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汽攜手阿里 推出全新的高端汽車品牌 命名「智己汽車」
不可否認,在殘酷的現實面前,賽麟汽車、奇點汽車、博郡汽車、長江汽車以及拜騰汽車等諸多的造車新勢力,要麼是因銷量差、資金鏈斷鏈而倒閉破產,要麼就是掙扎在生死邊緣。
總之,這些車企的日子非常不好過。
據了解,智己汽車最先推出的車型是一款轎車,後期將會陸續推出SUV等車型。目前,該項目的研發成員已經超過200人,其中大部分來自上汽集團。
有了多方的強強聯手,智己汽車將來必定會是造車新勢力中的「巨無霸」。
版權聲明:本文為車快評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且圖文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盜用,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文章部分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請聯系我們索取稿酬或者刪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智己汽車背後 揭開阿里「造車」迷局
[汽車之家行業]?11月26日,上汽集團、浦東新區、阿里巴巴聯合推出「智己汽車」,落戶張江智能園區。第二天,張江集團發了一篇新聞稿,標題是《中國「特斯拉」來了》。
「特斯拉中國」只有一家,「中國特斯拉」不下兩位數。上汽、阿里第二次聯手,智己汽車再次向這個稱號發起「沖擊」。
然而,「強強聯合」背後,又有幾分隱憂。
■主導權之爭
智己甫一亮相,就遭到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暗諷」。11月28日,何小鵬在朋友圈發言稱:「主導權之爭所帶來的體系、文化、路線、執行差異完全無法避免。那些廣泛、深度且互補的戰略合作,只是戰術價值,戰略反而是損失。」
話里的關鍵詞是:主導權之爭。
『大眾vw.OS』
相關人士認為,一種可能,是阿里向後退了一步,未來操作系統由上汽主導,阿里主要負責雲端、定位、支付、安全等應用類業務,相當於SaaS供應商;另一種可能是阿里向前進了一步,通過與上汽等頭部車企深度綁定,承擔整車研發軟體部分。「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阿里在親自下場造車。」
無論哪種方案,都不是阿里做平台,車企做載體。智能汽車時代,「主導權之爭」是一個無法迴避的話題,但和5年前相比,互聯網巨頭也在調整自己的定位,這也是上汽、阿里再次聯手的基礎。
汽車行業分析師李建宇認為:「車聯網企業不只要關注自身業務怎麼做,更要考慮商業模式是什麼樣的。」商業模式要走通,和車企的關系要平衡好。
■結語
回看何小鵬對智己的質疑,其核心是在說「邊界」問題。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今年華為再三強調自己「不造車」,其實也是向車企明確自己的「邊界」,避免和車企搶奪利益。明確了邊界,合作才比較順暢。經歷過斑馬,阿里與上汽再次聯手,應該不會重蹈覆轍。(文/汽車之家蔣平平)
Ⅲ 阿里與上汽聯手打造,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暫定名智己汽車。
昨日,上海又有一家自主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成立,暫取名為「智己汽車」,這是由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聯手合作的一個純電動汽車的項目。
近年來,傳統汽車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也不斷增長。比亞迪新能源、北汽新能源、吉利新能源等品牌的產銷量提升非常快,尤其今年年中上市的宏光MINI純電動汽車異軍突起,成了網紅電動汽車。自從宏光MINI上市以來,銷量蹭蹭上漲,今年10月份的銷量一舉超過特斯拉,成為首個成功搶過特斯拉的銷售之王稱號,成為名副其實的人民的代步電動汽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小度小度阿里巴巴跟誰合作造的新能源汽車小的mini啊
和上汽集團。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團合作造新能源車,其中上汽集團投資53.99億元,持有74.99%份額,張江高科投資約18億元,持有其25%份額,恆旭資本投資100萬元,持有0.014%份額。
Ⅳ 籌備兩年終落實錘!阿里入局上汽「智己汽車」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傳了幾個月,上汽L項目終迎實錘。
11月26日,由上汽集團、阿里巴巴集團和上海浦東新區三方聯合打造的智己汽車正式啟動,並落戶浦東新區張江智能園區。
不過,這樣的官宣讓上汽「R汽車」有些尷尬。
事實上,近日剛剛從榮威品牌中全面獨立的上汽R品牌,整體品牌定位同樣面向的是中高端新能源市場,而隨著智己汽車的出現,意味著上汽乘用車在高端新能源版塊有了兩個獨立品牌。
「雖然同樣面向高端,但兩大品牌實則迥異。」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上汽集團新成立公司,引入社會資本,主要解決的還是資金的問題,R品牌的投入主要靠上汽乘用車自己的利潤支撐,而且定位仍然不夠高端。
可以預見,中國高端智能電動汽車領域將會迎來一場更加慘烈的競爭,而智己汽車將成為上汽真正上場「征戰」的選手,阿里則會是其最大的「助攻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上汽、阿里打造「智己汽車」,進軍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
11月26日,上海集團、浦東新區、阿里巴巴集團舉行簽約儀式,共同打造全新高端汽車品牌「智己汽車」。
上汽集團26日發公告稱,為加快打造自主高端智能純電汽車品牌,公司擬與張江高科、恆旭資本共同出資設立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專項投資於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
公告還顯示,該基金擬計劃與阿里巴巴(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含其指定的下屬投資主體)專項投資於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暫定名「智己汽車」)。
據上汽高層介紹,這個項目的創始輪融資已經達到了100億元。
10月12日,有媒體報道稱,上汽集團正在著手推進一個代號為「L」的全新電動智能汽車項目,被上汽內部視為「一號工程」。
據悉,該項目籌備於兩年前,主打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項目組由董事長陳虹親自掛帥,總裁王曉秋任總指揮,副總裁兼CFO衛勇、副總裁兼總工程師祖似傑等高管也都為項目組成員。
此次,該項目被命名為「智己汽車」。據悉,目前智己汽車的首款車定位轎車。「預計今年年底將在黑河進行冬季測試,明年我們就能在路上看見大批量跑的新車了。」
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已成為2020年傳統車企的共識和主旋律。上汽集團今年3月份開始籌建軟體中心,4月公開向社會招聘軟體人才,7月21日宣布其軟體中心命名為「零束軟體分公司」。
上汽零束主要聚焦智能駕駛系統工程、軟體架構、基礎軟體平台和數據工廠,包括SOA軟體平台、新一代中央集中式電子架構、雲服務平台、算力晶元、汽車大數據平台、邊緣人工智慧應用、智能駕艙系統等。
零束的成立,可以看作是智己汽車的前奏。上汽與阿里的合作始於2015年3月,雙方各自出資10億人民幣成立了斑馬網路。
2016年7月,上汽推出第一款搭載斑馬智行系統的互聯網汽車榮威RX5。但2020年5月,斑馬網路完成戰略重組,上汽退出。
智己汽車的成立也將重新構建上汽與阿里的合作關系。上汽與阿里都需要在智能汽車時代再次證明自己。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Ⅶ 上汽、浦東、阿里聯合成立「智己汽車」 創始輪融資達百億量級
財經網汽車訊??智己汽車定位為用戶型汽車科創公司。
11月26日,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三方聯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智己汽車」,於當日正式啟動,同時宣布落戶浦東新區張江智能園區。
據官方介紹,作為全新的用戶型汽車科創公司,智己汽車致力於成為「智能時代出行變革的實現者」。
未來,用戶將成為智己汽車價值鏈的核心驅動,通過用戶提供的大數據,企業價值鏈形成可持續的發展閉環,正向驅動產品的快速迭代。
智己汽車藉由與用戶的數據交互,構建起與用戶共生的全新企業生態,與用戶共生產品價值和品牌價值。作為一家科創公司,智己汽車將專注於產品和技術創新。
為此,智己汽車成立了專屬的智能出行研究院,打造「一橫三縱」的國際研發體系。其中,整車研發中心作為「橫軸」,將對數據驅動中心、智能駕駛中心、以及前瞻造型中心實現「業務貫穿」。
智己汽車的創始輪融資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完成,使其成為國內首個創始輪即達百億量級的汽車科創公司。
作為上汽集團的「一號工程」,智己汽車承載了公司機制改革創新、品牌向上突圍的重任。上汽集團的造車經驗、技術積淀、零部件體系、全球化布局、資金儲備、合作資源,為智己汽車構築了基礎。
同時,浦東新區將利用張江高科技園區的高科技產業集群生態和AI、晶元等核心技術資源;阿里巴巴將以用戶的大數據、達摩院的最新技術、阿里雲等生態圈的協同優勢,共同為智己汽車全面賦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Ⅷ 上汽集團:與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聯合打造「智己汽車」
11月26日,買車網Buycar獲悉,上汽集團發布消息稱,高端智能純電汽車——智己汽車落戶浦東新區張江智能園區。據悉,品牌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三方聯合打造,致力於成為「智能時代出行變革的實現者」,將堅持機制與技術創新雙向並舉,用戶與企業價值共生共贏,全力探索實現「軟體定義汽車」,開創用戶價值企業新時代。
上汽集團表示,智己汽車的誕生是上汽對用戶「更美好出行」的回應和定義,品牌將充分運用自身強大的軟體能力,實現產品的快速迭代和服務的持續進化,在全球電動智能的新賽道上,努力占據一席之地。
具體來看,智己汽車依託上汽創新成果,三電核心技術,智駕技術,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網路安全和軟體五大創新中心,以及智能製造領域的能力,為智己汽車提供了強大的「背書」。與阿里在車聯網系統和新零售方面的合作,與英飛凌合資設立IGBT核心部件公司,與寧德時代在新能源電池上形成產業聯盟,以及與中移動、華為等在5G技術方面的合作等,也將給新公司帶來助力。
據了解,品牌後續還將結合業務的拓展,引入更多社會資本,構建更加開放的資本結構,專注於技術創新和應用,打造全新的運營模式,打破用戶與企業的邊界,實現用戶與企業的「共創、共生、共享」,開創用戶價值企業新時代,進而推動整個上汽的轉型升級。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Ⅸ 上汽與阿里合作新零售,汽車新零售真能成為趨勢
新零售模式並非新鮮事,並且它早已深入到我們日常生活。比如超市、餐飲接入美團、餓了么,外送成為常事;再比如,如今的手機行業線下更多是體驗店,銷售已線上線下結合。
可以說新零售模式的出現對於很多實體生意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機會。如何降低成本,讓利給消費者,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與服裝、家電和3C等商品相比,汽車單價很高,還涉及一系列的後市場服務。汽車銷售所代表的是一整套、一連串的服務,所以電商模式無法被直接復制。
汽車品牌推出新零售模式已然成為趨勢,相比「只管賣車」的傳統4S店,新零售模式下的4S門店以智能化、大數據為抓手,可為用戶提供買車-用車-售後維護的全環節智能化服務。用戶藉助微信公眾號、企業微信、移動支付、小程序、廣告、雲等「數字化工具」,即可打通「人-車-店-廠」閉環,暢享智能化時代更高效愉悅的購車、用車體驗。
不過,相比起越來越豐富的營銷模式,最終的結果還是要落實在產品的質量上,因為產品才是鑒定這款車是否可行的最終的裁判員。用新零售模式為客戶帶來更好的體驗無可厚非,但在擴展自己的新模式時,也不要忘了要不斷提高產品本身的競爭力。
服務好當然是好事,但過度服務可能就會導致「本末倒置」,畢竟這是在汽車市場,服務只是一個錦上添花的充分條件,而不是大家買車的必要條件。這就好比海底撈,雖然其以變態服務著稱,不過能夠長年屹立不倒,與其味道也是密不可分。
馬曰:
近年來,汽車市場正從原來的增量市場慢慢轉向存量市場,一方面遭遇車市寒冬,另一方面電商模式對傳統模式沖擊較大。導致傳統4S店的銷售存在較大的滑坡,所以,車企們紛紛試水汽車新零售。
但如何才能抓住契機,是必須思考的問題。歸根結底,無論是「新零售」還是「舊零售」,讓客戶享受到便捷、貼心、主動、適合的個性化服務,通過信息技術,通過互聯網線上平台,覆蓋更多用戶,獲取更多的用戶流量,為用戶提供更高效和便利的購車體驗,最後創造出更大的交易價值,這才是能真正落地的新零售體系和流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Ⅹ 上汽阿里又合作了,智己汽車會不會重蹈斑馬覆轍
文/Zoe
今年以來,自主品牌國家隊紛紛走起了高端路線,廣汽埃安、北汽ARCFOX、東風嵐圖之後,長安和華為以及寧德時代也高調宣布要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沒過幾天,上汽也官宣了。
而分時租賃業務EVCARD的盈虧情況,也沒有公開數據,在《每日經濟新聞》此前的一篇報道中,有未經證實的共享汽車業內人士透露,「EVCARD虧損非常大,具體數字不會小於40億元。」
共享出行業務不好做,當然不是上汽一家遇到的問題,只是上汽在這個領域的攤子鋪得格外大。對於整車廠來說,共享出行啥時候能賺錢,不知道,目前最大的貢獻可能就是幫助集團內消化了不少新車,尤其是新能源車。
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說,從2014年他們在全球第一個提出「新四化」的概念至今,在技術、商業形態、對外合作方面做了很多深入布局,形成了一顆顆珍珠,但是還沒串成一條珍珠項鏈,而如今L項目(也就是智已汽車)就是串起項鏈的繩子。
這個想法確實特別美好,不過想把這一顆顆珍珠串起來,不是找到了繩子就能辦到的,希望這次上汽在踩過了這么多坑之後,能夠少走彎路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