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世紀30年代工業內遷的原因
1931年爆發了九一八事變,1937年爆發了七七事變,中國進入到了全面抗戰時期,炮火連天的環境下,只有遷走,才能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
⑵ 淞滬會戰的時間和地點以及他的意義……
時間: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
地點:上海。
意義:歷時三個月的淞滬會戰,以中國軍隊全線西撤、上海淪陷而結束。盡管軍事失利,但淞滬會戰為中國民族工業內遷、文教人員向後方轉移爭取了寶貴時間,更讓國際社會看到中國軍民抗擊侵略奮戰到底的堅定決心。
這是一場規模巨大的抗日戰役,日軍投入10個師28萬人的兵力,動用軍艦30餘艘、飛機500餘架、坦克300餘輛,中國則先後投入70餘個師的兵力,動用艦艇40艘、飛機250架。戰役中,中國軍民同仇敵愾、鬥志昂揚,以劣勢裝備與敵浴血奮戰,斃傷日軍4萬多人,徹底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
(2)抗日期間什麼時候開始工業內遷擴展閱讀:
淞滬會戰也是抗日戰爭中最慘烈的戰役之一。其中,羅店爭奪戰更是以「血肉磨坊」聞名於世。是年8月23日起至9月底,中日雙方聚集大量兵力在上海羅店鎮短兵相接,展開激烈的拉鋸戰。裝備簡陋、缺少重武器的中國軍隊在日軍堅船利炮和飛機轟炸下,整連整營地戰死沙場,許多營、團、甚至師不到幾天就減員大半,但官兵們士氣始終高昂不衰。曠日持久的爭奪戰,使整個城鎮變成一片廢墟,戰場上屍積如山、血流成河,「一寸山河一寸血」。
⑶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1、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時期
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外資企業的刺激和洋務派創辦工業的影響下,中國出現了第一批由私人投資的近代工業。著名企業有:上海發昌機器廠、廣東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等。
2、近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時期
從甲午戰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民族工業的發展出現了第一個高潮。甲午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加強對華資本輸出,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的自然經濟,為民族工業的發展創造了客觀條件。
3、近代民族工業的進一步發展時期
1912年~1922年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出現了一個「短暫的春天」,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一戰期間,歐洲各帝國主義國家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4、近代民族工業的顯著發展時期
1927年~1936年,南京國民政府同前期,近代民族工業又出現了一個短暫發展時期,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運動一浪高過一浪,廣大群眾抵制洋貨,提倡國貨的行動。
5、近代民族工業陷入困境時期
20世紀30年代後期至40年代末,近代民族工業陷入困境,日益萎縮。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空前野蠻的洗劫和破壞使淪陷區民族工業受到毀滅性打擊;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極大地破壞了經濟發展;國民政府的惡性通貨膨脹政策,使民族工業遭到致命的打擊。
(3)抗日期間什麼時候開始工業內遷擴展閱讀:
清朝晚期中國民族工業步履維艱、發展緩慢的社會原因:
1、資本主義列強依仗在中國攫取的特權和利用他們的雄厚強大的資金、技術優勢,壓制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2、腐敗政府徵收高額厘金、各級政府敲詐勒索等因素,又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使民族工業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3、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充分和資產階級領導的社會變革的挫折,使中國的民族工業難以獲得真正的獨立發展。
⑷ 中國第一次工業大遷移的原因和意義
中國第一次工業大遷移發生產抗日戰爭時期,為了保存企業,支援抗戰,紛紛冒險犯難,將機器、設備和員工遷到武漢,繼而又轉移到西南內地。他們長途跋涉,歷盡艱辛,在內地恢復生產,為抗戰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⑸ 關於抗戰期間民族工商業內遷情況
在抗日戰爭初期,我國沿海地區有426家民營工廠和企業遷到四川、湖南、廣西、陝西等省。這對於保存民族工業,改變大後方的工業結構和布局,發展大後方的經濟,支援抗戰的軍需民用,為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起了重要的作用。國府成立了中央遷廠委員會來主持這一工作
⑹ 工業內遷的介紹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由於戰局惡化,東部沿海工業開始大規模向西南大後方遷移的過程。在此期間,大量工業企業遷入西南內地,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我國的民族工業,穩定了中華民族抗戰決心,為抗戰的勝利打下了物質基礎。
⑺ 什麼是中國民族工業內遷
戰爭爆發以前,中國的近代工業主要集中在沿海和長江流域各省,廣大的內陸地區工業經濟基礎十分薄弱。1937年,中華民國政府經濟部登記注冊的3935家工廠(不包括礦場,但包括公用事業和兵工廠)中,有1235家(佔30%)設在上海,2063家(佔52%)設在沿海各省,637家(佔17%)設在內地。
「七七」事變以後,尤其是「八一三」後,東南沿江、沿海一帶迅速陷落,全國工業基地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和破壞。據統計,紡織業損失70%,麵粉業損失60%,機器造紙業損失84%,國防制鹼業損失82%,火柴業損失53%,鹽酸製造業損失80%;全國6344家工廠,損失60%。看到內地工業落後,社會生產力較低,而軍需民用方面的需求卻大幅度上升,中華民國政府和廣大愛國工商人士及民族資本家,乃共同發起組織了國營與民族工業大遷徙。
工業遷徙的目的地最初定在武漢。早在1936年,隸屬於中華民國政府軍事委員會的資源委員會即擬定了工業化的五年計劃,把兩湖和江西作為工業建設的重心,並開始設廠,生產鋼鐵、重型機器及無線電和電氣設備。內遷開始以後,共有數百家民族工業冒著日軍的炮火,從上海等地遷往武漢。僅在上海一地,即有150家工廠、1.38萬余噸設備、2300多名工人,在日軍的槍林彈雨之下冒險遷出。然而隨著戰火的不斷擴大和日軍的步步內侵,資源委員會不得已改變計劃,將其工業建設重心由兩湖和江西逐步轉移擴張到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甘肅、河南、陝西、安徽和西康等省,中華民國政府亦計劃在四川、雲南、貴州、廣西、湖南、陝西、西藏和西康等內陸省份建造後方根據地,並於1938年初提出《非常時期經濟方案》,決定將西南和西北作為後方建設重點。其中工業建設的重點後來明確放在西南,「其地域以四川、雲南、貴陽、湘西為主」,並指令以四川、貴州、廣西及湘西為內遷廠礦的主要地區。
中華民國政府選中西部地區作為後方建設基地,除了從安全的角度考慮以外,亦因這些地方工業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而在大後方的開發和建設的戰略布局上,之所以採取以西南為中心,先西南後西北的順序,是因為西南有著相對發達的農業和戰時交通線及較好的人文文化背景。同時,以四川為首的西南各省對沿海沿江經濟重心的遷移表示了極大的關注和熱烈的歡迎。四川、雲南等省多次派代表到上海、漢口等地做勸說工作,並在工廠選址、稅捐、運輸等方面予以方便和優惠。
在各方面的配合下,一場規模空前的產業、人才、資金、市場的由東向西的再次轉移發生了。從1938年7月開始到1940年左右,以一些關鍵性的工業企業和軍事工業為主體,各業工廠大致分成三路,分別遷到了四川、雲南、貴州、陝西、廣西和湘西等地。據不完全統計,除了國營工業企業以外,共有623家私營工廠搬到後方,並有3/4最終復工。四川省遷入的工廠數最多,達254家。湖南次之,經政府工礦調整處協助內遷的即有121家(其中絕大部分集中在湘西),占該處協助遷工廠數的27%。陝西和廣西遷入的工廠亦不在不少數,經工礦調整處協助內遷往兩省的,即分別達27家和23家。雲南和貴州遷入的廠礦企業共23家。此外還有少量企業遷到了鄂西和西康。四川省不僅遷入的工廠數最多,遷入的機器設備也比較先進。雲南和貴州兩省遷入的多是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其技術和設備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遷往陝西的工廠以紗廠和麵粉廠居多。遷往湘西和廣西的工廠企業包括機器、五金、化工、電器、紡織、印刷、麵粉等眾多門類,資本規模大小不一。
在沿海沿江經濟重心向西部地區遷移的過程中,以資源委員會為首的中華民國政府有關部門通過獨資、合資等多種形式,在大後方舉辦新的工礦企業,以適應戰爭的需要。在這種背景之下,不獨四川、雲南、貴州、廣西、陝西等省建立了一批新的企業,較為偏僻的甘肅、青海和西康也創辦了一些廠礦企業。據統計,戰時政府軍政部等七部門在廣西獨營的企業即有16家,與桂省合營的企業有5家;在貴州,僅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直接投資的企業,1943年即達25家。
在工業重心遷移的過程中,各類人才、資金、設備、技術和市場也從沿海和長江流域部分地向西轉移。戰前西部地區的科技人員十分貧乏,而1941年時後方工程師達到了2萬多人。1938年至1940年間,隨同工廠遷移的技術工人有4.2萬多名,其中1.2萬多人獲得政府的財政資助。
抗日戰爭爆發和沿海沿江工業內遷,客觀上為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較好的歷史機遇和條件。
⑻ 抗戰時期中國工業的內遷 簡述
貼不過來,自己看吧。
http://218.21.97.116/zgjds/zgjds/Article_Show.asp?ArticleID=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