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工業與農業的關系
發展中國家在獲取政治獨立以後,普遍都走上了尋求工業化發展的道路。在這一進程中,「工業化就是一切」,農業的發展幾乎處於一種被忽視狀態,有的國家甚至出現了「重工抑農」、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的傾向,導致了原本就很落後的農業更加落後。農業的停滯和落後從根本上制約著發展中國家經濟的整體發展,阻礙了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實現。正如國外有些學者所指出的那樣:發展中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段時間經濟上的糟糕處境是和農業政策的失誤分不開的。
20世紀70年代末期以後,隨著發展中國家經濟整體發展對農業的要求,農業發展開始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符合實際的農業發展戰略的制定和實施開始成為農業發展的一個關鍵內容,農業發展與工業發展的緊密互動開始成為實現現代化的重要方面。探討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農業發展戰略的轉變,以及農業工業化發展戰略的實施,對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如何解決三農問題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是根據「工業是主導,農業服從工業」的理論而制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許多西方的發展經濟學家都認為,在工業化進程中,工業是經濟發展中能夠起能動作用的主導部門,農業則是應該被削弱的部門,農業的作用只是為工業生產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和剩餘農產品,以此來推動工業的發展,推進現代化的進程。採用了以這一理論為依據的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農業的發展必然以為工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和剩餘農產品為視角。因此,圍繞這一發展戰略所進行的土地制度的改革、生物技術的推廣、農業機械化的推行、農業勞動力素質的培訓,以及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等等,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即為了支持工業的發展,同時配之以這一發展戰略實施的農產品低價收購政策,在資本積累方面導致了農業部門的資金流向工業部門。正是制定和實施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的這一出發點,造成了發展中國家人均糧食生產增長率和農業生產增長率的低下。在20世紀的整個60年代,發展中國家的人均糧食生產增長率只有0.1%,人均農業生產增長率則為零。農業發展的緩慢甚至停滯,減緩了工業發展的速度,工業部門安置農業中產生的大量剩餘勞動力的能力有限,從而造成大量的失業,這是不言而喻的。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的實施不僅未能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而且連其支持工業發展的初衷也未實現。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中國家開始重新認識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農業與工業的關系,重新探尋發展農業的道路,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新的農業發展戰略,這就是以實現農業的商品化和工業化為目標,以農業的發展既具有支持工業發展的手段價值也具有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內在價值為內容的農業工業化發展戰略。這一經濟發展戰略首先實施於泰國,隨後在其他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得到實施。
『貳』 農業的發展為工業的發展帶來了什麼積極影響
工業發展需要規模化的城市及城市人口作為人力資源要素,這些涵蓋工業系統的大量產業工人、家屬以及相應的服務系統的群體人員的生活、居住需要以巨大的優質的農產品供應量作為前提。落後的、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顯然無以擔當此重任。
工業生產,尤其是輕工業生產需要以穩定的、優質的農產品原材料供應為保障,才能按計劃完成生產任務和訂單,才能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否則工業企業的生產就會因原材料的供應量、質量的的波動而受到干擾。要保證農產品(工業原材料)的數量和質量的穩定供應,必須不斷加速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邁進的步伐,提高農業單位面積的產量和質量。
只有通過加速發展農業(現代化農業),才能為工業發展騰挪出所需要的大量的土地資源(廠房車間、道路)。在拓展工業規模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廠房、車間和道路,這樣必然要佔用大量的農田、耕地,這對於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沖擊和挑戰,解決這種矛盾和挑戰的根本途徑,只能通過工業反哺農業手段,加速農業的現代化,提高農業單位面積的產出效率,實現以盡可能少的土地產出盡可能多的農產品的目標,從而為工業的發展提供所需的土地資源。
發展了的現代農業,能有效提高農業勞力的生產效率,降低農業生產所需的勞動力密度,從而將農村多餘的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工業發展中去,為城市工業發展注入所需的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
農業發展了,城市化進程就會得到刺激和加速這樣對於工業發展也會起到促進的作用。
總之,農業,現代化農業是一個現代化工業化強國的國民經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礎系統,只有保證這個系統持續、穩定、協調地與現代工業協調發展,才能實現工業化強國的預期目標。
『叄』 為什麼說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
「中國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的基本判斷,是中國從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發展的階段。深刻理解和把握這一基本判斷的豐富內涵,有利於動員全社會更加自覺地關心和支持農業、農村和農民發展,加快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總之,中國的產業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基礎,並具備了自我發展的能力。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條件已經基本成熟。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
『肆』 工業化帶動農業轉型 是啥
內容提要:
當前,我國已普遍進入工業化發展時期,我省也已步入了工業化中期。此時,農業怎麼發展?現在各界都在思考,社會上也流傳著各種說法,筆者認為,此時的農業必須以自身的工業化來融入整個大的工業化,實現農業工業化。本文試就此並結合農業加入世貿組織的問題談點基本看法。
關鍵詞:農業 工業化 WTO
一、如何認識農業發展與工業化的關系
農業發展與工業化是高度統一的關系。作出這一結論主要是基於三個方面的分析:
1、農業與工業本身是密不可分的。農業是一種基礎性很強、附加功能性很多的產業,其他各業都離不開農業,都直接或間接地與農業聯系在一起。假設沒有農產品供給,整個人類社會就會失去存在的基礎;沒有農產品供給,部分工業如輕工業、紡織工業等就會成為無本之源。這是眾人皆知的道理。
2、工業化本身就包含著農業。工業化的過程不僅僅只有工業,與工業有關的各個產業都會大而化之。什麼是工業化?我的理解是,工業生產的爆發性的擴張,這種擴張來自工業內部的質的不斷的變化,從而導致社會各個方面尤其是各個產業的全方位的嬗變。就農業對工業的影響而言其在工業化過程中要從有關方面支持工業,也就是說工業化離不開農業的貢獻。農業貢獻主要體現在產品貢獻、要素貢獻、外匯貢獻和市場貢獻。從部分發達國家發展工業的經驗看,在工業化初期,工業需要農業原始積累,需要農產品原料與資金方面的支持;在工業化中期,工業離不開農業的市場貢獻,如果農村市場、農民市場不打開,沒有相應的消費工業產品的能力,工業發展會受到很大的制約;在工業化高級階段,更離不開農業,這時農業既要為80%以上非農業人口提供食品,又要為發達的輕紡工業提供原料,更要保持生態平衡,為人類社會提供更好的居住環境。
就農業自身發展而言,在工業化過程中必然積極參與,用發達的工業裝備農業,用工業的方法管理農業,在農業中實現工業化。
3、從大多數工業化國家的實踐來看,只有在農業與工業同時發展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工業化。英國之所以在歐洲能最早實現工業化,主要是這個國家歷來都十分重視農業,農業長期強於歐洲其他各國。美國也是這樣,從建國之初,美國就把農業作為其他各個產業的基礎來對待。反之,在一些發展中國家中如阿根延、智利,為了急於實現工業化而輕視農業,結果由於農業的衰退而影響工業的發展,至今也沒有成為工業化國家。
因此,在工業化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支持農業發展,把工業化過程與農業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既要建設強大的工業,又要建設強大的農業。
二、充分利用工業化機遇,構建農業工業化
總的來看,工業化是有利於農業的,是農業發展的機遇。為什麼這么說呢?一是工業化所推動的非農產業的快速發展,給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二是工業化興起的食品技術革命有利於農產品的多層次加工增值;三是工業化所帶來的豐富的農業裝備有利於發展設施農業;四是工業化對農業原料的充分利用有利於農工貿一體化經營;五是工業化的廣泛影響有利於農業嫁接工業生產經營方式,實現農業企業化管理。
能不能抓住上述機遇,關鍵在於工業化的過程中能不能實現農業工業化。什麼是農業工業化?本文的意思為,廣泛採用工業生產成果包括生產經營方式裝備農業,從根本上優化農業內部結構,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的一體化經營與發展。這一概念包括七個方面的含意,也可以概括為七個轉向:一是農業勞動由以體力為主轉向以機械為主;二是農業決策由以經驗決策為主轉向以科學決策為主;三是農業現場管理由以人工為主轉向以自動化為主;四是農產品銷售由以初級產品為主轉向以深加工產品為主;五是農業市場以本地區為主轉向以外地區甚至以境外地區為主;六是農業經營由以農業本身為主轉向以非農產業特別是非農業人口的需求發展為主;七是農業發展由以粗放型擴大再生產為主轉向以內涵型再生產為主。
從農業工業化概念中可以發現,農業工業化是發生在農業內部的質的革命,必將從根本上改造現在的農業,建設能與現代化工業並駕齊驅的現代農業。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和充分的思想准備,高起點全方位地謀劃農業,按照農業工業化的標准發展農業。
檢驗農業是否抓住工業化機遇的標准只有一條,就是農業工業化的發展速度與發展水平,速度快、水平高就是抓住機遇的具體體現。
三、沉著應對入世,加快農業工業化建設
農業加入世貿組織進行運作,有利有弊,從目前來看,弊大於利。現在這方面的分析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弱,我們不僅難以佔領別人的市場,連國內現有的市場也不容易保住,國內農產品大量過剩甚至導致農業危機的危險客觀存在。
我國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擇其主要而言,一是產品質量過低,二是農業生產率過低,三是農業科技含量過低,四是農業生產成本過高。這「三低一高」是農業工業化過程中應重點解決的問題。
加入世貿組織對農業也有許多有利因素,一是可以解決我國農產品在部分國家受歧視的問題,享受成員國待遇;二是可以藉助外力,進一步推進農業開放;三是可以直接應對國際市場變化,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四是可以利用成員國身份,參與制定國際農業貿易新規則,爭取主動權。在具體的產品分析上,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我國畜禽產品、蔬菜、水果和花卉的發展空間很大,這些產品的價格大大低於國際同類產品價格。因此,在應對入世、加快農業工業化建設的過程中,我們應取積極進取的態度,堅持開拓創新,實現難中快進。現階段要突出落實以下六個方面的措施:
1、積極跟進國際市場,高起點地調整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結構,必須從本地實際出發,要有戰略眼光,要站高一點,看遠一點,氣魄大一點。這三個一點的含義:一是要站在國內、國際資源配置的高度謀劃農業結構;二是既要把握現實的農產品市場,又要根據未來的潛在待開發的農產品市場部署農業結構;三是要用效益第一的觀點運作農業結構,千方百計讓多的好起來,讓好的多起來,注重特色、規模與效益的高度統一。當前要重視發展能打進國際市場的產業,特別是養殖業、水果和蔬菜產業,但起點要高,要按照國際標准進行生產、加工,否則那怕價格再便宜、質量再好也進不了國際市場。同時,要重視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尤其是在新產品開發上,力爭盡快趕上甚至超過國際先進水平。為什麼這樣要求呢?因為我國農產品已全面進入過剩時期,農產品在生產與銷售的問題上主要是銷售,也就是說農民現在生產的農產品主要是為了賣,是為了賣到國外去,所以要特別重視研究國際市場,幫助農民把農產品擠進國際市場。
2、大力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村大戶,組建農業工業化生力軍。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村大戶是推進農業工業化的重要力量。部分龍頭企業和農村大戶也就是農業工業化的載體和基礎,實踐證明,凡龍頭企業和農村大戶活躍的地方,農業工業化水平就高。因此,在農業工業化過程中,要特別重視發展龍頭企業和農村大戶的發展,從事農村工作的幹部每人都要有一定的責任,領導幹部要帶頭扶持,積極主動地幫助龍頭企業和農村大戶解決一些具體困難與問題。二是要落實各種扶持、獎勵措施,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三是要根據龍頭企業和農村大戶的發展,建立相應的服務組織,提高與其發展高度一致的社會化服務水平。四是要加強對龍頭企業和農村大戶的綜合協調管理,注意處理好他們與一般農民之間的利益關系。
3、積極抓好市場信息建設,以農業信息化推動農業工業化。市場競爭在很大程度是信息的競爭,誰掌握的信息多、運用信息好,誰就能把握發展的主動權,就能贏得比別人多的利益。這是市場經濟的一條基本規律。推動農業工業化必須主動或者首先抓好信息化建設,全方面、全方位地提高信息服務與處理水平。當務之急,一是要在廣大農村建立一套上下暢通的信息服務體系,起碼要能把信息直接傳送到鄉鎮,再由鄉鎮傳送到廣大農戶。二是要幫助農民盡快提高接受、處理信息的能力,能較好地把信息資源變為物資財富。三是要注意信息篩選,提高傳送信息的准確度。對子信息,信息服務組織和農民都要注意篩選,去偽存真。
4、全面開展農民科技教育,為農業工業化提供扎實的人力基礎。廣大農民是農業工業化的主體,實現農業工業化必須先是農民知識化。提高農民的知識水平主要是提高農民的科技知識水平,使廣大農民具有較強的接受、運用多種科學技術的能力。一是要充分挖掘大中專院校潛力,降低門檻費,把一切願意自費參加學習的農村中學生全部收進來,接受正規教育。二是要以各級農科教中心為主體,形成自上而下一整套農村科技普及與再教育培訓的體系,使學習科技知識成為農民的日常事務與需要。三是各級黨政組織要加大對農村科技教育的領導力度,多宣傳,多指導,多活動,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尚。
5、強化農業對外開放,藉助外力推進農業工業化。農業工業化相對如今的農業而言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單靠農民自身的力量是難以實現的,一定要利用「入世」機遇,全面開展農業招商引資,既包括內資,也包括外資,把最大的投資,最先進的技術、設備、工藝與管理,最優秀的人才引進到本地來。這句話好說難做。怎樣引進來?一是要以誠懇的態度、良好的信譽引進外力;二是要拿出最大的利益、最好的環境引進外力。達到這兩個條件,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必須用一攬子規劃與落實的辦法,按照要求一件一件地做好,直到外方滿意為止。
6、扎扎實實地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和環保建設,促進農業工業化的健康穩定發展。農業基礎設施與環保建設是農業工業化過程中必須處理好的兩個重要問題,要先想先抓,作為最基礎最需要的條件優先建設,防止出現「回頭抓」的教訓。加入世貿組織以後,這兩項建設都應符合「綠箱」政策,更應下力抓好,爭取建設過硬的基礎設施,一流的環保條件。
『伍』 如何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農業推廣所發揮的作用
(1) 十八大報告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 路,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一是發展農業新產業,要進行農業產業調整,突出發展生態農業,重點是將傳統農業調整到觀光農業、創藝農業和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業上,使其占農村經濟的 70% 以上。
二是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積極發展專業大戶、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林牧漁場等規模經營主體,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三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形成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
四是加強農業裝備,重點推進信息網路武裝、現代工業設備武裝、農業機械化武裝農業等,構築農村社會產業、信息知識的普遍服務體系。
(2)農業推廣對農業現代化進程所發揮的作用:通過近幾年新形勢的發展,擴充、延伸了農業科技推廣內涵,由單純的農業科技推 廣變成為農業推廣。農業科技推廣的根本目的在於發展農村生產力,農業推廣是為更大 限度解放生產力。農業推廣是指除推廣農業技術外,還包括教育農民、組織農民、培養 農民示範戶、 指導並幫助農民改善生產生活質量, 擴大農民收入。 它以農村社會為背景, 以農民為對象,以農場主、農頭企業或者農家為中心,以農民實際需要為內容,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質量為最終目標的農村社會教育。 現代農業推廣不僅僅是提供教育,傳播技術提供遠程培訓和推廣,更是農業科技推廣不斷提供信息的動態過程。
『陸』 如何正確處理中國工業化道路中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關系問題
(1)要以工業為主導,把重工業作為我國經濟建設的重點,同時必須充分注意發展農業和輕工業。
(2)要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以農輕重為序發展國民經濟。
(3)堅持「兩條腿走路」
農業
『柒』 如何推進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
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對加快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作出重要部署。在農村人口流動性增強、農民分工分業加快、農業生產集約程度提高的共同作用下,我國進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戰略機遇期。我們應充分利用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給農業現代化帶來的新機遇,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
全面認識農業現代化
農業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礎和支撐,對於「三農」發展既是新機遇,也是新挑戰。農業現代化的內容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逐漸豐富的。當前,農業現代化不僅包括農業生產過程的機械化、水利化和電氣化等,而且拓展到生產條件、生產技術、生產標准、生產組織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農業現代化的過程是完善農業產業體系、基礎設施體系、經營管理體系、質量保障體系和資源保護體系的過程,也是推進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突破技術制約、化解自然風險、減輕資源壓力和消除環境污染的過程。
我國農業現代化既有類似於其他國家(如農業資源稟賦豐富的美國、加拿大,農業資源稟賦不足的以色列、荷蘭,農業資源稟賦介於它們之間的法國、德國)之處,又有自己的特色。全面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需要借鑒國際經驗,更需要自主創新,就是根據市場需求和資源稟賦條件,做好主要農產品生產的優先序和區域布局,構建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的經營格局和商業化的作業外包服務體系,實現穩定糧食生產、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和提高農業發展可持續性的有機統一。
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主要任務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是否完成,可用全要素生產率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來衡量。我國全要素生產率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與發達國家相比有20多個百分點的差距,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還要做很多工作。例如,在資源環境約束下,實現農產品供需平衡、農業競爭力提升與突破資源環境瓶頸的統一,必須加快技術創新,促進技術對資本、土地、勞動力的替代。又如,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必須優化農業產業體系,以需求為導向,以制度、組織創新為手段,以水土資源可持續利用為約束,優化農業布局規劃,形成符合資源、生態和市場要求的農業產業體系。重點打造糧食生產核心區,增加產能、穩定產量、提高效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擴大農業經營規模。當前,國內主要農產品價格普遍高於進口農產品價格。在這一嚴峻現實下,越來越多的農民不願從事超小規模農業經營,這為擴大農業經營規模提供了條件。據調查,農業經營規模至少要達到30畝,才能使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實際生活水平不低於主要勞動力在非農部門就業的農戶。這就需要從提高農民非農就業技能和非農就業收入的穩定性入手,促使農民轉移就業和土地流轉,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細化農業生產結構。目前,經濟作物生產的市場定位和專業化、區域化特徵越來越清晰,但糧食作物生產尚未形成口糧、飼料糧和牧草的三元生產結構。牧草對光熱利用更充分,合成的生物量更多,耐旱省水,可以在降雨量少的半乾旱地區種植,是保持水土的理想作物。「十三五」期間,可以在繼續強化糧食生產基礎上,進一步細化農業生產結構。第一,推進飼料糧生產。我國目前玉米總產量的70%以上用作飼料,若其中一半改種高賴氨酸、高油玉米和青貯玉米,既可提高飼料糧的質量,又可提高經濟效益。第二,推進豆科牧草生產。我國有9億畝中低產田,如果其中1億畝改種豆科牧草,就既能改善飼料結構,又能減少水資源消耗,還能減輕改造中低產田的任務。第三,在天然草地上播撒草種。我國40億畝草場中至少有4億畝適宜採用該措施,平均產草量可增加20%,相當於增加近億畝草場。
拓展農業多種功能。農業除了具有農產品供給功能,還具有調節氣候、凈化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服務功能和休閑、教育等文化服務功能。農業功能拓展越充分,農業產業體系就越健全,農民增收渠道就越通暢。「十三五」期間,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拓展農業功能:以微生物資源產業化為抓手,將植物、動物二維農業拓展為植物、動物、微生物三維農業;以海藻資源產業化為抓手,將陸地農業拓展為陸地與海洋交融農業;以國民日益增長的遊憩需求為抓手,合理有序開發農業資源、田園景觀、農家生活以及農耕歷史文化、民族傳統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等旅遊資源,促進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有機結合;以完善生態補償政策為抓手,推進生態建設產業化,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服務價值。
增強農業發展可持續性。我國是土地資源相對稀缺的國家,農民重視化學品對土地的替代。化學品投入能夠有效提高農產品產量,但化肥、農葯和薄膜的過量使用影響農產品質量和農田生態環境。這種高耗肥(葯、膜)、高耗水、高耗能的農業發展模式越來越難以持續。農業是一個具有顯著外部性的產業。提高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需要對增強農業正外部性的行為給予足額補償,對增強農業負外部性的行為進行經濟處罰,實現外部收益(或成本)內部化。
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保障措施
進一步向農民賦權。勞動力是最活躍的生產力。把農民創新活力和創收潛力充分激發出來,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所在。30多年來,農村改革的主線是向農民賦權。改革初期,賦予農民自主經營承包地的權利,很快就解決了農民自身溫飽和國家農產品短缺問題。20世紀80年代中期,賦予農民在農村從事非農產業的權利,創造了鄉鎮工業占據我國工業半壁江山的奇跡。20世紀90年代以來,允許和鼓勵農民進城就業,農民工已成為我國工人階級的主力軍。「十三五」期間,可以賦予農民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參與城鎮化的權利。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與資本合作,既能使農民得到持續的農村建設用地股權收入,又能降低工業化、城鎮化的土地成本和融資難度,增強工業化、城鎮化對農業現代化的帶動力。
加強農民人力資本投資。考慮到農業具有弱質性,國家近些年持續增加農業補貼。從根本上說,其政策取向不僅是消除農業弱質性的負面影響,更重要的是消除農業的弱質性。「十三五」期間,應從提高農民素質、完善農業產業體系著眼,對農民進行人力資本投資,使其主動掌握所需知識、技能、經驗和信息,形成依靠人力資本投資興農、富農、惠農的局面。
深化農地制度改革。近些年,農地流轉越來越活躍。隨著農地流轉規模的擴大、流轉形式的增多,現行農地產權安排已無法滿足農民需求。對於土地流轉引發的問題,解決辦法是把隱含在農村集體土地中的股權顯性化。現在,農民越來越關注土地的收益權而不是生產權。農村集體土地的股權是穩定的,適宜用權證的方式界定;土地經營權是變動的,適宜用契約的方式界定。股權形態的產權比實物形態的產權更便於土地的整理和細分。對於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而言,無論自己使用歸其名下的集體土地經營權,還是將其全部或部分讓渡出去,土地股權證都在自己手裡。這既有利於維護農民土地承包權益,也有利於土地經營權流轉,實現適度規模經營。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踐表明,超小規模農業能夠解決農民溫飽和農產品供給短缺問題,但難以實現農業現代化。近些年,願意從事超小規模農業經營的農民越來越少,「誰來種地」問題凸顯。這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條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市場競爭中成長起來,具有自生能力,能夠自行解決遇到的問題。這樣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銀行會願意為其提供貸款,保險公司會願意為其提供保險,市場化的營商環境就形成了。政府的責任是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育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把他們推向市場,並將試圖套取政府農業補貼的投機分子清理出去。
『捌』 分析促進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促進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
1、經濟體制與經濟政策 實踐表明,經濟體制與經濟政策對農業發展會產生正、負雙向作用和影響。當經濟體制的安排與農業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狀況相協調,經濟政策適當時,可以調動農業經濟活動主體的積極性並促進農業的發展;反之,經濟體制的構造超越或滯後於農業生產力的實際狀態,經濟政策失誤時,則難以激發農業經濟活動主體的潛能和發展沖動,從而可能使農業墾遲滯運轉狀況。
2、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是農業發展的基礎,豐富的農業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有助於農業經濟增長起步,而且有助於農業持續、穩定的發展。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取得了長足進步,總量不斷增妖、空間不斷擴大、結構逐步優化,為農業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人地矛盾、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也日益突出,21世紀的農業發展將麗臨資源和環境因素的制約。
3、農業勞動力 農業勞動力是農村社會生產力首要的和能動的因素,在人類社會發展中,勞動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於我國社會人口再生產速度過快,規模過大,加上耕地面積的減少等原因,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勞動力大量剩餘。同時,多年來,由於國家整體經濟實力不強,限制了對農民教育的投資,而農民收入偏低,又無錢投資於自身教育,造成農民的文化素質、科技素質和經營管理素質總體上偏低。
4、農業科技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世界農業的高速發展歸功於近代科學技術的重大貢獻。目前,我國擁有國際上最大的農業科研與推廣人員隊伍,在許多領域,我國的農業科研己躍居世界領先水平。但是,由於各種歷史的、體制的原因,特別是由於長期以來受科技投入不足的影響,目前我國農業科技水平總體上還比較低,農業科研總體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至少還相差15-20年,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我國只有42%,而歐美等發達國家已超過70%。
5、農業投資:增加農業投資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同時,農業投資還是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業政策順利實施的物質保障。在工業化現代化進程中,以持續增沃的農業投資推動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和技術進步是世界各國農業發展的共同趨勢。
『玖』 如何理解"用工業的方式發展現代農業
產業鏈終端 對接消費者多樣化需求
土地向種糧大戶集中,通過辦家庭農場,農民入股、土地託管等多種形式,土地並沒有流走,農民想收回來就能隨時收回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張曉山說,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不拘一格推進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這是「農業工業化」一個很重要的內容,而農業工業化最終實現的是供給和需求相對接:
張曉山:從觀念來看,做農業的話呢,應該有工業這一些理念,標准化、專業化、規模化,這些很多都是和工業是相通的。另外一點農業不光是一產。1+2+3,就是一產和二產和三產融合,把農業這些初級產業種植業和養殖業和流通加工,包括我們以後的旅遊服務所有這些能有機的融合在一起。還有一個就是說農業本身生產的農產品最終是要滿足需求的,也就是說我們農業整個生產過程全過程實現我們的可追溯。這樣的話呢,能夠真正實現消費者需求的一個導向的農業生產。
『拾』 如何理解我國已進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
我國總體上已經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
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工農產品不能平等交易,國家通過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從農業部門取得了巨額的資金,農業的基礎地位長期受到嚴重削弱;在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體制下,城鄉之間要素不能自由流動,大量的農村勞動力被束縛在土地上,農村就業嚴重不足;由於實行農村農業人口與城市非農業人口兩種戶籍制度,造成城鎮居民與農民權利和發展機會的不平等,加劇了城鄉結構的失衡。雖然改革以來中國工農關系和城鄉關系逐步改善,但農業和農村在資源和國民收入分配仍處於不利地位,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在發展機會和社會地位方面仍然不平等,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仍未從根本上發生改變。
2005年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按當前匯率計算,估計會達到1400美元左右,農業與非農產業的產值結構大約為14∶86,農業與非農產業的就業結構大約為50∶50。城鎮化水平為40%。綜合上述四項指標,目前中國已進入了工業化的中期階段。工業化進入中期階段後,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由農業轉變為非農產業,國民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於非農產業。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以後,工農關系的基本特徵是,農業不再替工業發展提供積累,農業成為接受「補助」的部門,而不是受「擠壓」的部門。根據國際經驗,此階段不同國家從各自國情出發,都採取相應措施,以工業反哺農業。2004年我國財政收入達到2.6萬億元。盡管現在農村人口還佔多數,還不可能像發達國家那樣通過大量補貼來解決農民收入偏低問題,但我國在總體上已具備了到了反哺農業、支持農村的實力。
工業化的中期階段也是城鎮化加快發展的時期。我國從第五次人口普查開始,將進城就業、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主體是農民工)計入城鎮人口。按照這一口徑計算,2000年城鎮化率為36.2%,2003年按照同一口徑計算的城鎮化率為40.53%。根據城鎮化的一般規律,城鎮化水平在30%—70%時期是城鎮化加快發展的時期,一個國家的城鎮化水平達到70%左右才能基本穩定。可以預見,未來20年,我國將處於城鎮化加快發展時期。若城鎮化率按年均增加1個百分點計算,2020年城鎮化率將達到57%,城鎮總人口8.28億,比2002年增加3.26億(包括城鎮人口自然增長0.37億)。這意味著從現在到2020年,將有2.89億農村人口向城鎮人口轉化。中國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數量之大,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所沒有過的。未來二十年,如果發展戰略和政策選擇得當,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將為解決中國「三農」問題提供難得的機遇;如果繼續將農民排斥在城鎮化進程之外,中國經濟的結構性矛盾將更加突出化和尖銳化,也使解決「三農」問題的難度陡然增大。推進城鎮化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必須把推進城鎮化與解決「三農」問題緊密結合,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發展的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