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謠言傳播還有公式關於汽車界的這些謠言你都知道嗎
打開搜索引擎輸入「謠言」倆字,大量新聞映入眼簾。尤其是自肺炎疫情以來,各種與疫情相關的不實報道便增加不少;從各地政府防控措施如封路禁行和封城,再到治療偏方、禁止寄快遞等消息層出不窮,更有「母豬開口說話」的消息出現。
倘若有在不同品牌的加油站之間替換使用同標號汽油,由於不同品牌對旗下油品的需要實現的目標各有不同,因此對燃油的調配比例不盡相同。確實會有動力提升的感受,比如說殼牌燃油,就在其官網中表達旗下燃油能實現的效果。
(文章配圖來源網路,侵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2019盤點|2020年,裁員浪潮將如何襲擊中國汽車界
編者按
2020年在寒冬中正緩步走來。在經歷了去年補貼退坡、市場負增長後,今年市場向何處去正在成為最大的猜想。即日起,第一電動網推出2019年終盤點和2020年初展望系列,意在通過一系列關鍵詞的梳理,對2019年和2020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進行系統性回眸和前瞻。
2019年深冬的某一天,中國某著名車企內,員工在辦公室開始了日常吐槽,這一次的話題是公司的班車和停車場竟然都開始收費了。
「現在的車企都開始裁員了,我們不裁員,收點班車費怎麼了,要什麼自行車啊?!」不巧,這本是加深辦公室友誼的時刻,不僅被老闆參與了進來,還留下了這么一句頗具深意的話。
的確,回顧2019年的汽車行業,「裁員」是繞不開的關鍵詞之一。只不過,過去一年的裁員主要發生在以BBA為首的全球頂級巨無霸車企中。
在2020年,它會在中國車企內部大規模上演嗎?
2025同時也是很多車企在中國猛烈發力的一年,對於強大對手的湧入,蘇暉認為屆時中國車市的調整是巨大的,有可能會超過我們的預期。「新能源車企和傳統能源車企合資股比還要進一步放開,影響較大,對於中國車企來說需要一個緩沖期。」
同時他也預測,2025年時,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可能將達到800~1000萬輛,市場也會更加活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輕量化進程:中國汽車界又出什麼大事了
眾所周知,目前中國正在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但是限於充電設施不完善、電池續航里程短、電動車售價偏高等問題,制約著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及普及。未來更好的推廣新能源汽車,除了要加快充電樁等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之外,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車整車成本、提高整車續航能力,已成為當下新能源車生產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
而實現新能源汽車的輕量化,最佳的方式就是合理使用碳纖維材料。實驗表明,採用碳纖維材料替代現有的鋼制車身,可以有效降低60%以上的重量,續駛里程相應的提高20%以上。中國正在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所以碳纖維材料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其實碳纖維材料除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前景廣闊之外,在傳統汽車方面更有著寬泛的應用。碳纖維車身及金屬平台的混合車身結構對於傳統汽車車身結構而言,可以做到模塊化、集成化,大大減少零件種類,減少工裝投入,縮短開發周期。
總而言之,無論從性能還是環保角度出發,汽車輕量化都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而採用碳纖維材料是汽車輕量化的必由之路。
④ 盤點汽車界最著名的五大「謊言」,你知道都有哪些嗎
從2009年開始,中國汽車消費水平就飛速增長,如今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但實際上造車水平並沒有多少的長進,全部是靠恐怖的購買力撐起來的,說明國人對於汽車了解還不是很深刻。有很多汽車界的誤傳經過傳播以後竟然就變成了真理。
以上就是關於汽車界幾個比較著名的謊言,其實關於汽車的性能、安全等方面對於汽車駕駛的影響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還是看人,培養良好的駕駛習慣和提高安全防範意識才是最最重要的。
⑤ 高管重回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凸顯危機,黑暗時刻已來
工資翻三番,職位升三級。三四年前的造車新勢力,是不少汽車人眼裡的香餑餑,但凡跳槽過來的高管或者一線員工,都看上了這一誘人待遇,當然,還有在初創車企干出一片天的雄心壯志。
要知道,現在的農村市場,幾乎被不正規的電瓶汽車所代替,相對來說這些車子不安全不正規,亟需「正規軍」前來救場。畢竟,農戶家裡充電方便,續航基本無焦慮,再加上定位6萬左右,這三條賣點的支撐或許能打開一個廣袤的領域。
然而,在不少創始人看來,造車新勢力生下來的基因就是「生態化反」這樣的高級名詞,承擔的使命就是改變人類的出行生活,好比喝慣了咖啡,冷不丁喝玉米粥的話,會有些不適應。
但是,鑒於吉利、長城、比亞迪、奇瑞等傳統自主車企皆是從低端做起,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才慢慢的進入高端市場,所以說,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講,從低到高的路子不丟人,放下所謂的面子,真正的造出高品價比的新能源汽車,才能在寒冬中生存下來,而只有生存下來才能談一系列的宏圖大計。
如今,回過頭來再來看基石資本CEO張維發表的文章《為什麼沒有任何一家造車新勢力值得投資?》,他曾尖銳地指出:「新勢力是資本催熟的產物,脫離政策與熱錢的扶持,勢必無路可走。」的確,折騰了這么多年,在資本逐漸回歸冷靜後,造車新勢力接下來的路該如何走,這的確需要創始人們好好思考思考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冰與火,顛覆與革新,危機與生機……這就是2020汽車界
當2021年的鍾聲即將敲響,我知道,是到了該做年終總結的時候了,回顧這極不平凡且魔幻的2020年,很多人心頭首先湧上來的可能就是辛酸和苦楚,這一年過得太不容易了,但是慶幸我們生在一個偉大的國家。而且,全民眾志成城,不僅基本戰勝了疫情,還全面達成小康社會,硬是將這個史上最差開局之年過得紅紅火火,創造了一個個不可思議的勝利。
再說說造車新勢力,今年可以說是造車新勢力實現逆襲的一年,尤其是蔚來、小鵬、理想這三家,可以說是光芒四射,三家不僅在銷是實現爆漲,更在市值上完成了對絕大多數傳統中國品牌的超越,這貌似有些不公平,然而,資本青睞這類造車新勢力卻是不爭的事實。如今,三家造車新勢力已經在市場站穩腳跟,希望未來的他們依然堅挺,成為中國市場新的增長極。
寫在最後:事實上,今年中國車市發生的大事件何止以上這些,隨便拿出一件來都能聊上半天;所以,以上只是拋磚引玉,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全球這個最大的單一汽車市場,的確可以發生奇跡。面對依舊變幻莫測的2021年,中國車市又將會發生怎樣的巨變,請拭目以待。
關注車業雜談,一起聊車、玩車、侃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⑦ 汽車界有哪些互相撕逼的經典案例
說到「撕逼」這件事,也並非是中國本土品牌獨有。就拿去年初傳遍互聯網的Jeep「山丘體」來說,幾個車企利用「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這句歌詞,創造出了各種花式的「越過山丘體」。而這樣的「撕逼」,絲毫不讓人覺得low,反而有一種高手隔空過招,產生智慧碰撞的精彩感。
如果要說汽車界的撕逼能手,那非賓士、寶馬和奧迪莫屬了。賓士與寶馬的相愛相殺持續幾十年,已經到了虐死單身狗的程度。5月份的同一天,寶馬和賓士在不同的場所秀出了自己的未來概念車,這種不謀而合,與其說是一種撕逼,倒更像一種秀恩愛行為。
奧迪與寶馬之間的「互撕」,雖然不及賓士和寶馬來得那麼頻繁,但兩者之間的廣告戰,精彩程度也是不弱於一部大片的。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網上搜一下奧迪與寶馬在加州的廣告戰,兩大品牌在一塊廣告牌子上「互掐」,你來我往竟然在廣告牌上互動了七八次。這件事雖然是在互掐,但雙方的借勢做局卻成就了一段佳話,賺了數以萬計的網民捧場。
真正的高手過招,往往好比一場約架,其中一方病了,另一方絕不會乘人之危,而是約定時間改日再戰。中國本土車企高管一直在呼籲彼此之間應該聯合抵抗合資品牌打壓,切忌為一己之利相互攻擊。
在剛剛形成一定優勢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在一個戰壕里互相傷害,實在太不厚道。另外,真要玩「撕逼」,別太糙,你能學學別人家的優雅嗎?
⑧ 2019年汽車圈人物盤點:Z博士、成本殺手...都值得銘記
眼看年關已過,2019這個年份猶如流水般在我們的軌跡中穿行而過,伴隨而來的,是2019一年中無數的記憶翻湧。在2019年,汽車界里發生了太多的故事,人員變化也可謂是交錯復雜,可謂是「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在這一期的文章里,我將帶著大家再踏歷史的船隻,逆流而上回首2019年中離我們遠去的那些汽車英豪。
費迪南德?皮耶希(FerdinandPi?ch)
「2019年8月25日,前大眾集團董事長、監事局主席費迪南德·皮耶希因突發疾病去世,享年82歲。」
今天我們要回顧的第一位汽車英豪名字叫費迪南德·皮耶希,沒錯,這個與費迪南德·保時捷擁有者一樣姓名的人正是保時捷創始人外孫;大眾集團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掌門人。
費迪南德·皮耶希可謂是純正「血液中流淌著汽油」的人,5歲時便學會與家中長輩配合無離合換擋;9歲獨立駕駛汽車;25歲獲得機械工程碩士學位;26歲,進入大眾集團;直到82歲辭世,可以說,他的一生都與汽車二字牢牢捆綁在一起。
相比起上的三位汽車英豪,尼基·勞達憑借著鋼鐵般的意志,與命運斗爭的勇氣讓全世界人都記住了他,這也是為什麼無數並未看過他一場賽車的人,也紛紛在尼基·勞達先生辭世之時默默為其哀悼。
總結
重溯2019年離我們遠去的汽車先輩,難免會有些唏噓,那些幾十年內不再有的傳奇前輩們紛紛離去,或退休、或被捕、或辭世。但向前看,寶馬集團有奧利弗·齊普策(OliverZipse)成為新一任的寶馬集團董事長,能否重振寶馬雄風,理清產品線並成功迎接未來?鄭義善能否帶領現代振興,捷恩斯又能否重返中國?在FCA和PSA合並後,擔任CEO的洛斯·塔瓦雷斯未來又將有何舉動。所以,2020年,汽車界人物也定將精彩不斷。
在2019-2020交替之際,也來灌口雞湯吧:即便你不像皮耶希一樣有富三代的家庭背景;也不如蔡澈般有富有遠見決策千里之外的能力;祁玉民般摧枯拉朽的魄力;更沒有戈恩一樣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千萬不要悲傷,你還能拿出你鋼鐵般的意志,如同尼基·勞達般沖破命運的桎梏,加油吧2020!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