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造紙工業是怎麼產生的

造紙工業是怎麼產生的

發布時間:2022-07-03 20:19:12

Ⅰ 造紙術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造紙術的發明和發展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物品,無論讀書、看報,或是寫字、作畫,都得和紙接觸。在工業、農業和國防工業生產中,也離不開紙。今天,如果沒有紙,那簡直是不可想像的。紙在交流思想、傳播文化、發展科學技術和生產方面,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和材料。回顧歷史,這種重要物質就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造紙術和指南針、火 葯、印刷術並稱為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科學文化發展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最初的紙是作為新型的書寫記事材料而出現的。在紙沒有發明以前,我國記錄事物多靠龜甲、獸骨、金石、竹簡、木牘、縑帛之類。商代的甲骨文、鍾鼎文實物資料,本世紀以來不斷出土;戰國到秦漢的竹簡、木牘和帛書、帛畫,近年來也有大量出土實物。但是甲骨不易多得,金石笨重,縑帛昂貴,簡牘所佔空間很大,都不便於使用。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迫切需要尋找廉價易得的新型書寫材料。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終於發明了用麻繩頭、破布、舊魚網等廢舊麻料製成植物纖維紙。
關於造紙術的起源,過去多是沿用公元五世紀的歷史家范曄(398 —445)在《後漢書·蔡倫傳》中的說法,認為紙是東漢的宦官蔡倫(62—121)於漢和帝永元十七年(公元105年)發明的。但是本世紀以來的考古發掘實踐動搖了蔡倫發明紙的說法。1933年新疆羅布淖爾漢烽燧遺址中出土了公元前一世紀的西漢麻紙,比蔡倫早了一個多世紀。1957年西安市東郊的灞橋再次出土了公元前二世紀的西漢初期古紙。經筆者對這紙的分析化驗,確認它主要由大麻和少量薴麻的纖維所製成。繼這之後,1973年在甘肅省居延的漢代金關遺址、1978年在陝西省扶風中顏村的漢代窖藏中,也分別出土了西漢時的麻紙。值得指出的是,1986年甘肅天水市附近的放馬灘古墓葬中更出土西漢初文帝、景帝時期(公元前179年到前141年)的繪有地圖的麻紙,這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1990年冬在教煌甜水井西漢郵驛遺址中發掘出三十多張麻紙,其中三張紙上寫有文字。這些事實有力地說明了,早在公元前二世紀,我國勞動人民就已經發明了造紙術,而且當時造出的紙已經可以用於書寫。
但是早期的西漢麻紙仍有待進一步改進。到了公元二世紀,在東漢宮廷中任尚方令的蔡倫,憑借充足的人力和物力,監制並且組織生產了一批良紙,於永元十七年獻給朝廷,從此造紙術在國內推廣起來。同時,東漢還進而用樹皮特別是楮皮造紙,擴大了原料來源。從這個意義上說,蔡倫在歷史上是作為良紙的監制者和推廣者的身份出現的,這些活動在客觀上對造紙術的發展有利,因此他的作用不應該完全抹殺。
漢代麻紙製造過程,根據我們的實驗研究,大體上是把麻頭、破布等原料先用水浸,使它潤脹,再用斧頭切碎,用水洗滌。然後用弱鹼性草木灰水浸透並且蒸煮,這可以說是後世鹼法化學制漿過程的濫觴。通過鹼液蒸煮,原料中的木素、果膠、色素、油脂等雜質進一步被除去,用清水漂洗後,就加以舂搗。搗碎後的細纖維用水配成懸浮的漿液,再用漏水的紙模撈取紙漿,經脫水、乾燥後就成紙張。如果紙表皺澀,還要砑光,方能書寫。
漢代勞動人民用簡單平常的設備,從紡織廢料中用化學和機械加工方法使纖維原料更生,製成植物纖維紙,在化學史和工藝史上的確是件值得大書的一項成就。這里有兩個技術關鍵。一是用化學方法把纖維原料中的非纖維素成分去掉,再用強力舂搗使純纖維素大分子被切短和分絲。二是設計出一種多孔的平面篩,使紙漿能在篩面上滯流,把大部分水濾出後,含少量水的纖維便留在篩面上,再經乾燥脫水,就構成一張有一定機械強度的紙。這種平面篩就是抄紙器,是現代長網和圓網造紙機的原始雛型。
公元二世紀造紙術在我國各地推廣以後,紙就成了和縑帛、簡 牘的有力的競爭者。公元三到四世紀,紙已經基本取代了帛、簡而成為我國唯一的書寫材料,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科學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公元三到六世紀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造紙術不斷革新。在原料方面,除原有的麻、楮外,又擴展到用桑皮、藤皮造紙。在設備方面,繼承了西漢的抄紙技術,出現了更多的活動簾床紙模,用一個活動的竹簾放在框架上,可以反覆撈出成千上萬張濕紙,提高了工效。在加工製造技術上,加強了鹼液蒸煮和舂搗,改進了紙的質量,出現了色紙、塗布紙、填料紙等加工紙。
從敦煌石室和新疆沙磧出土的這一時期所造出的古紙來看,紙質纖維交結勻細,外觀潔白,表面平滑,可謂「妍妙輝光」。公元六世紀的賈思勰還在《齊民要術》中,專門有兩篇記載了造紙原料楮皮的處理和染黃紙的技術。同時,造紙術傳到我國近鄰朝鮮和越南,這是造紙術外傳的開始。
公元六到十世紀的隋唐五代時期,我國除麻紙、楮皮紙、桑皮紙、藤紙外,還出現了檀皮紙、瑞香皮紙、稻麥稈紙和新式的竹紙。在南方產竹地區,竹材資源豐富,因此竹紙得到迅速發展。關於竹紙的起源,先前有人認為開始於晉代,但是缺乏足夠的文獻和實物證據。從技術上看,竹紙應該在皮紙技術獲得相當發展以後,才能出現,因為竹料是莖稈纖維,比較堅硬,不容易處理,在晉代不太可能出現竹紙。竹紙應該起源於唐以後,而在唐宋之際有比較大的發展。歐洲要到十八世紀才有竹紙。
這一時期的產紙地區遍及南北各地。由於雕板印刷術的發明,興起了印書業,這就促進了造紙業的發展,紙的產量、質量都有提高,價格也不斷下降,各種紙製品普及於民間日常生活中。名貴的紙中有唐代的「硬黃」、五代的 「澄心堂紙」等,還有水紋紙和各種藝術加工紙。唐代的繪畫藝術作品已經有不少紙本的,正反映出造紙技術的提高。
在公元十到十八世紀的宋元和明清時期,楮紙、桑皮紙等皮紙和竹紙特別盛行,消耗量也特別大。造紙用的竹簾多用細密竹條,這就要求紙的打漿度必須相當高,而造出的紙也必然很細密勻稱。先前唐代用澱粉糊劑做施膠劑,兼有填料和降低纖維下沉槽底的作用。到宋代以後多用植物粘液做「紙葯」,使紙漿均勻,常用的「紙葯」是楊桃藤、黃蜀葵等浸出液。這種技術早在唐代已經採用,但是宋代以後就盛行起來,以致不再採用澱粉糊劑了。
這時候的各種加工紙品種繁多,紙的用途日廣,除書畫、印刷和日用外,我國還最先在世界上發行紙幣。這種紙幣在宋代稱作「交子」,元明後繼續發行,後來世界各國也相繼跟著發行了紙幣。明清時期用於室內裝飾用的壁紙、紙花、剪紙等,也很美觀,並且行銷於國內外。各種彩色的蠟箋、冷金、泥金、羅紋、泥金銀加繪、砑花紙等,多為封建統治階級所享用,造價很高,質量也在一般用紙之上。
這一時期里,有關造紙的著作也不斷出現。如宋代蘇易簡的《紙譜》、元代費著的《紙箋譜》、明代王宗沐的《楮書》,尤其是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對我國古代造紙技術都有不少記載。而《天工開物》第十三卷《殺青》中關於竹紙和皮紙的記載,可以說是具有總結性的敘述。書中還附有造紙操作圖,是當時世界上關於造紙的最詳盡的記載。
以竹紙為例,《天工開物》中指出:在芒種前後登山砍竹,截斷五七尺長,在塘水中浸漚一百天,加工捶洗以後,脫去粗殼和青皮。再用上好石灰化汁塗漿,放在楻桶中蒸煮八晝夜,歇火一日,取出竹料用清水漂洗,更用柴灰(草木灰水)漿過,再入釜上蒸煮,用灰水淋下,這樣十多天,自然臭爛。取出入臼,舂成泥面狀,再制漿造 紙。這些記載,和後來的民間土法造竹紙過程大體相同。
造紙術在公元七世紀經過朝鮮傳入日本,八世紀中葉經中亞傳到阿拉伯。在阿拉伯(古時稱「大食」)的報達(今伊拉克的巴格達)、大馬色(今敘利亞的大馬士革)和撒馬爾罕等地組織第一批造紙工場的時候,還是我國造紙工人親自傳授技術以後興建的。阿拉伯最初造的麻紙,用破布做原料,採用的是我國的技術和設備。阿拉伯紙大批生產以後,就不斷向歐洲各國輸出,於是造紙術也隨後由阿拉伯傳入歐洲。
公元十二世紀,歐洲最先在西班牙和法國設立了紙廠,十三世紀在義大利和德國也相繼設廠造紙。到十六世紀,紙張已經流行於全歐洲,終於徹底取代了傳統的羊皮和埃及紙莎草紙等,此後紙便逐步流傳到全世界。
在公元前二世紀到公元十八世紀初的兩千年間,我國造紙術一直居於世界先進水平。我國古代在造紙的技術、設備、加工等方面為世界各國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藝體系。現代機器造紙工業的各個主要技術環節,都能從我國古代造紙術中找到最初的發展形式。世界各國沿用我國傳統方法造紙有一千年以上的歷史。 [編輯本段]造紙歷史發展早在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的蔡倫發明「蔡侯紙」之前,中國已經出現了紙的雛形。中國甘肅省天水放馬灘漢墓出土的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早期的紙,是現已發現的最早的紙。此外,新疆羅布泊和西安灞橋等地都出土過西漢的古紙。但這些紙都比較粗糙,原料是麻或絲絮。
東漢時,公元105年,宦官蔡倫總結西漢以來的造紙技術並加以改進,開創了以樹皮、破布、麻頭、魚網為原料,並以漚、搗、抄一套工藝技術,造出了達到書寫實用水平的植物纖維紙,稱為「蔡侯紙」。從此,紙逐步取代了竹木筒和帛,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
造紙術到公元7世紀初期(隋末唐初)開始東傳至朝鮮、日本;8世紀西傳入撒馬爾罕,就是後來的阿拉伯,接著又傳入巴格達;10世紀到大馬士革、開羅;11世紀傳入摩洛哥;13世紀傳入印度;14世紀到義大利,義大利很多城市都建了造紙廠,成為歐洲造紙術傳播的重要基地,從那裡再傳到德國、英國;16世紀傳入俄國、荷蘭;17世紀傳到英國;19世紀傳入加拿大。造紙的發明與傳播,使文字的載體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知識在平民中的普及得以實現,從而極大的推動了世界科技、經濟的發展。
造紙術的發明,不僅是書籍製作材料上的偉大變革,而且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
敦煌出土大量古紙再次推翻蔡倫是造紙術發明人
中新網蘭州5月5日消息:多年以來,中國使用的教科書告訴人們,東漢時期蔡倫開始造紙。而二十世紀以來有幾項考古發現表明,在蔡倫之前的西漢時期中國就有「紙」,這兩種觀點引起了學術界40多年的爭論。目前,敦煌出土的大批古紙似乎提供了更有力的證明:早在西漢時期中國就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紙。
新華網報道說,「蔡倫發明造紙術」的根據,來源於中國重要的史書《後漢書》。由於《後漢書》作者對這一事件的記錄非常明確,而且《後漢書》在當時和歷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和地位,所以在沒有其它歷史文獻為證的情況下,後人認定,是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
1957年,陝西出土了西漢晚期的灞橋紙,1974年,甘肅居延金關漢代亭燧故址出土了金關紙,1978年,陝西扶風中顏村西漢窯藏出土了中顏紙,這些考古發現使學術界對蔡倫造紙的觀點提出了異議。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再次發現了西漢時期的古紙,與以往考古發現不同的是,這次出土的古紙質量較好,紙面平整光滑,質地薄而軟,上面還有用細墨線繪制的山川、河流、道路等圖形。經專家考證,這張古紙的「生日」是西漢早期,比東漢蔡倫造紙的歷史早了300多年。所以,這張目前為止世界上所知最早的天水放馬灘紙,當時成為中國在西漢早期就有優秀紙張的唯一物證。
近日,甘肅敦煌懸泉置遺址的考古研究又有重大發現,甘肅省考古所研究員何雙全透露,該遺址出土了200多片紙文書殘片和麻紙,成為目前中國考古發掘中發現古紙最多的地方。根據同時出土的簡牘和地層分析,這些古紙的年代從西漢武帝、昭帝及宣、元、成帝至東漢初到西晉都有。古紙的顏色和質地也非常之多,有黑色厚、黑色薄、褐色厚、白色薄、黃色厚等8種。從殘留在紙面上的殘渣看,這些古紙主要用麻織物和很細的絲織物製作,用於書寫文件、信件及包裹物品。何雙全說,此次敦煌出土古紙的數量之大、品種之繁多、時代跨度之久,在中國考古發掘中尚屬首次。這些古紙的發現不但有力地印證了蔡倫不是造紙術的發明人,也為中國研究紙的歷史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實證。

Ⅱ 造紙工業的造紙工業

造紙工業使用木材、稻草、蘆葦、破布等為原料,經高溫高壓蒸煮而分離出纖維素,製成紙漿。在生產過程中,最後排出原料中的非纖維素部分成為造紙黑液。黑液中含有木質素、纖維素、揮發性有機酸等,有臭味,污染性很強。
超導高梯度磁力
高梯度磁力分離凈化技術是用來處理廢水的一種新方法,由於它不會產生雜質例如凝絮物,使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廢水成為可行。
日本Osaka大學能量和環境工程系科技人員研究了採用磁力分離系統處理造紙工廠廢水。試驗車間處理造紙廢水為2000 t/d,進行循環運轉達到磁力分離後水中化學需氧量(CODCr)<40 mg/L。超導磁力管NbTi螺旋管長680 mm、內徑400 mm。
該系統主要由混合槽(磁力晶種槽,晶種為有機物、紙漿和染料)、沉澱槽和超導磁力管組成。通過超導磁力分離管內的磁力作用,俘獲磁力顆粒和有機聚合物如紙漿和顏料,浮選出磁力短纖維和填料,一部分磁力短纖維和填料通過重力沉降作用,在沉澱槽中沉出,有助於減少循環水經過磁力管時的短纖維和填料量。該系統已成功地運轉了幾個月,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
造紙廢水處理法
造紙廢水主要來自造紙工業生產中的制漿和抄紙兩個生產過程。制漿是把植物原料中的纖維分離出來,製成漿料,再經漂白,這個過程會產生大量的造紙廢水;抄紙是把漿料稀釋、成型、壓榨、烘乾,製成紙張,這個過程也容易產生造紙廢水。
制漿產生的造紙廢水,污染最為嚴重。洗漿時排出廢水呈黑褐色,稱為黑水,黑水中污染物濃度很高,BOD高達5—40g/L,含有大量纖維、無機鹽和色素。漂白工序排出的造紙廢水也含有大量的酸鹼物質。抄紙機排出的造紙廢水,稱為白水,其中含有大量纖維和在生產過程中添加的填料和膠料。
造紙廢水處理應著重於提高循環用水率,減少用水量和廢水排放量,同時也應積極探索各種可靠、經濟和能夠充分利用廢水中有用資源的廢水處理方法。例如:浮選廢水處理法可回收白水中纖維性固體物質,回收率可達95%,澄清水可回用;燃燒廢水處理法可回收黑水中氫氧化納、硫化鈉、硫酸鈉以及同有機物結合的其他鈉鹽。中和廢水處理法調節廢水pH值;混凝沉澱或浮選法可去除廢水中懸浮固體;化學沉澱法可脫色;生物處理法可去除BOD,對牛皮紙廢水較有效;濕式氧化法處理亞硫酸紙漿廢水較為成功。此外,國內外也有採用反滲透、超過濾、電滲析等造紙廢水處理方法。
造紙廢水處理劑
聚丙烯醯胺
聚丙烯醯胺在造紙領域中廣泛用作駐留劑、助濾劑、均度劑等。它的作用是能夠提高紙張的質量,提高漿料脫水性能,提高細小纖維及填料的留著率,減少原材料的消耗以及對環境的污染等。聚丙烯醯胺在造紙中使用的效果取決於其平均分子量、離子性質、離子強度及其它共聚物的活性。非離子型聚丙烯醯胺主要用於提高紙漿的濾性,增加干紙強度,提高纖維及填料的留著率;陰離子型共聚物主要用作紙張的干濕增強劑和駐留劑;陽離子型共聚物主要用於造紙廢水處理和助濾作用,另外對於提高填料的留著率也有較好的效果。此外,聚丙烯醯胺還應用於造紙廢水處理和纖維回收。
硫酸鋁
硫酸鋁極易溶於水,硫酸鋁在純硫酸中不能溶解(只是共存),在硫酸溶液中與硫酸共同溶解於水,所以硫酸鋁在硫酸中溶解度就是硫酸鋁在水中的溶解度。常溫析出含有18分子結晶水,為18水硫酸鋁,工業上生產多為18水硫酸鋁。含無水硫酸鋁51.3%,即使100℃也不會自溶(溶於自身結晶水)。不易風化而失去結晶水,比較穩定,加熱會失水,高溫會分解為氧化鋁和硫的氧化物。加熱至770℃開始分解為氧化鋁、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蒸氣。溶於水、酸和鹼,不溶於乙醇。水溶液呈酸性。水解後生成氫氧化鋁。水溶液長時間沸騰可生成鹼式硫酸鋁。工業品為灰白色片狀、粒狀或塊狀,因含低鐵鹽而帶淡綠色,又因低價鐵鹽被氧化而使表面發黃。粗品為灰白色細晶結構多孔狀物。無毒,粉塵能刺激眼睛。
焦亞硫酸鈉
焦亞硫酸鈉為白色或黃色結晶粉末或小結晶,帶有強烈的SO2氣味,比重 1.4,溶於水,水溶液呈酸性,與強酸接觸則放出SO2而生成相應的鹽類, 久置空氣中,則氧化成Na2S2O6,故該產品不能久存。高於1500C,即分解出SO2。
焦亞硫酸鈉用於生產保險粉,磺胺二甲基嘧啶 安乃近,己內醯胺等 以及氯仿,苯丙碸和苯 甲醛的凈化。照相工業用作定影劑的配料。香料工業用於生產香草醛。用作釀造工業防腐劑,橡膠凝固劑和棉布漂白後脫氯劑。有機中間體,染料,製革用作還原劑 用作電鍍業,油田的廢水處理 以及用作礦山的選礦劑等。工業上用於印染、有機合成、印刷、製革、制葯等部門;在食品加工中作防腐劑、漂白劑、疏鬆劑。(印染和攝影等方面)、用作漂白劑 媒染劑,還原劑 橡膠凝固劑,也用於有機合成制葯及香料等。

Ⅲ 造紙術的來歷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公元105年,東漢蔡倫首創造紙術的光輝業績,早已經載入史冊。為推動人類歷史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是海內外炎黃子孫的驕傲。

一、蔡倫發明造紙術之前,中國有沒有紙?其它國家有沒有紙?(指用於書寫的紙)歐洲羊皮紙。埃及紙草紙算不算紙?這些問題在歷史上有過爭論。在唐宋年間,解放初期。七十年代專家、學者曾有過不同看法。今天我作為造紙工作者,對上述爭論的焦點,內容也發表我的初淺看法,我不是學歷史的,對有些古文理解不深,有說錯之處,請同志們提出,我們可以共同探討,今天我的發言,只起拋磚引玉的作用。

第一次爭論在:

唐宋年間,筆墨文人對蔡倫發明紙提出不同看法。在北京圖書館查《負暄野錄》論紙品,《百川學海》(書斷)「紙筆不始於蔡倫蒙恬……又如蔡倫乃後漢時人,而前漢外戚傳雲赫蹄書注,謂赫蹄乃小紙也,紙字已見於前漢,恐也非始於蔡倫,但蔡蒙所造精工於前世則有之謂紙筆始此二人則不可也。《文房四譜》卷第四中,翰林學士蘇易簡紙譜三「漢興已有幡紙代簡而未通用至和帝時蔡倫用樹皮及敝布魚網以為紙秦上帝善其能自是天下咸稱之蔡侯紙」。

說文雲紙者絮,一苫字從系壓聲,古人書於帛,故裁其邊幅如絮之一苫也。
……幡紙古者,以縑帛依書長短隨事裁之以代竹筒也。
虞豫表雲秘府有布紙三萬余枚不任寫御書氣四百枚付著作史寫起居注。
廣義將軍……古有藤角紙,范寧教雲,土紙不可作文書皆令用藤角紙。
[袁翰青教授對藤紙有一考證,藤紙隋朝虞世南(公元558~638年)北堂書鈔。其中引了晉人范寧(公元339~401年)的話,土紙不可作文書,皆令用藤角紙]。
宋書還偶提藤紙的已列重要地位,竹已代藤。
宋朝這幾位文人,所提問題,我們通過看其它資料認為。

1、赫蹄—薄小紙,屬於絲之類,漂絮剩下碎絲,交織在一起。稱絮紙。(北京造紙公司劉錫功老先生用蠶絲稍為臼搗已抄出紙來。經檢測,其紙有一定強度,顯微鏡觀察,單根纖維,有內帚化現象)。
給趙飛燕的二丸葯使用赫蹄包之。

2、幡紙——絹帛、絲織品、帛貴,簡重不便於人,居延烽火燧曾發現2000多枚竹簡,其中還有一封皇宮給邊寨守防送去的一封信是用帛寫的。
王明:《蔡倫與中國造紙術的發明》一文中表示,「縑帛不能算紙,有經、有緯絲織的」。

3、藤角紙——晉朝開始生產藤紙,質量較好,嘉泰會橋志一書「剡之藤紙得名最舊,其次苔箋 今獨竹紙名天下,到宋朝竹紙已經代藤」。蔡倫發明紙最大特點是植物纖維,赫蹄,幡紙都是絲的范圍。

第二次爭論是:

解放初期有些教授,學者對蔡倫發明紙有些不同看法。張子高先生認為:「蔡倫是造紙新術的發明者,是偉大的技術革新家,蔡倫是受勞動人民的造紙經驗的積累與啟發,我們反對貶低蔡倫在科學文化史上的偉大貢獻,但是也反對唯心主義的過分誇大個人作用的資產階級觀點」。

周一良先生認為:「蔡倫不是紙的發明者」但是一個很重要的改進者。

袁翰青先生認為。「蔡倫是造紙術改良者,而不是發明者,紙是我國勞動人民在西漢發明的,最初是以動物纖維的蠶絲為原料,後來逐漸採用了植物纖維的麻和麻織品、而樹皮和破布也漸漸被用為原料,發展到東漢,留心工藝製造的宦宮蔡倫總結了民間造紙的經驗,並提出一些技術改良,使造紙工業加速了發展」。

北京大家歷史系中國古代史教研室的同志們認為:「新疆羅布卓爾西漢烽燧亭發掘一張質地比較粗糙的紙,認為是一世紀九十年代的遺物」。

張秀明先生認為:「蔡倫以首紀有紙的名字,一種是拍絲剩下來的薄薄一片蠶絲纖維的方塊,古人所說的」方絮曰紙「。一種就是後漢書蔡倫所說的用絲織品縑帛寫字都稱紙,其實這兩種紙與蔡侯紙有著本質上不同」。

不同意蔡倫是紙的發明者,大概根據古書上以下幾方面記述。

第一,三輔舊事載,漢武帝晚年的時候,江充要害衛太子。因衛太子高鼻子,江充教衛太子見武帝時「當以紙蔽其鼻」。紙是什麼紙?
第二,漢書外戚孝成趙皇後傳載有「赫蹄書」顏師古注引後漢應劭說:「赫蹄,薄小紙也」。這是公元前十二年,已有紙的記載,紙是什麼紙?
第三,後漢應劭風俗通說:「光武帝車駕徒都洛陽,載素、簡、紙經凡二千兩」。素一縑帛,簡是竹片或木片,紙是什麼紙?
第四,後漢建初元年,章帝叫賈逵自選春秋公羊傳嚴氏和顏氏兩派的高才生二十人,教他們左氏傳給他們簡、紙、經傳各一通,紙是什麼紙?
第五,袁宏後漢記載,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一0二年)。鄧皇後,諸家歲時載供紙墨。紙是什麼紙?

王明先生關於:蔡倫與中國造紙術的發明一文中認為:這幾種紙都不是「縑帛」,也不是「植物紙」,而是一種絮紙。

我同意王明先生的意見,這幾種是「絮紙」。其根據是:

理由一:許慎說文解字中,紙字意義的紙,這些紙的原料是敝絮,用漂粘法製成。
理由二:送給鄧皇後的紙是一0二年離蔡倫獻紙時間只有三年。如在蔡倫之前三年已有植物紙,蔡倫向和帝獻紙就無意義了,再說,鄧皇後就在宮內,又是頭面人物之一,蔡倫獻紙有假,那要犯欺君之罪的。
理由三:漂絮法早在戰國時代莊子逍遙篇中已有記載,後漢服虞的通俗文說:「方絮曰紙」正說明原始的紙是仿用漂絮法製成的。
理由四:王充(公元27~97年)在論衡一書中指出「載竹為簡,破以為牒,加筆墨之跡乃成文字,大者為經,小者為傳記」。

如有紙,他為什麼要將字寫在竹上。
「東方朔上書三千牘,太史公司馬遷退而書策,藏之名山」。
「劉向校書,先書於竹,譽錄於素」等等。如有紙,他們為什麼要將字寫在竹,絹帛上呢?
理由五:(公元107~124)劉珍(東觀漢記)卷20「蔡倫……有才學,盡忠重慎,每至休沐,輒閉門絕賓客,曝體田野,典作尚方,造詣用樹皮及敝布,魚網作紙。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上,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天下咸稱蔡侯紙」。

(後漢書)卷七十八宦者列傳「蔡倫字敬仲,桂陽人也。以永平末(公元75年)始給事宮掖,建初(公元76~86年中),為小黃門及和帝即位(公元89年)傳中常待。倫有才學,盡心敦慎……每至休沐,輒閉門絕賓,曝體田野。後加尚方令,永和九年(公元97年)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詣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感稱蔡侯紙。(後經張德鈞指出《東觀漢記》所記關於蔡倫造紙故事的原文載在清乾隆修四庫全書時從永樂大典得來的輯本中,糾正了當時錯誤)。
理由六:縑帛和絮紙的原料,雖然都是蠶繭,但絹帛取其絲,絮紙取其絮制的,絲和絮是兩種東西,織和制也是不同的方法,因而縑帛和絮紙不能混為一談。

有人懷疑不能成紙一說,已被劉錫功老先生用事實撥倒(已用絮抄成紙,並有一定強度)。

我們認為:蔡倫發明造紙之前,民間有絮紙一說,有絲絮與麻絮兩種,絲絮已有人論證。麻絮雖無文字記載,從扶風出土和居延烽火燧出來的「片狀物」應當屬絮紙之類,但用途不清楚,片上也無文字,待不斷發掘再進行討論。
爭論的另一焦點,這幾位老先生都承認蔡倫的偉大貢獻,但不承認他是發明家,主要認為在他前面有絮紙一說,這問題留在下面回答。
爭論的第三個焦點是當官的不能發明創造。我們查過科學家小傳,古代歷史上留下名字的科學家都與「官」字有關,例如都江堰的領導者李冰父子,解放後四川人民為紀念他們在都江堰修了二王廟,李冰當時是秦朝太守。這次爭議還有一個根據是1957年發現「灞橋紙而引起的,我們已將「灞橋紙」作為「襯墊物」結論,此處不再討論。

第三次爭論:

這次爭論出現在七十年代,引起的原由是隨著考古的不斷發掘。從西漢古墓、窯藏、垃圾堆中出現一些「古紙片狀物」。這次特點是造紙界一些同志參與爭論。

古紙片發掘時間是:

1、1976年在甘肅居延地區漢代遺址中出土了兩片古紙(一片較大,一片較小)據考古工作者認為這兩片紙分別早於蔡倫150年和大約100年。
2、1979年5月13日北京日報,文匯報。光明日報以及文物第9期報導「陝西扶風縣文物部門在清理一處西漢窯藏發現古紙三片,它們分別放置在一種作為漆器上的裝飾品——銅泡里,據認為可能在宣帝時間(公元73~49年)」。也早於蔡倫獻紙150~170年。
3、1979年,甘肅博物館與敦煌文化館組成漢代長城調查組對馬圈灣漢代烽火燧遺址進行挖掘,其中有麻紙殘片五件八片,同時出土的有1200多枚簡牘(主要是木簡)竹簡極少,長32*20厘米。
4、1989年文物第二期報導,「1986年3月甘肅天水市小隴山林業局黨川林場的職工在放馬灘護林站修建房舍時發現古墓群體100餘座,當年共發掘14座,根據墓中器物及文字可為斷代依據。主要從陶器、漆器的特點看,不同於秦墓,而與陝西、湖北雲夢的早期漢墓很接近。因此確定為西漢初期墓葬。據報導」出土的紙質地圖位於棺內死者胸部,死者骨架無存,葬式性別不明,殘紙長5.6*2.6cm,紙質薄而軟,因墓內積水受潮,僅存不規則碎片,出土時呈黃色,用細墨殘條繪制山、河流、道路等圖形,繪法接近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圖。

這四件加上「灞橋紙」共五件出土文物,前四件樣品我們二人都做過分析與研究,這里只將分析結論提一下。

灞橋紙——是銅鏡下的襯墊物。
居延、扶風紙——具有紙的雛型。
馬圈灣紙——我們認為斷代有待商榷。從紙的質量看相當唐朝的紙質。
放馬灘紙地圖——我們未進行研究,已去故宮看了展品,帶去實體顯微鏡初步觀察結果認為:
(1)該地圖5.6*2.6cm,是由3~4塊厚薄相差甚遠碎片拼制而成。
(2)紙的正、反兩面(因夾在玻璃片中觀察)有顆粒狀物質,是塗上去的,還是貼上去的,還是滲進去的需待進一步分析。
(3)紙質地圖片上沒有任何標記可以說明它是西漢時代的。標記旁邊無
文字說明。(秦朝六塊木質地圖標有文字)。
(4)有一條線劃的非常直,用什麼筆劃的有待考證?

我們在七十年代曾為江蘇省博物館分析過古紙樣品,是在南京永利寧廠擴建時,掘出一座西漢古墓,樣品觀察後發現樣品中有磨木漿是機制紙,這是十九世紀以後的紙樣,與西漢墓毫無關系。但確系從西漢墓中發掘。
參加這幾件古紙的分析後,我們寫了一篇文章,連同試驗結果,曾在1979年11月16日光明日報上發表。這篇文章打破了一家獨鳴的局面,從這以後,史學界、考古界、造紙界相繼發表了100多篇文章,我們的觀點已被大多數專家學者,甚至外國一些古紙研究者所接受,(到目前為止有西德、英國、瑞典、南朝鮮、西班牙等代表團來所訪問我們)。

(5)懸泉置出土的紙

1992年1月5日上海「文匯報」、「中國文物報」等同時發表文章報道:敦煌漢代懸泉置遺址出土文物10.000多件,並有20多張西漢麻紙,4張書有文字,其中一張有27個字。報上說是「西漢宣帝、元帝時期的「紙」,出土在西漢中期的文化層上。研究文字的學者從字體和內容上加以研究,認為這不是西漢紙,而是一件魏晉南北朝時期遺物。

(6)2006敦煌「殘頁」:留有漢字的紙

敦煌市博物館傅立誠館長告訴記者:「其中一塊寫有漢字的褐黃色麻紙殘片,約有10平方厘米,長32厘米,寬20厘米。殘片上的字工整、美觀錄書,可以辨認有20多字,這塊有字的麻紙,是漢成帝劉驁綏和元年牖公元前8年牘的物品。比蔡侯紙早113年。從而說明,我國早在西漢時期已經造出了麻紙,而且將它用於書寫了」。劉館長又說「經甘肅省博物館委託,文物專家鑒定,結果表明:古殘紙生產工藝如下:麻絮——剪切——舂牘捶——打牘——乾燥——在粗牖竹牘簾上抄製成形——乾燥——塗布——乾燥——另一面再塗布——再乾燥」。作者說的很清楚該紙正、反面均塗布。據史書記載「左伯首創紙面加工技術」,應是漢靈帝時代(作者註:漢靈帝168—188年)在蔡侯紙之後,左伯,山東東萊(今掖縣)人。

二、下面再談談什麼叫發明?

1、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說:「任何一個人,突然完成了驚人的發現是不符合事物的本性的,科學一步一步向前發展,每個人都要依賴於前人的工作……,科學家依靠不是單獨某一人的思想,而是成千萬人匯集起來的集體智慧」。
牛頓說:「他的發現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結果」。
蒸汽機是瓦特所發明,而瓦特是在扭克門基礎上進行了十年之久的研究改進。從而在設計結構上和性能上創造出一種嶄新的蒸汽機,——主要把原來只能直線運動改變成旋轉運動,以及機械性能效力的提高。沒有先期的各種雛形蒸汽機作為先驅,瓦特的發明也是很困難的。

2、什麼叫發明?摘自(發明獎勵條例)

(1)前人沒有的(2)先進的(3)經過實踐證明是可以應用的
用這三條來衡量蔡倫,用植物纖維抄紙是前人沒有的,抄紙技術是先進的,晉書文獻考證「蔡倫發明造紙有銼、搗、抄等一整套植物纖維造紙工藝,始於東漢蔡倫」。蔡倫造的紙不但當時適用。1800年後的今天手工抄紙已被機器所代替。但蔡倫發明造紙的基本工序和原理沒有變,為此,在蔡倫之前的西漢時期就出現過紙的雛形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蔡倫完成了造紙術的發明,這是歷史的客觀存在,不僅在我國歷史文獻上而且在國際文化界中早有定論,我們必須尊重歷史,尊重科學,實事求是,在沒有取得確切的考古實物,科學鑒定與可靠的歷史文獻根據之前,決不可輕率地貶低蔡倫和修改歷史。

三、最近幾年通過爭議,蔡倫發明造紙術已被越來越多的人們肯定。

公元105年,蔡倫在東漢京師洛陽總結前人的經驗,發明了紙。他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為原料製造。我國古書《天工開物》中記載了竹紙製造的方法。步驟如下:1.斬下竹子的嫩枝,放入池塘,泡上一百天左右,並洗去竹子的青皮。2.把泡好的竹子放入「徨」桶里和石灰一塊煮上八天八夜。3.取出煮好的竹子,放在石臼里,用石雕打成泥。4.把打爛的竹料倒入水槽中,並用竹簾在水中盪料,到竹料成為薄層附於竹簾上面.5.把竹簾翻過去,使濕紙落在板上,疊積上千張,然後用木板重壓,擠去大量水分。6.用土磚壘成牆,烤上火培干紙。干後,揭起來即成。

在公元前二世紀到公元十八世紀初的兩千年間,我國造紙術一直居於世界先進水平。古代在造紙的技術.設備.加工等方面為世界各國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藝體系。現代機器造紙工業的各個主要技術環節,都可以從我國古代的造紙術中找到最初的發展形式。世界各國沿著我國傳統方法造紙有一千年以上的歷史。

Ⅳ 我國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是怎麼樣發明出來的

造紙術的發明者的爭議】
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是誰發明的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的。主要依據是《後漢書·蔡倫傳》的記載。書上說:「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因此,後來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據以尊東漢時代的蔡倫是紙的發明者,把他向漢和帝劉肇獻紙的公元105年,作為紙的誕生年份。

但自從1933年,已故考古學家黃文弼在新疆羅布淖爾地區發現了一片西漢中葉古紙後,對造紙術的發明問題產生了不同的看法。1957年5月8日,在陝西省西安市郊灞橋磚瓦廠工地古墓中又發現了成疊的古紙殘片88片。這成疊古紙墊在三面銅鏡下面,墊得很厚,雖然已成碎片,但邊沒有完全腐爛。這一發現,更引起了研究者的興趣。經考古學家考證,認為這一墓葬不會晚於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因此灞橋紙的年代也可大致確定在公元前118年以前。這個時間比蔡倫造紙的年代要早200多年。另外,1973年至1974年,在甘肅漢居延遺址又發掘出兩張西漢後期的麻紙。這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1986年6月至9月,甘肅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在天水馬灘西漢墓內發掘了一張地質地圖,此紙長5.5厘米,寬2.6厘米。這個最新發現的西漢紙質地圖是目前所街道的最早的紙張實物。這些都有力地證明了中國古代在西漢初期就發明了可用於書寫和繪畫的紙。

除此以外,在史籍里,早在蔡倫以前,也有一些關於紙的記載。如《三輔舊事》上曾說:衛太子劉據鼻子很大,漢武帝不喜歡他。江充給他出了個主意,教他再去見武帝時「當持紙蔽其鼻」。太子聽從了江充的話,用紙將鼻子掩蓋住,進宮去見壏帝。漢武帝大怒。此畫發生在公元前91年。又如《漢書·趙皇後傳》記載:漢武寵妃趙飛燕的妹妹趙昭儀要害死後宮女官曹偉能,就派人送去毒葯和一封「赫蹄書」,逼曹偉能自殺。據東漢人應劭解釋,「赫蹄」即「薄小紙也」(後來稱為絲棉紙)。再如《後漢書·賈逵傳》說,公元76年漢章帝令賈逵選二十人教以《左氏傳》,並「給簡、紙經傳各一通「。以上有關紙的文獻記載,都早於公元105年,即蔡倫向漢和帝獻紙那一年。

持否定造紙術是蔡倫發明的同志認為,」發明造紙術的是西漢勞動人民。東漢勞動人民在繼承西漢造紙技術後,又有所改進、發展和提高。至和帝時,尚方令(職掌管理皇室工場、負責監造各種器械)蔡倫組織少府尚方作坊充足的人力、物力,監制出一批精工於前世的良紙,於元興元年奏上,經推廣後,『自是天下莫不從用焉』。」這是爭論中的一種意見。

另一種意見則堅持認為,蔡倫是我國造紙術的發明者,理由是「根據漢代許慎《說文解字》中有關紙的解釋,在蔡倫之前古代文獻中所提到的紙,都是絲質纖維所造的,實際上不是紙,只是漂絲的副產品,自古至今要造成一張中國式的植物纖維紙,一般都要經過剪切、漚煮、打漿、懸浮、抄造、定型乾燥等基本操作。而灞橋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理由是」從外觀看,其紙腩鬆弛,紙面粗糙,厚薄相差懸殊。經過實體顯微鏡和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絕大多數纖維和纖維束都較長,說明它的切斷程度較差,是由纖維自然堆積而成,沒有經過剪切、打漿等造紙的基本操作過程,不能算真正的紙。或許只是漚過的紡織品下腳料,如亂麻。線頭等 纖維的堆積物,由於長年墊襯在古墓的銅鏡之下,受鏡身重量的壓力而形成的片狀。此外,其餘幾種所謂西漢古紙,也都是十分粗糙,充其量不過是約紙的雛形。蔡倫及其工匠們在前人漂絮和製造雛形紙的基礎上總結提高,從原料和工藝上把紙的生產抽調到一個獨立行業的階段,用於書寫。誠然,「蔡倫紙」不會是蔡倫一手製作,但沒有他的「造意」,單憑尚方工匠也製造不出這種植物纖維紙來。因此,即使在雛形紙出土的今天,把蔡倫評作為我國造紙術的發明者或代表人物仍然是正確的,是有充分歷史根據的。

另外,《後漢書》中有關蔡倫造紙的記載主要取自劉珍的《東觀漢記》。劉珍和蔡倫是同時代的人,應為可信。從記載中可知,蔡侯紙既能進貢皇帝,又能代替縑帛用作書寫,紙質必定達到一定水平。

有些學者還認為,灞橋紙是不是西漢的產品,也值得進一步考證。他們提出的理由是「在墓葬人的生活時代未能確切查明以前,很難對古紙的生產年代作出令人信服的科學判斷。何況該墓葬有擾土層,曾受外來干擾,不能排除後代人夾帶進來的可能性;同是漢墓的長馬王堆,若無其事那樣完好,墓主有姓名可查,史料可靠,出土文物如此豐富,但除了千百根簡策和絲織古紙帛畫,並無一片麻紙。有的研究者還從出土的灞橋紙上辨認出上面留有與正楷體相仿的字跡,酷似新疆出土的東晉寫本《三國志·孫權傳》上的字體,據此認為灞橋紙可能是晉代的產品。

Ⅳ 造紙工業的介紹

造紙工業,是製造各種類別的紙製品的行業,造紙工業是一個與國民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重要產業,它涉及林業、農業、機械製造、化工、電氣自動化、交通運輸、環保等多個產業。同時,造紙工業又是一個技術密集、工藝復雜、資源消耗量大、產生污染物多的工業。行業產品范圍有紙漿、機制紙及紙板、加工紙、手工紙等。

Ⅵ 造紙術是怎麼發明的

蔡倫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家,造紙術的發明者。在沒有發明紙以前,古代各國人民想盡辦法,利用石頭、磚頭、樹葉、樹皮、蠟板、銅、鉛、麻布和獸皮、羊皮等等,文字記錄下來。
在我國商朝時,人們把文字一筆一劃地刻到龜甲和牛、羊、豬等動物的肩胛骨上;隨後,人們又用規格一至的木片(又稱牘)和竹片(又稱簡)來書寫文章;以後,還用以絲織品縑帛為紙來書寫的辦法。東漢時期,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竹簡、縑帛越來越不適應書寫的需要。為了製造一種比較理想的書寫材料,蔡倫在前人利用廢絲綿造紙的基礎上,採用樹皮、麻頭、破布、廢魚網為原料,成功地製造了一種既輕便,又經濟的紙張,總結出一套較為完善的造紙方法,使造紙技術有了悅躍的進步。公元 105 年(元興元年,漢和帝劉肇年間),蔡倫將造成的紙張獻給朝廷,受到皇帝的贊揚。從此,人們都用這種紙,並在全國通稱蔡倫造的紙為「蔡侯紙」。
公元 121 年,東漢朝廷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牽扯到蔡倫,漢安帝劉祜命令他投案。蔡倫恥於受審,即洗浴全身,換上最漂亮的衣服,然後服毒自盡。
公元 8 世紀,我國已經廣泛使用紙,這後的幾個世紀中,我國將紙出口到亞洲各個地方,並嚴保造紙秘密。公元 751 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國發生沖突,阿拉伯人俘獲幾個中國造紙工匠。沒過多久,造紙業便在撒馬爾罕和巴格達興起。就這樣,造紙技術便逐漸在阿拉伯世界各地傳開,那裡開始廣泛使用紙張,後又經阿拉伯諸國傳到北美和歐洲。據史書記載,在蔡倫發明造紙術後的 1000 多年,歐洲才建立第一個造紙廠。雖然現代的造紙工業已很發達,但其基本原理仍跟蔡倫造紙的方法相同。造紙原料十分之七八已為木漿所代替,但造高級印刷紙、卷煙紙、宣紙和打字蠟紙等,仍不外蔡倫所用的破布、樹皮、麻頭、廢魚網等原料。
蔡倫對我國乃至人類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並且這種影響還將持續下去。今天,我們是無法用數量來衡量紙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作用,人類對紙的使用將會延續到何年,更是難以預測。因此,蔡倫(還有四大發明的留下姓名的另一位發明者畢升)理應在為中國和人類歷史進程帶來巨大影響的人物名單里占據首席或近乎於首席的位置。

紙的發明過程
西漢初年,政治穩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躍,對傳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紙作為新的書寫材料應運而生。許慎著的「說文解字」,成書於公元100年。許慎認為紙是絲絮在水中經打擊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這種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紙」,有人把這種「紙」稱為「赫蹄」。這可能是紙發明的一個前奏,關於這種「紙」的記載,可以追溯到西漢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漢書??趙皇後傳」中記錄了成帝妃曹偉能生皇子,遭皇後趙飛燕姐妹的迫害,她們送給曹偉能的毒葯就是用「赫蹄」紙包裹,「紙」上寫:「告偉能,努力飲此葯!不可復入,汝自知之!」。由此推測紙可能與絲有一定關系。
遠古以來,我們的先人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韓信在未發跡之前「乞食漂母」的漂母,大概就是以此為生的。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復捶打,以搗碎蠶衣。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藉助竹器瀝干絲縷也是此法的一個重要步驟,它是造紙中抄紙的原型。我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藉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從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於西漢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漢古紙是1933年在新疆羅布淖爾古烽燧亭中發現的,年代不晚於公元前49年。1958年5月在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出土的古紙經過科學分析鑒定,為西漢麻紙,年代不晚於公元前118年。1973年在甘肅居延肩水金關發現了不晚於公元前52年的兩塊麻紙;1973年在甘肅金關出土,為西漢麻紙,暗黃色,質地較粗糙1978年在陝西扶風中延村出土了西漢宣帝時期(公元前73~49年)的三張麻紙;1979年在甘肅敦煌縣馬圈灣西漢烽燧遺址出土了五件八片西漢麻紙。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西漢文帝時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紙質地圖殘片,表明了當時的紙可供寫繪之用。從上述西漢出土的紙的質量來看,西漢初年的造紙技術已基本成熟。
歷史上關於漢代的造紙技術的文獻資料很少,因此難以了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後人雖有推測,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造紙技術環節眾多,因此必然有一個發展和演進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功。它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Ⅶ 造紙術到底是誰發明的

最初發明的人沒有記載,蔡倫是改進了造紙工藝,讓紙變得更普遍適用。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發明時期於漢朝西漢時期,改進時期於漢朝東漢時期。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

紙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紙是用以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製品。一般由經過制漿處理的植物纖維的水懸浮液,在網上交錯的組合,初步脫水,再經壓縮、烘乾而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中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遠古以來,中國勞動人民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復捶打,以搗碎蠶衣。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藉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歷史上關於漢代的造紙技術的文獻資料很少,因此難以了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後人雖有推測,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總體來看,造紙技術環節眾多,因此必然有一個發展和演進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功。它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直到東漢和帝時期,經過了蔡倫的改進,形成了一套較為定型的造紙術工藝流程,其過程大致可歸納為四個步驟:
第一是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鹼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
第二是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
第三是抄造,即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器(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
第四是乾燥,即把濕紙曬干或晾乾,揭下就成為紙張。
漢代以後,雖然工藝不斷完善和成熟,但這四個步驟基本上沒有變化,即使在現代,在濕法造紙生產中,其生產工藝與中國古代造紙法仍沒有根本區別。造紙技術的發展主要體現兩個方面:在原料方面,魏晉南北朝時已經開始利用桑皮、藤皮造紙。到了隋朝、五代時期,竹、檀皮、麥桿、稻桿等也都已作為造紙原料,先後被利用,從而為造紙頁的發展提供了豐富而充足的原料來源。

Ⅷ 造紙術是怎麼發明的呢

紙的發明過程
西漢初年,政治穩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躍,對傳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紙作為新的書寫材料應運而生。許慎著的「說文解字」,成書於公元100年。許慎認為紙是絲絮在水中經打擊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這種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紙」,有人把這種「紙」稱為「赫蹄」。這可能是紙發明的一個前奏,關於這種「紙」的記載,可以追溯到西漢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漢書•趙皇後傳」中記錄了成帝妃曹偉能生皇子,遭皇後趙飛燕姐妹的迫害,她們送給曹偉能的毒葯就是用「赫蹄」紙包裹,「紙」上寫:「告偉能,努力飲此葯!不可復入,汝自知之!」。由此推測紙可能與絲有一定關系。
遠古以來,我們的先人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韓信在未發跡之前「乞食漂母」的漂母,大概就是以此為生的。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復捶打,以搗碎蠶衣。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藉助竹器瀝干絲縷也是此法的一個重要步驟,它是造紙中抄紙的原型。我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藉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從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於西漢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漢古紙是1933年在新疆羅布淖爾古烽燧亭中發現的,年代不晚於公元前49年。1958年5月在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出土的古紙經過科學分析鑒定,為西漢麻紙,年代不晚於公元前118年。1973年在甘肅居延肩水金關發現了不晚於公元前52年的兩塊麻紙;1973年在甘肅金關出土,為西漢麻紙,暗黃色,質地較粗糙1978年在陝西扶風中延村出土了西漢宣帝時期(公元前73~49年)的三張麻紙;1979年在甘肅敦煌縣馬圈灣西漢烽燧遺址出土了五件八片西漢麻紙。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西漢文帝時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紙質地圖殘片,表明了當時的紙可供寫繪之用。從上述西漢出土的紙的質量來看,西漢初年的造紙技術已基本成熟。
歷史上關於漢代的造紙技術的文獻資料很少,因此難以了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後人雖有推測,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造紙技術環節眾多,因此必然有一個發展和演進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功。它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Ⅸ 造紙術是怎麼產生的

紙是我國古代科技的四大發明之一。在造紙工藝過程中,從原料到成品的造紙,最關鍵的工序是制漿及其化學變化。

成漿的步驟實質上是一個化學處理過程,加上紙的漂白、染色和上膠等工藝,都涉及化學變化,因此歷來把造紙當作化學工藝的一個部分。

Ⅹ 造紙術是怎麼發明的

西漢初年,政治穩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躍,對傳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紙作為新的書寫材料應運而生。許慎著《說文解字》,成書於公元100年。談到「紙」的來源。他說:「『紙』從系旁,也就是『絲』旁。」

由此可以看出,最初的紙是用絲製成的。許慎認為紙是絲絮在水中經打擊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這種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紙」,有人把這種「紙」稱為「赫蹄」。這可能是紙發明的一個前奏,關於這種「紙」的記載,可以追溯到西漢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漢書·趙皇後傳》中記錄了成帝妃曹偉能生皇子,遭皇後趙飛燕姐妹的迫害。她們送給曹偉能的毒葯就是用「赫蹄」紙包裹,「紙」上寫:「告偉能,努力飲此葯!不可復入,汝自知之!」

在遠古的時候,中國人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棉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復捶打以搗碎蠶衣。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藉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從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於西漢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漢古紙是1933年在新疆羅布泊古烽燧亭中發現的,年代不晚於公元前49年。

1957年5月在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出土的古紙經過科學分析鑒定,為西漢麻紙,年代不晚於公元前118年。1973年在甘肅居延肩水金關發現了不晚於公元前52年的兩塊麻紙,暗黃色,質地較粗糙。

1978年在陝西扶風中延村出土了西漢宣帝時期(公元前73~前49年)的三張麻紙;1979年在甘肅敦煌馬圈灣西漢烽燧遺址出土了五件八片西漢麻紙。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西漢文帝時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紙質地圖殘片,表明了當時的紙可供寫繪之用。從上述西漢出土的紙的質量來看,西漢初年的造紙技術已基本成熟。

歷史上關於漢代的造紙技術的文獻資料很少,因此難以了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後人雖有推測,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總體來看,造紙技術環節眾多,因此必然有一個發展和演進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功。它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不過,上述地區出土的用絲做成的「紙」和今天我們所用的紙有著本質的區別。這種「紙」質量較差,而且製造成本昂貴,不便於大范圍地推廣。那麼,是誰改進了造紙術,造出了真正的紙呢?他就是我國東漢時期的蔡倫。蔡倫是桂陽郡(今湖南省耒陽市)人。他在漢和帝時任尚方令,主管宮內御用器物和宮廷御用手工作坊。在此期間,他總結西漢以來造紙經驗,改進造紙工藝,利用樹皮、麻布、麻頭及漁網等原料精製出優質紙張。公元105年,蔡倫把自己改進的紙張獻給了漢和帝。

看見蔡倫改進的紙張,漢和帝十分開心,並對蔡倫大加贊賞。就這樣,造紙術開始從國都洛陽向經濟文化發達的其他地區傳播。蔡倫被封到陝西洋縣為龍亭侯,造紙術就傳到漢中地區並逐漸傳向四川。據蔡倫家鄉湖南耒陽的民間傳說,蔡倫生前也向家鄉傳授過造紙術。東漢末年山東造紙也比較發達,出過東萊縣(今掖縣)的造紙能手左伯。公元2世紀造紙術在我國各地推廣以後,紙就成了和縑帛、簡牘的有力的競爭者。公元3~4世紀,紙已經基本取代了帛、簡而成為我國唯一的書寫材料,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科學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公元3~6世紀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造紙術不斷革新。在原料方面,除原有的麻、楮外,又擴展到用桑皮、藤皮造紙。在設備方面,繼承了西漢的抄紙技術,出現了更多的活動簾床紙模,用一個活動的竹簾放在框架上,可以反復撈出成千上萬張濕紙,提高了工效。在加工製造技術上,加強了鹼液蒸煮和舂搗,改進了紙的質量,出現了色紙、塗布紙、填料紙等加工紙。

從敦煌石窟和新疆沙磧出土的這一時期所造出的古紙來看,紙質纖維交結勻細,外觀潔白,表面平滑,可謂「妍妙輝光」。公元6世紀的賈思勰還在《齊民要術》中,專門有兩篇記載了造紙原料楮皮的處理和染黃紙的技術。同時,造紙術傳到我國近鄰朝鮮和越南,這是造紙術外傳的開始。

公元6~10世紀的隋唐五代時期,我國除麻紙、楮皮紙、桑皮紙、藤紙外,還出現了檀皮紙、瑞香皮紙、稻麥稈紙和新式的竹紙。在南方產竹地區,竹材資源豐富,因此竹紙得到迅速發展。關於竹紙的起源,先前有人認為開始於晉代,但是缺乏足夠的文獻和實物證據。從技術上看,竹紙應該在皮紙技術獲得相當發展以後,才能出現。因為竹料是莖稈纖維,比較堅硬,不容易處理,在晉代不太可能出現竹紙。竹紙應該起源於唐以後,而在唐宋之際有比較大的發展。歐洲要到18世紀才有竹紙。

這一時期的產紙地區遍及南北各地。由於雕版印刷術的發明,興起了印書業,這就促進了造紙業的發展,紙的產量和質量都有提高,價格也不斷下降,各種紙製品普及於民間日常生活中。名貴的紙中有唐代的「硬黃」、五代的「澄心堂紙」等,還有水紋紙和各種藝術加工紙。唐代的繪畫藝術作品已經有不少紙本的,也正反映出造紙技術的提高。

在公元10~18世紀的宋元和明清時期,楮紙、桑皮紙等皮紙和竹紙特別盛行,消耗量也特別大。造紙用的竹簾多用細密竹條,這就要求紙的打漿度必須相當高,而造出的紙也必然很細密勻稱。先前唐代用澱粉糊劑做施膠劑,兼有填料和降低纖維下沉槽底的作用。到宋代以後多用植物黏液做「紙葯」,使紙漿均勻,常用的「紙葯」是楊桃藤、黃蜀葵等浸出液。這種技術早在唐代已經採用,但是宋代以後就盛行起來,以致不再採用澱粉糊劑了。

這時候的各種加工紙品種繁多,紙的用途日廣,除書畫、印刷和日用外,我國還最先在世界上發行紙幣。這種紙幣在宋代稱作「交子」,元明後繼續發行,後來世界各國也相繼跟著發行了紙幣。明清時期用於室內裝飾用的壁紙、紙花、剪紙等,也很美觀,並且行銷於國內外。各種彩色的蠟箋、冷金、泥金、螺紋、泥金銀加繪、砑花紙等,多為封建統治階級所享用,造價很高,質量也在一般用紙之上。

這一時期里,有關造紙的著作也不斷出現。如宋代蘇易簡的《紙譜》、元代費著的《紙箋譜》、明代王宗沐的《楮書》,尤其是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對我國古代造紙技術都有不少記載。而《天工開物》第十三卷《殺青》中關於竹紙和皮紙的記載,可以說是具有總結性的敘述。書中還附有造紙操作圖,是當時世界上關於造紙的最詳盡的記載。經過元、明、清數百年歲月,到清代中期,我國手工造紙已相當發達,質量先進,品種繁多,成為中華民族數千年文化發展傳播的重要物質條件。

知識點

《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為明代科學家宋應星撰。它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進行了系統地總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對農業方面的豐富經驗進行了總結,全面反映了工藝技術的成就。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該書文字簡潔,記述扼要,書中所記均為作者直接觀察和研究所得。問世以後,有不少版本流傳,先後被譯成日、英、法、德等國文本,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

閱讀全文

與造紙工業是怎麼產生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做車身廣告有什麼說法嗎 瀏覽:822
寶馬配渣女是什麼意思 瀏覽:446
奧迪q7100公里多少機油 瀏覽:181
工業除濕機進水什麼意思 瀏覽:358
汽車調頭要注意哪些事項 瀏覽:590
西安工業大學哪個專業最好就業 瀏覽:854
奧迪a6l什麼時候出新款 瀏覽:306
上匯工業園區哪個站下車 瀏覽:5
義烏有哪些汽車站 瀏覽:433
工業級數據終端起什麼作用 瀏覽:824
賓士車油量為0能跑多久 瀏覽:344
寶馬車多久要開一次最好 瀏覽:439
小汽車一般多久能啟動 瀏覽:170
上海到西安坐公交汽車如何前往 瀏覽:380
如何快速識別汽車車道 瀏覽:158
cl350賓士多少錢新車 瀏覽:522
寶馬5系個性化定製多久能提車 瀏覽:58
集體土地上的工業用房如何補償 瀏覽:504
汽車沖缸加水後可以繼續開多久 瀏覽:106
哪些汽車品牌有汽車管家 瀏覽: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