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美國工業製品的進口為什麼會增加

美國工業製品的進口為什麼會增加

發布時間:2022-07-01 18:53:41

『壹』 美國是石油豐富的國家,為什麼工業所需石油還要大量從中東進口

這是美國的石油戰略儲備政策決定的,既是應對石油供應中斷的第一道防線,同時也是平抑油價上漲的砝碼。

石油是美國的一種重要戰略產品,其需求的一半目前靠進口。1973年巴以戰爭導致中東石油供應中斷,石油價格猛漲,引發世界性石油危機,一度造成美國石油進口中斷,給經濟帶來巨大損失。因此,為應付緊急事態和突發事件,滿足非常時期國家對石油的需求,穩定和平抑石油市場,由美國政府出面進行石油儲備。1974年11月,在美國等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倡導下,國際能源機構(簡稱IEA)成立,其主要職能是協調成員國的石油儲備行動。1975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能源政策和儲備法》(簡稱EPCA),授權能源部建設和管理戰略石油儲備系統,並明確了戰略石油儲備的目標、管理和運作機制。

石油儲備有兩種方式,一是戰略石油儲備,即由能源部負責購買並儲備原油,一是石油產地的儲備,在阿拉斯加北坡重要產油區,劃出大片含油土地儲備起來,只探不採,找到石油儲量後就地封存,以備急需。

一、戰略石油儲備

戰略石油儲備(儲備原油)是美國應對石油供應中斷的第一道防線,也是美國能源保障政策的基石。

1、建立戰略石油儲備的緣由。1973-74年的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使美國政府認識到對石油進行戰略儲備的必要性。1975年12月22日,福特總統正式簽發能源政策和保護法,宣布建立「戰略石油儲備」,政策中擬定的儲備目標是相當於90天的進口量。

早在1944年,時任內政部長伊克斯就鼓吹建立應急石油儲備。1952年杜魯門總統的礦產政策委員會也建議考慮戰略石油供應。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後,艾森豪威爾總統向國會建議建立石油儲備。1970年的內閣石油進口控制委員會也提出如是建議。但在這30年間,主要是國會討論並僅在國防部的戰略物資儲備計劃中適當考慮了儲備原油,真正大規模儲備的建立仍是福特總統任職期間的事情。

從經濟上講,美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也有其必然性。美國僅擁有世界探明石油儲量的3%,但消費量卻佔全球的28%。目前美國石油50%靠進口,預計到2010年70%將靠進口。而進入世界市場的原油,2/3來自中東和非洲這些政治軍事不安定地區。所以,儲備石油也有保障供應、平抑油價的因素在裡面。

2、儲備對象與儲存場地。儲備對象是原油而非精煉油品。原因有:原油可按要求隨時製成各類產品;原油容易保存。戰略儲備原油,均存放在墨西哥灣沿岸的鹽丘中。這里有500個大鹽丘。選擇鹽丘作為儲存場地的原因是:建設和經營成本低;不滲漏,自封閉能力強;安全可靠,對環境危害小。一個典型的鹽丘呈圓柱形,直徑200英尺,深2000英尺,可存放1000萬桶原油。

3、目前儲備數量。1998年12月31日的儲備數量為5.611億桶,相當於美國60天的凈進口量,即在非常時期,外國石油供應中斷2個月對美國經濟和國防安全不會造成明顯不利影響(儲備量最多時高達118天的進口量,1985年)。

主要儲存在5個地方:得克薩斯州的Bryan mound(儲存能力2.26億桶,目前儲備2.17億桶)、Big Hill(儲存能力1.6億桶,目前儲備4100萬桶),路易斯安納州的West Hackberry(儲存能力2.19億桶,現儲備2.05億桶)、Bayou Choctaw(儲存能力7500萬桶,現存5200萬桶)、Weeks島(儲存能力7200萬桶,已滿)。總儲存能力為7.5億桶。

4、管理與預算。戰略石油儲備由能源部的一名副部長主管,副部長助理直接負責,下設的化石能源辦公室具體管理。該辦公室的首要任務是保證按總統指示迅速將儲備油拋售出去。有相對固定的承包商。能源部的工作重點之一也是在2025年前保證石油儲備的易得性,一旦有事,可迅速作出反應。能源部還負責定期審查儲備情況,並就相關問題直接向總統提出意見建議。

儲備目標、預算等,均需由總統提出,由國會批准。國會批准動用財政資金、設專門帳戶建立石油儲備。迄今為止,美國共為戰略石油儲備支出了210億美元。

5、儲備的動用情況。法律規定,只有在非常時期,緊急情況下,由總統親自簽署命令,方可動用戰略石油儲備。動用儲備要符合競爭性銷售原則。這里對「非常時期」、「緊急情況」,也有明確的定義,即:「事件的范圍和持久性具有危機的特徵;對國家安全或國家經濟可能有重大不利影響;事件可能會造成石油供應中斷」,符合這三個特徵之一就可動用儲備。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美國人的所謂「沙漠風暴」行動)中,首次動用了該儲備。1991年1月16日,布希總統簽署命令,為平抑油價,動用儲備。能源部立即作出反應,拋售3375萬桶原油(後由於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油價很快趨穩,故美國實際僅動用1730萬桶儲備),供油始於2月5日,結束於3月31日。在1994年的「美國石油供應中斷政策聲明」中明確支出,通過沙漠風暴行動中拋售的實踐說明,此石油儲備是「極具價值的,有效的」。

事實上,在1979年伊朗革命及隨後的兩伊戰爭期間,美國已想動用儲備,但當時美國人自己認為,儲備數量尚嫌不足(當時全部儲備只有9170萬桶),未必能發揮關鍵作用,且會影響與石油輸出國的關系,故最終未動用儲備。

二、阿拉斯加國家油儲

阿拉斯加國家油儲(封存含油土地,只探不採,以備急需)是美國應對石油供應中斷的第二道防線,也是最後一道防線。

1、建立阿拉斯加國家油儲的緣由。1923年2月27日,時任總統哈丁的第3797A號行政命令宣布:「有鑒於阿拉斯加北冰洋沿岸有大油苗,具產出有價值油田的條件…有鑒於未來海軍的石油供應始終是國家關心的問題,因此,我,W.G.哈丁,美利堅合眾國總統,憑借法律授予我的權利,把目前尚未依法登記、承租或使用的下述地區……,從公有土地中劃分出來,作為海軍油儲」。這就是後來被稱為海軍油儲4號的地區,總面積近10萬平方公里,在這些地區,只探不採,僅在緊急情況下采出供海軍之用。1942年第82號公共土地法,又擴大了儲備地區的面積,將整個阿拉斯加北部地區均劃出來留給海軍,「僅供戰爭之用」。

1976年4月5日通過了海軍油儲生產法(公法94-258),將海軍油儲4號更名為阿拉斯加國家油儲,並由海軍部交由內政部負責管理(內政部的土地管理局負責管理,地調所負責勘查,仍是只探不採)。

2、勘查工作。1944-53年,海軍部對油儲4號進行了10年的勘查,圈定了一批油苗。1972-77年間,受歐佩克石油禁運的刺激,又進行了一輪勘查並取得了豐碩成果。1976年由內政部接管後,內政部的地調所又對油儲區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調查評價。

國家油儲地區內的石油儲量情況,最近未予以正式公布。但僅其東北角1/4的地區(460萬英畝),據美國地調所報道,就蘊藏有21億桶石油(內政部礦產管理局則稱石油可采儲量為30億桶、天然氣10萬億立方米)。

3、儲備地區范圍。從阿拉斯加州的Brooks嶺一直到北冰洋,總面積為2350萬英畝(一個對比的數據是,整個阿拉斯加州已授予礦業權的地區的面積總共才1600萬英畝),遠大於弗吉尼亞州、馬里蘭州地區的總和。

『貳』 美國資源豐富,為什麼每年仍需進口許多資源

1、發達國家經濟高度發達,對各種各樣的資源需求量很大,國內資源開采量的不能提供經濟生產需要,所以必須大量進口資源。

2、長遠利益考慮,對限制性開采國內資源,保護環境。進行大量的戰略性自然資源儲備,應對未來資源短缺。

3、為了保護現有利益,預防因為某種資源供應瓶頸時的約束,能利用自己的資源保護經濟的發展。

(2)美國工業製品的進口為什麼會增加擴展閱讀:

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

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是合理開發國土空間的迫切需要。

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開展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可以清晰地認識不同區域國土空間的特點和屬性,以及開發現狀和潛力。

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結論為基本依據,科學劃定城鎮、農業和生態空間,以及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區三線」,有利於有效規范空間開發秩序,合理控制開發強度,真正把適宜開發的國土空間高效集約利用好,把需要保護的國土空間切實有效保護好。

「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對水土資源、環境容量和海洋資源超載區域實行限制性措施。」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里提到的這項改革要求,為化解資源環境瓶頸制約提供了重要遵循。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形勢日趨嚴峻,一些地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已達到或接近上限。

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就是要根據不同區域主體功能定位,科學評價特定區域資源環境超載狀況,明確問題的根源、症結和主要因素。

制定差異化、可操作的限制性措施,嚴格控制開發強度,逐步將各類開發活動限制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之內,有效化解資源環境瓶頸制約。

『叄』 美國是世界上礦廠資源豐富的國家為什麼工業生產所需的原料和燃料主要人國外進口

樓主有點以偏概全吧。美國礦產資源豐富,但不是什麼都有,就如同中國一樣,工業生產和燃料《主要》從國外進口? 成千上百種的有的進口,有的本地開采。不然近百年來美國本土礦業機械工業一直都那麼發達,沒有本土市場,怎麼發展出來的產品現在能行銷全世界。另外看各別礦產,質上,量上,是否值得開采?或繼續開採下去(挖的越深,越貴)? 經濟上是否值得開采?是開采便宜,還是購買便宜?工商業是講究利潤的,或還有其它影響因素。中國 煤,鐵儲量及產量都很高,為什麼還大量自澳洲進口?美國國內生產的石油供應國內需要的40%。 自加拿大進口約30%,中東所有國家合起來約與加拿大同。自從最近幾年美國發現頁岩氣及成功開發以來,燃料的進口更開始逐漸降低了。
同樣原理,美國百年來製造業一直非常興盛,為什麼現在許多東西不自己製造了,要轉移向中國采購(這是造成美國2007,2008年開始經濟蕭條的主因)?利潤而已。有說是環保,但環保是可以金錢達到的,還是牽扯到利潤。

『肆』 美國為什麼要進口中國的很多商品

便宜,以前美國人是高收入,中等物價,現在美國人民拿著高工資,享受低廉的物價,物價比中國還低很多,這其中作出最大貢獻的就是中國。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美國企業既然在30年前回到中國大陸,這么多年過去,中美經濟互補性使得雙方不可分割開來,如果說不得已,那隻能說是美國必須不斷批評中國,因為美國國內經濟不太景氣,而中國經濟很好。

(4)美國工業製品的進口為什麼會增加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進口代理最需要注意的是貨物的所有權問題,貨物所有人在跟進口代理商談妥之後,必須簽訂進口代理協議,規定貨物的所有權,以避免由此產生的糾紛。

而進口代理商也要適時維護自己的權益,由於放貨給客戶之後而沒有得到應得利益而產生的糾紛以及法律訴訟案例,已不勝枚舉,接到客戶全真單據後,應確認貨物的商品編碼,然後查閱海關稅則。

確認進口稅率,確認貨物需要什麼監管條件,如需做各種檢驗,則應在報關前向有關機構報驗,報驗所需單據:報驗申請單、正本箱單發票,合同、進口報關單兩份;換單時應催促般舶代理部門及時給海關傳艙單,如有問題應與海關艙單室取得聯系,確認艙單是否轉到海關。

當海關要求開箱查驗貨物,應提前與場站取得聯系,調配機力將所查箱子調至海關指定的場站,(事先應現場站確認好調箱費、掏箱費。) 若是法檢商品應辦理驗貨手續。

如需商檢,則要在報關前,拿進口商檢申請單(帶公章)和兩份報單辦理登記手續,並在報關單上蓋商檢登記在案章以便通關。驗貨手續在最終目的地辦理。

如需動植檢,也要在報關前拿箱單發票合同報關單去代報驗機構申請報驗,在報關單上蓋放行章以便通關,驗貨手續可在通關後堆場進行,海關通關放行後應去三檢大廳辦理四檢,向大廳內的代理報驗機構提供箱單、發票、合同報關單,由他們代理報驗。

報驗後,可在大廳內統一窗口交費,並在白色提貨單上蓋三檢放行章,三檢手續辦理後,去港池大廳交港雜費,港雜費用結清後,港方將提貨聯退給提貨人供提貨用,所有提貨手續辦妥後,可通知事先聯系好的堆場提貨。

『伍』 美國為什麼要進口中國的很多商品.

美國的人工貴啊 ,做些便宜的東西都不夠給個人付工資,所以工廠都是往廉價勞動力的地區遷移

『陸』 求2012年高考文科綜合全國新課標卷(文字版)一份

高中語文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碼:1234

簡介:高中語文優質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校合集。

『柒』 美國礦產資源豐富,其中鋼鐵產量居世界第三位,但為什麼每年還需大量進口鋼材呢

進口的工業初級品鋼錠,經本國精煉後成各種高質量的鋼材,再以10倍的高價出口。
因為初級鋼錠的冶煉需要破壞當地的環境給地區帶來污染。同時,初級冶煉又不是什麼高級技術型的,本地勞動力昂貴。冶煉的過程中又需要大量的能源和鐵礦石,把能源的危機轉嫁給他國再好不過了。
ps:前幾天中國和澳大利亞的鐵礦石不是談蹦了么,中國到處開採石油你應該知道把。這就是我們的gdp質量。和平時代還可以,戰時........

『捌』 美國第二次產業革命成為工業強國的原因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於1875年,在19世紀美國的最後25年,一系列新興工業部門迅速發展起來,其中美國的電力電氣工業從一開始就走在世界前列,到1894年,美國工業產值已居世界第一,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化強國。美國在1860年以前仍屬於殖民地類型的經濟:出口農產品,進口工業製成品,工業基礎相當薄弱。那麼,美國是如何從歐洲工業的邊緣地區和模仿者一躍而成為新工業革命領導者的?這對我國抓住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歷史機遇有哪些啟發呢?

抓住新技術革命的機會窗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與美國大量出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興產業產品相反,美國在棉紡織業這個第一次工業革命主導產業的技術上雖然也有很大改進,但生產仍不能滿足國內需求,一直是棉織品凈進口國。這種歷史事實說明,一國在傳統產業上落後於發達國家的情況下,在新興產業上可以一躍超過發達國家。

演化經濟學對此在理論上已經證明,落後國家利用勞動力、資源等成本要素價格低廉的比較優勢,試圖在傳統產業上實現對發達國家的追趕,將永遠不會縮小與後者的經濟差距。相反,在新技術革命剛剛興起的時候,雖然新技術最初出現在發達國家,但由於其技術體系處於最原始的早期階段,科技知識大都處於公共領域並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知識的意會性程度很低,落後國家在這時如果能夠迅速進入新技術體系,就有可能把發達國家在早期新技術和科學基礎的領先地位轉移到本國。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最初三十多年中,德國也是這樣崛起的,而英國卻因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的領先地位,鎖定在舊技術經濟範式之中,導致了其工業力量的衰落。

巨大國內市場規模的關鍵作用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美國並不是新技術的最初發明者;即使是從一開始就走在世界前列的電力電氣工業,美國在技術發展上也不具有佔先優勢,基礎科學研究更是落後於英、法、德,那麼,美國是如何抓住新技術革命機會窗口的呢?

美國巨大、豐富的市場使美國在國際比較中具有獨特的優勢。許多技術創新源於歐洲,但由於可以在美國市場中實現規模經濟,其發展卻是在美國進步最快。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初期,由於本國市場狹小,歐洲技術創新在原有的技術軌道上難以開發新產品並大幅度提高生產率,而一旦被引入到美國,美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就能夠很快開發出生產率高於歐洲的新產品和新工藝,申請新專利,開辟新的技術軌道,搖身一變成為新技術革命的領導者,並反過來佔領甚至壟斷技術先發國的市場。

最近的類似例子則是:德國的高鐵技術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但在德國和歐盟卻無用武之地,而在中國卻可以取得快速的技術進步。我國人口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超過美國、歐盟、日本和俄羅斯的人口總和,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需市場,這種巨大的國內市場規模是我國抓住第三次工業革命重大歷史機遇的得天獨厚的絕對優勢,是任何國家所不具有的,除了歷史上的美國。但我們珍惜、保護並運用這種無以倫比的優勢了嗎?這無疑值得我們深思。

排斥外國直接投資,獨享巨大國內市場為美國提供的技術創新租金

美國在19世紀許多行業上技術落後於歐洲國家,但令人驚訝的是,這些行業中基本沒有外國直接投資,而直接投資卻是開發優勢技術的天然渠道。美國第28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對此是不會感到驚訝的,因為他在1913年就指出,曾有人說拉丁美洲給外國資本以特許權,但從未聽人說美國給外國資本以特許權,這是因為我們不給他們這種權利,原因就在於投資於某個國家的資本會佔有並且統治該國。美國的這種傳統一直延續至今,華為和三一重工最近在美國的遭遇就是明證。正是由於實行了高關稅保護和排斥外國直接投資的政策,一旦國外先進技術通過「反向工程」被引進,美國巨大的國內市場就會為這種技術的進一步創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西歐的技術領導地位也就不得不讓位於美國了。

反觀我國,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是我國各產業長期以來的「老大難」問題,這與對外國直接投資的技術依賴具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市場重於技術,珍惜、保護並利用巨大的國內市場規模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主導部門創造領先市場,這是我國抓住第三次工業革命歷史機遇最基本的條件。

高工資戰略

由於具有巨大的國內市場規模,美國的崛起並不是通過出口導向型經濟、而是通過內向型經濟實現的,國內市場規模除了人口規模外,美國民眾的工資增長是其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美國崛起時期的政治家認為,工業化不能像英國那樣靠剝削工人來實現,而要靠開發大自然的技術創新租金為美國人民提供高工資來實現,所以,他們絕不允許像100多年後的跨國公司那樣「把利潤帶走,把GDP留給中國」,因為這樣的話,美國人民的高工資就成了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了。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與西方主流經濟學把低工資看做是競爭優勢相反,當時的美國工業保護主義者卻把低工資看做是「禍根」,稱作是「乞丐勞動力」。他們認為,從國際比較的角度來看,機器生產將使高工資國家在單位勞動力成本上比廉價勞動力國家更低,原因就在於機器生產率的增長超過了工資的增加,因此,「不管在何處,由高收入勞動者所組成的國家都必將戰勝『乞丐勞動力』的國家」。

在美國經濟崛起過程中,美國工人的高工資刺激了用機械替代昂貴的勞動力,而機械發明導致了更高的生產率,從而使工資更高,這反過來又刺激了在更高程度上採用新的發明。因此,在技術創新與工資增長之間就形成了一種正反饋的良性循環,這是美國依靠美國人民收入的不斷增長實現經濟崛起的重要基礎,這也是美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頭四十年就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發明創造和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深植於民族文化的血脈之中

這種文化的形成與美國政治家的大力提倡是密不可分的:自本傑明·富蘭克林以來,對科學技術的尊崇就成了美國文化的一個持久特徵。美國卓越的政治家亨利·克萊在鴉片戰爭爆發前就指出,一個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的、培育實用技術和製造工藝優勢的國家在力量上必將勝過依靠勞動力數量的國家;而在鴉片戰爭150年之後的中國,政治家們一方面在津津樂道「人口紅利」,另一方面在帶頭購買外國品牌汽車,其命運的差別由此可略見一斑。法國著名政治學家托克維爾在訪問美國後,在他1836年的經典性著作《美國的民主》中由衷地贊嘆到:在美國,人們對科學中純粹實用部分的理解令人欽佩,同時又對那些在應用中直接需要的理論部分給予認真的關注,在這方面,美國總是展現出一種自由的、原創的和富於發明的心智力量。

因此,這種文化造就了對技術新動向的高度敏感,歐洲的任何技術動向,幾乎馬上在美國就有反映,其反映之快,超過歐洲大陸本身,這幾乎成為美國的一個傳統。例如,1803年,英國開始研發蒸汽動力機車,但在英國還沒試製成功的時候,1807年美國就成功地試航了蒸汽推動的輪船。歐洲人發明了電的理論,而對之理解最透徹的卻是美國的愛迪生和貝爾等人。發明和創新是人的天職。擯棄目前在我國流行的消費主義和犬儒主義的頹廢文化,大力弘揚創造主義新文化,開創一個全民創新的新時代,這是我國通過第三次工業革命實現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必要條件。

『玖』 美國是世界上出口工農業產品數量最多、產值最大的國家,為什麼還要大量進口工業產品

美國工農業產品數量最多,但人們的消費需求量也很大。所以還要大量進口工農業產品。
例如,美國有「汽車城」底特律,但因為人們的消費需求量大,所以要進口小汽車。

『拾』 美國再次進行增加關稅,目的又在於什麼呢

美國再次增加關稅,其目的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增加自國貿易」,讓自己國家的貿易更加流暢,使自己國家產品的市場依舊保持良好的流通量。這樣的話就可以大幅度的增長自己國家企業的經濟,這樣就帶動了美國的製造業發展。

這樣就影響了我們出口美國產品,增加了出口的負重。可是現在全球經濟化,各國的經濟相互牽連,只有國與國之間真誠合作才可以互利共贏,讓我們一起創建美好的地球村。

閱讀全文

與美國工業製品的進口為什麼會增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寧到欽州汽車多久 瀏覽:575
寶馬3系電動天窗如何開關 瀏覽:404
奧迪a4機器蓋如何開 瀏覽:116
本田汽車漏油怎麼處理 瀏覽:196
山東煙草工業都有什麼煙 瀏覽:915
賓士e200l輪胎氣壓怎麼消除 瀏覽:121
2021款寶馬平行進口車多少錢 瀏覽:919
工業煉鐵加炭有什麼用 瀏覽:892
賓士哪個車照明有賓士車標和光束 瀏覽:978
公明去龍華英泰工業區坐什麼車 瀏覽:181
汽車電瓶電壓表顯示多少伏 瀏覽:482
landwind汽車x7多少錢 瀏覽:41
賓士越野怎麼開 瀏覽:605
汽車寬1815是多少米 瀏覽:892
寶馬空調按鈕怎麼關 瀏覽:924
進口的賓士v250的產地在哪裡 瀏覽:724
寶馬x1機油泵怎麼拆卸 瀏覽:682
工業區開飯店需要辦什麼手續 瀏覽:299
寶馬f18絞牙避震怎麼調 瀏覽:50
奧迪q5最小尺寸是多少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