,往往通過自動流水傳遞線,將進口的原料和燃料直接運入生產車間,就地加工;同時,所產的產品也徑直通過出口專業碼頭由海船運銷世界各地。因此,就這個意義上講,巨型船舶和港口就成了日本工業原料、燃料的來源地和產品的銷售地。這樣,既節約用地,又縮短生產周期,可獲得巨大經濟效益。戰後資源來源地域構成的變化,即由戰前和戰時主要面向日本海一側(如中國、朝鮮等),改變為戰後主要面向太平洋一側(如東南亞、大洋洲、歐洲、北美洲、非洲、拉美等),則更是工業愈加集中於太平洋沿岸的直接原因。第二,充分發揮島國位置條件的優越性。日本海岸線綿長,沿海又多優良港灣,尤其是太平洋沿岸,水深港闊,風平浪靜,潮差不大,適宜修築巨港和深水碼頭,便於大型或超級貨輪停泊。目前,太平洋沿岸的各港灣地區不僅為原料進口和產品出口提供了便利條件,而且船舶結構的日益大型化又造成海上運輸費用的低廉。第三,日本沿海地帶雖已十分密集,用地緊張,但是近些年來這里由於填海造陸,已使地價較為便宜,利於投資設廠。第四,沿海各大工業地帶是日本工業、城市和人口最為集中的地區,因而也是國內工業品最大的消費地,使生產地接近消費地的經濟原則得以實現。第五,日本在實施重點發展重、化學工業方針的進程中,在沿海地區大量投資修築公共設施和增設交通線路,從而為布局新廠提供了各種方便條件。日本工業分布的高度集中,從整體看是很不平衡的,過於集中的布局是不合理的;但就一個企業內部來說,則布局緊湊,用地少,也便於和其它企業聯系,在技術上是合理的,經濟效益較高。
但是,日本工業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原有工業地帶已擁擠不堪,處於飽和狀態,目前已提出重新布局工業的問題。工業布局開始向其它地方分散,其總趨勢是:(1)向原有工業地帶的四周及其外圍的內陸部分延伸,特別是那些技術密集型工業更是如此;(2)向消費地擴展;(3)趨向勞動力資源充足的地區;(4)在工業落後的地區建立地方性的工業據點。此外,日本還大力在海外投資建廠,就地加工原料,然後將半成品運回日本。
J. 日本主要工業區是什麼
日本工業主要集中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日本的五大工業區有京濱工業區(東京,橫濱),名古屋工業區(名古屋為中心),阪神工業區(大阪,神戶),瀨戶內海工業區(瀨戶內海沿岸)和北九州工業區。日本的工業分布被稱為「臨海型」工業布局。主要的工業城市有東京、大阪、神戶等。
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工業國之一。日本的重工業包括金屬工業、機械工業、化學工業;輕工業包括紡織工業、食品工業、制葯業、紙和紙漿及其他工業。1997年機械工業占工業總生產的44.7%,金屬佔12.4%,食品佔10.9%,化學佔10.3%,紡織佔2.8%,其他佔18.9%。
工業地帶
日本有京濱、中京、阪神三大工業地帶。以前日本的大工業地帶還包括北九州工業地帶,稱為四大工業地帶,但是上述三大工業地帶已遠遠超過了北九州工業地帶的規模。
京濱工業地帶機械工業發達,出版、印刷業繁榮,川崎和橫濱有很多石油精煉所。
中京工業地帶主要以機械工業為主,特別是汽車工業發達。陶瓷等制窯業也主要集中在該地帶。
阪神工業地帶金屬工業發達,紡織工業比率較高。
1997年日本工業生產額3,265,157億日元,其中三大工業地帶的生產額達1,275,961億日元。在1997年全國工業生產中,京濱工業地帶的生產佔14.0%,中京佔13.9%,阪神佔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