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保障科技產品供應鏈的安全
中國高科技產品供應鏈最大的不穩定因素是極度敵視中國的美英以(猶太復國主義)資本。所以要確保安全,一是生產設備,核心軟體去美(以)化,二是國產化。核心感測器,晶元,生產設備和核心軟體去美(以)化是起碼要求。建議國家將這些科技產品的去美(以)化和關稅結合。含美以技術達到25%以上或者關鍵技術被其控制的,徵收高額懲罰性關稅。10%~25%,5~10%,5%以下分別按檔征稅,0%免稅。鼓勵中國高科技產品的供應鏈去美(以)化。六眼聯盟(五眼+以色列)是供應鏈安全風險的重點檢查和防範對象。在國產化方面,尤其是那些國內沒有替代品的,必須加強研發。
『貳』 保產業鏈供應鏈的四策分別是什麼
保產業鏈供應鏈的「四策」分別是補鏈、強鏈、固鏈、穩鏈。
2020年4月1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做好「保」這六方面的工作。專家分析,這是在當前經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挑戰的情況下,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提出的要求,意在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
首保就業護基本民生
2020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當前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強調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六方面「保」的工作,與對當前形勢的判斷密不可分。
會議指出,今年一季度極不尋常,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隨著疫情防控成效不斷顯現,復工復產進度加快推進,3月工業、服務業、投資、社零和進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降幅大幅收窄。
但整體而言,疫情沖擊下,一季度經濟指標回落明顯。同時,受外部環境影響,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
『叄』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下如何保障我國供應鏈安全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如何保障?我國供應鏈安全。現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要想保證我國的供應鏈安全首先我們國家應該保障自身的能源。供應。要有國家安全的戰略。要有應對。措施。這這樣才能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報賬,我國的供應鏈安全。
『肆』 保產業鏈供應鏈的四策分別是是什麼
保產業鏈供應鏈的「四策」分別是補鏈、強鏈、固鏈、穩鏈。
當前,要在固鏈補鏈強鏈上下功夫,梳理重點、優勢、特色產業的產業鏈條企業名單。掌握企業的核心政策訴求,完善響應機制,加強資金、用工、原材料、用能、物流、訂單開發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落實落細相關政策。
2020年4月1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做好「保」這六方面的工作。專家分析,這是在當前經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挑戰的情況下,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提出的要求,意在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
實現六穩六保
強化就業民生——對874萬高校畢業生,實行企業擴招、研究生擴招、基層就業擴崗,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對2億多農民工和幾千萬貧困地區勞動力實行公共就業服務城鄉常住人口(包括農民工)全覆蓋,並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盡可能吸納農村勞動者就地就近就業。
會議指出,今年一季度極不尋常,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隨著疫情防控成效不斷顯現,復工復產進度加快推進,3月工業、服務業、投資、社零和進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降幅大幅收窄。
但整體而言,疫情沖擊下,一季度經濟指標回落明顯。同時,受外部環境影響,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
『伍』 2021年國資國企應如何完成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的使命任務
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基礎,是應對危機和長期發展的需要。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能力是我國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既要善於運用產業發展成果夯實產業鏈安全的實力基礎,又要善於塑造有利於產業鏈供應鏈優化與穩定運行的安全環境。
繼續完成「三去一降一補」重要任務。中大咨詢專家建議,對先進製造業企業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提高製造業貸款比重,擴大製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實施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和中小微企業協作配套作用。發展工業互聯網,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台,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加大5G網路和千兆光網建設力度,豐富應用場景。統籌新興產業布局。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標准有效銜接,弘揚工匠精神,以精工細作提升中國製造品質。
『陸』 現今全球供應鏈脆弱,大多數國家應該採取哪種政策自保
地球村其實已經建立了,比如經常有人評論說我國是世界工廠。但是隨著疫情的發展,全國的供應鏈出現了非常大的問題。其實我個人還是有一點點的建議的,首先就是和周邊國家加緊合作,創造出一個個小的工業閉環。其次就是對於一些發達國家,應該放緩去工業化的進程。最後就是抗擊疫情的投入其實不亞於一場中等規模的戰爭,所以悶頭發展經濟才是硬道理。
最後就是抗擊疫情的投入其實不亞於一場中等規模的戰爭,所以悶頭發展經濟才是硬道理。經濟不好的國家,衛生條件往往不好,最終也就導致很容易成為病原地。其實總的來說,發展經濟,加快城市化進程,加大醫療方面的投入才是發展的硬道理。而且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講,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工業體系才能夠更好的發展經濟。
『柒』 如何避免供應鏈中斷
認真做到以下幾點就可以有效地幫助公司避免遭受供應鏈中斷:
1.提前發現供應商可能遭遇困境的苗頭。為了能夠實時了解供應商的財務狀況,公司可以在簽訂訂單時明確提出要求供應商定期向公司匯報他們的財務狀況,例如提供財務報告、支付能力詳情表等。通過這種方法,及時掌握他們的財務動態,從而及時發現供應商可能遭遇財務危機的苗頭。
2.定期了解供應商的生產狀況。了解供應商生產狀況的權利可以事先在簽訂合同時說明。公司應該不時地詢問供應商所使用技術情況以確定它所使用的技術是否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或這些技術在生產時是否得到普及;詢問其財會系統以便掌握其經營狀況。通過這種方法來及時掌握他們的生產狀況。
3.實時監控運送環節。出現供應鏈中斷的跡象也許能夠從供應商的運送環節中發現。這些跡象包括:不能按時送貨、對顧客的需求反應遲鈍、要價提高、所提供原料質量發生變化等。這些細節問題很容易被忽視,如長此積累而最終導致事故發生時,補救也往往為時已晚。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公司內部各部門之間通常缺乏交流,一些信息不能得到充分共享。
4.關注各種輿論報道。供應商的財務情況通常也是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話題。例如,供應商的銷售業績下滑、大量裁員、財務制度改革等。這些信息有助於我們掌握供應商的財務及經營狀況,因此,應該關注這方面的新聞報道。
5.在事故發生之前做好應急預案。公司必須要成立一個專門負責監督管理供應商的機構,必須備有一名接受過專門訓練的人,來與公司的供應商打交道,並處理與供應商之間的各種糾紛。這位負責處理糾紛的人必須對公司的各供應商情況了如指掌。其實,擁有同一供應商的各大公司還可以聯合協作,通過共享各種信息,以便及時發現問題,這樣也可以大大降低公司遭受供應鏈中斷的風險。
6.簽訂一份有保障的訂單或合同。在簽定訂單或其他相關合同時,應該向曾有處理供應鏈糾紛經驗的辯護律師進行咨詢,以確保所簽訂的合同具有法律保障。否則的話,盡管合同內容全面、詳細,但當糾紛發生時仍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7.掌握供應鏈上各環節的操作權。若公司供應鏈上某個環節的加工業務需要外包給其它合作夥伴時,公司要注意掌握該加工業務的主動權。這樣的話,一旦出現其合作夥伴沒有能力或拒絕進行該項加工業務時,公司就能及時與之中斷合同,轉而另尋合作夥伴。
8.事先預備好訴訟文書。公司應該就供應鏈上所有環節可能出現的各種糾紛事先預備好相應的訴訟文書。這樣的話,當與供應商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時就能及時向法院提交訴訟書,從而及時解決問題,確保供應鏈早日恢復正常。
9.當遭遇供應商財務危機時應採取的措施。一旦面臨供應商財務出現危機的情況,公司應該盡可能多地收集其關於財務方面的信息,以便跟蹤其財務發展動態。與此同時,公司還應該根據現有信息估計出供應商的財務危機程度,並判斷是否具有轉危為安的可能。負責供應鏈安全的專門負責人此時也要向相關律師咨詢,為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好充分准備。
10. 判斷是否需要建立安全庫存儲備。通常,若更換原材料供應商或發生其它影響原材料正常供應的事情,都會中斷供應鏈運轉。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設立安全庫存儲備來避免供應鏈中斷,使用預先備好的原材料,維持生產繼續進行。具體辦法是通過協商建立一個雙贏的方案,若公司所需要的原材料不能用別的來替代或不容易從市場上獲取,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應該派專員進駐供應商所在地,其最終目的在於確保公司的生產能夠順利進行,即使遇到供應鏈中斷也不會遭受損失。
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製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後由銷售網路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它不僅是一條連接供應商到用戶的物流鏈、信息鏈、資金鏈,而且是一條增值鏈,物料在供應鏈上因加工、包裝、運輸等過程而增加其價值,給相關企業帶來收益。
『捌』 如何做好供應鏈管理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供應鏈管理的核心
1、加快人才隊伍的建設,提高組織的學習能力
對於企業管理者而言,人才是成功實施供應鏈管理的關鍵因素。由於中小企業在供應鏈管理意識方面的滯後,導致熟悉企業的生產工藝技術和企業管理知識、又懂得計算機知識和實務操作的人才在中小企業中極為缺乏。這就要求中小企業必須加快人才隊伍的建設,採用引進來培養、送出去進修、加強對在職員工的培訓等方式,形成一支既熟悉企業的生產工藝技術和企業管理知識、又懂得計算機知識和實務操作的人才隊伍,以滿足企業對進行供應鏈管理人才的需求。[2]
2、採用基於ASP的第三方供應鏈管理平台
鑒於很多中小企業都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因此中小企業管理者在實施供應鏈管理過程中,可以採用基於ASP的供應鏈管理平台信息系一統。ASP(應用服務提供商)模式是一種較先進的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模式,採用第三方供應鏈管理平台,也就是核心企業與他的渠道夥伴共同利用第三方投資建設的平台實現相應的供應鏈管理功能,核心企業及其合作夥伴不再投資、運營和管理其實現供應鏈管理所需要的供應鏈管理平台,而是與第三方供應鏈管理平台服務商達成協議,通過Internet直接利用第三方為其提供的供應鏈管理軟體功能,並享受第三方供應鏈平台服務商提供的各種服務。供應鏈管理系統是一項投資巨大、技術復雜的專項工作,企業管理者如果獨自建立自己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則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需要付出高額的沉沒成本,而且隨著企業本身業務的變化和發展,還需要不斷地對這個供應鏈管理平台進行升級,這個費用更是難以估量。
3、加強信息化建設
當今時代,競爭日趨激烈,市場、產品等競爭都離不開信息,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實質是通過企業間的互補實現快速開發和製造產品,滿足市場多樣化、個性化需求。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有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的支持。因此,中小企業管理者應把信息化建設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信息在供應鏈各成員之間的共享。首先,強化企業管理者對信息化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不能認為企業規模小就無需搞信息化:其次,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安排專人負責,研究實施,做到既滿足需要,又考慮到將來的升級發展,還要充分考慮到供應鏈各成員之間信息系統的兼容性和介面問題;最後,要進行員工信息化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供應鏈管理還有以下幾種特點:
一、供應鏈管理把所有節點企業看作是一個整體,實現全過程的戰略管理。
傳統的管理模式往往以企業的職能部門為基礎,但由於各企業之間以及企業內部職能部門之間的性質、目標不同,造成相互的矛盾和利益沖突,各企業之間以及企業內部職能部門之間無法完全發揮其職能效率。因而很難實現整體目標化。
供應鏈是由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銷售商、客戶和服務商組成的網狀結構。鏈中各環節不是彼此分割的,而是環環相扣的一個有機整體。供應鏈管理把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業務流和價值流的管理貫穿於供應鏈的全過程。它覆蓋了整個物流,從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購與供應、產品製造、運輸與倉儲到銷售各種職能領域。它要求各節點企業之間實現信息共享、風險共擔、利益共存、並從戰略的高度來認識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真正實現整體的有效管理。
二、供應鏈管理是一種集成化的管理模式。
供應鏈管理的關鍵是採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它是一種從供應商開始,經由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客戶的全要素、全過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是一種新的管理策略,它把不同的企業集成起來以增加整個供應鏈的效率,注重的是企業之間的合作,以達到全局最優。
三、供應鏈管理提出了全新的庫存觀念。
傳統的庫存思想認為:庫存是維系生產與銷售的必要措施,是一種必要的成本。因此,供應鏈管理使企業與其上下游企業之間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實現了庫存的轉移,降低了企業的庫存成本。這也要求供應鏈上的各個企業成員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通過快速反應降低庫存總成本。
四、供應鏈管理以最終客戶為中心,這也是供應鏈管理的經營導向。
無論構成供應鏈的節點的企業數量的多少,也無論供應鏈節點企業的類型、參次有多少,供應鏈的形成都是以客戶和最終消費者的需求為導向的。正是由於有了客戶和最終消費者的需求,才有了供應鏈的存在。而且,也只有讓客戶和最終消費者的需求得到滿足,才能有供應鏈的更大發展。
供應鏈管理的關鍵
(1)以顧客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的拉動為原動力
(2)強調企業應專注於核心業務,建立核心競爭力,在供應鏈上明確定位,將非核心業務外包
(3)各企業緊密合作,共擔風險,共享利益
(4)對工作流程、實物流程、信息流程和資金流程進行設計、執行、修正和不斷改進
(5)利用信息系統優化供應鏈的運作
(6)縮短產品完成時間,使生產盡量貼近實時需求
(7)減少採購、庫存、運輸等環節的成本。
供應鏈管理流程
1.交付。包括訂單管理、倉儲/執行、定製化/延遲、
交付設施、運輸、電子商務交付、管理客戶/客戶
夥伴關系、售後技術支持、客戶數據管理
2.退貨。包括收貨和倉儲、運輸、修理和翻新、溝通、
管理客戶預期
3.執行。包括戰略和領導、競爭力標桿、產品/服務創
新、產品/服務數據管理、流程存在和控制、測量、技術、
商務管理、質量、安全、行業標准
常見的供應鏈管理方法:
快速反應
(QR)
快速反應Quick response(QR)是指物流企業面對多品種、小批量的買方市場,不是儲備了「產品」,而是准備了各種「要素」,在用戶提出要求時,能以最快速度抽取「要素」,及時「組裝」,提供所需服務或產品。QR是美國紡織服裝業發展起來的一種供應鏈管理方法。
有效客戶反應
(ECR)
有效客戶反應(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ECR)是有效客戶反應簡稱。它是1992年從美國的食品雜貨業發展起來的一種供應鏈管理策略。也是一個由生產廠家、批發商和零售商等供應鏈成員組成的,各方相互協調和合作,更好、更快並以更低的成本滿足消費者需要為目的的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有效客戶反應是以滿足顧客要求和最大限度降低物流過程費用為原則,能及時做出准確反應,使提供的物品供應或服務流程最佳化的一種供應鏈管理戰略。
兩者比較
(一)QR與ECR的差異
ECR主要以食品行業為對象,其主要目標是降低供應鏈各環節的成本,提高效率。
QR主要集中在一般商品和紡織行業,其主要目標是對客戶的需求作出快速反應,並快速補貨。
這是因為食品雜貨業與紡織服裝行業經營的產品的特點不同:雜貨業經營的產品多數是一些功能型產品,每一種產品的壽命相對較長(生鮮食品除外),因此,訂購數量過多(或過少)的損失相對較小。
紡織服裝業經營的產品多屬創新型產品,每一種產品的壽命相對較短,因此,訂購數量過多(或過少)造成的損失相對較大。
(l)側重點不同。
QR側重於縮短交貨提前期,快速響應客戶需求;ECR 側重於減少和消除供應鏈的浪費,提高供應鏈運行的有效性。
(2)管理方法的差別。
QR主要藉助信息技術實現快速補發,通過聯合產品開發縮短產品上市時間;ECR除新產品快速有效引入外,還實行有效商品管理、有效促滾動
(3)適用的行業不同
QR適用於單位價值高,季節性強,可替代性差,購買頻率低的行業;ECR適用於產品單位價值低,庫存周轉率高,毛利少,可替代性強,購買頻率高的行業。
(4)改革的重點不同
QR改革的重點是補貨和訂貨的速度,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消除缺貨,並且只在商品需求時才去采購。ECR改革的重點是效率和成本
(二) 共同特徵
表現為超越企業之間的界限,通過合作追求物流效率化。具體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1. 貿易夥伴間商業信息的共享
2. 商品供應方進一步涉足零售業,提供高質量的物流服務
3. 企業間訂貨、發貨業務全部通過EDI來進行,實現訂貨數據或出貨數據的傳送無紙化
『玖』 供應鏈的管理
供應鏈管理就是指對整個供應鏈系統進行計劃、協調、操作、控制和優化的各種活動和過程,其目標是要將顧客所需的正確的產品(Right Proct)能夠在正確的時間(Right Time)、按照正確的數量(Right Quantity)、正確的質量(Right Quality)和正確的狀態(Right Status)送到正確的地點(Right Place)——即「6R」,並使總成本最小。
下面是供應鏈管理的幾種方法:
1.在時間上重新規劃企業的供應流程,以充分滿足客戶的需要。推遲製造(Postponed Manufacturing) 就是供應鏈管理中實現客戶化的重要形式,其核心的理念就是改變傳統的製造流程,將最體現顧客個性化的部 分推遲進行。
2.在地理上重新規劃企業的供銷廠家分布,以充分滿足客戶需要,並降低經營成本。這里要考慮的是供應和銷售廠家的合理布局,因為它對生產體系快速准確地滿足顧客的需求、加強企業與供應和銷售廠家的溝通與協作、降低運輸及儲存費用等起著重要的作用。
3.在生產上對所有供應廠家的製造資源進行統一集成和協調,使它們能作為一個整體來運作。企業往往有很多的供應廠家,為了滿足某一個具體的用戶目標,就必須對所有這些供應廠家的生產資源進行統一集成和協調,使它們能作為一個整體來運作。這是供應鏈管理中的重要方法。
我們可以將供應鏈管控模式按照供應鏈管理兩種實施方式分為領導式管控和中介式管控這兩種模式。下面,我們從供應鏈戰略管控、供應鏈戰略夥伴選擇管控、供應鏈管理的優化與評價來分析供應鏈管控行為。
(一)供應鏈戰略管控
無論是哪一類供應鏈管控模式,都要求企業集團首先從戰略高度審視其所處的供應鏈,將供應鏈戰略管理作為集團戰略的一部分。
企業供應鏈的構建必須符合核心企業戰略的要求,供應鏈管理強調合作企業整體最優,整體最優的標准由核心企業制定,所以供應鏈應該選擇核心企業的戰略要求。鏈內企業的選擇標准就是看是否符合核心企業的戰略,鏈內的信息控制、物流規劃、資金流動要在核心企業總體戰略指導下設計。
(二)供應鏈戰略夥伴選擇管控
供應鏈管控另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供應鏈戰略夥伴的選擇管控問題,包括跨層次聯盟的管理。
供應鏈中的合作關系可以分為戰略夥伴關系和戰術夥伴關系。戰略夥伴關系致力於實現共同的戰略目標,而戰術夥伴關系是為了提高自身競爭地位而採取的短期合作行為。戰略夥伴關系體現組織內外部資源的集成和優化,在供應鏈中,戰略夥伴的選擇直接影響供應鏈的績效。
(三)供應鏈管理的優化與評價
供應鏈成員之間的協調合作是供應鏈優化的主要內容。供應鏈成員之間的協調應通過利益機制從制度上確保節點企業圍繞供應鏈的整體利益來運作。
當然,供應鏈管理的優化過程是不斷改善的微調過程。供應鏈管理的優化需要建立供應鏈的整體評價標准,評估整條供應鏈的績效,將供應鏈管理戰略的實施結果和預期目標相比較,對整個供應鏈進行調整和優化。
另外,信息系統在供應鏈管理中占據極其重要地位。供應鏈信息系統的建設,將有助於提高資源的調配和使用效率,促進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協調高速運轉。因此,供應鏈信息系統及安全管控,也是供應鏈管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下面,以中國網通打造高效供應鏈的案例,來進一步掌握企業集團供應鏈管控實施過程,以及信息管控在供應鏈管控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來,中國網通通過大力推進全集團集中采購取得了較好效益。目前,中國網通超過85%的物資已集中到集團和省級公司,集團、省兩級主要物資、服務的采購全部歸口至采購與物流中心。2005年,中國網通集團對7種物資實施了全局性集中采購,各省級公司全部完成了41類主要通信物資的集中采購,累計節省資金7.6億元人民幣,壓縮庫存11.6億元,全集團代管料總額已達4.6億元。
中國網通推動采購和物流建設、打造高效供應鏈是從兩年前開始的。
在通信大發展時期,電信企業在采購與物流環節上的管理比較粗放,多頭多級采購、重購輕用等現象比較突出,物資積壓、網路資源沉澱等現象較為普遍。中國網通認識到,這種現象如果得不到根本性改變,不但降本增效的目的難以達到,更難實現通過企業集團間戰略合作應對競爭的目標。特別是隨著中國「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戰略的深入推進,電信運營商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要抓住信息化發展機遇,深入服務社會、經濟、生活各方面,電信企業必須加快轉型。在企業由「網路提供商」向「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戰略轉型過程中,提高資源的調配和使用效率,促進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協調高速運轉,加強企業全方位的供應鏈管理已成為關系企業持續發展的極為重要的課題。
『拾』 如何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
工業互聯網安全問題日益凸現
工業互聯網無疑是這個寒冬中最熱的產業經濟話題。「BAT們」視之為「互聯網的下半場」,正在競相「+工業」「+製造業」而工業企業、製造業企業們也在積極「+互聯網」,希望藉助互聯網的科技力量,為工業、製造業的發展配備上全新引擎,從而打造「新工業」。
不難看出,工業互聯網正面臨著一個重要的高速發展期,預計至2020年將達萬億元規模。但與此同時,工業互聯網所面臨的安全問題日益凸現。在設備、控制、網路、平台、數據等工業互聯網主要環節,仍然存在傳統的安全防護技術不能適應當前的網路安全新形勢、安全人才不足等諸多問題。
工業互聯網萬億級市場模引發安全隱患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直接產業規模約為5700億元,預計2017年到2019年,產業規模將以18%的年均增速高速增長,到2020年將達到萬億元規模。隨著國家出台相關工業互聯網利好政策,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增速加快,截止到2018年3月,中國工業互聯網平台數量超250家。世界各國正加速布局工業互聯網,圍繞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
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將達到萬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一方面,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是構築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趨勢。
工業互聯網是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的重要基石,也是發展數字經濟的新動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實現互聯網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將催生更多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創造更多新興經濟增長點。
伴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業控制系統及設備與互聯網連接,網路空間邊界和功能極大擴展,以及開放、互聯、跨域的製造環境,使得工業互聯網安全問題日益凸顯:
1、網路攻擊威脅向工業互聯網領域滲透。近年來,工業控制系統漏洞呈快速增長趨勢,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新增信息安全漏洞4798個,其中工控系統新增漏洞數351個,相比2016年同期,新增數量幾乎翻番,漏洞數量之大,使整個工業系統的生產網路面臨巨大安全威脅。
2、新技術的運用帶來新的安全威脅。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本身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導致工業互聯網安全風險多樣化。
3、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能力薄弱。目前,傳統的安全保障技術不足以解決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問題,同時,針對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防護資金投入較少,相應安全管理制度缺乏,責任體系不明確等,難以為工業互聯網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如何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
那麼,如何鑄造工業互聯網的安全基石,加快構建可信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呢?
1、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要緊跟工業互聯網最新發展趨勢,努力引領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發展。
2、推動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標准落地實施。全面推廣技術合規性檢測,促進工業互聯網產業良性發展。
3、完善監管和評測體系。
4、切實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發展。加強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構建覆蓋系統建設各環節的安全防護體系。
5、聯合行業力量打造工業互聯網安全生態。
在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防護能力建議:
1、頂層設計:出台系列文件,形成頂層設計;
2、標准引導: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標准體系框架,推進重點領域安全標準的研製;
3、技術保障:夯實基礎,強化技術實力;
4、系統布局:依託聯盟,打造產業促進平台;
5、產業應用:加強產業推進,推廣安全最佳實踐。
近年來,中國也陸續出台了《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文件,明確提出工業互聯網安全工作內容,從制度建立、標准研製、安全防護、數據保護、手段建設、安全產業發展、人員培養等方面,要求建立涵蓋設備安全、控制安全、網路安全、平台安全、數據安全的工業互聯網多層次安全保障體系。
在國家政策以及業界的一致努力下,相信我國工業互聯網在取得快速發展的同時在安全層面的保障也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