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第四次工業革命會是什麼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得以發展,是建立在前三次工業革命基礎之上。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人們已經開始學會利用能源發明蒸汽機,從而促進生產機械化。這是一個簡單的開始,也為後面第二次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在電氣時代到臨之前,人們都在尋找提高生產力的方法,找到一種科技來徹底改變人們生活。最後當電能被人們掌握和利用,逐漸在人們生活中產生了大量科技。
市場之中。科技革命來臨以後,每個國家緊密相連,世界成為一個大市場,彼此間更為緊密,也更為敏感。在如今全球世界市場上,科技革命會改變一個國家生產形態以及全球資本流動方向。
『貳』 什麼才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生活被量子力學改變了
1、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是:綠色工業革命。
2、原因
(1)前三次工業革命使得人類發展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代,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資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生態成本,急劇地擴大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
(2)進入21世紀,人類面臨空前的全球能源與資源危機、全球生態與環境危機、全球氣候變化危機的多重挑戰。
3、綠色工業革命的目標
(1)首先是實現碳排放的「脫鉤」,這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一是促使已有的「黑色」或「褐色」能源「綠化」,即採用能耗更低、更清潔的方式使用化石能源,使單位能耗的污染強度下降;
二是促使化石能源的使用與經濟產出之間「脫鉤」,盡量減少化石能源在經濟生產和消費中所佔的比重;
三是促進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綠色能源的大幅上升,並促進這類能源的利用最終占據主導地位。
(2)在碳排放「脫鉤」的基礎之上,綠色工業革命要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使生態資本相關要素的「全面脫鉤」,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生態環境資源等等。
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還是需要在技術、制度、組織和物質資本投入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第二步則是盡早達到各類資源使用的「峰值」,接著就能促進其出現下降,從而實現生態資本要素的「盈餘」。
『叄』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怎樣改變世界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17日發表中國北京交通大學教授王元豐撰寫題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怎樣改變世界?》的文章。文章說,機器人智能的提高一方面能夠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另一方面也給人類社會帶來深深的隱憂。世界經濟論壇表示,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和其他技術變革的發展,到2020年將造成全球逾500萬人失業。
隨著今年舉行的第46屆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將會議的主題定為「掌控第四次工業革命」,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注成為社會和媒體的熱點。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在物聯網技術、大數據與雲計算以及人工智慧、3D列印技術推動下,開始的生產與服務智能化、生活信息化及智能化的全新革命,不過很多人仍然還很困惑,仍然不太了解第四次工業革命能帶來怎樣的變化。
勞斯萊斯公司為什麼給發動機安裝感測器和定位系統?不裝這些發動機就是普通的發動機,但是安裝以後的發動機就是智能發動機,這台發動機在運行過程中,會不斷的把數據傳回給工廠,不斷產生信息,這樣的發動機就是把機械、電子和信息結合在一起的新虛擬物理系統,有了這樣的新虛擬物理系統,勞斯萊斯公司就能時時掌握發動機的運行軌跡和運行狀況,並能夠及時判斷什麼時候發動機需要檢修、甚至是哪裡需要維修。
這樣勞斯萊斯公司就不僅僅是發動機製造商,而轉身為信息製造商和基於信息的高級服務商,如果把這樣的發動機裝配在汽車上,汽車不但能夠知道自身的工作狀態,而且配以其他技術還會不斷地採集周邊的數據,像谷歌自動駕駛汽車那樣就可以決定自己的行駛路線,這些就將為交通和運輸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第四次工業革命有另一個新的特點:我們能夠不斷地生產新的信息,並在對信息的挖掘中產生新的知識,一輛汽車的信息不斷被採集,人們就能夠對車輛運行狀況有了解,而且通過對長時間信息的分析,可以對車輛的組成部件:機械的、電子的,在不同環境、不同工作狀況下的工作性能有更深的認識,人們機械的、電子的知識就會增加。而如果對汽車每日行駛的軌跡進行記錄,這樣長期的數據信息分析,我們就會知道駕駛員的生活規律,他(她)工作的地點、去采購的超市、吃飯的飯店以及相應的時間特點。如果把汽車改為手機,那麼使用者上網搜索瀏覽記錄,用微信點贊和拉黑以及網購的歷史,就會被記錄,如果加以分析就會得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當然也對人的隱私構成威脅)。
人類由此進入了數據時代,人類生產這些信息的種類仍在不斷壯大,這種基於大數據的信息和知識挖掘技術,使人們可以從一個新的維度認識其周邊的事物。運用這樣的技術,再通過人工智慧技術,人們可以讓機器掌握這種技能。那麼機器通過不斷分析數據、積累知識,智能化水平就會越來越高。
以前人們看到IBM公司研發的深藍電腦能夠在國際象棋比賽中,打敗國際象棋冠軍,雖然覺得很神奇,但認為那隻是個別機器才能夠達到的水平。這幾天,谷歌機器人阿爾法圍棋對戰世界頂尖圍棋手韓國李世石九段的比賽,引起了世界的關注。阿爾法以4:1比分的絕對優勢戰勝了人類,這讓人看到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真是到了讓人震撼的程度。
今年中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晚會廣州分會場上,一個Alpha 1S小機器人向全國觀眾問好,甚至還客串起主持人。隨後540個Alpha 1S機器人集體為歌手孫楠當起了伴舞,舞姿整齊劃一,場面相當有沖擊力,讓人看到機器人走入人們的生活已經為時不遠了。WEF調查顯示,到2025年美國將出現第一個機器人葯劑師。
新的時代,機器通過不斷地吃進數據和提高智能,能夠取代很多人腦做的有智能的工作。機器人智能的提高一方面能夠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另一方面也給人類社會帶來深深的隱憂。WEF表示,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和其他技術變革的發展,到2020年將造成全球逾500萬人失業。
第四次工業革命有第三個新特點:人類在分工生產體繫上的更好合作,工業革命向來不僅僅是技術的巨大進步以及所帶來的生產力的提高,它也由此改變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請注意,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志除了電力,還有生產線,生產線是通過勞動分工,使工人通過專業化工作的方式提高生產效率的生產組織形式。
那麼,第四次工業革命由於生產各個環節信息溝通更加充分,就可以使生產的各個工序和環節相互了解相關的工作安排,從而壓縮庫存,提高生產效率、節能減排,也使製造業成為信息產業的一部分。同時,還可以使生產柔性化,實現滿足客戶多方需求的大規模定製生產,也就是一條生產線上能夠生產不同的產品,比如汽車可能是不同顏色、不同的內飾等。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另一個特點是其衍生新的經濟形態,共享經濟。一個非常典型的共享經濟案例就是網路約車,比如通過美國優步公司和中國的滴滴打車公司的互聯網平台,客戶可以得到那些擁有私家車人提供像計程車一樣的服務。網路約車這樣的共享經濟的新形態具有顛覆性,不僅僅對傳統的出租汽車行業產生影響,甚至可能引發計程車行業,乃至交通行業革命性的改變。
這里請注意,這種共享經濟的影響,不僅僅限於計程車行業,看看網路購物對傳統實體店的沖擊,想想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業的影響,就可以看出,新工業革命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涉及方方面面,而且這種影響是革命性的。
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全面、深刻地改變世界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我們必須積極地行動予以應對。
『肆』 未來會有第4次工業革命,人類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自從人類文明發展開始,工業革命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每一次革命的到來都會讓人類文明發展進入新的階段,第1次工業革命是以蒸汽動力為中心,第2次的核心則是電石油等,所謂的第3次工業革命,則是以一些生物技術通訊技術軟體為主,科學家認為現在人類的發展階段正處於第3次工業革命和第4次工業革命的交接處。如果第4次工業革命到來,那麼將會帶來一個人類進入新的階段,那麼第4次工業革命可以給人類帶來什麼呢?
『伍』 第四次工業革命主要發明成果是什麼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慧、石墨烯、基因、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基於網路物理系統的出現。網路物理系統將通信的數字技術與軟體、感測器和納米技術相結合。與此同時,生物、物理和數字技術的融合將改變我們今天所知的世界。[1]
中文名
第四次工業革命
外文名
The fourth r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時間
21世紀—22世紀中葉
發起國家或組織
中國、美國、歐盟、日本、英國等
分類
人工智慧、虛擬現實、量子通信、新材料、分子工程、基因工程、核聚變等
快速
導航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促進從生態赤字轉向生態盈餘
無紙辦公並未實現
各界觀點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要到來
2013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4月7日至11日舉行。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家廠商參展。中國以近600家參展商規模成為東道主德國以外的最大參展國。在為期五天的展會中,「工業4.0」概念受到關注。輿論認為,作為工業領域的全球領先展會,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推動了「第四次工業革命」。參展商和觀眾們對本屆展會都給予高度的評價。
德國聯邦科研部專家伯伊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加強德國作為技術經濟強國的核心競爭力,早在2006年的,聯邦政府就已經通過了《高技術戰略2020》,該戰略文件重點為《未來項目—「工業4.0」》。聯邦政府從2010年到2013年為高技術戰略大約投入270億歐元,對未來項目的專項投資達83億歐元。為了進一步落實「工業4.0」的計劃,最近德國三大工業協會—德國信息技術、通訊、新媒體協會,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以及德國電氣和電子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三大協會」)決定,三大協會共同建立一個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平台」的辦事處,該平台已正式啟動,旨在推動實施聯邦政府制定的高科技戰略。
漢諾威工博會負責人柯克勒認為,「工業4.0」在本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已成為核心題目,在未來10年至15年,製造業的綜合整合將對全球產業產生巨大影響。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悄然到來。
18世紀中葉以來,人類歷史上先後發生了三次工業革命,發源於西方國家及衍生國家,並由他們所創新所主導。第一次工業革命所開創的「蒸汽時代」(1760—1840年),標志著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渡,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了「電氣時代」(1860-1950年),使得電力、鋼鐵、鐵路、化工、汽車等重工業興起,石油成為新能源,並促使交通的迅速發展,世界各國的交流更為頻繁,並逐漸形成一個全球化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兩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更是開創了「信息時代」(1950—),全球信息和資源交流變得更為迅速,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被捲入到全球化進程之中,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進一步確立,人類文明的發達程度也達到空前的高度。第三次信息革命方興未艾,還在全球擴散和傳播。
前三次工業革命使得人類發展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代,與此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資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生態成本,急劇地擴大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進入21世紀,人類面臨空前的全球能源與資源危機、全球生態與環境危機、全球氣候變化危機的多重挑戰,由此引發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綠色工業革命,一系列生產函數發生從自然要素投入為特徵,到以綠色要素投入為特徵的躍遷,並普及至整個社會。
21世紀發動和創新第四次綠色工業革命,中國第一次與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在過去200多年世界工業化、現代化的歷史上,我們曾先後失去過三次工業革命的機會。在前兩次工業革命過程中,中國都是邊緣化者、落伍者,急劇地衰落,由於錯失工業革命機會,中國GDP佔世界總量比重,由1820年的1/3下降至1950年不足1/20,落後就要挨打,這也是近代中國飽受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之後中國在極低發展水平起點下,發動國家工業化,同時進行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即使是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信息革命中,我們也僅僅是僥幸上了末班車,還是個「後來者」,因為對外開放才成為「追趕者」。但是中國實現了成功追趕,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ICT(信息通信技術)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正在成為領先者。進入21世紀,中國第一次與美國、法國、德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陸』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歷史機遇對我們個人將有著怎樣的影響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近代人類的生產力是工業能力,而工業能力的進步主要通過工業革命,所以工業革命是理解近代人類進步最重要的一個視角。迄今為止,人類社會已經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即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信息時代。18世紀60年代末,英國人詹姆斯·瓦特製造出人類第一台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從此人類的生產力真正得到了解放,從農業時代進入到了工業時代,西方真正地確立了對非西方的優勢。
在蒸汽機出現以前,人類打仗或者生產都是靠人力,可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蒸汽機出現以後,人類可以通過蒸汽機把地下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燃燒之後變成蒸汽動力,這個效率是人力比不了的。由此,西方國家可以造出大機器,從而獲得了超越非西方的力量。
西方崛起的真正關鍵就是工業革命。在蒸汽機之後,19世紀60年代,美國又實現了電力的廣泛使用,並且開始使用第二種化石能源——石油,這就進一步拉大了與非西方的差距。1946年,美國生產出人類第一台二進制計算機,自此人類進入計算機革命時代。
顯然,這三次工業革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全部都是西方搞出來的,其結果就是讓西方一直保持生產力的領先。反觀中國,人類社會的三次工業革命一次都沒有完整地抓住,所以生產力落後,結果,中國經過多年努力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當然,說中國完全沒有抓住三次工業革命也不完全准確,其實我們抓住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尾巴,即計算機革命的「網路化」階段,這是今天中國崛起的技術基礎。
如今,中國現代化初步成功。可以說,中國工業化的成功對人類工業化進程的貢獻要大於歐美。因為在中國工業化成功以前,世界上只有10億多一點的人口成功掌握了工業化,不到世界人口總數的1/7。然而,中國的人口有13億多,也就是說中國工業化的成功意味著世界1/5的人口實現了工業化。而且,中國取得工業化的成功僅僅用了70年時間,較西方國家的幾百年少得多,並且沒有對外侵略和殖民。從這些角度來說,中國工業化的成功對人類工業化進程所作的貢獻要大於歐美。
現代製造業是立國之本,中國崛起是因為掌握了現代製造業
500年前的地理大發現,使得人類開始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邁進,工業文明開始取代農業文明。今天,我們處在工業文明時代,決定國家命運的是工業化水平,其核心是製造業水平。歐洲因為率先掌握了現代製造業,所以在經濟效率、軍事效率上碾壓其他地區。日本崛起,也是因為掌握了現代製造業。今天,中國崛起也是因為掌握了現代製造業。現代製造業是現代國家的立國之本,誰有現代製造業,誰就能屹立於現代民族之林。
人類現代製造業90%集中在北溫帶的三個地區——東亞、西歐、北美,這裡麵包括不到20個國家,是全人類200個左右國家和地區的1/10。這說明,不是每個國家、每個民族、每個文明都能進行工業化的。值得慶幸的是,中國是1/10國家當中之一,而且是塊頭最大的一個。英國工業化僅1000萬人,美國工業化1億人,中國的工業化卻有14億人。所以,當今世界最偉大、最重要的事實就是中國工業化。
如今,中國的工業化達到了中後階段。2019年,中國有三個工業指標在世界上沒有爭議了:第一,中國的工業規模特別大,製造業總產值2010年超過美國,2016年超過美國和日本之和,2018年超過美國、日本、德國三國之和。2018年,中國製造業增速是6.1%,是15年以來最慢的增速。但是,美國、日本、德國的平均增速是0.4%。按照現在這個速度,到了2030年,中國製造業佔全世界的比例一定會超過50%。所以,2030年之後,從製造業角度講,這個世界上只能有兩個國家,一個叫中國,一個叫外國。第二,中國的工業體系特別完整。第三,學習能力超強。
第四次工業革命對中國來說是最大的歷史機遇
第四次工業革命對中國來說是最大的歷史機遇,從邏輯上講,第四次工業革命如果中國抓住了機遇,就意味著此後人類最好的技術、最好的產業就會在中國。所以,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遇。
經濟方面,從2014年開始,中國經濟增速連續五年下滑,原因非常復雜。但是,現在中國的經濟開始趨穩。據推算,到2019年底,經濟增速下滑會停住,之後會有20年左右的中高速增長。我們國家不可能回到以前每年兩位數的增長,也不至於跌到如美國、歐洲、日本每年1%至2%的增長,原因如下:
第一,未來20年,中國還可以從發達國家吸收很多先進經驗,這叫後發優勢;第二,雖然我國人口開始老齡化,但現在的人口年齡中位數還比較低,所以人口紅利還有一個十年;第三,我們以前不太注意工程師紅利,但未來它的價值會顯現出來。自1999年我國高校擴招以來,2018年我國在校大學生總數已經接近3000萬人,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是美國的兩倍多,這是很偉大的。我們的高校學生中有一半是學理工醫農科的,這是中國未來的一大利好。
後發優勢、人口紅利、工程師紅利三者結合,結論就是——未來20年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是沒問題的。另外,經過70年的發展,中國在科技和軍事方面也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未來10年,無論是科技還是軍事,中國都會進入黃金發展時期。所以,基於政治穩定的前提,經濟基礎、科技、軍事等因素,未來中國在不確定的世界當中是確定的,而且處於上升態勢。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中國跟美國至少可以同步,甚至可能會比美國先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美國的優勢是其創新能力無與倫比,其缺點是產業空心化,很多高科技無法進入市場。而從市場的角度看,無論你的技術多麼好,如果不能變成市場接受的產品,那就是一張廢紙。中國的優勢是將技術變成市場接受的產品方面,其能力在世界上獨樹一幟,而且隨著投入的增加,教育和科研的進步,中國的創新能力正在迅速提高。
這樣的態勢意味著第四次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的生產力布局將完全不同於過去幾百年。過去幾百年工業革命都在西方,因此,西方的生產力絕對領先,甚至有些時候一騎絕塵。第四次工業革命之後,東方的生產力有可能會領先於西方,至少會達到東西方平衡,這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最重要變化
『柒』 第四次工業革命對發展中國家有何影響
第四次工業革命會以那些發達國家為發源地,中國也很有可能趕上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應該是新綠色能源發明 大量地取代石油之類的,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處於世界價值鏈的下游怕是更加不能改變,因為發展中國家沒錢,沒人,也沒技術,只能通過提供原材料物質受剝削的地位也得不到改變。
我們從歷史課上得知,人類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次漫長的工業革命,這場始於18世紀下半葉的變革催生出無數現代工廠,通過供應商品來滿足全世界的需要。根據眾多歷史學家的研究,工業革命發生過三次。第一次革命的標志是蒸汽動力的使用,第二次的標志是裝配流水線的誕生,第三次的標志則是早期自動化技術的萌芽。
而如今,我們現在已經揭開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序幕,即通過高級集成電路 (IC) 實現機器智能,進而推動整個變革進程。而我們正處於這次革命的風口浪尖,面臨著許多挑戰與機遇。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我們通過提升機器的智能化程度,一方面可以提高質量、可靠性和安全性,進而改善整個製造流程;另一方面可以繼續保持低廉成本帶來的優勢,並滿足全球范圍內對商品的靈活性需求。
直到最近,對大多數企業而言,在工廠車間實現製造流程的靈活性仍然可望而不可即。同一條裝配流水線上的機器設備主要用於實現某一項特定功能。在產品線上進行變更就意味著需要大費周章地調整設備,這是時間和資金方面的雙重浪費。
但是,產品線的定製化或差異化程度越高,其競爭優勢往往也就越明顯。藉助智能設備,智能化工廠能夠以自動化方式即時應對此類變更,縮小流水線生產的規模,避免成本顯著增加。然而,打造這種程度的靈活性並非易事。這意味著工廠的每一台設備都必須「實現智能化」,也稱為「控制智能」。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努力提升控制系統的智能水平,使其能夠對生產環境中感知的事件自動作出響應。舉例來說,裝配線上的小小一把螺絲刀,也必須能夠根據所處理的材料類型(如鋼、碳或塑料)自動調整扭矩。
依此類推至整個工廠車間,可能有數百萬個設備節點需要實現控制智能。
高靈活性工廠還必須擁有最先進的通信基礎設施。當發生產品變更時,擁有先進通信工具的智能工廠可以根據在營業部錄入的數據快速調整生產,甚至可以直接根據銷售訂單進行逐件產品調整。這些通信系統可以是有線和無線形式,但必須能夠處理大量數據而不消耗很多電力資源。
有關訂單和產品變更的通信流在一個方向傳輸時,有關工廠車間狀態的數據在相反方向傳輸。能夠以較快的速度交換的數據越多,同時消耗的電力資源越少,整個工廠就越具有成本效益,更加可靠和靈活。
第四次工業革命還將為工廠可靠性和安全性開創一個全新時代。部署在整個生產線中的自動化感測器將會幫助進行預防性維護,因此可以在設備出現故障之前對其進行維修,從而節省時間和資金。這些保養良好的機器還會提高工廠車間工人的安全性。機械手不再需要封閉在牆壁後面,因為感測器和控制智能可以指示附近是否有人並自動調整其定位。
這些感測器將成為工廠的「耳目」,它們通過能量收集為自身供電,並且小巧堅固,能夠承受極端溫度和振動。最重要的是,由於工廠各處均需部署感測器,因此它們必須成本低廉。
低成本、低功耗、高度可靠且具有高處理能力的控制智能、通信和自動感應 IC,引領著第四次工業革命,每一天TI的工程師都在突破工廠環境的極限。高集成度 IC 將如何永久改變產品的生產方式,我們拭目以待。
『捌』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改變人類的什麼
第一次工業革命所開創的「蒸汽時代」(1760-1840年),標志著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渡,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了「電氣時代」(1840-1950年),使得電力、鋼鐵、鐵路、化工、汽車等重工業興起,石油成為新能源,並促使交通的迅速發展,世界各國的交流更為頻繁,並逐漸形成一個全球化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兩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更是開創了「信息時代」,進入21世紀,人類面臨空前的全球能源與資源危機、全球生態與環境危機、全球氣候變化危機的多重挑戰,由此引發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綠色工業革命,改變人類的是綠色的觀念
『玖』 什麼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應該如何應對
所謂第四次工業革命,大致可以劃分第一次是蒸汽技術革命,第二次是電力技術革命,第三次是信息技術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用現在的詞叫做「物理信息融合」,其實就是「物聯網+」,主要是以互聯網產業化,工業智能化,工業一體化為代表,以人工智慧,清潔能源,無人控制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是一個高度開放與共享的時代,將是一個世界各國在創新領域百花齊放、爭奇斗艷的時代,如果把第四次工業革比喻為快速行駛的火車,命希望中國能駕馭得了這列火車的火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