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對於經濟落後的中西部!國家怎麼安排的啊!
造成西部經濟的落後,有自然的因素,有歷史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因素。縮小東西部差距,需要投資向西部傾斜,更需要政策向西部傾斜。如果我們過度強調市場經濟規律,完全按照市場配置資源的原則,社會資金就很難大量流向西部。因此,必須制定相應的政策甚至法律,來確保政府投資向西部的傾斜,給西部以比東部更優惠的政策,在產業政策上對新疆、西藏、青海、甘肅這些幅員遼闊、人口分散、經濟落後的偏遠地區以特殊對待。 ■步德迎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三年來,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拉大的趨勢得到抑制,但東西部經濟發展絕對水平仍在繼續拉大。加入WTO後,國內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市場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不利於東西部地區差距的縮小。因此,應結合西部大開發和加入WTO的實際,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實事求是地對東西部地區的關系進行研究,在正確認識開發西部對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重要意義的基礎上,制定符合WTO原則的加快西部經濟發展的政策。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落後的主要原因1、自然、歷史和政策的差別造成東西部經濟差別拉大。東部氣候條件、交通條件、生活環境、經濟基礎以及與國際市場的聯系都優越於西部地區,而且在改革開放之初國家選擇了東部沿海地區的十四個城市作為對外開放城市,給予了較優惠的經濟政策。因此,東部地區在改革開放的20年中,經濟增長遠遠快於西部地區。2、市場經濟只是在靜態上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則配置經濟資源。我國改革開放二十幾年,越來越強調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特別是九十年代中央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後,更將市場作為配置資源的主要手段。這相對於計劃經濟體制是認識上的一大進步。但在許多同志的思想上,沒有看到市場配置資源的局限性,即市場配置資源只能做到靜態最優,而做不到動態最優,只能做到短期最優,而做不到長期最優。因此,在地區經濟布局上宏觀調控不夠有力,導致東西部地區發展差距拉大。3、在市場配置資源的同時人力資源卻沒有按照市場原則進行配置。嚴格的戶籍制度限制了西部普通勞動力向經濟發達的東部的流動,加大了東西部地區人均佔有資源的差距,同時,東部地區憑著較高的工資待遇和優越的生活條件,吸引了大批西部高素質的人才,形成所謂「孔雀東南飛」的現象,使西部經濟發展更加困難。4、西部地區的貧困與封閉造成西部人信息缺乏和觀念的落後。由於我國經濟發達、開放度較高的城市集中在東部地區,因而各種新觀念、新信息、新技術也大都集中在東部。西部地區則由於距離遙遠,獲取信息的成本較高,造成信息缺乏和觀念的落後,進而影響到經濟的發展。5、長期的計劃經濟對以資源開發為主的西部地區影響深遠。一是由於價格的不合理使西部為東部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犧牲,即東部創造的財富中有相當一部分實際上是西部人民貢獻的。二是計劃經濟時期的工業布局是按照西部資源、東部加工的格局安排的,造成西部經濟基礎的落後,資源開采多,產品加工少,粗加工多,精加工少,因而西部工業的附加價值較低。6、統一的產業政策未考慮地區差別,制約了西部地區的發展。我國目前的產業政策沒有考慮西部地區幅員遼闊、人口分散、經濟落後的特點,不論是西部落後地區還是東部發達地區,都一刀切地採取同樣的政策,如規定許多產品的最低生產規模過高,限制了西部企業的發展空間,再如國家的土地政策是建立在全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之上的,而西部大量的戈壁荒灘卻要與東部的土地實行同樣的政策,制約了西部招商引資。此類情況很多,極大地限制了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7、現行稅收制度造成西部地區大量稅收流向東部。由於西部的生活環境較艱苦,許多西部優勢企業將總部注冊到東部經濟發達地區,按照現行稅收制度,企業所得稅在企業注冊地上繳,因而造成西部地區大量稅款的流失,加大了東西部經濟的差距。由上分析看,造成西部經濟的落後,有自然的因素,有歷史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因素。縮小東西部差距,需要投資向西部傾斜,更需要政策向西部傾斜。如果我們過度強調市場經濟規律,完全按照市場配置資源的原則,社會資金就很難大量流向西部。因此,必須制定相應的政策甚至法律,來確保政府投資向西部的傾斜,同時給西部以比東部更優惠的政策,在產業政策上對新疆、西藏、青海、甘肅這些幅員遼闊、人口分散、經濟落後的偏遠地區以特殊對待,從而改變西部在生產經營和吸引資金方面的劣勢。對保護西部經濟健康發展的政策建議根據我國的現實情況,建議國家對西部地區實行以下特殊政策:1、採取適當的稅收優惠政策,同時規范地方政府管理地方經濟的行為。國家應適當降低中西部地區企業應交納的國稅稅率,並通過法律賦予地方政府制定地方稅稅率的權力,通過稅收的優惠抵消西部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吸引外商和東部的企業到西部投資。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西部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得到加強,使西部的投資硬環境得到改善,但還無法改變西部企業與東部企業在資金、管理、技術、人才、運輸等許多競爭條件方面的不公平狀況。只有在增值稅率和所得稅率方面都給西部企業以一定的優惠,才能使西部企業獲得相對公平的競爭條件。只有在對西部實行企業稅收優惠的基礎上,嚴格禁止西部地方政府實行非稅收性質的地方保護政策才可行,才能在西部市場上使外地產品、國外產品與當地產品享受同等待遇,形成真正的全國統一的大市場。應當指出,給落後地區企業在稅收上以優惠待遇應有一些行業限制,對那些對集中度要求較高、資金技術密集、協作條件要求高的產品如汽車,就不應給予優惠待遇,以促進行業的快速集中。2、需要國家財政加大對經濟落後地區的轉移支付。這與中央對西部企業實行稅收優惠一起,是中央促進西部經濟發展的兩條腿,缺一不可。從世界經濟發展過程看,完全按照市場規律來配置資源,必然導致經濟集中化趨勢日益明顯,地區差距越來越大,而地區發展水平的過度分化會造成總需求不足,影響經濟的增長。所以,幾乎所有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都由政府採取各種不同措施促使部分產業向不發達地區轉移,並扶持不發達地區企業的發展,而不能依賴於市場做這些事。這些措施之一就是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具體用途,一是加快落後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完善落後地區的社會保障體系,三是支援落後地區發展教育,同時支持一部分工業從發達地區向不發達地區的轉移。對待地區結構的調整和中央財政轉移支付,有一個重要的認識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如何看待它的投資效益。在開發西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中,對西部直接投資的效益低於東部是不可避免的,但從長期看,維持一個相對均衡的經濟布局對於改善各地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充分利用國土資源、實現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都具有重要意義。3、在產業政策和技術政策上應充分考慮西部地區的特殊性,不搞一刀切。目前國家的產業政策和技術政策都是針對全國的普遍情況而制定的,許多政策並不適應西部的特殊情況,如國家為了保護土地限制生產和使用黏土磚的政策,在黃土高原和新疆、青海、甘肅就不適用,在那裡由於缺水,大片黃土崗寸草不生,用來生產黏土磚並不會減少耕地資源,為什麼不能與東部地區區別對待呢?還有環境政策,西部地區特別是新疆地廣人稀,遠離人口密集的地區,空氣的自我凈化能力較強,不應要求這里的企業與東部執行同樣的廢氣排放標准。還有對小水泥、小火電、小鋼鐵等的限制政策,也不適應西部特別是新疆城市分散、距離遙遠的特點。4、加快西部城市化步伐,採取有力措施促進西部中等城市的發展。研究經濟發展,對於資金、技術、原料、能源、運輸條件等生產要素的重要性都能達成共識,但人們往往忽略了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人口數量和密度。西部大片地區地廣人稀,根本不具備發展現代工業的基本條件。因此,開發西部的過程,主要就是西部地區城市化的過程。沒有城市化,就沒有工業化,也不會有農業的現代化。西部地區的一些大城市已具有較強的經濟基礎,完全可以憑借自身實力和優惠的政策獲得較快發展,並對整個西部經濟產生帶動作用。開發西部地區的中央財政投資應首先向中等城市傾斜,支持中等城市的經濟較快發展,並向周邊小城鎮輻射,帶動小城鎮經濟的發展。此外,應選擇大中城市周邊的小城鎮加以扶持,使之盡快發展成為一個個經濟圈,形成對周圍更強的輻射能力,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5、下大力氣解決落後地區政府機構臃腫的問題,加強對地方領導的選拔、任用和監督。一個地方經濟的發展,除了天賦的自然條件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地方國企的改革、民營企業的活力、科學的區域規劃、高效廉潔的地方行政管理及由此而形成的改革意識和良好社會風氣,而這些都決定於這個地方的主要領導人和領導班子的政治素質和專業素質,這就要求探索一套對地方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和監督的機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從各方面反映的情況看,越是經濟落後的地區,政府機構臃腫的問題越嚴重,機構越臃腫辦事效率就越低,已形成惡性循環,必須下大決心加以解決。6、加強地區間經濟協作,促進東西部企業聯姻。西部有許多國有企業發展困難、改革滯後,各級政府主管部門應承擔起所有者職責,推動企業的改革和合作,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幫助西部企業與東部優勢企業聯合,以資產為紐帶,實現資產重組,利用東部企業在技術、資金、管理、品牌方面的優勢,使西部企業得到快速發展。(作者單位:新疆自治區發展計劃委員會) [稿源:中國經濟時報] [作者:步德迎]
『貳』 為改變工業落後,我國在經濟建設中採取了哪些重大舉措
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加快經濟發展方式,這是發展理念變革。模式轉型,路徑創新的綜合性,系統性,戰略性轉變。
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
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依靠創新驅動發展,提高經濟質量和效益。
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健全城鄉一體化體制機制,
『叄』 怎樣推動工業經濟的綠色發展
「一個驅動」即創新驅動。實現工業綠色發展,必須探索全方位的創新道路,從理念、技術和制度3個層面開展創新。理念創新是綠色發展的重要前提。世界經濟正在加速邁向低碳化和綠色化,綠色經濟時代即將來臨,人類將實現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大跨越。這勢必改變工業發展的傳統模式,工業生產不再單純追求規模擴張,而是更加註重質量效益和可持續發展,這需要提出並踐行新的發展理念。技術創新是工業綠色發展的關鍵。綠色技術涉及諸多學科和領域,前沿性強,需要持續地大規模研發投入,不確定性和風險較大。這就要求政府加強規劃、戰略和政策引導,為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的研發應用提供強有力的制度和資金供給。與此同時,工業技術的綠色創新既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術和新興綠色產業,也要高度重視對傳統產業的綠色改造升級。制度創新是工業綠色發展的保障。從國際國內經驗來看,加快工業綠色轉型、培育壯大新興綠色產業,必須堅持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政府則在戰略規劃、財稅金融產業政策、環境規制等方面加大制度供給力度,建立健全有利於促進綠色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管理體制。
「五個轉變」即要素投入、主導能源、製造方式、發展模式和治理體系的轉變。在要素投入轉變方面,從主要依靠資源能源、勞動力、土地、資金等傳統生產要素的消耗,向主要依靠知識、信息等新型生產要素的投入轉變。在主導能源轉變方面,從煤炭、石油等傳統化石能源向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轉變。在製造方式轉變方面,從傳統的材料消耗高、生產效率低的減材製造、非智能製造,向新型的材料集約利用、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的增材製造、智能製造轉變。在發展模式轉變方面,從傳統的要素投入型、規模擴充型的發展模式,向新型的集約節約型、質量效益型的發展模式轉型。在治理體系轉變方面,從傳統的政府管理,向政府、產業、企業和社會公眾共同參與的工業綠色治理體系轉變。
為此,筆者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首先,制定國家工業綠色發展戰略,科學制定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總量、強度指標,形成中長期目標約束和政策誘導。制定國家工業綠色發展戰略,並根據各行業特點制定行動路線圖。根據各地區不同發展水平和發展特點,因地適宜,分類施策,建立以單位GDP能耗和單位GDP污染物排放為核心的約束性指標體系,完善相關獎懲問責機制,倒逼地方政府走綠色低碳發展的路子。進一步完善節能環保技術標准和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健全節能減排的市場化機制和雙向激勵機制,促進工業領域的節能減排。大力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優化能源結構,加快能源轉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生活垃圾和廢舊物質回收,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其次,加快工業結構調整,加大綠色投資力度,大力發展新興綠色產業。在保持國家工業體系完整性的前提下,積極化解產能過剩,淘汰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行業的高耗能高污染產能,推進企業兼並重組,推動落後產能和僵屍企業退出。加快傳統產業綠色改造升級,加大投資支持力度,打通傳統產業與綠色技術之間的通道,將綠色技術、綠色工藝滲透應用到傳統產業各環節。大力發展新興綠色技術和產業,將發展新興產業作為加快工業綠色轉型的突破口,加大對新興綠色產業基礎技術、前沿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研發支持力度,加強對新興綠色產業的財政金融支持。
第三,對接三大戰略,推動產業梯度轉移和國際產能合作,優化工業布局。落實「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通過「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轉移部分產能,在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業化進程的同時,降低我國東部地區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的分布密度和排放強度。落實「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完善促進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以及各項沿海、區域開發戰略的配套政策,優化國內工業布局,協調地區之間的綠色轉型進程,縮小轉型成果分配的差距,緩解工業綠色轉型中的地區不平衡矛盾。
第四,提升綠色供給,培育綠色需求,從供給和需求兩端同步牽引工業綠色轉型。積極推進互聯網等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協同融合,大力發展智能製造,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要素創新和配置方式上的作用,提升工業整體勞動生產率和質量效益。實施綠色製造工程,面向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開展清潔生產改造,實施能源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強化工業資源綜合循環利用,推進產業綠色協同鏈接,培育再製造產業。引導社會公眾形成綠色消費和生態消費的理念和文化,實施綠色政府采購計劃,利用市場機制創造更多的綠色需求。
第五,重點推進政績評價考核、資源品價格、環境生態補償三方面的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改革政府和官員的政績考評制度,加強環境污染損失核算,建立並完善基於SEEA(環境與經濟綜合核算體系)的綠色GDP核算體系,將其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引導各地區根據資源稟賦和資源條件適度發展。打破資源型行業壟斷,推進資源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理順資源價格體系,建立以市場為導向,充分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完善區域生態補償機制,拓寬生態補償資金渠道,鼓勵探索資源交易等市場化的生態補償模式,鼓勵異地開發等新型區域生態補償方式。
『肆』 一個城市沒有企業沒有工廠,他靠什麼發展當地經濟
沒有製造業的城市(國家),只會陷入空心化。最典型的的例子,就是香港與新加坡。1999年,香港的GDP大約是新加坡的2倍;2010年前後,新加坡一度追上香港,甚至實現了超越。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加坡堅守製造業,香港卻陷入了產業空心化。新加坡雖然土地面積很小,卻在航空航天、半導體、化學和生物醫學科學領域,佔有一席之地。製造業不強的國家,不足以言強。德國、日本,無一不以製造業立國。哪怕是坐擁金融霸權的美國,也提出了要振興製造業。從來沒有國家,可以依靠房地產實現經濟高速可持續增長,製造業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脊樑骨」!
說他們最給力、最可愛,因為中小企業家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出力甚巨,說他們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毫不為過。要知道,中小企業可是佔了中國經濟大半壁的江山:它貢獻了國家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
『伍』 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這個「新」,是相對於傳統工業化來講的。要全面把握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意義,必須了解傳統工業化道路的特點及其弊端。新中國建立後,由於歷史的原因和當時的國際環境,從「一五」時期到改革開放前夕,我國的工業化沒有突破蘇聯計劃經濟的模式。其特點是:一、在所有制結構上,實行單一的公有制。20世紀50年代初,私有經濟在我國經濟結構中佔主導地位。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到1978年,全民所有制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80.8%,集體所有制工業佔19.2%,二者相加,佔到工業總產值的100%,個體、私人工業企業已不復存在。二、在資源配置上,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計劃經濟體制集中過多、統得過死的弊端雖早已顯露,國家也進行了幾次諸如「大權獨攬,小權分散」、「下放權力,調動地方和企業的積極性」等改革的嘗試,但都沒有突破高度集中計劃體制的總體框架。三、在發展戰略上,優先發展重工業。這一戰略,使我國工業化走上一條資本密集型的發展道路,造成勞動力轉移滯後。1978年我國工業吸收的勞動力僅為5009萬,比1952年增長302%,而同期固定資產卻增長了2046%,相當於工業勞力增長的6.8倍,這給我國以後的經濟發展帶來很大壓力。四、在發展方式上,追求高速度和粗放式發展。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我國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客觀上表現為片面強調經濟增長速度,忽視經濟效益。工業生產獲得的快速發展,是靠高積累、高投入、高消耗來支撐的。五、在工農與城鄉關繫上,工業依靠工農產品剪刀差積累資金。我國的工業化是在一個經濟落後、底子薄弱的基礎上起步的,進行工業化建設所需資金主要依靠農業和農民提供。盡管工農業產值的比例1978年已由1952年的3:7變成7:3,但城鄉人口比例則仍為2:8。在近30年裡,農業勞動生產率幾乎處於停滯狀態。六、在國際關繫上,因特殊的歷史背景而片面強調自力更生。改革開放前,我國對外貿易雖然有時發展較快,但總體水平不高。1952年,我國外貿依存度是9.4%,以後歷年都沒有超過10%。不重視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我國工業化的進程。
綜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傳統工業化道路雖然使我國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卻付出了超常的代價。在新的歷史時期,傳統工業化道路很難再培養出新的競爭優勢。如果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我們原有的競爭優勢可能會逐步喪失,所以必須走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
什麼是新型工業化道路?十六大報告中曾作了概括的描述。這就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路子。這條新路與傳統工業化相比,它的「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發達國家都是在工業化之後推進信息化的。我國是個發展中國家,近年來信息化發展很快。我們完全可以在工業化進程中推進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從而發揮後發優勢,實現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第二,發達國家實現工業化特別是在快速發展時期,大多數是以消耗能源、犧牲環境為代價,負面影響是很大的。因此,我們在實現工業化過程中,特別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第三,在發達國家實現工業化過程中,機械化和自動化是主要著力點,從而導致失業問題的出現。我國的國情是人口多,勞動力成本比較低。這就要求我們在工業化進程中,處理好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與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的關系、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系,有意識地在推進工業化的同時擴大就業。很明顯,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在總結世界各國工業化經驗教訓基礎上,從我國國情出發,根據信息化時代實現工業化的要求和有利條件提出的,對於加快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必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如何才能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根據十六大的部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一要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央根據世界經濟科技發展新趨勢,針對我國經濟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作出了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安排,以期形成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處於工業中心地位的製造業,是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技術裝備的設計和製造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總體水平還比較低。據統計,近幾年來,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的投資中,設備投資2/3依賴進口。這種狀況,要求我們必須努力實現高新技術產業跨越式發展,盡快使它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和新的成長鏈。二要繼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決定性因素。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一味依賴引進,不僅利潤的大部分要被外商分割,而且也會嚴重地影響我國的技術安全。以信息產業為例,外國生產商往往對許多技術設備,事先就安裝了隱藏的「暗通道」和「後門」。關鍵時候,國外「專家」只要「微調」計算機的某個軟體,或在某個硬體中稍作一點手腳,輕則會影響我國計算機的正常運行,重則將給我國的信息安全、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帶來滅頂之災。因此,必須進一步深化教育和科技體制改革,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專門人才,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力爭在關鍵領域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以打破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技術封鎖。三要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改革開放是經濟發展的巨大引擎,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強大動力。要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真正做到兩個「毫不動搖」。要堅持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繼續推進市場取向的改革。只有健全市場體系,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才能形成有利於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宏觀環境。同時,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加入WTO的新形勢,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全面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要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拓寬工業化、現代化和優化資源配置的空間,增強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回顧我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經濟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展望未來,我們更充滿信心。只要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就一定能夠在新的發展時期,基本實現工業化。
『陸』 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如何發展
一、影響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發展的經濟特徵
欠發達地區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一般認為,沿海地區是我國經濟社會相對發達的地區,而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更確切地說,所謂欠發達地區,是指受歷史、區位、觀念等條件的限制和不平衡發展戰略的影響,相對於發達地區而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有著較大差距,但又有較大發展潛力、資源較為豐富、生態環境尚未遭到嚴重破壞,且隨著改革的深化、社會的發展和制度的創新,在新一輪經濟增長中有可能實現高速發展的區域。工業園區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活動地域空間,其成長和發展是多方面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欠發達地區的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深受該地區經濟發展特徵的影響。
制約工業園區發展的欠發達地區經濟特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欠發達地區的經濟基礎薄弱,經濟總量相對較小,工業總體規模小,經濟增長緩慢,政府財政收入相對匱乏,民間資本積累規模小,因此,資金、中高級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缺乏,該地區工業園區的建設僅僅依靠地方政府或本地區民間要素積累投入是遠遠不夠的,必然要藉助外部力量;
2.欠發達地區的自然資源相對豐富,原材料、能源、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十分豐富,供大於求,價格相對比較低廉,這些低成本要素優勢對那些土地和能源日趨緊缺的發達地區必然能夠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具有發揮區位優勢、主動接受發達地區的經濟輻射、融入到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圈中的有利條件;
3.欠發達地區的區域內經濟發展往往存在著不平衡性,但也有經濟相對發達的地方,如一些區域中心城鎮,這些地區的區位條件優越、產業基礎較好、經濟實力較為雄厚,並以自身的特色產業為主導,形成了一定的發展規模。這些相對優越的條件必然為這些地方的工業園區成長和壯大提供強勁的內在動力,因此,促進區域內經濟協調發展,是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發展的重要戰略;
4.從制度特徵來看,一般而言,欠發達地區的市場經濟制度建設起步較晚,配套改革相對落後,總體的經濟發展還處於模仿階段。由於制度決定了各種影響經濟發展要素的投入方向和產出效率,因此政府在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中承擔著更多的責任和義務,以彌補市場制度尚不完善的缺陷;
5.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社會文化和思想觀念的落後是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由於社會文化與思想觀念是該地區的人們在長期的生產、交往等實踐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共同價值取向,具有很強的區域特徵和穩固性,直接影響著人的選擇和行為方式。因此,必須積極引入新的思想和觀念,不斷增強該地區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逐漸改變原來制約區域發展的落後思想和陳舊觀念。
二、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的思考
1.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
對於欠發達地區來說,先天的自然條件優勢仍是能否贏得競爭的首位因素。例如,優越的交通地理位置使得生產地接近原料產地或消費市場,從而降低交通運輸成本;豐富且價格相對低廉的自然資源、能源、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可為工業生產節約大量的生產成本。這些低成本優勢是吸引國外、境外及沿海發達地區眾多生產商入園投資辦廠的主要因素。這些地區工業園的東向發展模式概括起來有三種:
(1)吸入式。注重吸引周邊的資金、技術,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吸引外省的企業入駐工業園區。如淮北、宿州的東南部等地工業園區是以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依託本地資源深加工產業為主體的招商引資載體,藉助江蘇徐州經濟圈和連雲港等經濟發達地區的發展優勢,內外資源並重,加快對接,主動接受發達地區的輻射,迅速建立了工業化平台和城市發展新區;
(2)融入式。安徽東部的一些城市和地區,形成了與江浙等省的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局面,從基礎設施、管理方式和發展模式等方面融入東部工業園區經濟發展圈內。如合肥、馬鞍山、蕪湖、廣德等地區,區位優勢明顯,工業園區已經開始進入到東部工業園區經濟發展中,同時形成向省內各地區輻射的趨勢;
(3)移植式。在與江浙等省的地理條件相類似的地區,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條件具備的情況下,直接仿效東部省份的成功案例,學習和借鑒其園區的管理方式和發展模式,為安徽工業園區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新思路。如天長市綜合工業園區、滁州市汊澗鎮工業園區和銅陵有色金屬工業園區地處安徽東南部,緊鄰江蘇省,貫通蘇南、蘇北,屬中國最具活力的「長三角」、南京都市經濟協作區域,其園區的建設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趨同於「長三角」經濟圈內的工業園區。
2.政府發揮積極作用,探究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
在工業園區的建設過程中,尤其是建設初期,政府不只是扮演政策制定者的角色,還是園區的規劃主體、基礎設施建設主體和管理主體,這就需要政府根據具體的區域經濟特點,探索和採用適合該地區的工業園區的管理方式,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和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
目前,安徽工業園區的管理方式以政府管理型為主,也開始出現了新的管理方式。從安徽經濟發展的現實來看,大企業、大公司數量少,實力不足,引進大公司投資建廠的機會不多。因此,政府設立的行政管理仍為主要形式。但有條件的地區和產業也開始注重發展多種管理方式,鼓勵大企業、大集團組建聯合體,興辦工業園區,積極引進省外、國外的公司和社團來安徽興辦工業園區。安徽工業園區的管理方式開始由政府管理型向政府和企業混合型、企業管理型過渡。巢湖市富煌工業園由富煌集團自主領辦,這種「企業管理」方式與「政府管理」方式相比,在實際發展中具有很大的優勢。企業自我管理有利於園區內的招商引資,可以根據項目發展狀況,有針對性的吸引配套企業;也有利於整個工業園區的發展規劃,對將要進入園區的項目進行精心論證、篩選,選擇那些適合在該區發展的項目企業進園;還有利於對企業在園內的基礎建設、企業文化等多方面做出合理的規劃、管理和整合;更有利於提高園內企業的運營效率,因為園內企業的溝通要比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更為便捷、有效。
3.充分利用內外兩個輻射功能,統籌區域間與區域內的協調發展
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實踐,經濟獲得了充分的發展,民間資本不斷積累,產業結構也在調整和升級,大量製造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呈現出向欠發達地區進行梯度轉移的趨勢。資本、技術和人才特別是高級人才是欠發達地區最為稀缺的生產要素,成為工業園區發展的瓶頸。而這卻正是同外、境外和沿海發達地區的強項。此外,沿海發達地區工業園區起步早、發展快,創造出了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如城市傳統工業復制型的蘇南模式、市場導向型的溫州模式、進口替代型的晉江模式等,為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的建設提供了豐富的學習和借鑒素材。因此,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建立長期的經濟發展合作機制,不斷地進行資本、技術和人才的跨區域合理流動和補充,並以增強綜合承載能力為重點,以特大城市為依託,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帶動本地區的工業園區經濟的迅速發展。近年來,安徽實施東向發展戰略,並主動融入「長三角」經濟圈,隨著合寧(合肥至南京)高速、合滬(合肥至上海)鐵路的開通,從合肥到南京、上海等地只需一兩個小時的車程。安徽經濟融入「長三角」的步伐加快,其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充分發揮了江浙發達地區對皖的輻射功能,合肥、蕪湖、馬鞍山、巢湖、天長、滁州、廣德等地區的工業園區在東向發展戰略上走在了前列。
欠發達地區內部工業園區發展具有不平衡性,有些地區工業園區發展相對較快。因此,要充分發揮內部優勢,做好區域內的協調發展,利用區域內發展較快的工業園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其他發展較為滯後的地區。安徽工業園區發展從空間分布上看,主要聚集在以合肥為中心的皖中、以安慶為中心的皖南和以馬鞍山、蕪湖和滁州為中心的皖東地區,初步形成了以合肥地區為中心輻射四周,東南部發展較快的基本態勢」」。安徽89個工業園區(開發區)共有32個分布在安徽東南地區及長江沿線,皖中地區以合肥、巢湖為中心共有39個,其餘主要分布在蚌埠、阜陽、亳州、宿州等皖北地區。從全省經濟整體來看,東部的發展快於西部,南部的發展快於北部。由於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別較大,使得開發區、工業園區發展態勢不均。合肥地區和東南部發展較快,合肥位於皖中,貫通東西、南北,是省內交通樞紐,有著很好的地理條件優勢,工業園區建設較早,發展速度較快,並帶動了合肥四周的城市和地區發展,如六安、淮南、蚌埠、巢湖等。安慶以化工工業為依託,產業鏈發展優勢明顯,為園區建設提供了很好的產業基礎。沿江地區和皖東地區,馬鞍山、蕪湖、滁州、天長、廣德等地區,與東部的江浙聯系緊密,有著資金、技術、交通等條件的優勢。
4.鼓勵發展特色產業,建設和發展具有地方特點的工業園區
無論是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在其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一般會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這些具有地域特徵的特色產業往往是該地區的支柱性產業,其發展速度較快,規模相對較大,發展趨於成熟。因此,立足於本地區,鼓勵發展地區特色產業,建設和發展具有地方特點的工業園區,是欠發達地區發展工業園區經濟的一個重要思路。在特色產業工業園區內,以特色產業為中心,發揮連帶效應,發展相關連帶產業」」。安徽各地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以地方特色產業為依託,並圍繞地方支柱產業,充分發揮地方特色產業、資源和環境的優勢,形成了特色工業園區。阜陽市潁州區工業園認真做好工業園區規劃,在整體布局上,堅持依託資源和區位優勢,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學定位。潁上縣依託旅遊產業,突出綠色工業園區特色;阜南縣工業園憑借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突出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潁州區工業園依託阜陽城區區位優勢,突出辦好高新工業項目;宿州市符離鎮政府於 2004年起開始興建符離集燒雞工業園,園區以符離集燒雞產業為依託,大力發展符離集燒雞的相關產業,連帶產生了養雞業、飼料業、包裝運輸業等產業連鎖效應,先後有六家企業入駐,由於這些企業規模擴大、技術含量提升,很快在燒雞同行中脫穎而出,產值利潤翻了幾番。六安市山區面積占據著很大的比例,因此,多年來,六安經濟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形成當地的傳統產業,如茶葉、蔬菜、板栗、蠶繭、山珍等農特產品的分布點多面廣。工業園區產業圍繞著地方特色產業,特色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帶動了其他相關產業的充分發展,形成連帶效應,這是安徽各地的工業園區經濟建設和發展的一條重要路徑。
5.更新觀念,完善內外製度,提高園區自我創新能力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欠發達地區的市場經濟制度日趨完善,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的外部制度逐漸優化,因此,無論是體制上還是思想意識上的障礙都在逐漸減少,促進了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安徽作為欠發達地區,由於本身的資金積累和財政收入都十分有限,以往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主要依靠政府投資,因此園區建設和發展的速度緩慢,規模很小,水平低。在市場經濟制度不斷完善的今天,全省工業園區發展勢頭強勁,數十個項目同時投產,從選址、建廠到投產只需一年,大型項目也不會超過兩年。
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雖還處於模仿階段,但政府也逐漸採用現代企業制度和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一些地方政府已經明確地將培育產業集群的戰略思想貫守到了園區建設的過程中。產業集群是一種新型的產業組織形式,是指在既競爭又合作的特定領域內,彼此相互關聯的公司、專業化供貨商和相關產業的企業以及政府和其他相關機構(如大學、研究機構、行業協會等)的地理集聚體。產業集群作為實現企業向有效協作轉變的組織形式,是降低園區內企業交易成本、構建良好創新環境、提升工業園區和區域競爭力的最佳手段」」。合肥高新技術開發區是安徽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現有高新技術企業200餘家,分別佔全省和全市的35%和65%。形成了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生物工程與新醫葯、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培育了科大訊飛、凱立電子、陽光電源、美亞光電等知名企業,引進了微軟合肥技術中心、安徽移動、美的、榮事達、三洋等著名企業,並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葯兩大領域形成了比較優勢。
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在建成初期,憑借其低成本要素優勢和優惠政策,確實能夠獲得暫時的競爭優勢,為園區的起步創造條件。但是,優惠政策畢竟有底限且極容易在短時間被其他地區模仿而具有暫時性,因此僅僅依靠廉價的資源、能源和勞動力維持的優勢不是長久之策。隨著本地區經濟的發展,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日趨膨脹,要素價格也會持續上升,優勢便不復存在。在知識經濟的今天,幫助企業或地區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是知識和人才的存量,經濟增長的根源是知識的生產、擴散和應用,而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便是學習和創新。因此,培養、提高和強化學習和創新能力,成為園區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和保證。
『柒』 歷史題 材料一(建國初期)我國的工業基礎,特別是重工業基礎非常薄弱這種落後的經濟狀況只能靠優先發展
1、新中國成立後,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已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已超過歷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國還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我國的工業水平很低 工業基礎薄弱,且門類不全,許多重要工業產品的人均擁有量遠遠低於發達國家 。 重點發展重工業。 一五計劃
2、土改和一五計劃地催動作用以及人民群眾的干勁
3、不屬實 大躍進
4、我們要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 一切從實際出發 實事求是
『捌』 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遼中南工業基地
有利條件:科技發達,海路運輸便利,豐富的煤、鐵、石油資源,便利的交通,市場廣闊,工業基礎好,勞動力資源豐富。南部面臨渤海和黃海,這對發揮東北區口岸多、腹地廣闊、經濟基礎好的優勢,發展外向型工業,開拓東北亞國家及俄羅斯、東歐各國的市場,擴大出口創匯都十分有利。
不利條件:該地區資源豐富,但天氣因素是巨大的制約因素。 存在的問題是能源與水資源的不足。
2、京津唐工業基地
有利條件: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帶的北部,我國北方地區海上門戶,中國。 交通便利,緊靠山西能源基地,並由輸油管道連接東北、華北的油田。在很大程度上依託的是北京的眾多高校,這是在技術上的獨特優勢,而且礦產豐富,有利於經濟發展。
不利條件:環境問題特別是沙塵暴和缺水問題一直制約著發展。而區域發展不平衡,則更是大的阻礙。
3、珠江三角洲
有利條件:由於改革開放初期的優厚政策,大量電子電器加工組裝企業發展起來,由於交通上的便利,特別是據港澳台及東南亞較近,多僑鄉,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企業發展特別迅速,
不利條件:該地區的工業綜合實力不是很強。
4、長江三角洲地區
有利條件:該地歷史上就是人口稠密,生產生活高度發展的地區,蘇南與浙北依託上海,這個中國的經濟首都,有著廣闊的市場與經濟腹地,交通也十分便利,較珠三角更接近北方地區,市場潛力很大。由於綜合實力較強,該地區的發展將是四地區中最快的。
不利條件:能源、資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緊張;污染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