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業富聯屬於什麼板塊
股票代碼601138
在同花順股票軟體行業劃分里
屬於通信設備板塊
⑵ 工業富聯和富士康關系是什麼
A股上市的工業富聯實際上就是富士康。
A股簡稱「工業富聯」讓人納悶,有一種電影的既視感。但是卻反映出了富士康的願景,從全球代工廠,轉型成為「工業互聯網」企業的龍頭。
工業富聯是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轉型的產品,根據富士康的說法,工業互聯網是發展中國製造2025的最佳途徑之一,富士康已經具備了相應的實力,所以將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慧相關業務拆分出來,組成工業互聯網業務進行上市。
工業互聯網也是公司發展方向,希望藉助上市,跟上產業發展浪潮,這也是工業富聯名字的由來。
發展歷程
2015年3月6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於成立。
2018年3月8日,中國證監會第十七屆發審委召開2018年第41次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
2018年5月11日,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准了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
2018年6月8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在上交所上市(股票名稱:工業富聯)。上市首日開盤漲44.01%,股價達到19.83元,市值達到3905.58億元,超過海康威視,成為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企業。
⑶ 頻獲國家推薦的工業富聯,與其他工業互聯網選手有何不同
智能製造新技術研發應用項目,將投資51億元,由工業富聯的子公司深圳裕展和鄭州富泰華分別實施,涉及智能手機的高精密金屬機構件、高精密高分子聚合物機構件,進行智能製造新技術研發應用,推動技術升級改造,預計此類手機機構件年產能合計達 8851 萬件。
智能製造產業升級項目,將投資86.62億元,由工業富聯的子公司河南裕展、晉城富泰華、濟源富泰華和山西裕鼎分別實施,進行智能製造產業升級,預計此類項目手機機構件年產能合計 19170 萬件,未來將實現產品開發和生產的智能化。
在本次募資投向的另外4大項目中,工業互聯網平台構建項目,擬投資21.17億元。雲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台項目,擬投資10億元,高效運算數據中心項目,擬投資12.16億元,5G及物聯網互聯互通解決方案項目,擬投資6.33億元。
⑷ 大國隱痛,由富士康揭開了丨汽車產經
2019年6月,在谷歌宣布華為手機將無法運行GMS服務一個月後,央視《對話》做了一期節目,名字叫「數字時代的技術思辨」,計算機專家倪光南和王堅都是嘉賓。當王堅講述阿里巴巴自主研發的YunOS,也就是全球第三大手機系統的時候,鏡頭轉向倪光南,給了他一個意味深長的特寫。
倪在PC時代呼籲自主系統,王在手機時代呼籲自主系統。可惜的是,時代變了、霸主變了,但我們缺少操作系統的情況卻從未改變。
在電動車正呈現爆發趨勢的當下,又一個「大牛」開始呼籲自主系統。只不過,它的身份有點特殊,它是在代工界馳騁了40多年的富士康。
去年10月,富士康公司公布了一款能為多種類型和尺寸的電動汽車開發的新型架構,該開放式平台被命名為MIH,富士康稱該平台將適用於任何製造商或品牌汽車。
說到這里,該平台的信息還更多地停留在生產製造層面。至於汽車產業的「操作系統」如何開發,如何支持汽車,如何做生態建設,富士康還未有提及。
不過今年,富士康的腳步又開始加快了。與拜騰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後,又與吉利控股成立合資公司。關於與吉利的合作,官方說法是這樣的:「合資公司將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汽車整車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統、汽車生態系統和電動車全產業鏈全流程等服務。」
好在,如今,又有一條新賽道,那便是電動車。
有人預期,在不遠的將來,汽車行業將分化為三類車企:服務型車企,主動轉型,擁有用戶觸點的服務型車企將主導終端市場;代工型車企,失去用戶觸點的企業,則面臨淘汰或淪為代工廠;新型代工廠,行業外的第三類玩家也將積極出擊,主動謀求代工廠的新角色。
富士康理應離不開新型代工廠的角色。但是,在電動車這條賽道上,富士康可能仍然面臨無窮無盡的追趕者,不斷拉低利潤。即使通過最殘酷的戰斗,也不可能把所有對手都消滅。
這也就有了我們所看到,富士康立下豪言——「要做汽車中的谷歌安卓」。在電動車這條新賽道上,它想做點不一樣的。
在PC和手機這兩場戰役中,天朝大國已經敗了兩次。電動車這一戰,富士康作為最邊緣的「代工者」,它已經沒辦法置身事外了。
當然,從現階段的成績來看,富士康在軟體業務上表現還不怎麼上得了檯面。有人透露,工業富聯的雲計算業務依然以硬體代工為主,軟體業務規模較小,這使得該公司雲計算業務的毛利率僅維持在4.48%。意思就是,雖然頂著工業互聯網、雲計算的外殼,但富士康在此領域的業務仍以代工為主。
但不管怎樣,值得稱頌的是,富士康有改變的念想。這個「代工巨頭」的轉身,代表著中國整個製造業的轉型之迫切。讓中國製造產業擺脫「代工人」的宿命,從製造者走向布鏈者,是富士康轉型升級背後最大的象徵意義。
⑸ 為什麼工業富聯股價這么低
富士康自上市以來,復權股價從最高的25.78元,跌至現在的11.78元,市值腰斬。
下跌的原因有很多,諸如,成長性差、沒技術含量、代工沒議價權、偽科技公司等,反正就是不被資金認可。
事實上,富士康目前是科技公司里估值最低的,同樣是代工廠的立訊和歌爾估值都在30倍以上。
公司2021年上半年營收1960.30億元,同比增長10.97%;凈利潤67.27億元,同比增長33.44%,扣非後凈利潤增長8.63%。
1.代工行業的問題
富士康旗下最大的3C客戶是蘋果,下游雲計算客戶包括了:華為、阿里巴巴、亞馬遜等。全球其他知名客戶還包括:戴爾、英偉達騰訊、聯想、諾基亞等。
2020年營收4317.86億元,歸母凈利潤174.31億元;2021年上半年營收1960.30億元,歸母凈利潤67.27億元。
營收很高,就是毛利率太低。
2研發投入不高
根據IFind統計,2017年至今,富士康研發費用從79億元增長至2020年100.38億元,2021年上半年研發投入52.33億元。
研發金額的確不低,這樣的研發金額在全A股的科技公司中可以排名第二,第一名是美的集團。
但一看佔比的話,4317億元的營收,研發投入100億元,營收佔比也就2.32%。
華為每年的研發佔比在10%以上,台積電也超過了8%,總體來說工業富聯在科技公司里研發投入算低的。
富士康2萬名研發人員,人均工資40多萬,在科技大廠里這樣的研發工資也不算太高。
所以說是偽科技,真沒法反駁。
3未來增量空間
2020年全球雲基礎服務市場達到1290億美元,亞馬遜市佔率32%、微軟市佔20%、谷歌市佔9%、阿里市佔6%、IBM市佔6%。
富士康的業務主要是為雲服務商代工組裝相關設備,所以富士康的毛利率只有4.63%。
進入數字化時代,雲服務一定是未來最確定的行業,頭部的微軟、華為、阿里業績都在放量。
萬億級別的大藍海,富士康就只幹了個毛利率不到5%的環節,確實可惜了。
然後是工業互聯網,簡單的說工業互聯網就是將智能製造數字化數據化,讓機器變的更聰明。
這是富士康毛利率最高的一塊業務,毛利率高達41.67%,2020年該項業務營收14.41億元,未來增長空間較大。
⑹ 工業富聯是科技股嗎
今年來國家對科技的發展非常重視,在科研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所以科技股的股票行情大都成穩定增長的趨勢。富士康在近些年來也加大了科研投入,光專利就有3000多個,工業互聯網及工業人工智慧等都處於國家領先水平,所以工業富聯屬於科技股。
一、工業富聯一般指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於2015年03月06日成立,法定代表人李軍旗。2018年6月8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在上交所上市。2020年5月13日,作為第一批倡議方,與國家發展改革委等發起「數字化轉型夥伴行動」倡議。公司主要經營工業互聯網技術研發、通訊系統研發、企業管理服務、從事電子產品及其零配件的進出口及相關配套業務(不涉及國營貿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額、許可證管理及其用戶專項規定管理的商品,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申請)等。
二、所謂科技股,簡單來說就是指產品和服務技術含量高,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的企業的股票。例如,從事電信服務、電信設備製造、計算機軟硬體、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有線數字電視以及生物醫葯產品的服務和生產的公司,一般稱為科技產業。科技股是基於信息技術和電信行業分類的分類系統。科技股有較高的表現和增長空間。從宏觀角度看,國際金融危機已經見底,但全面復甦還需要時間。要徹底走出困境,必須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科技是實現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手段。
綜上所述,工業富聯是科技股,如果想要入股,可以查看企業的發展情況,做出決定。
⑺ A股上市的工業富聯與富士康集團到底是什麼關系法人怎麼是李軍旗而且是中堅企業控股
A股上市的工業富聯實際上就是富士康。
A股簡稱「工業富聯」讓人納悶,有一種電影的既視感。但是卻反映出了富士康的願景,從全球代工廠,轉型成為「工業互聯網」企業的龍頭。
「工業互聯網是發展中國製造2025的最佳途徑之一,富士康已經具備了相應的實力,所以將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慧相關業務拆分出來,組成工業互聯網業務進行上市。工業互聯網也是公司發展方向,希望藉助上市,跟上產業發展浪潮。
此次在A股上市的工業富聯不包括組裝蘋果手機的業務。事實就是,做組裝非蘋果手機業務的「大兒子」富智康到香港上市。
公司控制股東是中堅企業有限公司,鴻海精密間接持有中堅公司100%的股權。中堅公司在富士康持股41.1445%,通過全資子公司深圳富泰華、鄭州鴻富錦間接持有28%股份,合計持有69.14%股權,為富士康控股股東。
⑻ 工業富聯和台積電的關系
台積電和工業富聯並沒有必然的關系,只是晶元產業中的中、下流水線的代表公司。如果非要說有什麼聯系的話,應該就是台積電、富士康兩家企業的總部都在中國台灣。另外在私人上,台積電老闆張忠謀是富士康老闆郭台銘的表姐夫,在生活中是要好的朋友。
工業富聯被列為科技股,就是富士康。
⑼ 工業富聯為什麼上漲不起來
1.做不了品牌(因為轉型太難 客戶也不可能讓你轉型 你如果自己做品牌 客戶就是你的競爭對手 誰還給你單子 讓你跟他們競爭。 還有都知道一流企業做標准 二流企業做品牌 三流企業做產品 就是個做產品的 市值這么高)
2.沒有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就是你能做別人做不了的東西 客戶離開你不行)
3.盤子太大(盤子越大越不能轉型 因為你承擔不了轉型的風險 這一年的代工費營收這么多 都變成產品的話 至少得幾十倍的營收吧 可能變成營收幾十倍的品牌嗎)
4.競爭激烈(做代工的太多了 尤其是這種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代工 不用說你便宜 錢能解決的事都不是事)
5.受經濟影響太大(再來一次經濟危機 最危險的就是這些代工廠 品牌商都不好過 你們能好過 越經濟危機競爭越大 互相搶單)
6.成本是越來越高(中國人工成本越來越高 客戶都向東南亞轉移 要不你也都轉過去吧 都再說機器人代替 有什麼用 你能代替 別人也能 )
7.投入產出比越來越低(越智能固定成本投資越大 利潤越低)
拓展資料:
代工行業的問題
富士康旗下最大的3C客戶是蘋果,下游雲計算客戶包括了:華為、阿里巴巴、亞馬遜等。全球其他知名客戶還包括:戴爾、英偉達騰訊、聯想、諾基亞等。 2020年營收4317.86億元,歸母凈利潤174.31億元;2021年上半年營收1960.30億元,歸母凈利潤67.27億元。 營收很高,就是毛利率太低。
所有代工廠家(台積電除外)幾乎都面臨這樣幾個問題:毛利率低、要壓貨款、隨時面臨丟單風險。 1)毛利率低 富士康的營收結構分三部分:通信及移動網路設備、雲計算、工業互聯網,毛利率分別為10.63%、4.63%、41.67%。 公司業務佔比最高的是通信移動設備代工,也就是蘋果手機、戴爾電腦這些。雲計算業務主要客戶是阿里和華為的相關產品代工。
代工行業為什麼毛利率這么低?
因為代工拼的是人工成本,技術門檻本身不高,行業競爭對手太多。 就拿蘋果產品代工里利潤最高的耳機來說,這款耳機完全可以在富士康代工,但是卻被拿到了立訊代工。 最大的原因,應該是蘋果想要扶持起更多的供應商,畢竟訂單過於集中,還是有風險的。 因此,對於下游的廠家來說,主觀意識上是希望代工廠家之間能有競爭,這樣更有利於掌控供應鏈渠道。 2)要壓貨款 2021年中報,公司賬上應收賬款為709.34億元。近五個季度分別為661.28億元、868.27億、764.52億、706.87億、655.88億元。
⑽ 富士康是怎樣一步步從台灣公司成為中國大陸公司的
富士康本身是台灣公司,但他的主要業務在大陸而已。雖然富士康的主要業務代工業務在大陸,而富士康的未來核心競爭力也主要是這次上市的主體,工業富聯,也就是富士康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也在大陸。但是核心控制權,還是牢牢掌握在鴻海精密儀器手中,也就是還依然是郭台銘控制。
而鴻海未來的核心戰略是工業富聯,這才是富士康未來核心競爭力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代工雖然是富士康的主要業務,但是未來富士康想要有形成核心優勢得靠工業富聯。富士康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肩負著富士康競爭力的重任,而又剛剛選擇了在A股上市,處在全世界最大的成長型消費市場,自然這對於富士康來說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