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汽車座椅靠背怎麼調整
座椅靠背調節方法:旋動座椅左側的調節鈕,根據自己的身材進行調節,最多傾斜一至兩段。調整時,以背部的力量調節背傾角,調節至手掌能按住轉向盤上端為宜。
汽車駕駛座在保持坐面和靠背大約傾斜100度的位置時最護腰,因為人靠在傾斜100度的椅背上時,身體是稍稍後仰的,正好符合我們腰身微微後屈的自然曲線,而且此時,汽車座椅腰背處設計的隆起部分最能減少腰部的壓力。
汽車座椅注意事項
注意不要讓火源離汽車座椅太近!因為有許多的車友都喜歡在車上抽煙,火源如果太近會導致座椅皮革乾裂。因此要盡量離火源遠些,差不多在兩英尺左右。
注意不要把汽車座椅放在太陽下曝曬!因為有許多的車友停車時,都不會考慮車會不會太陽曬。畢竟如果長時間曝曬會導致座椅皮革褪色,因此要盡量把車停在沒有太陽曬的地方。
B. 賓士C級怎麼調節腰部支撐靠背
賓士C級調節腰部支撐靠背操作如下:1 升高、2 調軟、3 降低、4 調硬
使用按鈕 1 至 4,個性化調節靠背仿形,使其適合您的後背。
C. 駕駛汽車如何調整座位和靠背
靠背角度
上車坐下後,將臀部向後靠攏,以較為標準的坐姿首先調整靠背的角度。靠背角度決定長途駕駛的舒適程度,也很有講究。靠背的角度一定不能調節成斜躺的程度,雖然這樣很舒服,但會增加行車隱患,出現意外來不及反應。
正確的角度應該是背靠和座墊呈現略微大於90度直角的角度,身體略微向後傾有助於放鬆。如果是長途駕駛最好放置一個靠墊,填補腰和靠背的空隙,緩解腰酸背痛的情況,開車能更舒適一些。
座椅高度
座椅的高度要保證我們的視線不會被方向盤阻擋,所以盡可能的將座椅調高,視野開闊,能看到的東西更多,增加了行車安全。但要保證頭部和車頂保持一拳半(至少一拳)的距離,這樣即使道路顛簸也不會磕到頭。
座椅前後
相信很多人都發現駕駛經驗比較豐富的車主,都有將座椅向後調的習慣。但座椅的前後以我們是否能輕松的將踏板踩到底為准。這個距離開車不會費勁,在出現意外時也能保證安全氣囊能有效的彈出來。
頭枕
頭枕是很多車主容易忽視的地方,大多數車主都覺得頭枕並沒有什麼實際的作用,或是將頭枕放在脖子的位置,當向後靠時脖子會比較舒服。然而這個位置是錯誤的,當出現意外時很容易扭傷脖子。
頭枕正確的位置是在後腦勺的位置,這是最為安全的位置。開車時不會讓脖子感受酸痛,也避免了最脆弱的脖子會受到傷害。更不會影響開車的視野,舒適感也比較強烈。你的座椅調整對了嗎?
D. 怎麼調整汽車座椅
通常汽車座椅調節開關都是位於座椅側面,根據調節方向,可以分為前後調節、高低調節、靠背調節、腰部調節、頭枕調節等等。
因為頭枕最柔軟且保護程度最高的部位是在頭枕中部,當車輛受到劇烈撞擊的時候,頭枕才能有效保護頭部和頸椎。
E. 汽車靠背怎麼調整
汽車靠背的調整需要使用側面的座椅調節鍵來實現,通過對座椅調節鍵的操作,實現座椅靠背的位置改變,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一、拉動車門把手。
注意事項:
1、位置不能調節過量,會影響駕駛。
2、不要在行車時操作。
F. 開車腰費力 開車要如何調整靠背角度
座椅的調整如下:
1、先調座:前後的調整。座椅與操作機構過近或過遠,都不利於駕駛員對轉向盤和腳踏板的操作,容易引起操作失誤而影響駕駛安全,同時也增加了駕駛員的勞動強度。為獲得最舒適的駕駛姿勢,駕駛員可對座椅的前後位置進行調整:通常是向後坐好,把座椅坐滿,然後以左腳踩踏離合踏板到底、右腳踩踏剎車踏板到底,使用座位前下方的調整桿,扳動調整桿,使鎖止裝置松開,借身體的力量帶動座椅前後滑動至雙大腿與小腿彎曲大約呈135°的樣子(記著將車打著火,不然剎車踏板是硬的,踩不到底)旦歷,放下調整桿後用力向後移動座椅,以確保使鎖塊固定。這樣的好處是腿部如果完全伸直,一旦發生撞擊,腿部將不會有緩沖容易受到傷害。而如果彎曲過大,則在緊急剎車時腿部不能以最大力量剎車。
2、後調椅:傾角的調節。傾角的調節裝置因車而異,有的車型是在座椅的左側設有調整桿,調整時,拉動調整桿,以背部的力量調節靠背傾角,調節至手掌能按住轉向盤上段為宜,放鬆調節桿即可固定。有的車型是在座椅的右側設有調整旋鈕,轉動旋鈕即可調節。
3、最後調頭枕:在調節頭枕高度之前,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調節座椅靠背的角度。我們知道,頭枕與座椅靠背接觸的人體部位分別是頭頸部和背部,頭頸部與身體之間的角度越趨於平緩,就越能減低車輛被撞時乘員的受傷程度。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座椅靠背角度並不是越直越好,應盡量保持微微後傾。
頭枕最柔軟且保護程度最高的部位是在頭枕中部。因此,頭枕高度應該調整至與頭部平齊,或者頭枕中間柔軟部位與耳朵上沿平行,當車輛受到劇烈撞擊的時候,頭枕才能有效保護頭部和世羨頸椎。
從物理角度考慮,在汽車受到撞擊時,後腦與頭枕之間的距離越小,頭枕對頭頸部起到的的緩沖作用就越大。這個間距最多不要超過4厘搜遲拍米,相當於兩根手指並列的寬度。此外,我們還可以在座椅上加裝頸枕,加強座椅的保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