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最古老的汽車是由什麼組成的
依照公論,應是德國工程師卡爾·賓士和戈特利布·戴姆勒,他們在l886年同時宣布製成了汽油汽車,不過一個是三輪汽車,一個是四輪汽車,他們同被世人尊稱為汽車之父。雖然他們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如內燃機、變速箱、充氣輪胎、彈簧懸架等,都是前輩不斷探索的結果,但是他們首次把這些技術運用於汽車,開創了人類文明的汽車時
最古老的品牌是賓士
㈡ 汽車由什麼組成
首先,汽車由四個部分組成:發動機、底盤、車身和電力。第二,汽車由發動機、底盤、車身和附件組成。第一種表達方式比較常見。一旦你熟悉了汽車的結構,你就會明白發動機、底盤和車身是汽車的三個主要部分。許多電氣設備或電子控制系統屬於發動機、底盤和車身。
以電池(battery)為例,它不僅為發動機提供動力,還為汽車的其他電氣設備提供動力。可以說是屬於整車的。我來簡單說明一下這四個部分。發動機為汽車提供動力,被稱為汽車的心臟。目前,廣泛使用的汽車發動機包括汽油機、柴油機和汽油機。純電動汽車由電機驅動,混合動力汽車既有電機又有內燃機。汽油機由五個系統組成:曲軸連桿機構、配氣機構、燃油系統、潤滑系統、冷卻系統、點火系統和起動系統。
柴油機是沒有點火系統的壓力發動機,也就是兩個機構,四個系統。底盤:底盤的作用是將發動機的動力傳遞給車輪,驅動汽車,保證汽車按照駕駛員的意圖正常行駛。組成底盤的四個系統是:傳動、驅動、制動和轉向。車身:車身安裝在底盤框架上,以容納乘員或裝載貨物。電器:電器元件包括電源、電氣設備、信號和照明裝置,以及現代汽車中廣泛使用的電子控制系統的硬體和軟體,有時也可概括為電氣系統。
㈢ 汽車有什麼組成
一般來說,大家把汽車主要分成四個部分:
1)車身2)發動機3)底盤4)電氣設備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像剝洋蔥一樣,把汽車的四部分一個一個地剝下來看一看。
車身
首先來說車身。車身是車輛用來載人或者裝貨的部分。包括車身本體(框架)、車身外觀件、車身內飾件、車身電氣附件。轎車、客車的車身一般都是整體結構。而貨車的車身一般都是有駕駛室和貨箱兩部分組成。
電氣設備主要由電源系統、用電設備和配電裝置組成。可以看到,其實電氣設備是鑲嵌在其它三個部分之中的,但它像一個密密麻麻的網一樣,將汽車的各個機構連接在一起,同時又像指揮官一樣,協調著各部分的工作。因此,將這一部分單獨列出來,對於車輛的整體設計是非常重要的。
㈣ 汽車的由什麼組成的
基本結構
發動機
發動機是汽車的動力裝置,由2大
汽車一般冷卻系
4.啟動系:起動機、蓄電池等。
5.點火系:火花塞、高壓線、高壓線圈、分電器、點火開關等。
6.曲柄連桿機構:連桿、曲軸、軸瓦、飛輪、活塞、活塞環、活塞銷、曲軸油封等。
7.配氣機構:汽缸蓋、氣門室蓋罩凸輪軸、氣門進氣歧管、排氣歧管、空氣過濾器、消音器、三元催化增壓器等。
底盤
底盤作用是支撐、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的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並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懸掛系和制動系五部分組成。
一、傳動系:汽車發動機所發出的動力靠傳動系傳遞到驅動車輪。傳動系具有減速、變速、倒車、中斷動力、輪間差速和軸間差速等功能,與發動機配合工作,能保證汽車在各種工況條件下的正常行駛,並具有良好的動力性和經濟性。主要是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節、傳動軸和驅動橋等組成。
離合器:其作用是使發動機的動力與傳動裝置平穩地接合或暫時地分離,以便於駕駛員進行汽車的起步、停車和換擋等操作。
變速器:變速器用於實現變矩、變速、空擋和倒擋,擴展汽車工作范圍,並使汽車擁有較好的動力性和經濟性。
按照操作方式,變速器分為手動變速器和自動變速器。
按照布置形式,變速器分為定軸式變速器和旋轉軸式(行星式)變速器。
按照變速效果,變速器分為有級式變速器和無級式變速器。
按照變速方式,變速器分為機械式變速器、液力變速器和電傳動變速器等。
定軸式變速器一般由變速器殼、變速器蓋、第一軸、第二軸、中間軸、倒擋軸、齒輪、軸承和操縱機構等機件構成。
二、行駛系:行駛系使汽車各總成及部件安裝在適當位置,並對全車起支承作用,以保證汽車正常行駛。它由車架、車橋、懸架和車輪等部分組成。行駛系的功用是:1、將傳動系傳來的動力通過車輪轉化為汽車的驅動力;2、承受和傳遞路面作用於車輪上的各種力和力矩,並吸收震動,緩和沖擊;3、與轉向系配合實現汽車行駛的正確控制;4、支承全車重量。
三、轉向系:汽車上用來改變或恢復其行駛方向的專設機構稱為汽車轉向系統。轉向系統的基本組成:轉向器、轉向操縱機構、轉向傳動機構。
四、懸掛系:懸掛系統是汽車的車架與車橋或車輪之間的一切傳力連接裝置的總稱,其作用是傳遞作用在車輪和車架之間的力和力扭,並且緩沖由不平路面傳給車架或車身的沖擊力,並衰減由此引起的震動,以保證汽車能平順地行駛。典型的懸掛系統結構由彈性元件、導向機構以及減震器等組成,個別結構則還有緩沖塊、橫向穩定桿等。彈性元件又有鋼板彈簧、空氣彈簧、螺旋汽車懸掛彈簧以及扭桿彈簧等形式。
五、制動系:汽車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車某些部分(主要是車輪)施加一定的力,從而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強制制動的一系列專門裝置統稱為制動系統。其作用是:使行駛中的汽車按照駕駛員的要求進行強制減速甚至停車;使已停駛的汽車在各種道路條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穩定駐車;使下坡行駛的汽車速度保持穩定。
制動系分類:
a.按制動系統的作用
制動系統可分為行車制動系統、駐車制動系統、應急制動系統及輔助制動系統等。用以使行駛中的汽車降低速度甚至停車的制動系統稱為行車制動系統;用以使已停駛的汽車駐留原地不動的制動系統則稱為駐車制動系統;在行車制動系統失效的情況下,保證汽車仍能實現減速或停車的制動系統稱為應急制動系統;在行車過程中,輔助行車制動系統降低車速或保持車速穩定,但不能將車輛緊急制停的制動系統稱為輔助制動系統。上述各制動系統中,行車制動系統和駐車制動系統是每一輛汽車都必須具備的。
b.按制動操縱能源
制動系統可分為人力制動系統、動力制動系統和伺服制動系統等。以駕駛員的肌體作為唯一制動能源的制動系統稱為人力制動系統;完全靠由發動機的動力轉化而成的氣壓或液壓形式的勢能進行制動的系統稱為動力制動系統;兼用人力和發動機動力進行制動的制動系統稱為伺服制動系統或助力制動系統。
c.按制動能量的傳輸方式
制動系統可分為機械式、液壓式、氣壓式和電磁式等。同時採用兩種以上傳能方式的制動系稱為組合式制動系統。
制動系統一般由制動操縱機構和制動器兩個主要部分組成。
a.制動操縱機構
產生制動動作、控制制動效果並將制動能量傳輸到制動器的各個部件以及制動輪缸和制動管路。
b.制動器
產生阻礙車輛的運動或運動趨勢的力(制動力)的部件。汽車發展史上常用的制動器都是利用固定元件與旋轉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而產生制動力矩,稱為摩擦制動器。它有鼓式制動器和盤式制動器兩種結構型式。
車身
車身安裝在底盤的車架上,用以駕駛員、旅客乘坐或裝載貨物。乘用車、客車的車身一般是整體結構,貨車車身一般是由駕駛室和貨箱兩部分組成。
汽車車身結構主要包括:車身殼體(白車身)、車門、車窗、車前鈑製件、車身內外裝飾件和車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風、暖氣、冷氣、空氣調節裝置等等。在貨車和專用汽車上還包括車箱和其它裝備。
1、車身殼體(白車身):是一切車身部件的安裝基礎,通常是指縱、橫梁和支柱等主要承力元件以及與它們相連接的鈑件共同組成的剛性空間結構。客車車身多數具有明顯的骨架,而轎車車身和貨車駕駛室則沒有明顯的骨架。車身殼體通常還包括在其上敷設的隔音、隔熱、防振、防腐、密封等材料及塗層。
2、車門:通過鉸鏈安裝在車身殼體上,其結構較復雜,是保證車身的使用性能的重要部件。這些鈑制製件形成了容納發動機、車輪等部件的空間。
3、車身外部裝飾件:主要是指裝飾條、車輪裝飾罩、標志和浮雕式文字等等。散熱器面罩、保險杠、燈具以及後視鏡等附件亦有明顯的裝飾性。
4、車內部裝飾件:包括儀錶板、頂篷、側壁、座椅等表面覆飾物,以及窗簾和地毯。在轎車上廣泛採用天然纖維或合成纖維的紡織品、人造革或多層復合材料、連皮泡沫塑料等表面覆飾材料;在客車上則大量採用纖維板、紙板、工程塑料板、鋁板、花紋橡膠板以及復合裝飾板等覆飾材料。
5、車身附件:門鎖、門鉸鏈、玻璃升降器、各種密封件、風窗刮水器、風窗洗滌器、遮陽板、後視鏡、拉手、點煙器和煙灰盒等。在現代汽車上常常裝有無線電收放音機和桿式天線,在有的汽車車身上還裝有無線電話機、電視機或加熱食品的微波爐和小型電冰箱等附屬設備。
6、車身內部的通風、暖氣、冷氣以及空氣調節裝置:是維持車內正常環境、保證駕駛員和乘客安全舒適的重要裝置。
7、座椅:也是車身內部重要裝置之一。座椅由骨架、座墊、靠背和調節機構等組成。座墊和靠背應具有一定的彈性。調節機構可使座位前後或上下移動以及調節座墊和靠背的傾斜角度。某些座椅還有彈性懸架和減振器,可對其彈性懸架加以調節以便在駕駛員們不同的體重作用下仍能保證座墊離地板的高度適當。在某些貨車駕駛室和客車車廂中還設置適應夜間長途行車需要的卧鋪。
8、其他:為保證行車安全,在現代汽車上廣泛採用對乘員施加約束的安全帶、頭枕、氣囊以及汽車碰撞時防止乘員受傷的各種緩沖和包墊裝置。按照運載貨物的不同種類,貨車車箱可以是普通欄板式結構、平台式結構、傾卸式結構、閉式車箱、氣、液罐以及運輸散粒貨物(穀物、粉狀物等)所採用的氣力吹卸專用容罐或者是適於公路、鐵路、水路、航空聯運和國際聯運的各種標准規格的集裝箱。
輪胎
輪胎是汽車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與路面接觸,和汽車懸架共同來緩和汽車行駛時所受到的沖擊,保證汽車有良好的乘座舒適性和行駛平順性;保證車輪和路面有良好的附著性,提高汽車的牽引性、制動性和通過性;承受著汽車的重量,輪胎在汽車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㈤ 什麼叫做汽車
桿機構和配氣機構,五大系統主要包括潤滑系,冷卻系,點火系,燃油供給系和啟動系,底盤主要包括傳動系,行使系,轉向系和制動系.汽車的電器設備主要由蓄電池,發電機,調節器,啟動機,點火系,儀表,照明裝置,音響設備,刮水器等組成,其中蓄電池和發電機為電源設備,其他為用電設備.電子控制系統主要包括;電控燃油噴射系統,電控點火系,怠速控制系統,排放控制系統,進氣控制系統,增壓控制系統,巡航控制系統,自診斷與報警系統,失效保護系統,應急備用系統,除上述控制系統外,應用在發動機上的電控系統還有冷卻風扇控制,配氣正時控制,發電機控制等,上述各控制系統在不同的汽車發動機上,只是或多或少的被採用,隨著汽車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發展,發動機電控系統的功能必將日益增加.
汽車一般由發動機、底盤、車身和電氣設備等四個基本部分組成。
一.汽車發動機:發動機是汽車的動力裝置。由2大機構5大系組成: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燃料供給系;冷卻系;潤滑系;點火系;起動系.
1.冷卻系: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熱器、風扇、節溫器、水溫表和放水開關組成。汽車發動機採用兩種冷卻方式,即空氣冷卻和水冷卻。一般汽車發動機多採用水冷卻。
2.潤滑系:發動機潤滑系由機油泵、集濾器、機油濾清器、油道、限壓閥、機油表、感壓塞及油尺等組成。
3.燃料系:汽油機燃料系由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濾清器、汽油泵、化油器、空氣濾清器、進排氣歧管等組成。
二.汽車的底盤:底盤作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並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四部分組成。
1.傳動系:汽車發動機所發出的動力靠傳動系傳遞到驅動車輪。傳動系具有減速、變速、倒車、中斷動力、輪間差速和軸間差速等功能,與發動機配合工作,能保證汽車在各種工況條件下的正常行駛,並具有良好的動力性和經濟性。 主要是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節、傳動軸和驅動橋等組成。
離合器:其作用是使發動機的動力與傳動裝置平穩地接合或暫時地分離,以便於駕駛員進行汽車的起步、停車、換檔等操作。
變速器:由變速器殼、變速器蓋、第一軸、第二軸、中間軸、倒檔軸、齒輪、軸承、操縱機構等機件構成,用於汽車變速、變輸出扭矩。/ z& K1 w w$ L
2.行駛系:由車架、車橋、懸架和車輪等部分組成。行駛系的功用是:
a.接受傳動系的動力,通過驅動輪與路面的作用產生牽引力,使汽車正常行駛;
b.承受汽車的總重量和地面的反力;
c.緩和不平路面對車身造成的沖擊,衰減汽車行駛中的振動,保持行駛的平順性;
d.與轉向系配合,保證汽車操縱穩定性。
3.轉向系:汽車上用來改變或恢復其行駛方向的專設機構稱為汽車轉向系統。轉向系統的基本組成
a.轉向操縱機構 主要由轉向盤、轉向軸、轉向管柱等組成。
b.轉向器 將轉向盤的轉動變為轉向搖臂的擺動或齒條軸的直線往復運動,並對轉向操縱力進行放大的機構。轉向器一般固定在汽車車架或車身上,轉向操縱力通過轉向器後一般還會改變傳動方向。
c.轉向傳動機構 將轉向器輸出的力和運動傳給車輪(轉向節),並使左右車輪按一定關系進行偏轉的機構。
4.制動系:汽車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車某些部分(主要是車輪)施加一定的力,從而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強制制動的一系列專門裝置統稱為制動系統。其作用是:使行駛中的汽車按照駕駛員的要求進行強制減速甚至停車;使已停駛的汽車在各種道路條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穩定駐車;使下坡行駛的汽車速度保持穩定。
制動系分類:
a. 按制動系統的作用
制動系統可分為行車制動系統、駐車制動系統、應急制動系統及輔助制動系統等。用以使行駛中的汽車降低速度甚至停車的制動系統稱為行車制動系統;用以使已停駛的汽車駐留原地不動的制動系統則稱為駐車制動系統;在行車制動系統失效的情況下,保證汽車仍能實現減速或停車的制動系統稱為應急制動系統;在行車過程中,輔助行車制動系統降低車速或保持車速穩定,但不能將車輛緊急制停的制動系統稱為輔助制動系統。上述各制動系統中,行車制動系統和駐車制動系統是每一輛汽車都必須具備的。
b.按制動操縱能源
制動系統可分為人力制動系統、動力制動系統和伺服制動系統等。以駕駛員的肌體作為唯一制動能源的制動系統稱為人力制動系統;完全靠由發動機的動力轉化而成的氣壓或液壓形式的勢能進行制動的系統稱為動力制動系統;兼用人力和發動機動力進行制動的制動系統稱為伺服制動系統或助力制動系統。
c.按制動能量的傳輸方式
制動系統可分為機械式、液壓式、氣壓式、電磁式等。同時採用兩種以上傳能方式的制動系稱為組合式制動系統。
制動系統一般由制動操縱機構和制動器兩個主要部分組成。
a. 制動操縱機構
產生制動動作、控制制動效果並將制動能量傳輸到制動器的各個部件以及制動輪缸和制動管路。
b. 制動器
產生阻礙車輛的運動或運動趨勢的力(制動力)的部件。汽車上常用的制動器都是利用固定元件與旋轉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而產生制動力矩,稱為摩擦制動器。它有鼓式制動器和盤式制動器兩種結構型式。
三.汽車車身:車身安裝在底盤的車架上,用以駕駛員、旅客乘坐或裝載貨物。轎車、客車的車身一般是整體結構,貨車車身一般是由駕駛室和貨箱兩部分組成。 。
汽車車身結構主要包括:車身殼體(白車身)、車門、車窗、車前鈑製件、車身內外裝飾件和車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風、暖氣、冷氣、空氣調節裝置等等 。在貨車和專用汽車上還包括車箱和其它裝備。
1.車身殼體(白車身)是一切車身部件的安裝基礎,通常是指縱、橫梁和支柱等主要承力元件以及與它們相連接的鈑件共同組成的剛性空間結構。客車車身多數具有明顯的骨架,而轎車車身和貨車駕駛室則沒有明顯的骨架。車身殼體通常還包括在其上敷設的隔音、隔熱、防振、防腐、密封等材料及塗層。
2.車門通過鉸鏈安裝在車身殼體上,其結構較復雜,是保證車身的使用性能的重要部件。鈑等。這些鈑制製件形成了容納發動機、車輪等部件的空間。
3.車身外部裝飾件主要是指裝飾條、車輪裝飾罩、標志、浮雕式文字等等。散熱器面罩、保險杠、燈具以及後視鏡等附件亦有明顯的裝飾性。
4.車內部裝飾件包括儀錶板、頂篷、側壁、座椅等表面覆飾物,以及窗簾和地毯。在轎車上廣泛採用天然纖維或合成纖維的紡織品、人造革或多層復合材料、連皮泡沫塑料等表面覆飾材料;在客車上則大量採用纖維板、紙板、工程塑料板、鋁板、花紋橡膠板以及復合裝飾板等覆飾材料。
5.車身附件有:門鎖、門鉸鏈、玻璃升降器、各種密封件、風窗刮水器、風窗洗滌器、遮陽板、後視鏡、拉手、點煙器、煙灰盒等。在現代汽車 上常常裝有無線電收放音機和桿式天線,在有的汽車車身上還裝有無線電話機、電視機或加熱食品的微小爐和小型電冰箱等附屬設備。
6.車身內部的通風、暖氣、冷氣以及空氣調節裝置是維持車內正常環境、保證駕駛員和乘客安全舒適的重要裝置。座椅也是車身內部重要裝置之一。座椅由骨架、座墊、靠背和調節機構等組成。座墊和靠背應具有一定的彈性。調節機構可使座位前後或上下移動以及調節座墊和靠背的傾斜角度。某些座椅還有彈性懸架和減振器,可對其彈性懸架加以調節以便在駕駛員們不同的體重作用下仍能保證座墊離地板的高度適當。在某些貨車駕駛室和客車車廂中還設置適應夜間長途行車需要的卧鋪。
7.為保證行車安全,在現代汽車上廣泛採用對乘員施加約束的安全帶、頭枕、氣囊以及汽車碰撞時防止乘員受傷的各種緩沖和包墊裝置。按照運載貨物的不同種類,貨車車箱可以是普通欄板式結構、平台式結構、傾卸式結構、閉式車箱、氣、液罐以及運輸散粒貨物(穀物、粉狀物等)所採用的氣力吹卸專用容罐或者是適於公路、鐵路、水路、航空聯運和國際聯運的各種標准規格的集裝箱。
四.電氣設備:電氣設備由電源和用電設備兩大部分組成。電源包括蓄電池和發電機;用電設備包括發動機的起動系、汽油機的點火系和其它用電裝置。
1.蓄電池:蓄電池的作用是供給起動機用電,在發動機起動或低速運轉時向發動機點火系及其他用電設備供電。當發動機高速運轉時發電機發電充足,蓄電池可以儲存多餘的電能。蓄電池上每個單電池都有正、負極柱。
2.起動機: 其作用是將電能轉變成機械能,帶動曲軸旋轉,起動發動機。起動機使用時,應注意每次起動時間不得超過5秒,每次使用間隔不小於10-15秒,連續使用不得超過3次。若連續起動時間過長,將造成蓄電池大量放電和起動機線圈過熱冒煙,極易損壞機件。
[編輯本段]
1. 整車裝備質量(kg):汽車完全裝備好的質量,包括潤滑油、燃料、隨車工具、備胎等所有裝置的質量。
2. 最大總質量(kg):汽車滿載時的總質量。
3. 最大裝載質量(kg):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的最大裝載質量。
4. 最大軸載質量(kg):汽車單軸所承載的最大總質量。與道路通過性有關在對汽車的使用過車中盡量不要對酸鹼物體進行傷害。
5. 車長(mm):汽車長度方向兩極端點間的距離。
6. 車寬(mm):汽車寬度方向兩極端點間的距離.
7. 車高(mm):汽車最高點至地面間的距離。
8. 軸距(mm):汽車前軸中心至後軸中心的距離。
9. 輪距(mm):同一車轎左右輪胎胎面中心線間的距離。
10. 前懸(mm):汽車最前端至前軸中心的距離。
11. 後懸(mm):汽車最後端至後軸中心的距離。
12. 最小離地間隙(mm):汽車滿載時,最低點至地面的距離。
13. 接近角(°):汽車前端突出點向前輪引的切線與地面的夾角。
14. 離去角(°):汽車後端突出點向後輪引的切線與地面的夾角。
15. 轉彎半徑(mm):汽車轉向時,汽車外側轉向輪的中心平面在車輛支承平面上的軌跡圓半徑。轉向盤轉到極限位置時的轉彎半徑 為最小轉彎半徑。
16. 最高車速(km/h):汽車在平直道路上行駛時能達到的最大速度。
17. 最大爬坡度(%):汽車滿載時的最大爬坡能力。
18.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車輪數和驅動輪數(n×m):車輪數以輪轂數為計量依據,n代表汽車的車輪總數,m 代表驅動輪數。
保險杠 對汽車或駕駛員在沖撞受力的時候,產生緩沖的裝置。可以起到保護作用
汽車保險杠是吸收緩和外界沖擊力,防護車身前後部的安全裝置。 二十年前,轎車前後保險杠是以金屬材料為主,用厚度為3毫米以上的鋼板沖壓成U型槽鋼,表面處理鍍鉻,與車架縱梁鉚接或焊接在一起,與車身有一段較大的間隙,好像是一件附加上去的部件。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汽車保險杠做為一種重要的安全裝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上。今天的轎車前後保險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護功能外,還要追求與車體造型和諧與統一,追求本身的輕量化。為了達到這種目的,目前轎車的前後保險杠興用了塑料,人們稱為塑料保險杠。塑料保險杠是由外板、緩沖材料和橫梁等三部分組成。其中外板和緩沖材料用塑料製成,橫梁用厚度為1.5毫米左右的冷軋薄板沖壓而成U型槽;外板和緩沖材料附著在橫樑上,橫梁與車架縱梁螺絲聯接,可以隨時拆卸下來。這種塑料保險杠使用的塑料,大體上使用聚脂系和聚丙烯系兩種材料,採用注射成型法製成。國外還有一種稱為聚碳酯系的塑料,滲進合金成分,採用合金注射成型的方法,加工出來的保險杠不但具有高強度的剛性,還具有可以焊接的優點,而且塗裝性能好,在轎車上的用量越來越多。塑料保險杠具有強度、剛性和裝飾性,從安全上看,汽車發生碰撞事故時能起到緩沖作用,保護前後車體,從外觀上看,可以很自然地與車體結合在一塊,渾然成一體,具有很好的裝飾性,成為裝飾轎車外型的重要部件。
側門防撞桿 眾所周知,當汽車受到側面撞擊時,車門很容易受到沖擊而變形,從而直接傷害到車內乘員。為了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能,不少汽車公司就在汽車兩側門夾層中間放置一兩根非常堅固的鋼梁,這就是常說的側門防撞桿。防撞桿的防撞作用是:當側門受到撞擊時,堅固的防撞桿能大大減輕側門的變形程度,從而能減少汽車撞擊對車內乘員的傷害。
㈥ 汽車是由什麼組成的
你好,汽車主要有四部分組成: 1.發動機 發動機是汽車的動力裝置。其作用是使燃料燃燒產生動力,然後通過底盤的傳動系驅動車輪使汽車行駛。發動機主要有汽油機和柴油機兩種。汽油發動機由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和燃料供給系、冷卻系、潤滑系、點火系、起動系組成。柴油發動機的點火方式為壓燃式,所以無點火系。 2.底盤 底盤作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並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四部分組成。 3.車身 車身安裝在底盤的車架上,用以駕駛員、旅客乘坐或裝載貨物。轎車、客車的車身一般是整體結構,貨車車身一般是由駕駛室和貨箱兩部分組成。 4.電氣設備 電氣設備由電源和用電設備兩大部分組成。電源包括蓄電池和發電機。用電設備包括發動機的起動系、汽油機的點火系和其它用電裝置。
如有幫助請採納!
㈦ 汽車是什麼組成的
想了解汽車,需先從總體上把握汽車的構成。通常汽車由發動機、底盤、車身、電氣設備四個部分組成。
發動機,作用是使供入其中的燃料燃燒而發出動力。大多數汽車都採用往復活
塞式內燃機,它一般是由機體、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供給系、冷卻系、潤滑系、點火系(汽油發動機採用)、起動系等部分組成。
底盤,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並保證汽車按照駕駛員的操縱正常行駛。底盤由下列部分組成:
傳動系-將發動機的動力傳給驅動輪。傳動系包括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驅動橋等部件。
行駛系-將汽車各總成及部件連成一個整體並對全車起支承作用,以保證汽車正常行駛。行駛系包括車架、前軸、驅動橋的殼體、車輪(轉向輪和驅動輪)、懸架等部件。
轉向系-保證汽車能按照駕駛員選擇的方向行駛,由帶轉向盤的轉向器及轉向傳動裝置組成。
制動裝備-使汽車減速或停車,並保證駕駛員離區後汽車能可靠地停駐。每輛汽車的制動裝備都包括若干個相互獨立的制動系統,每個制動系統都由供能裝置、控制裝置、傳動裝置和制動器組成。
車身是駕駛員工作的場所,也是裝載乘客和貨物的場所。車身應為駕駛員提供方便的操作條件,以及為乘客提供舒適安全的環境或保證貨物完好無損。
電氣設備由電源組、發動機起動系和點火系、汽車照明和信號裝置等組成。此外,在現代汽車上愈來愈多的裝用各種電子設備:微處理機、中央計算機系統及各種人工智慧裝置等。
㈧ 汽車由什麼組成的
發動機由七大塊組成,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功能。分別為:
一、機體組
1、組成:氣缸蓋、氣缸體和曲軸箱
2、作用:作為發動機各機構、各系統的裝配基體,是支撐和固定曲柄連桿機構及其他裝置的骨架,與拖拉機底盤的相關部件組成拖拉機的車架。
機體是構成發動機的骨架,是發動機各機構和各系統的安裝基礎,其內、外安裝著發動機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種載荷。因此,機體必須要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機體組主要由氣缸體、汽缸套、氣缸蓋和氣缸墊等零件組成。
二、曲柄連桿機構
1、組成:主要包括活塞、連桿、曲軸、飛輪等。
2、作用:動機共有進氣、壓縮、做功、排氣四個行程,在做功行程中,曲柄連桿機構將活塞的往復運動轉變成曲軸的旋轉運動,對外輸出動力,而在其他三個行程中,由於慣性作用又把曲軸的旋轉運動轉變成活塞的往復直線運動。
總的來說曲柄連桿機構是發動機藉以產生並傳遞動力的機構。通過它把燃料燃燒後發出的熱能轉變為機械能。
三、配氣機構與進排氣系統
1、組成:主要包括進氣門、排氣門、挺柱、推桿、搖臂、凸輪軸以及凸輪軸正時齒輪(由曲軸正時齒輪驅動)。
2、作用:使可燃混和氣及時充入氣缸並及時從氣缸排出廢氣。
四、供給系統和調速器
1、組成:主要包括油箱、沉澱杯、柴油濾清器、輸油泵、噴油泵及調速器等。
2、作用:定時、定量、定壓地將清潔的柴油以霧狀噴入燃燒室,並根據柴油機的負荷情況,自動調節供油量,以保證發動機最經濟的穩定運轉。
五、起動裝置
1、組成:起動電動機及其離合機構、飛輪齒圈、起動開關、蓄電池等。
2、作用:為了使靜止的發動機進入工作狀態,必須先用外力轉動發動機曲軸,使活塞開始上下運動,氣缸內吸入可燃混合氣,然後依次進入後續的工作循環。而依靠的這個外力系統就是啟動系統。
六、冷卻系
1、組成:汽缸體和氣缸蓋的冷卻水套、水泵、節溫器、風扇、散熱器、水溫表等.
2、作用:把受熱機件的熱量散到空氣中去,延緩零件的強度和硬度的下降以致變形損壞,維持相互配合零件的合適的配合間隙,避免潤滑油受高溫而變質,保證柴油機的正常工作。
七、潤滑系
1、組成:主要包括機油泵、限壓閥、機油濾清器、潤滑油道等。
2、作用:將潤滑油供給作相對運動的零件以減少它們之間的摩擦阻力,減輕機件的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