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撤離員工/或延期復工 武漢各車企啟動應急措施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蔓延。截至1月29日上午10點,根據衛健委發布的最新消息,全國累計報告確診新型肺炎病例5974例,死亡132例,累計治癒出院103例。武漢作為本次疫情的傳染源城市,已採取一系列措施遏制疫情蔓延,而在武漢的各家車企也已紛紛啟動疫情應急措施。
●?東風本田
東風本田在武漢設有三座整車工廠,總產能為125萬輛,包括日本和中國籍約有1.25萬名員工。本田的一位發言人稱,工廠此前計劃將一直關閉到2月2日,但目前並無調整生產安排的通知。
目前與東風共同在武漢運營著三家工廠的PSA集團,正從武漢地區接回外籍員工及其家屬。1月25日,PSA集團在公告中表示,其計劃從武漢撤離其員工及家屬,通過大巴到達長沙,外籍人士在返回母國前還需經歷一段時間的隔離。有消息稱,PSA集團撤離在武漢地區的外籍人員及其家屬共計38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復工日期不確定,湖北汽車產業何去何從
如今已是2月中旬,非湖北省疫情整體企穩,很多人將視線聚焦到疫區中心,荊楚大地的一舉一動備受世人關注。此前,湖北省規定各行各業於2月14日起復工,春節已經過去了,湖北汽車產業能否如期開工?目前來看,可能不是很樂觀。
全省交通依然處於封鎖狀態
關於這一點,車叔有親身經歷,自1月23日武漢開啟「封城」後,湖北省內大大小小的城市也陸續進入「封城」狀態,至今也沒傳來解封消息。
事實上,除了主機廠,湖北汽車產業供應鏈企業同樣受影響很大,同時也推遲主機廠的復工時間。坐落於武漢的汽車供應鏈企業便超過百/家,包括博世、格特拉克、德爾福、法雷奧、萬向等規模以上的零部件配件企業。襄陽軸承方面表示,公司初定2月14日開工,但能否如期復工尚存在不確定性。還有公司表示,出於安全考慮,將不早於2月28日開工。
車叔結語
湖北汽車產業到底何時「開春」,目前武漢市內企業復工需要政府審批。一些業內人士分析,鑒於疫情嚴峻,湖北的工廠最早也需等到四月陽春,才能全面開工。還有一些人持不同意見,從樂觀的角度看,月底疫情有望進入收尾階段,3月初前後開工不是不可能。漫長的停工對於汽車產業的傷害不言而喻,我們只能期待疫情早日結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停產將達50天日損失5億 頂住壓力東風本田逆行向前
五十年前的三線建設時期,由一汽集團支援,在湖北十堰的大山中建立了現在東風汽車的前身——第二汽車製造廠,這是新中國發展歷史上第二家車企。經過五十年發展,東風汽車已是中國第二大汽車集團,湖北省也成為了全國最大的汽車產業聚集地之一。行業數據顯示,2018年湖北省在全國汽車產銷量中排名第四位,進入汽車製造大省第一梯隊。
現在,汽車產業作為湖北省工業的第一大支柱產業,年產值接近8000億元。在湖北地區的汽車產業中,形成了武漢、十堰、襄陽等幾大產業聚集地。而在整個汽車製造業中,又以東風汽車集團為核心。作為東風集團王牌軍的企業有兩個,一個是位於廣州花都的東風日產,一個是全部生產基地都在武漢地區的東風本田。這一次爆發於武漢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讓東風本田受到了巨大的沖擊。
但是作為在中國走過17年風雨的企業,東風本田自身有著相當大的企業韌性,曾無數次克服了困難與危機。這一次,東風本田再度迎難而上,當疫情爆發後,第一時間投入抗疫戰斗,展現出大企業的社會擔當。目前東風本田積極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一起共渡難關,推出多項特殊政策。而關於企業的後續發展,也在研究與規劃當中。
日損失5億
東風本田是東風汽車和日本本田汽車在2003年成立的股比對等的合資公司。成立之後,東風本田在中國發展迅速。2012年,東風本田第二工廠投產;2019年4月12日,第三工廠投產,年產能達到12萬台,並達到新能源汽車生產條件。三個工廠在2019年的整體產能提升至63.2萬輛/年。
資料顯示,在東風本田的產品矩陣中,思域、CR-V和XR-V穩居同級別車型「C位」,在業內率先構建了首個覆蓋轎車、SUV和MPV的全品類混合動力產品家族,剛上市的首款純電動車X-NV也開啟了公司純電元年。
2017年東風本田的年產值已突破1000億元,成為武漢工業史上首個年產值超過千億元的單體企業。近兩年,在汽車行業負增長的嚴峻形勢下,東風本田作為支柱型企業仍然持續發力。2018年,東風本田產值突破了1200億元。2019年12月30日,東風本田達成了產銷80萬輛的年度目標,成為武漢市首個年產量踏上80萬輛台階的車企,當年東風本田增速高達13.2%,遠超行業平均增速。2019年,東風本田的年產值接近1500億元。
進入2020年,受春節假期影響和新冠狀病毒影響,汽車行業開年遭遇不利,1月乘用車銷量完成161.4萬輛,同比下降20.2%。在中國市場銷量最高的四家日本車企中,除了本田維持了同比增長之外,三家銷量不及去年同期。據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排名前7的廠商中唯一正增長的車企是東風本田,其以73,597輛,同比增長21.3%的成績成為排行中前十中增速最高的車企。這顯示了東風本田面對外部環境的不利局面所具備的企業發展韌性。
如果沒有疫情的影響,東風本田將會延續強勢上升的勢頭,其月銷量每月都處於攀升之中,月銷量增速從去年的13.2%已經上升到1月的超過20%。經濟觀察網記者根據以往數據測算,如果按照此增速前進,東風本田本來有可能在今年達到100萬的年銷量,產值達到2000億元左右。
但現實沒有假設,疫情的出現無情地打斷了東風本田的正常發展節奏。從1月22日武漢開始拉響一級預警到全面「封城」,再到2月20日的部分恢復生產,東風本田已經暫停生產一個月時間。除開春節的7天因素,東風本田已有超過20天的時間沒有生產。而在2月20日湖北省下發的最新文件中要求,企業不在3月10日24點前安排復工。這意味著,東風本田將面臨整整50天不能生產的狀況。
如果按照去年每天2100台的平均銷量來計算,今年一季度東風本田就要損失10.9萬輛銷量。經濟觀察網記者通過計算,東風本田在此次疫情中,預估的損失將達到250億元左右,平均一天5億元,而其整個產業鏈上的損失目前尚無法計算。
迎難而上
面對壓力與挑戰,東風本田再次爆煥發出企業強大的韌性。作為身處疫區的央企子公司,東風本田積極投身抗議一線。防護物資的短缺,東風本田第一時間籌集防護服600套,乳膠手套1000雙以及5400個醫用口罩送到中部戰區等醫院。東風本田還向武漢市經開區捐款300萬元用於疾病防控和醫療救助。對於留守武漢的公司青年員工,還通過武漢市青年志願服務平台,參與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志願服務工作以及開發區的日常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
東風本田員工在抗疫一線??圖片來源:企業提供
東風本田也正在調整心態、積極應對,注重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一共協作、共渡難關。東風本田的員工、經銷商、車主都積極行動,參與到這起抗疫的全民戰爭中來。2月11日,東風本田宣布,為緩解經銷商壓力,公司決定取消對經銷商1-2月的銷售目標考核,且按銷售實際的110%給予返利支持。此外,東風本田表示接下來將根據市場情況即使調整商務政策,並加大對經銷商的融資支持。東風本田表示,受本次疫情影響,預計全年產銷節奏會有一些調整。
為加強經銷商的服務保障,東風本田協助經銷商建立店內疫情防控體制,從物資保障、防控宣傳、監測執行和突發事件應急等方面保障店面員工和到店客戶的安全。此外,東風本田經銷商門店還提供上門接送、上門試駕以及全車消毒等貼心服務,減少人員接觸可能產生的疫情風險。
針對疫情期間消費者外出不便,東風本田推出相關舉措,如聯合經銷商提供試駕上門、交車手續代辦、送車上門等服務。對於在疫情期間有車輛保養需求的車主,東風本田推出微信預約通道以減少等待時間,且2020年一季度即將到期的各項廠家代金券有效期將延長兩個月。這些舉措都展現出東風本田在疫情時期的客戶關愛。
「最大的問題就是做好疫情的防護和復工的這種平衡。」東風一位內部人士表示。「雖然我們身處疫區,而且是疫區中受影響最重要的一個大企業。但是我們企業有一種內在的精神,那就是不服輸,一定會通過自己努力實現更大的一個發展。因為這個企業經過這么多年積淀,走過風風雨雨,能抗挫折,能承受壓力。」
「疫情結束後,可能會有一些針對性的扶持政策減少企業的損失,緩解和受到的沖擊。」2月20日,業內一位分析人士指出。
據了解,已經陸續有汽車消費政策出台。廣東省佛山市在2月初發布了《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佛山市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升級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提出鼓勵「國六」標准排量汽車消費,給予每輛車補貼2000-5000元不等,成為2020年首個推出汽車消費鼓勵政策的城市。
2月20日,在商務部召開的網上新聞發布會上,市場運行司副司長王斌表示,為減輕疫情對汽車消費的影響,商務部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的重要決策部署以及《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精神,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出台進一步穩定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
同時,鼓勵各地根據形勢變化,因地制宜出台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增加傳統汽車限購指標和開展汽車以舊換新等舉措,促進汽車消費。對於車企們來說,新消費促進政策的出台,肯能會有力的拉動內需,這對於車企的恢復將起到關鍵的推動作用,但像東風本田這樣深處疫區的企業,其受到沖擊可能還需要更長的時間恢復。
「關於更多的產銷平衡、商務政策、產品上市的問題,包括對經銷商出台什麼政策,我們都在做規劃和研究之中,很快就會跟大家見面的。」上述東風內部人士表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本田汽車晶元短缺,一般要多久才能提車
3個月左右。店內進口車型不受晶元短缺影響,但店內所有國產車型提車周期均要延長約3個月左右。
在此輪晶元短缺中,經銷商對於車輛進銷差的調整特徵為,越是高端品牌收窄越少,越是中端品牌收窄幅度越大。個別車型已悄然漲價。如東風本田思域三廂版車型由此前8000元優惠減少至7000元,兩廂版車型的優惠從此前的5000元下調至3000元左右。
提車注意事項
檢查車輛漆面:需要注意用肉眼觀察車身漆面,檢查車漆是否有劃痕和磨損,在充足陽光下觀察車漆是否有色差,打開車門推拉幾個角度讓光線從不同的角度照射來檢查鈑金是否平整,有條件的可以使用漆膜儀進行檢查。
檢查車身做工:查看前機蓋、車門、油箱蓋、尾燈、大燈等部件連接縫隙是否均勻,如縫隙層次不齊則存在部件被更換過的可能。同時還需要檢查車窗、車門等密封條是否有破損,防止雨天車內漏水。
『伍』 2月份緩慢陸續的復工,車企如何渡難關
彌漫全國的新冠肺炎,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讓我們每個人無助和恐慌,也讓這個春節假期變得格外漫長。最近除湖北以外的地方陸陸續續開始復工,有在家辦公的,有帶著口罩走進工廠、公司、寫字樓的。每個人都在努力找尋健康和生活工作的相對平衡。
實際上,越來越多的汽車製造商計劃在中國重啟工廠生產,目前所看最晚的復工時間在2月17日那一周以內。當然,由於疫情的不穩定因素時間上會有所變化。保證產量,這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可能會有開始和停止,隨著事情的恢復和運行,將會有一些顛簸。在這一點上,真正需要的是時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東風本田10月份恢復生產了嗎
本田汽車產能恢復加速日產10月恢復正常,日產汽車公司CEO卡洛斯·戈恩向旗下職員們表示,日產位於全球范圍的汽車產能或將於2022年10月份以前恢復至正常水平,而日產公司之前預計10月份為產能恢復期限。
『柒』 二十多家車企停產,東風本田最受傷!疫情下的湖北車企
▲2019年9月,德國總理默克爾參加了偉巴斯特武漢新工廠的開業儀式
不過,偉巴斯特目前遭遇了比較嚴重的狀況,武漢偉巴斯特工廠內有7名員工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目前,偉巴斯特在德國的總部已經關閉,預計將於2月11日重新啟用。
偉巴斯特首席執行官HolgerEngelmann表示,公司1000多名員工將在家中工作9天。
此前,偉巴斯特表示,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7名員工中有5名是德國人,2名是中國人,這7人都曾參加偉巴斯特總部的會議,並可能和其他員工有密切接觸。
3.法雷奧
供應商法雷奧在武漢也建有研發中心。目前,中國是法雷奧最大的市場,銷售額約占總量的1/4。
法雷奧在武漢的研發中心目前也出停工狀態。這個研發中心主要是針對舒適自動輔助駕駛系統、汽車大燈、毫米波雷達、4G/5G通信車模塊等技術進行研發,同時布局下一代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鏈。
據了解,2019年,法雷奧投資5500萬元人民幣,在原始研發中心基礎之上進行擴建,並且還招募了1000餘名頂級研究人員。
4.其他企業
在武漢市的1100多家零部件企業中,民營企業佔一半以上,80%的汽車零部件企業規模都不超過500人。
因此,武漢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以民營小企業為主。而這些企業在疫情不斷蔓延的今天,生存狀況更加令人擔憂。
汽車產業是一個長鏈條的產業,如果零部件企業不能復工,車企即使復工也無法繼續生產,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目前的消息來看,在武漢和湖北的零部件企業的復工時間與車企的復工時間恐有時間差,整個湖北地區的汽車工業,在復工後恐怕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運轉。
與此同時,由於湖北的一些零部件企業還向海外出口零部件,因此也導致一些外國車企出現停工的情況,例如位於韓國的現代汽車、起亞汽車、雷諾三星工廠目前已經停產,位於日本九州的日產九州工廠也將於本周五停產。
結語:肺炎疫情或將使傳統車企雪上加霜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目前仍在不斷發展中,目前每天新增病例已經有所下降,治癒患者也越來越多。不過,這次疫情所造成的影響已經牽動全球的神經。
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之後,各大車企也將盡快復工恢復生產。
東風集團工程師告訴車東西,目前,他所在的公司已經採取措施,保證企業部分工作開展。
1.在春節假期結束後,就開始了線上辦公,合作完成的工作大多通過郵件交流即可。
2.在企業復工之後,每周減少一天休息日的方式加緊生產。
3.如果公司狀況不佳,還有可能採取其他措施。
東風集團是武漢地區最大的一家汽車製造企業,停工的影響巨大。同樣,武漢還有規模較小的車企,它們的情況會更加艱難。未來,汽車製造行業可能要過一段「苦日子」了。
近年來,由於汽車行業的深刻變革,傳統車企競爭力不足的情況正在逐漸顯現。加之此次疫情影響,中國汽車工業核心區域之一的武漢也將遭遇沉重打擊。本就競爭力下降、利潤率下降的傳統車企可能會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對於疫情重災區湖北省的車企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積極響應號召,多家車企停產,共同抗擊疫情
以往這個時期春節假期已過,這兩天各大城市即將迎來返程高峰期,同時也到了大家各自回歸工作崗位的時間節點。但在2020年這個非常時期,大部分人們的返程計劃仍是未知數。一場突發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使得春節假期被迫延長,各大工廠延長開工。作為國家支柱產業的汽車行業也不例外,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集體進入停產期。
同時,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預警,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可能影響其全球供應鏈,供應鏈存在斷裂的危險。據悉,博世在湖北省武漢市擁有兩家生產轉向系統和熱技術的工廠,員工數量達800人。
目前來看,由於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爆發,已經對於當前車企生產已經相關產業鏈形成巨大的影響。而這勢必將進一步影響1、2月份的汽車銷售情況,而此次疫情是否會產生進一步的影響,目前來看概率也是相當大的,而這也為2020年車市的整體表現蒙上了一層陰影。
(本文由文武車道新媒體工作室原創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文武車道,本文作者:夏沐)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玖』 疫情穩定武漢車廠復工!正常每天能生產3千台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武漢汽車零部件企業大多經歷了2個月左右的停產,給全國汽車供應鏈造成巨大壓力,目前,以東風系為代表,武漢各個汽車生產企業正有序推進復工復產,並拉動上下游零部件等生產企業強勁復甦。
車企復工安排
東風本田汽車公司執行副總經理鄭純楷3月23日介紹,目前,汽車公司3個工廠已全部實現同步生產,開始將產量提升上去,一級供應商也實現100%復工,東風本田汽車公司在武漢有3個工廠,去年生產汽車79.2萬輛,產值1350億元,是湖北省規模最大的單體工業企業,正常情況下,東風本田汽車公司每天產量多達3000台以上,而今年3月份到目前為止,總共僅僅生產了1000台汽車,20多天只相當於過去1/3天的產量。
鄭純楷介紹,我們是上周啟動復工復產,現已基本完成熱身,這周正逐步將產能提升到50%的生產水平,目前,我們在保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安全前提下,三個工廠實行單班進行生產汽車,每天有4500名至5000名專業員工在崗,東風本田汽車公司一廠、二廠、三廠,分別於3月11日、3月16日、3月18日復工。
目前,武漢汽車零部件廠商正在積極復工復產,幫助國內汽車供應鏈緩解產能壓力,武漢市車企一級供應商復工批復100%,整體復工率95%以上,因供應商未復工造成的供應鏈風險已基本解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拾』 久違的正增長終於到來!頭部車企4月開啟反超模式,車市恢復在即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劉曉林 高飛昌?疫情沖擊要到什麼時候才會結束,汽車消費的負增長要到什麼時候才能結束?這兩個關鍵的問題現在似乎有了答案。
「我們到4月29號的時候已經和去年同期銷量持平了,4月銷量已經恢復了正增長。」4月29日,東風日產一位內部人士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東風日產今年4月最終的銷量保持在了9萬台,相對於去年同期88000輛的銷量實現了小幅的上升。而之前3月份終端銷量為5.23萬輛,在2月銷量基礎上環比增長335%。1-3月,東風日產的銷量為156495輛。
經濟觀察報記者了解到,不僅僅是東風日產,一些強勢的汽車品牌銷量基本恢復到了疫情前水平,而主流汽車企業基本恢復到去年同期90%的水平。站在恢復隊伍前列的,仍然是這兩年發展比較強勢的日系車和德系車,其中典型代表的是一汽-大眾旗下的大眾品牌。「預計今年4月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市場份額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應當說,在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4月市場預計-10%的增速下,大眾品牌做到這樣的份額表現還是殊為不易的。」4月29日,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馬振山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一汽-大眾在去年反超上汽大眾成為中國銷量最高的車企,其中大眾品牌是其銷量主力。而從4月份的份額看,一汽-大眾大眾品牌不僅已經抵消了捷達獨立出去後的銷量損失,做到了騰籠換鳥的銷量補位,並克服了疫情對大眾品牌多個優勢市場沉重打擊帶來的影響。而當頭部車企的率先恢復形成趨勢,這是否意味著4月已成為了中國車市復甦的分水嶺?
接近滿血復活
「我們的終端銷售可能會超過去年同期。」東風本田內部一位人士在4月28日向經濟觀察報記者作出了這樣的判斷。東風本田的生產基地全部在武漢地區,從1月底開始停工,直到3月下旬才開始逐步恢復生產,而武漢地區全面解封更是等到了4月8日,在這樣種種不利條件下,東風本田的4月卻實現了正增長。
而在華南地區的廣汽豐田似乎成績也不錯。截至4月28日,廣汽豐田的銷量已經超過5萬輛,去年同期是55000輛,在剩下的兩天時間中,稍加努力便可以恢復正增長,即便不能以正增長收尾,也至少能完成去年同期90%以上的銷量。「現在完成度已經超出我們的計劃。」廣汽豐田一位內部人士表示。廣汽豐田在3月實現銷量49480輛,環比增長799.64%。
並不僅僅是日系車和在中國占據最大市場份額的大眾感受到了恢復的力量,一些並非是強勢的自主品牌也開始出現了恢復。位於武漢的自主品牌車企東風風神,去年總銷量為7.5萬輛,在自主品牌中規模並不大,其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公司旗下主力產品恢復地很快。「4月銷量至少5000輛以上,今年完成8萬輛很有信心。」該人士在4月27日對記者表示。2019年4月,東風風神的銷量為4543輛。
在中國一線的自主品牌中,大都還不願意公布4月的實時銷售數據,包括長安、吉利等,其中長安僅表示環比增幅巨大。
公開數據顯示,3月份長安系自主品牌銷售11.38萬輛,去年同期是15.42萬輛,已經恢復到73.8%。另外,記者從同為自主第一梯隊的長城汽車內部獲悉,其4月份銷量將會同比大增,長城去年4月的銷量為8.3萬輛。作為第二梯隊的代表,廣汽傳祺4月1-29日終端銷量比3月提升約30%,目前表示恢復到去年同期約70%,按照進度至少會完成去年八成的銷量。
實際上,來自汽車銷售終端的數據更為真實地反映了交易市場的恢復情況。「銷量基本恢復正常,小幅度起伏,基本達到去年的80%以上水平。」廣匯汽車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廣匯汽車是中國最大的汽車經銷商集團,其2019年財報顯示該公司目前擁有841個線下門店,代理了超過50個汽車品牌。
而國內一家排名靠前的二手車交易商對記者透露,受到貨源缺乏、車管所上牌等程序限制,二手車市場交易量僅有去年同期的20%左右。「買家很活躍,但是賣方市場現在很缺貨。」該公司一位人士對記者表示。而擁有新車交易的二手車集團,則向記者證實了本月新車交易數據大幅提升的情況,這種交易量甚至超過去年同期。
不確定性被放大
零售終端的正增長引起一些業內人士的質疑。「一些經銷商會先開票,這些銷量也被統計為零售數。」一家從業多年的車企人士認為,在整車企業的商務政策刺激下,這種情況並不會是偶然事件。不過,絕大多數人選擇相信車市恢復中的數據正在超越去年。
乘聯會統計的每周銷量數據展示了4月恢復的曲線。4月前三周(1-19日)的乘用車市場零售總體回升相對較快。前三周日均零售3.11萬輛,同比增速下降7%。相對比3月的前三周同比下滑47%的增速,4月回暖明顯,體現車市零售已經是從疫情影響下平穩改善。從單周來看,第一周日均零售2.19萬輛,同比增速下降35%;第二周日均零售3.35萬輛,同比增速增長14%;而第三周日均零售3.70萬輛,同比增速下降0.5%。
在東風日產看來,年內第一次正增長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從公司內部來說,在經歷了幾個月的負增長之後,正增長會增強整個公司的信心。「上述東風日產內部人士表示。作為日德系標桿性企業,東風日產年銷量超過一百萬輛,一汽大眾去年則超過210萬輛,其中大眾品牌銷量接近140萬輛。
一汽-大眾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振山則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從3月和4月的市場情況來看,整體乘用車市場正在快速擺脫疫情影響並頑強恢復,預計5月市場就極有可能恢復到「-10%」以內的同比增速。一汽-大眾前四個月的累計份額始終保持著逆勢增長的態勢,而從絕對量上來說,一汽-大眾的大眾品牌預計在今年第二季度內就應該恢復到正增長的軌道上來。「我們相信接下來應該會出現持續的正增長。」長城汽車上述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但市場的變化在於今年的疫情使市場的不確定性再次放大了,包括正在發生一些還沒有辦法准確預判的變化,比如終端購買力、客戶群消費趨勢、經銷商生存環境、市場結構,消費者觸媒習慣等的變化。這些都是此前30年間不曾出現過的。
目前,汽車消費需要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線下門店的人流量不足以及消費者收入降低帶來的汽車類大件產品購買欲下降。據咨詢機構麥肯錫預測,2020年中國車市將下降15%。「有很多方面的挑戰,我們都已經在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力爭將各類風險控制在萌芽狀態,甚至從危機中尋找到新的生機。」馬振山表示。
一汽大眾在去年完成了捷達、大眾、奧迪品牌的布局調整,馬振山認為在整體的勢能下,公司各品牌都處於較為良好的上攻通道中;另一方面,今年大眾品牌的產品線還將繼續補強,再加之各地不斷出台汽車消費刺激政策,這構成了一汽-大眾後續信心所在。
無法恢復者
盡管恢復的企業在不斷增加,但一些邊緣化的車企可能再也無法感受到這遲來的春日陽光。在最近一個月中,多家車企因為疫情的沖擊而帶來了令人唏噓的消息。
4月27日,吉利控股集團與湖南省人民政府、長沙市人民政府在長沙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協議約定由吉利控股集團託管湖南省省屬國有企業長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湖南獵豹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長沙工廠,從事新能源汽車整車的生產和銷售。獵豹汽車2018年和2019年銷量分別只有8.6萬輛和3.3萬輛。
同樣是在4月27日,東風英菲尼迪戰略收縮計劃曝光,英菲尼迪將在中國縮編,有可能從獨立的東風英菲尼迪合資公司回歸到東風日產旗下一個獨立事業部的存在形態。盡管英菲尼迪隨後否認了總部搬往廣州的傳言,但是東風日產出手協助東風英菲尼迪的協同操作已經開始。而同屬於雷諾日產聯盟的東風雷諾則在4月14日已經宣布解散,雷諾正式退出中國乘用車市場。
這是4月份最新在中國出現變局的三家企業,而在此前,菲亞特、阿爾法羅密歐等品牌也正面臨著退出的風險。
從今年1月開始,多家車企已陷入了類似的困境,甚至更為糟糕。從第一季度有銷量產生的車企數量來看,2020年第一季度的數量為79家,而2019年的數量是85家,也就是說,2020年第一季度有6家車企在3個月的時間里沒有銷量,這6家企業分別是華泰汽車、吉林汽車、天津一汽、知豆電動、一汽海馬、領途汽車。
除了上述6家,今年一季度銷量在1000台以下的有16家,其中銷量在100台以下的則有5家。在這16家車企中,有多家企業已經在去年出現問題,包括比速汽車、力帆汽車、東風雷諾、貴航蓮花、東風裕隆等。這些企業在此前就已經面臨倒閉或者出現股東撤離的情況。按照業內此前的預計,中國大概有三分之一的車企將會在發展中被淘汰,而激進的汽車集團管理者們曾認為,未來中國自主品牌將僅剩不到5家。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