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市面上10萬以上的車基本都能跑到200碼吧
車速到200的感受,當車子的車速到了200的時候,基本上我們是聽不到風噪還有路噪的,而且這個時候可以很清楚聽到自己心跳。
看路面也會比較模糊,對於距離的把握會有誤差,甚至說有時候看東西還會變形,所以除非是那些無障礙的賽道上,否則還是不要輕易嘗試。
一小時最多能行駛多少距離,要根據車的排量來具體分析
例如,1.6排量的,最高時速也就是180KM/h,也就是說在各種客觀條件都允許的情況下,一個小時最多跑180千米;而如果是2.4排量的車,最多能達到200KM/h,也就是說,2.4排量的車一個小時最多能跑200千米,同樣是不受限制的情況下。
實際當中,因為有種種客觀因素的剋制,實際上跑不到最高時速。正常情況下,普通公路上,一小時的平均時速一般為60KM/h;高速公路上,一小時的平均時速一般為100KM/h,高速公路最高不能超過120KM/h;國道的話,一般是70KM/h,限速為80KM/h;繁華市區,不塞車的情況下,40KM/h。
碼是英里mile的音譯,1英里=1.6公里,所以200碼對應的時速是320公里每小時。表示汽車行駛速度有兩種,一種是「公里/時(Km/h)」,另一種是「英里/時(MPH)」。
㈡ 開車上200碼是什麼感覺
當車速到達200碼,視野縮小到大概一個類似15英寸顯示器的大小,同時大腦和雙手充血,耳朵里被發動機的嘶吼聲音填滿,方向盤也變的沉重。
我國高速限速120是基於我國國情而定,有實驗表明,如果在高速公路上汽車行駛時速超過了120公里,那一旦發生了車禍,車內人員的死亡率高達90%。
如果汽車行駛速度低於120公里/小時,那車禍造成的人員死亡率會大幅度降低,從這個實驗數據得出了結論,高速行駛的汽車安全時速不能超過120公里。
我國2021高速超速扣分標准明確規定:
1、超過規定時速10%以內的處罰是:暫不處罰;
2、超過規定時速10%以上未達20%的處罰是:處以50元罰款,記3分;
3、超過規定時速20%以上未達30%的處罰是:處以50元罰款,記6分;
4、超過規定時速30%以上未達50%的處罰是:處以200元罰款,記6分;
5、超過規定時速50%以上未達70%的處罰是:處以1000元罰款,記12分,可以並處吊銷駕駛證;
6、超過規定時速70%的處罰是:處以2000元罰款,記12分,可以並處吊銷駕駛證。
㈢ 為什麼汽車速度刻度盤動輒200碼,而國內限速最高的高速路才120碼
汽車速度刻度盤標記200km/h是機動車理論可以達成的速度,高速路限速120km/h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因素。
道路因素
實際上120公里/時這個速度是國內道路設計參照標准,路面摩擦系數、防護欄的強度、車道寬度、坡度、曲率半徑、標志大小均按照此標准設計,如果道路貿然提高通行速度,這些設計全部要重新修改,現有高速公路將面臨施工重建,其成本非常高。
當然很多用戶可能覺得新修的高速公路可以設計按照更高的通行速度標准修建,但面臨的問題是成本提高,而最重要的是法律現階段不允許速度超過120公里/時,無疑就造成了道路的高價浪費,這樣一來道路就還是遵照了120公里/時標准修建。
當然道路按照120Km/h標准修建,並不代表其可以按照120公里/時來限速,這還要綜合道路環境以及氣候等綜合因素,例如在山區隧道、大橋等甚至限速80公里/時或60公里/時。
駕駛人身體因素
駕駛人的視力、視野和反應時間是影響交通安全的最重要的三個要素。駕駛人駕駛車輛觀察前方物體是動態的,人的視覺機能受運動速度影響非常大,車速增加,視力下降(動力視),視野變窄(隧道視)。
據科學測試,車速在72公里/時,正常為1.2的視力下降至0.7;車速為100公里/時,視野僅為45度,這就是「走馬觀碑」非常人所能為的緣故。駕駛人正常的反應時間(發現物體—做出判斷—採取行動)一般約為2.5秒,因此,對於以120Km/h行駛的車輛而言,反應距離為:120x1000x2.5/60=83(米),如果再加上車輛制動、慣性滑行等因素,有效反應距離實際要超過百米。因此,遠時看不清、近時來不及,是導致「十次事故九次快」的根本原因。
假定100米外有一障礙物,120公里/時時車速為33米/秒。你有3秒時間來作反應。160公里/時車速為44米/秒。你只有2.2秒反映時間。對大部分人來講,是不夠的。因此大部分人在160公里/時下遇到突發事件,是無法及時做出正確反應的。
此外,駕駛人因素還包括性別、年齡、健康狀況、心情、心理素質、安全意識等,簡而言之是駕車安全因人而異,對於一般人,給你一輛嶄新的法拉利賽車,讓你在F1賽道上行駛,開得太快恐怕也要撞車或翻車。而目前疲勞駕駛已成為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成因之一。
車輛因素
目前來說車輛超過120公里/時行駛問題不大,這也是為什麼在德國部分高速公路並不限制速度,而義大利高速限速也有150公里/時,隨著車輛性能和質量的提升,國內高速具備提速的條件。但是考慮到國內高速限速小客車還包括諸如微面、小型貨車等,這些車輛大多極限速度只有120公里/時左右,如果速度進一步提升,勢必對車輛安全性能造成很大影響。
初次之外車輛速率越高,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的危害越嚴重,高速上120公里/時行駛爆胎還有生還的可能,但是如果以200公里/時就幾無生還可能了。目前來說即使車輛以120公里/時行駛,也不能保證車上人員在發生交通事故後100%安全。
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包括多個方面,既有天氣因素,也有路面條件欠佳、車輛種類繁雜、整體車況不良、超速行駛、不按道行駛、不按規定超車、疲勞駕駛、超載運輸等交通違法行為的因素。
道路上出現雨、雪、霧、冰等惡劣氣候條件時,道路通行安全系數將顯著下降,這時非但不能在限定速度下安全形勢,還要降低車速行駛,以確保安全。
而駕駛員水平和素質絕對是限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德國部分高速公路並不限速,但是其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國內還低,這主要是其駕駛員較高的駕駛素質。如果國內放任高速不限速,那新聞裡面天天廣播的肯定是各地飆車事故案。
環保因素
隨著車速的提升,風阻呈現系數式增長,這也是為什麼現代傳統的內燃機車極速很難超過500公里/時。風阻的爆發式增長使得車輛需要更大的牽引力和動力(P=Fv),這會顯著增加車輛能耗,直觀的體現就是百公里耗油顯著提升,一般來說100-120公里是車輛性能、速度、安全等因素最佳結合點,既省油、環保,又安全、快速。正因如此,世界高速公路限速120公里/時最為普遍。
㈣ 汽車開200是什麼感覺
200碼感覺緊張,不敢打方向,只敢走直線;窗外的東西好快你都不敢有絲毫的鬆懈這樣持續了一兩分鍾而已,在車況很好,很遠處沒有車,不要變線,且路況好的地方才能開到這個速度。其實開得快就是一種刺激,感覺像在飛,跟風競速般,車子馬上要離地而起了,能明顯感覺車輪與地面的摩擦減小,有點上漂的感覺,視線只能注視這前方,稍不留神就要滿頭大汗啊。開快車眼睛非常重要,精神要好,對道路判斷准確,總之就要慢慢體會了。開車確實是一種享受,但也並存著危險,望大家一路平安啊!
㈤ 車時速200邁有多快請用以200邁跑了多少公里用了多少分的方式回答。可以通過計算得出的結果
200邁就是跑100公里用了19分鍾。
衡量快慢的量就是速度,即單位時間發生的位移=路程/時間,常見單位有m/s,km/h等。該題中就是對速度作了單位換算。
邁的定義:是英制單位,單位是英里/每小時,英文簡寫為MPH。1英里約等於1.609公里。
計算步驟:
1
列出公式
速度=路程/時間;
2
帶入數值
200邁=200英里/1小時
(1)
數值轉換,根據要求路程換為公里,時間換為分鍾
(1)式
=200*1.609公里/60分鍾=5.36公里/分鍾;
3
為了更直觀換算成常用的整數100公里,100/5.36=19分鍾,即跑完100公里只要19分鍾,是相當快的速度。
㈥ 200碼相當於多少米
按你說的一秒等於10米.
一分鍾等於60秒,,一小時等於60分鍾,汽車用的是時速,每小時可以跑多少公里,所謂的碼就是指公里/小時.
60x60就等於3600秒,3600秒x10米,就是等於36000米,36000米換成公里就是36公里,這樣懂了嗎?
㈦ 汽車上的儀表盤很多時候都有200km/h,真能達到這個速度嗎
不能。一般情況下,汽車的儀表盤速度表上面標注的上限值,車輛都是沒有辦法可以開到那麼快的。
一般來說,機械式的汽車儀表盤在標注速度刻度的時候,一般會標注出比極速快一些的速度,不然如果比汽車的實際速度要低的話,如果開著汽車去到賽道或者什麼地方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爆表」,在爆表了以後就沒有辦法再讀取車子的速度是多少,所以說一般都會標得比較高一些。
不同汽車的儀錶速度
極速在150km/h左右微型車還有麵包車的儀表盤極速一般是在180km/h,而一般的緊湊級車和中級車的極速在200km/h左右的,儀表盤會標注220km/h到240km/h。
而上到C級車譬如奧迪A6L這種級別的車型,一般儀表盤的極速會標注到280km/h,而實際上的車速開到220km/h的時候往上的加速就比較慢了。
一般轎車很少有超過300km/h的表頭,因為再往上的D級車一般即便是動力可以超過250km/h,也會用電子限速將極速限制在250km/h,所以表頭再往上的話意義也不大。
一些注重性能的車型譬如瑪莎拉蒂GranTurismo的極速就可以達到300km/h,而這款車的儀表盤的極速就會標注到320km/h,所以即便是這種運動車型,也是沒有辦法開到表頭的極限,除非在後期自己進行改裝。
㈧ 時速表200是什麼檔次的車
邁數表兩百的車很少,大都是貨車!川路,方圓,王牌等。一般都是低端車或者越野車到200。
總的來說,碼表能成為判斷車輛檔次的因素,但想要准確判斷還得看其他條件。
車速表用於查看你的行駛速度的應用,支持英里/小時或公里/小時兩種單位。
㈨ 車速度飆到200碼是什麼感覺
我之前最高只開到160,後來班裡一個女同學的對象說他帕薩特上班北京高速開200公里每小時。我回去就拿我的A4試了一下,我的A4是前驅的,我想如果帕薩特可以,那我的車也可以。不過眼瞅著180以後車就很飄了,因為你速度太快之後就會發現高速路其實不平整的。憋到200趕緊斷油了,我看到汽車之家論壇里有高配四驅車友刷爆電子限速開到260還是270,還有照片為證,在下佩服,不知道是我的技術問題還是前驅和四驅確實不一樣呢。需要說明的是200公里每小時的時速還遠沒到達A4的極速,電子極速兩驅是230,四驅為245好像。相關的知識我之前查過,影響高速穩定性能的,一個是車重,越重的車子越不容易飄,這是物理特性,高速上空車和滿載穩定性肯定是不一樣的。二是軸距,軸距越長,越不容易轉向,操控越差,相反的,穩定性也就會更好。三是空氣動力學了,更低的底盤營造更低的重心,還有改裝套件等。這也就是為什麼同一價格級別下的轎車比SUV更加穩定。至於驅動會不會有很大影響,我不知道,我沒開過A4的四驅版本,期待明白的車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