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特斯拉的優點與缺點,特斯拉汽車的五個特點
特斯拉作為新能源汽車市場比較受歡迎的品牌,優點還是蠻多的,比方說品牌影響力大、操縱性好、提速快、充電快、智能駕駛技術高等。但隨之而來的缺點也比較明顯,比方說做工粗糙、懸掛系統差強人意、安全性能低、頓挫感強等。❷ 特斯拉汽車怎麼樣
依據用戶反饋,特斯拉汽車口碑很好。
特斯拉作為電動汽車,筆者先從電動汽車開始吧。許多對汽車歷史發展不太了解的學生會認為,電動汽車的發展是近幾十年才出現的。事實並非如此。早在蒸汽車發生的初期,就有很多人研究造了電動汽車。
歷史上,1873年英國人戴維斯制戴維斯製造的四輪卡車是最早的電動汽車,比現代汽車祖先的卡爾本茨是1886年公開測試的第一輛內燃機車賓士1號提前到來年。
❸ 新能源汽車特斯拉好開嗎電池可以用多久
新能源汽車特斯拉駕駛感非常不錯的,特別好開,停車也非常的方便。對於有意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來說,除了續航里程,最關心的就是電池的壽命。能運行多少年?多少公里?
從整體市場來看,現在的電動車大多使用三元鋰電池或磷酸鐵鋰電池,電動汽車的電池在大多數情況下應該能用15年,這取決於利用率。特斯拉設計汽車和電池的時候,電池的設計壽命和整車是一樣的,一般汽車的壽命是10到15年。按照比較高的年份設定,就設計15年,因為車的整體材料和它的設計框架。
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時間主要取決於車輛的電池容量和充電樁的充電功率。電池容量越大,續航能力越強,充電時間越長。具體來說,電池容量的單位是千瓦時,1kWh就是1kWh。車輛的電池容量有多少千瓦時,也代表了需要充多少千瓦時的電。充電樁的充電功率相當於一個小時能充多少度電。充電功率越高,充電速度越快,充電時間越短。理想情況下,大致的充電時間可以通過將電池容量除以充電功率來計算。
❹ 特斯拉好不好特斯拉汽車質量和口碑怎樣
很多用戶疑惑特斯拉好不好,其實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在操縱、提速、充電、智能駕駛技術方面,都是比較受消費者認可的。但話又說回來,在某些方面,特斯拉也頗受消費者詬病。比方說做工粗糙、懸掛系統差強人意、安全性能低、頓挫感強等。❺ 特斯拉純電動汽車質量怎麼樣
特斯拉純電動汽車質量很好。特斯拉純電動汽車底盤都基於鋼鋁材質的滑板風格底盤製造。這種底盤架構能夠像三明治—樣將55kWh電池組裝在地板下,整備質量雖然高達1611千克,但重心較低,不僅有助於操控性,也有助於保護電池組。所以特斯拉純電動汽車質量很好。
❻ 特斯拉到底好不好為什麼特斯拉這么火
特斯拉,一個同時收獲了幾乎最差的質量可靠性和最好的消費者滿意度的汽車品牌,一個幾乎永遠突破你想像力的汽車品牌,一個以一己之力」教育「了汽車行業認知的汽車品牌。❼ 特斯拉汽車質量和口碑怎樣
特斯拉汽車質量還是不錯的,就光「特斯拉」這個品牌來說,就沒有幾個不知道。到目前為止,在新能源領域還沒有哪家可以可以做到特斯拉這樣的程度。這一點從特斯拉的服務一直被人詬病,卻仍然有不少人選擇,就可以看出。
不僅如此,在30萬以內的車子,不少人表示在操控性能方面,特斯拉是天花板級別的存在。無論是油門響應,還是轉向性能、回饋,表現都非常優秀。雖然特斯拉的油門相對比較重,但由於是電動車一提速就是最大扭矩,所以提速不會有笨重的感覺。
❽ 特斯拉的車有什麼優缺點嗎剎車怎麼樣
特斯拉汽車的優點在於提速快,性能優越。而缺點在於安全性差,平衡感不足,除此之外,懸掛性能方面也有所差距。尤其在剎車這方面,存在著很多安全隱患。
特斯拉作為全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在國際上影響力是非常深的。尤其是在新能源這一方面,特斯拉汽車可以說是占據了半壁江山。同時也在引領全世界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方向,在這其中特斯拉汽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❾ 特斯拉車性能怎麼樣
挺好,從以下幾方面評估:
1、起步:
起步是很快速,但是這種電動機類型的直線加速度,身體不容易適應,不如燃油發動機那種曲線加速度的讓人感覺更舒服。
2、質量:
特斯拉電動汽車在質量、安全和性能方面均達到汽車行業最高標准,並提供最尖端技術的空中升級等服務方式和完備的充電解決方案。
3、迅速:
特斯拉汽車是美國生產的。零排放,零妥協。Tesla (特斯拉)的先進電力傳動系統具有出色的性能。與包含數百個細小零部件的汽油內燃引擎不同,特斯拉電動機只有一個運動部件:轉子。因此Model S的加速過程迅速,安靜而平穩。
踩下加速踏板,只需3.0秒,便可以從零加速到100公里/小時。沒有任何猶豫,不燃燒一滴汽油。Model S是汽車工程的進化。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 Motors)成立於2003年,總部設在了美國加州的矽谷地帶。
❿ 特斯拉的車怎麼樣
最有權回答這個問題的應該就是特斯拉車主了
發一個 42HOW-Model3 北京車主群的聊天截圖吧
都知道特斯拉的做工差、小問題多,但是對於特斯拉車主而言,感受過了特斯拉,很大一部分都開不回傳統燃油車了,這種魔力,真的很難解釋。
所以,有機會去多感受一下特斯拉吧。
首先我個人覺得,特斯拉區別於傳統 汽車 廠家最大的地方,絕不是電動,電動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智能,前段時間賓士eqc發布,不支持ota整車升級,這一點就受到了不小的質疑。
特斯拉通過ota整車升級,可以對車輛的系統,各個方面進行不斷的優化和改進,這一點就像我們的智能手機一樣,可以通過升級的方式,解鎖更多的功能,也就是說你這輛車是智能的,而不支持ota整車升級的電動車,我個人覺得就是把加油換成了充電而已,本質上差別並不大,我個人覺得特斯拉可以算是我心目中目前電動車的標桿,除了賣的貴。
也有人說這些東西沒什麼用,其實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前段時間受台風山竹的影響,特斯拉就通過ota的方式,給受影響地區的車輛額外解鎖了更多的電池容量,而車輛的車載系統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不斷的升級,進化,雖然有時候會伴隨一些bug,但是整體來說,這輛車是不斷進化的,可以不斷給你帶來驚喜的。而且電動車的駕駛體驗跟傳統的燃油車也是不一樣的,特斯拉能帶來非常激情的加速和爆發力,這也是電動車的優勢。
當然了,這是好的一方面,特斯拉擁有電動車的一些有點,但是對於這個品牌來說,特斯拉的槽點也不少,首先就是售價,特斯拉的售價可以說是一點都不算便宜,而且跟售價不成正比的就是車輛的做工和用料,特別是內飾,我個人甚至覺得,將近一百萬的特斯拉model s,內飾的做工用料跟三十萬左右的轎車差不多。
另外就是品控,以前只有model s的時候還沒那麼明顯,model x的品控也一直是槽點不斷,我個人覺得,特斯拉的做工和品控還是達不到同價位傳統豪華 汽車 生產商的水準,當然了這也僅限我的個人看法,至於保值率,便利性,這些都是電動車目前普遍的問題,反正我個人覺得,按照目前的用車環境來說,我不建議純特斯拉,或者說電動車作為家裡唯一一輛車,這種車更適合作為城市代步工具。
當然了以上僅限我個人的看法和喜好,希望對您有所參考。
我那天去試駕了特斯拉Model X,下面我來給你講講感受。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有一天和一個朋友在重慶的新光天地吃飯,然後這個朋友對蔚來ES8感興趣,吃了飯我們就打算下樓看看。沒想到我居然把特斯拉的位置記成了蔚來的位置,於是我們也順道看了特斯拉。再然後,銷售妹妹的專業和熱 情感 動了我們,再讓我們留下聯系方式的時候,我就真的留了。因為此前我們是做過Model S視頻的(感興趣的可以翻看以前的那期:隨時進入狂暴模式 特斯拉Model S P100D火辣山城游),所以在詢問意向試駕車型的時候,我就說要試駕Model X。
原本以為只是說說罷了,沒想到過了沒幾天,特斯拉後台真的打電話來說安排好了試駕時間,喊我帶上駕照去試一下。然後我就真的去試了,作為客戶。我想我是真的膨脹了。
流程很簡單,拿了駕照到店,填了張只有一頁紙的試駕協議,不到10分鍾就被美女銷售帶到了樓下停車場。然後看到了停在車位上的川A牌照的試駕車。
光上車前,就有很多地方吸引了我。我們取車的時候,這個車正在充電,充電燈顯示綠色,拔下充電頭之後,燈變成了白色。然後,當工作人員再次把充電頭靠近充電口時,蓋子會感應到充電頭的靠近,主動打開。真的做得很細致。
還有就是車鑰匙對車門的控制,不僅能打開司機側,還能打開副駕駛、後排的鷹翼門。簡直上車前就把我迷住了。
上車之後,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進行了手機藍牙的連接,感覺操作界面的靈敏度很高。連接之後,我們就能在那個超大的屏幕(實際上,比很多人想像的都大)上看到,很多諸如手機上的APP,同時有分屏設計,上部此時是車輛後部的影像(據說全車有8個攝像頭,可實現360度全景,不過目前只開通了一個。)感覺相比那個面積很小的後視鏡,車主應該會更喜歡從這個屏幕上觀察車輛後部。
點火出發之前,工作人員還為我調節了加速模式、轉向模式和能量回收模式,據說如果能量回收為「標准」的話,可能會在收油時有比較強烈的降速感覺,會讓人不習慣(其實這個感覺此前在長安奔奔EV上感覺到過)。當然,在屏幕上可以完成所有車輛的設置,比如懸架高低等。
掛檔起步,特斯拉Model X採用了和賓士一樣的懷檔。續航里程顯示,可以使用505公里。
起步的感覺很順暢,不過我還是有點小心翼翼,害怕動力太猛躥了出去。過減速帶的時候,感覺這車的底盤很有韌性。等開到紅錦大道上時候,我才體會到了這個車的動力提速感覺,相當直接。而這個時候工作人員建議可以試一下它在自動駕駛方面的能力,在識別到行車道之後,車子會進行自動保持在車道內,方向盤會主動轉向。
然後,在識別車道的情況下,屏幕上可以看到沿途經過的其他車輛,如果此時按下方向盤下的駕駛輔助系統按鈕,屏幕上的方向盤變藍後,就能「半自動駕駛」了。
最後,為了感受這輛車的山路性能,我還厚著臉皮將車開到了我們平時試駕車的照母山後門兜了一圈,感覺這輛車的動力太過強勁,壓根不用開什麼狂暴模式,百公里加速僅需 3.1 秒不敢想像。
回到新光天地,我們一共行程16.9公里,總能耗5.5千瓦時,平均能耗328瓦時每公里。雖然很簡短,但是一次很有意思的體驗。
最後的最後,我問了一下銷售代表。這輛車起配價97萬元,一般車主會配些什麼。工作人員說,大部分車主選車漆、內飾材料、車輛的座椅數……我覺得我真的想太多了。
看美國消費者的選擇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