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如何治理工業污染

如何治理工業污染

發布時間:2022-02-02 01:55:46

Ⅰ 怎樣控制工業污染

工業污染是指工業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廢氣、廢水和固體排放物對環境的污染。污染主要是由生產中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及各種噪音造成的,可分為廢水污染、廢氣污染、廢渣污染、噪音污染。

控制水污染:

1.在生產和生活中大力提倡節約用水。首先不斷提高節水意識,積極採用先進的節水工藝設備,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其次是廣大居民和社會各界都要增強節水觀念,千方百計節約水資源。水的消耗減少了,廢水、污水自然減少了,廢水、污水處理問題也就相對容易一些。

2.推行清潔生產。清潔生產包括清潔的生產過程和清潔的產品兩個方面。清潔生產是國內外二十多年環境保護工作經驗的總結,它著眼於全過程的控制,具有環境和經濟雙重效益。推行清潔生產,是深化中國水污染防治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3.提高廢水處理技術水平。工業廢水處理正向設備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傳統的處理方法,包括用以進行沉澱和曝氣的大型混凝系統也在不斷地更新。近年來廣泛發展起來的氣浮、高梯度電磁過濾、臭氧氧化、離子交換等技術,都為工業廢水處理提供了新的方法。特別是目前廢水處理裝置自動化控制技術正在得到廣泛應用和發展,這在提高廢水處理裝置的穩定性和改善出水水質等方面將起到重要作用。

4.堅持分散治理和集中控制相結合。在現實生活中,有些污染源,如家庭污染源的污染物種類基本相同,有些污染源的污染物種類又有很大區別,如造紙廢水和電鍍廢水就大不一樣。對家庭這樣的污染源就應該採取集中治理的方法解決污染問題;而對於那些有特殊污染物的污染源,則必須採取分散治理的方法。當然,有些污染源,如造紙廢水,如果幾家造紙廠相距不遠,就可以幾家聯合投資建設一個污水處理廠,實施由分散治理到相對集中治理。

5.國家堅持有法必究和限期治理。對於水污染控制,環境保護法和水污染防治法中都有明確的規定。一是堅持污染防治設施與生產企業的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三同時」。只要真正堅持了「三同時」,許多污染物就會得到有效的控制,也就做到了預防為主。二是對原有污染進行治理,對於污染嚴重的,要依法進行限期治理,對限期治理不達標或拒不進行治理的企業,要依法責令其停產或關閉。

控制空氣污染:

1.工業布局合理:工廠不宜過分集中,以減少一個地區內污染物的排放量。

2.區域採暖和集中供熱:用設立在郊外的幾個大的、具有高效率除塵設備的熱電廠代替千家萬戶的爐灶,以消除煤煙。

3.減少交通廢氣的污染:改進發動機的燃燒設計和提高汽油的燃燒質量,使油得到充分的燃燒。

4.改變燃料構成:實行燃煤向燃氣的轉化,同時加緊研究和開辟其它新的能源,如太陽能、氫燃料、地熱資源等。

5.綠化造林:茂密的叢林能降低風速,使空氣中攜帶的大粒灰塵下降,樹葉表面粗糙不平,能吸附大量飄塵。

控制土地污染:

1.生物防治土壤污染物可以通過生物降解或吸收而凈化土壤。研究分離和培育新的微生物品種,以增強生物降解作用。這是提高土壤凈化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2.施加抑制劑

輕度污染的土壤施加某些抑制劑,可改變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方向,促進某些有毒物質的移動,淋洗或轉化為難溶物質而減少作物吸收。常用的控制劑有石灰、鹼性磷酸鹽等。鹼性磷酸鹽可與土壤中的鎘作用生成磷酸鎘沉澱,在不能引起硫化鎘沉澱的弱還原條件下,磷酸鎘的形成對清除鎘污染具有重要意義。

3.增施有機肥,改良砂性土壤

有機膠體和粘土礦物對土壤中重金屬和農葯有一定的吸附力。因此,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砂性土壤,能促進土壤對有毒物質的吸附作用,是增加土壤容量,提高土壤自凈能力的有效措施。

4.改變耕作制

改變耕作制,改變土壤環境條件,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毒害。DDT和六六六在旱田中降解速度慢,積累明顯,殘留量大。改水田後DDT降解加快,僅1年左右土壤中殘留的DDT已基本消失。所以實行水旱輪作,是減輕或消除農葯污染的有效措施。

5.換土、深翻、刮土

被重金屬與難分解的農葯嚴重污染的土壤在面積不大的情況下,可採用換土法,這是目前徹底清除土壤污染的最有效手段,但是對換出的污染土壤必須妥善處理,防止次生污染。此外也可進行深翻,將污染的土壤翻到下層,掩埋深度應根據不同作物根系發育特點,以不致污染作物為原則。

控制雜訊污染:

同水體污染、大氣污染和固體廢物污染不同,雜訊污染是一種物理性污染,它的特點是局部性和沒有後效的。雜訊在環境中只是造成空氣物理性質的暫時變化,雜訊源的聲輸出停止之後,污染立即消失,不留下任何殘余物質。雜訊的防治主要是控制聲源和聲的傳播途徑,以及對接收者進行保護。

1.聲在傳播中的能量是隨著距離的增加而衰減的,因此使雜訊源遠離需要安靜的地方,可以達到降噪的目的。

2.聲的輻射一般有指向性,處在與聲源距離相同而方向不同的地方,接收到的聲強度也就不同。不過多數聲源以低頻輻射雜訊時,指向性很差;隨著頻率的增加,指向性就增強。因此,控制雜訊的傳播方向(包括改變聲源的發射方向)是降低雜訊尤其是高頻雜訊的有效措施。

3.建立隔聲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土坡、山丘),以及利用其他隔聲材料和隔聲結構來阻擋雜訊的傳播。

4.應用吸聲材料和吸聲結構,將傳播中的雜訊聲能轉變為熱能等。

5.在城市建設中,採用合理的城市防雜訊規劃。此外,對於固體振動產生的雜訊採取隔振措施,以減弱雜訊的傳播。

Ⅱ 工業廢氣污染的治理怎麼做

廢氣主要由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鹵素及其化合物、經類、醇類、醛類、酸類、酮類和胺類等組成。
從其特性大體分為兩個種類,分別為無機廢氣和有機廢氣。

無機廢氣的處理方法一般是採用:噴淋法和水系法;根據廢氣主要構成不同使用的方法材料也各不相同,以二氧化硫為例有六種方法可以治理,分別為:氨法脫硫、鈉鹼法脫硫、石灰/石灰濕法脫硫、雙鹼法脫硫、金屬氧化物吸收法脫硫、活性炭吸附法脫硫。

氮氧化物廢氣治理方法分為五類,分別為:催化還原法、液體吸收法、固體吸附法、化學抑製法、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廢氣「雙脫」技術。
有機廢氣常用方法為:冷凝法、催化燃燒、吸附法、吸收法等等。根據總體因素如:有機污染物的類型及其濃度、有機廢氣的排氣溫度和排放流量、顆粒物含量以及需要達到的污染物控制水平等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大致為:燃燒法、催化燃燒法、吸附法、吸附再生法、吸收法、生物吸收法、光催化技術、低溫等離子法等等。

Ⅲ 治理工業污染青少年該怎麼做

①必須加強資源和環境法規、資源和環境知識的學習、宣傳,提高保護資源和環境的意識.(②要全面規劃,科學布局,保持生態平衡,防治環境污染.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方法.)③樹立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經濟同人口、資源和環境的關系.④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應高度重視和警惕生態環境惡化所引起的問題,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A、提高環保意識;B.增強法制觀念,自覺守法,同破壞資源、環境的行為做斗爭;C、落實環保行動,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環境,珍惜資源,(舉例)守護好我們共有的家園.
美國進口普衛欣天 貓

Ⅳ 工業水污染治理措施有哪些

主要的工業水污染治理措施:

  1. 制定嚴格合理的工業污染管理制度,加強對工業的監督管理,嚴查嚴辦,大眾監督。

  2. 改進工業技術,在技術上實現降低污染和進行污染物的深度處理,達標排放。

  3. 改善污廢水收費制度,合理調控工業廢水的排污收費標准。

  4. 工業廢水的適當處理再回用。

此外,不同的工業廢水水質不同,需要具體分析

Ⅳ 防治工業污染的最佳途徑是什麼

所謂清潔生產,顧名思義就是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清潔,不排放污染物質,或者盡量少地排放污染物質。從廣泛意義上講,清潔生產還不僅僅是清潔的生產過程,還有使用清潔的能源,清潔地利用能源,選擇可再生的能源。除此之外,還要生產清潔的產品,產品在使用的過程中不危害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包裝合理、產品報廢之後容易處理降解等等。

傳統的治理污染的思路是「先污染,後治理」,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工業污染問題。原因很簡單,一邊治理,一邊排放。而且為了治理污染,許多國家和企業都投入大量的資金,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同時,污染物一經排放到環境再進行治理,不但增加處理的難度,而且處理難以達到要求。這樣,人們才認識到,在污染的源頭把關,才是解決污染問題的最好辦法。

清潔生產包括清潔的能源、清潔的生產過程和清潔的產品三方面的內容。對能源而言,就是採用各種方法對常規的能源採取清潔利用的方法,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開發利用清潔的能源和可再生資源。對生產過程而言,清潔生產包括節約原材料,減少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有毒、有害污染物,減少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危險性因素,採用可靠和簡單的生產操作和控制方法,對物料進行內部循環利用,完善生產管理,不斷提高科學管理水平等。對產品而言,就是產品應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壽命;產品本身及在使用過程中,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不產生任何負面影響和危害;產品失去使用功能後,還要易於回收、再生等。

清潔生產自誕生以來,迅速發展成為國際環保的主流思想,有力推動了世界各國的環境保護。各國在清潔生產實踐中還不斷創新,新的清潔生產思想、新的清潔生產工具大量涌現,進一步推動了清潔生產的發展。目前,清潔生產已在我國化工、紡織、印染、造紙、石化等行業廣泛展開,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環境效益。

Ⅵ 工業污染對環境的影響和治理方案

為認真貫徹國務院領導同志來川視察指示精神,進一步落實《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岷沱江污染治理的通知》(川府發[2003]4號),按照國家環保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監察部、國家工商總局、司法部、國家安監局等6部委局《關於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的通知》(環發[2004]57號)和省委工業工作會關於加快推進四川新型工業化的要求,省政府決定對岷江、沱江(以下簡稱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開展集中整治。現將有關工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行動的指導思想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避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以查處和整治工業污染源為重點,促進工業污染源治理,使兩江流域水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應堅持3個原則,一是堅持企業為主體的原則。企業是污染的主體,也是治理污染的主體,要做到「誰污染誰治理」,「誰違法誰負責」;二是堅持環境保護屬地化管理原則。落實環境質量區域責任制,明確各級政府對兩江水質分段治理的責任和對流域內工業污染源的整治監管責任;三是堅持法律、經濟、行政手段相結合的原則。依法行政,依法監管,加大對違法排污企業、超標排污企業進行經濟處罰和賠償的力度,促進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的整治,防止產生新的工業污染源。

二、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的對象

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的對象是岷江、沱江流域及其各級支流范圍內成都市、自貢市、瀘州市、德陽市、內江市、樂山市、眉山市、宜賓市、雅安市、資陽市、阿壩州11個市(州)的違法排污企業和超標排污企業。對其中431戶水污染物超標排放企業(名單見附件)的整治納入2004年省政府對有關市(州)政府的政務目標考核范圍;對431戶以外的企業,由各市(州)逐級進行考核。兩江流域以外的市(州)也要按照省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在行政區域內對違法排污和超標排污企業開展整治行為。

三、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的總體要求

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要做到「五個落實」,即責任落實、措施落實、時間落實、投入落實、監管落實。一是431戶企業要在限期治理期間採取措施做到達標排放,凡於2004年7月15日前不能實現達標排放的立即停產治理。二是431戶企業必須於12月31日前按規定完成整治任務並實現穩定達標排放,逾期未完成整治任務並實現達標排放的依法予以關閉,對其中治理達標無望的企業應立即予以關閉。三是通過整治行動逐步建立企業自我約束、政府有效監管和社會有效監督相結合的工業污染整治長效機制。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目標責任制。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工作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流域內各市(州)政府市(州)長與省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將主要目標任務分解下達到相關市(州),納入2004年政務目標考核。各市(州)要將目標任務分解下達至所屬各縣(市、區),省政府督查辦公室會同省經委、省環保局等部門對整治工作進展情況和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督查。各市(州)要在分解落實目標責任的基礎上加強督查督辦。

(二)各級政府部門各司其職,協同配合。政府有關部門要在政府領導下依據各自行政職能密切配合,分工協作,加強對企業的監督和協調服務,抓好工業污染源整治行動方案制訂、措施落實和達標驗收等具體工作。環保部門負責對企業環境行為的統一監督管理,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及時發現和查處環境違法問題;經濟主管部門負責監督檢查應淘汰的落後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並依法提請同級人民政府予以取締、關閉;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要督促兩江流域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按照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搞好污染整治工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協助執行政府對違法企業下達的取締關閉決定,依法注銷或吊銷其營業執照,對無照經營的不法企業依法取締;監察部門負責對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環境行為進行監察,對違反環保法律法規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責任。對地方政府出台的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政策、規定、辦法和做法,依法予以糾正;司法行政部門負責組織環保法制的宣傳與教育活動,為開展工業污染源整治行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對群眾維護環境權益的行為提供必要的法律幫助;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要加強對企業安全生產的監管,促使企業完善安全生產條件,以防止或減少因生產安全事故引發的環境污染。

(三)加強宣傳和輿論監督,為整治行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尤為關注。加大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力度,大力宣傳兩江流域環境保護的嚴峻形勢和搞好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的重要性,喚起全社會對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的參與和關注意識。建立和完善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制度,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和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給違法排污、超標排污企業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給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增加搞好工業污染整治的動力,為工業污染源整治行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四)加強執法,強化監管,保證整治行動順利進行。各市(州)要進一步加大環境執法力度,認真履行監管責任,督促企業按照省的統一部署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業污染治理設施建設並投入正常運行實現達標排放。省和各市(州)環保、司法、工商、監察等執法監督部門要設立舉報電話,讓社會群眾直接參與監督。按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對環境違反國家環保法律法規的企業採取停產整頓、限期治理、取締關閉等手段進行依法處理;對決定取締、關閉的企業按照國家環保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6部委局《關於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治行動的通知》(環發[2004]57號)精神,採取停止供應生產用電、用水等強制措施堅決予以取締、關閉;對執法不力、把關不嚴導致產生新的工業污染源要追究審批人的責任。對環境違法案件涉及的責任人和知法犯法、執法犯法的當事人要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五)加快兩江流域工業結構調整,從源頭上治理工業污染。各市(州)政府和省發展改革委、省經委、省國資委等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技術政策,以這次集中清理整治行動為契機,推進兩江流域工業結構調整,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鼓勵發展資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高新技術產業。將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與技術改造、技術創新、資產重組和招商引資相結合,提高企業效益,推動工業污染源治理,防止產生新的工業污染。

(六)增加投入,加大工業污染源治理的力度。企業作為污染的主體,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要承擔治理污染、實現達標排放的責任。企業要按照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行動的總體要求,積極籌措治理資金,開展對污染的治理,通過實施技術改造,推行清潔生產,減少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搞好「三廢」綜合利用,標本兼治,實現達標排放。各級地方政府針對企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要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加強協調服務,解決企業在污染治理方面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促進企業按時完成治理工程實現達標排放。各級地方政府從企業徵收的排污費和超標排污費要按照有關規定用於企業污染治理項目

Ⅶ 怎麼預防工業污染

人類在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上,首先著手的是對現代工廠「廢水、廢氣、廢渣」(簡稱「三廢」)的治理。1955~1972年,日本富山縣神通川流域發生了一種奇怪的「骨痛病」,經調查發現,原來是上游一家工廠的廢水污染了水體,兩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農田,使糧食污染,導致中毒。水污染的來源主要是未加處理的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同樣,在工業區和城市中,空氣污染的情況也特別嚴重,震驚世界的公害事件幾乎都與工廠產生的「三廢」有關。這些危害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環保工業應運而生,目前在全球已初具規模。有效地治理「三廢」,推行無公害的清潔生產是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孜孜以求的目標,專家預測,在21世紀,環保工業將是最有希望的朝陽工業。

無公害的清潔生產,是推動傳統工業生產和環境管理方法轉變的最佳方式,它不僅要求實現生產過程的無污染或少污染,而且要求生產出來的產品,在使用和最終報廢處理過程中也不對環境造成損害。通過實施清潔生產,促進企業重新考慮產品設計、原料選擇、工藝改革、技術進步和生產管理等環節。一方面,可以把工業污染盡可能消滅在生產過程中,實現對工業污染的最佳控制,使工業生產產生的廢物盡量減少;另一方面,有助於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對示範工程中的29個項目進行審計時發現,通過實施加強廠內管理和循環利用的簡易方案可以削減排污量10%左右;通過技術改造,採用清潔生產工藝後,可以在明顯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把排污量降低30%左右,節省了大量的污染治理費。

依靠科技進步,適時推進清潔生產,是協調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佳選擇,將從根本上預防工業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治理僅僅是治標,把生產過程和環境保護進行整體規劃和協調統一,才是真正值得提倡的,這就要採用無廢技術。

無廢技術採取封閉循環的方式,使資源在生產的各個階段都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還不排放污染物質,即生產甲產品後排放的廢棄物,可作為乙產品的原料,乙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再作為其他產品的原料。

「三廢三廢,棄之為廢,用之為寶」。在資源日趨減少的情況下,發展無廢技術,做到變廢為寶、物盡其用,已成為消除環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節約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的重要任務。

Ⅷ 工業污染的防治舉措

工業污染防治是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與過去相比,中國工業污染防治戰略目前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逐步從末端治理向源頭和全過程式控制制轉變,從濃度控制向總量和濃度控制相結合轉變,從點源治理向流域和區域綜合治理轉變,從簡單的企業治理向調整產業結構、清潔生產和發展循環經濟轉變。與1995年相比,2004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工業廢水、工業化學需氧量、工業二氧化硫、工業煙塵和工業粉塵排放量分別下降了58%、72%、42%、55%和39%。與1990年相比,2004年全國每萬元人民幣GDP能耗下降45%,累計節約和少用能源7億噸標准煤;火電供電煤耗、噸鋼可比能耗、水泥綜合能耗分別降低11.2%、29.6%和21.9%。
━━淘汰和關閉一批技術落後、污染嚴重、浪費資源的企業。「九五」(1996-2000年)期間,國家關閉8.4萬家嚴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小企業。2001-2004年,連續三次發布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淘汰3萬多家浪費資源、污染嚴重的企業,並對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重的鋼鐵、水泥、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煉焦、皂素、鉻鹽等八個重污染行業進行集中整頓,停建、緩建項目1900多個。2005年,關停污染嚴重、不符合產業政策的鋼鐵、水泥、鐵合金、煉焦、造紙、紡織印染等企業2600多家,並對水泥、電力、鋼鐵、造紙、化工等重污染行業積極開展綜合治理和技術改造,使這些行業在產量逐年增加的情況下,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呈持續下降趨勢。
━━開展循環經濟實踐。一是實行清潔生產,在企業生產的源頭和全過程充分利用資源,使廢物最小化、資源化、無害化,逐步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促進產品生態設計。目前,化工、輕工、電力、煤炭、機械、建材等行業5000多家企業通過了清潔生產審核,全國已有12000多家企業獲得了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800多個企業、18000多種規格型號產品獲得環境標志認證,年產值約600億元人民幣。二是在工業集中地區積極發展生態工業,使上游企業的廢物成為下游企業的原料,延長生產鏈條,做到廢物產生量最小,實現「零排放」,並建設生態工業區,實現區域或企業群的資源最有效利用。目前,中國已建立了17個不同類型的生態工業園。三是統籌規劃工業與農業、生產與消費、城市與農村的發展,大力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實行可持續生產和消費。國家在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產業園區和有關省市選擇82家單位開展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在北京、上海等24個城市開展了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海南、吉林、黑龍江等9省積極開展生態省建設,全國150個縣市開展了生態縣(市)創建工作。
━━積極防範突發環境事件。2005年中國政府制定了《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對突發環境事件信息接收、報告、處理、統計分析,以及預警信息監控、信息發布等提出明確要求。國家制定和完善了涉及重點流域敏感水域水環境應急預案、大氣環境應急預案、危險化學品(廢棄化學品)應急預案、核與輻射應急預案等九個相關環境應急預案,以及《黃河流域敏感河段水環境應急預案》、《處置化學恐怖襲擊事件應急預案》、《處置核與輻射恐怖襲擊事件應急預案》、《農業環境污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農業重大有害生物及外來生物入侵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近年來,中國對127個分布在全國江河湖海沿岸、人口稠密區、自然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附近的重點化工石化類項目進行了環境風險排查;對近5萬家重點企業進行了全面、拉網式檢查。
━━對工業危險廢物實行全過程管理制度。2003年,國家開始實施《全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規劃》 ,強化了工業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經營許可證等各項制度。2005年,工業危險廢物處置量由1998年的131萬噸增至339萬噸。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固體廢物管理中心。━━實行嚴格的核與輻射環境安全管理。中國共有運行的核電廠5座(9台核電機組)、研究堆18座;在建的核電廠2座(4台核電機組)、研究堆1座,沒有出現重大核安全問題,實現了「保護工作人員、公眾和環境不遭受超過國家規定限值的輻射照射和污染」的目標。中國嚴格遵守國際原子能機構發布的《放射源安全與保安行為准則》 ,實行許可證制度,規定放射源進出口必須依法履行審批等有關手續。

Ⅸ 如何解決工業污染

1、生態方法:建立循環經濟,實現零廢棄物產業2、化學方法:優化化工產業,使副產物無毒或低毒排放,減少副產物3、物理方法:建立廢棄物統一處理工藝4、國家與社會關注 立法 生產者的自我約束5、合理布局工業區

Ⅹ 工業污染的處理

工業污染的處理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工業污染源整治行動的指導思想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避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以查處和整治工業污染源為重點,促進工業污染源治理,使兩江流域水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工業污染源整治應堅持3個原則,一是堅持企業為主體的原則。企業是污染的主體,也是治理污染的主體,要做到「誰污染誰治理」,「誰違法誰負責」;二是堅持環境保護屬地化管理原則。落實環境質量區域責任制,明確各級政府對兩江水質分段治理的責任和對流域內工業污染源的整治監管責任;三是堅持法律、經濟、行政手段相結合的原則。依法行政,依法監管,加大對違法排污企業、超標排污企業進行經濟處罰和賠償的力度,促進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的整治,防止產生新的工業污染源。

二、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的對象
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的對象是岷江、沱江流域及其各級支流范圍內成都市、自貢市、瀘州市、德陽市、內江市、樂山市、眉山市、宜賓市、雅安市、資陽市、阿壩州11個市(州)的違法排污企業和超標排污企業。對其中431戶水污染物超標排放企業(名單見附件)的整治納入2004年省政府對有關市(州)政府的政務目標考核范圍;對431戶以外的企業,由各市(州)逐級進行考核。兩江流域以外的市(州)也要按照省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在行政區域內對違法排污和超標排污企業開展整治行為。

三、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的總體要求
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要做到「五個落實」,即責任落實、措施落實、時間落實、投入落實、監管落實。一是431戶企業要在限期治理期間採取措施做到達標排放,凡於2004年7月15日前不能實現達標排放的立即停產治理。二是431戶企業必須於12月31日前按規定完成整治任務並實現穩定達標排放,逾期未完成整治任務並實現達標排放的依法予以關閉,對其中治理達標無望的企業應立即予以關閉。三是通過整治行動逐步建立企業自我約束、政府有效監管和社會有效監督相結合的工業污染整治長效機制。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目標責任制。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工作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流域內各市(州)政府市(州)長與省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將主要目標任務分解下達到相關市(州),納入年政務目標考核。各市(州)要將目標任務分解下達至所屬各縣(市、區),省政府督查辦公室會同省經委、省環保局等部門對整治工作進展情況和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督查。各市(州)要在分解落實目標責任的基礎上加強督查督辦。
(二)各級政府部門各司其職,協同配合。政府有關部門要在政府領導下依據各自行政職能密切配合,分工協作,加強對企業的監督和協調服務,抓好工業污染源整治行動方案制訂、措施落實和達標驗收等具體工作。環保部門負責對企業環境行為的統一監督管理,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及時發現和查處環境違法問題;經濟主管部門負責監督檢查應淘汰的落後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並依法提請同級人民政府予以取締、關閉;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要督促兩江流域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按照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搞好污染整治工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協助執行政府對違法企業下達的取締關閉決定,依法注銷或吊銷其營業執照,對無照經營的不法企業依法取締;監察部門負責對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環境行為進行監察,對違反環保法律法規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責任。對地方政府出台的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政策、規定、辦法和做法,依法予以糾正;司法行政部門負責組織環保法制的宣傳與教育活動,為開展工業污染源整治行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對群眾維護環境權益的行為提供必要的法律幫助;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要加強對企業安全生產的監管,促使企業完善安全生產條件,以防止或減少因生產安全事故引發的環境污染。
(三)加強宣傳和輿論監督,為整治行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尤為關注。加大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力度,大力宣傳兩江流域環境保護的嚴峻形勢和搞好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的重要性,喚起全社會對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的參與和關注意識。建立和完善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制度,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和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給違法排污、超標排污企業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給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增加搞好工業污染整治的動力,為工業污染源整治行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四)加強執法,強化監管,保證整治行動順利進行。各市(州)要進一步加大環境執法力度,認真履行監管責任,督促企業按照省的統一部署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業污染治理設施建設並投入正常運行實現達標排放。省和各市(州)環保、司法、工商、監察等執法監督部門要設立舉報電話,讓社會群眾直接參與監督。按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對環境違反國家環保法律法規的企業採取停產整頓、限期治理、取締關閉等手段進行依法處理;對決定取締、關閉的企業按照國家環保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6部委局《關於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治行動的通知》(環發〔2004〕57號)精神,採取停止供應生產用電、用水等強制措施堅決予以取締、關閉;對執法不力、把關不嚴導致產生新的工業污染源要追究審批人的責任。對環境違法案件涉及的責任人和知法犯法、執法犯法的當事人要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五)加快兩江流域工業結構調整,從源頭上治理工業污染。各市(州)政府和省發展改革委、省經委、省國資委等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技術政策,以這次集中清理整治行動為契機,推進兩江流域工業結構調整,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鼓勵發展資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高新技術產業。將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與技術改造、技術創新、資產重組和招商引資相結合,提高企業效益,推動工業污染源治理,防止產生新的工業污染。
(六)增加投入,加大工業污染源治理的力度。企業作為污染的主體,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要承擔治理污染、實現達標排放的責任。企業要按照兩江流域工業污染源整治行動的總體要求,積極籌措治理資金,開展對污染的治理,通過實施技術改造,推行清潔生產,減少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搞好「三廢」綜合利用,標本兼治,實現達標排放。各級地方政府針對企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要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加強協調服務,解決企業在污染治理方面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促進企業按時完成治理工程實現達標排放。各級地方政府從企業徵收的排污費和超標排污費要按照有關規定用於企業污染治理項目.

閱讀全文

與如何治理工業污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下車體是哪些部分 瀏覽:674
賓士mpv多少錢 瀏覽:894
買寶馬3系都有送什麼 瀏覽:729
現在流行什麼工業裝修 瀏覽:681
半掛車和寶馬哪個貴 瀏覽:288
正規汽車開鎖哪裡有 瀏覽:318
汽車扭力如何測試 瀏覽:46
賓士s能開多少年 瀏覽:721
提了奧迪a6後該干什麼 瀏覽:511
4S賓士店買保險贈送些什麼 瀏覽:532
賓士400機油尺在哪裡 瀏覽:762
襄陽哪裡有銷售小型汽車的 瀏覽:519
q8奧迪車架號在哪裡 瀏覽:987
工業園區原裝穿牆套管多少錢 瀏覽:993
08邁騰汽車馬達壞了多少錢 瀏覽:727
賓士威霆的obd電源在哪裡 瀏覽:166
賓士車推薦的輪胎壓力在哪個位置 瀏覽:158
江西哪裡工業生產區多 瀏覽:607
老款奧迪如何用sd卡 瀏覽:706
當代寶馬汽車電瓶多久換一次 瀏覽: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