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的汽車為什麼質量不如國外的好
其實,我國汽車的問題大部分都是內因造成的,由於我國的汽車工業底子薄技術積累少,加上以往閉關鎖國政策,和不重視民生技術的國策導向,以及國家高積累工業政策的引導,使得80年代以前,中國生產的低質量汽車的售價一般達到普通人工資(17-52元/月)的500-1500倍(當時1.5人民幣=1美元)。在此基礎上,隨著國家改革開放政策,可以進口一些國外的汽車後,為了不對國內汽車造成很大的沖擊,國家對進口汽車徵收了300%以上的巨額關稅,使得在國外較便宜的車型,在國內也可以買到一個天價,說起來當時的稅收還是國家掙了。但如此以來,就為後面的汽車定價奠定了一個不好的基礎。
隨著國外汽車廠商在國外設廠直接生產汽車,同一個車型,直接進口和國內生產的價格不可能差距好幾倍,一般也就差20-40%,因此合資廠商就按照各個車型進口價格降低20-30%的比例,對其在國內生產的汽車進行了定價。
明眼人看到這里就已經明白了,合資廠商通過在國內生產避免了向國家繳納巨額的進口關稅,但是其汽車的定價卻同那些徵收了巨額關稅的直接進口汽車看齊(稍微低一些),也就是國家應徵收的關稅變成了國外廠商的所得,使得其產生了巨額的利潤,汽車質量不如國外進口的,但售價卻超過在原產國的售價,加上中國的低工資等,使得其利潤飛速增長。德國大眾的中國利潤已經成為其全球利潤的最大來源就是一個明證。中國老百姓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而這一切的初衷,卻是為了保護中國的汽車工業,可現實呢?中國的汽車工業比80年代強了?還是弱了?上海牌汽車?沒了;紅旗牌汽車?殘了;解放牌汽車?散了;東風牌汽車?陽痿了;出現了什麼呢?吉利、奇瑞、比亞迪、力帆,這些新的品牌也許才是中國汽車的希望吧,可惜是汽車質量不敢恭維,發動機技術依賴國外合作設計,算了,不說了。
要想國外的汽車品牌降價,只有降低汽車的關稅和其他的非關稅貿易壁壘。而國家如果要降低關稅和減少非關稅貿易壁壘,其前提必須是國內的汽車工業能夠承受得起質優價廉的國外原裝進口車的沖擊,否則國家是不會放開市場的。
也就是說,國外產品(包括合資)在國內的汽車高價格的起源是由於國內自主汽車不行而造成的!否則,任由國外汽車按照其國內或美國市場的價格在中國出售,中國的汽車工業恐怕會徹底消失。與其說,我們在花高價買國外品牌的汽車,不如說我們實際上在為中國汽車工業的落後買單。
事實已經證明,並將在其他國家不斷被證明:造CPU、造汽車、造飛機、造高質量民生產品的難度要遠遠大於造原子彈和導彈,因此能夠造出原子彈和導彈的國家很多很多,但能夠造出CPU、飛機、高質量汽車的國家卻不多,中國應當奮起趕上,而不是沾沾自喜於過去能夠造出原子彈和導彈,而是應當在原子彈和導彈的保護下,不斷發展新的技術,開拓新的未來,不能把民生技術看作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了。這里說的技術不是國外已經有的技術的引進和消化學習,而是創新!!當中國能夠在世界上第一個造出可飛躍太陽系的飛船,第一個造出不用傳統能源的汽車,第一個生產出可完全模擬人腦的智能機器人,第一個可以從月球上獲取能源,使諾貝爾獎成為中國人包攬的世界性國內大獎時,我們就會知道現在的我們有多麼的膚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