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化工什麼時候會降價
化工在未來的一年內會降價。據了解,截至今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共召開了20次,其中大宗商品4次「現身」。此次發改委發聲「熄火」給下游多行業用戶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同時更傳遞出近期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或將下滑的信號。而目前多部委組合拳促價格「熄火」,部分寡頭壟斷格局的企業也開始「發聲」下調產品價格,整體行情呈現回落趨勢,這部分產品的高價「泡沫」就開始逐漸「破裂」,價格呈現高台跳水之勢,且能夠推測的是,這部分跌價的化工品也基本屬於第三類「跟風」的隊伍,價格受行業趨勢影響大於供需關系影響。
拓展資料:
化工產品降價:
1、 據了解,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公開表示,近期國內化工產品價格持續上漲主要是由於短期供需關系變化、流動性寬裕以及投機炒作等因素交織的結果,目前大宗商品供需兩端並沒有出現整體性、趨勢性變化,價格不具備長期上漲的基礎。此消息一出,國內部分化工產品一改往日上漲態勢,逐步進入回調通道。
2、 據不完全統計,4月以來,數十種原材料價格出現回調,下調幅度在100-2000元/噸不等,其中苯胺月內下調2666.67元/噸,正丙醇月內下調1800元/噸,行情可謂急轉直下。業內人士表示,除了與供應充足和下游成交氣氛清淡之外,也與國家對於大宗工業品價格的穩定和調控有一定的關系。
3、 中國石化化工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鎖山在大會上表示,今年是國家「兩個一百年」交匯之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國家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軸。新發展格局與全國各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同時也需要政府、企業、協會等不同機構、組織攜手共進,讓雙循環真正動起來。
4、 大商所將結合石化產業需求,推動乙二醇、苯乙烯期權上市,不斷完善化工產業鏈衍生產品體系;深化場外品種圈建設,探索在場外平台上線線型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非標品標准化合約交易,為產業提供更加多元的風險管理工具。此外,大商所還將不斷優化規則制度,提升市場運行質量,進一步貼近產業需求,完善市場服務。
『貳』 導致民間投資回落的原因是什麼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民間投資在經歷短暫回升後再次出現回落,8月當月民間投資增速降至3%,連續兩個月回落。
李迅雷認為,投資意願低是需求不足所致。「需求分兩個方面:融資方面,即市場配置資源與政策供給資源之間存在偏差;消費方面,即居民收入差距擴大,導致社會普通消費需求不足和奢華消費比重過高問題。現在要解決這兩方面問題,只有通過加快各個層面的改革步伐才行。」李迅雷說,基於上述分析,可以預判,未來民間投資增速將繼續趨緩。不過,近期央行出台的定向降准政策和大力推行的普惠金融,將為中小微企業創造良好的融資平台和融資條件,對民間投資緩中趨穩有一定作用。
另外,章俊表示,前期融資支持政策落實不到位,導致民營企業在融資等老問題上沒有感受到明顯改善,也造成民間投資增速回落。
『叄』 價格變動帶來的影響
2003年初以來,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轉降為升,結束了持續下降的局面,特別是2003年10月份以來糧食價格大幅度上漲,使我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達到了1998年以來的最高點。進入2004年以後,由於全國農產品欠收和投資過快增長導致價格總水平快速攀升,從而導致政府和百姓對價格變化的密切關注,新一輪通貨膨脹具有哪些新的特點?「十五」期間價格起伏對我區居民生活有什麼影響?引起價格上漲的深層原因是什麼?我區城鎮居民生活存在什麼問題?應採取什麼措施?本文將進行比較深入的探討,以期對政府職能部門宏觀調控和社會公眾正確認識和判斷我區價格形勢,如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供一些參考。
一、新一輪通貨膨脹的特點
綜合起來看,通貨膨脹是一個價格總水平持續、普遍上升的過程,也就是貨幣價格持續下降或貨幣貶值的過程。該定義包括兩個主要特徵:(1)通貨膨脹是價格總水平的持續上升的過程,不是價格總水平一時或短期的上升,其上升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2)通貨膨脹是價格總水平的普遍上升,而非個別商品或服務的價格變動。
我國現在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作為反映通貨膨脹變動程度的指標,其調查內容涵蓋了居民日常消費品項目和服務項目,可以全面反映市場因素變動對居民消費的影響,另外,這個指標已為國際上所認可,具有較高的國際可比性。
2003年以來,隨著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急劇擴張,原材料、燃料等生產資料出現供給瓶頸,價格快速攀升。加上10月份以後,食品價格在北京乃至全國范圍內開始普遍大幅上漲,帶動了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的全面上漲。這與上世紀80、90年代以部分生產資料和糧食價格快速上漲為前兆的兩次嚴重通貨膨脹極為相似。而這兩次通貨膨脹給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帶來的影響,人們仍然記憶憂新。社會各界、政府部門對價格上漲密切關注,有些甚至產生疑慮,那麼,本輪通貨膨脹的特點與前兩次的區別是什麼?
1、本輪通貨膨脹是逐漸由低到高發展的
我區市場價格從2002年年底啟動上漲,2002年昌平衛星城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期比為98%,2002年10月份是98.5%,11月份是98.4%,12月份是99.6%,均高於全年平均水平。到了2003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開始由負轉正,1月份是100.9%,2月份是101%。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全年為101.3%,呈小幅走高的態勢。2004年則進入加速上漲階段,從上游商品(指生產領域)到下游商品(指消費領域)的各個價格指數看,出現全面上漲的局面。2004年昌平區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水平上漲4.3%,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總水平上漲14.2%,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2.5%。今年上半年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水平上漲3.7%,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總水平上漲14%,房屋銷售價格上漲9.8%,而居民消費價格則上漲了1.4%。與前兩次嚴重通貨膨脹相比,本次通貨膨脹是比較溫和的,80、90年代兩次通貨膨脹物價指數上漲26.7%和24.1%,創下了建國以來的最高記錄。
2、本輪通貨膨脹是溫和性的
一方面從通貨膨脹程度區分標准看,在發達國家一般將低於3%物價上漲界定為溫和性通貨膨脹,對經濟正常運行危害不大。而象我國這樣的新興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發展較快,因此對發展中國家而言溫和通貨膨脹的上限國際上一般定為5%左右;另一方面與我國前幾次兩位數的通貨膨脹率相比,本次通貨膨脹程度要溫和的多。
從反映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看,2003年我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3%,2004年也只上漲了2.5%。如果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變動外,漲幅就更小了。從各月價格同比漲幅看,盡管這兩年連續上漲,但沒有超過3%,也沒有出現加速上漲的趨勢,並在進入2005年以後出現了漲幅下降的趨勢,今年上半年,昌平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4%,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3.7%。所以,到目前為止,本輪價格上漲還屬於溫和性的通貨膨脹。
3、本輪通貨膨脹具有明顯的結構性變動特徵
從上游到下游不同環節的價格上漲存在較大差異,表現為初級產品價格上漲高於中間產品,中間產品價格上漲又高於最終產品,而且上漲啟動時間依此滯後1~2個月。2004年我區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了14.2%,高於工業品出廠價格的4.3%,而工業品出廠價格的4.3%漲幅又高於居民消費價格的2.5%。
各環節價格指數內部構成也存在較大差異,如在工業品出廠價格中,2004年生產資料出廠價格上漲了6.8%,影響了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約4.6個百分點,而同期生活資料出廠價格則下降了0.6%,其中,耐用消費品類下降了6.5%。計算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八大類商品中,只有食品、煙酒及用品、醫療保健、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五大類上漲,且漲幅最高的食品類上漲5.9%,而其它三大類則持續下降。
4、本輪通貨膨脹具有明顯的階段性變動特徵。
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糧食價格和國際原油市場價格的影響,我區上、下游產品價格變動呈現出階段性的變動特徵。
我區工業品出廠價格從2003年開始上漲,一季度上漲1.9%,由於當時國際原油價格的迅速上漲,致使2003年一季度我區的工業品價格出現了一個加速上漲的過程。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逐漸走穩,工業品價格漲幅趨於平緩。但由於2003年底國際原油市場和鋼材價格的波瀾再起和國內固定資產投資的過快增長,工業品價格漲幅迅速擴大,呈現出2004年上半年逐月遞增,後兩個月趨緩的格局。後兩個月工業品價格漲幅逐月小幅回落的原因,主要是宏觀調控效果逐漸顯現,投資增速趨緩,國際原油價格的大幅回落,鋼材、有色金屬價格趨於穩定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從2003年年初開始由負轉正後,居民消費價格一直小幅上揚,但2003年四季度糧食價格大幅上漲後,一直到2004年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總體呈逐月加速上漲的態勢,此後隨著糧價沖高回落,價格漲幅也逐漸趨緩。從引起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看,2004年上半年以前的價格上漲主要是由糧食價格快速上漲,進而引起肉禽蛋等食品價格的上漲。此後,盡管水電、燃料、交通運輸等價格上漲成為推動價格總水平上升的新動力,但由於食品價格漲幅迅速趨緩,致使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漲幅從2004年的2.5%迅速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1.4%。
二、價格上漲對我區經濟和居民生活的影響
1、價格傳導機制發生了新的變化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上游商品價格上漲能否傳導到下游,主要取決於商品的供求狀況、供求彈性和產業鏈條的長短。一般地說,供求彈性小和供求銜接較好的產業,其傳導效應應比較明顯。相反,在供過於求或供求彈性大的領域,上游對下游的價格傳導只有通過更為漫長的供求關系的變動來實現。而北京乃至全國目前大部分工業消費品供過於求,其傳導過程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如2004年,北京乃至昌平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4.2%,一直在高位運行,致使2004年前8個月主要耐用消費品價格降幅呈逐月縮小的趨勢,表現出了一定的傳導性特徵。但由於市場競爭加劇,進入三季度後,這種趨勢就停止了。
2003年以來,我區上游產品價格持續上漲,但居民消費價格並未出現明顯的上漲現象,很明顯,在新的經濟增長周期,價格傳導機制發生了新的變化。
2、企業經濟效益受到較大影響
農產品價格傳導既快又充分,其供給缺乏彈性。近年來全國農產品欠收,存在供給缺口,決定了以農產品為起點的價格傳導效應十分明顯。2004年昌平區糧食價格上漲21.3%,引起食品價格上漲5.9%,進而拉動了整個居民消費價格上漲了0.4個百分點。
由於工業品價格傳導既慢又不充分。企業原材料價格的大幅度上漲,而工業出廠產品價格漲幅大大低於原材料價格漲幅,極大的縮小企業的利潤空間,無疑造成了一些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更加困難;對農民而言,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沖減了糧價上漲帶來的好處;對居民而言,價格上漲則增加了居民的消費支出,尤其是使低收入群體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3、部分居民生活陷於貧困
2004年,我區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呈現上升趨勢,同比上升2.5%,2004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與「九五」末期的2000年相比上升了3.8%,預計2005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2004年上漲1.5%左右,比2000年上漲5.4%,而食品價格預計比2000年上漲11.8%。漲價商品主要集中在糧食、油脂、肉禽蛋食品,自然加大了居民的消費支出,對低收入家庭的影響也逐步凸顯出來。
據我區居民家庭住戶調查統計,2004年昌平城鎮居民20%低收入戶人均可支配收入4271.4元,用於食品消費支出2182.7元,恩格爾系數(居民食品支出占消費性支出的比重)為50.1%,尚處於勉強度日階段,而5%的最低收入家庭恩格爾系數為60.2%,生活處於絕對貧困線以下。據我區低保調查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城鎮低保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226元,月人均371元,僅為昌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7%。隨著昌平「十五」期間物價的上漲,尤其是食品、教育、醫療保健、水電燃汽價格的上漲,使我區低收入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三、物價上漲的原因
1、新一輪經濟增長客觀上帶來了價格上漲的壓力
2003年以來,昌平和北京市一樣國民經濟重新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04年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而新的一輪經濟增長給價格上漲帶來了壓力,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與價格變動的關系,可以看出,經濟的高增長一般會拉動價格的較快上升,而且滯後影響較為嚴重。
2、供給瓶頸制約引起生產價格大幅度上漲
我國是一個市場經濟初步形成的國家,經濟結構中還存在著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一面,突出表現在經濟結構重型化趨勢明顯,在投資和經濟快速增長的情況下,農業、能源、交通運輸等基礎產業部門不堪重負,形成了新的「瓶頸」制約,從而引起了這些領域價格水平的迅速上漲,並最終推動全社會價格總水平的上漲。
經濟快速發展中對於農業生產的忽視,導致糧食供給缺口,近年來出現了房地產熱導致大量土地被佔用,糧食播種面積逐年下降,再加上自然災害比較嚴重,導致糧食產量逐年下降,而同時種糧成本逐年上升,糧食供求缺口不斷擴大,從而引起本輪糧價的爆漲。
四、我區居民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在崗職工人均工資水平偏低
2004年昌平區共有從業人員18.8萬人,其中:中央單位1.5萬人,市屬單位4.8萬人,區屬單位5.8萬人,無主管單位6.6萬人,除中央單位和市屬單位6.3萬人外,區屬單位和無主管單位從業人員共12.5萬人,占昌平從業人員總數的66.5%,這部分人員2004年人均工資15512元,月人均工資1293元,低於全區平均工資17.5%,而正是這部分人員構成昌平區城鎮居民從業人員的主體,這些人員主要分布在昌平的工業企業、商業企業、建築業等行業。
2004年北京市平均工資為28348元,昌平區為18796元,低於全市平均工資的33.7%,說明昌平的工資整體水平偏低。
2、居民收入差距明顯拉大
2004年我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79元,其中20%高收入戶人均可支配收入29330.7元,高於全區平均水平的1.4倍。而20%低收入戶人均收入為4271.4元,僅為全區平均數的34.8%,高低收入戶之比6.9:1,2000年我區高低收入戶之比4.3:1,「十五」期間居民收入差距明顯拉大了。
3、低收入家庭生活貧困
2004年昌平區20%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271.4元,其中食品支出2182.7元,恩格爾系數為50.1%,尚處於勉強度日階段。5%的城鎮居民家庭家庭陷入貧困。
五、 建議
1、千方百計增加職工收入
收入是決定消費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促進消費最重要的途徑就是不斷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居民收入的增加,會有效改善居民的收入預期,增強信心,減少過度儲蓄,擴張即期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由於我區從業人員工資收入偏低,企業經濟效益不高,因此應增加在崗職工收入,以支撐居民收入的增加,政府應實行就業優先和社會保障優先的政策,以提高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
2、加大對低收入戶的扶貧力度
政府和有關部門應多關心弱勢群體,一方面要提高社會保障程度,增加對困難群體的就業支持和轉移支付,發放低保補助費是一個方面,同時應注意解決低收入戶家庭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另一方面應制定相應政策,著力解決由於不合法不合理收入存在而導致收入差距擴大的社會問題,重點擴大中低收入者的比重,加大對低收入戶的扶貧力度,使之盡快脫貧。
3、改善消費環境,拓寬消費領域,更新消費觀念
政府的經濟管理部門應從研究生產和供給,轉向研究消費和需求,從實際情況出發,著力從體制和政策上調整消費結構,啟動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有關部門應加大力度依法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行為,嚴厲制裁商業欺詐,提倡、鼓勵「誠信促銷」,規范市場秩序,消除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後顧之憂,維護消費者的利益。
生產經營單位應促進產業的多元化,加快發展服務業,拓寬服務領域,大力提高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大力開展信息服務、金融理財服務、租賃服務、社區服務、家庭個人醫療服務等。目前,我區服務貿易還處於起步階段,市場空白點還很多,潛力巨大,商機無限。
『肆』 為什麼中國很多工業品產能過剩,卻不降價,而很多農產品產量不足需要進口卻不去增加投資擴大生產
降啊,怎麼不降,像鋼鐵行業今年的日子就不好過,天天都在跌,都沒有漲的希望;可能有的農產品自己做出來的質量不好,價格貴,或者沒有這方面的經驗等等原因,不過既然需要進口,肯定就有進口的道理。比如鋼鐵的鐵礦石,就需要進口,因為國內的鐵礦石成色不好,質量差,價格高,但是國外的鐵礦石價格低,質量換好,所以就會去進口。而且去投資擴大生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得到很多審批,也會考察天時地利人和等都各方面。
『伍』 預測工業產品的采購與網上消費品的采購在我國未來的發展狀況,包括發展速度,發展潛力,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2011行業經濟運行取得很大成績
1.必須肯定2011年經濟運行取得了很大成績,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從主要經濟指標來看,全行業實現了較快的增長,1-10月機械工業總產值136466億,同比增長了25.93%;1-9月主營業務收入118423億元,同比增長了26.16%;1-9月利潤總額8060億元,同比增長了18.25% 。主要產品產量,列入快報統計的119種主要產品中,105種產品的產量同比增長,占品種數88%,14種產品的產量同比下降,占品種數12%。我不知道你們是1-9月還是1-10月的數字,1-9月數字雖然不一樣,但是大體走勢相同,我不一一說,供參考。119種主要產品里更有代表性一些產品列出來了,我不一一說了。汽車的數據,用的是汽車協會的,而不是國家統計局的,國家統計局的數歷來比汽車協會的數要稍微高一點。從前面我所介紹的這些主要指標數來看,全行業今年基本實現了較快增長的勢頭。在今年國內外經濟環境明顯趨緊的大背景下,機械工業能做到這點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我說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這是肯定的理由之一。
2.結構調整在壓力下提速,而且明顯的提速,因為和產銷相對較快增長相比,機械工業廣大的企業、多數企業確實做到了變壓力為動力,加快了結構調整,這種動作既保障了行業較快增長,同時我認為也是今年行業發展當中更值得肯定的一大亮點,比實現29%的增長速度更有意義。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產品向高端升級的步伐在加快;第二,關鍵基礎零部件攻關有新的突破,這個新的突破體現在若干方面,不只是一個個別的零件,有時候我說看來這幾年我們國家有關部門政策指向重視基礎看起來還是有效的;第三,發展現代製造服務延長產業鏈,現在越來越成為部分優秀企業自覺的行動;第四,區域結構繼續朝預期方向前進。
第一,產品向高端升級的步伐加快,我怎樣做出這樣一個結論的呢?一是我感覺到清潔能源設備的發展速度在加快,1-10月累計,發電設備當中,水電機組產量同比增長27.24%,火電機組產量增長14.99%,因此火電在發電設備總產量當中的比重明顯的下降;二是機床行業結構升級有新進展,數控機床和數控系統的產量增長速度明顯的快於普通機床,數控化率在繼續提升,上半年數控金切機床產量比上年同期增長了44.99%,這樣的增長屬於可以說是很難想像的;三是高端儀表發展勢頭強勁,這點以前我們不太關注,這是今年指標行業發展的一個亮點,自動化儀表產值增長速度達到了35%,大大高於儀錶行業25%的平均增速,該子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達到了10%,過去自動化儀表當中代表性的所謂高技術產品DCS系統,可以說曾經成為我們的心頭之痛,但是這幾年尤其今年國產化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智能電表在智能電網身份背景之下,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高端產品升級的步伐加快,還表現在一些重大裝備產品,比如天然氣長輸管線加壓站設備國產化取得突破,在此之前西氣東輸一線、二線基本全靠進口,兩萬千萬級的壓縮機、拖動電機、變頻裝置和管線閥門現在都已經研製成功,並且通過了用戶嚴格的測試,其中大部分產品已經在運往用戶實際的加壓站過程當中,有的可能今年年底可能就會投運,都已經進入投入試運行階段;五是文化辦公設備製造也中內子企業市場佔有率提高這也是我們頗為欣慰的一件事情,文化辦公設備製造業是唯一被外資企業占優勢的行業,應該說前幾年基本上一統天下,但是被外資一統天下的局面現在開始發生一些變化,經過艱苦努力,這個行業內資企業市場份額正在開始上升,去年達到了12%,今年又提高了兩個百分點,就絕對值來看,還微不足道,才一層多一點,熟悉這個行業的都知道,原來沒有我們的立足之地。
第二,關鍵基礎零部件攻關有新突破。差距巨大的高端液壓件的國產化初露曙光,並不是說這塊已經產業化,但是確實已經初露曙光,這是機械行業當中技術比較薄弱的行業,現在技術薄弱的行業開始有投資幾億、十幾億以至於幾十億的大項目紛紛上馬,而且我們的一些主機行業的龍頭企業也開始大舉進入這一領域,長期制約高端主機國產化的基礎瓶頸環節的環節已見到希望。有人說三年之後能夠三分天下有其一,能夠說這樣的話也是基於這個行業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這么一個判斷。同樣,對於自動化儀錶行業影響很大的高端壓力變頻器的自主創新也取得了實質性突破,可以說這種突破體現在出口之後國外用戶認可了我們的高端壓力變頻器,裝到主機上返銷到國內,引起了國內用戶的關注。再一個超高壓交直流絕緣套管及變壓器出線裝置,天然氣長輸管線和大型火電及恩核電設備閥門,主機國產化了,但是這些閥門,過去70%以上都是進口的,還有核電裝置用的高端密封件,今年評科技成果獎,我聽他們說評為一等獎,大型水論發電機組用的無取向優質的矽鋼片和抗撕裂厚鋼板、超高壓大型變壓器用的冷軋取向優質的矽鋼品、超高參數鑄鍛件等基礎件產品的自主創新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突破。像直接絕緣套管、特變電工和西電公司都已經拿出了新產品,以前都是被人家敲竹杠的。
第三,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延長產業鏈方面取得一些新的氣象。像杭州制氧機廠、四川空風、陝鼓等企業由製造空風設備和壓縮機向建設供氣站延伸,現在保留原有產品優勢基礎之上,開始關注建設供氣站,從而為自己拓展了新的業務領域,開辟了一條既能通過持續經營而盈利的新空間,又解決了一部分中小用戶沒有能力自建供氣站的困難。我們都知道,發電設備製造業十五、「十一五」實現了若干年持續超高速增長,就國內市場需求來講已經沒有太大的增長空間,他們普遍走過去,到國外成見電站交鑰匙工程的力度,由提供單機,到提供成套,到提供電站交鑰匙工程,為環節國內訂單下降的困難起到很大作用,發電設備產量今年能增長20%左右,很重要一點就是由於出口量的大幅度增加,不但如此,而且我們發電設備有些企業還在通過跟國際同行的深度聯合探索發達國家電力建設市場的可能,原來都是東南亞、中東發展中國家,現在開始在動腦子考慮怎麼樣能夠進入發達國家市場;同時還有的企業利用製造常規發電設備的工藝技術優勢,開始涉足像海水淡化設備製造等領域,工藝上的條件可以相通,工藝設備能夠適應,但是是一個全新的業務領域。汽車行業、工程機械行業、內燃機行業以及文化辦公設備製造業的再製造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像濰柴,再製造這塊已經有相當大的規模,開始起步了,在為發展循環經濟作出貢獻的同時,也拓展了我們企業自身新的發展空間。現代製造服務業已經由理論進入到實踐。
第四,區域結構繼續朝著產業政策所預期的方向調整。中西部地區上半年在機械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分別上升了1.19和0.24個百分點,從固定資產投資來看,上半年中西部地區投資增長速度分別快於東部20.08和13.36個百分點,實際上後一點是為今後中西部地區比重進一步上升創造了條件。
3.內生的應變意識明顯增強。我們應該給予肯定,或者說更值得我們高興的是半年變化之三是內生自應變意識明顯增強,在今年大家都認為比較困難的年景之下,我非常關注我們行業應收帳款和庫存的震盪幅度,困難時候往往這兩個指標增長速度是比較大的,我驚奇的發現,和我所擔心的相反,今年機械工業應收帳款和庫存並沒有異常的高速增長,有數據為證,1-9月全行業應收帳款同比增長24.75%,庫存同比增長26.89%,其中產成品庫存增長25.30%,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6.21%,比較這幾個數字,可以看出沒有太大的差距,並沒有異常地說超過了產值增長的增幅,我的判斷是現在我們行業內生的風險控制意識和應變能力明顯增強,當然對這點也不要光從數字上看過於樂觀,我有一點擔心,我們的數據會不會有一點深層次上面的問題,比如說我們這種庫存量是不是像中間流通環節一樣獲得了這樣一個銷售成績,有沒有這種情況?可能會有,但是不管怎麼樣,好象比起計劃經濟時代經濟調整應收帳款大幅度上升、產成品庫存大幅度上升好象還是有比較大的變化。
4.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深化。從數據分析來看,市場化改革在進一步深化,1-9月利潤增長和利潤佔比在不同所有制機械企業當中我發現這樣一種趨勢,民營企業佔比已經達到46%,而利潤增長幅度達到了31%,差不多高於全行業增長速度的12點多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占機械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了一半,增長速度高出全行業產值增長速度8個百門店。從這兩組數據可以看出民營企業在機械工業產值和利潤總額中的比重已經佔半壁江山,發展速度快於全行業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左右,毫無疑問,我認為這一態勢不但有利於增強我們行業發展的活力,而且也將增強行業內生的應變能力和發展穩定性。從這幾組數據對今後機械工業發展態勢作出一個分析是很有意義的觀察點,能夠傳遞出某種信號。
二、深刻認識機械工業今年發生的變化
變化必須認清,從現象來看,有這樣幾個變化:1.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普遍回落。2.成本劇增利潤增幅回落明顯快於產銷。成本劇增的壓力之下,我們行業利潤增長速度的回落速度明顯快於產銷增幅回落速度。3.需求趨緩產能膨脹惡性競爭愈演愈烈。4.機械工業利潤率告別了前若干年上升的通道由升轉降,這是一個非常令我憂心的一個變化。5.外需不振出口增速正逐月回落。6.進口高速增長外資進入勢頭猛。7.主要分行業形勢普遍不如上年。
1.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普遍回落。去年全年工業增加值增長21.1%,而今年1-10月增長15.5%,比去年增長速度回落了5.6個百分點,10月當月增長速度是14.4%,10月當月增長速度比去年當月增長速度回落6.7個百分點,應該說回落還是相當明顯的。工業總產值,去年快報數增長33.93%,而今年1-10月增長25.93%,回落了8個百分點。
2.成本劇增利潤增幅回落明顯快於產銷。在成本劇增的壓力之下,利潤增幅回落要快於產值,拿1-9月數據來看,成本在快速增長之中,財務費用同比增長35.1%,民營企業財務費用增長48.78%,財務費用當中利息支出增長44.85%,蘄州民營企業利息支出增長51.60%。成本快速上升的,但是全行業成本融資困難當中民營企業更為嚴重,成本上升另外一個重要方面是人工成本,根據我們典型調研,大體上多數企業人工成本增長15%左右。第三個是要素供給價格上漲,機械產品價格指數總體上行,但上行速度要遠遠低於上游要素供給價格上漲速度,我這里有一張表,左邊是上游,右邊是機械工業代表性產品,大體上概念是什麼呢?機械產品價格上漲低於上游產品十個點,燃料動力,1-10月價格指數111.18,鋼鐵107.9,生鐵112.6,有色金屬114.3,而機械全行業加權平均價格指數是101.2,差一個數量級,其中比較極端的像風力發電設備只有93.8,價格指數比去年下來6個百分點,已經降到每千瓦3000多塊錢了。利潤增長幅度在這樣一種成本劇增的情況之下回落大大快於產銷,去年1-11月快報表明,利潤增長是52.7%,全年年報今年8月份之後才拿到,年報數是去年全年利潤比上一年增長55.6%,而今年1-9月,全行業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18.25%,如果和年報相比的話,增長幅度的回落高大30幾個百分點,這種回落幅度和產銷增長幅度回落8個百分點相比較高出很多,如果把逐月產銷增幅回落和利潤增幅回落進行比較,產銷增幅回落在6月份之後和緩慢,但是利潤增幅回落在6月份之後仍然很明顯。可以看出今年行業經濟運行形勢的嚴峻程度。
3.需求趨緩產能膨脹惡性競爭愈演愈烈。我們有一個重點聯系企業調查制度,每個月進行一次,去年重點聯系企業訂單增長幅度大體都在20%以上,而今年年初一季度12%,而到9月,掉到了5.69%,5.69%訂單增長幅度和去年20%訂單增長幅度相比較,可以明顯感受到我們的訂單變的非常冷,訂單增幅明顯下滑的情況之下,我們的投資增幅過大,產能仍然在快速增長,1-10月全行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626億元,2010年全行業固定資產原值4萬億,凈值2.5萬億,大體上3年左右可以再造一個去年規模的機械工業,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沒有這么大的需求來支撐這么高度快速發展的產能,這是我所認為的我們今後行業發展當中最大的挑戰之一,因為現在2萬多億投資裡面外延性傾向非常明顯,用於征地和建安投資高達54%,設備工具投資41%。訂單增幅的明顯回落和產能的高速擴張,使得我們行業原來就比較嚴重的供大於求的矛盾更加激化,使得機械企業面對用戶的時候,由於產能過剩而喪失定價話語權,這是除成本上升外導致今年行業利潤率下滑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第一個重要原因是成本上升,第二個重要原因是產能嚴重過剩,而不得不惡性競爭。今年參會的有專業協會的同志,我把13個分行業1-10月投資額和在整個機械工業當中投資額的比重和與去年相比較同期的增長速度都列出來了,而且我把各個地方投資、佔比和增長速度也列出來了。
4.利潤率由升轉降。前若干年機械工業一直保持了利潤增長快於產銷的好勢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逐年上升,而今年利潤率告別了上升通道,由升轉降,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由2010年8.38%這樣一個歷史最高點下降為今年1-9月的6.81%,在不到一年時間里,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下滑了1.5個百分點,這是非常值得大家高度警醒的一件事情。可以說少數子行業的利潤率下滑更快,像工程機械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上年7月12.42%,今年7月6.30恩%,下降速度差不多一半。變壓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上年7月7.05%,今年7月3.82%,降幅高達46%。這幾個行業之所以利潤率如此之低,下降的如此之快,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產能擴張失控,嚴重的惡化了自身的營銷環境,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表徵行業經營效益的其他重要指標也普遍下行,像總資產貢獻率14.39%,下降了0.55個百分點,成本費用利潤率7.43%,下降了0.5個百分點。
5.進口快速增長,國內訂單被大量分流。1-9月累計進口機械產品2329億美元,進口增長速度是25.77%,快於同期出口增速,快速增長的進口,大量分流了國內企業的訂單,激化了需求不足的矛盾。特別應該關注的是,盡管從進出口總額我們似乎好象還不那麼太感覺到恐懼,說今年1-9月仍然還有30來億順差,但是實際上如果我們進一步做分析,在進出口當中一般貿易中,機械工業已經出現205億美元的巨額逆差,加工貿易的順差掩蓋了一般貿易的巨額逆差。我有幾張表把1-9月機械工業當中逆差比較大的產品和逆差額說出來,可以在這個當中找到我們的著力點,在這些領域,是國內的裝備製造業所無法滿足用戶而不得不進口形成我們逆差的領域,如果說我們有能力的企業在這盲從通過創新能夠使得我們的產品滿足用戶的需求,那麼這方面是有客觀現實的需求的,有增長空間的,但是前提條件是你得能夠做到和國際同行先進企業有 競爭能力。同時,在做進出口數據比較的同時,我們還應該關注到現在出於國際經濟形勢的困難,一些發達國家看好中國,好象這邊風景獨有,盡管我們自己感覺需求增長速度在回落,發達國家覺得還滿誘人的,因此加大了中國高端裝備製造業的力度,這一點在高端液壓件、軸承、切削刀具、內燃機、工程機械、數控機床及其功能部件、大型農機等行業看得尤其突出。昨天咱們機械工程學會換屆會,台灣上營也參加了,而且還出資,在機械工程學會獎勵一個優秀論文,上營為什麼一年要出三多百萬呢?實際上他看中了中國正在高速成長、高速發展當中的機床功能復配件市場,要擴大影響,加大投資,高壓液壓件方面我們自己看到了曙光,外國人也關注到這點,國外跨國公司也在中國設獨資廠,巨額投資。
6.外需不振,出口增速逐月回落。1-9月累計,機械工業出口創匯2365億美元,同比增長25.62%,低於同期進口增長速度。從這張表可以看出來,去年增長增長出口佔32%,今年1-9月份25.62%,在今天早上的新聞中,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今後出口形勢表示不樂觀,我想機械工業也不例外,恐怕還會進一步回落。
『陸』 工業品銷售,半年還沒有業績,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有沒有前輩最好能給我一些指點。
首先,你問一下自己,你喜歡這份工作嗎?
得到肯定答案,那麼,你才會對這份工作有激情,剛開始銷售,總是會碰壁的,這是我們要調整心態,其實一次次的碰壁,未嘗不是對我們的考驗,多總結經驗才是正理。
等到你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又有了人脈,做事左右逢源,信心自然就有了,要知道信心是建立在成功體驗之上的。
『柒』 油價或迎年內第八漲,油價何時才能回落
這還是個未知數。
國內油價上漲有兩個原因。第一點與國際沖突局勢有關。主要產油國宣布減產禁止出口,導致國際原油短缺。第二點是和疫情直接相關。封鎖期間,各國居民無一例外地減少了出行,對石油的需求也大幅減少。但隨著疫情的逐漸穩定和封鎖政策的放開,原油市場需求突然增加,但生產國並沒有增加出口量,導致供不應求的局面。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中國有開采和製造石油的技術,為什麼還要依賴國際進口?其實這個理由很現實,因為采礦和製造的投資成本太高,對技術有很高的要求。中國長期堅持自采自造顯然是不劃算的。就目前來看,油價暫時還不會有回落的跡象,真的是越來越難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捌』 近階段多種生產原料價格大跌是何原因
(1)受金融海嘯影響,國際國內投資者的投資預期暫不樂觀,大多持觀望態勢,世界性的原油需求下滑,使原油價格大跌,這樣也使其他以原油為原料的工業品價格下降。
(2)國內長期的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起到了一定作用。例如:國家多次提高存貸款利率,回籠貨幣,使紙幣供應量相對減少,人民幣的購買力有所回升。
(3)人民幣升值,使進口增多出口減少,也就是使國內商品的供應量增多,致使國內原材料及其他商品供過於求。
(4)國內消費者信心指數回落,這是當前內、外需下滑,經濟不景氣預期的客觀反映,它使購買需求減少,供過於求時,價格會降低。
『玖』 有誰知道的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消費者物價指數(cp)專業術語:CPI和PPI 2009-04-09 11:50 1、PPI:Procer Price Index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生產者物價指數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的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產分為三個階段:一、原始階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二、中間階段:商品尚需作進一步的加工;三、完成階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續。
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目前,我國PPI的調查產品有4000多種(含規格品9500多種),覆蓋全部39個工業行業大類,涉及調查種類186個。
根據價格傳導規律,PPI對CPI有一定的影響。PPI反映生產環節價格水平,CPI反映消費環節的價格水平。整體價格水平的波動一般首先出現在生產領域,然後通過產業鏈向下游產業擴散,最後波及消費品。產業鏈可以分為兩條:一是以工業品為原材料的生產,存在原材料→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傳導。另一條是以農產品為原料的生產,存在農業生產資料→農產品→食品的傳導。在中國,就以上兩個傳導路徑來看,目前第二條,即農產品向食品的傳導較為充分,2006年以來糧價上漲是拉動CPI上漲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條,即工業品向CPI的傳導基本是失效的。
由於CPI不僅包括消費品價格,還包括服務價格,CPI與PPI在統計口徑上並非嚴格的對應關系,因此CPI與PPI的變化出現不一致的情況是可能的。CPI與PPI持續處於背離狀態,這不符合價格傳導規律。價格傳導出現斷裂的主要原因在於工業品市場處於買方市場以及政府對公共產品價格的人為控制。
在不同市場條件下,工業品價格向最終消費價格傳導有兩種可能情形:一是在賣方市場條件下,成本上漲引起的工業品價格(如電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最終會順利傳導到消費品價格上;二是在買方市場條件下,由於供大於求,工業品價格很難傳遞到消費品價格上,企業需要通過壓縮利潤對上漲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結果表現為中下游產品價格穩定,甚至可能繼續走低,企業盈利減少。對於部分難以消化成本上漲的企業,可能會面臨破產。可以順利完成傳導的工業品價格(主要是電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價格)目前主要屬於政府調價范圍。在上游產品價格(PPI)持續走高的情況下,企業無法順利把上游成本轉嫁出去,使最終消費品價格(CPI)提高,最終會導致企業利潤的減少。
PPI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由於食品價格因季節變化加大,而能源價格也經常出現意外波動,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整體商品的價格變化情況,一般將食品和能源價格的變化剔除,從而形成「核心生產者物價指數」,進一步觀察通貨膨脹率變化趨勢。
在美國,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的資料搜集由美國勞工局負責,他們以問卷的方式向各大生產廠商搜集資料,搜集的基準月是每個月包含13日在內該星期的2300種商品的報價,再加權換算成百進位形態,為方便比較,基期定為1967年。一般而言,當生產者物價指數增幅很大而且持續加速上升時,該國央行相應的反應是採取加息對策阻止通貨膨脹快速上漲,則該國貨幣升值的可能性增大;反之亦然。
真正的經濟學家注重PPI而媒體注重core PPI,將食物及能源去除後的,稱為「核心PPI」(Core PPI)指數,以正確判斷物價的真正走勢---這是由於食物及能源價格一向受到季節及供需的影響,波動劇烈。core PPI短期內 會產生誤導作用。
如何計算,PPI主要著眼於工業、礦業、原料,半成品的價格,目前也加進了服務業,不過比重較小。美勞工部會在25000多企業做調查,得出產品價格,根據行業不同和在經濟中的比重,分配比例和權重。
PPI能夠反映生產者獲得原材料的價格波動情況,推算預期CPI,從而估計通脹風險。
總之,PPI上升不是好事,如果生產者轉移成本,終端消費品價格上揚,通脹上漲。如果不轉移,企業利潤下降,經濟有下行風險。2、CPI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商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例如,在過去12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個月前平均上升2.3%。當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錢價值便隨之下降。也就是說,一年前收到的一張100元紙幣,今日只可以買到價值97.75元的商品或服務。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Inflation,就是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我們把它稱為Serious Inflation,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編輯本段]CPI即消費者物價指數
消費者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是對一個固定的消費品籃子價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化情況,也是一種度量通貨膨脹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變化為表達形式。在美國構成該指標的主要商品共分八大類,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飲品;住宅;衣著;教育和通訊;交通;醫葯健康;娛樂;其他商品及服務。在美國,消費物價指數由勞工統計局每月公布,有兩種不同的消費物價指數。一是工人和職員的消費物價指數,簡稱CPI-W。二是城市消費者的消費物價指數,簡稱CPI-U。
參考指標
(CPI)是一個滯後性的數據,但它往往是市場經濟活動與政府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CPI穩定、就業充分及GDP增長往往是最重要的社會經濟目標。不過,從中國的現實情況來看,CPI的穩定及其重要性並不像發達國家所認為的那樣「有一定的權威性,市場的經濟活動會根據CPI的變化來調整」。近幾年來歐美國家GDP增長一直在2%左右波動,CPI也同樣在0%~3%的范圍內變化,而中國的情況則完全不同。首先是國內經濟快速增長,近兩年來GDP增長都在9%以上,CPI卻沒有多少波動,表面看來這可以說得上是「政府對經濟運行調控自如,市場行為反映十分理性」。二是一年之內CPI大起大落,前後相差幾個百分點;一般情況下,除非經濟生活中有重大的突發事件(如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CPI是不可能大起大落的,所以2004年中國的CPI大幅波動有些異常。三是隨著CPI大幅波動,國內經濟一時間通貨膨脹率過高,民眾儲蓄負利率嚴重,一時間居民儲蓄又告別負收益,通貨緊縮陰影重現。這樣一種經濟環境令人擔憂,因此,如何理解CPI指數便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計算公式
CPI的計算公式是 CPI=(一組固定商品按當期價格計算的價值)除以(一組固定商品按基期價格計算的價值)乘以100%。 CPI告訴人們的是,對普通家庭的支出來說,購買具有代表性的一組商品,在今天要比過去某一時間多花費多少,例如,若1995年某國普通家庭每個月購買一組商品的費用為800元,而2000年購買這一組商品的費用為1000元,那麼該國2000年的消費價格指數為(以1995年為基期)CPI= 1000/800*100=125,也就是說上漲了25%。在日常中我們更關心的是通貨膨脹率,它被定義為從一個時期到另一個時期價格水平變動的百分比,公式為T=(P1—P0)/P0,式子中T為1時期的通貨膨脹率,P1和P0分別表示1時期和0時期的價格水平。如果用上面介紹的消費價格指數來衡量價格水平,則通貨膨脹率就是不同時期的消費價格指數變動的百分比。假如一個經濟體的消費價格指數從去年的100增加到今年的112,那麼這一時期的通貨膨脹率就為 T=(112—100)/100*100%=12%,就是說通貨膨脹率為12%,表現為物價上漲12%。
相關解讀
市場敏感度:非常高。
含義:十分流行的測算零售商品和服務價格通貨膨脹的經濟指標。
發布新聞的網址:www.bls.gov/cpi 主頁網址:www.cpicpi.cn/www.bls.gov發布時間:美國東部時間上午8時30分;在報告當月的第二周或第三周發布。
頻率:每月一次。
來源:勞工部勞動統計局。
修正:沒有月度的修正。年度的變化會在2月份,隨1月GDP數據公布時做下介紹。修正能上溯到5年前。
為什麼重要:與就業形勢報告(非農)結合在一起,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就成了金融市場上被仔細研究的另一個熱門的經濟指標。它獲得關注的原因顯而易見:通貨膨脹影響著每一個人,它決定著消費者花費多少來購買商品和服務,左右著商業經營的成本,極大地破壞著個人或企業的投資,影響著退休人員的生活質量。而且,對通貨膨脹的展望有助於設立勞動合同和制定政府的財政政策。
消費者物價指數到度是什麼?它測量的是隨著時間的變化,包括200多種各式各樣的商品和服務零售價格的平均變化值。這200多種商品和服務被分為8個主要的類別。在計算消費者物價指數時,每一個類別都有一個能顯示其重要性的權數。這些權數是通過向成千上萬的家庭和個人調查他們購買的產品和服務而確定的。權數每兩年修正一次,以使它們與人們改變了的偏好相符。
對匯率的影響:通貨膨脹對美元的影響不太明確。通常情況在一個健康的經濟擴張中,提高美元的利率能使美元更具吸引力。如果利率的上升主要來自通貨膨脹的上升,它將損害美元。更高的通貨膨脹率損害了外國人持有的美元投資的價值,因此CPI的持續上升對美元有負面影響。
貨幣交易者對其他細微差別也十分敏感。例如,外匯市場的交易者認為美聯儲已經迅速行動並靈活控制了通貨膨脹的壓力,美元可能將保持它的價值甚至升值。
[編輯本段]核心CPI
所謂核心CPI,是指將受氣候和季節因素影響較大的產品價格剔除之後的居民消費物價指數。目前,我國對核心CPI尚未明確界定,美國是將燃料和儀器價格剔後的居民消費物價指數為核心CPI。這種方法最早是由美國經濟學家戈登(Robert J.Gordon)於1945年提出的,其背景是美國在1974年-1975年受到第一次石油危機的影響而出現了較大幅度的通貨膨脹,而當時消費價格的上漲主要是受食品價格和能源價格上漲的影響。當然,添議信息堂公司也會全面努力。當時有不少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發生的食品價格和能源價格上漲,主要是受供給因素的影響,受需求拉動的影響較小,因此提出了從CPI中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變化來衡量價格水平變化的方法。從1978年起,美國勞工統計局開始公布從消費價格指數和生產價格指數(PPI)中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之後的上漲率。但是,就是在美國經濟學界,關於是否應該從CPI中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來判斷價格水平,至今仍然存在很大爭論,反對者大有人在。
[編輯本段]CPI的意義
CPI物價指數指標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啟示性,必須慎重把握,因為有時公布了該指標上升,貨幣匯率向好,有時則相反。因為消費物價指數水平表明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也反映經濟的景氣狀況,如果該指數下跌,反映經濟衰退,必然對貨幣匯率走勢不利。但如果消費物價指數上升,匯率是否一定有利好呢?不一定,須看消費物價指數"升幅"如何。倘若該指數升幅溫和,則表示經濟穩定向上,當然對該國貨幣有利,但如果該指數升幅過大卻有不良影響,因為物價指數與購買能力成反比,物價越貴,貨幣的購買能力越低,必然對該國貨幣不利。如果考慮對利率的影響,則該指標對外匯匯率的影響作用更加復雜。當一國的消費物價指數上升時,表明該國的通貨膨脹率上升,亦即是貨幣的購買力減弱,按照購買力平價理論,該國的貨幣應走弱。相反,當一國的消費物價指數下降時,表明該國的通貨膨脹率下降,亦即是貨幣的購買力上升,按照購買力平價理論,該國的貨幣應走強。但是由於各個國家均以控制通貨膨脹為首要任務,通貨膨脹上升同時亦帶來利率上升的機會,因此,反而利好該貨幣。降低通貨膨脹率的政策會導致"龍舌蘭酒效應",這是拉美國家常見的現象。
[編輯本段]CPI的持續走高
為什麼我國CPI漲幅越來越快,8月又創新高,其根本原因是什麼? 第一,中國的cpi權重和美國有很大的差距 。美國 cpi中 住房權重佔到四成, 而中國不計入cpi 。而中國cpi中食品的權重佔到三成以上 於是食品價格的變動對於cpi的變動有很大的原因。cpi的權重改變周期很長往往跟不上人民生活的變化。比如,在美國cpi權重的變化往往是以十年為一個周期,而在98年時,cpi的比重中還不加入手機這個物品,所以,從這個來看中國的cpi數據不能真實地反映通貨膨脹率。 第二,cpi中除去食品和資源價格後,有一個被稱為核心cpi的東西,而中國核心cpi沒有太大的變動。因為,在國際上來說由於各種原因往往食品和能源的價格變動會很大,所以有時候不被考慮為一個對於經濟衡量最重要指標。 第三,中國食品的價格變化源於供需關系的原因,以價格變動豬肉來說,1,病情和整個食品產業聯動固然造成養豬成本提高,同時資料顯示在近兩年的時間里豬肉的價格一直趨於較低導致農民的對於養豬的積極性下降。即使被認為中國最好的豬肉行情的現在,養一頭豬的利潤只有250元左右,這還不到一個農民工出外打工兩個星期賺的錢。2,豬肉是周期性的,也就是說一頭豬從小到可以買有一個周期。這個周期帶來的不只是幾個月才能滿足供應的問題。它有連帶效益,因為豬量少所以種豬一樣少,於是市場上小豬的數量也少,於是要改變情況不是一天兩天的事。3,中國產業結構決定在現在主要還是一戶一戶為單位的養豬為多,不能形成產業從而豬肉的成本過高,所以改變產業結構也不是急的出來的。 加息對於改變以上問題沒有太多的作用,因為利息只對貨幣的供求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很難影響到豬肉價格,何況還要面對人民幣升值壓力。加息不是問題的關鍵。而更重要的是對於貨幣流動性的管制。這又是後話了。
CPI持續高漲原因
據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CPI數據顯示,2008年2月份 CPI同比上漲8.7%,月環比上漲2.6%。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3.3%,非食品價格上漲1.6%。也就是說,2月份 CPI已達到11年以來新高。
如果CPI繼續高企,即通脹壓力繼續加大,將可能打破現有的利益格局,並會嚴重侵害絕大多數人的利益。那麼,政府的一系列民生政策將可能會弱化或有「付之東流」之虞。
現在的問題是,為什麼高企的通脹壓力會持續這樣久?按照一些部門的解釋,當前CPI過高是結構性的,採取臨時性或結構性調整政策就可以「葯到病除」。但是,現實生活卻與從上述解釋相去甚遠。例如,CPI上漲被視為是由食品價格上漲特別是豬肉上漲過高引起的,但近期政府採取一系列促進生豬生產政策,豬肉價格非但沒有下降,反而上漲幅度更快。食品價格上漲也是如此。
何也?根本的問題可能是我們對這一輪物價上漲原因還認識不清,自然也就無法找到解決問題之辦法。筆者在2007年物價上漲之初時就指出,這一輪物價上漲應該是近幾年來房價快速上漲的傳導結果,當宏觀經濟中的價格上漲最後傳導為食品價格上漲時,就預示了國內物價水平將可能全面上漲。盡管有人以我國的核心CPI仍保持1%的上漲水平為由,認為當時的CPI過高並不是一個問題。但是,我國其實並不存在類似美國的核心CPI概念及其包括的內涵,以此來解釋我國社會經濟現象並獲得政策結論,自然就「文不對題」了。
因此,在面對當前高企的CPI數據時,整個社會應當高度正視這一事實,並在此認識的基礎上形成一種基本共識,以此來找到化解當前CPI高企的解決辦法。
當前,CPI為8.7%是高抑或不高?盡管有不少人認為雪災與春節等因素是導致2月份CPI繼續上漲的主要影響因素,但如果扣除這些因素影響,2月份CPI的上漲幅度就不會那麼大。不過,實際情況可能比這種解釋更為嚴峻。這也是通脹壓力之所以會引起國家高度重視的原因所在。
那麼,導致當前CPI高企的根本原因何在?筆者依然認為,根源就在於近幾年來國內房價的快速上漲。道理很簡單,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當國內房價快速上漲時,其他商品豈能不快速上漲?我們應該看到,在我國這一輪經濟增長中,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早已成為整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不僅帶動了我國的城市化進程,而且房地產價格的快速上漲也帶動了相關50多個產業產品價格的迅速上漲,並帶動整個市場商品價格的全面上漲。可以說,食品價格快速上漲只是這輪價格上漲的最後一端。
當國內食品價格出現全面、快速和持續上漲時,它預示了我國可能已出現了全面通脹壓力。因為,食品價格全面上漲又會以循環的方式向其上下游產品的價格傳導,並可能會形成新一輪的價格上漲浪潮。
面對當前國內CPI繼續高企壓力時,我們既不會低估CPI快速上漲的負面經濟後果,也急需找到導致CPI快速上漲的影響根源。特別是當銀行信貸仍超高速增長時,我們更要密切關注CPI上漲壓力或通脹壓力。
有鑒於此,我們不僅要不折不扣地執行從緊的貨幣政策,而且還要加大從緊貨幣政策的執行力度。在筆者看來,唯有通過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對房價的有效調整,才是化解目前國內CPI快速上漲的關鍵所在。
因為,房地產業是一個資金密集性產業,如果央行實施全面從緊的貨幣政策,房地產業受到的負面影響當然是首當其沖的。還有,CPI高企必然會導致居民存款出現嚴重的負利率情形,推升利率上調預期。由於隨著銀行信貸規模收緊及利率上升,將會對我國的房地產市場產生最為重要的影響。一旦房地產市場中的投資需求被遏制了,房價自然會回歸理性。只要房價上漲得到遏止或這一問題得到解決,國內CPI波動趨勢自然會隨之調整。可以說,這是治理當前我國CPI高企問題的關鍵所在。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
[編輯本段]CPI 清廉指數
CPI清廉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透明國際」組織每年發布各個國家清廉指數。 2006 中國大陸排名70, 香港排名15,歐盟排名16,台灣排名34。
生活中對CPI的認識誤區
通常情況下,人們對於CPI這個經濟數據,更加關心的是它的變動幅度,即一個百分比,這就讓並不十分了解經濟學的人們誤以為CPI就是一個變動率。但實際上,CPI在通常情況下,是一個大於100的整數,即一系列參考商品的價格相對於基期時的他們的價格的一個相對價格,而不是一個變動率數值。他們的計算方法跟股票市場的價格指數是十分相似的。
費用績效指數 Cost Performance Index (CPI)項目管理中費用管理領域中的名詞,是項目費用效率的一種度量。計算方法為實現價值(EV)與實際費用(AC)之比。即:
CPI = EV/AC。當CPI大於等於1時,表明情況有利,而當CPI小於1時,表明情況不利。
[編輯本段]CPI與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大家都知道,直接關繫到我們日常生活.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最重要指標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稱CPI,它計算的是居民日常消費的生活用品和勞務的平均價格水平,是一個與基期100相比較的數值。計算期的價格指數超過100,表明該期價格水平與基期相比上升了,小於100則表明下降了。在2007年5月以前,我國的這一價格指數一直穩定在100-103之間,但是自從2007年5月以後,這一指數開始飆升,表明通貨膨脹壓力增大。在最新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中,CPI的上漲達到8%,其中,3月份同比上漲8.3%。雖然比2月份有所回落,但是仍然處在高位。由此基本可以判斷,通貨膨脹是目前我國經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控制通貨膨脹也將是管理層未來一段時間的首要任務。
『拾』 目前我國宏觀經濟主要面臨著哪些問題政府應採取什麼政策
在美國經濟減速、日本經濟下滑等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慢的大環境下,我國經濟形勢仍保持了良好的運行態勢。經濟運行質量繼續提高, GDP穩定增長,外需依賴度減弱,市場物價平穩,企業效益明顯,國際收支狀況良好,貨幣供應量增長適當,國內市場銷售比較活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加快,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長。國務院關於今年經濟工作的總體指標部署基本能得到落實,國家宏觀調控的作用日益顯現,尤其是積極財政政策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明顯增強。
下半年經濟走勢及全年經濟發展趨勢展望
由於受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減慢的因素影響,我國在下半年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因素將增多,經濟增長的難度也將增大。下半年我國國民經濟增速有可能進一步減緩, GDP增速可能比上半年繼續有所回落,全年經濟增長可能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下半年以及全年的經濟走勢可能呈現以下幾個方面的趨勢:
——固定資產投資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隨著去年下半年增發的 500億元和今年發行的 1500億元國債資金的到位,加之利用外資的持續增長,固定資產投資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預計全年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仍將保持在 10.5%左右。
——國內消費仍將保持穩定增長。隨著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和離退休人員離退休金政策的逐步到位,以及住房、汽車、旅遊等消費信貸政策的逐步啟動,國內消費仍將保持穩定增長,預計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可達 10%左右。
——工業生產增速繼續回落。受外需減弱的影響,下半年工業生產增速將繼續回落。預計全年工業增加值增速可達 9%以上,工業實現利潤將維持去年的水平。
——農業生產將受影響。農業因受北方乾旱、夏糧減產和糧食播種面積減少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全年農業增加值增幅將在 2.5%左右。目前夏糧減產已成定局,預計產量為 2038億斤,比上年減產近 100億斤,同比減幅約為 4.6%。夏糧減產的主要原因是播種面積減少,據初步統計,今年夏糧播種面積為 4.24億畝,比上年減少 2000多萬畝,減幅約為 4.5%。
——出口增速將繼續回落。由於美日經濟下滑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變以及東南亞國家的貨幣大幅貶值,將造成我國出口增速繼續下滑。上半年我國接到的出口訂單已比上年同期大幅減少,預計全年貿易順差將比上年減少 50億美元以上。
——財政支出將面臨較大壓力。由於受外部需求減弱的影響,全年財政收入增幅將出現「前高後低」的態勢。「兩稅」(增值稅和消費稅)增幅已出現逐月放緩的情況, 2月份「兩稅」增長為 42.5%,到 5月份已降為 17.4%。雖然預計全年財政收入將達到 15650億元,同比增幅將達到 17%左右,增收 2270億元,但是,財政增收總額中的不可比客觀因素較多。如從今年起將車輛購置由收費改為征稅從而增加稅收 230億元,國有企業股減持上繳社會保障基金增加收入 150億元等等,若扣除這些因素,按可比口徑計算,預計全年財政收入增幅將達到 14%左右,同比增幅將回落近 3個百分點;同時,中央財政下半年的剛性財政支出將加大。據統計,下半年需在預算之外增加國有企業關閉破產補助 140億元,調整職工工資需增加 160億元,處置陳化糧增加糧食風險基金 30億元,補助社會保障改革試點地區需支出 20億元等等,這些都加大了下半年財政支出的壓力。
總之,從下半年以及全年的經濟走勢來看,實現既定的經濟增長目標並不輕松。但只要國家及時調整有關政策,進一步採取擴大內需的有力措施,將會使外需減弱的部分損失得到一定的彌補。如果世界經濟不再繼續減速,全年經濟增長 7%的預期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目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我國上半年各項經濟指標總體運行狀況較好,經過努力,全年經濟增長的目標也會如期實現。但是,我國經濟發展中一些深層次矛盾和社會總供給結構性過剩的問題並未得到根本解決,經濟發展和需求增長的內在動力仍然不足。目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3個方面:
1、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是政府行為,市場機制的內在推動力不足
從出口、消費和投資三大需求驅動經濟增長的因素看,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固定資產投資的拉動,即主要靠政府政策性投資行為的推動,市場機制的內在驅動因素較少。政府行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具體體現是:積極的財政政策使充足的國債資金對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著較大的推動經濟增長的作用,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於上年同期 15.1個百分點。其中:一是國債技改投資貼息措施的實施使國有企業更新改造投資大幅度增長,更新改造投資增長了 26.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了 4個百分點;二是住房分配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繼續刺激房地產投資的持續高速增長,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了 28.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 5.8個百分點;三是基本建設投資大幅增長。上半年基本建設投資增長了 11.8個百分點,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 5.2個百分點;同時,西部地區由於受西部大開發政策的驅動,上半年投資增長了 28.8%,分別比東部和中部地區高 10.5和 11個百分點。這些狀況一方面說明政府主導型的投資增長格局仍未根本改變,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經濟增長對政府政策性投資的依賴過大,社會投資明顯不足。上半年城鄉集體和個體投資僅增長了 7.5%,投資增速比去年同期略有回落,比國有及其他投資低 10.4個百分點。如果經濟增長過度依賴政府政策性投資而脫離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一旦將來國債投資下降,民間投資卻未能及時啟動,我國經濟增長將後勁不足,難以形成高質量持續增長的態勢。
2、外貿進出口呈減速趨勢,外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弱
從目前我國的貿易狀況看,今年出口增幅下降已成定局,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明顯減弱。上半年,我國外貿出口增速與去年同期相比已減少了 29.5個百分點, 6月份出口繼續回落。今年第一季度由於出口增勢減緩,凈出口增加額對 GDP增長的貢獻率已是- 0.22。外貿出口增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4點:一是受世界經濟減速的影響。上半年,我國對主要貿易夥伴的出口增幅已全面回落,從國別和地區看,對香港、美國、日本、東盟、歐盟的出口分別比上年同期回落了 34.1、 24.4、 20.6、 43.6和 29.1個百分點。尤其是今年 5月份,對我國最大的出口市場——美國的出口增長為零。二是出口企業的積極性減弱。目前我國外貿出口的綜合退稅率已達 15%,進一步提高出口退稅率的空間已經不大,加之國家退稅額度不足和退稅進度遲緩等問題,導致出口企業資金緊張的問題十分突出,目前出口企業已出現有訂單、無資金、出口業務無法正常運作的現象。今年 5月份,全國所辦理的出口退稅額同比下降了 14.4%,其中上海、江蘇和浙江 3個退稅大省的降幅分別達到 81.2%、 94.4%和 100%,嚴重影響了企業出口積極性。三是加工貿易分類管理辦法不完善,深加工結轉政策不明朗,對加工貿易出口影響較大。 1- 5月份,加工貿易出口僅增長 0.03%。目前加工貿易占我國出口貿易的 54%,我國外匯結售匯增量的 90%來自於外商投資企業,而外商投資企業 80%是搞加工貿易的。四是我國的紡織品、服裝、箱包、鞋類等傳統產品出口競爭力下降,其主要因素是東南亞、日、韓等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匯率大幅貶值,今年 6月與去年同期相比,貶值幅度大多在 15- 30%,使我國的傳統出口產品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相對處於劣勢。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今年下半年的出口增長,而且將成為今後我國出口增長的一大「瓶頸」。
3、通貨緊縮的狀況沒有大的改變,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
今年上半年,我國的內需增長雖比較平穩,但國內市場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是由政策調價和國家石油價格上漲等因素所致,市場供求關系的自發性作用不明顯。目前絕大多數的工業產品仍供過於求,價格繼續走低。 1- 5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的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了 1.1個百分點,原材料、燃料和動力等購進價格的增幅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 2.2個百分點。我國經濟發展中一些深層次矛盾和社會總供給結構性過剩的問題並未得到根本解決。預計短期內我國工業消費品市場的價格增幅難以止降回升,工業消費品生產能力過剩的狀況短期內也不會得到根本改變。
從上半年國內市場消費的走勢來看,消費品市場比較活躍主要也是政策性因素的作用。如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工資的增加拉動了消費的較大增長;費改稅在農村試點的擴大緩解了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同比增幅的下滑;住房、汽車和教育等個人消費信貸的持續增加帶動了消費品市場的增長。今年 1- 4月份,個人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了 536億元,占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新增額比重的 49.4%。由於這些政策性因素的主導,才促進了消費品市場的持續增長,國內消費品市場需求的市場驅動力仍然不足。若排除政策性不可比因素,消費價格總水平則是負增長。 1- 5月份,商品零售價格下降 0.6%,食品、服裝、家庭設備用品以及服務、交通、通訊等價格仍在繼續下降。尤其是空調、行動電話等利潤空間較大的產品由於激烈的市場競爭價格下降更為明顯。這種趨向預示,社會消費品市場需求仍存在著後勁不足的危機。
影響居民消費需求的主要因素:一是上半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雖然增長 5.3%,但增速比上年同期還是有所回落。二是城鎮居民消費傾向沒有繼續上升的趨勢。表現在:( 1)城鎮就業壓力增大,結構調整使下崗職工人數繼續增加。上半年在崗職工同比減少 506.2萬人,下崗職工人數繼續增加。( 2)由於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引起的不確定因素使居民的安全感下降,造成居民預期收入的不穩定性增加。( 3)由於城鎮居民貸款買房和教育等方面開支的加大,使大多數城鎮居民消費潛力空間縮小,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下降。今年 3- 5月,城鄉居民儲蓄的同比增長速度已呈現逐月下降的趨勢,從 1.5%下降為 0.7%再下降為 0.0%。三是農民增收困難。由於國家對農村市場開拓不夠,使農副產品收購價格繼續下降,農副產品收購價格已連續 5年下降,降幅累計達 25.7%,導致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純收入連續 3年降低,農村人均純收入增速連續 5年下降。今年的夏糧減產更進一步加重了農民增收的困難。以上這些因素都嚴重影響了城鄉居民消費能力的擴大。因此,有效需求不足仍是制約當前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加速經濟發展和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的政策措施
世界經濟減速,尤其是美國經濟趨緩、日本經濟下滑雖對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利的影響,但同時也給我國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一方面是國際資本目前正大量向發展中國家流動。上半年,外國對華投資以及港台地區對內地投資已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外資和港澳台實際投資額增幅為 20.5%。 1- 5月份,日本投資增幅為 40.3%,高於全國同期增幅 22.41個百分點;台灣增幅為 27.32%,高於全國同期增幅 9.34個百分點;香港增幅為 11.1%。另一方面我國市場需求空間大、機會多。 1993年以來,我國物價從負增長到正增長一直很穩定,形勢發展勢頭較好,近年內不會出現通貨膨脹。我們應該抓住這一擴大需求的機遇,加大政策調整力度。具體政策措施如下:
1、進一步擴大內需,重點擴大消費。首先應加快出台鼓勵消費的政策,加大消費信貸對消費增長的促進作用,培育汽車、旅遊等新的消費增長點。其次應加大調整收入分配結構,尤其是加大國家二次分配的調控力度。通過稅收調整高收入階層的收入,加快增加下崗職工等低收入群體的收入。第三應加速完善社會保障功能,加大國家財政對社會保障資金的支出,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的專項國債,實行社會保障資金國家統籌,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向貧困地區、低收入群體傾斜,以使國家有限的社會保障資金產生最大的消費增長效用。
2、在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中調整投資結構。國家在投資中應堅持總量控制,堅決遏制重復建設,擴大國債刺激需求的作用,增加國債貸款貼息的使用范圍;同時應加快調整投資結構和財政資金(國債)的投入使用方向,使投資重點向 8個方面轉移:即從基礎設施向產業升級轉移;從擴大投資向擴大消費轉移;從投資城市向投資農村轉移;從提高國家公務員的收入向提高農民收入轉移;從減輕工業負擔向減輕農業負擔轉移;從支持國有大企業向扶持中小企業轉移;從政府直接投入向培育市場機制轉移;從短期投資效應向長期投資效應轉移。
3、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按 WTO的准則擴大市場准入,發展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建立風險投資基金,盡快開創創業版市場;同時大力啟動社會投資,加大社會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並出台實施鼓勵社會投資的稅收政策,對投入到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項目和產品的社會投資資金,應給予全免或減免企業和個人所得稅。 4、加大對出口企業和產品的支持力度,促進出口快速增長。應進一步調動出口企業的積極性,採取有力的短期措施刺激出口的增長,尤其對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傳統勞動密集型大宗商品的出口應實行特殊的出口鼓勵政策,不僅要加大出口退稅的額度、加快出口退稅的進度,同時應加大對出口信貸的支持。
5、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增加農民收入。目前農民收入增幅連年下降、農村消費增長緩慢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制約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農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因此,採取有力措施穩定農產品價格是穩定農村收入的當務之急和權宜之計。從國外經驗來看,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均在不同程度上對農業生產進行補貼或對農產品實行保護價政策;而我國目前對農產品價格缺乏保護,加之農民稅費負擔過多過重,導致農民收入增幅連年下降。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建議國家在適當時機取消農業稅,給農民休養生息的喘息機會,或者將全部農業稅的收入設立農副產品的價格保護基金,以確保農副產品收購保護價的實施,保障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同時應大力扶持農村的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帶動農村的相關產業,擴大農村勞動力的就業,以增加農民收入。據統計,近年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因素來自於農民打工的收入。因此,加快農業的產業化和農村城鎮化的進程,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是未來農民收入增長的根本出路。
6、加大扶持中小企業的力度。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流動資金的極度短缺已嚴重製約了的中小企業的發展,因此國家應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進一步擴大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利率浮動幅度,調動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滿足中小企業的正常貸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