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江淮新能源汽車質量如何
許多使用者反應出現嚴重質量問題。
眾多車主對江淮新能源汽車的投訴案例主要涉及"電瓶故障、車輛故障燈亮、無法啟動、剎車失靈、無法提速、差速器異響、空調故障、電路故障"等故障。
這些問題的出現正好暴露了江淮新能源在產品研發領域的技術缺失,對於各個細分環節的管控和監測能力不足,對於產品的充電系統、電池組控溫技術、主動均衡策略、電池組的健康管理策略、SOC電池剩餘電量糾錯能力、電池組控溫元件以及密封性能的安裝設計試驗等環節。
江淮新能源汽車研發現狀
江淮新能源的車型採用比克的18650電池。和特斯拉的相同。這種電池組的排列順序以及控溫技術要求非常高,所以江淮新能源在這方面對於電池組的控制只停留在表面,對於電池組的整體控溫技術,控溫預警、碰撞擠壓變形後的熱失控隔離,都需要進行深入研發設計。
而江淮新能源的幾次燃燒事故也證明了這一點。在充電機的充放電時電池組中單體電池的電壓控制,都需要強大的計算能力,以及單體電池門限值的設定和監測技術,都將需要細化,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設計。
② 江淮新能源怎麼樣
江淮新能源主要是做新能源貨車方面做得比較好。
③ 買江淮iev7l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好不好用
江淮iev7l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個人認為優點是性價比方面不錯,車子節能環保缺點是車子保值性一般。
④ 江淮新能源電動汽車怎麼樣有人了解嗎
江淮汽車旗下的新能源汽車蠻不錯的,大家都知道車輛電動化所需的核心技術是電機、電控和電池。掌握了這「三電」技術,便能製造出各種類型的電動化車輛。作為電動汽車「三電」核心技術之一的電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江淮汽車則歷經14年的踏實研發,在電池安全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最新研發的蜂窩電池通過外延包覆的UE技術,對圓柱電芯實現單元化封裝,可做到電芯單體之間電隔離和熱隔離,有效避免因電池失效導致的車輛起火,為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增添多一份安全保障。所以說新能源汽車哪家好,江淮汽車還是蠻不錯,它不斷創新新能源技術,為消費者帶來了高品質汽車產品。非常經濟的一款市內代步車,續航里程大概在120-150km左右,每公里使用費用0.1元左右,而且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在合肥的保有量比較大,有一千多台,今年應該會進行一定批量的市場投放,整車價格比燃油車要貴點,但是考慮到使用費用和維護費用只有燃油車的五分之一,所以綜合考慮的話還是非常值得購買的。
⑤ 江淮新能源售後好還是長安新能源售後好
長安的比較好。
江淮的新能源汽車,各方面都還在摸索、改善中,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售後維修,尚沒有很多熟練的維修人員,不能及時維修,這就給車主帶來很大不便。
新能源汽車長安挺好的。新能源汽車長安採用的主要是非燃油動力裝置,不需要燃燒汽油、柴油等,而是採用清潔能源。電芯終身質保政策(等效於10年30萬公里,且不限首購用戶),單單看到這條上市時的政策,便可以將長安新能源E-Pro列入靠譜候選名單,對於擔心電池問題的消費者而言,這無疑是為自己的用車生活上了保險。
⑥ 江淮新能源車怎麼樣費電么
我是江淮新能源老車主了,開著不錯性價比比較高,而且動力比較強👍
開著上個高速那真是颼颼的,新能源就是節能環保的,根本不用擔心費電問題,一公里不到六分錢。相當劃算呢。
⑦ 新能源汽車前十名品牌江淮汽車在新能源領域有哪些成就
作 為 新 能 源 汽 車 前 十 名 品 牌 , 江 淮 汽 車 自 研 究 新 能 源 以 來 , 一 直 堅 持 技 術 創 新 、 產 品 創 新 、 服 務 創 新 , 新 能 源 業 務 已 涵 蓋 乘 用 車 、 輕 型 商 用 車 、 多 功 能 商 用 車 、 客 車 等 產 品 , 走 在 行 業 前 列 。 不 僅 如 此 , 江 淮 汽 車 還 以 九 代 技 術 四 代 產 品 積 累 , 覆 蓋 各 細 分 市 場 的 產 品 矩 陣 、 堅 持 大 眾 化 推 廣 示 范 , 構 築 起 新 能 源 業 務 的 領 先 優 勢 。 截 至 目 前 , 江 淮 汽 車 共 擁 有 汽 車 發 明 專 利 2 7 6 4 件 , 持 續 為 用 戶 打 造 更 為 「 節 能 、 環 保 、 安 全 、 智 能 、 網 聯 、 舒 適 」 的 產 品 , 大 大 提 升 了 企 業 在 新 能 源 市 場 的 核 心 競 爭 力 。
⑧ 江淮的電動汽車質量怎麼樣呢
江淮的電動汽車質量不是很好。
2013年3月15日,江淮汽車成為了當年央視「3·15」晚會上焦點之一。報道指出,江淮汽車為節約同悅轎車製造成本,採用了價格相對便宜的普通鋼板代替防腐性能較好的鍍鋅鋼板,從而導致同悅轎車出現「車漆鼓包」「鋼板銹穿」等質量問題,給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此消息一經曝出,對於本就在乘用車市場競爭中處於弱勢的江淮汽車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事後,江淮汽車雖在第一時間反應並宣布將召回所有問題車型。
但自此以後,江淮汽車便被掛上了「銹蝕門」的標簽,成為其「揮之不去的痛」。而曾經作為江淮汽車明星車型的同悅轎車,銷量隨後也呈「斷崖式」下滑。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江淮同悅轎車2013年全年銷量僅1萬余輛,較2012年下滑52.6%,江淮汽車2013年全年銷量為17.3萬輛,同比微增1%。不過截至目前,從第三方投訴平台提供的數據來看,江淮汽車在各個平台的投訴量依然不低。
其中,瑞風S3、和悅車型遭投訴次數較多,投訴問題涵蓋變速箱、轉向系統、發動機、制動系統、前後橋懸掛系統與輪胎吃胎偏磨等方面,而「車身異響」以及「輪胎偏磨嚴重」則是投訴的重災區。
受一些影響,江淮純電動乘用車也慘遭「滑鐵盧」。根據江淮汽車發布的產銷數據顯示,2017年1月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為0,2月產銷量分別為414輛和125輛,同比下滑69.29%和89.42%。
根據江淮乘用車營銷公司副總經理李建華此前的介紹,江淮汽車將2017年的乘用車年度銷量目標定為了40萬輛,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完成這一銷量目標將有一定難度。
按照江淮汽車的規劃,2017年將推出6款新車,而加快新車的導入速度正是江淮汽車此前提升銷量的一貫手段。但在銷量增長的同時,一直未能收獲口碑,也為江淮汽車的長遠發展埋下了一定的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