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50年代美國為什麼反工業革命

50年代美國為什麼反工業革命

發布時間:2022-06-29 19:44:32

Ⅰ 美國工業革命的特點

1、美國在第二、三次科技革命領先。
美國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領先一步的因為:①南北戰爭中工業資產階級的勝利為工業革命的開展提供了政治保證。②西部的開發擴大了對商品的需求。③歐洲剩餘資本源源而來。④歐亞移民帶來了先進的科學技術。⑤愛迪生、福特、萊特、貝爾等人的眾多發明使美國在電力、交通運輸、遠程通訊等領域領先。
美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領先一步的原因:①20世紀初原子、電子方面的理論就出現重大突破。②一戰後美國逐漸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二戰未影響美國本土,因而具有開展科技革命的雄厚物質基礎。③二戰中贏得戰爭的迫切需求使其政府和資本家注重科技投入。④第二次世界大戰推動美國首先突破了原子能的應用,發明了電子計算機。⑤戰後西歐國家的恢復和新興國家的發展,客觀上為美國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2、造成美國的霸主地位,與戰爭有關。
①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19世紀末美國工業產量躍居世界第一。二戰後至70年代初是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經濟格局。②導致了生產關系的調整。19世紀晚期美國產生了壟斷組織,生產和資本集中程度最高。二戰後國家壟斷資本日益加強。③上層建築的變化。19世紀晚期美國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號稱托拉斯帝國主義。二戰後過渡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④為美國爭霸世界創造了條件。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把侵略矛頭從拉美指向亞洲太平洋地區。二戰後美國稱霸資本主義世界,妄圖在全球建立霸權。

Ⅱ 資本主義的美國,為何走上了工業化道路

資本主義的美國,因具有豐富資源條件,因此走上了工業化道路。

1834年,以普魯士為中心,十八個邦國組成了"(北)德意志關稅同盟"。其後,西南各邦國也相繼加入進來。這個同盟的理論指導者李斯特主張,為確保德意志經濟的自立,建立保護關稅體制並推進近代化極為必要。

這種主張與必須在德意志范圍內形成統一市場的主張共鳴,加速了統一國家的構想迅速變成現實的步伐。這就是普魯士宰相俾斯麥主導的徹底的增產興業、富國強兵政策路線和在1871年以普魯士為中心形成的德意志帝國。

德國自然與英國,或者比利時、法國不同,正式啟動工業化的時間較晚。但是,在某種意義上講,它具有後發的有利條件。以作為能源的煤炭、鋼鐵以及機械製造等生產資料為中心的工業化,配合上從國外引進的技術和資本,從一開始就得到政策的強力推動。

另一方面,德國也建立了包括儲蓄銀行和實業銀行兩方面特徵的銀行制度,很好地保證了國內資金的流動。德國近代化所採取的方式,往往被那些與德國同樣的後發資本主義國家或多或少地學習,如俄國、北歐各國、義大利以及日本等。

在這些新興產業上,德國和美國從一開始就占據了主導地位。那麼,上述世紀末所發生的變化,能否完全動搖了被稱作"不列顛治世"的英國優勢地位呢?未必如此。作為首都倫敦中心的金融城(City ofLondon)維持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金融中心的地位,英鎊依然是世界經濟的基礎貨幣。

在海運和保險領域,英國的優勢也沒有完全崩潰。英國從19世紀中葉開始倡導的自由貿易論,是唯有以本國的絕對經濟優勢地位為前提才能夠成立的主張,因此後發資本主義國家自然反對。偶爾也會有國家通過締結兩國通商條約而採取自由貿易體制,如1860年拿破崙三世時期的法國與英國締結的通商條約。

不過,就算在這一條約中,法國為進一步推進工業化而希望從英國引進技術的意圖更強。因此,在多數後發國家在工業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普遍陷入世界性經濟危機的19世紀末,世界各國又再次轉向了保護關稅體制之下的霸權爭斗。英法間的自由貿易體制也成為一時之物,走向終結。

19世紀後半期到世紀末,在經濟結構轉換、經濟中心發生巨大變化的過程中,各國不再局限於歐美,而是在全世界尋求更廣闊的市場,以及工業生產所必需的原料和資源。歐美各國在東亞地區正式施加開國壓力,強迫建立經濟關系,同時,在非洲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

這些動向均與經濟結構轉換、經濟中心變化以及霸權向多極化轉變的局勢相關。世界各地被納入不斷重整的全球規模的資本主義關聯結構的周邊,在此過程中的各自時期產生了種種壓力。這一系列的變動並不是在和平環境下進行的。歐美各國的經濟霸權爭奪激化,為了貫徹各自的意圖,不惜使用武力在世界各地擴張。

為了追求"富國"這一國家目標而採取的"強兵"政策,給國家財政造成了沉重的負擔,甚至出現討論海外擴張究竟劃不劃算的事例。但是另一方面,軍備擴張進一步促進了本國的工業化、工業化的進展又使軍備擴張成為可能的這種產軍互助的循環被進一步強化,這一點也不能忽視。

就像知名的、進入20世紀後迅速激化的英德海軍軍備競賽那樣,歐美各國因相互猜忌、相互牽制而開展軍備競爭和摸索軍事同盟關系。這類消耗性活動使整個國家發展的重點開始轉向了非生產方向。

與以輕工業為中心的初期工業化相比,以重化學工業為中心的產業經濟所必需的資金總量自然也極為龐大。為了調配盡可能多的資本,19世紀中葉後,股份制公司在各國都成為了理所應當的經營組織形態。股份公司在增發股票之外採取發行公司債券的形式籌措新的必要資金。作為尋求資金的企業和追逐利益的投資家交匯的場所,隨著時間的發展,股票市場對經濟的重要性日益增強。

Ⅲ 美國內戰的時間和具體的原因與經過是什麼

一、美國南北戰爭時間:1861年4月12日 - 1865年4月9日

二、美國南北戰爭起因:

美國獨立後,南方和北方沿著兩條不同的道路發展。

在北方,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迅速,從19世紀20年代起,北部和中部各州開始了工業革命,到50年代完成。

1860年,北方工業生產居世界第四位,總產值達18.8億美元。

而在南方,則實行的是種植園黑人奴隸制度,南方1860年已有黑人奴隸400萬人。南方奴隸制度是生長在美國社會的贅瘤,它嚴重窒息了北方工商業的發展,南北矛盾和斗爭自19世紀初起日趨激烈。

斗爭主要圍繞西部土地展開。北方要求在西部地區發展資本主義,限制甚至禁止奴隸制度的擴大;南方則力圖在西部甚至全國擴展奴隸制度。雙方矛盾到19世紀50年代在局部地區已釀成武裝沖突。在奴隸主的進逼面前,北方人民發起了聲勢浩大的「廢奴運動」,南方黑奴也不斷展開暴動。在人民斗爭的推動下,北方資產階級開始主張廢除奴隸制度。

1854年在北方成立了共和黨。同年,南方奴隸主企圖用武力把奴隸制擴張到堪薩斯,於是在堪薩斯爆發了西部農民與來自自由州的移民,反對南方奴隸主的武裝斗爭,斗爭持續到1856年,揭開內戰序幕。

1857年奴隸主又利用斯科特判決案企圖把奴隸制擴展到美國全部領土上去,導致約翰·布朗起義。

1860年主張廢除奴隸制的共和黨人林肯當選總統,南方奴隸主發動叛亂。南方蓄奴州紛紛獨立,南方7州退出聯邦,於1861年2月組成「美利堅諸州聯盟」,定都里士滿,戴維斯任總統。同年4月12日至14日,南方邦聯軍先發制人攻佔薩姆特要塞,內戰爆發。

三、美國南北戰爭經過

1、戰前實力對比

戰爭初期北方實力大大超過南方,北方23個州有2234萬人口,南方7個 州只有910萬,而且其中有380多萬是黑奴。北方有發達的工業,年產值15億美元,130萬工人,22000英里的鐵路網和豐富的糧食,而南方工業薄弱,年產值1550萬美元,工人僅11萬,鐵路也只有9000英里。

但南方有充分的軍事准備。得益於不久前結束的美墨戰爭,南方軍隊素質較高,指揮官經驗豐富,並得到了英法等國的援助。而且,內戰前夕J.布坎南總統(奴隸主的代理人)曾設法把大量武器和金錢輸送到南方去。南方想通過速戰速決打敗北方。

美國內戰大體分為兩個階段和東西兩大戰場。

2、「有限戰爭」階段

1861年4月至1862年9月是「有限戰爭」階段。雙方都集中兵力於東戰場為爭奪對方首都而展開激戰。南方軍隊統帥是傑出軍事家羅伯特·李,他根據雙方力量懸殊的狀況,制定了以攻為守的戰略,集中兵力尋殲北軍主力,迫使北方簽訂城下之盟。

而北方對戰爭准備不足,又採取了所謂的「大蛇計劃」,把兵力分散在8000英里長的戰線上,加上同情奴隸主的指揮官麥克萊蘭採取消極戰術,使北軍連連受挫。

林肯政府在內戰初期進行戰爭的目的是恢復南北的統一,擔心觸動奴隸制度會把一些邊境奴隸州推向南方叛亂者一方,從而失掉邊境諸州這個重要的戰略地區。由於北方政府不肯宣布解放奴隸。因此,在內戰第一階段,北方在軍事上連遭失敗。

3、馬那薩斯會戰

1861年7月東戰場舉行馬那薩斯會戰。7月21日,北方發起向南方首都里士滿進軍的攻勢,3.5萬北方軍隊排著整齊隊形,在軍樂聲中向里士滿進軍。由於北方事先大張聲勢,認為南軍不堪一擊,加上這一天是星期六,於是許多華盛頓市民、國會議員、記者等身著盛裝,攜妻帶子,提著裝有野餐的籃子,有的坐馬車,有的隨軍隊步行,像過節一樣,前來戰地觀光,看熱鬧。

南方軍隊2.2萬在鐵路樞紐馬那薩斯列陣相迎。北方軍隊在觀眾的歡呼聲中向南軍發起攻擊,猛烈的炮火把南軍陣地籠罩在煙霧中。北軍繼而跨過布爾河向對岸發起沖擊。誰想南軍指揮官是名將托馬斯·傑克遜,他沉著指揮,擊退了北軍五次沖鋒,因此獲得「石牆」的美稱。

戰斗十分激烈,由於雙方軍服幾乎相同,一時敵我難辨,戰場一片混亂。不久,南軍9000援軍趕到,發起反攻。缺乏訓練的北軍一觸即潰,丟下大批槍支彈葯逃回華盛頓。這一仗,北軍損兵折將3000,南軍損失不到2000。

4、半島戰役

進入1862年,戰況更為激烈。林肯2月22日下令50萬大軍發起總攻擊。北軍在西線節節勝利,幾乎打通了南北大動脈密西西比河。海軍也攻克了南方最大港口新奧爾良。但在東戰場,北軍又連遭慘敗。北軍司令麥克萊蘭擁有重兵10萬,卻幾個月按兵不動,因為他把敵人的5萬人馬當成了15萬。後在林肯催促下,才發動「半島戰役」,企圖攻佔里士滿。

羅伯特·李急率南軍迎擊。6月25日至7月1日,李的9萬軍隊同北軍10萬人展開「七日會戰」,李以機動尋找戰機,調動北軍,然後尋找北軍薄弱環節發起進攻,把北軍逐出了里士滿附近的半島,使北軍損失1.65萬人,南軍也損失2萬人,但在戰略上卻取得了保衛首都的勝利。

李乘勝北上,8月底,與北軍進行第二次馬那薩斯會戰。南軍有5.4萬人,北軍8萬人。李高超的指揮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他以小部隊把北軍主力吸引到陣地上,主力機動,從側翼和後方發起進攻,然後正面、側面夾擊,一舉擊潰了北軍。北軍傷亡1.4萬,被俘7000人。南軍兵臨華盛頓城下。北軍9月在安提塔姆會戰中才頂住了李軍攻勢。

在海戰方面,雖然北方海軍占壓倒優勢,但南方的裝甲戰艦也給北方帶來很大麻煩。

5、解放宣言

北軍雖然在西線取得一系列輝煌戰果,從南軍手中奪取了幾個重要戰略據點,但是這些戰果都被東線的慘敗所抵消。在北方軍事上屢次失敗的情況下,共和黨內部的激進派及社會上的廢權主義者提出解放奴隸和武裝黑人的主張。林肯也意識到解放奴隸的必要性。

1862年,北軍發動進攻,西線由格蘭特指揮,進展順利,2月攻克亨利堡和多納爾森堡,1862年4月在夏洛戰役中擊敗南軍,1862年5月攻克科林斯和孟菲斯,解放了肯塔基和田那西。東線北軍則進展遲緩,1862年7月被羅伯特·李指揮的南軍擊潰,李乘勝北進,1862年8月在布爾河再次擊敗北軍,兵臨華盛頓,1862年9月兩軍進行安提塔姆會戰,李被擊退。12月北軍在弗雷德里斯克堡戰役中再次被李擊敗。

1862年9月22日,林肯發表預備性的解放宣言。宣布:假如在1863年1月1日以前南方叛亂者不放下武器,叛亂諸州的奴隸將從那一天起獲得自由。消息傳到南方後,成千上萬的奴隸逃往北方。英國工人階級也展開了支持北方的運動,迫使英國政府放棄了原來的干涉計劃。

6、「革命戰爭「階段

戰爭從1862年9月進入了「革命戰爭階段」。

林肯政府還實行一系列革命措施和政策:

1862~1863年實行武裝黑人的政策。因此,成千上萬黑人報名參加北方軍隊,其中主要是南方逃亡奴隸;

1862年5月頒布的《宅地法》規定:一切忠於聯邦的成年人,只要交付10美元的登記費,就可以在西部領取64.74公頃土地,在土地上耕種5年後就可以成為這塊土地的所有者。林肯政府嚴厲鎮壓反革命分子,清洗軍隊中南方代理人。

1863年開始實行徵兵法,以代替募兵制,增強了北方的兵力。同時,林肯調整了軍事領導機構,實行統一指揮,任命有卓越軍事才能的格蘭特為全軍統帥。

1863年元旦林肯頒布《解放宣言》宣布解放黑奴,允許黑人參加北方軍隊,之後又頒布「宅地法」,允許所有美國人得到西部的土地。同年5月,北軍再次進攻里士滿,在切斯羅維爾被李擊退。5月22日北軍發動總攻,進行了長達47天的炮擊,6月李再次北進。

1863年7月1日兩軍在葛底斯堡展開決戰,7月3日南軍被擊敗。南軍損失2.8萬人,成為內戰的轉折點,戰場上的主動權轉到北方軍隊手中。在李北進的同時,格蘭特在西線包圍了南軍防守密西西比河的要塞維克斯堡,7月4日南軍投降。7月8日北軍佔領哈得遜港,南軍被分割成東西兩部分。9月北軍攻克查塔努加,11月擊退南軍的反擊。

1864年,北方最高統帥採用新的戰略方針,在東、西兩線同時展開強大攻勢 。在東線以消耗敵人力量為主要目標;在西線用強大兵力深入敵方腹地,切斷「南部同盟」的東北部與西南部的聯系。

1864年9月,謝爾曼將軍摩下的北軍一舉攻下亞特蘭大,兩個月後開始著名的「向海洋進軍」,在進軍中徹底摧毀了敵人的各種軍事設施,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經濟力量,使南方經濟陷於癱瘓。在東線,格蘭特將軍統率北軍把敵軍驅逼到叛亂「首都」里士滿附近。

1865年初,奴隸紛紛逃亡,種植場經濟瀕於瓦解。北方海軍實行的海上封鎖,幾乎斷絕了南方與歐洲的貿易。同時,南方內部也出現反對派,許多小農加入「聯邦派」從事反戰活動。南方逃兵與日俱增。糧食及日用品匱乏。

1865年4月9日,李的部隊陷入北方軍隊的重圍之中,被迫向格蘭特請降。南北戰爭終止。美國恢復統一。

(3)50年代美國為什麼反工業革命擴展閱讀:

一、美國南北戰爭簡介

南北戰爭(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國內戰),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內戰,參戰雙方為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戰爭以南方聯盟炮擊薩姆特要塞為起點,最終以北方聯邦勝利告終。戰爭之初,北方為了維護國家統一而戰,後來,演變為一場消滅奴隸制的革命戰爭。

南北戰爭是工業革命後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在此期間確立了戰術、戰略思想、戰地醫療等現代戰爭的標准。參戰的350萬人中絕大多數為志願兵。戰爭造成75萬士兵死亡,40萬士兵傷殘,相關協會估計陣亡人數可能更多,不明數量的平民也遭到波及。

南北戰爭給當時的歐羅巴觀察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卡爾·馬克思說,南北戰爭代表了軍事史上絕無僅有的大戰爭。南北戰爭具有極偉大的、世界歷史性的、進步的和革命的意義。

二、美國南北戰爭背景

19世紀工業革命傳到美國,美國經濟迅速發展,同時美國獲得了西部的大片領土,在西部接連成立新的州。每當新州成立之際,就在該州內發生容許或禁止奴隸制存在的斗爭。北方資產階級和農民主張在新州內禁止奴隸制度,要求把新州確定為自由州。

南方奴隸主則力圖把奴隸制擴大到西部,主張把新州確定為容許奴隸制存在的州,奴隸主利用其在國會及政府中的統治地位,連續取得勝利,激起北方廣大人民的憤慨。

由於南北雙方奉行的政策不同,使得宗教界也出現了嚴峻的考驗,北方的教會對於聖經的理解把握得更加靈活,不斷設法通過對聖經的詮釋對解放黑奴加以辯護。在南方的教會領袖如:羅伯特·劉易斯·達布尼(羅伯特劉易斯達布尼)使用加爾文宗的思想為奴隸制,和南方脫離聯邦的行動提供了看似合理的理論依據。

因為南北的分歧,使得教會間互不信任、互相抨擊,而導致了教會的分裂。長老會早在1837年早已分裂,這除了種族問題其它的事件使得分裂更為復雜化。而衛理公會及浸信會也在這一波風暴中分歧的相當嚴重。

三、美國南北戰爭結果

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內戰,參戰雙方為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戰爭最終以聯邦勝利告終。戰爭之初本為一場維護國家統一的戰爭,後來演變為一場為了黑奴自由的新生而戰的革命戰爭。

南北戰爭是工業革命後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在此期間確立了戰術、戰略思想、戰地醫療等現代戰爭的標准。參戰的350萬人中絕大多數為志願兵。戰爭造成75萬士兵死亡,40萬士兵傷殘,相關協會估計陣亡人數可能更多,不明數量的平民也遭到波及。

南北戰爭的局限性在於林肯只是廢除了南方叛亂諸州的奴隸制,這些黑人雖然被解放了,但是並沒有獲得和白人一樣的權利。

四、美國南北戰爭影響

北方在戰爭中的勝利,在鞏固國家統一的同時確立了北方大資產階級在全國的統治地位。內戰消滅了奴隸制,從而為美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宅地法》的實施,加速了西部的開發,促成了農業資本主義發展中美國式道路的勝利。因而19世紀末美國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農業資本主義大國。

黑人在內戰後的重建時期仍受到多方面的歧視和種植場主的剝削,但在政治上取得公民權及選舉權,從奴隸枷鎖下解放出來。因此,美國內戰在美國歷史發展中是具有劃時代的影響。

五、美國南北戰爭評價

南北戰爭摧毀了奴隸制,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但較好地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維護了國家統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展掃清了道路,並為美國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奠定了基礎。

南北戰爭中工業革命帶來了軍事上的巨大進步,雙方使用了金屬彈殼和後裝填步槍作戰,使用鐵路和蒸汽船實現快速的兵力機動和集結,使用蒸汽鐵甲戰艦進行海戰,機械連發槍第一次投入實戰,特別是北方發展了製造標准化零件組裝武器的生產方式,大大提高了工業生產效率,推動了美國歷史上的進步。

Ⅳ 1945到1970年間美國發生了什麼事

五六十年代,是美國經濟空前發展的時期。工業生產年平均增長率50年代為4.0%,60年代為5.0%。1970年與1950年相比,美國工業生產增加了1.24倍,其增長的速度比受戰爭破壞嚴重的日本、義大利、聯邦德國、法國為低,但比英國為高,也明顯地高於美國兩次大戰之間時期的速度。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在戰時最高額的1945年是3552億美元。戰後略有下降,朝鮮戰爭爆發後重新上升,到1953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128億美元。此後連續上升,1960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5037億美元,人均收入達1883美元。60年代上升得更快。從1961年到1969年,經濟持續高漲。1965年的工業生產增長率達到9.9%。1970年國民生產總值高達9741億美元,人均收入增長了37.5%,為2579美元,被稱為「繁榮的十年」。作為美國經濟三大支柱的鋼鐵、汽車和建築工業,戰後仍然繼續發展。整個50年代,汽車銷售量年平均接近700萬輛,60年代則超過900萬輛。1940年和1970年之間,小汽車由2750萬輛激增到9000萬輛,由平均每五人一輛增至幾乎每兩人一輛。戰後蓬勃興起的石油、化工、天然氣、電子、航空和宇航、原子能等新興工業部門,發展更為迅速。化學工業增長的重要原因是用化學方法加工和生產一整批新工業品——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合成洗滌劑、葯物、殺蟲葯劑等的結果。30年代電子工業主要生產收音機和通信設備,其產值在1939年不過5億美元。戰時和戰後技術革命的結果,使1969年電子工業的產值接近150億美元。電視機的產量1947年是7000部,到1971年美國家庭擁有6300多萬部黑白電視機和2700多萬部彩色電視機,平均每兩個家庭有三部電視機。電視台從1946年的10個增加到1969年的673個。1954年,美國只有200部電子計算機,到1970年估計達10萬部。電子計算機和工業數據處理設備的銷售額連續20年創造新紀錄,1969年高達78億美元。家庭、辦公室和工廠消耗天然氣的價值,由1940年的8億美元增加到1969年的108億美元。煤氣公用事業成了龐大的工業,1969年資產達430億美元以上,比1940年增加了八倍。1970年,美國約有47條定期的國內、國際航空線,雇員30多萬人,總收入達85億美元。1948年,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的銷售額首次超過10億美元大關,到1968年,銷售額超過300億美元,雇員超過100萬人,其中半數是工程師和科學家。1969年「阿波羅十一號」宇宙飛船第一次載人登上月球。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美國農業巨大繁榮的時期。農場人均凈收入(按1960年美元計算)1940年為1714美元,1946年上升到3677美元,1970年達到4500美元。這個時期農業實現了高度的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良種化。在經營管理上實現了專業化、社會化。500英畝以上的大農場從1940年的26.5萬個增加到1969年的36.7萬個。這類農場在二戰開始時只佔1/25,此時已佔1/7。農業勞動生產率迅速提高。1950年,每個農民可供養15.5人,1960年增加到25.8人,1970年又增加到47.1人。1947~1970年間,美國農業人口減少了2/3,從占總人口比例的1/6降至1/20,而美國農畜產品卻居世界首位,1970年生產的玉米佔全世界的43%,大豆佔74%,動物油脂佔57.2%。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穀物輸出國。美國對外貿易和資本輸出也迅速擴大。1946~1950年的年平均出口額是118.29億美元,進口額是66.59億美元,順差51.7億美元;1970年出口額增至432.24億美元,進口額是399.516億美元,順差32.724億美元。戰後初期,美國出口貿易約占資本主義世界出口總額的1/3,但此後美國出口比重呈下降趨勢,1970年降為15.5%。1971年美國第一次出現外貿逆差。戰後,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資本輸出國,資本輸出急劇擴張。資本輸出總額從1938年的115億美元猛增到1970年的1555億美元(其中私人直接投資佔781億美元)。1960~1970年,美國僅從直接投資一項中就獲得623億美元的巨額利潤。五六十年代美國經濟發展迅速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世界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深刻地影響到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促進了老工業部門的技術改造和新工業部門的發展及一系列新工藝、新產品的涌現。科技革命大大促進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生產成本降低和產量增加。30年代工業生產率只增加約20%,1950~1970年則增加了94%。30年代農業每人每小時生產量沒有變動,但1940~1970年間增長率為430%。第二,國民經濟軍事化是這一時期美國經濟的一個突出的特點。50年代的朝鮮戰爭和60年代擴大印度支那戰爭,使國家長期保持高額的軍事開支,刺激了經濟,特別是與軍事有關的經濟部門的增長。第三,政府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資本的力量和國家的力量相結合,國家調節經濟和實行一些社會經濟改良,在一定時期中刺激了經濟的增長,緩和了經濟危機的發展。第四,這一時期美國工業生產的增長,是同壟斷資本利潤迅速增長、投資的日益擴大分不開的。美國公司納稅後的利潤1937年為52.8億美元,1947年為201.9億美元,1972年為546.2億美元,是戰前的十倍。利潤的膨脹引起了投資的擴大。美國私人企業固定資本投資按1972年價格計算,1951~1960年為597億美元,1961~1970年為928億美元。投資增加使再生產不斷擴大。此外,美國壟斷資本通過對外援助、對外投資和對外貿易,加強對外經濟擴張,掠奪別國的原料和燃料,傾銷過剩商品,轉嫁經濟危機,也是維持這一時期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然而,維持五六十年代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的諸因素,在資本帝國主義制度下也含有深刻的內在矛盾性。國民經濟軍事化和信用膨脹支撐了工業的增長,但又削弱了工業進一步增長的基礎,加劇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各種矛盾,引起經濟危機的頻繁爆發。在這20年中先後出現了四次經濟危機。1953年3月~1954年4月的危機是50年代的第一次美國經濟危機。1957年3月~1958年4月的一次危機和1960年2月~1961年2月的一次危機,前後相距不到兩年,是美國歷史上最短的一個周期。60年代擴大印度支那戰爭曾一度推遲了危機的爆發,出現了戰後美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經濟周期,即1961~1969年持續高漲104個月,但危機終於在印支戰爭高潮的1969年10月爆發。五六十年代的經濟危機,每次持續時間為8~14個月,工業生產下降8.1%~13.5%。經濟危機常同財政狀況惡化和美元危機交織在一起。早在1960年10月就爆發了第一次美元危機。倫敦市場上美元貶值,黃金價格上漲。世界各地隨之掀起一股拋售美元、搶購黃金的浪潮。美國藉助英格蘭銀行的支持,才平息了浪潮,渡過了難關。到1970年7月,又爆發了一場新的更為嚴重的美元危機。這時,美國的黃金儲備下降到102億美元,只及流動外債(510億美元)的1/5。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各國中央銀行向美國兌換黃金。年底,被迫宣布美元貶值7.89%,即法定兌換率由1盎司黃金合35美元改為合38美元。即使在繁榮的60年代,美國失業人口尚在300萬人上下,70年代後增加到400~500萬人。企業開工率經常嚴重不足。二、70年代的危機滯脹與80年代的發展1973年12月至1975年4月,美國發生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這是一場世界性的危機,它從英國開始,後來擴及美國、西歐和日本。危機期間,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生產下降了8.1%。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3.8%,國民生產總值下降了7.8%,全國失業人口達850萬,失業率為8.9%。這場危機的一個特點是物價持續上漲。危機期間,美國的消費物價指數上升了15.3%。1975年上半年危機渡過高潮後,美國經濟增長速度緩慢,出現了相對停滯的趨勢,出現了通貨膨脹的情況。西方經濟學界把這種現象稱為滯脹。在滯脹時期,經濟發展速度遠比五六十年代慢,而且行程曲折,沒有出現全面的經濟高漲。國民生產總值在1976年恢復到危機前最高點後,經濟增長率逐年下降。1971~1980年間國民收入的年均增長率僅為3.1%。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固定資本投資緩慢。在生產設備大量過剩的情況下,經濟復甦基本是靠消費性需求的增加,沒有出現大規模的生產性投資高潮。而固定資本投資不振,嚴重影響了經濟的增長速度。經濟滯脹導致大量失業人口的存在。1978年,美國有全失業人口605萬,遠高於危機前的數字。另一嚴重問題是通貨膨脹。五六十年代,資本主義各國採用凱恩斯學說,實行膨脹性金融政策,放鬆銀根,鼓勵投資與消費,並不斷擴大貨幣供應量。這一做法對防止危機、促進經濟發展起了一定作用。到70年代,遇到低增長、高失業的形勢,通貨膨脹日益嚴重,達到7%左右。美元在金融市場上的霸主地位也日漸喪失。1977年10月到1978年11月連續發生八次美元危機。1979年又一次出現搶購黃金的浪潮。年初每盎司黃金兌換218美元,到1980年1月21日一度高達375美元。1980年2月,美國再次陷入經濟危機。工業生產下降了11.8%,比1973~1975年那次危機下降的幅度小。但這次危機不是經歷繁榮之後出現的,而是在滯脹基礎上產生的,因而還是嚴重的。失業率上升到30年代大危機以來的最高峰,達到10.8%,失業人數達1200萬以上。通貨膨脹率達到兩位數字。危機持續了三年左右。70年代美國經濟長期陷於危機和滯脹之中,這是由國際和國內的各種因素促成的。其一是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不平衡的規律。西歐、日本經濟實力上升,美國逐漸喪失了戰後20年獨霸世界市場的優勢。1948年,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中所佔的比重達到53.9%,超過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總和,1970年下降到40.9%。1947年,美國出口占資本主義世界出口總額的1/3,1970年降到15.5%。在爭奪世界市場的斗爭中美國逐漸處於不利的地位。從1965年起,日本、聯邦德國、加拿大對美國的出口相繼超過了從美國的進口。第二,是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戰後時期技術革命所創造的某些新產品,生產量不斷擴大,使市場逐漸達到飽和,如家用電器、電子產品等;而另一方面有些新成果、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要形成巨大的經濟效益尚需要時間,還不能取代處於衰落中的傳統工業,對這些「夕陽」工業進行新技術改造還需時日。這種新舊交替變化調整中所表現的「停滯」現象,是和傳統的周期性危機有所不同的,它既是一種危險,但又是一種機遇,既有危機,又有轉機。第三,追求最大限度利潤的規律使美國資本向世界擴張,尋求廉價原料和廉價勞動力。美國國外資產從1950年的544億美元,上升到1970年的1655億美元,增長了兩倍多。但國內的傳統工業如汽車、鋼鐵等工業,由於工資高、利潤低,資本家不願投資進行更新改造,致使這些工業的勞動生產率增長緩慢,削弱了傳統工業的基礎和競爭力。第四,第三世界聯合開展維護資源的反霸斗爭。從1973年起石油輸出國組織開展「石油戰」,連續三次提價。1950年原油價格每桶1.71美元,1973年漲至5.11美元,1981年10月達到34美元的高峰。「石油戰」結束了有利於美國經濟發展的廉價石油資源時代,加劇了美國的能源危機。1970年美國進口石油11.57億桶,1977年上升到31.03億桶,為消費量的46.4%。石油是工業和農業的動力,石油漲價導致整個物價的上漲。第五,是美元霸主地位的喪失。戰後,美國憑借其絕對優勢地位,創建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金融貨幣體系,從中得到許多好處。但到70年代美元一再貶值,多次發生危機,這不能不對經濟滯脹發生影響。然而,70年代以來美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仍居世界首位。按1972年美元價格計算,1970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為10,750億美元,1980年為14,807億美元,十年期間增長了37.7%。國民收入按當年美元計算,1970年為7984億美元,1980年為21,214億美元。1983年,美國率先走出危機,經濟回升很快,打破滯脹局面。1984年的經濟增長率達到6.9%,是1951年以來美國的最高增長率。此後,增長率有所下降,但一直到1990年,經濟連續八年增長。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都有所下降。從道·瓊斯股票指數的變化也可以看出美國經濟的改善。危機前的1972年,道·瓊斯股票指數為1052,1982年降為776,1983年升為1287,超過危機前的指數。1987年突破2000,比1972年增長將近一倍。到1988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8,806億美元,比日本和西歐國家高出很多。美國經濟的這種迅速發展,使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再次得到加強。美國經濟問題依然很多。財政赤字、內外債務和外貿逆差居高不下。里根政府作出巨大努力來削減赤字,雖取得一些成果,但1987年仍有1476億美元的赤字。美國的國債則是有增無減,超過2萬億美元。對外貿易,在1975年還有順差91億美元,而此後則連年逆差。1980年為253億美元,1988年增為1374億美元。美國經濟日益受到西歐和日本的挑戰。壟斷資本統治的加強五六十年代,美國出現了一次規模空前的企業合並運動。戰前20年代有一次合並高潮,1920~1929年大公司合並的企業約7000個,1945~1954年大公司合並的企業僅為2929個,而在1965~1969年這五年就達8213個。1947~1972年,最大的100家公司在全部製造業資產總額和生產總額中所佔的比重,分別由39.3%和23%上升到47.6%和33%。1970年,最大的50家銀行佔有商業銀行資產總額的47.8%、存款總額的47.4%。過去的合並運動主要是橫向合並和縱向合並,而這次混合性合並逐漸成為主要的合並形式,即許多不屬於同一行業或同一生產程序的企業,甚至是業務上毫不相關的企業之間進行合並。到1970年,這種混合性合並佔全部合並企業數的87.8%,形成眾多的經營多樣化的聯合企業。如國際電話電報公司原來主要經營電信業務和製造電信器材,60年代以來合並了50多家與電信無關的公司,經營范圍擴展到麵包食品、人造纖維、住房建築、旅館酒吧、保險、投資基金、房地產、計算機、化學製品等。通用電氣公司合並了眾多企業後,產品達300種。從60年代起,越來越多的美國大公司加速合並大量國外企業,成為國際化壟斷組織即跨國公司。到1972年,美國壟斷組織已在國外擁有約8000家工業企業。國際電話電報公司是一個巨大的跨國公司,它的200多家子公司分布於60個國家,1969年占該公司資產總額的一半,占職工總數的72%,1970年占銷售總額的42%和純利潤的35%。隨著生產和資本集中的加劇,美國壟斷財團,即金融資本集團的勢力進一步加強。它們以所掌握的一批金融企業為核心,通過放款、互派董事、收購股票等方式,滲入工礦、交通運輸、貿易等部門,操縱國家經濟命脈,進而控制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洛克菲勒和摩根兩個東部老財團,不僅在美國居於統治地位,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壟斷財團。洛克菲勒財團靠石油起家,現擁有埃克森等七大石油公司,產量佔世界石油產量的四分之一。這個財團的金融中心是大通曼哈頓銀行,它打進軍火、化學、電器、電子、航空、原子能、鋼鐵、橡膠、公用事業等部門,至少控制了20多家資產各在10億美元以上的大公司。摩根財團的金融中心是摩根信託公司和銀行家信託公司,它在美國基礎工業及軍火工業部門一直佔有壟斷地位,在鋼鐵、電器、電子、汽車、化學、有色金屬等方面實力更為突出。1970年,洛克菲勒財團和摩根財團控制的資產達3742億美元,大約相當於美國其他16個大財團資產的總和,超過了英、法、聯邦德國和日本四國金融壟斷組織所控制的資產總額。在美國十大財團中,次於它們的有美洲銀行財團、芝加哥財團、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波士頓財團、梅隆財團、得克薩斯財團、杜邦財團和克利夫蘭財團,還有為數眾多的地方性財團如舊金山財團等。壟斷財團同國家政權的結合,進一步加強了它們對美國政治生活的控制。美國政府的對內對外政策,都要反映大財團,首先是洛克菲勒和摩根兩大財團的利益和要求。50年代艾森豪威爾上台是摩根和洛克菲勒爭奪妥協的結果,他的內閣是有名的「富豪內閣」。1961年民主黨人約翰·肯尼迪上台,是洛克菲勒財團實力增強的反映。後來約翰遜和尼克松先後入主白宮,則有南部和西部財團崛起的背景。歷屆政府的部長及高級官員,大多是與壟斷資本有密切關系的人。壟斷組織和政府機構的人員互換達到很大的規模,1967年7月到1971年12月,有1101名中高級軍官轉入私人軍工企業任職,同時各軍工壟斷組織領導人有232人進入國防部。美國壟斷資本與國家政權在經濟上的結合空前緊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有了高度發展。美國政府推行廣泛干預經濟生活的政策,保證壟斷資本的利潤,刺激生產的發展。一是政府增加采購和訂貨。政府用於采購商品和勞務的開支從1946年的275億美元增加到1960年的1003億美元,從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3.1%增加到佔19.8%,大部分是用於軍事采購。美國大財團壟斷了大部分軍事訂貨,這就保證了它們獲得壟斷高額利潤。二是擴大投資興辦國有企業和工程。國家從保證再生產的條件出發,對投資大、周轉時間長和利潤率低的一些基礎工業、交通運輸和公共事業等進行大量撥款。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國家佔到投資總額的60%左右。原子能工業、宇航工業等需要巨額資本,投資風險大,從一開始就由政府興辦。1950~1971年,原子能工業建廠投資由21億美元增加到100億美元。60年代後期,對宇航工業,國家每年耗費50多億美元。三是國家開支巨額的科研經費,保證壟斷資本集團獲得新技術成果和巨額利潤。僅軍事研究發展費用就從1960年的66億美元增加到1970年的125億美元,其中95%以上落入資金雄厚、技術先進的大軍火公司手中。研究取得成果,這些公司即可獲得新產品的專利權,得到一筆新的軍火訂貨,還可以將新技術用於其他產品的生產。如果研究失敗,費用則由政府報銷。四是國家通過財政、稅收、信貸、金融和勞動等經濟政策,調節國民經濟,影響再生產過程,應付經濟危機,調節勞資關系,保證壟斷資產階級的高額利潤。五是由國家與外國簽訂各種協定,成立各種經濟組織以及通過美援,以國家的力量推動私人資本和商品輸出,占據有利的銷售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幫助美國壟斷資本集團加強對外經濟擴張。另一方面,美國國內的反壟斷傾向和競爭機制也在強化。當代生產力的發展需要大中小企業並存,需要更能適應產業結構更新、易於滿足多樣化消費的中小企業。國際競爭的加劇也要求美國保持生產力發展的活力。因此,美國在戰後一直堅持1890年和1914年制定的反壟斷法,禁止有組織的反競爭安排,不允許任何一個企業或財團壟斷某部門的全部生產或銷售。1950年,又通過塞勒—凱維弗爾反合並法,禁止相互競爭的企業合並。1970年通過反托拉斯法修正案,規定因他人違背反托拉斯法而受害的個人和企業可以提出上訴,法院和聯邦貿易委員會應受理此事。

Ⅳ 根據課本內容的工業革命發生在美國的背景

工業革命[編輯]
美國內戰結束後,出現了一次巨大的經濟發展,這個過程通常被稱為工業革命。在這次工業革命中,美國的經濟迅速發展,並使得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工業國家。人口和勞動力戲劇性的從農村轉向城市,從土地轉向工廠,而更多的是,轉向服務行業。從今天的經濟學來看,公眾服務的提供這遠遠高於農業和製成品的提供者。有歷史學家認為工業革命的發展受益於內戰的推動,但更通常的看法是,美國經歷了一段長時期的經濟繁榮,而內戰則刺激了經濟發展。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和復雜化,數據統計揭示了在過去一個世紀一個劇烈的長期增長使得自己僱用變成為他人工作。美國的工業革命的另一個重要影響是促使了壟斷組織的出現。例如其中的美孚石油公司到它成立第一個托拉斯時,已經控制了全國90%的煉油業。托拉斯的出現引起了人們的反對,各種輿論要求政府對此採取行動。1874年-1885年間,眾議院曾提出30項議案,並於1890年通過了謝爾曼反托拉斯法。
叛亂的南部各州 重新加入聯盟的日期
田納西州 1866年7月24日
第一軍區 弗吉尼亞州 1870年1月26日
第二軍區 北卡羅來納州 1868年6月25日
南卡羅來納州 1868年6月25日
第三軍區 喬治亞州 1870年7月15日
亞拉巴馬州 1868年7月14日
佛羅里達州 1868年6月25日
第四軍區 阿肯色州 1868年6月22日
密西西比州 1870年2月23日
第五軍區 路易斯安那州 1868年6月25日
德克薩斯州 1870年3月30日
美國沒有任何
工業革命發生
的條件

Ⅵ 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對美國的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對美國的影響:

1、第一次工業革命使美國的生產力大大提高,市場上的商品越來越豐富,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

2、美國獨立。英、美、俄、德、意等多個國家先後的革命、改革,拉開了歐美實惠工業化及現代化進程,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3、在美國的社會構成中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19世紀30、40年代,工人運動興起。

4、美國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技術傳播到各地,沖擊著舊制度、舊思想,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加快了對西部的開拓和國土的擴張。

5、加快了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東方從屬於西方,美國作為資本主義大國逐漸興起。

6、埋下了美國南北戰爭的種子,南方的蓄奴州愈發無法趕上北方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生產力,南北脫節和分離愈發嚴重。

第二次工業革命對美國的影響:

1、南北戰爭後,政治的統一和穩定、聯邦政府的政治和經濟改革,為美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經濟的騰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美國工業跳躍式發展和企業的大型化、集中化,為第二次工業革命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3、美國在學習和引進歐洲最新科技成果的同時,大力開展應用研究,並在尖端領域有所突破,從而使美國的應用科學和工藝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美國資產階級為了奪取競爭的優勢,闖出了一條具有美國特色的科技發展之路。

(6)50年代美國為什麼反工業革命擴展閱讀:

1、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背景:

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確立,為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英國資產階級統治一方面積極發展海外貿易,進行殖民統治,積累了豐富的資本。

擴展了廣闊的海外市場和最廉價的原料產地。另一方面,進一步推行「圈地運動」,獲得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蓬勃發展的工場手工業。

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知識,增加了產量,但還是無法滿足不斷擴大市場需要,於是,一場生產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18世紀60年代,在英國的資本主義生產中,大機器生產開始取代工廠手工業,生產力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歷史上把這一過程稱為「工業革命」。

2、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背景:

19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自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進展,1870年以後,由此產生的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次不窮。

並被應用於各種工業生產領域,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蓬勃興起,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Ⅶ 美國獨立戰爭與第一次工業革命有沒有關系急!!!

是有一定的關系的
原因是 美國內戰(獨立戰爭)是蒸汽時代以來所爆發的第一次大戰。它的根源與工業革命對這個年輕國家的影響有著密切的關系。工業革命影響了美國的「生產力」,同時也導致了「生產關系」的變化,最後,便在兩種經濟體制的社會之間引起了戰爭,即美國北方居民和南方居民之間的戰爭。當時,美國的北方人是堅定的民主主義者,他們主要是以農業和商業為生;而南方人還具有一種貴族式的思想,他們的生活仍然是封建式的,種植園由奴隸耕作。

Ⅷ 美國工業革命帶來的負面影響

工業革命與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在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性成就的同時,
由於片面地把自然當作征服的對象,也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一方面是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全球性的環境污染與生態危機,
另一方面對自然資源無節制的開發利用不僅是寅吃卯糧甚至已經到了竭澤而漁的地步。
如果說寅吃卯糧、竭澤而漁必然給未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不利影
響的話,那麼,嚴重的環境污染與生態危機則
可以說是對於當前人類的存在產生了直接的威脅。

在人類活動中生產是與環境發生作用最頻繁、最密切的部分。
環境問題是指人類活動給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和污染這兩大類。
環境問題貫穿於人類發展的整個階段。
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由於生產方式和生產力水平的差異,
環境問題的類型、影響范圍和程度也不盡一致,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自人類出現直至工業革命為止,是早期環境問題階段;
從工業革命到1984年發現南極臭氧空洞為止,是近現代環境問題階段;
從1984年至今為當代環境問題階段。
十八世紀興起的工業革命,既給人類帶來希望和欣喜,
也埋下了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潛在威脅。西方國家首先步入工業化進程,
最早享受到工業化帶來的繁榮,也最早品嘗到工業化帶來的苦果。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環境公害事件」層出不窮,
導致成千上萬人生命受到威脅,甚至有不少人喪生。
當前世界環境問題主要包括氣候變化,
臭氧層破壞、森林破壞與生物多樣性減少、大氣及酸雨污染、
土地荒漠化、國際水域與海洋污染、有毒化學品污染和有害廢物越境轉移等。
由此,人們逐漸認識到,治理環境問題已刻不容緩。
自1972年聯合國召開了人類環境會議以來,
人類為保護「唯一的地球」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992年6月,聯全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
通過了《21世紀議程》,這是一個廣泛的行動計劃,
涉及與地球持續發展有關的所有領域,給各國政府提供了至21世紀來的行動藍圖。
因此,各國必須制定和組織實施相應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計劃和政策,
以迎接人婁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

Ⅸ 第一次工業革命對美國的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對美國的影響

1.第一次工業革命使美國的生產力大大提高,市場上的商品越來越豐富,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
2.美國獨立。英、美、俄、德、意等多個國家先後的革命、改革,拉開了歐美實惠工業化及現代化進程,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3.在美國的社會構成中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19世紀30、40年代,工人運動興起;
4.美國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技術傳播到各地,沖擊著舊制度、舊思想,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加快了對西部的開拓和國土的擴張;
5.加快了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東方從屬於西方,美國作為資本主義大國逐漸興起。
6,埋下了美國南北戰爭的種子,南方的蓄奴州愈發無法趕上北方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生產力,南北脫節和分離愈發嚴重。

Ⅹ 美國60年代反戰運動的原因

1、20世紀前期的學生運動為60年代的學生運動提供了諸多遺產;自進步主義時代以來歷經「新政」和「公平施政」改革,追求進步意識已普遍深人人心;

2、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戰後冷戰在美國的多重效應;高等教育的變化與觀念沖突;新文化批評與新英雄的涌現;等等,所有這些方面,作為工業社會向後工業社會轉型所形成的矛盾的表徵,匯成新一代反叛青年的校園與街頭政治破土而出的多重活水源頭。

建構在深厚社會理想主義價值觀之上的悠久的激進社會批判傳統為60年代學生運動提供了獨特的民族文化土壤。

(10)50年代美國為什麼反工業革命擴展閱讀:

1963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播放/美軍士兵虐待俘虜的鏡頭,震驚全國。1964年爆發了部分新的界人士支持華盛幀反越戰的」五二不威運動」。1965年,《壁壘》月刊連續載文揭露政府對越政策上的佞略性動機,,同年8月,哥倫比亞廣播公4播放」火燒錦的也」的錄像,批評美軍的小人道行為。

同年12月,《紐約時報》索爾茲伯里采也河內,發出一系列報道說明美軍空襲的低效能。1967年,美國各大報在報道越南戰爭問題上的基調從懷疑開始轉向肯定地認為美同不能獲勝,1968年,美軍包序1越南南方的美萊村,殺死包括兒童在內的村民567人,被隨軍攝影帥拍成電影後在美同各大電視台播放,激起了」向華盛頓進軍」的反戰小威運動。

1969年5月和11月,《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時代》雜志、《新聞周刊》等報刊的記者、編輯參加戰遊行示威。1970年5月,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學生總罷課爆發,多所大專院校的師生罷課罷教參加反戰運動,10多萬學生涌人華盛頓進行抗議.美閏各大新聞機構再度掀起抨擊侵越政策的高潮。1973年美軍全部撤出越南。

閱讀全文

與50年代美國為什麼反工業革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涌汽車站在哪裡 瀏覽:230
汽車大屏導航如何換主題 瀏覽:687
深圳普聯科技園在哪個工業區 瀏覽:669
山東工業聯盟對企業有什麼好處 瀏覽:810
寶馬325i什麼意思 瀏覽:360
汽車哪些地方要潤滑油 瀏覽:918
2021款奧迪a6l怎麼換空濾 瀏覽:611
汽車拋錨了需要多久能修好 瀏覽:558
奧迪a3丐版上路要多少錢 瀏覽:327
2012奧迪一般買什麼保險 瀏覽:769
工業通風如何治理環境污染 瀏覽:420
奧迪ESP哪些部件組成 瀏覽:194
寶馬760的引擎蓋如何打開 瀏覽:566
英國發展重工業花了多少年 瀏覽:102
汕頭生平工業區在哪裡 瀏覽:424
攜帶型工業顯示器什麼品牌的好 瀏覽:566
國際工業展覽會什麼時候 瀏覽:268
賓士卡車原廠發動機v6多少錢 瀏覽:246
寶馬刀鋒鑰匙拆卸怎麼安回去 瀏覽:87
20款寶馬120中央扶手怎麼拆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