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汽車氣門間隙怎麼調整
現以四、六、八氣缸發動機氣門間隙的調整為例,說明四氣缸、六氣缸、V型8氣缸的氣門間隙調整:1、四氣缸發動機,其工作順序為1~3~4~2。當1缸活塞處於壓縮終了的上止點時,可調1缸的進、排氣門,3缸的排氣門和2缸的進氣門,然後將曲...
汽車氣門間隙怎麼調整?
現以四、六、八氣缸發動機氣門間隙的調整為例,說明四氣缸、六氣缸、V型8氣缸的氣門間隙調整:
1、四氣缸發動機,其工作順序為1~3~4~2。當1缸活塞處於壓縮終了的上止點時,可調1缸的進、排氣門,3缸的排氣門和2缸的進氣門,然後將曲軸轉一圈,「雙一不」對調,「排一進」對調,即可對剩餘沒調整的氣門進行調整;
2、六氣缸發動機,其工作順序為1~5~3~6~2~4。當1缸活塞處於壓縮終了的上止點時,可調1缸的進、排氣門,3缸和5缸的排氣門,2缸和4缸的進氣門,然後將曲軸轉一圈,再調剩餘沒調的氣門;
3、v型8氣缸發動機,其工作順序為1~6~3~5~4~7~2~8。當1缸活塞處於壓縮終了的上止點時,可調1缸、2缸、7缸、8缸的進氣門,1缸、3缸、5缸和6缸的排氣門,4缸的進、排氣門不能調;當曲軸轉到4缸處於壓縮終了的上止點時,再調剩餘的8個沒調的氣門;
4、多氣缸發動機的工作順序判斷和氣門間隙的調整;搖轉曲軸,使一缸的進(或排)氣門打開,繼續搖轉曲軸,觀察下一個打開氣門(進或排)的缸,一直到各缸的進(或排)氣門都打開一遍,然後按照搖轉曲軸時,進(或排)氣門打開的先後順序排列起來,即是該發動機的工作順序。然後根據發動機的工作順序,再來選取以上所述的方法對氣門間隙調整。 汽車氣門間隙多少合適?
一般情況下,汽油發動機氣門間隙比較合適的有:進氣的為25~30絲、排氣的為35~40絲。柴油機要大一點:進氣的為35~40絲、排氣的為45~50絲。常見氣門間隙檢查和調整的方法有兩種:
1、一是逐缸調整法,即根據汽缸點火次序,確定某缸活塞在壓縮上止點位置後,可對此缸進、排氣門間隙進行調整;調妥之後搖轉曲軸,按此法逐步調整其它各缸氣門間隙;
2、二是採用兩次調整法,即搖轉曲軸使第一缸活塞處於壓縮上止點,飛輪記號與檢查孔刻線對正(如EQ6100型發動機),這時可調1、2、4、5、和8、9氣門(指發動機氣門由前向後排列順序);然後搖轉曲軸一圈,使六缸活塞處於壓縮行程上止點,再調3、6、7、10「加兩只」(即11、12)氣門,這實際上是記憶法調整。調整時一邊擰調整螺釘,一邊用厚薄規插入氣門桿端與搖臂之間來回拉動,感到有輕微阻力為宜,然後重新檢查一遍,直到合適為止;
3、逐缸法需搖轉的曲軸次數多,檢調所花費時間多,但對於磨損較嚴重的發動機,用逐缸法檢調氣門間隙比較准確。兩次法調整氣門間隙比較省時省力,但對於不同車型需記憶不同的可調氣門順序號,車型復雜,對維修人員記憶就有些難度。 汽車氣門間隙怎麼調整? @2019
B. 汽車發動機氣門間隙的調節方法
汽車發動機氣門間隙如何調節 發動機工作時,由於汽門處在高溫下工作,氣門等機件因受熱膨脹而伸長,所以,必須在氣門冷態時預留一定的氣門間隙,以保證在氣門受熱膨脹伸長時,仍能使氣門與氣門座緊密配合。由於氣門長時間的工作,改變了原來的氣門間隙。所以,當聽到氣門有「嗒嗒」的異響時,應檢查並調整氣門間隙。
1.確定1缸壓縮上止點的簡便方法
若知道發動機的點火順序(或噴油順序),調整氣門間隙時,首先應准確無誤地找出1缸或6缸壓縮上止點的位置。現確定1缸或6缸壓縮上止點的方法比較復雜,操作起來十分麻煩(即卸下第1缸火花塞,用大姆指或棉紗團堵住第一缸火花塞孔,然後用手搖柄搖轉曲軸。當大拇指感到有壓力或棉紗團「嘭」地一下跳出時,即為第1缸壓縮上止點的位置)。現根據筆者的檢修經驗介紹一種簡便實用的方法:利用1、6缸(4缸)活塞在同一平面上,1缸壓縮終了時,6或4缸氣門迭開這一規律來確定。即當1缸壓縮上止點時,6缸(4缸)排氣門接近關閉,進氣門剛剛上頂,排氣門下落不好掌握,進氣門上頂便於觀察,只要進氣門頂桿略微上行,1缸即在壓縮上止點位置。同理,當1缸進氣門推桿微動,6缸(4缸)即在壓縮上止點位置。
2.確定可調氣門的技巧
下面以作功順序為1-5-3-6-2-4的6缸發動機為例說明其簡便調整的方法及口訣。當確定發動機1缸在壓縮上止點時,1缸2氣門全調,5、3缸在壓縮開始和進氣過程,2排氣門可調。6缸在進氣迭開狀態,均不可調。2、4缸在排氣和作功終了時,2進氣門可調。調整完畢後,再轉動曲軸360°後,可依次調整剩下的所有氣門。
可歸納成口訣為:全調排、不調進。也可概括歸納為:取首缸、去中間、前調排、後調進、三百六、剩餘缸、依次來。即:6缸前的汽缸調進氣門,6缸後的汽缸調進氣門。若6缸在壓縮上止點時(6-2-4-1-5-3),其推理方法相同,從6缸開始,也是全調排、不調進。即1缸前的'汽缸調進氣門,1缸後的汽缸調進氣門。
此法同樣可用於4缸和多缸發動機,以作功順序為1-3-4-2的4缸發動機為例介紹:其口訣仍是全調排、不調進。即4缸前的汽缸調進氣門,4缸後的汽缸調進氣門。4缸進、排氣門均不調。
以上推理表明,只要我們記住「口訣」,知道發動機的作功順序就可簡便地確定可調氣門。
C. 火花塞間隙是什麼怎麼調整
1.火花塞間隙一般為0.6~0.7毫米。如過大或過小,應壓下或撬起側電極,調整到規定范圍內。在實踐中經常碰到,有時間隙在規定范圍內,汽油機扭往往不能起動工作,間隙超過了這個范圍,反而能起動工作。間隙大點火強,火花越強則氣缸內的混合燃料充分燃燒,可讓機體易於起動、燃燒完全,一定程度上也更省油。如間隙過小可能導致起動困難甚至起動不了、點火時間過早、爆燃(振)、噪音大、尾氣重等多種不良。
2.調整火花塞間隙的方法:調整火花塞的間隙通常需要一把專業的螺絲刀和厚薄規,把厚薄規往火花塞間隙里塞,塞不進去的時候就需要用螺絲刀把它的側電極撬開一些,不能太用力,只需輕輕一下就可以,然後在測量,直到剛好能塞進去為止。如果很輕易就塞進去了,則需要把火花塞兩側的電極輕輕敲回去一點
3.火花塞間隙標准選擇:大有大的好,小有小的好,通過不同的車型選擇的也不同。一般使用的間隙是0.7——0.8MM,很多火花塞間隙可以達到1MM以上。SUV、MPV、皮卡使用的火花塞間隙很大,微型車、緊湊車、微面都是選擇標准形式。
4.間隙過大過小危害:電極間隙過大,會使電弧長度變大,但能量減弱,從而會造成氣缸失火;相反電極間隙過小,會使電弧能量增大,但由於火焰核離電極較近,消焰作用明顯,使得混合氣燃燒不完全,增加油耗。
5.火花塞間隙過大危害
①點火不良,需要更高的脈沖點火電壓 。
②在發動機工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熄火現象。
③在點火不佳的情況下,容易造成燃油燃燒不充分,從而導致油耗增高。
如果發現火花塞出現間隙過大的現象,要及時更換火花塞,一般情況下好的火花塞可以幫助提升動力和節省油耗。
6.火花塞間隙過小危害
①起動困難甚至起動不了、點火時間過早、爆燃(振)。
②噪音大、尾氣重。
③混合氣燃燒不完全,增加油耗。
7.火花塞電極間隙的調整方法
火花塞的電極間隙因車型車種的不同而異,可以從汽車使用手冊中查到。火花塞的電極間隙一般可按0.6~1.2mm 調整。火花塞間隙不當,可用一個尖嘴鉗夾住旁電極根部,用另一個尖嘴鉗彎折旁電極端部來調整。不允許直接敲打旁電極調整,否則會使旁電極受到損傷,若安裝後掉落到氣缸內,會劃傷氣缸壁。若火花塞偏曲或電極燒蝕成圓形,則須更換新的火花塞。
D. 氣門間隙的調整方法有哪些,分別該如何調整
氣門間隙需要經常檢查和調整,一般的調整 方法和步驟如下:
1、通常在冷車狀態下檢查氣門間隙。
2、將氣缸蓋罩打開,按次序檢查,通常是每一缸壓縮行程終了時,開始分別檢查各缸進、排氣門間隙。
3、先用手搖動搖臂,檢查一下氣門有無頂住現象,一般活塞在壓縮行程上止點時,搖臂是松動的。然後將塞尺塞入氣門間隙處,以塞尺剛好能順利通過為氣門的間隙值。
4、若間隙不符合規定值,應松開搖臂上的鎖緊螺母,用旋具調節螺釘,當間隙達到規定值時,用旋具將鎖緊螺母緊固。
5、再復查一次每個氣門的間隙是否都調整到合適。
6、提高工作效率,可採取兩次調整法,即將曲軸轉至第一缸壓縮位置時,同時調整另外各缸氣門未被頂住的氣門間隙,然後將曲軸旋轉一周,再檢查調整其餘未被調整的氣門間隙。
常見氣門間隙檢查和調整的方法有兩種:
1、是逐缸調整法,即根據汽缸點火次序,確定某缸活塞在壓縮上止點位置後,可對此缸進、排氣門間隙進行調整;調妥之後搖轉曲軸,按此法逐步調整其它各缸氣門間隙。
2、是採用兩次調整法,即搖轉曲軸使第一缸活塞處於壓縮上止點,飛輪記號與檢查孔刻線對正(如EQ6100型發動機),這時可調1、2、4、5、和8、9氣門(指發動機氣門由前向後排列順序)。
然後搖轉曲軸一圈,使六缸活塞處於壓縮行程上止點,再調3、6、7、10「加兩只」(即11、12)氣門,這實際上是記憶法調整。
調整時一邊擰調整螺釘,一邊用厚薄規插入氣門桿端與搖臂之間來回拉動,感到有輕微阻力為宜,然後重新檢查一遍,直到合適為止。逐缸法需搖轉的曲軸次數多,檢調所花費時間多,但對於磨損較嚴重的發動機,用逐缸法檢調氣門間隙比較精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氣門間隙
E. 汽車的氣門間隙調整方法
逐缸調整法:根據汽缸點火次序,確定某缸活塞在壓縮上止點位置後,可對此缸進、排氣門間隙進行調整;調妥之後搖轉曲軸,按此法逐步調整其它各缸氣門間隙。 採用兩次調整法:搖轉曲軸使第一缸活塞處於壓縮上止點,飛輪記號與檢查孔刻線對正,這時可調1、2、4、5、和8、9氣門(指發動機氣門由前向後排列順序);然後搖轉曲軸一圈,使六缸活塞處於壓縮行程上止點,再調3、6、7、10「加兩只」(即11、12)氣門,這實際上是記憶法調整。調整時一邊擰調整螺釘,一邊用厚薄規插入氣門桿端與搖臂之間來回拉動,感到有輕微阻力為宜,然後重新檢查一遍,直到合適為止。 逐缸法需搖轉的曲軸次數多,檢調所花費時間多,但對於磨損較嚴重的發動機,用逐缸法檢調氣門間隙比較精確。兩次法調整氣門間隙比較省時省力,但對於不同車型需記憶不同的可調氣門順序號,車型復雜,對維修人員記憶就有些難度。
F. 火花塞間隙多少合適怎麼調火花塞間隙
火花塞間隙一般為0.6~0.7毫米。如過大或過小,應壓下或撬起側電極,調整到規定范圍內。在實踐中經常碰到,有時間隙在規定范圍內,汽油機扭往往不能起動工作,間隙超過了這個范圍,反而能起動工作。間隙大點火強,火花越強則氣缸內的混合燃料充分燃燒,可讓機體易於起動、燃燒完全,一定程度上也更省油。如間隙過小可能導致起動困難甚至起動不了、點火時間過早、爆燃(振)、噪音大、尾氣重等多種不良。
調整火花塞間隙的方法:調整火花塞的間隙通常需要一把專業的螺絲刀和厚薄規,把厚薄規往火花塞間隙里塞,塞不進去的時候就需要用螺絲刀把它的側電極撬開一些,不能太用力,只需輕輕一下就可以,然後在測量,直到剛好能塞進去為止。如果很輕易就塞進去了,則需要把火花塞兩側的電極輕輕敲回去一點
4、火花塞間隙標准選擇:大有大的好,小有小的好,通過不同的車型選擇的也不同。一般使用的間隙是0.7——0.8MM,很多火花塞間隙可以達到1MM以上。SUV、MPV、皮卡使用的火花塞間隙很大,微型車、緊湊車、微面都是選擇標准形式。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含苞裕放"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間隙過大過小危害
電極間隙過大,會使電弧長度變大,但能量減弱,從而會造成氣缸失火;相反電極間隙過小,會使電弧能量增大,但由於火焰核離電極較近,消焰作用明顯,使得混合氣燃燒不完全,增加油耗。
1、火花塞間隙過大危害
①點火不良,需要更高的脈沖點火電壓 。
②在發動機工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熄火現象。
③在點火不佳的情況下,容易造成燃油燃燒不充分,從而導致油耗增高。
如果發現火花塞出現間隙過大的現象,要及時更換火花塞,一般情況下好的火花塞可以幫助提升動力和節省油耗。
2、火花塞間隙過小危害
①起動困難甚至起動不了、點火時間過早、爆燃(振)。
②噪音大、尾氣重。
③混合氣燃燒不完全,增加油耗。
火花塞電極間隙的調整方法
火花塞的電極間隙因車型車種的不同而異,可以從汽車使用手冊中查到。火花塞的電極間隙一般可按0.6~1.2mm 調整。火花塞間隙不當,可用一個尖嘴鉗夾住旁電極根部,用另一個尖嘴鉗彎折旁電極端部來調整。不允許直接敲打旁電極調整,否則會使旁電極受到損傷,若安裝後掉落到氣缸內,會劃傷氣缸壁。若火花塞偏曲或電極燒蝕成圓形,則須更換新的火花塞。
G. 怎麼調整火花塞點火間隙
火花塞的間隙因車型車種的不同而異,可以從隨車手冊中查找。如果找不到適當的依據,火花塞的電極間隙一般可按0.7~0.9mm調整間隙。觸點間隙過小,觸點容易燒蝕;觸點間隙過大,火花塞跳火會變弱,甚至斷火。
如果有火花塞量規,可用來測量火花塞電極間隙,如果手邊沒有量規,可用折斷的鋼鋸片或刀片來代替量規,測量火花塞間隙。火花塞間隙太大時,可用螺絲刀柄輕輕敲打外電極來調整,但不要用力過大,否則外電極可能因過度彎曲而損壞;如果間隙過小時,可用「-」字頭的螺絲刀插入電極間,扳動螺絲刀把間隙調整到要求為止。
如果電極間隙不符合要求,應進行調整。調整間隙時,只能彎動旁電極,不能彎動中心電極,以免損壞絕緣體。
火花塞間隙調整好之後,外電極與中央電極應略成直角,如過度偏曲或電極燒蝕成圓形,則該火花塞不能再使用,應更換新品。
H. 發動機間隙怎麼調整
發動機在冷態下,當氣門處於關閉狀態時,氣門與傳動件之間的間隙稱為氣門間隙。
間隙過大:進、排氣門開啟遲後,縮短了進排氣時間,降低了氣門的開啟高度,改變了正常的配氣相位,使發動機因進氣不足,排氣不凈而功率下降,此外,還使配氣機構零件的撞擊增加,磨損加快。 間隙過小:發動機工作後,零件受熱膨脹,將氣門推開,使氣門關閉不嚴,造成漏氣,功率下降,並使氣門的密封表面嚴重積碳或燒壞,甚至氣門撞擊活塞。 採用液壓挺柱的配氣機構不需要留氣門間隙。
首先大家要知道氣門搖臂與氣門的間隙(即氣門間隙)之所以存在,是因為進排氣門均安裝在燃燒室的頂端,也是溫度最高之處,為了留有膨脹的空間,因而必須存有空隙,至於間隙的 氣門間隙
[1]大小,因廠家設計不同而不一致,通常進氣門間隙在0.2~0.25毫米之間,而排氣門間隙由於受熱膨脹比進氣門側的大,所以間隙更大些,一般在0.29~0.35之間。發動機氣門搖臂與此氣門之間經過長久的動作及磨耗,間隙會愈變愈大,所以才有氣門腳間隙的調整。然而並非所有汽車均需調整氣門腳間隙,有些車輛氣門間隙屬於油壓自動調整,就不需要調整氣門間隙了。
(1)拆下氣門室蓋。
拆下氣門室蓋的固定螺絲,小心取下氣門室蓋,注意不要損壞氣門室蓋襯墊。用抹布擦凈氣門及搖臂軸上的油污,以方便氣門調整作業。
(2)找到一缸壓縮上止點。
用搖手柄轉動曲軸或撬動飛輪,使一缸處於壓縮上止點位置。 從發動機前面看,曲軸皮帶輪的正時凹坑與正時記號對准。在部分大型車上飛輪殼的檢視孔1-6缸刻線與飛輪殼正時記號對齊。例如:東風EQ6100-1型發動機,飛輪1-6缸刻線應與飛輪殼的鋼球對齊。 此時從氣門處看:一缸的氣門應都處於關閉的狀態。如果一缸的氣門不全是關閉狀態,說明一缸活塞在下止點位置,您應再轉動曲軸360度, 使一缸處於壓縮上止點位置。
(3)確定各缸處於壓縮上止點的方法。
根據發動機構造原理我們知道,各缸處於壓縮上止點時,該缸的氣門均處於關閉狀態。因此,您可以打開分電器蓋並確定各缸高壓分線的位置,搖轉曲軸,當分火頭指向該缸高壓分線位置時,觸點張開的瞬間位置,則該缸處於壓縮行程的上止點位置。這們您便可以比較准確的確定各缸壓縮上止點的位置,方便地調整氣門。
(4)測量氣門間隙。
氣門間隙有冷車值和熱車值之分,您在測量時應在符合該車的規定的狀態下進行。 氣門間隙
選出符合規格的塞規插入氣門桿與氣門搖臂(或凸輪)之間。稍微拉動塞規,如有輕微的阻力,表示間隙正確。 為了確定間隙是否在規定范圍內,一般用范圍極限值來測量(例如間隙范圍值為0.29mm到0.35mm之間),先用0.29mm的塞尺插入氣門間隙,此時,塞規應如果可以通過,則是正常;再用0.35mm的塞尺插入氣門間隙,,塞規應無法插入,這樣才可以說明間隙在給定間隙范圍內。如果0.29mm塞規不能插入間隙,則說明間隙過小;如果0.35mm塞規可以通過插入間隙,則說明間隙過大。 如果上述中任何一項不符合要求,表示氣門間隙不正常,必須調整間隙。
(5)調整氣門間隙
1)氣門間隙的調整。首先松開氣門調整螺釘的固定螺帽,把規定厚度的塞規插入氣門間隙處,一手抽拉塞規同手轉動調整螺釘,直到塞規稍微受到阻力為止。 調整妥當之後,塞規插到氣門間隙中央,調整螺釘保持不動,擰緊固定螺帽鎖緊調整螺釘。鎖好螺釘後,再用塞規重新測量氣門間隙,因為您可能在鎖緊時無意轉動了調整螺釘,使氣門間隙改變。如果氣門間隙改變,應重新調整到正確為止。 2)兩次調整法。根據配氣機構構造原理,我們知道,進、排氣門排列有一定的規律。按點火順序和進、排氣門排列順序,可以檢查調整4(四缸機)或6隻氣門(六缸機)的間隙;然後轉動曲軸一周,使四或六缸位於壓縮上止點位置,再調整其餘4或5、6隻氣門。 3)逐缸調整法。由於發動機氣門排列順序不盡相同,因此,記憶進、排氣門的順序困難。也可按發動機的點火順序或噴油順序逐缸調整氣門間隙。為了能准確調整氣門間隙,您可用前面介紹的方法利用分電器分火頭的指向,逐缸調整該缸的進排氣門間隙。
編輯本段汽車氣門間隙調整方法
方法(一)
氣門間隙
1、在氣門工作面上用軟鉛筆沿徑向每隔4mm劃一條線,將相配的氣門與座接觸,並轉動氣門1/8~1/4轉後取出,如鉛筆線痕跡已全部中斷,且接觸在居中偏下,則表示密封良好;如果有的線未斷,或接觸位置不對,則說明密封不嚴或密封不合要求,需重新研磨或修復。 2、將氣門在相配的座上輕拍數下後,察看氣門及座的工作面,應有明亮完整的光環,且氣門上的光環位置應在工作錐面的居中偏下,則認為已達到密封要求。 3、用帶有氣壓表的氣門密封性試驗器進行檢查,氣門組零件處於裝備狀態,將試器的空氣筒緊緊壓在氣門頭部位置,使容筒端面與汽缸蓋(或汽缸體)結合面保持良好密封,然後捏橡皮球,向空氣容筒內充氣,使具有0.6~0.7MPa的氣壓。如果在半分鍾內氣壓表的讀數不下降,則表示氣門與座的結合密封是良好的。 檢查和調整氣門間隙的原則,應在氣門處於完全關閉、且氣門挺柱落在最低位置時進行,頂置式氣門應測量氣門桿端面與搖臂之間的間隙,側置式氣門則測量氣門桿端面與挺柱之間的間隙,其檢查調整方法有兩種。
檢查調整方法
1、逐缸調整法。首先找到一缸壓縮終點,調整該缸進排氣門間隙,然後搖轉曲軸,按點火順序逐缸進行。 2、兩次調整法。以六缸發動機按1、5、3、6、2、4點火順序工作為例說明如下: ①先將一缸活塞置於壓縮終點,則該缸的進排氣門必然可調整。 ②按「二進三排」的原則。即此時二缸的進氣門和三缸的排氣門必然處於完全關閉狀態,它們也是可以進行檢查、調整的。 ③連桿軸徑在同一平面上兩個氣缸,一次只能調整一對氣門,所以此時五缸的排氣門和四缸的進氣門也必然可以檢查調整 ④當六缸活塞位於壓縮終點,則其餘未檢查和調整的氣門,必然處於完全關閉狀態。 由此,搖轉曲軸兩次,即可將發動機的所有氣門都進行檢查調整。
方法(二)
(1)劃線法.在研磨過的氣門工作面上,每隔8mm左右用軟鉛筆畫一條線,然後將相配的氣門放在氣門座上旋轉1/4圈,如所劃的線條均被切斷,則表示密封性良好,如有的線條未被切斷,說明密封不良,需重新研磨。 (2)加壓法,從進、排氣管口各注入50ml煤油,然後施加20~30kPa的氣壓,看是否有煤油經氣門滲出,若滲油應拆下再次研磨。 (3)塗色法,在氣門工作面上塗上一層貢藍薄膜,在氣門自然壓下氣門座時,相對氣門座旋轉氣門,此時,若氣門密封面360。都出現貢藍,則氣門是同心的,反之則應更換氣門。 氣門間隙過大,就會使氣門遲開早閉。以致開啟的時間太短,在進氣過程中無法充分吸入可燃混合氣。使發動機正常功率發揮不出來。在排氣過程中,也不能充分排出廢氣,易使發動機過熱。另外,發動機在工作時還會產生氣門敲擊聲,影響機件的使用壽命。 氣門間隙過小,使氣門提前開啟和延遲關閉,使該氣缸無法正常工作。隨著發動機溫度的升高,氣門與氣門座將會發生密封不嚴而漏氣。同時還可能使氣門積炭,甚至燒壞氣門等。 檢查調整方法 調整的一般方法是: ①預熱發動機使冷卻液水溫達到80℃-90℃。 ②打開離合器殼體上正時標志檢查孔和缸蓋罩。 ③確認缸蓋螺栓處於擰緊到規定扭矩狀態。 ④轉動曲軸,使飛輪上「0」刻線與離合器殼上標記線對齊,確認第一缸進排氣門搖臂的弧面與凸輪軸凸輪基圓接觸,即一缸活塞處於壓縮上死點(如果搖臂與凸輪接觸,則應旋轉曲軸360°)此時氣門處於關閉位置。 ⑤松開調整螺釘1的鎖緊螺母2,用螺絲刀轉動調整螺釘使螺釘下端面與氣門桿3上端面之間A為規定的間隙值(用厚薄規的厚度確定)。保持螺絲刀不動,擰緊鎖緊螺母至規定扭矩,然後可用厚薄規插入間隙A進行復查,如此可以調完第一缸進、排氣門間隙。 ⑥然後順時針轉曲軸(從發動機前端看),對於4缸機每轉動180°,即可按點火順序1-3-4-2的次序調整下一發火缸的氣門間隙。對於3缸機則每轉240°,即可按點火順序1-2-3次序調整(曲軸旋轉的角度可用飛輪齒圈的齒數進行換算)。
I. 汽車點火正時是怎麼調整的
首先檢查斷電器觸點間隙,旋松斷電器殼體上的夾板固定螺釘,裝回火花塞,旋緊斷電器殼體上的夾板固定螺釘,起動發動機檢查。
J. 汽車氣門間隙怎麼調整
導讀:整理了氣門間隙的調整方法的相關知識,解決車主在用車環節中遇到的困惑。
由於汽車配氣機構某些部件在發動機運轉時會出現磨損或松動,原有氣門間隙將發生一些變化,或大或小,但都會影響發動機性能發揮情況,因此在進行發動機檢修時,一定要檢查和調整氣門間隙,保證其在合理的范圍內。
氣門間隙檢查和調整方法
氣門間隙檢查和調整的常見方法有:
一是逐缸調整法,即根據汽缸點火次序,確定某缸活塞在壓縮上止點位置後,可對此缸進、排氣門間隙進行調整;調妥之後搖轉曲軸,按此法逐步調整其它各缸氣門間隙。
二是採用兩次調整法,即搖轉曲軸使第一缸活塞處於壓縮上止點,飛輪記號與檢查孔刻線對正(如EQ6100型發動機),這時可調1、2、4、5、和8、9氣門(指發動機氣門由前向後排列順序);然後搖轉曲軸一圈,使六缸活塞處於壓縮行程上止點,再調3、6、7、10「加兩只」(即11、12)氣門,這實際上是記憶法調整。調整時一邊擰調整螺釘,一邊用厚薄規插入氣門桿端與搖臂之間來回拉動,感到有輕微阻力為宜,然後重新檢查一遍,直到合適為止。
逐缸法需搖轉的曲軸次數多,檢調所花費時間多,但對於磨損較嚴重的發動機,用逐缸法檢調氣門間隙比較精確。兩次法調整氣門間隙比較省時省力,但對於不同車型需記憶不同的可調氣門順序號,車型復雜,對維修人員記憶就有些難度。
氣門間隙檢查調整注意事項
1、各缸氣門間隙應調整一致,以免在工作中發動機運轉不平衡。
2、根據汽車生產廠家對氣門間隙調整的具體要求和規定進行。
3、氣門間隙調整時,所調的氣門應完全在關閉狀態,這時調整的間隙值才是准確的。
4、調整時應注意溫度影響:氣門搖臂、氣門桿的溫度會對氣門間隙產生影響,一般來說熱機時氣門間隙調整應比冷機時要求的間隙值小,有些汽車要求在冷機時調整,有的汽車在熱、冷態時均可調整,但其間隙值各不相同。
5、調整前注意檢查搖臂頭工作面。發動機工作中,搖臂頭弧形工作面不斷地與氣門桿端部撞擊、滑磨,尤其在潤滑不良的情況下,會引起磨損,磨出凹坑,嚴重時氣門桿端部卡入凹坑而折斷搖臂,因此應根據磨損情況予以修復或更換新件,以免影響其調整的准確性。
氣門間隙調整的意義
氣門間隙過小時,雖然噪音小,但運轉中會因氣門受熱膨脹而使氣門關閉不嚴引起漏氣,使氣門和氣門座口過熱而燒蝕。尤其是柴油機,如果氣門間隙太小,還會導致汽缸壓縮壓力不足,從而降低了發動機功率,嚴重時起動困難(柴油機是靠壓縮點火)。
同時,氣門間隙過小還會導致可燃混合氣燃燒不完全,從而使尾氣排放中的HC含量明顯增高。 氣門間隙過大、氣門晚開早閉,不但工作噪音大,而且會造成進氣不足和排氣不凈,出現活塞下行時,混合氣仍在繼續燃燒現象,使發動機(尤其排氣岐管處)過熱,降低發動機功率,增加了燃料消耗。
氣門間隙調整是維修、保養發動機時必須完成的項目之一,對於維護發動機的正常工況是至關重要的,調整是否得當將直接影響發動機的動力性和經濟性,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