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領聯汽車安全防護有哪些產品
汽車全防護有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有安全氣囊,安全帶,ABS,ESP,行人保護等。領聯汽車也是差不多的,汽車基本的防護安全措施基本都要有的,只是一些汽車的安全防護在普通防護的基礎上會增加一些。
『貳』 領克汽車怎麼樣
我想表揚一下領克01的駕駛感受,從另一個維度給大家一些參考,畢竟我也開了1萬多公里了。我會試圖盡可能的寫的直白、易懂一些,有啥不同意見的請輕噴。
換擋
本來這不應該是個問題,也沒啥好說的,但領克01可能是市面上唯一一款需要連續兩次推動或拉動換擋桿才能換擋的車,我之前的所有駕駛體驗中都沒有遇到這樣的。很難說這是好是壞,只是一開始需要適應一下,當你只推一下或只拉一下的時候,其實是空擋。
轉向
之前看38號老師評測領克01兩驅版的視頻,批評了領克01轉向系統的標定,說手感是忽快忽慢忽輕忽重。不知道是四驅和兩驅的區別(我開的是四驅),還是由於軟體系統的升級優化了轉向手感,總之我並沒有明顯感受到有這么差,總的來說指向性還比較好,也沒有明顯的虛位,並且在速度提升後轉向手感加重比較明顯,開起來還是很有信心的。但也要說兩個問題:一個是冷車的時候方向很沉(但竟然比特斯拉Model S略輕),另一個是轉彎半徑偏大,在掉頭的時候一定要留出比其他車更寬的距離,否則就得打兩把了。
底盤懸架
關於CMA平台,之前我在今年年北京車展的領克展台2樓看到了這個平台的動態模型,理解的不夠深刻,直到我看了這個視頻才感嘆一個好平台的偉大。話不多說直接上菜。
之前我在很多答案中都表示我是那種暴力駕駛型選手,所以完全不喜歡偏軟的調教風格,那怕是價格好幾倍於領克的卡宴,在不開啟運動模式的時候那種飄飄忽忽的感受也讓我難受(請卡宴車主原諒,我開卡宴跑高速確實是這種感受)。所以我要發自內心的對領克01的底盤懸架點個贊,因為這個前麥佛遜後多連桿的獨立懸架再配上偏運動、偏硬朗的減震調教非常合適我的胃口,過彎的時候車身橫向支撐力度十足,能感受到車身對抗離心力時候的那種韌性,過減速帶的時候上下的跳動也過濾的很乾脆,毫無拖泥帶水之感。說實話我在這方面挑不出什麼毛病來,就一句話:這輛車適合我!
四驅系統
領克01四驅版搭載的是一套來自博格華納的第五代適時四驅系統,在日常駕駛時實際上是可以看做是輛前驅車,但當出現打滑、車輪懸空等異常情況時,它可以自動分配最多50%的扭矩給後軸,並且同軸的兩輪之間也有電子輔助系統來實現限滑,可以說這套系統很智能。但是到目前為止,我沒有開領克01去野地里嚯嚯過,連越野模式都沒機會用過,所以實際上我並不清楚它的越野能力(這也不是我買車的核心訴求)只能拿媒體測試的結果分享一下了:當只有一個後輪有抓地力,其他3個輪胎都打滑或懸空時,脫困會比較困難,其他情況下脫困都比較順利。關於這款四驅系統核心部件的資料,可以看官網的通稿描述。
動力傳動
按國際慣例,再不說發動機和變速箱就要挨罵了。領克01全系搭載的2.0T發動機實際上和沃爾沃XC40 的T4發動機是同一款(但應該有不同調教吧),你去查兩款車發動機的參數,一毛一樣啊(甚至連內飾的風格和做工材料都很像呢)。這個發動機賬面上只有190馬力和300牛米的扭矩,數據看上去很一般,但得益於比較激進的調教,在1400轉就能爆發出最大扭矩,所以提速真的不用擔心,只要捨得給油還是能往前躥的,甚至8秒內的零百加速還能略微釋放出一點推背感。而且值得表揚的是,只要你不是特意去感受,或者不大腳重踩油門,渦輪介入時的動靜非常難以覺察。關於這款2.0T發動機是不是靠譜,知乎大V @何先生 給了很詳細的解答可以看看:
吉利和沃爾沃共同研發的發動機靠譜嗎?
至於變速箱,領克01有兩款變速箱,兩驅的搭載了6AT,四驅搭載了7DCT。6AT沒啥好說的,技術成熟性能穩定,對於求穩的人來說這是首選,但我要聊聊這個7DCT了。這是一款吉利和沃爾沃共同研發的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據說測試超過600萬公里也沒有故障。在整個駕駛過程7DCT的表現很順滑,大腳給油或撥片降擋時的補油提速反應要略快於同價位的其他車型所搭載的DCT變速箱。但也有2個瑕疵,1是偶爾在二擋降一擋時會有不明顯的動靜,2是在停車的瞬間車身會有略微晃動。但這兩個瑕疵如果你不是像我一樣吹毛求疵的話一定可以接受,因為我是一個忠實的手動擋愛好者,這些事在手動擋上根本不會發生。
剎車
其實剎車成績的好壞和很多因素有關,比如輪胎、路面、溫度、驅動系統、剎車系統等,我們要先表揚一下領克01四驅版上的馬牌CSC5輪胎,在乾燥路面條件下的抓地力非常好,再加上四驅系統和博世ESP系統的加持,我要說百公里時速的剎停距離(35米左右)堪比超跑你會不會打我?但事實如此,幾乎所有的媒體評測都表揚了領克01的剎車成績。而且在剎車過程中,剎車踏板的線性非常強,力度很容易控制適當,腳感是很適合我的。非要吹毛求疵說缺點的話,那就是前段過於靈敏了,有時候如果想要通過多次、快速踩剎車讓剎車燈給後車警示,會發現那怕踩的很輕都能感受到制動力,於是就出現了前後的頓挫感,如果前段調教的再軟一點就更完美了。另外,這個CSC5輪胎要1500一條是真的貴啊,別問我怎麼知道的,都是淚。
駕駛模式
領克01有4種駕駛模式,分別是經濟、舒適、運動、越野,按下並轉動換擋桿右側的DRIVE MODE旋鈕即可調整,在儀表盤上也能看到當前駕駛模式的icon顯示。越野模式只有在時速40以內使用,目前我還沒有用過,不做評價。經濟模式下油門的靈敏度似乎被遺忘了,完全不符合我的駕駛風格,也不做評價。日常使用最多的是舒適模式,屬於平淡無奇的普通模式,也不做評價。我們來說說運動模式。一旦調到運動模式,立刻會感受到幾個變化是油門踏板的響應會更靈敏,轉向手感的力度會更沉,這種模式在市區、高速上並沒有特別的感受,但是一上盤山路感受就會不一樣,跑起來既輕快又穩重。
ACC自適應巡航
我有過多次、長距離駕駛特斯拉Model S的經歷,只要路況條件允許都會開AutoPilot,所以對特斯拉的自動輔助駕駛能力印象十分深刻,在這種對比下,領克01的巡航就明顯不足。我知道這么對比不公平,畢竟車價差出好幾倍去了,但這就是我的真實感受。由於馬路上插隊的車很普遍,現有的技術對這種情況的處理不夠好,就會導致在開啟巡航時如果你被人插隊,由於車輛的反應是滯後的,別人都插進來大半個車身了剎車系統才介入,加之剎車系統過於優秀,會有明顯的突兀感。所以建議在高速巡航和低速跟車的時候開啟ACC適當釋放精力,所有的控制都集中在方向盤左側的幾個按鈕上,其他路況下還是自己開吧,否則就要做好被急剎車的准備。
以上就是一輛領克01開起來的感受,如果要總結一下的話,就是很適合我的駕駛習慣。而且如果你也打算買領克01的話,我會推薦你買四驅版本,7DCT的表現真的不用擔心。
『叄』 吉利汽車怎麼樣啊內行說說
吉利汽車是十分不錯的國產汽車品牌,特別是吉利汽車的發動機技術,領先於其他國產品牌。值得購買。
吉利汽車集團是中國領先的汽車製造商,旗下現擁有吉利汽車品牌、領克品牌和幾何品牌,擁有寶騰汽車49.9%的股份及全部經營管理權,以及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
吉利汽車的發動機具有技術優勢。其中,自主研發的1.4T渦輪增壓發動機,1.8TD、1.0TD增壓直噴發動機被評為「中國心」年度十佳發動機,7DCT雙離合自動變速器被評為世界十佳變速箱;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聯合開發的1.5TD發動機,技術位居國際領先水平。
選購吉利汽車的優勢:
1、性價比高,
除了配置性價比高外,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質量穩定可靠,操控性不差,三大件雖然不算強,但足夠讓人放心。
2、外表的吸引力,
汽車的外貌可以滿足人的虛榮,也就是面子,吉利汽車很好的抓住了這一點,外貌漂亮大氣。
3、內部裝飾上檔次,
擁有漂亮的外貌再加上上檔次的內飾真能瞞過不少不懂車的人,這樣的面子不用裝就有了,何況好的內飾讓車主駕也舒心很多。
4、更新換代快,
吉利汽車是國內更新最快的一款汽車,幾乎一年一小變,兩年一大變,這樣的更新節奏正好符合低端車主的資金鏈,不少人正好存兩年錢買台幾萬元的家用代步車。但更換過快也造成吉利汽車貶值過快,出現買新不買舊的局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吉利汽車
『肆』 領克的車質量怎麼樣,小毛病多嗎
領克的車質量還是挺不錯的,小毛病比較少,車型設計也比較好看,值得入手。
領克採用的CMA架構是由沃爾沃汽車主導,沃爾沃汽車與吉利汽車聯合開發的基礎模塊架構,誕生於吉利汽車歐洲研發中心。
CMA具有靈活性和延展性,適用於多種車身形式和尺寸車型,支持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動力系統,包括HEV混動、PHEV插電混動系統,兼容多種動力總成,能為用戶打造具有主動安全、智能駕駛和車聯網技術的車型。
領克的服務模式
1、領克中心
領克中心是領克品牌主要的渠道模式之一,不僅具有傳統汽車銷售店展示、銷售、售後服務等全部功能,還將為消費者提供便捷在線銷售服務和店內體驗服務。
2、領克空間
領克空間選址於都市大型商圈中,集展示、銷售功能於一體,可以方便消費者選車、購車,並擴大品牌知名度。領克空間承載了「個性、開放、互聯」的品牌理念,區別於傳統汽車經銷商店的刻板印象,基於現代都市生活打造場景化、沉浸式的全方位感官體驗。
3、領克商城
領克商城採用透明的訂單系統,讓消費者可以看到車輛製造與物流過程,並展示出領克及合作夥伴提供的多種擁車模式和分期付款購車產品,經銷商服務評價也會被公開展示。領克商城在渠道、物流、產品、支付、服務等各個環節帶給用戶較好購物體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領克
『伍』 領駕(深圳)車聯網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友趣安駕是一個智能車況檢測應用。利用自研的汽車NVH演算法,通過手機感測器檢測車況及駕駛行為,給汽車品質評測、跑分,同時由於其0外設、0門檻,這樣方便降低車主的使用門檻,可以建立起用車工具和社區。
法定代表人:陳重奮
成立時間:2016-03-09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111526690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深圳市南山區南頭街道南光路153號悠然天地2棟1A
『陸』 領克02怎麼樣值得買嗎
領克屬於吉利旗下高端品牌,口碑一直都蠻不錯的,領克02在領克01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換代,外觀更時尚配置更齊全,因此還是值得購買的。
總結:領克的報價可能相對於現在很火的國產SUV來說會有一點高,但是它的整體價值還是很不錯的,它還是一款比較值得入手的車型。
『柒』 吉利汽車怎麼樣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現資產總值超過2000億元,員工總數超過12萬多人,連續七年進入世界500強。旗下擁有沃爾沃汽車、吉利汽車、領克汽車、Polestar、寶騰汽車、路特斯汽車、倫敦電動汽車、遠程新能源商用車等汽車品牌,規劃到2020年實現年產銷300萬輛、進入世界汽車企業前十強。
2017年,正式發布了 「iNTEC人性化智駕科技」技術品牌,涵蓋了高效動力、人本安全、智能駕駛、健康生態、智慧互聯等五大技術模塊,繼續加強在車聯網和智能主動安全領域的投入,也是吉利汽車以洞察現在以及未來人們駕乘出行需求為出發點,融合全球智能科技而構建的汽車駕乘技術解決方案。
2018年,吉利汽車發布了新能源動力系統「智擎」,涵蓋純電技術、混動技術、替代燃料以及氫燃料電池等四大技術路徑,致力於成為全球新能源節能技術引領者和普及者。
『捌』 領克這款車怎麼樣,值得買嗎
領克是吉利旗下推出的一個定位中高端的品牌,定位的價格在13-20萬的價格區間,希望以高端、年輕、時尚、潮流的品牌形象,聯合吉利和沃爾沃的核心高端技術,打造一個國產的國際化的中高端汽車品牌。
但是如果領克能夠通過一系列的產品,梳理高品質車的形象,相信經過5年左右,會在汽車市場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前提是要做好產品力與吉利品牌的區隔。但是五年後汽車市場是什麼樣的競爭態勢還很難說,合資車價格不斷下探,國產品牌卻在努力往上走,如果國產品牌不能在中高端與合資車抗衡,又失手低端市場,就無法有資源去提升產品和品牌的競爭力,可能會造成全面的失守和衰退。在市場越來越成熟的情況下,我認為做好產品比打造品牌更重要,沒有產品支撐的品牌是無法長久的。
『玖』 吉利汽車怎麼樣
吉利還不錯在國內還不錯的,
國人還是比較認可的,
簡單說一下,世界
最後說一下適合自己就好,世界沒有絕對好的車,
都是相對的,
德系:車
優點:技術含量高,操控好,加速快,做工嚴謹,外形樸素,開起來感覺不錯,操控加速一流(僅限於寶馬,大眾 賓士 奧迪 保時捷)。賓士奧迪很舒適,寶馬 大眾駕駛樂趣,只要稍微上點層次,性能那都是 無敵的狀態,無論加速感 推位感,高速行駛的穩定性,都是很牛叉很牛,很暴力,那玩起性能都是神話,誰要敢德國車玩性能,那都是不自量力的找捏,
缺點是:由於德國人對機械的追求有些過了頭,技術太先進,,維修保養是同級別價格最高的,帶有dsj的車型可能 可靠性相對而言差一點,但是換來是駕控品質的提升,如果追求可靠性可以買不帶dsj的型號,
2、法系:
底盤調教一流,操控好,外形個性,做工扎實,但是技術落後,還在用扭力梁懸架,6AT,開起來感覺上成,扎實,法系特有的操控,好在現在開始注重中國市場了,諸如3008,C4L,C5,508這些重量級車型都引進了,但法國人不造大車,因為人家法國流行小車,千萬不要以為他的水平不高,看他最好的車還是508..其實並不是產品線越全水平越高,不要有這種誤區,也並不是殼子越大越好,更不是外形越好看這車就越好,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買車一定要看,發動機,變速箱的技術,懸掛的技術,底盤的技術,調教的技術,匹配的技術,機械素質,這才是一個車靈魂,
3、英系:
華貴,就像一個氣質美女,全都是高端品牌,如勞斯萊斯,賓利,路虎,捷豹,當然,價格也普遍不低。 英國車的性能指標相對別的車系 比較均勻,
沒有太突出的 也沒有太不好地方,比較適中,但是英國不走低端,所以平時談論的比較少,車是好車,就是很多普通人買不起。
二、日系:
特點,日本車主要是偏科 ,主要往越野上使勁,越野性能確實比較好,僅限定為豐田,三菱,
但缺點轎車和城市suv水平相比歐洲 和美國就顯得很一般,主要是,底盤不夠扎實,行駛不夠穩,操控性差,動力相比德系美系同排輛也差很多,做車用料一般,不夠實在,太單薄,,隔音效果也一般,
鈑金薄很薄
也是跟追求省油 有關系。
三、美系:
美系分為兩個時期,初期的美系油耗高,坐非常舒適,車型巨大,做工稍微有點粗,現在的美系大不一樣了,有一些往德系靠攏的傾向,跟著德國的理念走,,做工精細一些了,底盤也扎實了,車身重量也下來啦,沒有以前那麼費油了,
,美國人較注重耐用性,耐用度非常好,
發動機都很棒,但是缺點變速箱做的很一般,檔位太少,導致不夠平順,
如果美國人把變速箱技術解決 那絕對是頂尖中頂尖,造車強國水準,
四、韓系:
韓系也分為兩個時期,初期靠模仿日系,各方面很像日系,但不如日系,但韓系現在又開著模仿德系,現在韓系其實也有了自己的特點,操控,舒適,技術,外形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都有還有那麼一點, 尤其是新索納塔和K5的發布,設計還是出自奧迪設計師之手,但是外形很值得肯定,缺點製造時的細節,外形內飾都不錯,但是用料,做工一般,和日本車一樣單薄,不夠實惠,韓系車最大的軟肋還是品牌認知度,普遍認為不如歐美系高端。
自主品牌,這幾年進步有目共堵
吉利,哈佛,傳奇,目前口碑也不錯,
吉利和3.5發動機!不錯。
比亞迪電動技術不錯
哈佛設計工藝不錯
傳奇機械素質不錯,
如果換言之,他們幾個聯合起來打造一個中國式的標桿國際品牌,發揮各自優長,我想會有一翻做為,
但是很遺憾他們還是各自為戰,
世界造車第一強國,德國,代表品牌賓士 寶馬 奧迪 大眾 勞斯萊斯 保時捷,邁巴赫,
世界造車第二強國,英國,代表品牌,捷豹 路虎 賓利
世界造車第三強國美國,代表品牌,福特,凱迪拉克,特斯拉,阿斯頓馬丁,別克,
世界造車第四強國,義大利,代表品牌,瑪莎拉蒂,法拉利
世界第五造車強國,法國,代表品牌,標志 雪鐵龍,雷諾,
世界造車第六強國,瑞典,代表品牌,沃爾沃,安全性超級出色
世界第七造車強國,日本車,代表品牌,謳歌,,三菱,雷克薩斯,尼桑,英菲尼迪,本田,鈴木,豐田,大發
,
世界第八造車強國,韓國,代表品牌,現代,起亞。
其實日本車和韓國車其實只能說還行,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
銷量多並不代表就是好車
,銷量好分幾方面,性價比,便宜,省油,維護便宜,都會銷量好,
比如舉個例子,賓士銷量不如豐田,那隻是賓士太貴而已,
但日本車故障率低 這個是值得肯定的,
但換言之,你說 別的造車強國誰的故障率高呢?
對不對,其實都總體不高,,只是個別車型擺了
,無論 這些造車強國哪個車系 都有故障率高的車型 也都有故障率低的車型,日本車也一樣,
給你舉個例子,大眾速騰故意率就高,
大眾捷達故障率就低,大眾輝騰故障率就低,
大眾朗逸故障率就低,
在舉個豐田的例子,
豐田雷凌故障率就高,,同包卡羅拉故障率就低,
在舉個例子,別克英朗故障率就高的嚇人,
而別克君越故障率就很低,
總之得具體分析,不能一棒子打字,說誰高,說誰低,這樣都是不客觀的
其實傳統說日本車好是指和亞洲國家這些國家這些車比,,,如果跟歐洲和美國比綜合性那就差遠了,,,
我還記得2008到2015年那幾年全世界都罵日本車安全性差,,相信大家都知道,現在日本車脫又開始轉移輿論,拚命的談吸能,轉移輿論,,大家都知道吸能是指正面的碰撞,,通過結構分布產生緩沖做到吸能的效果,a柱駕駛室只要不變形,這方面日本車碰撞確實是通過了,,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分析,那大家想過沒有,一旦側面碰撞怎麼辦???比如你開著一個商務車,,一個車正面的撞像你的流線,,這時沒有結構分布 沒有緩沖,也沒有吸能,,這時怎麼辦???其實這個時候靠的就是鈑金的強度,厚度,還有內置的安全氣囊,
,,但這時日本車鈑金薄的缺點就爆漏的特別明顯,,但是現實中一些日本車脫,和一些評測媒體不和你談側面的碰撞,
只和你談正面的碰撞,
哎,,現在日本網上鍵盤車脫,到處胡說八 打廣告,發帖子, 忽悠消費者,,稍微懂點車都知道日本車鈑金是最薄的 美系最厚,其次是德系,在往後是法系,和英系,最薄的是日系和韓系,那是最薄的,我是做沃爾沃的 告訴你 關於車輛的安全性 是一個整體的概念,鈑金厚這只是最基本的前提,如果連厚度都沒有那就沒什麼資格談安全了, 至於你說的那個碰撞測試,我表示懷疑態度,100輛不同的車,有98輛都是5星碰撞,前十名都是日本車,連沃爾沃都沒有,這是什麼測試排名,誰不知道沃爾沃安全第一,請問?那還要沃爾沃干什麼,難道美國人都傻,德國也傻?,把車做那麼厚 成本還高,按你們的說法安全性還不如日本車那個鐵片子安全高?呵呵?我真是無語,其實我最煩的就是網上你們這些車托, 真的 為了利益 誤導消費者, ,, 如果大家想買安全性的車首選沃爾沃,,其次德系和美系,日本車安全性最差的,不出事你永遠都不會知道誰說的是對的,但是出事了 你也懂了,但也晚了, 大家別被那些日本網上鍵盤車拖給忽悠了,
我可以明確告訴你,自主品牌隨便拿出100輛車,cncap測試時98都會是5星碰撞,
其實吧cncap官方測試只是個大概參考而已,其實測試的並不完善,
最後說一下,
吸能的概念是德國賓士公司最先提出的。
但把吸能玩到登峰造極的確是沃爾沃,
而且沃爾沃造的汽車 材料很多都是碳纖維的材質,他的強度是普通剛的7倍,
即使最低端的車,一般都是全鋁車身,
全鋁車身的強度是是普通剛的3倍,
德國車也一般都是全鋁車身
,
而日本車一般都是普通剛質的,
我們可以在網上找個cncap的測試視頻觀察一下,
看看cncap是怎麼測試碰撞的,
我可以很負責任告訴你,cncap測試是沒有追尾測試環節的,
可以自己找視頻看看,
而追尾時日本車 這時 鈑金薄的缺點就暴露出來,
而國產日本車一般尾部連防撞鋼梁都沒有,
而進口的車型一般都有,國產的日本車型即使有防撞鋼梁 那厚度其實都是完全可以可以忽略不計地,
最後祝大家,早日買到自己喜歡的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