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最早的汽車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解放是1956年7月13日在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試製成功。而民生牌汽車是1928年的
1928年12月,東北易幟,南北趨於和平。奉天迫擊炮廠廠長李宜春等提出的「應國內需要,宜首先製造載重汽車」的建議得到張學良將軍的贊許,遂將奉天迫擊炮廠改為遼寧迫擊炮廠,並附設民用品工業製造處,主要生產民生用具,製造汽車內飾材料和各種皮革。1929年2月,張學良將軍將遼寧迫擊炮廠結余的四萬余元(舊幣)撥給民生工廠,作為研製汽車所用材料試驗費。隨後又撥款70萬元,作為國產汽車的試制和生產費用。為了加快研製工作,民生工廠聘請了美籍技師麥爾斯為總工程師,並聘請國內外大學和專科畢業的技術人員擔任工廠的重要職務,當時民生工廠共有職工207人,其中職員30人,工人177人。
民生工廠從1929年5月開始國產汽車的研製工作。在設備和技術條件十分簡陋的條件下,經過兩年多的時間,至1931年6月,終於試製成功了中國第一輛民生牌75型2.5噸國產載貨汽車。為此,沈陽迫擊炮廠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大會。同年7月,該車應邀送上海參展,並准備再生產15輛,為「雙十節」獻禮。後因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而未及組裝。1931年10月上海《道路月刊》和同年8月13日上海《民國日報》的照片和史料,大致記載了民生工廠試制國產汽車的基本過程。
據載,1929年8月,民生工廠在完成了基本准備工作之後,根據張學良將軍關於載貨汽車是當時急需的交通運輸工具的指令,從美國購買了瑞雷號載貨汽車散件,運回廠內自行組裝整車,並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然後將瑞雷號全車拆卸,選擇重要的易損機件,另行設計並重新製造。通過對汽車的拆裝測繪和試驗,初步掌握了汽車設計和製造技術。
根據民生工廠的汽車製造計劃,原定試制和生產兩種載貨汽車,一種是55型載重2噸,一種是100型載重3噸,後根據城鄉運輸的需要,確定為75型2.5噸載貨汽車。民生牌75型載貨汽車是自行設計的。發動機、後軸、電氣裝置和輪胎等汽車部件,由於設備工藝和原材料當時在國內無法解決,事實上也難以自製,均暫行委託國外專業名廠依照民生工廠自行設計的圖紙加工。除此以外,民生牌汽車零部件均由本廠自行設計製造。
民生牌汽車為長頭,棕色,採用六缸水冷汽油發動機,65馬力,前後輪距4.7米,前後四輪為單胎,最高車速為每小時40公里。自行設計的緩沖式後軸也有自己的特點,水箱分為四部,即使一部損壞,汽車仍然照常行駛。
1931年9月19日奉天《盛京日報》記載,「民生工廠自製國產汽車40輛工程將告竣……樣式精美,輕便異常。」但由於「九·一八」事變,民生工廠未組裝成車的零部件均被日本侵略軍掠奪一空,張學良將軍創辦民族汽車工業的雄心壯志也隨之前功盡棄,毀於一旦。1934年3月,偽滿實業部按照日本關東軍的旨意,在原遼寧迫擊炮廠舊址上成立了同和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該社的目的是適應擴張侵略的需要,從事汽車的修理和組裝
❷ 中國最早發明什麼車
最早的汽車是解放是1956年7月13日在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試製成功。而民生牌汽車是1928年的 1928年12月,東北易幟,南北趨於和平。奉天迫擊炮廠廠長李宜春等提出的「應國內需要,宜首先製造載重汽車」的建議得到張學良將軍的贊許,遂將奉天迫擊炮廠改為遼寧迫擊炮廠,並附設民用品工業製造處,主要生產民生用具,製造汽車內飾材料和各種皮革。1929年2月,張學良將軍將遼寧迫擊炮廠結余的四萬余元(舊幣)撥給民生工廠,作為研製汽車所用材料試驗費。隨後又撥款70萬元,作為國產汽車的試制和生產費用。為了加快研製工作,民生工廠聘請了美籍技師麥爾斯為總工程師,並聘請國內外大學和專科畢業的技術人員擔任工廠的重要職務,當時民生工廠共有職工207人,其中職員30人,工人177人。 民生工廠從1929年5月開始國產汽車的研製工作。在設備和技術條件十分簡陋的條件下,經過兩年多的時間,至1931年6月,終於試製成功了中國第一輛民生牌75型2.5噸國產載貨汽車。為此,沈陽迫擊炮廠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大會。同年7月,該車應邀送上海參展,並准備再生產15輛,為「雙十節」獻禮。後因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而未及組裝。1931年10月上海《道路月刊》和同年8月13日上海《民國日報》的照片和史料,大致記載了民生工廠試制國產汽車的基本過程。 據載,1929年8月,民生工廠在完成了基本准備工作之後,根據張學良將軍關於載貨汽車是當時急需的交通運輸工具的指令,從美國購買了瑞雷號載貨汽車散件,運回廠內自行組裝整車,並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然後將瑞雷號全車拆卸,選擇重要的易損機件,另行設計並重新製造。通過對汽車的拆裝測繪和試驗,初步掌握了汽車設計和製造技術。 根據民生工廠的汽車製造計劃,原定試制和生產兩種載貨汽車,一種是55型載重2噸,一種是100型載重3噸,後根據城鄉運輸的需要,確定為75型2.5噸載貨汽車。民生牌75型載貨汽車是自行設計的。發動機、後軸、電氣裝置和輪胎等汽車部件,由於設備工藝和原材料當時在國內無法解決,事實上也難以自製,均暫行委託國外專業名廠依照民生工廠自行設計的圖紙加工。除此以外,民生牌汽車零部件均由本廠自行設計製造。 民生牌汽車為長頭,棕色,採用六缸水冷汽油發動機,65馬力,前後輪距4.7米,前後四輪為單胎,最高車速為每小時40公里。自行設計的緩沖式後軸也有自己的特點,水箱分為四部,即使一部損壞,汽車仍然照常行駛。 1931年9月19日奉天《盛京日報》記載,「民生工廠自製國產汽車40輛工程將告竣……樣式精美,輕便異常。」但由於「九·一八」事變,民生工廠未組裝成車的零部件均被日本侵略軍掠奪一空,張學良將軍創辦民族汽車工業的雄心壯志也隨之前功盡棄,毀於一旦。1934年3月,偽滿實業部按照日本關東軍的旨意,在原遼寧迫擊炮廠舊址上成立了同和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該社的目的是適應擴張侵略的需要,從事汽車的修理和組裝。
❸ 中國最早製造的是什麼汽車
中國最早製造的是:民生牌75型汽車。
中國製造汽車的嘗試是在奉系軍閥張學良將軍支持下,於1928 年聘請美國技師指導,在沈陽北大營軍工廠成功仿造了美國萬國牌載重汽車,1 年中裝出10 輛。
中國的第一輛汽車於1929年5月在沈陽問世,由張學良將軍掌管的遼寧迫擊炮廠製造。張學良讓民生工廠廠長李宜春從美國購進「瑞雪」號整車一輛,作為樣車。
李宜春將整車拆卸,然後除發動機後軸、電氣裝置和輪胎等用原車零件外,對其它零件重新設計製造,到1931年5月歷時兩年,終於試製成功我國第一輛汽車,命名為民生牌75型汽車,開辟了中國自製汽車的先河,這是值得的。
(3)中國發明了什麼汽車擴展閱讀:
民生牌75型汽車終功虧一簣:
民生牌汽車為長頭,棕色,採用六缸水冷汽油發動機,65馬力,前後輪距4.7米,前後四輪為單胎,最高車速為每小時40公里。自行設計的緩沖式後軸也有自己的特點,水箱分為四部,即使一部損壞,汽車仍然照常行駛。
1931年9月19日奉天《盛京日報》記載,「民生工廠自製國產汽車40輛工程將告竣……樣式精美,輕便異常。」但由於「九·一八」事變,民生工廠未組裝成車的零部件均被日本侵略軍掠奪一空,張學良將軍創辦民族汽車工業的雄心壯志也隨之前功盡棄,毀於一旦。
1934年3月,偽滿實業部按照日本關東軍的旨意,在原遼寧迫擊炮廠舊址上成立了同和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該社的目的是適應擴張侵略的需要,從事汽車的修理和組裝。
❹ 中國發明了那些牌子汽車
你是說國產車吧。最有名的就是紅旗了,其次,像長安啊,奇瑞啊,長城啊,吉普啊等等。
❺ 中國第一輛汽車的誕生時間是什麼時候地點在哪裡發明家是誰
時間:1929年5月
地點:沈陽
發明家:李宜春
❻ 中國的第一輛小汽車是誰發明的
世界公認的汽車發明者是德國人卡爾·佛里特立奇·賓士。他在1885年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輛馬車式三輪汽車,並於1886年1月29日獲得世界第一項汽車發明專利,這一天被大多數人稱為現代汽車誕生日,賓士也被後人譽為「汽車之父」。1887年,卡爾·本茨將他的第一輛汽車賣給了法國人埃米爾·羅傑斯,這是世界上第一輛現代汽車的銷售。同年,卡爾·本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車製造公司——賓士汽車公司。 賓士將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汽車事業。
1886年,德國人哥德利普·戴姆勒在一輛四輪馬車上安裝了自己研製的汽車發動機,以每小時18千米「令人窒息」的速度行駛,人類歷史上第一輛四輪汽車誕生了。1890年戴姆勒成立公司。
而對於誰是汽車的發明者,法國人抱有不同的看法。法國人認為,早在德國人之前,法國的戴波梯維爾在1884年就發明了汽車並申請了專利,這確是事實。遺憾的是,他以後並沒有去研究汽車,而是把發動機用到了工業生產中,最終成為工業發動機製造商,與汽車業疏遠了。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法國在汽車發展史上作出的巨大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因為法國人是汽車工業的先驅,是他們使汽車製造真正進入工業生產階段。
❼ 中國發明了哪些車
在整車研發或生產上,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以下國內部分企業擁有一個或多個自主產品(僅例舉部分),純合資或外商獨資企業不列入。
BYD、奇瑞、長安、一汽、上汽、長豐、五菱、解放、東風、北汽等……
註:整車研發與生產指完全由自己主研發的產品。
❽ 中國第一輛汽車的誕生(時間,地點,發明家)
最佳答案
檢舉
新中國的第一輛汽車是1956年7月13日誕生的。其過程之艱難無法想像:它是在日本侵華時留下的細菌工廠的殘垣中站立起來的。在此之前,我們「除了會造桌子椅子,一輛汽車也造不出來」。《焦點訪談》通過對當年第一汽車製造廠見證第一輛汽車誕生、開著第一輛汽車上路的職工的采訪,再現了那段艱苦而難忘的創業歷程。
「解放牌」汽車出世
1954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毛澤東說:我們會造什麼?除了桌子椅子,連一輛汽車都造不出來。
舊中國工業基礎實在是太薄弱了。1953年,國家開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確定以156項重大工業項目為中心的工業化進程。1956年黨的八大召開前夕,一輛墨綠色的汽車從總裝配線上開了下來,她被命名為「解放牌」。
1956年7月13日,汽車廠建廠三周年的前兩天,第一輛汽車誕生了。從這一天起,中國不能製造汽車的歷史結束了,我們自己的汽車源源不斷地一天比一天更多地從這里開出去。
汽車下線後的第一件事是到吉林省委報捷。在當年報捷車隊12名司機的合影上,照片中有一位女司機叫王立忠。說起1956年7月15日,第一次開上國產汽車的那一天,笑意仍然寫在她的臉上。
王立忠:我們早早就到廠子里來了。到的時候,就看見廠內相當熱鬧了———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到處都是彩旗,人簡直是里三層外三層的,都沒辦法走了,都想上跟前去摸一摸,看一看,大家激動得簡直是不得了了。
毛澤東圈定「解放」
生產新中國第一輛汽車的第一汽車製造廠被人們稱為共和國工業的長子,這位日後新中國工業的巨人是從日本侵華時留下的細菌工廠的殘垣中站立起來的。
幾十年過去了,中央新影廠的紀錄片中的聲音依舊清晰:新廠址旁邊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細菌工廠的廢墟,地下監獄的牆壁上染過我們同胞的鮮血,煉人爐的煙囪是殺人的殘酷罪證。
在這樣的地方建成新中國民族工業的第一排廠房,其意義不僅在於工業生產本身,在這里,矗立起的是民族自強與尊嚴的豐碑。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車製造廠正式奠基,奠基石上面是毛主席親筆題寫的「第一汽車製造廠奠基紀念」。從此,新中國有了自己的汽車工業。那麼,產品的品牌叫什麼合適呢?大家又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毛主席。
一汽廠史編纂者王第蘭女士:毛主席說,是不是先請他們———就指著(一機)部里的領導———先拿個意見。一機部里邊的領導討論了很長時間,有的提出了叫「前進」,有的提出叫「勝利」,還有的提出來叫「解放」,這幾個名字寫成了報告,專門送給毛主席,當時毛主席看了這個報告以後,沉思了一會兒就說,還是叫「解放」吧,然後拿起筆來,在「解放」兩個字上畫了個圈,從此我們廠生產的國產卡車就有了自己的名字叫「解放牌」。
女「三哥」開起汽車
有了自己的工廠,有了自己的品牌,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建設者建設新中國汽車工業的熱情空前高漲。當時年僅19歲的女司機王立忠有個綽號,叫「三哥」。
王立忠笑道:我那時候特別有勁,一隻手拎一桶水都不費勁,就和男的一樣,和小夥子一樣,冬天也跟他們一起,像男的似的,戴個大帽子,穿個大棉襖,就這樣幹活,所以他們就給我起這個外號。
惡劣的自然環境,沒能消磨建設者們的意志,他們用樂觀主義的態度對待這一切。黃趙鑾當時從廣東到長春參加一汽建設,他給我們講述了他們當所謂的團長、旅長、排長的故事:
黃趙鑾:我們說晚上睡覺當「團長」,就是凍得蜷起身來(的意思),上班走路當「旅長」,得自己旅行式的去走;吃飯當「排長」,建設工地人太多了,食堂供不應求,因此大家都排著隊去吃飯……
民族工業的驕子
在一汽建設者頂烈日戰嚴寒艱苦創業的時候,全國人民給一汽建設以大力的支援。
經過三年的緊張建設,第一汽車製造廠建成投產,第一輛印有「中國」字樣的汽車就要駛下生產線了,那麼誰來開這個樣車,向黨和人民報捷呢?廠里決定,先由群眾推薦,再由組織確定,這樣,包括王立忠、於豐年在內的12人成為新中國第一批國產汽車的駕駛員。
王立忠:我當時沒想到選我,我想那麼多人,不可能選我當。選上以後,就特別高興。
後來駕駛過第一批解放牌汽車的駕駛員,在一汽成立了一個解放汽車班,不久之後,王立忠在這個光榮的集體中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此後,王立忠和一汽其他的創業者們一道,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騰飛不斷地做著自己的努力。
參考資料: http://yxk.cn.yahoo.com/articles/20090828/mb6.html
❾ 中國最早的車個是什麼車
中國最早的車是民生牌汽車,屬於載貨汽車。
民生工廠從1929年5月開始國產汽車的研製工作。在設備和技術條件十分簡陋的條件下,經過兩年多的時間,至1931年6月,終於試製成功了中國第一輛民生牌75型2.5噸國產載貨汽車。
第一輛民生牌汽車誕生於東北即將淪陷之際,曾經歷過國土淪喪的悲憤時期。「九·一八」事變後,正在製造的民生牌汽車全部落入敵寇之手。
向美國訂購並已運到牛庄(今營口市)的46台汽油機,只得轉運天津。後日軍將民生工廠改為同和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此後,我國各地又試制過幾種汽車。其中山西汽車修理廠試制的山西牌汽車,對社會公眾影響頗大。
(9)中國發明了什麼汽車擴展閱讀:
民生牌汽車為長頭,棕色,採用六缸水冷汽油發動機,65馬力,前後輪距4.7米,前後四輪為單胎,最高車速為每小時40公里。自行設計的緩沖式後軸也有自己的特點,水箱分為四部,即使一部損壞,汽車仍然照常行駛。
1931年9月19日奉天《盛京日報》記載,「民生工廠自製國產汽車40輛工程將告竣……樣式精美,輕便異常。」但由於「九·一八」事變,民生工廠未組裝成車的零部件均被日本侵略軍掠奪一空,張學良將軍創辦民族汽車工業的雄心壯志也隨之前功盡棄,毀於一旦。
1934年3月,偽滿實業部按照日本關東軍的旨意,在原遼寧迫擊炮廠舊址上成立了同和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該社的目的是適應擴張侵略的需要,從事汽車的修理和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