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能源屠榜,前五僅剩長安CS75PLUS,昔日對手去哪了
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3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分別已經達到了165萬輛和158.6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27.7%和26.2%。這樣的表現也使得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佔有率上已經達到了26.1%,相比去年全年的市場佔有率提高了0.5個百分點,通過這些數據我們也能發展,新能源已經成為人們購入出行工具的主力選擇。
而新能源的強勢增長自然也表現在銷量之上,根據乘聯會給出的4月SUV銷售數據,排名前五的車型有四款都是新能源車型,這個結果並不意外,而讓筆者感到驚訝的是,竟然還有一款燃油車能夠排進銷量榜前五——長安CS75 PLUS,這樣的成績,在新能源時代顯得格外耀眼,也不禁讓人好奇,長安CS75 PLUS究竟有什麼魅力,憑什麼能成為「新能源時代的燃油異類」呢?
而且長安CS75 PLUS全系使用8AT變速箱,而其同價位競品燃油車大多使用7速雙離合變速箱,雖然兩種方案各有長短,但是在中國市場,消費者明顯更加親睞舒適感更佳的8AT,更何況CS75 PLUS還是全系搭配,誠意滿滿。
長安也用實際行動告訴其他車企,只要誠意給夠了,消費者自然會用銷量投票,而且在推出23年新款CS75 PLUS之後,其22款車型也沒有停售而是進行降價促銷,讓本就不錯的性價比猛提一大截,貢獻了不少銷量出來。
此外,於2019年橫空出世的長安CS75PLUS靠著出眾的造型設計,強烈的科技化內飾以及藍鯨動力的加持,一經推出便得到了諸多消費者的追捧,出道即巔峰,常年位列銷量排行榜的前幾名。而且其售後反饋同樣不錯,油耗低,城區百公里8—10個油;動力強勁加速快;空間表現也很出色,這樣的良好口碑和用戶體驗,在市場上形成了一定的忠實用戶群體和品牌影響力,也對其現在的銷量做出了積極貢獻,畢竟大家都說好,才是真的好。
還有一點對於消費者來說也是好處多多,那就是作為一款傳統車企的推量車型,其銷售模式與現在新能源車企主推的直售模式不同,沒有全國統一的定價,只有指導價給到經銷商,至於指導價有沒有具體指導作用,那就不一定了。所以,消費者在購車時,多和經銷商聊聊,說不定會有驚喜。
選擇失誤,銷量腰斬,壯士老矣
將時間線往回拉,我們能發現在長安CS75 PLUS上市之後,其銷量總是保持在SUV榜單前幾的位置,但是它也不是一騎絕塵,有兩款車也能與其「打得」不相上下,不少月份還能在銷量上壓CS75 PLUS一頭,他們就是哈弗H6與吉利博越,但如今這些車型都已經不復往日之勇,CS75 PLUS已經將其穩穩超越了,而且這兩款車型也已經掉出了銷量前五的位置,博越更是掉出了前十,究其原因,筆者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他們:「咎由自取」。
先來講講哈弗H6,如果在街上隨機問一個路人前幾年街上最火的SUV是哪款,我相信80%的回答都是哈弗H6,其作為長城的「王牌產品」,曾經有過連續超過100個月穩坐國內SUV銷量冠軍寶座,最高月銷量能達到8.05萬輛,創造了國產車歷史上的奇跡。然而,在H6銷量暴漲之後,長城並沒有選擇給H6進行升級改款,為以後的銷量做准備,而是想「一招鮮吃遍天」,瘋狂推出H6相關車型,單是H6的在售車型就高達20款,甚至連4S店的銷售都不一定能分清楚。
更別說其他像H6的哈弗H6S、M6、F7/F7x、赤兔、初戀、大狗、神獸等等車型,這些車與哈弗H6外形差別小,動力總成相同,更是形成了一種同室操戈的「內斗」局面。不僅讓消費者感到混亂,而且也削弱了哈弗H6的品牌影響力和利潤空間。同時,哈弗H6也沒有跟上技術和設計的潮流,外觀設計過於保守,動力系統缺乏創新,配置水平也不夠高,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這些原因綜合下來,哈弗H6也與自己曾經的榜首寶座漸行漸遠了。
與哈弗H6相似,幾年前的博越同樣輝煌,作為當年吉利品牌的旗艦車型,也是國內SUV市場的一匹黑馬,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年銷量多次突破20萬輛,成為了吉利品牌的銷量擔當。
然而,好景不長,進入2022年後,其銷量相較於上年近乎腰斬,月銷僅8000輛左右,而說到原因,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左三年,右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從2016年一代博越開始,吉利博越就沒有換代產品,「換湯不換葯」的做法將其產品老套、動力落後的缺陷完全暴露出來,尤其是在面對長安CS75 PLUS等車型及時更新的沖擊時,吉利博越更顯得無力回天,畢竟1.8T這個排量的發動機,最大馬力也不過184匹,這樣的動力,實在是看不到什麼誠意。
即使在2022年推出了真正的升級換代款博越L,其在消費者身上損失的口碑也已經是挽回不了的了,更別提其錯過了最佳時機,市場與風向已經改變,很難再翻起什麼浪花。
綜上所述,長安CS75 PLUS能夠在新能源時代成為「燃油SUV之王」,並不是偶然的結果,而是其自身產品力、市場策略和競爭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你想要購買一款10萬級的緊湊型SUV,並且更願意考慮燃油車的話,那麼長安CS75 PLUS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至於在這么多版本中,哪款更值得買,可以看看以下的建議:
如果你的預算不是很充足,在10萬元上下,那麼依然在售的2022款長安CS75 PLUS一定是最好的選擇,比如22款的1.5T 自動精英型,經銷商報價已經低至10.29萬元,再溝通一下,應該還可以再優惠一些。
預算再稍微足一些,那就可以考慮新款的CS75 PLUS了,比如23款的第三代1.5T 自動領航型與第三代 2.0T 自動尊貴型,這兩款車型相較於22款新增了不少實用配置,價格在13萬元左右,預算在這個區間可以考慮,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第三代1.5T 自動領航型
第三代 2.0T 自動尊貴型
預算再多一些,到了15萬階段,如果沒有太強的燃油車情懷,筆者建議可以考慮混動車型,比如銷量榜上比亞迪的幾款混動車型,也都是不錯的選擇,能夠帶來更智能,更現代的用車體驗。
寫在最後:
總結一下,長安CS75 PLUS之所以能夠在自主SUV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常青樹,不僅僅是因為它有著強勢的產品力,更是因為它能夠不斷地升級優化,跟上市場的變化,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相比之下,哈弗H6和吉利博越則顯得過於保守和自滿,沒有及時更新換代,沒有創新突破,導致了他們的衰落和失去市場。這也給我們一個啟示,在汽車行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保持競爭力,才能贏得未來。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1號車盟,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❷ 長安逸動油箱是多少升的
【太平洋汽車網】長安逸動油箱容積是53升,油箱容積設計為53升的原因是為了滿足油箱加滿油時可以行駛800公里以上路程,該車的百公里平均油耗為6.5升,使用95號或更高的無鉛汽油,汽車的油箱容積決定了汽車的行駛里程,油箱越大跑得越遠。
長安逸動的油箱容積是53L,假如百公里油耗算6.5L的話,一箱油可以跑8百多公里,另外長安逸動的油箱也從鐵材質換成了樹脂油箱,可以提高車輛的碰撞安全性。
油箱的大小於該車的油耗有直接的關系,一般一箱油都能行駛500公里以上,比如百公里10升的車,油箱容積都在60升左右。一般的汽車廠家都遵循一個規律,那就是油箱的加滿油量一般支持行駛600公里左右,不會少於500公里的。
油箱實際容量大於標稱容量,根據燃油安全特性,國家規定汽車燃油箱標稱容量是額定容量的95%,所以加滿油時可比標稱容量多10%油量,演算法有問題。當然,油箱容積大固然是好事,但最根本的還有在日常駕駛中掌握省油的技巧。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避免急加速,急減速等劇烈的駕駛動作都能大大節省燃油的消耗。
長安逸動油箱容量查看方法,一般都是通過車內的燃油表進行讀數的觀察,如果沒有其他問題油量的數值會真實的反應到油表上。儀表的燃油表一般有5-6格,每一格油量代表油箱剩餘汽車的容量,一般燃油表還剩兩格油的時候就要加油了,以避免開到半路沒有汽油的情況發生。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問答叫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