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查詢辨別汽車是否新車,怎麼判斷買的車是不是二手
1、看生產日期
首先看下車子的生產日期,如果是比較久之前的,那麼車子就可能是庫存車了。這就要分兩種情況了。如果買的是現車的話,那麼生產日期和提車日期之間相隔3個月內,都算正常。如果是預訂車的話,那麼生產日期和提車日期時間相隔1個月內,就是正常的。
2、看發動機艙
打開發動機艙,看看整個發動機艙的清潔程度。新車沒怎麼開過,發動機艙應該是整潔如新,發動機表面光滑無痕跡,各種接線嶄新無積塵。
3、看下排氣管
把手指伸進排氣管內,看看是否變黑了,如果是的話,說明車子開了有一定的里程。
4、看下輪胎
一般新胎都會有像油漆一樣的電腦線,側面也會有胎毛,胎毛50~100公里就會磨沒了,所以如果胎毛完全磨損掉了,說明車子的里程數不正常。如果是能明顯看到輪胎上的磨損的話,那更說明車子跑了不短的路程了。
(1)怎麼辨別汽車擴展閱讀
1、新車磨合保養期間應經常檢查機油、冷卻液、蓄電池電解液是否充足,發現缺少一定要及時補充。按廠家要求在達到一定公里數後(在磨合期內或結束後)要及時到服務站進行車輛的檢查、保養,更換機油、機濾等,並全面檢查底盤系統。
2、不要滿載駕駛,新車的各個零部件都是剛剛加工好的,新車的磨合期會在發動機內產生許多碎屑,並且新車的減震系統、傳動系統剎車系統都是新的零件,相互的結合部並不是咬合的非常緊密順滑,滿載行使將會使發動機和其他部件負載過大造成損壞。
3、磨合期第一階段是最初的100公里,這可是最重要的時期!這100公里內盡量要多換檔,磨嘛,但別太劇烈的開,要溫和駕駛。第二階段是在100公里到1000公里內,最高車速不超過80。
第三階段是在1000公里到3000公里,速不超過最高車速的80%,且要求在使用中注意觀察發動機轉速表和車速表,使發動機轉速和車速都在中速下工作,差不多3000轉左右。3000-5000公里,過了首保後就可以去拉高速。
『貳』 怎麼辨別車輛是哪一年哪一款的
首先要看一下車子的生產日期,假如車子是2016年生產的,那車子可能是2016款,可能是2017款,可能是2015款。然後去一些汽車網站看一下車子的外觀和內飾照片,這樣可以迅速確定車子的年款。確定年款後,對比一下車子的配置,這樣可以確定車子的配置。
汽車廠家幾乎每年都會推出一些小改款車型,這些小改款車型會增加一些配置,改變一小部分外觀設計,調整一下價格。小改款車型外形的改變主要是前後杠造型,側裙造型等。
假如今年是2016年,車企可能是提前發布2017款車型並且開始售賣。那2016年生產的汽車裡面,可能有2015款的,可能有2016款的,可能有2017款的。所以在確定年款時,一定要把2015,2016,2017三種年款的車型對比一下。
確定好年款後,需要確定車子的配置,此時只需要逐項對比汽車網站上的配置表就可以。
確定車子的配置時,最簡單的方法是看輪胎,此時需要看一下輪圈尺寸和輪胎寬度。這些數據在輪胎側面會有。不同配置的車型輪胎的規格是不一樣的,這樣可以快速區分高中低配置。
看完輪胎後,需要看天窗。是否有天窗也可以快速區分車型配置。
『叄』 買新車怎樣辨別車是否二手車
1、車主可以直接通過車輛的綠本,來看車輛是否為新車,如果車主購買的車輛是二手車,那麼綠本上面會顯示車輛的過戶信息,如果車輛的綠本上沒有顯示,就說明車輛是新車。
2、車主可以查看車輛的生產日期,車輛的生產日期標識,一般在車輛副駕駛的b柱位置,一般新車的生產日期距離購車日期不會太長。
3、車主可以檢查車輛公里數,一般新車的公里數都會少於20公里,如果車輛的公里數大於20公里甚至50公里,車主就需要詢問工作人員了。
4、車主可以檢查車輛的內飾,一般新車內飾的塑料是不會拆開的,如果車主發現車輛內飾的塑料都拆開了,那麼車輛就可以已經被人使用過了。
『肆』 怎麼辨別汽車是國三還是國二的
1、根據環保標識:
一般環保標識上都有註明,通過車上裝貼的環保標識可以辨別屬於國幾。
2、根據車輛登記時間來看:
根據行駛本上寫的車輛注冊登記日期來辨別,要依據各地區具體排放標准實施的時間。
3、根據出廠銘牌及整車型號:
可根據發動機艙前圍板上的「出廠銘牌」上的「整車型號」進行識別。
(4)怎麼辨別汽車擴展閱讀:
歐標和國標
1、歐洲標準是由歐洲經濟委員會(ECE)的排放法規和歐共體(EEC)的排放指令共同加以實現的。排放法規由ECE參與國自願認可,排放指令是EEC或EU參與國強制實施的。
2、汽車排放的歐洲法規(指令)標准1992年前巳實施若干階段,歐洲從1992年起開始實施歐Ⅰ、1996年起開始實施歐Ⅱ、2000年起開始實施歐Ⅲ、2005年起開始實施歐Ⅳ,至2014年實施歐Ⅵ標准。
3、國標是根據我國具體情況制定的國家標准。歐標是歐共體國家成員通行的標准。歐標略高於國標。
『伍』 汽車是如何區分類型的
轎車分為A00級(微型車)、A0級(小型車)、A級(緊湊型車)、B級(中型車)、C級(中大型車)、D級(豪華車)。
以車身長度為判別依據:
3.7M以下微型車(QQ)
3.7-4.3M小型車(206)
4.3-4.6M緊湊型車(速騰)
4.6-4.9M中型車(凱美瑞)
4.9-5.1M中大型車(A6L) 5.1M 以上豪華車(賓士S)
以軸距為判別依據:
2350mm 以下為微型車
2350mm-2500mm 小型車
2500mm-2700mm 緊湊型車
2700mm-2800mm 中型車
2800mm-2900mm 中大型車
2900mm 以上大型豪華車
『陸』 怎樣辨別車子的性能
辯別汽車的性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起動性能,簡單的說就是看車子是否一打就燃!主要是檢查發動機!二是看車子起步是否平穩!三是看汽車起步後加速性能怎樣!四是看汽車高速行駛是否平穩或異響!
『柒』 如何判斷汽車的質量
簡單鑒別汽車品質的方法
一、漆面品質、配合間隙需要望
面對一輛車,車輛的外觀是我們最直接感受到的,一輛車的好壞和車身零部件配合間隙的寬窄直接影響著我們對這輛車品質的看法。車身表面部分,在成品檢測時主要通過望和摸兩種手段,這樣的方法可以應用到我們提車檢查。根據我們對車身表面的關注程度,車身可以大致分為三部分,第一區域缺陷干擾最大,是我們需要著重檢查的部分。檢查項目包括漆面是否存在凸起、凹坑、流掛、油污、拋光痕等。我們熟悉了漆面缺陷則種類,就容易找到缺陷了。除了常見的凸起、凹坑等缺陷外,色差也是我們需要著重關注的對象。同檢查凸起、凹坑這類缺陷不同,檢查色差需要與車身保持一定的距離,以便更容易發現缺陷。
二、內飾檢查需要觸
內飾覆蓋件和各種操控按鍵的檢測需要用到我們的觸覺。通過觸摸、旋轉、拉扯等動作來檢測內飾部件的質量。
三、車輛異響需要聽
我們與汽車接觸更多是在動態狀態下,車輛的異響通常也是在運動起來之後發出的,車輛的NVH性能直接關繫到我們的駕乘舒適性,因此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四、內飾異味需要嗅
高品質的汽車車廂內不會存在異味,異味檢測是汽車品質把控的重點,汽車設置有專門的氣味實驗室,通過對車輛內飾進行高溫加熱,抽取車輛內空氣來檢測是否存在有害氣體。我們可以通過嗅覺簡單判斷一輛車的內飾品質,汽車通過專業的檢測來確保內飾不會揮發有害物質。
假如是撞上了靜止的物體,例如牆壁、大樹,質量大的車輛肯定沖擊力大,畢竟這種沖擊力要由車輛本身來承受。二被動安全的主要作用是在發生碰撞之後,車輛對人員的保護程度有多強,比如乘員艙是否完好?安全氣囊的數量和質量能否保護好車內人員?前段時間很多人在網路上說汽車保險扛是塑料做的,讓好多人覺得現在的汽車結構很軟,不耐撞。還有人認為鋼板越厚越硬越安全,似乎這個理論已經根深蒂固與人們的心中。
還有更離譜的人裝模作樣按下車身鐵皮,按不動則點頭說這車質量不錯,如果有點下凹了,則說這次鐵皮不夠硬,立刻就認為有偷工減料之嫌。要知道,車頭和車位均採用稍稍偏軟的材料形成潰縮區,雖然軟但並非採用塑料。中間的乘員艙則是採用高強度鋼板製成。而汽車不僅保護內部乘員,也考慮到外部行人的安全。一般來說,引擎蓋材質不會那麼硬,因此材料過硬會對行人造成二次傷害。
對於汽車安全性,其實並不用過多擔心。因此設計師在設計開發階段就預先想好了在碰撞時應該如何正確的「受傷」,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提升被動安全性能。而E-NCAPE、C-NCAP、IIHS等專業的碰撞測試中心無數次的碰撞測試證明了車子只有合理的軟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護車內乘客,並不是大多數人認為的越硬越好。
因此千萬別再以「厚薄論英雄」啦。鋼板薄厚更多的是影響燃油經濟性以及後期的保養維修,並不是車輛的安全性。更不要斷章取義,一看網路上那些日系車車禍照片,就認定日系車不耐撞,因此我們不知道當時碰撞的角度,速度,事故具體細節及現場有沒有二次碰撞等就立判說某車型不安全,這無疑是以管窺天。
檢測步驟
第一招:拉一拉「頂棚拉手」
每輛國產車內的前後座車窗上部,一般都有頂棚拉手。在行駛中,它往往能協助車內乘客固定自己的位置,也能在緊急情況下避免人的身體劇烈移位。看車時,不妨坐在車內拉一拉這些拉手,通過手感感覺是否足夠結實。
第二招:踩一踩「後保險扛」
在汽車追尾時,後保險扛的保護作用非常重要,後保險扛內的防撞鋼梁則能對碰撞沖擊起到有效的緩沖作用,並非所有國產車的後保險扛內都有類似防撞鋼梁這樣的緩沖支架。看車時,用腳踩一踩,感受後保險扛的結實程度。
第三招:扯一扯「門護板」
座位的旁邊車門外,有一個裝東西的小槽,它被稱為門護板,此處同樣可以通過拉扯的方式判斷車身做工是否足夠結實。具體做法,人坐在駕駛位,打開副駕駛位車門,嘗試用手抓門護板,再拉上副駕駛位車門。
第四招:壓一壓「手套箱」
汽車「手套箱」一般在副駕駛位前方。拉開手套箱,用腳往下「壓一壓」,這個方法可以幫助判斷車身對於車身各個結構組件鏈接處焊接的工藝水平如何。
第五招「碰一碰「儀錶板後段」
考研汽車做工工藝,看汽車內飾便可窺見一二。儀錶板後段的做工是很多廠家容易忽略的,消費者可以坐在後排座椅,用腳推一下中央儀錶板後段,感受是否穩固。
網上當然還要很多不實的沒有科學依據的做法,關於手感則是涉及到車門限位器和鉸鏈還有車門的重量,一台車的車門厚重感,是在關門是發出的厚重的響聲,讓很多人覺得門很重,但其實並不是車門本身很重,而是和車門的限位器和鉸鏈有關,然而在講究輕量化的今天,車門本身並不會很重,車門的安全性主要依靠防撞梁設計以及材料的選擇,總體來說,關門的聲音只能體現一輛車的製造工藝以及密封性隔音性,對於安全以及防撞性並不能很好的體現,所以這種判斷是不靠譜的。希望大家在看完小編介紹怎樣鑒別汽車質量的內容之後會有所幫助。
『捌』 如何判斷新車是不是事故車或報廢車或返廠車
汽車現在成為很多家庭的必備出行工具,在買車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疑慮,拿到的這輛車是不是新車。有以下一些注意事項,可供參考:
方法/步驟
1、首先要查看這輛車的說明書,合格書,出廠證,查看出廠日期,如果出廠日期時間過久的,那有可能就是二手車,另外核對說明書上的發動機型號是否與這台車的發動機型號一致。
注意事項:
定期檢查車子車門內壁的橡膠條和車子雨刮,部分橡膠條是否有老化現象,如果是舊車一定會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