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董明珠炮轟國產車創始人,為什麼不開自己的車,你怎麼看
中國的商界人士中,董小姐不得不說是一股清流,從來不怕什麼,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一點都不擔心得罪其他人,只是追求實事求是。
第一次炮轟國產車
其實這已經不是董小姐的第一次炮轟國產車了,在參加央視《對話》欄目時,就發表了自己對於中國汽車的看法,她直言:中國的汽車有一點粗製濫造,她個人對此是不滿意的。
此話一出,瞬間在在汽車圈引起了地震。一下子得罪了眾多國產車企的掌門人。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回應說,並不認可董明珠的說法,並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認為中國汽車工業水平已經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另一位汽車圈的大人物-東風汽車董事長笠延風也隔空回應:我反正沒有造電器,我說不出電器,但我負責地說,中國汽車製造水平是世界水平。
想想當年,與國產車差不多同時起步的電視機行業,競爭那才叫激烈,為了爭奪市場,電視機生產廠家甚至降價競爭。最後的結果是,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頂尖的企業。現在買電視機大家都是首選國內品牌而非國外的品牌,但是汽車卻剛好反過來,所以說缺乏生死存亡的競爭,又缺乏具有戰略眼光的領導者,國產車一直原地踏步也就不足為奇了。
總結
當然了國產車里也不是沒有優秀的,最少有兩個還是不錯的:一個是拖拉機,實力強悍;另一個就是秋名山下的神車五菱宏光,這兩個都是久經考驗的戰士,深得民眾的喜愛。至於說轎車類的,除了外觀樣式越來越漂亮,配置也越來越高,其餘的基本沒啥進步,開個三五年框框響。
⑵ 格力和奧克斯「互撕」對汽車行業有何啟示
與汽車行業的表面和諧不同的是,家電行業一直是真正的赤膊上陣,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根本不會互相留情面。
格力電器發出了對奧克斯空調的公開舉報信,稱其空調與宣傳、標稱的能效值差距較大,能效比和製冷消耗功率均不合格,並給出了第三方的檢測結果。奧克斯旋即回應說:格力此舉屬於詆毀行為,已向司法機關報案。
可以肯定的是,接下來汽車行業的市場環境會逐漸向家電行業靠攏,特別是造車新創企業,越來越白熱化的市場競爭環境和融資環境,會打破目前看似和諧的局面。這也是市場發展的必然。
盡管董小姐不招人喜歡,但我還是希望汽車行業也能多幾個董小姐,畢竟,擺在檯面上的真刀真槍,比暗箭光明磊落得多。也只有這樣,一些潛規則才能盡快浮出水面,渾水摸魚者早日出局,行業亂象才能找到解決的出口。
⑶ 董明珠稱不會盲目跟風造車,你怎麼看「造車熱」
現如今“造車熱”已經成為了當下的一個很熱門的話題了。這個趨勢之下很多的品牌的商家都開始了造車,不光是專門製作汽車的品牌,還有的就是一些智能手機電腦等等這一類的東西的品牌,那麼這樣的一個趨勢之下真的是適合跟風造車的嗎?還有就是現在的一些企業裡面為什麼這么多的人開始選擇造車來發展自己的企業呢?就在這個話題的影響之下,董明珠發聲說不會盲目的跟風造車,那麼你是怎麼看待現在的“造車熱”的呢?
⑷ 董明珠憑什麼總是質疑國產車的質量
今年4月,當談到自主品牌汽車時,為什麼它們不能走向世界?董明珠「炮轟」國內汽車老闆。你們中有多少人開自己的車?言外之意是,「有多少中國汽車公司的老闆開著國產汽車?如果你不能信任他們所有人,你怎麼能說服消費者呢?」
可以看出,每個人都很期待國內自主品牌的實力,不得不說,雖然在技術核心方面與其他合資品牌有差距,但是相對來說,國內自主品牌一直在成長,而且速度並不慢。
⑸ 新勢力造車爆雷 南京重蹈汽車產業之殤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它曾經見證了從東吳到南朝陳國三百多年的興衰,也在近現代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而在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歷史中,南京這座城市也見證了眾多車企的興衰,南京城的汽車夢也隨之起起落落。
南京所經歷的只是中國新勢力造車的一個縮影,在大浪淘沙、資本退卻的今天,很顯然新勢力造車將會困難重重。想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彎道超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僅僅靠補貼和政策就能一蹴而就的。留給中國,留給南京的時間都不多了,在外資品牌蓄勢待發新能源的今天,用資本市場的游戲規則豪賭新勢力造車已經毫無意義了。回歸初心,讓資本落到實處,發揮我們集中資源辦大事的優勢,以技術為導向,讓造車回到正軌上來,才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在國產汽車的上升期為什麼董明珠會向國產汽車潑冷水
董明珠女士卻再一次炮轟國產車。又一次在采訪中表示:「說中國汽車粗製濫造過頭嗎,為啥街上都是賓士寶馬,有人說國產車是一流的,既然是一流的,大家都去買他的車。」甚至還明確指出,如今國產汽車品牌的創始人,他們哪一個是開自己生產的汽車上路的?即便有,也沒有一個人是心甘情願的。
目前國產車的質量,的確與某些國際頂尖知名的汽車品牌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說粗製濫造卻顯得太過片面。當然,只能說是截止到目前為止。畢竟,誰也不清楚未來是如何。但是,一步步趕超是必然的。不過,不得不說,雖然在市場佔有比方面,自主品牌仍是佔了一大半。但是,在核心技術及造車工藝方面,還是與合資品牌有所差距的。
相比較國產電器製造業,國產汽車業現在所處發展水平,確實還沒有完全擺脫對外來技術的依賴;而格力電器一直以來,非常注重研發和創新,國產電器在市場所佔份額其實早已超過了國外品牌,因此,對於國產汽車製造業,董明珠是有底氣說出這樣的評論;同時,也是董明珠對國產汽車恨鐵不成鋼的一種表現。
⑺ 董明珠稱格力不會盲目跟風造車,為何大廠都熱衷於造車
隨著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開始從事智能汽車的製造行業。董明珠表示格力公司不會盲目跟風製造智能汽車,可是董明珠的說法並不代表著大部分公司絕對不會觸碰智能汽車製造行業。
許多大型企業之所以會熱衷於製造智能汽車,是因為智能汽車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且智能汽車與智能家居還可以形成完整的聯合,最終導致年輕人和居民也會迎來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車的時代。智能汽車行業蘊藏著巨大的商機,這也導致許多大型企業也會步入造車行業。
總的來說,許多大型科技公司之所以不入生產智能汽車的行業,是因為智能汽車行業蘊藏著巨大的商機與利潤。更何況智能汽車行業本就是正在發展的行業之一,市場還未出現明顯的飽和狀態,此時加入製造智能汽車的行業,還可以進一步的把握市場發展的變化與先機。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放棄利潤和收入,尤其是互聯網起家的科技公司。越來越多的高科技公司加入造車行業,也可以說明整個行業正在平穩發展。
⑻ 董明珠為什麼說國產汽車的創始人開的也不是國產汽車
這就說明了國外的汽車還是比中國的要好,所以開的不是國產汽車,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彎道超越本身的含義,既有創新所出現的人無我有;更有國際製造望塵莫及的中國特色,這兩點才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製造實現彎道超越的關鍵。而環顧國內汽車製造,已經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但真正能從一開始就注重品牌與品質相容、設計與文化相融的製造,卻是鳳毛麟角!再加之一些車企資金鏈的壓力,從一開始就註定存在著車企重形式、而輕內容的認識,這就容易使很多自主汽車企業有意無意的將專注力用在形式層面,如此一來,所形成的彎道超越,自然是難以為繼的!
客觀地講,董明珠的忠言雖然有些逆耳,但絕對是值得重視的觀點!這是因為,中國汽車的弱點暴露的同時,讓董明珠這樣敢想、敢說的業界人士認識到,並指出來,並沒有什麼不好!關鍵就在於,一旦讓國際競爭對手知道,我們的競爭力自然就會不斷的銳減!甚至可以說,董明珠敢於直面自主汽車的問題,總比說大話、拍胸脯的吹牛更有利於製造業的發展!同時,也會讓業界能夠清醒意識到,由於系統製造的欠缺,至少會在合理利潤以及深化影響力方面有著先天不足!這或許才是最值得重視的問題!或許,正是因為這些,行業更應感激董明珠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