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現在的日系車,銷量變得越來越好
其實怎麼說呢,青菜蘿卜各有所愛,豐田皇冠,凌志,英菲尼迪這幾款日系車都很豪華,德系車的話,大眾比較經濟實用吧,豪華商務車主要奧迪,歐美車一般二十萬左右的內飾也豪華了。雖然最近幾年,韓系車在中國市場越來越不受待見,但是我還是想說,現代的車其實不錯,尤其是發動機和變速箱技術,動力性能和變速箱的平順性,在合資車里其實不差,但是現代的車這幾年變得越來越平庸,越來越沒有特點,最後的標簽只剩下高性價比合資車,而日系車口碑還是不錯的。
㈡ 都說日系車好,為什麼我看到二手車市場上還有那麼多的日系車
都說日系車好,為什麼我看到二手車市場上還有那麼多日系車?客觀的說,這個沒有什麼因果關系,也就是說日系車好跟二手車市場的日系車多,並沒有直接必然的聯系,也可以說,正因為日系車好,所以買日系車的人就多,市場保有量就大,所以不管是新車還是二手車,你看到日系車的幾率就大,在二手車市場看到日系車多,也就很正常了。當然,二手車市場日系車多,也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下吧。
綜上所述,為什麼在二手車市場上看到有那麼多的日系車?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也就是日系品牌多,車型多,種類齊全,銷量大,經濟耐用,保值率高,消費者和二手車商都喜歡;所以,你看到日系車多,再也正常不過的了。從市場角度來看,這都是正常的供需關系,有市場需求,就會有市場供應,都是買賣的關系。以上看法,僅為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學習,謝謝大家!
㈢ 為什麼10年老車裡面日系車比較多
一提到日系車,很多消費者的都在反應它的產品質量不行,尤其是在遇到事故時,它的表現真的是很差勁,不然也不會被網友們調侃為「易拉罐」「紙殼車」了。但是讓人感到驚訝的是,通過數據顯示,一般開10年以上的老車,卻大多是日本產,而且其保有量也要比別的車系更多,這個事實,無疑打臉了很多質疑它品質的人。那麼,為何被吐槽這么嚴重的日系車,卻是老車中保有量最多的呢?
當然了,除了以上日系車外,像是老馬六跟老馬三等車型,大抵都有著10多年的車齡了,它們的保有量之所以這么多,是因為其穩定性,以及保養維修非常省心,打火就能走,雖沒有帶T發動機那麼給力,但是卻能夠保證頂級的穩定性能,這也是能夠使其壽命加長的關鍵。再加上售價相較便宜,保有量多也無可厚非了。對此,就有車主表示:因為實在是太省心了,加上油耗又低,相比於其它車系,日系車更適合作為家用。
㈣ 為什麼小小的日本有這么多優秀的車企
因為人家是發達國家,起步比較早,你可以先了解日本的汽車工業
日本汽車製造業始於吉田真太郎,1904 年他成立日本第一家汽車廠東京汽車製造廠(現五十鈴汽車公司),3 年後製造出第一台日本國產汽油轎車「太古里1 號」。隨後日本國內出現了眾多汽車製造廠,情形不亞於80年代的中國。出於軍事的需要,政府頒布了《軍用汽車補助法》,對汽車廠商進行扶持,這成為早年日本汽車業發展的原動力。至今,日本汽車工業已經走過一百多個年頭。
萌芽期
二戰以前是日本汽車工業的萌芽期。這一時期日本人開始製造汽車,政府也開始意識到汽車產業的重要性,並出台政策進行扶持。1936年,汽車製造行業法正式在日本國內開始實施,日本汽車真正國產化的序幕由此拉開。二戰前,日本汽車工業對歐美亦步亦趨,車型多為仿製。1914年,三菱重工製造了22台ModalA汽車,這是日本歷史上第一款量產車型。ModelA的外觀借鑒了菲亞特A3-3。
基礎期
二戰後的20年(1945年至20世紀60年代中期)是日本現代汽車工業的基礎階段。日本經濟在經歷了二戰的毀滅和戰後十年的復甦之後,在1955年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汽車產業也在這一段時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公務車比例稍有下降,計程車加快發展,私人用車開始起步。隨著經濟的強勢復甦,日本的民用車市場逐漸打開,從50年代到60年代初,日本颳起了「三輪車」旋風,1953年,日本一躍成為全球摩托車第五大生產國
20 世紀60年代中期到20紀70年代,日本汽車工業高速發展。1960年時,日本汽車年產量僅為16萬輛,遠遠低於同時期美國和西歐各主要汽車生產國的產量。然而僅僅過了7年時間,日本汽車年產量就奇跡般達到300萬輛,1967年日本超過德國而成為第二大汽車生產國,國內汽車銷量首次超過百萬輛。在全球中低端市場叱吒風雲的同時,日系車並沒有忽略高端市場,60年代末期,馬自達公司研發出成熟的轉子引擎,從而為日系車在賽車領域開辟出一片天地,1991年勒芒24小時拉力賽的冠軍座駕,也是日系車截止到今年為止在該賽事取得的唯一一次冠軍殊榮,這台車搭載馬自達的R26B轉子引擎。1970年,日本國內汽車銷量達到238萬輛,千人平均保有量達到170 輛。比1950年增加了將近60倍。在這段時間,普通勞動者成為汽車的主流買主,汽車不再是社會地位的象徵而成為了代步工具。整個60年代,日系車企完成了本土的徹底壟斷,同時有條不紊地進行海外布局,70年代接連爆發的石油危機,則徹底幫助日系車打開了海外市場
————以上來自網路(日本汽車製造工業)
㈤ 東京的面積比北京小,汽車保有量卻比北京高,為啥它沒有停車難
汽車作為工業時代的產物之一,極大地方便人們出行,如今更是隨處可見,不過隨之而來的問題,也讓人頭疼。我國家用車行業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迅速,汽車保有量已經是全球第二。並且有專家預測,要不了幾年就超越美國,成為汽車保有量最多的國家。也正是因為如此,現在不僅要面臨人多的問題,還要面臨停車的問題。就像日本的東京,明明它的面積比北京小,汽車保有量卻比北京高,它反而還沒有出現停車難的現象。
而在國內也有這種,只不過沒有進行系統的修建和設計,少部分地方在進行試點。就拿北京而言,除了地下停車場外,可能把寸土寸金的地面拿來修建住房或者公園了,相比之下,總比空在哪裡好,你們覺得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日系車很是保值,這是為什麼
車界一直都有這么一個話題,而這個謎題也困擾了我們好久,那就是哪個系的車更好,更保值?日系車小巧,但是鐵皮薄這個話題總是一個繞不出去的梗,但是真正有多少人能弄明白其中的原理,又有多少人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弄清這個問題呢?
喜歡日系車的人,都說日系車好,保值率高。日系車發動機質量可靠,使用壽命長。車身小巧,提速快。油耗低、全車性能中等偏上,所以日系車在各國都很受歡迎。今天我們就走進各國車系,一探究竟。
日系車的發動機是出了名的好,無論是那種價位的日系車,發動機都是杠杠的。行駛30——50萬公里,發動機依然完好如初。反觀美系車、德系車,發動機出問題是常有的事,更別提其他車系的車了。
普通老百姓根據實際情況,多數都會選擇經濟實用的代步工具,日系車在這方面的優勢就十分明顯了,市場保有量大,保值率自然就高。
㈦ 眾人口中"車薄皮不耐撞"的日系車,為何銷量一路攀升
如今人們的收入越來越高,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也越來越高,紛紛購買了私家車,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了2.2億,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車,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汽車大國。但是隨著私家車越來越多,交通事故的發生率也越來越高。交通事故不僅僅受到惡劣天氣的影響,還有很多是素質低下的駕駛員操作失誤導致的,所以大家對於汽車的安全性能越來越看重,畢竟安全性高的車子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車內人員的安全。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日系車給人留下了車皮薄不耐撞的印象,但是日系車的全球總銷量卻一直位居榜首,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也一路攀升,那它到底有什麼讓人無法拒絕的理由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分析一下。
總結
日系車雖然車皮薄,但是安全性能並不差,希望大家能撇掉這樣的偏見。而且日系車以其實惠的價格,可靠的質量和較低的用車成本深受世界各地消費者的喜愛,日本車企也一直在市場的監督下用心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優秀的產品,所以這樣的日系車能有不俗的銷量也是必然結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日系車為何會成為大部分中國汽車消費者的首選
說起日系車,相信抵制日貨的網友或多或少都有些氣憤,覺得買日系車的就是漢奸!其實拋開愛國情節不說,在合資車里邊,日系在國內汽車市場佔有率算是比較大的,一直占據著國內汽車銷量的前排。雖說都在罵日系車,但不少消費者買車,第一時間還是會想到它,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之所以在每個時代都省油是將過往的技術、配件、工藝等等各方面全方位「精加工」,這種升級將會進一步提升燃油經濟性,不僅僅在過去在未來也可以預見省油、節能、更加嚴格的成本輸出都是日系的研究課題,這種將利益最大化的思路是區別於其他車系的最大特點。這種工匠精神也造就了日系車毛病少、皮實的印象。類似牛吃草的「反芻」是非常厲害的,因此積累了省油、抗造的口碑。
首先第一點就是價位不高,可選擇車型比較多。日系車價格分布區間跨度也是比較大,比如低價位有威馳,陽光這種入門的實用車型,再往上還有卡羅拉,思域這種有特點的車型,再往上還有產品力突出的中級車,總體來說分布比較均勻並且都比較實用。所以這樣一來各個價位預算的朋友都有自己合適的選擇,考慮日系是很正常的。再就是保值率。日系車的保值率一直比較不錯,高保值率來自於可靠的品質以及不錯的市場保有量,所以說這一點很多車主也是比較在意,畢竟誰會開一台車十五六年呢,換車保值率高肯定是好事。再就是舒適性。日系車大多數車企對於空間的把握還是比較到位的,部分車型乘坐舒適性也非常高,買車一是為了代步二來就是舒坦,誰也不想一邊開車一邊坐著別扭吧。
㈨ 為什麼說日系車比較保值體現在哪些方面
㈩ 日系車為什麼這么保值
車界一直就有個迷之話題也困惑了我好久,相信也一定困惑過不少人——日系車跟德系車到底哪一個更好?日系車鐵皮薄這個老話題這么多年不斷地被人拿起來又放下,但是真正明白的人卻又不多,也很少有人願意花時間花精力去弄清楚這個問題,往往都是別人說日本車好,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我覺得有道理,那我也說日本車好,就拿薄鐵皮來說,那些說日本車鐵皮薄的人又有幾個去拿尺子量了?很多人就這樣不明不白地被帶了節奏,不明所以然。這里只是提出一個觀點,日本車好還是德國車好,需要的是理性的分析,而不是人雲亦雲。
說了這么多,相信大家也一定知道了一點,為什麼日系車就是保值一些,愛車家用誰不想圖個省心,這也是我們老百姓的用車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