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汽車前輪後輪互換之後,還需要做四輪定位和動平衡嗎給點建議
汽車前輪後輪互換之後,需要做四輪定位和動平衡。車輛出現跑偏、轉向精度變差,更換維修過懸掛、轉向等系統,出現嚴重吃胎現象,需要做四輪定位。
動平衡通過加裝平衡塊來矯正輪胎和輪轂的配置平衡,保證輪胎平順行駛,使車輛高速行駛時更平穩安全。一般情況下,更換維修過輪胎、輪轂後,都應該做動平衡。但如果發生了事故碰撞,鋼圈表面存在變形或者裂紋的話,通過動平衡是無法恢復的。一般來說,動平衡測量超過100克配重的輪轂已經屬於嚴重變形,不建議做動平衡恢復。
(1)汽車四輪互換後要做什麼擴展閱讀
在機器製造或維修中,動平衡成為一道工序。轉子轉動時產生的不平衡量是因轉子各微段的質心不嚴格處於回轉軸線上引起的。各微段因質心偏離回轉軸線而產生的離心力都垂直於回轉軸線。通過力的合成可把離心力系合成為少數的集中力,其方向仍垂直於軸線。
一般說,至少要用分別作用於兩個橫截面上的兩個集中力才能代表原來的離心力系。若這兩個集中力剛好形成力偶,則原來的不平衡量在轉子不旋轉時是無法察覺和測量的;旋轉時,力偶才形成橫向干擾並引起轉子的振動。這種不平衡的效應只有在旋轉的動態中才能察覺和測量,所以需要進行動平衡。
與此相對的靜平衡是指當轉子的質量很集中以致可以看作一個垂直於回轉軸線的不計厚度的薄盤時,不需旋轉就能進行的平衡。其作法是將轉子水平放置,偏重的一邊受重力作用會垂到下方,設法調整轉子質心的位置,使之位於回轉軸線上。
在測出不平衡的位置和大小後,或是直接將它去掉,或是在它的對稱方向加上和它相應的質量來平衡它的效應,即通過去重或配重完成動平衡。
② 汽車輪胎前後對調,就做個動平衡夠了嗎四輪定位需要做嗎
如果輪胎沒有問題,動平衡和四輪定位都不用做。
通常,前驅轎車由於前輪肩負了轉向的功能,轉向時受到滑動摩擦,所以磨損會比後輪快一些。正常情況下,在3萬公里左右就需要做輪胎的四輪換位了。這樣可增加轉向輪的抓地力,同時也可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達到對輪胎的最大化利用。
總結:四輪定位,動平衡,輪胎調換,三個獨立的東西。如果輪胎是平衡的,放到哪裡都是平衡的不需要再做動平衡。輪胎不是否平衡,最明顯就是跑高速的時候,一般在100km/h左右的時候方向盤會發抖,100km/h又不發抖了(這個也要看偏差有多少吧)。四輪定位,就是把承載輪子的那些懸掛調好,如果是在正常的范圍就可以了,你怎麼調換輪胎,怎麼做平衡也是沒有影響的。
③ 輪胎前後對調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
汽車輪胎前後互換時是不需要做動平衡測試的,因為這時候只涉及到車輪總成的拆裝,而不涉及輪胎的拆裝。只有輪胎與輪圈重新組裝過,比如更換輪圈、更換輪胎、補胎、加裝胎壓監測模塊、更換不同材質的氣門嘴等等,才需要重新調整輪胎的動平衡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最好在互換輪胎時就做動平衡,我互換輪胎時就沒有做動平衡,結果是在110km/h的時候方向盤就開始明顯抖動,在這個速度以下,一點感覺都沒有。腦補一下,如果在高速超車的時候出現這種問題,真的很危險。
④ 汽車四輪互換以後必須要做四輪定位嗎
從安全的角度講,汽車四輪互換以後建議做一下四輪定位,也沒幾個錢還是很值得的。供參考。
⑤ 將汽車輪胎 前後輪調換後 需要做哪些
因為車身的重量並非平均分攤在四個輪胎上,經常換位絕對有助於保證輪胎的均勻磨耗,從而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請遵照《車輛使用手冊》中汽車生產廠商的調胎建議,如果廠商未對具體調胎期限加以規定,通常前輪驅動的車輛每行駛8,000公里時應做換位,而四輪驅動車輛則需要在每6,000公里時換位。車輛的第一次調胎最重要的,調胎時輪胎的充氣壓力必須遵照生產廠商的建議。具體方法介紹如下:
後輪或四輪驅動車輛:將左前調至右後、右前調至左後、左後調至左前、右後調至右前;
前輪驅動車輛:將左後調至右前、右後調至左前、左前調至左後、右前調至右後
單導向輪胎的調位方法則不同於此,例如固特異caro
gdi、eagle
ventura和eagle
f1等,只能前後輪直向對調、不能左右交叉。
如果您的車輛是四輪驅動的,我們建議前後左右輪全部交叉對調,即左前調至右後、右前調至左後、左後調至右前、右後調至左前。
若是車上的備胎是同規格輪胎、也不妨加入對換的行列,那麼除了將左前/左後互相對調之外,請將備胎移至右前、右前移至右後、右後輪則成為備胎休息。
輪胎的不均勻磨耗也有可能為定位不當或機械問題所致。
⑥ 求助:汽車前後輪對調後,需要做四輪定位嗎
汽車前後輪對調後不需要做四輪定位,更換輪圈和輪胎其實只會影響車輪整體的動平衡,對於懸架幾何並不會有任何影響。換輪圈、輪胎,只是改變了車輪的屬性,做動平衡即可,而四輪定位則指的是懸架的屬性,這是兩碼事。無論換輪胎還是輪圈,只要尺寸保持一致,就不用做四輪定位。
出現跑偏的情況,也有可能是左右兩側胎壓出現明顯差異引起的。所以如果發現車輛跑偏,先看看是否因為胎壓不均,再考慮懸架問題。
(6)汽車四輪互換後要做什麼擴展閱讀:
一般車輛行駛2萬公里或者1年時,建議做一次四輪定位檢查。開車在平直道路上直行時,也需要用大力握緊方向盤才能保證車輛不跑偏時,建議做一次四輪定位。
汽車正常行駛時感覺車身漂浮或搖擺不定,如同轉彎和在崎嶇的路面上行駛,建議及時進行檢查。汽車前後輪的胎面有一側磨損特別嚴重時,也需要去檢查一下。車輛發生過碰撞事故(傷及懸架系統)、轉向或懸掛系統維修後,最好做一次四輪定位。
⑦ 請問汽車做了四輪換位以後應該再做哪些檢查
馬上再做個動平衡,之後做個4輪定位,再檢查下前束距離,一次全部做完這些也就是60-80左右,視修理部而定,4S店要貴的多。但是對你車子的底盤性能有極大的幫補,尤其是對輪胎更佳,聽哥們的沒錯,別不捨得這幾盒煙錢,基本上半年做一次即可,但是有嚴重的碰撞就要馬上再做一次,好了,希望這些對你有所幫助,祝出入平安
⑧ 輪胎為什麼要四輪對調不做四輪對調的後果是什麼如何對調對調後要不要做動平衡、四輪定位
輪胎是損耗品,車輛行駛時,前輪相比後輪承受了更大的壓力,磨損的速度更快,所以為了能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一般情況下,車輛每行駛1萬5000公里或者2萬公里時,就會進行一次對調,這樣可以「均衡」四個車輪的磨損。
不做四輪對調會由於車輪定位設計的原因,行駛一定公路數後,輪胎會受到不均勻磨損。輪胎換位會減輕不均勻的磨損,使用時間變長。
對於前驅車,一般採用前輪平行換到後輪,後輪交叉換到前輪的形式對調。而後驅或者四驅的車,則採用後輪平行換到前輪,前輪交叉換到後輪的形式。
兩萬公里進行對調,是為了保證轉向輪輪胎更好一點。如果是六萬公里左右的時候,四條輪胎磨損成都不一,建議進行四條胎一起換,這樣四條一樣的輪胎上路跑總比兩組不同的輪胎相對安全。如果四條輪胎磨損均勻的話那麼無需對調。
汽車前後輪胎調換後一定要做車輪動平衡和四輪定位。行駛中車輛沒有跑偏現象,方向盤也沒有歪斜,那麼就不需要進行定位,但是必須進行車輪動平衡,否則行駛中會出現抖動現象。四輪定位是以車輛的四輪參數為依據,通過調整以確保車輛良好的行駛性能並具備一定的可靠性。
(8)汽車四輪互換後要做什麼擴展閱讀:
輪胎調換准則
1、有一定規則的調換標准;除了互換外,單一輪胎適時「翻邊」使用。
2、若車輛有故障 ,先應排除故障 ,再行調換;
3、注意相關輪胎的保養知識(隨車用戶使用手冊相關章節),如出行前的檢查、保持正確的胎壓等。
4、注意互換或是翻邊時注意輪胎的正確安裝(如行駛方向標注)
⑨ 汽車前後輪胎調換後一定要做動平衡嗎
汽車前後輪胎調換後一定要做車輪動平衡。行駛中車輛沒有跑偏現象,方向盤也沒有歪斜,那麼就不需要進行定位,但是必須進行車輪動平衡,否則行駛中會出現抖動現象。
⑩ 前後胎互換以後必須要做動平衡嗎
汽車前後輪胎調換後一定要做車輪動平衡。
汽車的車輪是由輪胎、輪轂組成的一個整體。但由於製造上的原因,使這個整體各部分的質量分布不可能非常均勻。當汽車車輪高速旋轉起來後,就會形成動不平衡狀態,造成車輛在行駛中車輪抖動、方向盤震動的現象。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或是消除已經發生的這種現象,就要使車輪在動態情況下通過增加配重的方法,使車輪校正各邊緣部分的平衡。這個校正的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動平衡。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加裝平衡塊;是用鉛合金做成,以克為單位,計有5克、10克、15克等,不要以為質量小,當車輪高速轉動是就會產生很大離心力。平衡塊上有一個鋼勾,可嵌扣在輪圈邊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