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是如何擺脫一窮二白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中國擺脫一窮二白,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時代,是從我們國家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以及改革開放這些重大舉措當中開始的。
B. 中國近代以來工業化歷程
1、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時期
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外資企業的刺激和洋務派創辦工業的影響下,中國出現了第一批由私人投資的近代工業。著名企業有:上海發昌機器廠、廣東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等。
2、近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時期
從甲午戰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民族工業的發展出現了第一個高潮。甲午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加強對華資本輸出,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的自然經濟,為民族工業的發展創造了客觀條件。
3、近代民族工業的進一步發展時期
1912年~1922年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出現了一個「短暫的春天」,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一戰期間,歐洲各帝國主義國家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4、近代民族工業的顯著發展時期
1927年~1936年,南京國民政府同前期,近代民族工業又出現了一個短暫發展時期,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運動一浪高過一浪,廣大群眾抵制洋貨,提倡國貨的行動。
5、近代民族工業陷入困境時期
20世紀30年代後期至40年代末,近代民族工業陷入困境,日益萎縮。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空前野蠻的洗劫和破壞使淪陷區民族工業受到毀滅性打擊;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極大地破壞了經濟發展;國民政府的惡性通貨膨脹政策,使民族工業遭到致命的打擊。
(2)中國是如何從一窮二白到工業化的擴展閱讀:
清朝晚期中國民族工業步履維艱、發展緩慢的社會原因:
1、資本主義列強依仗在中國攫取的特權和利用他們的雄厚強大的資金、技術優勢,壓制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2、腐敗政府徵收高額厘金、各級政府敲詐勒索等因素,又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使民族工業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3、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充分和資產階級領導的社會變革的挫折,使中國的民族工業難以獲得真正的獨立發展。
C. 新中國是如何實現向社會主義工業化
新中國的現代化,主要包括經濟上的工業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上的科學化和理性化等三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其核心是工業化問題。
新中國工業化的發展歷程:
1、過渡時期(1949—1956年):新中國通過沒收官僚資本,建立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平抑物價,統一財經;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先合理調整後社會主義改造;超額完成一五計劃等措施使新中國的工業化全面起步。2、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56-1966年):基本建設投資近千億元,石油電力工業發展迅速,交通運輸業也有較大發展,但「大躍進」三年造成了我國工業的畸形發展。③文革時期(1966-1976年):受「階級斗爭為綱」的影響,除交通運輸業外其他均處於倒退的局面,新中國工業出現了嚴重挫折。④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1978年以來):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決策,為我國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農村中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城市中企業管理體制和所有制結構的變化,沿海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開辟,推動了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從而大大加速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進程。
D. 簡述我國建國70年以來的主導產業轉換過程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工業化進程進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時期,積極探索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工業化道路,工業化的戰略重心逐步轉向在配置資源中發揮市場作用、低成本出口導向、建設開放型經濟、基於產業演進規律不斷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以市場化改革為維度,這個時期經歷了1978年—1993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向探尋階段、1994年—2013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構建完善階段,以及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新時代這三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由於前期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引領農業迅速發展,後期城市改革推進輕工業迅速發展,這一階段呈現出矯正計劃經濟時代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造成的結構失衡的特點。
在第二階段,伴隨著居民消費重點轉向耐用消費品,這一階段體現出重化工主導的特徵,促進了經濟結構快速升級,同時經濟的外向性極大提升,出口導向工業化戰略取得巨大成效。2003年中國明確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
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戰略。
在第三階段,中國的工業化戰略更加強調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發展,更加強調滿足創新驅動、包容和可持續的工業化要求,中國經濟呈現出增速趨緩、結構趨優和動力轉換的「新常態」的特徵,中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逐步轉向高質量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取得巨大成功,中國成為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的經濟大國,國內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3679億元達到2017年的82712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1979年—2017年平均增速達到9.5%。
以2010年不變價美元計算,中國經濟總量在世界佔比從1978年的1.8%提高到2017年的15.2%,1979年到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了18.3%,2013年到2017年的平均貢獻率更是達到了28.1%,超過美國11.5個百分點。
1979年到2017年三次產業平均增速分別為4.4%、10.7%和10.5%,第二產業發揮了龍頭帶動作用;貨物進出口總額從1978年的355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78101億元,平均增速達到18.6%,2017年實際利用外資1310億美元,累計使用外商直接投資超過2萬億美元。
2017年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395億美元,對外投資總額達到1.9萬億美元,對外開放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十分突出。新中國成功開啟並快速推進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進程,具有偉大的世界意義。
其一,新中國的工業化,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工業化。70年工業化進程的成功推進,無疑對整個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巨大。
其二,伴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中國的工業化進程為後發國家提供了新的工業化經驗,促進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產業升級、經濟發展和工業化水平的進一步提升,這對世界工業化進程的推進意義巨大。
其三,新中國開啟並成功推進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的工業化道路,在國家主權完整和堅持共產黨領導的前提下,有效推進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成功解決了計劃經濟體制下社會主義工業化模式存在的問題。
糾正了蘇聯不曾解決的重工業化優先發展戰略造成的經濟結構失衡弊端,不僅對世界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作出重大貢獻,也對當今世界主流經濟學的創新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從落後的農業國到世界性工業大國——70年工業化進程取得了輝煌成就
70年來的工業化進程,給中國這個古老國度帶來了歷史性巨變,中國的工業化水平實現了從工業化初期到工業化後期的歷史性飛越,中國的基本經濟國情實現了從落後的農業大國向世界性工業大國的歷史性轉變。中國已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征程上邁出了決定性的步伐。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快速推進了工業化進程,實現了從工業化初期到工業化後期的歷史性飛越。工業化是發展經濟學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指由一國工業增長引起的、體現為人均國民收入水平增加和經濟結構高級化的經濟發展和經濟現代化過程。
基於發達國家經驗,經濟學中的工業化理論一般把工業化進程劃分為前工業化、工業化初期、工業化中期、工業化後期以及後工業化五個階段。關於中國的工業化進程,近些年大多數研究籠統地指出中國處於工業化中後期。
基於對工業化內涵的基本理解,我們利用人均GDP、三次產業產值比例、製造業增加值占總商品增加值比例、人口城市化率、第一產業就業占總體就業比重五個指標並賦予不同權重,取發達國家這五個指標在不同工業化階段的經驗數值范圍作為標准值,構造了工業化水平綜合指數。
基於對工業化水平指數多年連續跟蹤計算,我們發現,2011年以後中國工業化水平就進入了工業化後期。中國進入工業化後期與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時間節點大體一致。基於工業化規律,在工業化後期經濟體的產業結構將由重化工主導轉向技術密集型主導。
經濟增速也相應地將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速增長,這與近些年中國經濟運行所呈現出的經濟發展新常態特徵——增速趨緩、結構趨優、動力轉換——基本一致,說明中國的確已步入工業化後期階段。進一步地,我們基於工業化水平綜合指數預測。
到2020年中國會基本實現工業化,再經過10年到20年的工業化深化過程,到2035年中國將全面實現工業化。經過70年工業化進程步入工業化後期並即將全面實現工業化,新中國的工業化速度是令人驚嘆的。一個大國要從工業化初期步入到工業化後期。
即使獲得成功也往往需要上百年時間,考慮到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經濟整體上還處於工業化初期階段,實際上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從初期到後期僅經歷了40年左右時間。雖然一般而言,後發國家在追趕實現工業化進程中一般都會在工業化中期有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
但能夠保持40年接近兩位數增長的大的經濟體,在人類歷史上還沒有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這種輝煌的歷史成就無疑是值得驕傲的。
(4)中國是如何從一窮二白到工業化的擴展閱讀:
伴隨著快速的工業化進程和工業化階段的飛躍,中國的基本經濟國情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大國轉變為世界工業大國,當代人見證了一個千年文明古國是如何發展成為世界性工業大國的。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全國人口為5.42億,其中農業人口有4.84億。
當時農業和傳統手工業收入占國民收入比例接近90%,人均國民收入不足印度的一半,也遠低於亞洲平均水平,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在世界的份額可以忽略不計,當時的基本國情就是「一窮二白」落後的農業大國。
今天的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產出國,非農產業增加值佔比已超過90%,主要工農產品產量大都居世界前列,糧食、油料、肉類、原煤、水泥、粗鋼、鋼材和發電量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500多種主要工業品中有220多種產量位居全球第一。
E. 闡述新中國建國後最初29年在艱難中開始探索中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意義,寫一篇500字的分析,怎麼寫
新中國成立後,以毛澤東為領導的黨中央在選擇工業化道路時對兩種工業化道路進行了比較分析,結合中國當時發展的情況和所面臨的國際環境,在借鑒蘇聯經驗和綜合各方面的考慮基礎上,最終確立了一條以重工業為主導,優先發展重工業,兼顧農業與輕工業的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從建國初期我國的基本國情來看,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的選擇有其歷史必然性。
一、建國後的政治經濟狀況不允許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
1.小農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佔有很大比重
中國的仁人志士經歷一百多年的探索,最終建立起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基礎十分薄弱,「一窮二白」是當時中國社會經濟基礎的真實寫照。土地改革之後,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合作組織形式主要是互助組,初級形式的農村生產合作社數量還極少。舊中國當時存在的是大量農民和小手工業者所建立起來的小生產經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農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70%,而工業只佔到30%。由於長期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下,中國工業的發展十分緩慢且工業體系很不完整。農業在中國產業結構中不僅比重較大,而且民展極為落後。由於國民政府長期濫發紙幣,造成物價飛漲。經濟形勢極度緊張,加之落後的農業,新中國繼承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新成立的中國總體而言還是一個農業國,如果不盡快實現向先進工業國的轉換,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也就相應地無法得到鞏固。工業化不可能建立在分散、落後的小農經濟基礎上,而只有選擇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促使農民和小生產者走向聯合,採用先進的生產形式,才能為工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基礎。
2.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比重較大,資本主義經濟比重較小
F. 中國近代工業化的歷程是什麼樣的
1840年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入侵中國,在中國設立工廠,是中國近代工業之始。這時期的外資工業主要是為外商對華貿易服務的。從1843~1894年,外國在華一共設立了191個工業企業,其中116個屬於船舶修造業和絲茶等出口商品加工工業。外國在華工業投資,據估計到1894年止約近2000萬元,而投放到船舶修造和出口加工兩項的便達1500萬元,占總投資額的75%。其餘75家工廠分別屬於印刷、食品加工、水、電、煤氣、火柴、服皂、制葯、造紙、木材、玻璃、水泥等行業,共擁有資本約500萬元,大多規模狹小。
外國在華創辦工業後20餘年,清政府開始創建用機器生產的工業。從1861~1894年,清政府一共經營了21家軍用工廠(包括一家船廠),所費資金從低估算在5000萬兩左右。其中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和湖北槍炮廠,規模較大,設備比較齊全,是中國近代工業創建時期的大型工廠。軍用工業是非商品生產企業,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聯系不甚密切,但它促進了19世紀70年代民用工業的興起。到1894年甲午戰爭前夕,由中國人自辦的工業企業大抵有船舶機器修造廠27家,機器繅絲廠約113家,機器綿紡織廠8家,其他輕工業工廠47家,共約195家。其中多數規模很小,資本額不詳,有不少甚至在籌建期中或投產後不久便告歇業。設備比較完備的企業大多為官辦或官督商辦企業,如上海機器織布局、武昌織布官局和蘭州織呢局(見彩圖)等。商辦工廠如陳啟源經營的繼昌隆絲偈為華南繅絲業的發展起了引導作用;商辦船舶修造廠大多是從原來手工作坊基礎上添置一二部車床發展起來的,而到80年代逐步發展到修理和製造繅絲車和軋花機。以上近代工業的創辦,也標志著中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逐步確立。
G. 中國的工業體系哪來的
49年之前的部分,主要就是東北的重工業。其他你說國民黨黃金十年搞的什麼什麼,其實幾乎可以忽略的,因為本來就沒有什麼,打仗加掠奪之後更沒有什麼了。新中國建立後百分之八十都在在東北,廣大的華北華東內地可以說是什麼都沒有。
工業化里最關鍵的是把農業人口變成工業人口,這是最難的。
以前有地主,農民的余糧被地主剝削,然後地主拿來向手工業者與商人換奢侈品。這樣是沒辦法工業化的。土改之後地主階級滅亡,余糧大家平攤了,每個農民都可以拿來向手工業者換一些高級些的商品,普遍提高了生活水平,但是這樣同樣也是沒辦法工業化的,所以必須搞社會主義改造。這就是有些人眼中解放後農民生活也沒怎麼提高的原因。但如果不是這個原因,中國是沒辦法工業化的。
社會主義改造之後,確定了城鄉二元格局。讓城市的手工業者商人知識分子還有曾經從屬於買辦與洋人的苦工能夠留在城市裡,成為第一批工業化的人口。國家有低價把農民的余糧徵收了,往城市裡發。這就是糧票的原因,國家給市民發糧票是意味著你可以有這么多低於市場價的糧食買。如果你不夠吃,去自由市場買也行,就是貴。這是有些人眼中中國糧食緊缺的象徵,事實上當時確實也是緊缺。但如果不是這樣,工業化速度不會那麼快。因為要讓人們快速脫離農業到城市,所以一定要有原始資本。英國法國是殖民戰爭里從落後地區搶過來的,日本是甲午海戰從中國搶過來的,而中國和蘇聯的這個原始資本是從自己農民手上剝削出來的。以前地主剝削去的,現在就讓城市工業階級剝削去。這就是所謂的剪刀差。我們沒有殖民地也沒有掠奪,戰爭賠款都沒要,一窮二白,只能靠這個了。但是等工業體系完備後可以反哺農業,這是後話。舊中國的城市就是一些洋人與買辦集中的地方,還有商人與手工業者,不是西方那種工業化形成的城市。如今,城市開始向真正的工業化城市轉型。
工業分為輕工業與重工業,重工業是造機器的,生產工業的工業。英國法國是從輕工業開始,幾百年走完了工業化的路。德國日本後起國家,沒有殖民地需要搶所以必須要軍國主義,軍事工業都是重工業。為啥二戰後日本gdp不如中國高卻發展這么快?因為人家二戰前是造飛機造航母的,重工業底子在。中國gdp都是農民堆出來的。蘇聯就不用說了,工業化時候搶本國農民的口糧,趁著大蕭條時期去各國狂買重工業機器,七年時間完成超級工業化,堪稱世界紀錄,不過農民很慘就是了。中國一開始是學蘇聯的,全力發展城市重工業,鋼鐵石油機床煤礦鐵路。因為這些造出了機器可以進一步又發展工業。不過一五計劃後開始調整了,毛澤東認為不能只顧著重工業,要多顧及一下輕工業和農業,顧及一下要讓人民切實能感覺到生活水平在提高。他的十大關系就是專門講這個的。
然後就是大躍進與人民公社化。蘇聯的超級工業化忽略了工人階級的主體性,而毛澤東想重建這種主體性。大躍進概括說來就是放權,打破中央集權統一計劃,打破集中在城市的工業格局,打破集中在重工業的格局,讓人民公社就地工業化,建立自下而上的體系,把中國變成邦聯制一樣的國家。從大躍進到朱鎔基改革,中國中央政府一直很窮。
接著大躍進失敗了。第一是由於農業發展還不飽和,農村剩餘勞動力不多。第二是農村就地工業化水平差,全是大煉鋼鐵的廢鐵。第三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真正實現放權,打破中央集中體制後取而代之的是地方官僚體制。所以自然災害死了這么多人。如果是一五時期的中央集權或者今天的大政府,自然災害斷然死不了那麼多人。所以毛主席一是要恢復原有生產方式調整鞏固提高,二是准備找官僚主義算賬。
文革動亂一定減緩了工業化,但是遠沒有到崩潰邊緣。你去查各種資料,70-75增長比80-85怎麼都是要快的。70年代完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從鋼鐵煤礦發電水泥,還有鐵路網與工公路網,衛星上天輪船下海。水平不高但是是完整的,門類齊全,可以自力更生。這就和所謂四小龍四小虎有天壤之別。70年代西方已經判定中國是世界第七大工業國了。從五十年代完全農業國,到七十年代衛星上天,感覺中國工業化速度也算是奇跡,大約世界第二,僅次於蘇聯,略高於日本德國美國,遠高於英法。四小龍並非真的完整工業體系,不予考慮。
八十年代,工業體系完成之後開始反哺農業。化肥和雜交水稻廣泛推廣,而鄧總設計師卻在這時候選擇廢除人民公社。事實上糧食產量和共有私有無關,幾乎只取決於技術。中國兩千年一直是私有農田,怎麼不見糧食增產,怎麼災害之年大逃荒?增產只是因為工業化完成,與私有田無關。這時候農村才開始真的有剩餘勞動力,可以完成大躍進時候想的就地工業化。但是鄧小平取消了人民公社。一個村幾百剩餘勞動力變成了一個家一兩個剩餘勞動力,沒法就地工業化了,就只能開始向城市流動進一步推動城市工業化。效果見仁見智,有人說不包產到戶現在城市不擁擠,農村都有產業都是華西村,沒有破敗的農村與三農問題。有人說人民公社鄉鎮企業大多初制濫造,最後全部被淘汰,城市發展也跟不上,沒有國際競爭力,也只能像是拉美一樣慘遭去工業化與中等收入陷阱。沒發生的事情誰都不好說。
70年代西方世界滯漲,蘇攻美守。八十年代裡根開始全球化,第三世界在50,60年代建立的民族工業幾乎全部滅亡。中國靠完整的工業體系扛住了,不過也損失了許多自主的產業,比如四人幫的大飛機運十,70年代大概有波音707的初代水平,就這么沒了。前三十年靠著醫療衛生系統,掃盲運動,造出來的大量健康長壽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成為國際代工廠。美國獲得了廣闊市場之後經濟強勢復甦,反殺蘇聯。非洲拉美等地方在全球化之後迅速表現出去工業化的趨勢,經濟停滯不前,最後淪為原材料出口國。就連蘇聯都不能免除這個命運。四小龍靠著個別門類代工的比較優勢快速發展。中國經歷八十年代初倒退與高通脹,不好說是損失了寶貴的自主產業還是淘汰了差的東西,之後逆風崛起,靠著完成的工業體系與龐大的工業人口,終於在2010成為了世界第一大工業國,開始反過來與西方爭奪市場。到互聯網時代終於碰著了美國的腳後跟,下一個時代開始考慮超車。
以上就是大概能夠想到的過程。
H. 中國是如何實現工業化的
新中國的現代化,主要包括經濟上的工業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上的科學化和理性化等三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其核知心是工業化問題。
新中國工業化的發展歷程:
1、過渡時期(1949—1956年):新中國通過沒收官僚資本,建立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平抑物價,統一財經;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先合理調整後社會主義改造;超額完成一五計劃等措施使新中國的工業化全面道起步。2、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56-1966年):基本建設投資近千億元,石油電力工業發展迅速,交通運輸業也有較大發展,但「大躍進」三年造成了我國工業的畸形發展。③文革時期(1966-1976年):受「階級斗爭為綱」的影響,除交通運輸業外其他版均處於倒退的局面,新中國工業出現了嚴重挫折。④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1978年以來):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決策,為我國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農村中權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城市中企業管理體制和所有制結構的變化,沿海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開辟,推動了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從而大大加速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進程。
I. 中國工業化演變過程
中國工業化發展路徑的演變歷程_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績效與路徑研究
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根植於我國的工業國情和科技國情,與發達國家或新興國家相比,有著巨大的差異。這就構成了研究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路徑的獨特起點。也只有弄清楚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起點,才可能設計出符合我國實際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律的具體路徑。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是我國工業化演進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地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延續了工業化發展的路徑,是在已有工業化成果基礎之上的再發展。因此,探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路徑有必要深入考察我國工業化發展的歷程。從發展路徑特徵上來看,我國工業化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起步階段、重啟階段、飛躍階段和轉型階段。這四個階段各有其自身的發展特徵,都在不同階段為我國工業化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1)建國初期的工業化起步階段
建國以後,我國走上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但與此同時,與同期世界主要國家相比,我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1949年的國民經濟總產值中,工業產值只佔10%;在製造業產值中,使用機器的工業產值只佔27%。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在全面模仿蘇聯模式的背景下我國開始系統地建設社會主義工業。雖然我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並且1978年之前內外環境也不夠穩定,但是全國各族人民仍然排除萬難,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初步建立了現代化的工業體系,為日後進一步的工業化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一階段我國工業發展的路徑特徵為進口替代戰略和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其中進口替代戰略是發展中國家普遍選擇的工業發展模式,旨在通過限制工業品的進口來保護本國幼稚工業的發展,以保障產業鏈的完全發育。但我國進口替代戰略除了經濟發展方面的考慮之外,也與當時的國際政治環境有關。一邊倒的外交政策,使得我國全面學習蘇聯,客觀上限制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蘇聯在我國進口國中的壟斷地位,反而加重了對外經濟的依賴和風險。
也正因為全面學習蘇聯經驗,我國也開始以國有企業為載體,優先發展重工業。建國初期,我國通過計劃經濟體制集中社會資源,雖然快速構建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但是計劃經濟束縛供給和創新的弊端也很快顯現出來。對於要素配置的全面行政干預造成我國經濟缺乏活力,供給增長遠遠落後於需求發展,短缺成為經濟的常態。另一方面,資本品的稀缺和工業發展訴求的矛盾還造成了對工資、利率和匯率等價格的全面管制,人民生活水平長期得不到顯著改善,社會矛盾不斷累積。而在工業生產方面,國有經濟佔有壓倒性優勢,但是由於生產效率低下,缺乏核心技術,造成我國工業產品在規模擴張的同時,質量難以保證。如我國只能生產粗製鋼鐵,精製鋼仍需要進口。這就造成了一方面我國鋼產品大量積壓,另一方面又需要大量進口的局面。
總結1949—1978年我國工業發展的路徑特徵為:趕超戰略下的重工業優先發展與進口替代。這一路徑選擇造成我國在構建起完整工業體系的同時,卻無法掌握核心的生產技術,國民經濟結構嚴重失衡,資源配置缺乏效率,諸多工業生產問題亟待解決。
2)改革開放之後的工業化重啟階段
改革開放使得我國全面調整了發展戰略。我國的工業生產也得以迅速恢復,並且初步實現了輕重工業的協調發展。尤其是該時期還確定了漸進式改革的發展戰略,從擴大國有企業自主權入手,實行「兩步利改稅」,逐步展開對原有經濟體系的改造,經濟活力也逐漸增強。
一方面,在經濟結構上,我國實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八字方針,著力改變過去輕工業與重工業、農業與工業、消費與積累嚴重失衡的狀況。1978—1982年,全國輕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4%,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則由43.1%上升到50.2%;同時,國民收入分配中的積累率由36.5%下降到28.8%;消費所佔的比重則由63.5%上升到71.2%。
另一方面,實行了一系列的經濟體制改革。在國有企業改革方面,1979年7月,國務院頒布了《關於擴大國營工業企業經營自主權的若干規定》等五個文件。擴大了企業的自主權,使得企業開始成為獨立的利益主體,企業的生產積極性大幅提高。在價格改革方面,1987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國家現行的3種價格形式,即國家定價、國家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進一步擴大了企業的自主定價權。在投融資體制方面,中央進行了「撥改貸」改革,成立國有資產管理局,國家建設項目投融資體制從撥款改為貸款,國家不再給新建企業投入資本金,企業投融資制度進一步得到規范。此外,為了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1986年和1987年先後在上海和深圳設立了股票櫃台交易市場,在此基礎之上,兩地又先後於1990年和1991年成立了規范的證券交易所。
在一系列大政方針的正確指引下,20世紀80年代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恢復性的成果,1978—1990年我國GDP的平均同比增速達到了9.28%,工業同比增速達到了10.36%。到1990年,我國棉布、煤炭、水泥的產量居世界第一,鋼鐵、發電量居世界第四,原油產量達到世界第五。
這一時期我國工業發展的路徑特徵為工業結構協調發展與對內改革帶動下的工業化恢復發展。(www.guayunfan.com)
3)出口導向戰略下的我國工業化飛躍階段
進入20世紀90年代,尤其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後,我國全面確立了對外開放的發展戰略,以深圳、珠海等率先試點的經濟特區蓬勃發展。在改革試點成績引人矚目的同時,我國也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工業化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在此基礎之上,我國工業化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
在工業化發展路徑的選擇上,我國主動借鑒了日韓的成功經驗,即採取出口導向型的發展戰略,充分發揮我國在勞動力和資源成本上的比較優勢,並且通過經濟往來吸收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技術,取得「後發制人」的戰略優勢。
20世紀90年代是我國經濟開始全面騰飛的時期。1991—2000年我國GDP平均同比增速達到10.45%,工業產值平均增速達到了13.96%,以美元計價的對外貿易總額平均增速為15.52%,其中出口總額平均增速為15.37%、進口總額平均增速為16.05%,我國經濟開始廣泛參與全球競爭,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得到了極大提高,初步奠定了世界製造大國的地位。
這一時期我國工業的發展路徑特徵為成本優勢推動下對外貿易和投資擴張,我國發展戰略調整為出口導向型經濟。這一時期雖然也經歷了通貨緊縮、亞洲金融危機等挑戰,但總體來說處於一個快速增長的階段。尤其是包括稅收制度、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的一系列改革,極大補充了我國市場經濟構成要素的不足,企業的自主權進一步擴大,經濟活力全面提高,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市場經濟形態。
4)信息技術繁榮背景下的我國工業轉型階段
我國在2001年12月成功加入了WTO,標志著我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紀元。加入WTO的意義在於鞏固了我國的對外貿易優勢,並通過相關制度的國際化進一步便利資本的進入和流出,加快了我國工業化的速度。既有的對外貿易和投資擴張帶動經濟發展的戰略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並且表現形式逐漸變化。其中,中小企業逐漸開始樹立品牌意識,對外貿易中的高科技產品比重逐步增大;投資領域中房地產逐漸成為投資的主要標的,並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境外資本也以FDI為形式持續流入,不斷擴大在華投資份額。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我國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開始注重提高工業全要素生產率。2009年,國務院提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2015年進一步提出製造業2025規劃,我國工業化進入轉型階段。
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全球掀起了信息技術的熱潮。而我國在經過了近三十年的發展之後,民營經濟積累了一定的實力,居民消費能力也逐漸增強。此時,我國的信息產業具備了市場和基本的技術基礎,並在世界發展潮流的推動下迅速發展,帶動起相關的物流、商貿、軟體開發等產業的發展,一條以互聯網為技術核心的產業鏈逐步成型。
J. 中國經濟的工業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經濟工業化的主要階段:①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引進了西方先進的機器設備和生產技術,在中國興辦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中國開始出現近代工業。②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產生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資本主義工業興起。③甲午戰爭後,中國出現了一個興辦工業的浪潮,中國民族工業有了初步發展。④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得到了一次發展的機會,出現了發展的黃金時期。⑤一戰後,帝國主義卷土重來,民族工業受到打擊。⑥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中國的民族工業受到沉重打擊,日益萎縮。
(2)經濟工業化的特徵:①工業化不僅受到內部封建保守勢力的頑強抵制,還不斷遭到外部資本主義列強的傾軋排斥和武力摧殘,發展緩慢,歷經曲折。②工業化一開始是由地主階級中的洋務派領導的,官僚買辦階級也發揮了一定作用,資產階級始終沒有真正掌握過近代化的領導權。③工業化缺少必要的資本原始積累,技術、人才和思想的准備不足。④發展畸形。產業結構不協調,重工業發展緩慢;地區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於沿海和江南沿河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