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資訊 > 甲殼蟲汽車怎麼畫

甲殼蟲汽車怎麼畫

發布時間:2022-08-23 23:52:26

① maya甲殼蟲汽車建模

在各個視窗點視圖--圖像平面--圖像平面屬性--打開imagePlanel(屬性編輯器)點選裡面的放置附加選項最下面三個選項,

中心(X.y.z)這是圖片的位置

寬度30.000

高度30.000

寬度和高度就可以調正圖片的大小

② 大眾甲殼蟲的大事記

設計圖—KDF車
1931年弗迪南·波爾舍畫出了大眾汽車的第一張設計圖。
1934年 希特勒委託波爾舍設計售價在1000帝國馬克之內的大眾汽車。
1935年 製造出第一輛22.5馬力、700CC的樣車。
1936年 10月22日至12月22日期間,完成5萬公里的路試。
1937年 已經製造了30輛樣車,完成了將近240萬公里的路試。
1938年 在沃爾夫斯堡開始了大眾汽車廠的建設,這里生產了當時被稱為「歡樂帶來力量的汽車(KDF車)」——甲殼蟲。
1939年 KDF車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27萬德國人預定了該車,但是戰爭的爆發使大眾汽車廠轉為生產軍備。
廢墟—奇跡
1945年 盡管工廠的63%被炸毀,但是甲殼蟲幾乎在戰爭剛剛結束就開始了生產,英國軍官當局訂購了2萬輛車。
1946年 10月14日,大眾汽車甲殼蟲的總產量達到1萬輛。
1947年 第一批甲殼蟲出現在德國汽車銷售商的展廳中,全年製造了8987輛甲殼蟲,並第一次出口到荷蘭。
1948年 在德國已經有了1500名甲殼蟲的私人用戶。
1949年 大眾汽車推出用於出口的甲殼蟲,50年代甲殼蟲的出口為德國的經濟奇跡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1月8日,兩輛甲殼蟲從荷蘭經水運抵達美國。
1951年大眾汽車的總產量達到25萬輛,並已經向29個國家出口了甲殼蟲。
1953年 甲殼蟲原有的麵包圈型後窗被更大的橢圓車窗所代替,這一代甲殼蟲被親切稱為「小橢圓」。
1954年 甲殼蟲的功率從25馬力提高到30馬力,最高時速達到110公里。
1955年 8月5日,甲殼蟲總產量達到100萬輛。
1962年 第500萬輛甲殼蟲下線。
新甲殼蟲
1966年 44馬力的甲殼蟲1500型面世,一年後又推出了34馬力的經濟型甲殼蟲。
1967年第1000萬輛甲殼蟲下線。
1968年 大眾汽車第一次在廣告中稱它最成功的轎車為「甲殼蟲」。
1972年 2月17日,大眾汽車甲殼蟲以15007034輛的總產量打破了福特T型車的生產紀錄。
1974年 7月1日上午11:19分,在沃爾夫斯堡生產的最後一輛甲殼蟲下線。
1978年 在德國本土生產的最後一輛甲殼蟲在埃姆登工廠下線;同時在海外,甲殼蟲的生產量已經達到1000輛/天。
1980年 最後一輛裝配風冷發動機的甲殼蟲敞篷車駛出了位於德國奧斯納布呂克的卡曼公司的生產線。
1981年5月15日,第2000萬輛甲殼蟲在墨西哥下線。
1984年 甲殼蟲的價格第一次超過了1萬德國馬克。
1985年 大眾汽車停止從墨西哥向歐洲進口甲殼蟲。
1998年 新甲殼蟲誕生,在墨西哥生產,供應全世界。
2002年 隨著第21517415輛高爾夫駛下生產線,高爾夫的生產量超過了甲殼蟲位居世界第一。
2003年 在墨西哥生產的大眾汽車新甲殼蟲敞篷車在德國上市。
2003年 7月30日,最後一輛甲殼蟲駛下大眾汽車墨西哥工廠的生產線,總產量達21,529,464輛,超過福特T型車,成為歷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最為成功的車型之一。
2012年,全新一代甲殼蟲怒放「蟲」生
2013年,為滿足更多人的進口車購買需求,上海大眾汽車於2013年年同大眾汽車集團簽署了進口車引進協議,原裝進口旗艦豪華SUV途銳、高端商務車邁特威、多功能全能MPV夏朗,以及時尚小車甲殼蟲與尚酷均列入其進口車銷售業務的行列中。
2014款甲殼蟲
新一代甲殼蟲敞篷版在外觀將繼續延續大眾的「新經典」設計,融入大眾家族式的簡約風格的同時還會保留甲殼蟲70多年來的經典外觀風格,譬如說圓形的車燈、突出的翼子板設計就是多年沿用的設計。
動力方面沒有太多的新鮮點,新甲殼蟲敞篷版動力系統與硬頂版本完全相同, 包括1.2TSI、1.4TSI以及2.0L發動機三款汽油發動機,而首批引入國內的將是1.2T、1.4T兩種車型。
2014款甲殼蟲增加1.8TSI車型
發動機,取而代之的是一款搭載1.8TSI引擎配置的車型,據悉該車搭載的是大眾第三代EA888發動機。相比之前新車的售價則基本保持不變。
由於各國針對大排量車型的環保征稅提高,很多廠商都開始用小排量增壓發動機替代。大眾此舉也是為了迎合這一要求。據悉,新推出的1.8TSI車型手動六速基本款在美國的起售價為21395美元(約合人民幣12.9萬元)。敞篷版起售價為25170美元(約合人民幣15.2萬元)。
性能方面,大眾基本讓全新1.8TSI發動機的性能與之前2.5L自然吸氣發動機相同。這款1.8TSI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125kW。而在扭矩方面對比之前提升甚微,但是在峰值扭矩的介入轉速卻減少了700轉左右,這也就說明新車的提速來的更快更早。不過減小排量最直觀的效果還是在油耗方面,新車百公里綜合油耗相比之前已經降低了很多。
國內市場甲殼蟲已經推出1.2TSI、1.4TSI和2.0TSI三種排量發動機的車型。相比這三種排量,1.8TSI引進國內市場的意義不大。不過國內已經引進第三代EA888發動機的生產線,相信不久後就能有更多搭載該款發動機的國內車型出現。

③ 德國大眾的甲克蟲設計者是誰

費迪南德·波爾舍博士(Ferdinand Alexander Porsche,1875-1951,大眾甲克蟲汽車設計者,保時捷汽車公司的創始人)

④ 甲殼蟲汽車的大事記錄

1931年弗迪南·波爾舍畫出了大眾汽車的第一張設計圖。
1934年 希特勒委託波爾舍設計售價在1000帝國馬克之內的大眾汽車。
1935年 製造出第一輛22.5馬力、700CC的樣車。
1936年 10月22日至12月22日期間,完成5萬公里的路試。
1937年 已經製造了30輛樣車,完成了將近240萬公里的路試。
1938年 在沃爾夫斯堡開始了大眾汽車廠的建設,這里生產了當時被稱為「歡樂帶來力量的汽車(KDF車)」——甲殼蟲。
1939年 KDF車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27萬德國人預定了該車,但是戰爭的爆發使大眾汽車廠轉為生產軍備。
1946年 10月14日,大眾汽車甲殼蟲的總產量達到1萬輛。
1947年 第一批甲殼蟲出現在德國汽車銷售商的展廳中,全年製造了8987輛甲殼蟲,並第一次出口到荷蘭。
1948年 在德國已經有了1500名甲殼蟲的私人用戶。
1949年 大眾汽車推出用於出口的甲殼蟲,50年代甲殼蟲的出口為德國的經濟奇跡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1月8日,兩輛甲殼蟲從荷蘭經水運抵達美國。
1951年 大眾汽車的總產量達到25萬輛,並已經向29個國家出口了甲殼蟲。
1953年 甲殼蟲原有的麵包圈型後窗被更大的橢圓車窗所代替,這一代甲殼蟲被親切稱為「小橢圓」。
1954年 甲殼蟲的功率從25馬力提高到30馬力,最高時速達到110公里。
1955年 8月5日,甲殼蟲總產量達到100萬輛。
1962年 第500萬輛甲殼蟲下線。
1966年 44馬力的甲殼蟲1500型面世,一年後又推出了34馬力的經濟型甲殼蟲。
1967年 第1000萬輛甲殼蟲下線。
1968年 大眾汽車第一次在廣告中稱它最成功的轎車為「甲殼蟲」。
1972年 2月17日,大眾汽車甲殼蟲以15,007,034輛的總產量打破了福特T型車的生產紀錄。
1974年 7月1日上午11:19分,在沃爾夫斯堡生產的最後一輛甲殼蟲下線。
1978年 在德國本土生產的最後一輛甲殼蟲在埃姆登工廠下線;同時在海外,甲殼蟲的生產量已經達到1000輛/天。
1980年 最後一輛裝配風冷發動機的甲殼蟲敞篷車駛出了位於德國奧斯納布呂克的卡曼公司的生產線。
1981年 5月15日,第2000萬輛甲殼蟲在墨西哥下線。
1984年 甲殼蟲的價格第一次超過了1萬德國馬克。
1985年 大眾汽車停止從墨西哥向歐洲進口甲殼蟲。
1998年 新甲殼蟲誕生,在墨西哥生產,供應全世界。
2003年 在墨西哥生產的大眾汽車新甲殼蟲敞篷車在德國上市。
2012年,全新一代甲殼蟲怒放「蟲」生。

⑤ 甲殼蟲車的特點是什麼

甲殼蟲車外觀沿承家族式設計理念,新款造型的甲殼蟲車頭變長了,車頂至車尾的線條平緩流暢,整體造型可愛獨特,深得車友的好評。

甲殼蟲內飾做工精美,嚴謹而細致,設計人性化,使得該車更典雅尊貴。風格獨特多樣的的內飾選配,讓網友用「如痴如醉」來形容。

整體操控輕盈靈巧,方向盤指向清晰,底盤對路面的響應積極;輪胎抓地力不錯,行車靜音效果不錯,個別網友反映電子升降系統不大穩定。

(5)甲殼蟲汽車怎麼畫擴展閱讀:

誕生

「甲殼蟲」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是在1938年7月3日的《紐約時報雜志》上,美國人認為這輛車像「一隻可愛的小甲殼蟲」。

從1967年起,這輛車在德國正式被稱為「甲殼蟲」,而之前該車一直被稱為「大眾1型」。之後,這輛車在所有語言中都被稱為「甲殼蟲」。

1938年,大眾推出了經過進一步改型的「38」系列車型,它裝載的空冷直列4缸986毫升排量發動機能輸出24馬力的功率,車重750公斤。這款堅實且具有與眾不同外型的車,就是「甲殼蟲」汽車的鼻祖。

⑥ 求甲殼蟲汽車三視圖 犀牛建模用

⑦ 甲殼蟲形汽造型發展史

甲殼蟲形汽造型發展史

甲殼蟲形汽車的缺點:一是乘員活動空間狹小;二是對橫風的不穩定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⑧ 如何畫出准確的汽車素描

首先要明確素描靜物的作畫步驟1、確立構圖:確立構圖的安排,使畫面上物體主次得當,構圖均衡而又有變化,避免散、亂、空、塞等弊病。畫出大的形體結構,用長線條畫出物體的形體結構(物體看不見部分也要輕輕畫出),要求物體的形狀、比例、結構關系准確。

2、畫出各個明暗層次(高光、亮部、中間色、暗部,投影以及明暗交接線)的形狀位置。

3、基本色調要准確到位,這里的色調包括光影和物體的固有色。要注意物體質感和量感的表現,質感就是物體材料的屬性。比如它是什麼材料做的是金屬的,玻璃的,還是陶瓷的等等。量感就是物體在視覺上產生的重量,而不是物體本身的重量(中心主體物不一定是很重很暗的物體)。

4、深入刻畫時難免忽視整體及局部間相互關系。這時要全面予以調整(主要指形體結構還包括色調、質感、空間、主次等等),做到有所取捨、突出主體 ,最後再深入調整完成。

其次就是多練多看好的作品了

⑨ 甲殼蟲汽車怎麼畫

如果很想仔細畫好的,可以用三張圖。汽車的正面側面和頂面。使用立體的方法進行繪畫。可以用一條中線把汽車從頭部到尾部對稱分開畫半邊。汽車是左右對稱的,話出一邊的話就容易的多。用軟體繪畫的,畫一半就可以了其他的一般復制對稱。用手畫的找准中線先畫一般這是一個好辦法。保證汽車的對稱

⑩ 有關甲殼蟲這款車

甲殼蟲成長軌跡

當人們談到甲殼蟲的時候,會想到很多在當時無與倫比的優點,廉價、結實、實用、操控性好……但是能讓甲殼蟲成為經典的最重要原因仍在於它那通行於世界各國文化之間的,可愛的外型設計。在這一點上我們看到了德國大眾最頑固的一面。一句「全世界都喜歡德國的這個」就已經為甲殼蟲把話說滿了,在20世紀60年代,曾經有人提出過這樣的問題,甲殼蟲為什麼不變化一下外型,而大眾汽車的回應則是廣告中一個畫著甲殼蟲車尾圖案的蛋,並且說:「有的外形不可能再改進了。」整整15年後的1978年,當甲殼蟲已經在德國停產,高爾夫已經接替了它的時代之時,大眾汽車再次用了一種頑固不化的口氣在仍是蛋主題的廣告中寫道「我們將保持這個外型,直至最後。」

2003年7月甲殼蟲在墨西哥停產的最後一刻,大眾公司履行了自己的諾言,這個波爾舍在1931年設計出的傢伙在這么長的時間里沒有改變過它的外型。在墨西哥這塊最後的市場上,當政府要求今後計程車只能用四車門的車型時,甲殼蟲選擇的是放棄而不是改變。那麼波爾舍的設計真的完美無缺到可以永葆時尚嗎?大眾在不斷推出一代代變化著造型的高爾夫和帕薩特的時候卻為什麼堅守著甲殼蟲的老式設計呢?

甲殼蟲行李艙在前面

新敞棚甲克蟲

不可否認的是,波爾舍的這款簡潔的設計在當時(二戰前)與第一款量產轎車福特的t型車相比,具有了超前的現代感。而且它簡潔流暢的外型看起來就十分結實,不用擔心在顛簸的鄉村公路上會掉下某個零件。事實上甲殼蟲確實也是結實實用的代名詞。但人們眼中的時尚總是隨著社會歷史環境的變化而時刻改變著,甲殼蟲也不例外,實際上從它在戰前誕生到戰後量產的過程中經歷過一次重要的改型,只是我們不知道那是不是波爾舍自己操刀進行的。在《大眾汽車編年史》1934~1938年這一章節中,可以看到波爾舍照片左下方那款大眾汽車原型車時,第一個想到的似乎不是可愛的蛋殼或蟲子,隱約中卻閃現出德國士兵頭上鋼盔的影子。而戰後大眾汽車廠在英國佔領軍的託管下,從一個軍備生產廠回歸轎車生產廠後,生產出的甲殼蟲轎車與原型車相比已明顯發生了變化———車的前部被加長而且具有了更加誇張的弧度,兩個前燈從中間分向了兩邊的輪框上方,像兩只可愛的大眼睛,這種變化使它從一個冷酷的金屬殼子變成了有生命的卡通玩具,充分迎合了戰爭陰雲散盡,人們重拾生活樂趣的心境。正是這種情趣的造型,使甲殼蟲在二次世界大戰到20世紀七十年代這段歐美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走到哪裡就把快樂帶到哪裡,讓人無法不喜歡它。特別是在那個資源緊缺,物美價廉、結實耐用又具有良好操控性能的小型轎車供不應求的年代,人們愛透了它。如果僅從排量、馬力和價格上來看,甲殼蟲的定位本應是有階級的,但正是因為當時不可復制的歷史背景,使它的頑皮造型作為一種時尚的社會符號,讓各個階層的人都能找到接受它的理由,從而具有了跨越階級界限的獨特定位。

這是一款叫人一見傾心的車型;這是一款享譽世界60餘年的車型;這是一款當今世界上最為個性化的車型;歷史悠久的甲殼蟲,以其簡潔的設計、朴實的風格,在不斷地推陳出新中一直受到各界的歡迎和贊譽……

如今,在世界各地仍舊有幾百萬輛甲殼蟲汽車行駛在路上,它們中間幾乎包括了幾十年來甲殼蟲的所有車型。盡管由於各種原因,甲殼蟲汽車登記在冊的數量在逐漸減少,但它仍然是世界上最流行和最受人喜愛的汽車。

至今仍在使用的甲殼蟲直到今天,您還可以在金沙薩、吉隆坡、德班、杜塞爾多夫等許多地方,看到這款風格獨特的車型。全球的幾代人把大眾汽車的甲殼蟲選為了他們一生中的第一部汽車。

甲殼蟲在中國

雖然甲殼蟲以「全球車」著稱,曾經在20個國家和地區實現本土生產,但很遺憾的是,迄今為止,甲殼蟲的「有生之年」沒有實現「中國造」。在北京街道上偶爾駛過一輛進口的甲殼蟲,經常會因為「稀有」而讓人們注目半天。這輛在國外因為普及而有「全民車」之稱的甲殼蟲,在中國還是高不可攀的高檔車。

1938年,大眾推出了經過進一步改型的「38」系列車型,第一輛堅實而具有與眾不同外形的甲殼蟲在德國的沃爾夫斯堡下線。但那時,甲殼蟲更多地被應用在戰場上。它裝載的空冷直列4缸986毫升排量發動機能輸出24馬力的功率,車重750公斤。這款堅實且具有與眾不同外型的車,就是「甲殼蟲」汽車的鼻祖。「甲殼蟲」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是在1938年7月3日的《紐約時報雜志》上,美國人認為這輛車像「一隻可愛的小甲殼蟲」。但實際上,直到1968年,「甲殼蟲」的名字才第一次出現在大眾公司官方的廣告里。 當它真正成為大眾普遍接受的汽車時,已是上世紀的四五十年代了。

·1950年甲殼蟲

·1953年甲殼蟲

在這里還可以給大家介紹一下「甲殼蟲」這個車名的來歷。在甲殼蟲剛剛誕生之時,它沒有自己的名字,在公司內部都是稱為「型號1」「型號2」「型號3」之類的。第一次採用「甲殼蟲」是在1950年,一位英國甲殼蟲的用戶,他兒子的同學第一次見到那部車時,覺得很想昆蟲中的甲殼蟲,所以就隨口叫了出來,從此以後,甲殼蟲的名字就流行開。

曾有一份來自斯圖加特的雜志做出了一個預言:「不會有,也不可能有一輛真正的甲殼蟲的接班車」。「甲殼蟲的時代被高爾夫所接替,但卻並不能代替它,這是因為長久風靡市場的產品已經培養了一個時代的人群。真正時尚的東西是不會被時間消磨掉的,人們對經典與個性的追求絲毫不矛盾,這就如同甲殼蟲樂隊的歌曲在今天聽起來仍然個性十足一樣。」一位資深評論家認為。當人們一談到德國的大眾汽車公司時,都會很自然的想到大眾公司所生產的甲殼蟲轎車,這並不是像有些人認為的是因為其在德國有一個美妙動聽的名字,但是就算是在美國,他也是一樣的聞名遐爾,這可以說是因為「甲殼蟲文化」說引起的。

甲殼蟲詮釋的概念是以前任何一輛車都無法體現的,甚至就算是以車模的形式出現,它就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它的內涵。它的設計還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到本世紀三十年代末時,就已經在生產線上成批生產了。從誕生之日起到現在,甲殼蟲已歷經70載春秋。這樣的時間長度對於人類來說,或許已到垂暮之年,但甲殼蟲卻好像因此而更顯旺盛生命力。

甲殼蟲轎車在全球的成功的原因,我們可以從其轎車本身找到一二,那就是其商標式的品質:精緻的加工工藝、可靠的裝備和眾所周知的可靠性,除此之外,還有其低廉的價格,較低的維修費用和即使使用多年仍具有一定的價值。大眾公司很少參與價格戰,但實際上對於他們的汽車品質來說,他們的標價並不昂貴,其「想想還是小的好」的主張更是改變了美國人觀念。這些都可以說是其成功的根源。

老甲殼蟲已經走進了博物館,甲殼蟲名副其實的傳人當然是大眾汽車新甲殼蟲。新甲殼蟲在1998年底特律國際車展上亮相,新甲殼蟲不僅讓眾多甲殼蟲迷們感到親切熟悉,並且備受關注。新甲殼蟲車的雛形創意於1994年,並在底特律國際車展上第一次向公眾展示,稱為「概念一」。隨後,於同年在日內瓦出現了新甲殼蟲的敞篷車型自誕生至今,新甲殼蟲在全球已經銷售了55萬輛。就甲殼蟲詮釋的概念是任何一輛車都無法體現的,它擁有靚麗的色彩和動感的魔鬼身材。盡管新甲殼蟲的整體造型還是依賴於半個世紀前的款式,但是加入了現代化的設計元素,再加上現代化的機械性能,則無疑又使它成為二十一世紀的現代車型,而且很可能是當前世界上最為個性化的車型。它是一種很容易使您一見傾心,新甲殼蟲的外型設計使人回憶起當年甲殼蟲的風采。

這是2001年8月26日幾輛'甲殼蟲'計程車在墨西哥城市中心的街頭。在擁有1800萬人口的墨西哥城,到處都可以見到'甲殼蟲'計程車,它們絕大多數塗為綠車身、白車頂,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已經成為墨西哥首都最具有代表性的流動風景。

7月21日,眾多新生產的'甲殼蟲'汽車停放在墨西哥普埃布拉州大眾汽車生產廠內,背景中是墨西哥著名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普埃布拉大眾汽車生產廠擁有世界上最後一條'甲殼蟲'汽車的生產線,7月30日,最後一輛新生產的大眾'甲殼蟲'汽車將在這里下線,這種二戰後風靡全球的經濟型轎車將與人們做最後的告別。

甲殼蟲的聲「甲殼蟲」-墨西哥人的大眾車 這是墨西哥大眾汽車生產廠2003年7月生產的'甲殼蟲'汽車最後版。

新甲克蟲

·甲克蟲的聲音、幽默、味道、感覺和形象
·聲音——甲殼蟲的典型聲音

駕乘過甲殼蟲的那一代人無論在何時聽到這個聲音,都會感慨萬千,喚起記憶中長久的思念。

這種聲音,就像甲殼蟲的外型一樣清晰易辨。 從上世紀40年代末直至80年代初,不可混淆的甲殼蟲聲音在德國的大街小巷不絕於耳。在世界其他地方,甲殼蟲的風冷汽油發動機,是嘈雜的馬路交響樂的主導樂器。在那些年代裡,甲殼蟲的聲音始終是不斷提高的小康生活的背景音樂。

因此,大眾汽車的廣告公司在60年代末打出了堪稱經典的廣告「全世界都喜歡德國的這個」。甲殼蟲早已成為了德國在世界各地的「使節」:清晰可辨,難以混淆,並且永遠可愛。它連續十幾年是美國最受歡迎的進口車。1967年它甚至在南太平洋的小島國——諾魯縱橫馳騁。 幽默——關於甲殼蟲的典型幽默

雖然每個人都知道,甲殼蟲用的是風冷發動機,但大眾汽車公司仍然在60年代中期的初冬時節打出了整版的廣告:「請您別忘了給您的大眾汽車添加防凍液」。它說的可不是後面的四缸發動機,而是指前面放在備用輪胎下的風擋玻璃水。「因為我們知道,如何使用空氣冷卻發動機,但我們還不知道,如何用空氣刷洗擋風玻璃」。沃爾夫斯堡是不是研究過用空氣刷洗擋風玻璃,廣告文案中沒說。但就算真的研究過,甲殼蟲的同代人也不會驚奇。因為那時甲殼蟲早就在德語寶庫里找到了絕妙的警句「空氣不會凍結,空氣不會開鍋」。

大眾汽車採用水冷發動機時就像要更改甲殼蟲的設計一樣,不可想像。盡管甲殼蟲的設計早就被視為保守,甚至過時。大眾汽車在廣告中開起了詼諧的玩笑,而且確實得到了那些「死不改悔」的甲殼蟲車迷的掌聲。「1948年就有很多人認為,我們應該有所改進」,這句話和一輛早期的後車窗帶中框的甲殼蟲放在了1965年推出的廣告上。這個說法也算實事求是,因為大眾汽車在十幾年裡將甲殼蟲總共5008個零部件改進到了5002個。

而甲殼蟲的經典外形,則永遠不變。大眾汽車在60年代的另一則廣告中稱「有的外形不可能再改進了」,畫面上是一個畫著甲殼蟲車尾圖案的蛋。整整15年後(已經是高爾夫時代了),大眾汽車延用了令人感傷的廣告語。1978年在德國生產的最後一輛甲殼蟲下線,再次起用了言簡意賅的「蛋」主題,這次廣告上寫的是「我們將保持這個外型,直至最後」。而且更為「頑固」的是,「全世界2100萬甲殼蟲用戶都認為這個外型不錯」。

味道——甲殼蟲典型的味道

用戶認為不錯的還有甲殼蟲的味道:在甲殼蟲里深呼吸一下,會聞到機器發熱時的味道。所以,甲殼蟲的競爭者在宣傳他們的優勢時提出「沒有怪味的暖氣」,但是這些競爭者有所不知,正是這股溫暖的熱氣增加了甲殼蟲的魅力,產生於熱交換器,通過車門下面的小開口徐徐吹拂,這股熱氣就像好聞的香水一樣顯示著甲殼蟲獨一無二的個性。

甲殼蟲的同代人都知道,甲殼蟲的總是很溫和的熱風,在甲殼蟲開始書寫成功史的時候還是一大賣點呢。在當時絕對奢侈,因為其他的汽車沒有熱風,冬天時開車的人穿著厚大衣和手套在方向盤後緊忙活,而那些甲殼蟲的車主們冬天開車時穿一件暖和的毛衣就足夠了。

感覺——甲殼蟲的典型感覺

甲殼蟲帶給車主的是一種舒適的安全感,當然也包括車主的下一代。甲殼蟲同代人的孩子們可以悠然無憂地呆在後排座椅之後的行李空間內。發動機慢條斯理的聲音和魯迪·舒立克的歌聲伴他們晃晃悠悠地進入夢鄉。
甲殼蟲那一代人隨著甲殼蟲長大,也在甲殼蟲里長大。從有著橢圓後車窗的1952年款到內部空間更寬敞的1957年款,他們都坐過,等到1960年款推出時,他們已經從後座跑到了副駕駛座上(現在已經嚴禁孩子坐在這兒了)。
大眾汽車公司在1967年的一個廣告中曾經提問「為什麼每年上千人學車時用的是甲殼蟲?」然後他們自問自答「因為甲殼蟲很好開,問問您的駕校老師,他的駕校就是這么辦的。」

操控——甲殼蟲的典型操控性

駕駛甲殼蟲能感覺到輕靈敏捷,不是因為速度,而是它易如反掌的操控性能。

輕便的轉向、踏板和換擋桿,對駕駛員指令的直接反應——這就是它在當時,50年代和60年代的表現,而當時能做到這些,絕非在70年代中期、也就是高爾夫時代以後那麼容易。甲殼蟲在當時為同級別的轎車樹立了標准——正如同以後的高爾夫。

這些優點,尤其令習慣與宇宙飛船一般笨重的轎車較勁的美國人傾倒。記者出身、後來當上大眾汽車美國公司董事的阿瑟·萊頓曾這樣描述甲殼蟲「它蹦跳著在車流中穿進鑽出,它能一步溜進別人正要拐進的停車位。在雪地上它嗖地一聲揚長而去,車尾上的出風口像是在取笑落在後面的車無能為力」。

美國消費者雜志《消費報告》早在1952年11月就對甲殼蟲帶來的影響一語中的:「如果您開車感覺太累,那麼大眾汽車會令您精神一振」。兩年後,該雜志的測試顧問勞倫斯·布魯克斯對甲殼蟲大唱贊歌「…為數不多的…令人興奮的汽車,駕駛它確實樂趣無窮」。

1955年11月,美國雜志《大眾機械》的記者萊奧·多諾萬就驚訝地瞪起了眼睛「…這輛車,身材和馬力都不大。但它總是供不應求,銷售情況火爆一時,而且它不打折,不贈送免費游巴黎。到底是什麼車如此令人不可思議,這就是像甲殼蟲一樣的大眾汽車」。

形象——甲殼蟲的典型形象

「沒有任何一輛車有甲殼蟲那樣的社會效應」,阿瑟·萊頓在他撰寫的甲殼蟲贊歌《the beetle》中這樣寫道「它成為社會風情的一部分。它有著屬於自己的神話,人們為它寫書、出版雜志,為它像明星一樣拍電影……以它為主角的笑話數以百計……在漫畫中成了對抗上流社會的造反者」。甲殼蟲不是浮誇奢靡之輩,但它也絕不乏味蒼白。在它之前和之後,沒有哪輛車能象它一樣給予車主絕對清楚的地位——如果車主把地位當回事兒的話。甲殼蟲最大的地位象徵就是它的無階級性——無論物質還是精神。

差不多10年後,1971年7月,德國汽車雜志《汽車、發動機與運動》分析說「在幾乎每輛車根據排量、馬力和價格,都能分出高低並以此看出車主的社會地位時,甲殼蟲創造了一種絕對無階層區別的形象。任何人都可以駕駛它,不必擔心外界來窺探自己的個人情況……」

在此期間,這份來自斯圖加特的雜志還做出了另一個判斷「不會有,也不可能有一輛真正的甲殼蟲的接班車」,這是萊哈德·塞夫特在1969年11月測試完甲殼蟲後的評斷「沒有人能造出這樣的車,即使是大眾汽車」。不到5年後,1974年5月,大眾汽車拿出了反駁的證據。甲殼蟲突然有了接班人,包括所有甲殼蟲的優點,沒有它的缺點,由甲殼蟲那一代人設計創意,這就是高爾夫。

甲殼蟲大事記及大眾甲殼蟲的全球生產量

·甲殼蟲大事記

·從設計圖到kdf車

1931年 弗迪南·波爾舍畫出了大眾汽車的第一張設計圖。

1934年 希特勒委託波爾舍設計售價在1000帝國馬克之內的大眾汽車。

1935年 製造出第一輛22.5馬力、700cc的樣車。

1936年 10月22日至12月22日期間,完成5萬公里的路試。

1937年 已經製造了30輛樣車,完成了將近240萬公里的路試。

1938年 在沃爾夫斯堡開始了大眾汽車廠的建設,這里生產了當時被稱為「歡樂帶來力量的汽車(kdf車)」——甲殼蟲。

1939年 kdf車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27萬德國人預定了該車,但是戰爭的爆發使大眾汽車廠轉為生產軍備。 從廢墟到經濟奇跡的發動機

1945年 盡管工廠的63%被炸毀,但是甲殼蟲幾乎在戰爭剛剛結束就開始了生產,英國軍管當局訂購了2萬輛車。

1946年 10月14日,大眾汽車甲殼蟲的總產量達到1萬輛。

1947年 第一批甲殼蟲出現在德國汽車銷售商的展廳中,全年製造了8987輛甲殼蟲,並第一次出口到荷蘭。

1948年 在德國已經有了1500名甲殼蟲的私人用戶。

1949年 大眾汽車推出用於出口的甲殼蟲,50年代甲殼蟲的出口為德國的經濟奇跡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1月8日,兩輛甲殼蟲從荷蘭經水運抵達美國。

1951年 大眾汽車的總產量達到25萬輛,並已經向29個國家出口了甲殼蟲。

1953年 甲殼蟲原有的麵包圈型後窗被更大的橢圓車窗所代替,這一代甲殼蟲被親切稱為「小橢圓」。

1954年 甲殼蟲的功率從25馬力提高到30馬力,最高時速達到110公里。

1955年 8月5日,甲殼蟲總產量達到100萬輛。

1962年 第500萬輛甲殼蟲下線。

從甲殼蟲到新甲殼蟲

1966年 44馬力的甲殼蟲1500型面世,一年後又推出了34馬力的經濟型甲殼蟲。

1967年 第1000萬輛甲殼蟲下線。

1968年 大眾汽車第一次在廣告中稱它最成功的轎車為「甲殼蟲」。

1972年 2月17日,大眾汽車甲殼蟲以15007034輛的總產量打破了福特t型車的生產紀錄。

1974年 7月1日上午11:19分,在沃爾夫斯堡生產的最後一輛甲殼蟲下線。

1978年 在德國本土生產的最後一輛甲殼蟲在埃姆登工廠下線;同時在海外,甲殼蟲的生產量已經達到1000輛/天。

1980年 最後一輛裝配風冷發動機的甲殼蟲敞篷車駛出了位於德國奧斯納布呂克的卡曼公司的生產線。

1981年 5月15日,第2000萬輛甲殼蟲在墨西哥下線。

1984年 甲殼蟲的價格第一次超過了1萬德國馬克。

1985年 大眾汽車停止從墨西哥向歐洲進口甲殼蟲。

1998年 新甲殼蟲誕生,在墨西哥生產,供應全世界。

2002年 隨著第21517415輛高爾夫駛下生產線,高爾夫的生產量超過了甲殼蟲位居世界第一。

2003年 在墨西哥生產的大眾汽車新甲殼蟲敞篷車在德國上市。

2003年 7月30日,最後一輛甲殼蟲駛下大眾汽車墨西哥工廠的生產線。

http://www.che168.com/che168/cardb/series/series_210.html
這個網站上有不同時期甲殼蟲的照片

閱讀全文

與甲殼蟲汽車怎麼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津南區哪個工業園公司多 瀏覽:255
汽車丟失報警多久可以找車輛 瀏覽:793
珠海工業園區有哪些廠 瀏覽:131
t標志的汽車什麼牌子 瀏覽:835
奧迪車一小時多少公里 瀏覽:243
奧迪s3後座怎麼拉起來 瀏覽:722
來安到蚌埠的汽車多久到 瀏覽:768
如何知道汽車壓縮機有沒有損壞 瀏覽:1000
工業革命是哪個國家的景點 瀏覽:473
工業籬笆弄在衣服上怎麼洗 瀏覽:70
低速載貨汽車掛什麼牌 瀏覽:323
賓士軸距多少合適 瀏覽:905
紅旗hs5和奧迪q5哪個好看 瀏覽:884
三年奧迪a4保險費應交多少 瀏覽:427
濱海到徐州汽車要多久 瀏覽:373
汽車雲控系統多少錢 瀏覽:476
汽車油表顯示空了還能行駛多久 瀏覽:991
寶馬白菜為什麼這么便宜 瀏覽:296
寶馬車燈去4s店多久能換 瀏覽:647
寶馬三系儀表盤怎麼顯示剩餘油量 瀏覽: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