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系車在同級別車里算是比較重的,可為什麼還有人說最輕
車重車輕的安全性,目前只是一個很感性和直觀的認識,但再深入問一問,究竟多輕算輕,多重才算是重,才算是在安全范圍內呢,這才是我們值得關注的地方。不如先看看市場上常見車型的重量水平。可以發現,其實不同品牌同一級別的車(說明配置類似)其整車整備質量基本上是處於同一水平,並沒有顯著的差別。以廠商的角度來看,其實在車輛的設計之初,會根據該車型的排放性能、碰撞性能、競標車型的質量來確定一個整車目標質量,然後將目標質量拆分到各個系統、零件中,在進行設計時需要類似達成成本目標一樣達成質量目標,因此,各個廠商在整車質量上不會出現太大的差別,否則就是整車的質量目標和管控出現問題。似乎,這樣的橫向對比說明不了太大的問題,那下面就試著從另外的角度來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
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曾經發布過重量對於安全性的影響的調查,通過調查統計數據,說明了車重這個重要的因素在意外事故發生時的影響和作用。
不過還有一個疑問沒有解決,日系車既然不是因為重量原因而導致高速發飄,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汽車高速發飄涉及到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由這幾個方面造成的:
1.空氣動力學設計問題,下壓力較小(車速問題);
2.車身+重心高,受側風影響大(車速+車身高度問題);
3.減震器低速阻尼小,跳動大(懸架設計方向問題);
4.轉向後傾角較小(轉向手感問題)。
車身風阻和重心我們沒有辦法直接感受,而懸架的支撐和轉向手感我們確實是可以切實感受到的,而日系車轉向較輕,懸架行程較高、偏舒適取向也確實是一個普遍現象,這就是導致日系車高速發飄的根本原因。
最後總結;不能單純從輕重去判斷一個車的好壞,俗話說好鋼應該用到刀刃上。不能人雲亦雲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
⑵ 為什麼日系車在同級別車里最重,大家反而說最輕
日系車之所以會被大家認為是最輕的,是因為日系車做工存在偷工減料的情況,再加上碰撞時破損太嚴重,除此之外,高速穩定性糟糕也是日系車被大家認為是車體最輕的原因。
雖然在汽車整體重量上,日系車並不是汽車當中最輕的,但是在談及汽車重量較輕的問題是,日系車往往會成為大家吐槽的對象,而日系車之所以會給大家留下這么糟糕的印象,就是因為日系車的形象和口碑所帶來的結果。
日系車雖然具有很高的性價比,但是日系車同樣會存在著用料減配的問題,再加上日系車存在著隔音差以及用料薄的情況,這導致日系車偷工減料的形象一直深入人心,所以在如此糟糕的印象帶動下,日系車雖然不是重量最輕的車型,但也會被消費者誤認為是重量最輕的車型。
⑶ 車身重量明明不輕,為何日系車卻總被說輕
日系車一直都被打上「車輕鋼板薄」的標簽,即使在同級別中日系車不是最輕的,也不是最重的,還是難以把這頂帽子摘掉,究竟為什麼日系車總是被說輕呢?
馳騁賽道的F1方程式賽車的重量甚至不到1500千克,高速行駛的時候依舊穩健,還能在300公里時速時牢牢抓住地面。
當然這個觀念也和造車理念有關,日系車與德系車不同,調校風格大都是輕便駕駛為主,更多優化集中在低速的舒適性上,在車門和做工和密封上沒有德系、美系那麼厚實,給人一種輕薄的感覺。
⑷ 都說日系車皮薄車輕,為什麼和同級別的車比重量不分上下呢
因為很多人喜歡聽車子關門的聲音,日系車普遍都比較清脆,而大眾的車都有一種比較渾厚的感覺,讓人感覺車子重,自重其實差不了多少的。
⑸ 新能源汽車車身重量是不是比其他的汽車要沉一些
新能源汽車的車身重量和其他燃油車重量差不多。東風標致508汽車的車身重量裸重1.75噸。
新能源汽車包括四大類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級電容器、飛輪等高效儲能器)汽車等。非常規的車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之外的燃料。
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要求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
發展現狀: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在2018年9月初舉行的2018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表示,「我們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仍然處於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關鍵階段」。
首先,近期頻發的自燃事故無疑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潑了一瓢冷水。「新能源汽車作為新興領域,存在理論和技術上的不過關。」業內人士說,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電動汽車至少發生過10起已被媒體報道的燃燒事故。
與此同時,目前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已達487家,其中具備資質的寥寥無幾。而業內人士認為,當前的中國電動汽車創業公司中只有10%能夠在未來五年內存活下來。
⑹ 手動擋和自動擋為什麼車身重量不一樣
自動擋汽車由於變速箱的結構較為復雜,故比手動擋同款汽車的重量偏輕
⑺ 日本車的重量也不輕,但是卻很脆弱,這是為什麼
不是所有的日本車都很脆弱,只是中國市場上跑的中低端車比較「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