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巴西為什麼有汽車雙開門之稱
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南美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在能源資源利用方面巴西有很多值得全世界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下面談談巴西的「三怪」:「酒精當燃料,汽車雙門開,煉鋼用木材」。
一怪:由於巴西缺乏石油,所以汽車用油大部分靠進口。為了節約外匯,約有1/3的汽車不用石油。用什麼?----酒精。酒精哪裡來?用該國產量佔世界第一的農產品----甘蔗加工而成。
二怪:巴西的汽車製造業相當發達,是經濟支柱產業。在發展中國家世界中,巴西可稱的上「汽車王國」。城裡自行車很少,但是他們的小轎車同我們平時看到的小轎車相比,有點怪,巴西的轎車99%以上是雙門開:一個門對著駕駛室,為司機專用,與之相對稱的另一個門是供乘車人上下車用的,乘車人要到後車廂去,須將前排副駕駛座位的椅背向前扳倒,「屈尊」入座。上車如此麻煩的雙門開,有兩大優點:一是造價可降低20%左右,而且車身的長度可減少半米多,省工省料且停車方便。便宜、輕便、節省能源的雙門車子不但佔領國內90%的市場,還遠銷拉美其他很多發展中國家,使汽車成了巴西的重要支柱產業。
三怪:巴西是個缺煤國家,但巴西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是世界木材生產大國。作為拉美第一大鋼鐵生產國,他的煉鋼不用煤,而用木材。同時巴西政府還頒布了保護森林的政策:伐一樹須植一樹。因為巴西是熱帶氣候,樹木更新生長的速度很快,因此,煉鋼廠用的木材大多是自己栽植的林木,而不是亂砍濫伐的森林。
自然資源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兩種。比如生物資源,就是可再生資源,因為植物可以再生,動物可以繁衍後代,這就是可再生性。而礦產資源就屬於不可再生資源,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等,它們是在人類誕生以前的數百萬年乃至上億年以前的地質歷史時期形成的,對於較短的人類歷史而言就是用一點少一點,不可再生。巴西人用本國產量豐富的可再生的生物資源取代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揚長避短,他們的經驗和智慧值得向全世界推廣,尤其是人口總數佔世界第一、人均資源佔有量較少的中國人應好好反思自己的行為,學習借鑒巴西的長處。
② 請問世界十大名牌轎車及生產國家是什麼~~
世界十大汽車公司
汽車工業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在全球,汽車工業已按地區形成三大系:歐洲車系、美洲車系和亞洲車系,並有十大汽車公司分布全球,即: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萊斯勒、大眾、豐田、本田、沃爾沃、寶馬、標致-雪鐵龍、菲亞特。
被譽為「車輪上的國家」的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公司——通用汽車公司以及福特汽車公司和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現已與德國戴姆勒-賓士公司合並)。
日本的汽車工業起步於50年代,如今已成為世界汽車工業國中的佼佼者,成為亞系的代表。1980年日本汽車工業總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大關,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汽車業霸主。其主要汽車公司有豐田公司,產品包括「凌志400」高級轎車,「沙漠王子4500」越野車;日產汽車公司主要產品為「尼桑」、「藍鳥」、「總統」牌轎車。
歐洲是汽車生產發祥地,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這里已是汽車公司迭出,形成割據競爭。歐洲汽車大國首推德國,而德國大眾汽車公司既是德國也是歐洲最大的汽車公司。目前,大眾公司已擁有四個子公司:大眾、奧迪、西雅特、斯柯達。名牌轎車產品有「奧迪」、「桑塔納」、「帕薩特」、「海風」等,以及被稱為歐洲獵豹的「波爾舍」賽車。
世界汽車工業五大跨國集團
如今汽車工業已走向國際化,形成世界汽車工業五大跨國集團。
一、通用—豐田—五十鈴—鈴木—大宇—日野—大眾集團,年生產汽車能力1500萬輛。
二、福特—日產—馬自達—起亞—裕隆集團,年生產汽車能力400萬輛。
四、雷諾—標致—雪鐵龍—沃爾沃—麥克集團,年生產汽車能力550萬輛。
五、菲亞特—波蘭—南斯拉夫集團,年生產汽車能力570萬輛。
上述集團總生產能力達4000萬輛,佔世界汽車產量的百分之九十,各公司的子公司遍布150個國家和地區,壟斷世界汽車工業的資金、技術和市場。
歐洲第二大汽車王國法國,有兩家汽車公司稱王稱霸:雷諾汽車公司和標致-雪鐵龍公司。前者生產雷諾系列,1994年,雷諾公司與瑞典沃爾沃公司合並。標致-雪鐵龍的賽車與轎車一樣蜚聲海內外,1993年推出的「桑蒂雅」轎車,迄今已獲30多項國際大獎,產量達62.5萬輛。
義大利的菲亞特是全球第一個大型的微型汽車廠家,共有179個生產廠分布在18個國家,80年代風靡中國的「拉達」、「波羅乃茨」即是由菲亞特技術轉讓生產的。
③ 世界十大汽車王國
德國是名副其實的汽車王國。大眾、梅賽德斯-賓士、保時捷、歐寶、奧迪、寶馬等汽車品牌是頂級品質和創新精神的象徵,也是德國作為旅遊之國的一張重要名片。
德國境內共有200多座汽車文化相關的主題公園和博物館,它們為遊客們提供了與汽車和技術相關的各種獨特體驗和豐富信息,是汽車愛好者娛樂休閑的絕佳去處。
德國境內有150多條度假線路,其中不乏適合自駕游的線路,租一輛德國汽車就可以方便地去往任何目的地,暢享沿途美妙迷人的風光。
④ 世界汽車分布情況
20世紀前半期,美國汽車一直獨占鰲頭,被稱為「汽車王國」。50年代中期後,歐洲發達國家汽車產量明顯增加,到60年代中期達到1000萬輛,並超過美國,其中以原聯邦德國、英、法、意、前蘇聯為代表。60年代中後期,日本汽車工業騰飛,到1980年達1000萬輛,首次躍過美國,之後逐年增加,1990年為1348.7萬輛,佔世界總產量的27.6%,已成為世界最大汽車生產國。美國產978萬輛,佔世界的20%,居第二位。進入70年代,發展中國家的汽車工業掘起,韓國、巴西發展最為迅速,年產都超過100萬輛,列為主要生產國行列。中國、墨西哥、印度奮起直追。近年西班牙的汽車產量超過200萬輛,居世界第5~6位。按洲看:西歐約占產量的1/3,北美洲佔1/4,東亞佔1/3,是世界三大汽車生產區。世界汽車工業多分布在機械工業基礎好,生產技術水平較高,便於實現生產協作與專業化,擁有大量熟練勞動力,交通便捷,並接近優質鋼產地或港口地區。在地區內多相對集中,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汽車工業區或城,並多與大工業地帶緊密相連。如美國以布法羅、辛辛那提和珍尼斯維爾為頂點的「汽車工業三角區」,以底特律最為密集,譽為「汽車城」。日本中部地區形成豐田、刈谷、名古屋汽車工業三角區,豐田是著名的汽車城
⑤ 造汽車最多的是哪個國家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美國一直是世界上生產汽車最多的國家。
例如:1977年,全世界共生產汽車4086萬輛,其中美國就生產了1520萬輛。而名列第二的是日本,產量只有840萬輛,還不足美國產量的60%。到1979年,美國共生產汽車1148萬輛,約佔全世界汽車總產量的四分之一,仍佔世界第一位。
直到1980年,日本奪得了美國長期霸佔汽車王國的寶座。這一年,日本生產汽車1104萬多輛第一次超過了美國。而美國只生產了798萬輛比1979年減少了31%,日本則比1979年增加了14%。
日本汽車的大量出口,使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等美國汽車公司的損失慘重,估計僅在1980年一年就虧損40多億美元。
直到五十年代,日本汽車工業才開始恢復和發展,目前生產的汽車一半要銷往國外,這突出表明日本汽車壟斷資本對國際市場的依賴性。日本政府目前擔憂的是美國和西歐國家抵制日本汽車的進口,一場汽車戰爭正在激烈地進行中。
迄今為止,造汽車最多的國家的寶座仍被日本所佔領。
⑥ 為什麼說德國是汽車王國
德國汽車是德國作為旅遊之國的一張重要名片,像大眾、梅賽德斯-賓士、保時捷、歐寶、奧迪、寶馬等德國汽車品牌,都是頂級品質和創新精神的象徵,讓德國享有當之無愧的「汽車王國」美譽。
此外,德國境內共有200多座主題公園和博物館,它們為遊客們提供了與汽車和技術相關的各種獨特體驗和豐富信息,是汽車愛好者娛樂休閑的絕佳去處。德國還有150多條度假線路,其中不乏適合自駕游的線路,租一輛德國汽車就可以方便地去往任何目的地,暢享沿途美妙迷人的風光。
⑦ 世界汽車王國是那個國家
德國
⑧ 德國是工業強國又是汽車王國,為什麼連燒機油的毛病都克服不了
燒機油其實准確的說那叫消耗,也就是機油消耗量快。很多人疑惑,德國是世界工業強國又是汽車王國,為啥連發動機燒機油的毛病都克服不了呢?首先,小編覺得這並非完全是技術上的問題,德國車在新技術運用上可謂是業內
上邊三點可以看出德國車為什麼機油消耗會大,其實目的是為了增大潤滑,減少發動機工作中的磨損,但是這么做真的值得嗎?來說說德國車的這種設計理念吧,德國車想要增加機油消耗來延長發動機的使用壽命,甚至30萬公里發動機磨損都不嚴重,但是作為一個普通家庭來說,這沒太大意義的嘛,一般家庭哪裡能把車子開到30萬公里,汽車屬於消耗品,可能開幾年就會換新車了吧,即使不換車,十年也未必能行駛30萬公里,但是這期間卻讓車主無辜的消耗掉了一部分的機油費用,所以買到一台燒機油的車還是挺煩惱的。
19世紀70年代,正是西方第二次工業革命浪潮興起的時候,德國人抓住了從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國統一後的幾十年時間,在19世紀末創造了一個奇跡:德國在短短的30年裡走完了英國人用了100多年才走完的工業化道路,從而使德國躋身於世界工業化的強國之列。
折疊汽車行業興起
這一時期,由於內燃機的發明和汽車的誕生,使當時德國的汽車廠紛紛涌現,一些其他行業的廠家也轉向汽車生產。1901年,全德國只有12家汽車廠,職工1773人,年產汽車884輛;而到了1908年,德國的汽車廠已達到53家,職工12 400人,年產汽車5547輛。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汽車工業已基本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工業部門,汽車製造工人5萬多人,年產量達2萬輛,這是僅次於美國的汽車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