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汽車換什麼機油好,性價比高
你好,像魔力紅機油這種PAO四類基礎油的全合成機油,抗衰減非常強,一萬五千公里的更換周期,雖然單價比較貴,但是算下來性價比真的很高。
2. 汽車該換什麼類型的機油
首先要保證是正品機油,其次無論什麼品牌的機油,粘度上要匹配發動機的使用,標號不能用錯,粘度過高會加大發動機運行的阻力,增加油耗,粘度過低,密封性下降,動力不足。所以要按照廠家推薦的機油粘度來更換機油。
粘度上用對,再根據發動機類型來選擇機油,2.0排量以下的自吸發動機,半合成機油完全可以勝任,但渦輪增壓車型,必須使用全合成機油,當增壓部件開始工作的那一瞬間,發動機扭矩會成倍增加,此時覆蓋在發動機各個摩擦部件之間的機油膜要承受著比先前高出數倍的剪切力,全合成機油才能滿足高油膜強度的要求。
大排量性能轎車、運動跑車、SUV,由於自重大、發動機功率高,其工作溫度、機油溫度高於普通轎車,全合成機油更好的高溫運動性能不僅可以保證在激烈駕駛時的油膜穩定,低溫啟動的優勢也可以保證這些昂貴的發動機減少冷啟動的磨損。望採納。
3. 君馬汽車meet3機油尺在哪
每次換機油之前,加一瓶發動機清洗劑啟動15分鍾之後,再更換機油。順便在油箱里加一瓶燃油寶,我每次都這樣弄一瓶德國馬馳寶進口的,效果很好。良好的保養習慣,可以避免以後花更多的錢。
4. 汽車用什麼機油比較好
盡量選擇多級油,多級油由於節省、壽命長、高效,對發動機有較好的保護作用。基於多級油的特
性,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過早發黑、機油壓力較普通機油小的現象,均系正常。
1.全合成機油:全合成機油有更好的高低溫性能,有更長的換油周期以及適合更惡劣的用車情況,適合豪華高性能車使用,10000-12000公里左右更換。
2.半合成機油:半合成機油的更換周期一般是在8000-10000公里左右,價格與性能適中。
3.礦物機油:這類型機油一般在5000公里左右就需要更換。
5. 汽車換什麼機油比較好,老車有必要換好機油么
老車更應該換好機油啊,我用的是魔力紅,PAO基礎油的,老車用了以後性能明顯有提升,而且發動機噪音也控制的比較好,之前用的機油雖然也是全合成機油,但老車用性能幾乎沒有變化,價格還不便宜!
6. 君馬seek5保養燈復位,君馬seek5保養燈清除方法
關閉點火開關。按住重新設定按鈕10秒。啟動發動機,重新設定完畢即可進行復位。也可以通過4S店的專用診斷儀進行復位,或用維修店的通用監測儀進行保養燈消除復位。
7. 君馬seek5保養4S店機油好還是外邊機油好
建議你是到4S店保養,換原廠機油,再做個免費的全車檢查,有什麼問題就修,沒問題更好,這樣即能保證材料純正和修理質量,又能省錢,何樂而不為呢,假如你到外面修理店保養,人熟還還說,人不熟的話好的都幫你換了,而且有一點,外面很難買到純正的君馬配件,即便買到也是比4S店貴的。
8. 汽車換什麼機油比較好
機油對於汽車來說相當於人的血液一樣,說得簡單一點,沒有機油車就沒有辦法開。
每個車主對機油的理解都不甚相同,對那些稍微了解一點汽車的人或者動手能力強一點的朋友來說,可能希望自己選擇機油;或者萬一我們的車哪一天不去4S店保養了,自己挑選機油也不可避免。那麼,本篇文章老司機就來教教各位如何給自己的車選擇機油。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點關於機油的簡單知識,為後面的介紹做好知識的鋪墊,過於深奧的知識暫時就不說了。機油主要由兩部分組成,那就是基礎油和添加劑,基礎油的品質決定了機油的長效性;添加劑可以提升機油的各項潤滑指標。
第二點就是關於機油的標號,機油標號大致是XXWXX這樣的格式,例如0W20、10W20、5W30,字母W前面的數字表示的是機油在低溫狀態下的流動性,通俗地說也就是冰點。打個比方,如果是0,那麼這個機油在零下40度左右會結冰;如果數字是5,那麼機油在零下35度左右會結冰。W前面的數字和我們生活地區的最低溫度有關,一般東北地區這位數的選擇比南方要低一點。W後面的數字表示了這個機油的高溫粘稠度,數字越大粘稠度就越大,5W40顯然就比5W30的機油更粘稠。
德系、日系、美系使用機油的差異
在選擇機油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車是什麼系的,具體就是歐系、日系、美系啊什麼的,因為不同系別車的發動機在設計上有明顯的差異,所以用的機油也不盡相同。
(1) 對於常見的日系、美系車,比如:豐田、本田、馬自達、福特,其發動機的設計比較精密,適合那些清潔性好,黏度不是很高(20左右)的機油。市場上,多數的日系車比較適合0W20、5W20這一類的機油。
小編還聽說,在市場上有些商店給馬自達車主推薦一些5W30甚至5W40的機油,因為黏度高的機油稍微貴一點。但是,這種做法是明顯錯誤的,適於低黏度機油的發動機使用高黏度機油後,短期內是不會出現大問題,但隨著時間的增加和公里數的上升,會因為黏度大導致發動機潤滑不足,從而過度磨損。
(2) 對於德國車來說,大多都是渦輪增壓發動機,渦輪機器的工作溫度和壓力都明顯高於自然吸氣的發動機,而且渦輪的轉速都非常高。況且,我們都知道德國車嘛,一般都比較嬌氣,所以德系車建議加好一點的機油,多數都是大品牌全合成的機油。德國那邊汽車行業整體的標准也很高,所以德系車一般建議使用經過ACEA認證的機油,ACEA通俗的說就是歐洲對汽車潤滑油的一個標准。比如市面上多見的美孚、嘉實多、殼牌,都是達到這個標准了,在它們的機油桶身上都可以找到這個ACEA的標志。
德系車普遍要採用黏度高一些的機油,比如5W30,5W40。對於老一點的德系車來說,比如老寶來、老帕薩特,就必須使用5W40的機油了;年份近或新款的德系車一般可以用5W30的機油,但是公里數比較多了以後,發動機磨損加大,也會建議改用黏度值在40甚至50的機油。
如果德系車使用的機油粘度不夠,很有可能由於機油過稀導致潤滑不足,而且德系車存在一定的燒機油問題,機油粘度越低消耗的也越快,所以德系車的機油粘度要適當高,保證發動機良好的密封性。
(3) 國產車的機油選擇就和日系車差不太多了,畢竟國產車很多都是模仿的日系車發動機,甚至就是直接使用的三菱公司或通用公司的發動機。對於那些很便宜的國產車,各種拉貨的小麵包什麼的,發動機設計得本身就很簡單,採用最便宜的礦物油也沒有什麼問題。
到底是選國產機油好還是進口機油好
首先,可以先給出一個結論,單從機油的品質上來說,進口的機油那還是要好於國產的機油。為什麼呢,第一,在歐洲有著世界上最嚴格的機油生產標准和檢測標准,日本和美國的標准次之,國產機油的標准那肯定是不如這些汽車老牌國家的。第二,歐盟對汽車發動機的檢測標准目前是世界上最高的,同時也有著世界最嚴格的排放指標,這些規則無一不約束著歐洲汽車廠家採用高標準的機油,以免遭受高額的罰款,所以歐洲的煉油廠也有十分高的行業標准。舉個實際的例子,歐洲的ACEA標准在檢測機油高溫黏度時,會測試機油在150攝氏度時的黏度;而對於國內的多數潤滑油廠家,一般都只會測試機油在110攝氏度時的黏度,顯然標準的降低就直接導致油品的降低。如果要仔細說進口機油和國產機油哪裡不一樣,可以說哪裡都不一樣,從基礎油到添加劑,歐洲基礎油的提煉技術更先進,添加劑的配方也更合理,任何一個生產環節都有更高的。
那麼問題來了,是不是一定要加歐洲原瓶進口的機油呢? 當然也不是,國內的各個汽車廠家給汽車使用的初裝油和供給4S店的廠家原裝油其實基本都是國產的,國內使用較多的長城、美孚、殼牌無一不是國產。其實單從使用的角度來說,用廠家提供的原裝油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畢竟這是廠家經過了大量的實驗的,而且使用廠家的油是會提供質保的。
所以綜上看來,如果我們是一個汽車小白,那我們完全沒必要去想著淘什麼多好的進口機油,老老實實按照說明書上的標號使用廠家提供的油就好了,也能保證你的汽車不出什麼問題,盲目去選擇其他品牌機油可能會出現標號選錯的情況,反而對車不好。那麼對於一些老司機來說,進口的優質機油也是可以嘗試用一用的,比如:SRS、北海、魔克、速馬力,它們的換油周期可以更長、發動機運轉時的表現可能會更優秀,體現在動力更足、高轉速時發動機的聲音更好聽等。在選擇國外進口機油時,首先要按汽車說明書或問修理工確定好標號,之後再選擇靠譜的經銷商或線上商店。與此同時,這些歐洲、日本原瓶進口的機油也有不透明的市場,可能會有少量的假冒偽劣產品流入國內,這就要求我們有一定的分辨能力。所以這些機油還是更適合老司機或者有一定維修資源的朋友,當然也鼓勵那些不了解的朋友多多嘗試、多多學習,這也是小編寫這篇文章的意義吧。
9. 汽車換什麼機油好呢
根據不同環境溫度是有一定區別的,比如冬季可以用5w開頭的機油,例如5w-30
夏季可以用15w開頭的機油,例如w15-40,如果沒有特殊嚴寒的情況用10w開頭的機油。最後最主要的是按公里數更換,公里數到了以後,機油的性能會下降,尤其在高溫時,還有,長期不更換機油會有少量雜質帶給發動機磨損。
10. 新買的君馬汽車多少公里保養
4S店建議5000公里進行首保