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選擇合適的潤滑油
級別越高,潤滑油的潤滑、散熱、密封和減振的效果就越好,也能更好地保護發動機,也更加環保。但是在生活中,考慮到經濟、便捷等因素,潤滑油廠商都會提供不同的產品供消費者選擇。
例如體積小、熱磨合而且工作負載大的輕騎車和助動車就建議選擇高檔一點的潤滑油,有時候潤滑油的選擇是要看工作環境的,並非要看車輛本身的檔次。
礦物質潤滑油和合成潤滑油的最大差別在於合成油使用的溫度更廣,使用期限更長。同樣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用較低的黏度就可達成,礦物油就需用較濃的黏度才可達到。
凝點和傾點
凝點是指在規定的冷卻條件下油品停止流動的最高溫度。油品的凝固和純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油品並沒有明確的凝固溫度,所謂"凝固"只是作為整體來看失去了流動性,並不是所有的組分都變成了固體。
潤滑油的凝點是表示潤滑油低溫流動性的一個重要質量指標。對於生產、運輸和使用都有重要意義。凝點高的潤滑油不能在低溫下使用。相反,在氣溫較高的地區則沒有必要使用凝點低的潤滑油。因為潤滑油的凝點越低,其生產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一般說來,潤滑油的凝點應比使用環境的最低溫度低5~7℃。但是特別還要提及的是,在選用低溫的潤滑油時,應結合油品的凝點、低溫粘度及粘溫特性全面考慮。因為低凝點的油品,其低溫粘度和粘溫特性亦有可能不符合要求。
凝點和傾點都是油品低溫流動性的指標,兩者無原則的差別,只是測定方法稍有不同。同一油品的凝點和傾點並不完全相等,一般傾點都高於凝點2~3℃,但也有例外。
⑵ 汽車潤滑油該怎麼選擇,有那些注意事項
對於潤滑油產品,雖然每天開車時都會使用,但我們不能直觀地感受到它的優缺點。為了安心,我們只錢購買進口潤滑油產品。從保護汽車的角度來看,這個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我以前也這么認為,但現在已經改變了,因為近年來國內潤滑油發展非常快,整體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盲目迷信外國潤滑油也是對國內油不了解的表現。至於購買,我個人有一些參考因素。簡單來說,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銷量、性能、合作實力。
國產機油和進口機油的真正區別在於添加劑。世界上有四家知名的添加劑供應商,即雪弗龍、路博潤、潤英聯和雅富頓,都被國外壟斷。許多國內製造商在添加劑一定差距,但差距也在縮小。至於生產標准,國內頂級潤滑油製造商可以滿足要求SAE、API等待國際通行指標。這些品牌的許多潤滑油用於大型主機廠的初裝油和4S店保養油上,由此可見其性能的認可度。所以,在選擇汽車潤滑油時,請記住,只選擇正確的,而不是昂貴的!更重要的是,所謂的國內油不如進口商品,已經是過去了。
⑶ 什麼是潤滑油,該怎麼選擇
潤滑油就是汽車機油,對於駕駛體驗要求比較高的,就用高品質的全合成,像魔力紅機油,小眾進口品牌,保養一次算下來600多吧,不過結合使用周期看,魔力紅機油是PAO基礎油和液態鉬添加劑的,都是15000公里一換,實際保養是要劃算不少的,性能也過硬。
⑷ 汽車潤滑油該怎麼選擇
對於常見的日系、美系車,比如:豐田、本田、馬自達、福特,其發動機的設計比較精密,適合那些清潔性好,黏度不是很高(20左右)的機油。市場上,多數的日系車比較適合0W20、5W20這一類的機油。
⑸ 怎樣選用潤滑油
根據發動機類型選用。機油因發動機類型的不同分兩種,一種叫汽油機機油,另一種叫柴油機機油,兩者不能混用。至於那些既可用於汽油機又可以用於柴油機的通用型機油,其性能滿足兩類發動機的機油級別的重疊值,所以也標明適用的機油級別范圍,並不能適用所有汽車。
根據汽車使用環境選用。冬季在不同地區要根據當地溫度選用不同的粘度級別的機油,如北方冬季在低溫下選用鑽度過大時容易造成機油凝固,發動機在起動時由於機油流動性差,易造成軸瓦的干磨擦,導致燒瓦、抱軸。
⑹ 汽車潤滑油怎麼選擇
1.要注意觀察發動機的機油報警燈或機油壓力表,如機油燈亮應立即停車,不要再繼續行駛以防發生嚴重的事故。停車後首先檢查機油量夠不夠(油麵在機油尺的MIN和MAX刻度線之間),如機油量不夠應加註。
2.機油的選擇。在夏季選用機油時注意機油的粘度,盡量選用粘度級別大一些的機油,如40、50、20W/50等。因為潤滑油的粘度隨溫度的升高而發生變化,即潤滑油受熱時粘度有所下降,抗氧化性變差,易變質,甚至造成燒瓦抱軸等故障。因此,應將曲軸箱和齒輪箱里換上粘度大一點的夏季用潤滑油,經常檢查潤滑油量、油質情況,並及時加以更換。
3.夏季跑長途的車(特別是超載車輛)發動機容易高溫,要注意發動機的水溫表或機油溫度表、機油報警燈、機油壓力表。如機油燈亮或機油壓力不在正常范圍值內,尤其是水溫和機油溫度過高時應立即停車,等發動機的溫度降下來以後再行駛。
4.經常在山路和路況不好的道路上行駛的車輛也容易引起發動機溫度升高,這種情況下的車輛選用機油時粘度也要大一點,如50、20W/50。
5.夏季大修車輛或新車在磨合期時,不要加高粘度的潤滑油,要選用40或15W/40的潤滑油(另外要慎用修復劑或機油精之類的東西),以防止抱軸燒瓦事故的發生。希望能幫到您,望採納,謝謝!
⑺ 怎樣才能選擇合適的機油
1、首先要看懂機油的標號
機油都有標號,基本上用XW-XX來表示,比如5W-20 、0W-30等這樣的格式,W表示Winter冬季,一般W前的數字越小,說明低溫下的流動性就越好。目前機油耐低溫性最好的就是0W開頭的機油。而W後的數值越大,說明機油的耐高溫性能就越好。
2、南北方冬季溫差,機油選用不同
對於南方而言,大部分地區冬天溫度最低也就在零度左右,所以在機油的選擇上沒要求那麼嚴格,一般選用5W即可,就連北京、天津等華北地區,5W也同樣適用,而在零下幾十度的東北,為了保險起見,最好還是選擇0W型號的機油。
3、根據《汽車保養手冊》選機油
若車況良好,選擇油品的黏度參考《汽車保養手冊》上的推薦粘度即可。
因為每個汽車製造商所設計的發動機,技術要求都不一樣,對油品粘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老司機經常說的按車系選機油,可以參考參考:
日系車的發動機比較精密,內部件摩擦比較小,對機油粘度依賴小,一般在冬季選擇5W-30就夠了;
韓系車跟日系車使用的機油相差不大,也可以用30粘度的機油,比如5W-30;
德系車發動機間隙大,至少選擇5W-30的機油,用40粘度的會更好;
美系車建議選擇5W-30的,這樣比較省油;
歐系帶渦輪的以及大馬力車推薦使用40粘度的,如:0W-40、5W-40。
4、根據發動機的狀況來選擇機油
如果是新車的話,發動機狀況比較良好,可選擇粘度比較低的機油,比如5W-30等,這樣機油流動性會更好,能有效減少發動機的磨損。
如果車齡比較大的車,發動機肯定有了一定的磨損,那就選擇更粘稠的機油,比如10W-40等,這樣能形成比較厚的油膜來保護發動機。
Ps:要注意在汽車廠家要求的基礎上,根據發動機來選擇合適的機油,另外還要選擇質量好的機油。
因為冬天氣溫低,如果機油質量不好,那麼流動性會變差,從而影響潤滑效果,會加劇發動機的磨損。
換機油雖然很簡單,但是裡面學問也不小。冬季換機油,按照正常保養周期進行保養就可以,現在的機油都四季通用機油,只要不是極寒地區沒必要刻意更換粘度型號。
⑻ 選機油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選擇車輛機油要根據車廠的說明書要求來確定,要求使用相應質量級別或更高級別的機油。2、選擇發動機油還要考慮季節的變換,因為油品的粘度會隨溫度變化而變化,冬天粘度變稠,夏天粘度變稀。因此建議在非常炎熱的地區,盡量選擇油品粘度稍高一點的機油。在寒冷的季節,可使用較稀的機油。不過,現在高質量的機油可以同時用於多種氣候條件下。3、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路況對車輛機油的選擇影響不大,但路況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機油的壽命,路況較差的地區,應縮短機油的換油周期。4、兩種不同品牌的機油最好不要混合使用,因不同品牌的油品採用的添加劑可能不同,混用可能會造成油品變質。5、加註或補充機油要適量,否則會增大發動機曲軸攪油的阻力,增加燃油消耗;如果機油過多會通過曲軸箱通風裝置燒掉,嚴重時可能損壞三元催化器。建議車主在加註或補充油位時,最好在機油標尺的最大和最小刻度之間,切不可超過最大刻度線6、老舊車況選擇高粘度機油。
⑼ 汽車如何選擇潤滑油
發動機就像汽車的心臟,潤滑油等於血液,但是發動機是不是可以不用潤滑油呢?理論上如果發動機可以達到0磨損,是可以不用潤滑油的,因為潤滑油在剛開始研製的時候就不是用於發動機。
現在因為發動機的部件越來越精密,而在保證零部件間隙越來越小的同時提高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從而降低油耗和磨損,這中間潤滑油提供了絕大部分的保護作用,摩擦系數越小動力就會提升,油耗也會降低,大家看過F1吧?它們在進行排位賽的時候潤滑油的黏度是0W-8這種競技油,而在正規賽的時候就會換成0W-20這種可以長賽道跑的低粘度油,有的人說20油油膜那麼薄能長時間勝任嗎?我敢說這是絕大部分人誤區,覺得油膜厚可以保護發動機,這個是錯誤的。20 30 40是存在油膜厚度的問題但是要區別發動機的精密和部件的間隙度,假如我這台發動機部件間隙在0.03那我用40油的話油膜厚了,時間長了也就造成了過早的磨損,所以在潤滑油的選擇上大家可以看情況來選擇,假如我只是日常行駛就看保養手冊上來選擇,我給個黏度供大家參考,2016年之後各系車初裝潤滑油粘度,美系和德系還有法系車大部分都是30油,日系韓系還是以20油為主,國產也是30油為主,有部分車型40油。但我說的也不是全部,比如GTR用的就是10W40,法拉利用的就是5W30不下賽道不玩車特殊粘度幾乎用不到。這次先說到這里,下次告訴你們各大品牌有哪些是全合成有哪些是半合成充當全合成。也可以提問,我都會解答,10年潤滑油從業經驗,各大品牌都會解答。
⑽ 家用車如何選機油,用什麼機油比較好
機油可不分家用不家用,這得根據車來定。
機油比較好的品牌有美孚1號 /0W-20全合成機油、嘉實多極護 EDGE/0W-40、力魔 Premium /5W-40、勝牌 SynPower /0W-20、摩特 8100 X-cess /5W-40。
第一:礦物機油,如果車輛行駛里程並不算多,半年5000公里,能保證及時保養的。或者排量較低,非渦輪增壓、經濟型車輛的話,礦物油就比較適合個人,既能滿足車輛潤滑性能的要求,又可以使車輛的保養更具經濟性。
第二:半合成機油,它是礦物油和全合成機油按比例勾兌,再加入添加劑的一種混合產品,性能比礦物油好,屬於很均衡的產品,性價比不錯,7500公里換油周期,大多數車型均可選用。
第三:全合成機油,在低溫流動性上要比礦物油與半合成機油好很多,在冬季同樣的粘度,全合成機油會更快啟動車輛,到達潤滑點更迅速。
高溫時,全合成油因為抗氧化性能更好,所以它的換油周期也要比半合成、礦物油長得多,基本在10000公里以上,雖然成本較高,但是比較換油次數和性能表現後,並不一定比前兩種油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