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地理 工業的密集型與導向型的區別
首先,工業的密集型和導向型是工業不同分類方法下的不同類型。
1.根據集約度劃分為:
(1) 資源密集型--對資源的依賴程度較高,電力、采礦業、農業。
(2) 勞動密集型--對勞動力依賴性較高,傳統紡織業、食品加工、鋼鐵、造船等。
(3) 資本密集型--大量資本購買原材料鋼鐵、冶金、化工。
(4) 知識技術密集型--產品對知識(研究單位、大學的知識、科研突破)、技術(靠大量技術的投入、掌握復雜的技術的勞動者)、依賴性較高的高新技術產業(信息產業、生物工程、遺傳工程、激光等)。
2.根據區位因素劃分為:
(1)原料導向型工業--原料不便於長途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較高的工業。
(2)市場導向型工業--產品不便於長途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較高的工業。
(3)能量導向型工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業。
(4)勞動力導向型工業--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的工業。
(5)技術導向型工業--技術要求高的工業。
其次,工業上的密集型:某一工業所需的東西很多,比較密集,以投入因素來分類(如勞動力密集型) ,受某一投入因素影響整體區域的經濟水平。
導向型:指某一工業的主導,以布局為考量(如技術導向型),通過合理調配資源,在整體上做布局選擇,使整體工業水平得到發展。
綜上所述,前者著重利用某一投入因素,後者是著重布局。不同的工業部門,生產過程和特點不同,生產投入的要素也不同,生產成本的構成也就不同。工業區域要根據影響成本的主導因素不同而選擇合適的工業類型。
⑵ 五種導向型工業的名稱,布局原則,原因,代表
原料指向型 原則:接近原料產地 因為不便長途運輸或運輸成本過高 (製糖,水產品加工)
市場指向型 原則:接近消費市場 (傢具廠,啤機廠,印刷廠)
動力指向型。原則:接近能源供應地(有色金屬冶煉)
勞動力指向型 原則:接近勞動力充足的地方(服裝製造,家電產品裝配,電子裝配)
技術指向型 原則:接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發達地區(飛機製造,精密儀器製造,集成電路,電子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