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車被撞了對方逃逸了,對方怎麼承擔
車被撞後對方司機逃逸,對方會被罰款200到2000元,處15天以下拘留。
車被撞,對方跑了;這種情況對方屬於肇事逃逸,依法會承擔全部事故責任。這時候被撞車主只需要記住對方的車牌號碼,立即撥打報警電話報警即可,警察會找到逃逸車主前來處理。即使沒有記住車牌也可以報警,警察會通過刑偵技術手段找到逃逸者。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在交通運輸活動中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由此可見,本罪的客觀方面是由以下4個相互不可分割的因素組成的:
1、必須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在交通運輸中實施了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發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也是承擔處罰的法律基礎。所謂交通運輸法規,是指保證交通運輸正常進行和交通運輸安全的規章制度,包括水上、海上、空中、公路、鐵路等各個交通運輸系統的安全規則、章程以及從事交通運輸工作必須遵守的紀律、制度等;
2、必須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嚴重後果。這是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必要條件之一。行為人雖然違反了交通運輸管理法規,但未造成上述法定嚴重後果的,不構成本罪;
3、嚴重後果必須由違章行為引起,二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雖然行為人有違章行為,但未造成嚴重後果,而且在時間上不存在先行後續關系,則不構成本罪;
4、違反規章制度,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必須發生在從始發車站、碼頭、機場准備載人裝貨至終點車站、碼頭、機場旅客離去、貨物卸完的整個交通運輸活動過程中。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 發生交通事故後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第一百零一條 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2. 自己車被撞了對方跑了怎麼辦
車被撞了,對方逃逸了,其實要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如果雙方責任人已經有意識停車,但如果看對方沒注意,借機逃跑,並沒有主動留下「車牌號、身份證號、電話號」這三個信息,因為這三個信息是「交通事故快速處理單」必須填寫的內容,這時候,我們一定要第一時間報警,報對方肇事逃逸。
第二種情況:發生交通事故了,對方壓根就沒有停車,直接逃逸。這個時候也要第一時間記錄肇事車的車輛類型、型號、顏色、車牌、和車損的部位。如果有行車記錄儀記錄下了視頻會更好,如果沒有行車記錄儀,最好再肇事車逃跑的時候,拿起手機拍下肇事車輛,哪怕不清楚,也盡量的留下可以保存的線索。
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責任而駛離現場、報案後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後又返回等8種情況將被認定為交通事故逃逸。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對事故沒有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後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後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後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後離開醫院的。
6、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7、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其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8、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是強行離開現場的。
以上八種行為可以認定為交通事故逃逸行為,並在一些情況下可以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責任。
3. 車停小區被撞了對方逃逸怎麼辦
可以先報警,後報保險公司,然後到物業查看監控,如果找到了肇事車輛,由肇事司機賠償,如果沒有找到肇事車輛,可以委託自己投保的保險公司代為追償,也就是說由你保險公司賠償,然後保險公司去查找逃逸車輛公安交管部門罰款拘留
法律分析
交通事故逃逸怎麼處理 所謂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對方在知道發生了交通事故還是選擇離開的行為,屬於肇事逃逸。可以選擇打電話報警。在路邊被撞了,對方跑了,可以報警處理。根據法律規定,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後逃逸的,事故現場目擊人員和其他知情人員應當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交通警察舉報。根據相關規定碰車後逃逸的交通事故,會被按肇事逃逸處理,尚未構成犯罪的,會被處200元以上2000以下的罰款,一次扣12分,可並處15天以下拘留。而且目前的新交規中規定,對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的司機,不論其造成交通事故後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都將吊銷其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可以重新再考取機動車駕駛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一)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二)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三)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四)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百分之五十的;(五)強迫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六)違反交通管制的規定強行通行,不聽勸阻的;(七)故意損毀、移動、塗改交通設施,造成危害後果,尚不構成犯罪的;(八)非法攔截、扣留機動車輛,不聽勸阻,造成交通嚴重阻塞或者較大財產損失的。行為人有前款第二項、第四項情形之一的,可以並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有第一項、第三項、第五項至第八項情形之一的,可以並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4. 車停在停車位被撞了對方跑了怎麼辦
撞了停在車位里的車之後逃跑算肇事逃逸,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就是交通肇事逃逸,涉嫌故意毀壞財物罪。
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十一章:附則。第八十五條:本規定中下列用語的含義:"交通肇事逃逸",是指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後,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為逃避法律追究,駕駛車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的行為。
如果司機覺得自己處理比較麻煩,而且也找不到合適的方法,那就可以報警。現在高科技這么發達,警察可以通過將周圍的路段的監控,找到可以的車輛。有些時候司機去找別人幫忙的時候,估計有人不配合,但是警察在場就有一定的震懾作用,而且這也比司機自己找要快一點。
現在的高科技早就和交通相結合了,除了現在比較先進的攝像頭之外,行車記錄儀也是一個不錯的好幫手。司機可以通過行車記錄儀的錄像找到肇事者。也可以通過周圍車輛的行車記錄儀找到肇事者,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5. 車子被撞了對方逃逸了怎麼辦
法律分析:
如果記下了肇事車輛的車牌號,可以起訴該肇事車輛的保險公司,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如果肇事機動車不明,或者該機動車未參加強制保險,需要支付被侵權人人身傷亡的搶救、喪葬等費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首先報警,這是必須的,然後觀察現場有沒有監控,如果有就等警察來了去看監控,如果沒有那就找現場的目擊者提供車的外觀牌子如果能提供車牌號更好,這樣就一定能找到肇事車輛,前提是被撞後一定要先報警。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逃逸的駕駛員要負事故主要責任,但不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對肇事者的處罰為兩百元以上兩千元以下,並處15日以下拘留,對其機動車駕駛證扣12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五十三條 機動車駕駛人發生交通事故後逃逸,該機動車參加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機動車不明或者該機動車未參加強制保險,需要支付被侵權人人身傷亡的搶救、喪葬等費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後,其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衍生問題:
撞車後逃逸會有什麼處罰?
如因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引發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肇事後逃逸或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據《交通安全法》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吊銷駕駛證,交通事故逃逸的吊銷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考機動車駕駛證。
6. 車被撞了別人跑了怎麼辦
車被撞了對方跑了的處理辦法:
1、首先就應該先報警,保護現場,並保障人員安全;
2、由公安機關對事故責任進行認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獲交通肇事車輛和駕駛人後十日內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
3、調取行車記錄儀或周圍的監控,記下肇事車輛車牌號等,找到肇事司機要求其依據責任認定書進行賠償。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並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並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
7. 車被撞了對方跑了怎麼辦
車被撞了,對方逃逸了,其實要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如果雙方責任人已經有意識停車,但如果看對方沒注意,借機逃跑,並沒有主動留下「車牌號、身份證號、電話號」這三個信息,因為這三個信息是「交通事故快速處理單」必須填寫的內容,這時候,我們一定要第一時間報警,報對方肇事逃逸。
第二種情況:發生交通事故了,對方壓根就沒有停車,直接逃逸。這個時候也要第一時間記錄肇事車的車輛類型、型號、顏色、車牌、和車損的部位。如果有行車記錄儀記錄下了視頻會更好,如果沒有行車記錄儀,最好再肇事車逃跑的時候,拿起手機拍下肇事車輛,哪怕不清楚,也盡量的留下可以保存的線索。
拓展資料:
1.交通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謂「交通肇事後逃逸」,《解釋》第3條規定,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和第2款第(1)至(5)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這里要注意對「交通肇事後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並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於肇事後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後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後逃逸」。
所謂「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解釋》第4條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解釋》,「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論上對「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諸多不同的觀點。
本書認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態度應限於過失,因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為保持犯罪構成的純潔性,其加重構成的心理態度也應是過失。故《解釋》規定: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第234條第2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