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汽車創意照片需要怎麼拍攝
汽車攝影與拍攝人物一樣有趣,因為每輛車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美麗特徵,可以完美地轉化為照片。無論是在賽道上拍攝車輛照片,還是在展覽中拍攝最漂亮的古董車,專業攝影師使用多種技術,所有技術都是為了充分利用每一種可能的情況而為汽車量身定製不同的照片。
一、周邊景物的搭配
尤其是在拍攝時,拍攝車輛的場景非常重要。你需要做的是找到完美的設置來展示汽車的個性,越野車在停車場會顯得格格不入,而賽車在綠地和花木繁茂的場景中沒有位置。
如果你正在拍攝越野車,請不要害怕弄臟車子,雨或雪也可以增加有趣的效果。拍攝汽車時,沒有統一的規則,除了盡可能使用最佳光線並確保合適的背景,汽車始終是主要焦點。嘗試不同的角度,玩轉風景,不要忘記關注細節。
❷ 拍汽車內飾該用什麼相機及鏡頭
拍
汽車內飾
按理使用什麼相機都可以,只要是
感光元件
面積盡可能的大,
像素
盡可能高一些的
全畫幅
單反相機或
APS畫幅
相機,甚至
畫幅
再小一些的都可以,只要拍出的像素能滿足使用要求即可。
鏡頭則盡可能地使用
拍攝角度
廣、
焦距
短、最近對焦距離近一些的鏡頭才可以。因為汽車內部空間有限,要表現
汽車
的舒適、
現代
和豪華才有餘地。
具體的機型選擇上,因為只是以網店的網頁上使用為主,所以本著性價比高的原則有很多方案,可根據想要投入的銀子來定:
4000元左右,拍攝性能非常好的,廣角端為24mm
等效焦距
,感光元件面積為1.5英寸的佳能G1
X
Mark
II;或者索尼APS畫幅的A6000及配套16~55mm鏡頭。
6000~8000元左右,APS畫幅的佳能750D機身,EF-S
15-85mm
f/3.5-5.6
IS
USM
或EF-S 18~135mm
f/3.5-5.6
IS的鏡頭,或者尼康尼康
D3200配AF-S
DX
VR
18-105mm
f/3.5-5.6G
ED鏡頭。
10000~12000元,則可配全畫幅的佳能6D機身及EF17~40mm
F4L的鏡頭,或EF16~35mmF4L,剛表現車
內空間
和內飾
細節
更好。
❸ 拍汽車內飾用什麼鏡頭最好
要是全畫幅機身,建議用50定焦,
一是定焦無弱旅,
二是50焦段,最接近人眼看到的東西,變形最小。
拍汽車內飾,不是什麼高難度的攝影,
技術到了,什麼頭行,卡片機其實富富有餘了。
❹ 拍人像車模,選什麼單反相機和鏡頭搭配才好要毛孔都照出來的那種。
你所說的清晰,是需要後期製作的。
因為很少有模特皮膚經得起百微這種鏡頭的考驗……
×××××××××××××
佳能450D+sigma
30/1.4+50/1.8。
機身不用買太好的,鏡頭可以在後期擴展。
30/1.4適合拍攝環境人像。
50/1.8適合拍大頭。
焦距如果再長,距離就超出2-5米了。
不過有個問題是,佳能的照片都需要後期處理的。
❺ 佳能60D相機,想換一個微距鏡頭,專門用來拍模型車的細節有什麼推薦價格最好是物美價廉的
你預算最多多少啊?拍微距其實也不一定非要用微距鏡頭啊,只不過微距鏡頭是效果又好使用又方便的解決方案。
❻ 怎樣拍攝汽車照才好看
現代社會,汽車的擁有量日漸提升,越來越多的影友都擁有了私家車,拍攝汽車,也是靜物攝形的一大題材。在一些大型車展和汽車展示大廳里,都能見到各大汽車商家展出最新車型,這為我們拍攝汽車提供了很多機會。
如果是為自己的愛車拍照,拍攝之前,應該認真清洗車輛,並從外面進行拋光處理。這能讓汽車在拍攝中展現出更好的效果。在完成這些准備工作之後,可以先來一張全景照片,適合展現汽車的全貌,或者作為博客炫耀的第一張圖片。為此,最好使用80mm的焦距。這樣,愛車的比例會真實地再現出來,同時背景也會變得輕微地模糊。
廣角誇張變形
在拍攝一些外觀獨特的汽車時,不妨利用廣角鏡頭的誇張變形拍攝一些有趣的畫面。拍攝這類照片的時候,注意畫面的對稱效果。一般拍攝某些另類汽車的正面圖片時,會採用這種方法。
(用一個外接閃光燈放在機身下面引閃,直接大亮那個車標,變換拍攝角度,讓汽車的陰影交替成一個規則的圖案。)
❼ 拍模型合適的尼康鏡頭
其實都不太適合,因為模型一般來說尺寸都不大,而且通常拍攝時都會展現一些細節,以顯示模型的精細度和還原度,所以最好還是選擇近攝能力比較強的鏡頭。一般18-135、28-80之類的常規套頭,最近對焦距離大概都是40厘米左右,而70-300這種是純粹的長焦鏡頭,最近對焦距離已經在1米以上了。因此,你目前只能在18-135和28-80中找一個近攝效果更好的湊合,如果預算允許,建議你購置專門的微距鏡頭,或者微距轉接環和微距附加鏡來提升拍攝效果。
❽ 拍攝汽車模型需要配什麼樣的鏡頭
最好是買個佳能 EF 50mm f/2.5 Macro ,這樣的微距鏡頭,比較專業一些
這個只需要兩千三百元左右
❾ 攝影小白,想買一款單反拍汽車模型,預算加上鏡頭5000左右,有什麼型
這價格,也就是尼康、佳能入門級單反機身 ,加一枚50~80mm之間的好一點的定焦頭或者18~55鏡頭,配個三腳架,如果室內,需要影室燈,如果體積不大,或許需要柔光箱
❿ 模型攝影技巧
模型攝影技巧
「怎樣拍好模型照片」真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對於「好」,在不同體系的人眼裡相信有不同的定義。下面是我整理的模型攝影技巧,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一、器材選擇要適當
由於模型的體積通常都很小,所以要想表現局部細節,必須用到微距功能。在這點上,數碼相機相比傳統膠片相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000多元的普通機型,往往都有不俗的微距拍攝效果。當然,使用數碼單反相機,則需要同時配備微距鏡頭,副廠鏡頭性價比較高。除了相機,如果能夠帶上三腳架,那就更好了,因為大家都知道,微距拍攝對握機的穩定性要求很高,輕微的抖動都會對畫質產生破壞,由於模型屬於靜物拍攝,所以使用三腳架能確保成功的機率,尤其配合相機的自拍模式。使用什麼鏡頭的焦距也很重要,原則是讓模型的拍攝效果接近1:1的透視關系。
二、精選拍攝地點和背景畫面
器材准備就緒,接下來進入情景准備階段。往往我們在攝影環境以及背景上稍微下點功夫,拍攝出來的效果會讓你自己都覺得吃驚。
最簡單的布景,我們可以用純色的背景布以 L型鋪在桌子上,這個在照相器材市場都可以買到,通常每個平方米10元左右,也可以選擇,成本稍高的圖畫紙。白色的背景最受歡迎,當然,如果你所做的模型色彩偏淡的話,可以選擇黑色、藍色或者紅色等等,這個根據實際拍攝靈活掌握。
上面介紹的是相對簡單的方法,如果將模型融入周圍的環境,將會得到更逼真的效果。模型場景製作是為了真實再現當時的氣氛,那麼模型場景的選擇也要考慮這個問題。比如拍攝越野汽車模型,可以選擇在室外,有土堆和沙石的地方;比如拍攝卡通人物,可以用彩色畫報作為背景,在模型周圍擺放一些裝飾物。
另外,還有一些比較難實現的場景,需要用後期合成的辦法來實現。比如拍攝這次的拍攝對象——寶馬5系轎車,看汽車大片我們不難發現,攝影師通過背景和輪胎的動態模糊增來表現汽車的速度感。但是汽車模型是靜止的,我們不可能拍到它的運動狀態,所以我們需要對背景和輪胎都做動態模糊處理,這樣來表現動感。所以我們先選擇一張視野廣闊的公路環境的圖片做背景。後期合成時,先調整汽車的位置和角度,模模擬實下的視覺關系。最後在對背景和輪胎進行動態模糊處理。具體處理見數碼調整部份。
Tips:有關背景方面規模不一定要大,可妙用景深。另外,道具的使用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不能喧賓奪主。
三、合理布光,選擇恰當拍攝角度
布光是最關鍵的,因為光線照射到模型表面,就會有明暗的反差,利用這種光影的效果來突出模型的立體感。另外注意對模型的布光與背景的光線關系要一致,避免光線的失真。
在正常情況下,考慮到經濟狀況,普通攝影愛好者可以用家裡面的台燈配合節能燈泡做主光,用泡沫板或者A4白紙做成反射面,把光反射到模型上。之所以強調反射,是因為我們要獲得的光是散射、柔和的光。需要注意自動白平衡這時候會不準確,最好用白板或者灰板手動調整白平衡。拍攝飛機、陸裝體積較大的模型模型時,在燈光條件下操作有一定限制,建議採用自然光,同時還可以利用自然的外景做。
1、確定主光
主光是主導光源,它決定著畫面的主調。在布光中,只有確定了主光,才有意義去添加輔助光、背景光和輪廓光等。在確定主光的過程中,要根據被攝體的造型特徵、質感表現、明暗分配和主體與背景的分離等情況來系統考慮主光光源的光性、強度、涵蓋面以及到被攝體的距離。對於大多數的拍攝題材,一般都選擇光性較柔的燈,像反光傘、柔光燈和霧燈等作為主光。直射的泛光燈和聚光燈較少作為主光,除非畫面需要由它們帶來強烈反差的效果。
主光通常要高於被攝體,因為,使人感到最舒適自然的照明通常是模擬自然光的光效。主光過低,會使被攝體形成反常態的底光照明,而主光過高又會形成頂光,使被攝體的側面與頂面反差偏大。大部分攝影愛好會選擇 45°這個角度,因為這時候表現出來的光影效果最平衡的。
2、加置輔助光
主光的照射會使被攝體產生陰影,除非攝影畫面需要強烈的反差,一般地,為了改善陰影面的層次與影調,在布光時均要加置輔光。
根據畫面效果的需要,輔助光可以一個,也可以多個,為了控制多餘的陰影,盡量多使用反光板。因為它能恰當得控制光比,產生出乎料的好效果。通過調整反光板的位置,調整模型的光比。對淺淡的被攝體光比應小些(即反光板遠些),而對深重的物體光比則要大些(即反光板遠些)。
3.設置背景光
背景光能起到烘托主體或渲染氣氛的作用。因此,在對背景光的處理時,既要講究對比,又要注意和諧。
拍攝模型這種件時,往往因主體與背景距離很近,一般難以對背景單獨布光,此時主光兼作背景光。在主體與背景光比的'具體控制中,可通過選擇合適的燈距、方位和照明範圍來控制,也可以利用不透明的遮光物在適當部位進行遮擋,以得到需要的明暗變化。
4.加置輪廓光
輪廓光的主要作用是給被攝體產生鮮明光亮的輪廓,從而使被攝體從背景分離出來。輪廓光通常採用聚光燈,它的光性強而硬,常會在畫面上產生濃重的投影。因此,需要通過調節燈位。藉助反光器(比如鏡子)作輪廓光經常會產生意外的好效果。此外,布光時,應根據拍攝主體的需要選擇硬光還是柔光作輪廓光。
Tips:有一點應當明確,輪廓光並不是每幅畫面必需的光線,只有當畫面需要時才添加,不然,就會有畫蛇添足之感。
5.加置裝飾光
裝飾光主要是對被攝體的某些局部或細節進行裝飾,它是局部、小范圍的用光。所以我們使用進行局部加光等。汽車的前臉是非常重要的設計,需要著重表現,所以用局部光源來強調。我們使用一個聚光燈打在汽車的前臉處,需要注意的這支光線產生的投影對於整體影調的把握。
6.審視
每增加一個光線,都可能對以前的效果產生影響。所以在布光完畢後,還需仔細審視整體光效,如布光有無明顯欠缺或不合理的地方,投影的濃淡是否合乎要求,投影的位置是否合適,各光源的照明是否出現干擾,各光源有否進入取景畫面而造成光暈等,對這些細節的審視,可以避免因一時疏忽而造成前功盡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