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什麼為起點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什麼為起點

發布時間:2022-06-22 21:58:32

Ⅰ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因為什麼開始了,

根本原因就是生產力的發展
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以電力的廣泛應用和內燃機的發明為主要標志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社會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自由資本主義開始向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過渡。隨著世界被列強瓜分完畢,資本主義體系最終確立起來。

Ⅱ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於什麼時候

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1765年珍妮紡紗機的發明標志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志蒸機的使用
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起於19世紀七十年代,主要標志:電力的廣泛應用(即電氣時代)

Ⅲ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內容是什麼

第二次工業革命簡介:
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

第二次工業革命背景:
背景
(1)時間: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
(2)條件: 愛迪生與他發明的電燈
①政治前提: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的確立
②資本:大機器生產下的資本積累和對殖民地的商品輸出和掠奪
③技術:自然科學突破性進展並迅速轉化為技術
④市場:美德意日等開辟了統一的國內市場以及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
⑤環境:相對穩定的國內國際環境

第二次工業革命內容:
第二次工業革命(Second Instrial Revolution)起於19世紀七十年代,主要標志:電力的廣泛應用(即電氣時代) 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控制論創始人維納提出的概念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典型特徵為自動化。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出現了一系列電氣發明。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Siemens)製成發電機,1870年比利時人格拉姆(Gelam)發明電動機,電力開始用於帶動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蒸汽動力的新能源。電力工業和電器製造業迅速發展起來。人類跨入了電氣時代。
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根據這一現象,對電作了深入的研究。在進一步完善電學理論的同時,科學家們開始研製發電機。1866年,德國科學家西門子製成一部發電機,後來幾經改進,逐漸完善,到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電動機的發明,實現了電能和機械能的互換。隨後,電燈、電車、電鑽、電焊機等電氣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

第二次工業革命過程:
19世紀最後30年和20世紀初,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業生產的高漲,被稱為近代歷史上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世界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在這一時期里,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總產值超過了農業總產值;工業重心由輕紡工業轉為重工業,出現了電氣、化學、石油等新興工業部門。由於19世紀70年代以後發電機、電動機相繼發明,遠距離輸電技術的出現,電氣工業迅速發展起來,電力在生產和生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內燃機的出現及90年代以後的廣泛應用,為汽車和飛機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可能,也推動了石油工業的發展。化學工業是這一時期新出現的工業部門,從80年代起,人們開始從煤炭中提煉氨、苯、人造燃料等化學產品,塑料、絕緣物質、人造纖維、無煙火葯也相繼發明並投入了生產和使用。原有的工業部門如冶金、造船、機器製造以及交通運輸、電訊等部門的技術革新加速進行。第二次工業革命
發電機、電動機的發明和進步
第二次工業革命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基本完成。它以電力的廣泛運用為顯著特點。在電力的使用中,發電機和電動機是相互關聯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發電機是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電動機則相反,是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發電機原理的基礎是1819年丹麥人奧斯特發現的電流的磁效應以及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的電磁感應現象。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了自激式的直流發電機。但這種發電機還不夠完善,經過許多人的努力,發電機逐步得到改進,到70年代,終於可以投入實際運行。1882年,法國學者德普勒發現了遠距離送電的方法;同年,美國發明家愛迪生在紐約建立了美國第一個火力發電站,把輸電線聯接成網路。
另一方面,隨著對電能需求的顯著增加和用電區域的擴大,直流電機顯示出成本昂貴、常出事故等問題,所以從19世紀80年代起,人們又投入了對交流電的研究,交流電具有通過變壓器任意變化電壓的長處。1885年義大利科學家法拉里提出的旋轉磁場原理,對交流電機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們創制出三相非同步電動機,這種型式的電動機,至今仍在使用。1891年以後,較為經濟、可靠的三相制交流電得以推廣,電力工業的發展進入新階段。

第二次工業革命特點
第二次工業革命同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許多技術發明都來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自然科學的新發展,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科學地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發揮了更為重要的作用,它與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重要的新機器和新生產方法主要是在英國發明的,其他國家工業革命發展相對緩慢;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新的技術和發明超出了一國的范圍,其規模更加廣泛,發展也比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有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對它們來說,兩次工業革命是交叉進行的。它們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技術,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也比較快。

第二次工業革命影響
各方面的影響
(1)經濟:
①生產力,迅猛提高,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
②生產關系,壟斷與壟斷組織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③經濟結構,重工業有長足發展,逐步佔主導;
④工業布局,形成西歐和北美兩大工業地帶
⑤世界經濟格局,英國喪失了世界工廠的地位,美德實力超過英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⑥能源結構,人、畜、風、水、煤——-電、石油
(2)政治:
①政治制度,形成比較健全的以代議制民主、政黨政治和公民自由為特徵資本主義政治模式
②社會主義運動,促進了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發展和列寧主義誕生。
③對外政策,列強加緊對外侵略擴張,瓜分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侵略方式的變化(商品輸出為主——資本輸出為主)。 蒸汽火車④民主民族運動:促進了新型的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⑤國際關系(世界政治格局),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戰。
(3)思想文化:
①壟斷主義
②思想觀念,競爭意識和參與意識增強
(4)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思想觀念
(5)環境問題,汽車的出現,促進石油的大規模使用,使大氣中,氮氧化合物,碳氫化合物的濃度增加而產生光化學煙霧等大氣污染問題。
對世界的影響
1、世界各地聯系更加密切
2、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商業信息的交流
3、國際分工日益明顯
4、以歐美資本主義列強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起來

Ⅳ 工業革命到現在為止共有幾次每次的代表是什麼

三次。

1、第一次工業革命

【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

【興起地】英國

【代表】英國瓦特發明蒸汽機。

2、第二次工業革命

【時間】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

【興起地】德國

【代表】內燃機的發明

3、第三次工業革命

【時間】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

【興起地】美國

【代表】電子計算機的發明

(4)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什麼為起點擴展閱讀:

工業革命對社會思想的影響

1、工業革命使人感覺「人定勝天」,各種物質對人思想的沖擊很大。

2、工業革命的大工業物質化,社會矛盾對立,導致了馬克思主義的產生。

3、物質的大量富餘和人民的相對貧困,使社會矛盾加劇,革命思潮洶涌,英國等國通過改革實行「民主」,使近代國家體制真正產生。

4、確立了發財致富的社會價值觀。

Ⅳ 第一次工業革命從什麼工業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從什麼工業開始

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
前提條件:①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 ②圈地運動提供了大量勞動力③圈地運動、殖民掠奪和奴隸貿易積累了大量資本 ④工場手工業時期積累了生產技術和科學知識 ⑤18世紀中期成為最大殖民國家,國外市場擴大 ⑥國內有豐富的資源
主要內容: 機器的應用:棉紡織業——採煤業——冶金業——交通運輸業
發展特徵:①大機器生產取代手工生產 ②從棉紡織業部門開始 ③從發明和使用機器開始,發明者多為熟練的工人、技師等 ④以英國為中心向其他國家擴展 ⑤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⑥以技術為主,科學與技術還沒有緊密結合重要影響:①經濟上:極大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基礎,加快了城市化進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 ②政治上:社會結構發生重大變革,形成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對立,工人運動逐漸興起 ③國際關繫上: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確立了資本主義對世界的統治,列強加緊擴張,使東方從屬於西方 ④思想文化上:自由主義、民族主義、社會主義思潮興起;出現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和藝術等形式

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70年代)
①自然科學的重大進展 ②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③資本主義市場進一步擴大 ④資本主義國家政治上處於相對穩定時期 ⑤專利技術制度的確立
主要內容: 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化學工業的建立
發展特徵:①自然科學開始同技術生產緊密結合起來,在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②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超出一國的范圍③有些資本主義國家兩次工業革命是交叉進行的
重要影響: ①壟斷組織產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②生產力提高,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速度加快,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③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爭奪激烈,導致一戰爆發 ④工人運動發展和馬克思主義發展,產生列寧主義 ⑤資本主義國家加緊對外擴張和瓜分世界,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出現新高潮 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科學化管理興起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Ⅵ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於何時人類歷史由此進入了什麼時代

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 第二次工業革命起於19世紀七十年代,主要標志:電力的廣泛應用(即電氣時代) 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

Ⅶ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起止時間

起止時間: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

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電力、汽車、化工等新興產業的誕生。它使得世界各地的聯系與溝通變得更加緊密,有利於促進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它促進了生產的集中,產生了壟斷組織,同時也促進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完成向帝國主義的轉變。

(7)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什麼為起點擴展閱讀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指19世紀中期,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9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和生產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大大加強,壟斷組織應運而生。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各國在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更加激烈。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使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世界逐漸成為一個整體。

Ⅷ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是什麼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志:電力的發明和廣泛應用。

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和生產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生產力飛躍發展,使社會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形成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資本主義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

(8)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什麼為起點擴展閱讀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指19世紀中期,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9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和生產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大大加強,壟斷組織應運而生]。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各國在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更加激烈。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使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世界逐漸成為一個整體。

革命背景:19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自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進展,1870年以後,由此產生的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次不窮,並被應用於各種工業生產領域,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蓬勃興起,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閱讀全文

與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什麼為起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奧迪a4開得少保養多久一次 瀏覽:167
合肥站到瑤海工業園怎麼走 瀏覽:891
如何更換汽車電腦板電源晶元 瀏覽:860
性價比高的工業風機哪裡賣 瀏覽:848
工業96片鹼多少一頓 瀏覽:438
汽車為什麼改大中冷 瀏覽:655
奧迪a6閃光燈是什麼意思 瀏覽:836
工業用油怎麼製作 瀏覽:287
在南京市裡98度工業酒精在哪裡買 瀏覽:162
怎麼判斷汽車是不是發生過事故 瀏覽:823
工業風扇電機如何改裝發電 瀏覽:489
瑞風S5汽車怎麼樣 瀏覽:225
奧迪大燈不亮怎麼檢修 瀏覽:15
台州汽車怎麼報廢 瀏覽:266
c200和寶馬320哪個更好 瀏覽:403
佛山賓士買配件哪裡好 瀏覽:668
賓士g65提速多少 瀏覽:575
泥濘賓士中的互聯網怎麼連 瀏覽:299
汽車標准胎壓多少 瀏覽:737
之前的汽車保險有什麼變化 瀏覽: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