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代氫能源汽車在中國有賣嗎
現代氫能源汽車暫時在中國是沒有賣的,因為這個公司產能和工廠沒有這方面的生產線,所以無法生產這樣的汽車,但是還過幾年,說不定會有的。
⑵ 氫能源汽車什麼時候可以在中國上市
7月上市。
氫能汽車,顧名思義,是以氫作為能源的汽車,將氫反應所產生的化學能轉換為機械能以推動車輛。
氫能汽車中的氫內燃機汽車(Hydrog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vehicle, HICEV)是以內燃機燃燒氫氣(通常透過分解甲烷或電解水取得)產生動力推動汽車。氫燃料電池車(Fuel cell vehicle-FCEV)是使氫或含氫物質與空氣中的氧在燃料電池中反應產生電力推動電動機,由電動機推動車輛。
廣泛使用氫燃料作為交通能源是氫經濟的一個關鍵因素。使用氫為能源的最大好處是它跟空氣中的氧反應,僅產生水蒸氣排出,有效減少了傳統汽油車造成的空氣污染問題。HICEV一般以內燃機為基礎改良而成,要實現並不困難,困難之處在於如何降低成本及達至安全,以及安全地解決氫氣供應、儲存的問題後才可以推出市場。
高速車輛、巴士、潛水艇和火箭已經在不同形式使用氫。2021年7月5日,愛沙尼亞塔爾圖,世界首輛無人駕駛氫能源乘用車亮相。
氫內燃機動力
氫內燃車和氫燃料電池車不同。氫內燃車是傳統汽油內燃機車的帶小量改動的版本。氫內燃直接燃燒氫,不使用其他燃料或產生水蒸氣排出。這些車的問題是氫燃料很快耗盡。載滿氫氣的油缸只能行駛數英里,很快便沒能量。另一方面,各色各樣的方法正在研究以減少耗用的空間,例如用液態氫或氫化物。
1807年Isaac de Rivas製造了首輛氫內燃車。可惜該設計甚不成功。寶馬的氫內燃車有更多的力量,比氫燃料電池車更快。寶馬的氫汽車以三百公里每小時創下了氫汽車的最高速記錄。馬自達已在開發燒氫的轉子引擎。該轉子引擎反復轉動,故氫從開口在引擎內的不同部分燃燒,減少突然爆炸這個氫燃料活塞引擎的問題。
其他重要汽車生產商如通用汽車和DaimlerChrysler公司,投資在較慢較弱但較有效的氫燃料電池。
⑶ 豐田將推出全新氫燃料電池車 預計2023年發布
易車訊 近日,有海外媒體報道,豐田正計劃推出一款全新的氫能燃料電池汽車,預計2023年發布。這將是豐田在Mirai之後的第二款FCV乘用車。預計新車將在愛知縣元町工廠生產。Mirai是豐田的第一款氫燃料車型,國內申報的續航里程為781公里。車輛已在日本市場發售,共推出5款車型,售價區間710-805萬日元(約合44.5-50.5萬元人民幣)。
豐田Mirai
相較於第一代車型來說,全新Mirai配備了3個儲氫罐,續航里程781km,除了行駛里程更長外,車輛還配備了更強大的電機,電機的最大功率為134kW,最大扭矩300Nm,車輛的最高時速為175km/h。
⑷ 氫能源汽車什麼時候可以在中國上市
如無意外,長安SL03將會在今年7月份上市,8月份開始交付,屆時它將成為中國第一款量產的氫燃料電池汽車。
⑸ 氫能源汽車什麼時候上市
氫能源汽車還沒有上市的。下面是氫能源汽車的優缺點:1、優點:燃燒性能好,點燃快,與空氣混合時有廣泛的可燃范圍,而且燃點高,燃燒速度快;2、屬於不依賴化石燃料的儲量豐富的新的含能體能源;3、發熱值高,除核燃料外,氫的發熱值是所有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中最高的;4、缺點:就是價格過於昂貴,氫能作為汽車新能源只能是氫燃料電池車,最大的缺點就是燃料電池過於昂貴;5、目前一個50kw的燃料電池成本價大概是100萬人民幣,沒人能夠接受,50kw是什麼概念,相當於汽油機1.0L的排量,現在1.0L排量的汽車多少錢啊,光一個電池就要十幾輛汽車的價錢。
⑹ 長城汽車發布氫能戰略 2021年推出全球首款C級氫燃料電池SUV
易車訊 3月29日,長城汽車氫能戰略全球發布會在保定哈弗技術中心正式舉辦,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輪值總裁孟祥軍、副總裁穆峰,長城未勢能源董事長張天羽、總裁陳雪松等長城汽車的多位領導,與來自政府機構以及能源、環保、經濟、金融、汽車等各領域的近百位領導、專家、學者共同出席發布會,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
在氫檸平台的加持下,長城汽車在氫能產業價值鏈的核心技術和關鍵環節,實現了燃料電池系統、電堆、膜電極、空壓機、氫氣循環系統、儲氫系統及關鍵部件等多方面核心技術的實質性突破,支撐氫燃料電池汽車真正實現高效率、高性能、長續航、全氣候行駛和全領域應用。
開放共贏 多方合作共推氫能規模化應用
「一人難成眾,孤木不成林。」
在氫能戰略的指導下,長城汽車秉持「開放、合作、共贏」的理念,全面開放平台技術,共享產品與服務,與行業上下游優質企業協同互補,在研發、測試,零部件配套,投融資,產能建設等業務開展全方位合作。
長城汽車與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共同進行「碳中和認證評測」
未勢能源與同濟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發布會上,長城汽車攜手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共同進行「碳中和認證評測」,並與同濟大學共同建立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服務聯合研究院,為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匯聚最堅實的技術力量。
⑺ 5分鍾補充續航超800公里 第二代豐田氫能車即將上市
其實兩百多年前, 汽車 誕生沒多久,當時的人們就已經開始打算採用電力來驅動 汽車 了,不過由於技術條件限制,電動車被燃油車遠遠的甩在了後面,直到近幾年純電動車才再一次回歸「主流」。不過里程衰減、電池電量衰減、充電時間長等等問題始終束縛著電動車的發展,有很多人都認為電動並不是未來 汽車 的歸宿,於是一款真正實現「零污染」,擁有燃油車一樣便捷、電動車一樣動力的真新能源 汽車 便誕生了,它就是以氫能為動力源頭的燃料電池車-豐田Mirar。
豐田Mirar第一代車型誕生於2014年,它採用了豐田第三代普銳斯相同的FF MC平台進行開發,定位跟卡羅拉接近,是一款入門A級家用轎車,長度為4890毫米,總寬度為1815毫米,總高度為1535毫米,軸距為2780毫米。
存放燃料的高壓氫氣罐被放置在了後備箱跟後排座椅下方,灌滿一瓶氫氣跟加註一箱汽油的時間非常接近,僅需要大約3-5分鍾,而一罐氫氣可以滿足 汽車 650公里的續航。當車輛需要動能時,燃料電池內部存儲的氫氣就會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反應,從而產生電力驅動車輛,而燃燒過後的氫氣殘留物僅僅是沒有任何污染的水,所以氫能源 汽車 也被稱為真正零污染的 汽車 。
第一代Mirar產能非常低,也並沒有大面積投放市場,根據日本媒體報道,這款車一共僅售出了1萬台。並且只在日本、美國等幾個國家進行了小范圍的售賣,在美國更是僅採取租賃的形式提供顧客使用,可以說第一代Mirar的顧客算是豐田的小白鼠。雖然Mirar不是一款成功的「新能源」 汽車 ,但它是全球范圍內第一款真正推向市場的量產級氫能源車,意義非凡。
在純電動車開始攻佔燃油車市場的今天,豐田終於決定將氫能 汽車 推向市場。根據去年東京車展的消息,第二代Mirar本應該在2020年正式亮相,或許是疫情原因,這款車依舊沒有正式發布。但已經有日本本地媒體搶先體驗了全新第二代Mirar。
新Mirar的定位從平民家轎直接躍升為豐田旗下最頂尖的豪華座駕,它採用雷克薩斯LS相同的TNGA GA-L平台,車輛總長達到了4975毫米,總寬度1885毫米,總高度1470毫米,軸距為2920毫米。原本放置在車後部的燃料電池組也被移動到了車輛中央通道跟後排座椅下方,前輪驅動的動力形式也改變成為後驅,燃油(氫氣)效率提升了10%而整台車的續航里程特提升到了850公里。
對比老款車輛,新Mirar擁有更具未來的設計,雖然我個人覺得不好看,並且有點像個藍色鯨魚,不過僅僅看外觀,還是能找出雷克薩斯跟豐田品牌上一些獨有設計元素的。上下分體式頭燈、還有半個紡錘形密集式中網,特別「雷克薩斯」。坐進車內你就會看見方向盤上一個巨大的牛頭,兩側還帶有許多實體物理按鍵,有點像凱美瑞,跟頂級豪車不怎麼沾邊。還有12.3英寸全液晶貫穿式儀表台,中控屏幕以一個比較大的角度面向駕駛員,雖然中控扶手箱很寬大,但是卡羅拉混動同款電子檔桿又給了我一種A級家轎特有的「小氣」感。後排乘坐空間略顯糟糕,因為後排中間有一個非常高且寬的隆起,座椅兩側還都有通風口,難不成是為了給氫氣瓶透氣?其實我覺得如果把這台車做成四座豪車或許可以避免後排中間無法坐人的尷尬。
不過不得不承認豐田通過輕量化技術把這台車的總重量控制在了2.2噸以內,所以這款車駕駛感受非常輕松,並且很靈活。根據報道這一代Mirar其實依舊可以理解為一款卡羅拉混動車,日常駕駛時,燃料電池會負責供給電能給電動機!在車輛啟動時,電池跟氫能電池會同時為電動機供電。單純使用電池可以輸出182匹馬力、燃料電池模式下可以輸出174匹馬力,因此這款車起步時並沒有像純電動車那樣過分激進。
因為採用中置電池、前後分放置硬體的設計理念,所以這台車的重量布局非常合理,可以很舒適的行駛,更可以像一台運動型轎車一樣激烈駕駛,即便輪胎發出了激烈的咆哮,駕駛員依然能感受它在可控范圍內。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整台車減震的標定,無論路面多麼顛簸,或是駕駛多麼激烈,減震都可以很輕而易舉的化解不適感,吸收路面給車輛的沖擊力。
在日本國內已經有很多媒體對Mirar進行了試駕,不過由於保密協議原因,網路上可以查詢到的消息非常少,因此車輛信息請以實際為准。據說第二代Mirar將會在12月正式上市,目前豐田也已經在中國開始研究氫能源技術,相信用不了多久,豐田氫能源家族將會不斷發展壯大,我國部分省市也已經有了氫能源 汽車 以及氫能基礎設施規劃計劃,跨過純電動,氫能源時代即將到來。
⑻ 格羅夫上市時間
2021年12月份上市。
據說前一段時間,格羅夫推出了一款以氫能源所製作的一款車子,該品牌是我國的一個知名度還不算很高的自主品牌。這款車也是首款面對我國的一些人群,市場所打造的,並且這款車的設計師據說是很用心的,在外觀上就有著不一樣的見解了。
第一眼看到該車子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很有動力,尤其是格柵的設計,面積比較大。而在外觀上這個車子是屬於轎跑的類型,設計的元素都是在車頭的位置,格柵尺寸很大,但是不會很短,比較修長一些。
車子的燈光也是很有氣場的,頭燈的設計採用了不規則的造型,而內部的是分成了兩排的設計,裡面的是有燈帶以及車燈的組合。運動感很足,車子的側面線條很飽滿,後背採用的是溜背的造型,整體的設計都是很協調的。
車子的後視鏡造型非常獨特,採用的是多媒體的後視鏡,而可以看到側面的門把手位置是隱藏式的,但是位置是在車窗的下方,很獨特。
輪圈的造型是風車式的,回頭率很高,而車尾的造型是比前車頭要好看一點,車燈的內部結構比較平淡一點。但是整體的凹凸感很強,特別是尾處的設計。
格羅夫氫能乘用車品牌是武漢格羅夫氫能汽車有限公司旗下高端氫能乘用車品牌。以氫能為動力、採用碳纖維車身的格羅夫氫能乘用車首輛樣車於2019年3月20日在武漢發布。
標志著中國首台採用氫能動力和碳纖維車身的自主品牌乘用車誕生。
格羅夫氫能汽車名字取自燃料電池發明人、英國科學家威廉·格羅夫。
格羅夫氫能乘用車由格羅夫西班牙造型設計中心設計,搭載著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車身結構採用碳纖維材料,續航里程可達1000公里以上。
格羅夫氫能乘用車品牌將在上海車展期間開始接受旗下首款車型的中國客戶預訂單,並於2020年開始實現交車。同時從2020年開始,將啟動海外市場開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